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知識與技能

1.認真觀察圖畫,說出圖意,提出相關的乘法問題,並應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繼續學習、體會從上面、側面、正面看到的簡單物體的不同形狀,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狀。

過程與方法:

1.認真觀察圖畫,能夠提出相關的問題

2.讓學生提出生活實際的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小組合作意識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國慶節期間,你們有的外出旅遊,有的在本市遊玩,你們都看到了什麼,有些什麼感受?(讓幾個同學說一說)

師:國慶節,不僅我們市,全國上下都是一派喜氣洋洋。現在我們一起走進“節日廣場”,再次感受一下節日的喜悅。(板書課題:節日廣場)

二、探索學習

(一)廣場上

1、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節日廣場”圖,你看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並體會祖國的美好)

2、師:同學們看到了祖國富強、人民歡慶的景象,那你能根據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問題嗎?請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3、學生獨立觀察畫面,思考,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裏說給其他同學聽。

4、集體交流。

各小組同學派代表,將本小組問題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學或某個小組同學回答。

(先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裏說給其他同學聽,讓學生討論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用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驗證,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思維會更有深度。並使學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計算“相同加數的和”的問題,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

(二)瞻仰烈士紀念碑

1、師:同學們,在節日中,少先隊員在烈士紀念碑前,敬上隊禮,他們會對烈士說什麼呢?

(指名學生說)

2、師: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烈士,更不能辜負烈士的熱血,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美!

(及時利用教材提供的場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對他們進行學習興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養,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

3、連一連。師:請問下面三幅圖(課本31頁)各是誰看到的?連一連,說一說每一幅圖是從紀念碑哪個面看到的。

(觀察圖畫,發揮想像力,獨立思考,動手連)

4、全班交流

三、實踐與應用

師:今天走進節日廣場,感受到祖國的欣欣向榮,還發現了許多數學知識,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還能發現哪些乘法問題?

(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及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滲透了解決問題的要求,儘可能以學生樂於接觸的、有數學價值的內容作爲數學學習的題材,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到數學學習有趣,而且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與其他學科有着密切的聯繫。)

四、總結,下課。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重點: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難點:

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紅領巾、三角板、紙、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製作嗎?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後,突然像發現了一個大祕密似的'叫了起來:“快來看啊,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

學生:觀察剪好的五角星。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

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哪裏還有角?

(2)什麼是角?

二、學習新知:

師:在圖中你發現那裏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學生:同爲交流觀察到的角,再到前臺指給全班同學看。

師:你能說說觀察到的角是什麼形狀的嗎?

學生:學生通過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演示角從實物(鐘錶、三角板、扇子)中抽出來的過程。結合剛抽出來的圖形講述什麼樣的圖形是角。

學生:理解角,認識角。

師:你能給角的各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學生給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師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一個角嗎?

學生:學生獨立做角,可能會根據情景圖的提示剪一剪、擺一擺,也可能用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認識直角:

出示情景圖

師: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

學生:到情景圖上找角。

出示:

顯示在實物中抽象出來的角。

學生:觀察並再一次認識角。

師:觀察這些角,你能發現什麼?

學生:小組交流:學生可能發現:

(1)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圖中的角形狀一樣……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看,直角符號像什麼?你還在哪見過直角?

學生:在直角上標上直角符號。學生可以在教室裏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樣?

五、佈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看到了什麼,再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說畫面中的角,然後讓學生在教室裏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對角的認識和學習。

新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

比長短、高矮(教科書第4-5頁例題,“想想做做”第1-5題)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生活經驗認識長短、高矮和輕重的含義,體會比較的一般方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

2、使學生經歷比較的活動,初步建立長短、高矮和輕重的觀念,培養初步的觀察、判斷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與事實,培養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會比較長短、高矮和輕重。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長短、高矮和輕重是相對的。

教學具準備

主題圖、光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

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和老師比身高,請學生說一說比的結果。說明:高和矮是比較的結果。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好嗎?揭題。

二、聯繫生活比一比

1、比長短。

(1)出示主題圖,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從上往下觀察主題圖,說說圖上畫的是哪兒?從圖中你能看到些什麼?

(2)觀察兩根跳繩,通過討論和交流,弄清圖上畫的兩根跳繩就是兩個小朋友用的。

(3)指導學生用在□畫畫√的方法在書上比較兩根跳繩的長短。

(4)同桌交流比較的結果,相互說說自己是如何比較的,爲全班交流做準備。

(5)交流反饋,說說比較兩根跳繩長短的方法,感受長短是比較的結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題圖,觀察,說說圖中兩個小朋友誰高誰矮。

(2)追問:從哪幅圖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兩個人的高矮?學生彙報交流,體會高矮的基本方法。

(3)請兩個學生上來,照樣子比一比。

3、比輕重。

(1)出示天平,進行介紹。

(2)掂一掂鋼筆和橡皮哪個重,然後放到天平上稱一稱,觀察誰重。

(3)看主題圖,說明石榴和柿子是從樹上採下來的,觀察一下哪個重些。指名交流。

4、體會比長短、高矮和輕重的方法。

(1)提問:圖中哪些物體之間還可以比一比長短與高矮?

(2)組織小朋友先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蒐集討論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導交流。

(3)要求小組內推選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較物體,說說自己是如何比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較的結果。如兩棵樹的高矮等。

5、組織討論,加深認識。

教師出示一枝鉛筆,組織學生討論:這枝鉛筆是長還是短?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沒有比較就沒有長短、高矮之分。要討論這枝鉛筆是長還是短,必須再拿一枝鉛筆來比一比才能確定。教師拿出不同長度的鉛筆分別與之比較,使學生明確長短、高矮是相對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三、綜合運用,發展學生的比較意識

1、想想做做”第1題。

(1)光盤出示兩幅圖,觀察第一幅圖中誰的鉛筆長,再說說第二幅圖中哪支鉛筆最長。

(2)同桌比一比鉛筆的長短。指名彙報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1)明確題目要求。

(2)學生按要求在書上練習。

(3)提問:爲什麼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學生體會最高、最矮的含義。)

3、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獨立完成,並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進一步體會比較的方法和策略。

4、“想想做做”第4題。

(1)讀題,學生自主練習。

(2)巡視,蒐集學生的反饋信息。

(3)學生交流,說明自己的想法。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5、找幾個同學,從高到矮排排隊。

四、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提問:今天在學習中,你比較了哪些物體,比的結果怎樣?學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學生回家在自己家裏找一些物體,比一比他們的長短、高矮和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