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目送》讀後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目送》讀後感15篇

《目送》讀後感1

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看到《目送》。

剛剛入夏,陽光熱烈極了,生生讓我感到了一股蓬勃的氣息,不停地涌動着。圖書館裏涼爽的空氣親吻在面頰上,愜意的很。

說實話,那時候只想着借一本《我與地壇》或《文化苦旅》,因爲着實喜歡富有哲理又筆鋒硬氣的作家。雖說是拜讀過《野火集》,但也無太大觸動,覺着有點太過犀利或者別的什麼。

就在我這麼想着時,《目送》“啪嗒”從書架上掉下來,落在我的面前。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熟悉的語句在開篇,靜靜地,再一次叩擊我的心:

追什麼呢?到底在追什麼呢?

我還是不大明白。方十幾歲的年紀,還不懂得爲人父母的感受,或者爲人子女的責任。

但是卻莫名其妙地聯想到了自己的外祖母,我的“愛己”。我是外祖母最小的女兒的孩子,因此也獨得寵愛。那時節,每個週末,母親總是帶我去她家,家不大,裝修也不精緻,小小的兩層樓約莫全是她一個人打點,因而也充滿了溫暖的人氣。

不過那是後來才察覺到的。

稚齡的我一心撲在外祖母家的計算機上,和她鄰居家同齡的朋友心安理得享受極其豐盛的食物,未曾念過一點獨居的外祖母。我好像知道,她一直在注視着我,帶着擠滿褶子的微笑,卻意外的明媚動人。

也許她是想再多看一會、再多看一會吧。時間於她而言過得那麼迅速,她一定是不捨得:每次離開都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蹣跚,駝着背,像只老邁的貓;稍見渾濁的眼珠裏倒映出閃爍的夜色和我。她想陪我們再多走一點,再多走一點,可是也只能一個人站在巷口,孤零零地目送着我與母親一點點踏上歸途。她想追回過去的時光嗎?曾經,這是母親的歸途啊。

母親牽着我的手,一路不停地回頭,可我一次也沒有回頭張望:

一次也沒有。

都說老人會返老還童,上了年紀的老人逐漸變得像孩子一樣偏執,簡單,喪失獨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單,害怕年輕時的創傷和陰影。

我突然好害怕,是不是有一天,外祖母會變成這樣,母親也會。近些天又一次隨着母親去了外祖母家,也算是忙裏偷閒。自從升上中學後,和母親看望外祖母的時間突然少了許多,不知道她會不會寂寞呢。

門口。一張悠閒的躺椅。一個閉目的外祖母。一隻慵懶的黑貓。又披上了早時的陽光,顯得愜意極了。我正驚訝於外祖母對於寂寞的'適應,卻不想外祖母不待我們走近便睜了眼,懷裏的黑貓輕巧地躍下又竄進屋去了。那一刻,那雙眼睛——雖說老年人看起來差不了多少,但眼睛卻可以告訴我們一切——比起回憶裏,渾濁了不是一星半點,我突然感到一種時光不可挽回的無措和深深的歉疚,他們黏黏糊糊地在心頭攪拌着,發酵着,酸澀的氣息瀰漫開來。我吸了吸鼻子,別過頭。

外祖母似乎更愛談以前的事情了,一說就說個沒完。平時也沒人同她說話,她大概也只能在家務閒下來之時,靜靜地注視着外祖父的照片,想想那段青春的歲月了罷?外祖父在照片上顯得很年輕,所以我只能記住年輕的樣子,沒能親眼見上一面。

電視裏播放着重複的綜藝,我敢肯定至少播過十遍以上。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笑眯眯地看一遍又一遍,然後指着屏幕對我和母親說:“看那個男娃好有味咯!”然後咯咯地笑。我不知這麼形容是否準確,但我總覺得她越來越小了。

又一次離開外祖母的家。

她依然步行送到巷口,步履蹣跚,駝着背,像只老邁的貓;渾濁不少的眼珠裏已經難以倒映出清晰閃爍的夜色和我。只不過這一次她似乎又很清楚地明白:不能再送了,一點點也不可以。母親依然在不停回頭。我走了很久之後,偷偷地回首:一個老弱的佝僂的背影,立在巷口,看起來像倚着牆,可是我知道她不會,她不服老,想自己再站一會,就一會。我看不清她的臉,但隱隱察覺她臉上有什麼東西在閃爍。

我分不清是燈光,還是淚水。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回憶着那個場景。站久了會不會腿麻?一個人從巷口走回去,會不會孤單?目送煢煢孑立,歸去踽踽獨行,這難道是所有人的宿命嗎?

我聽到了晚風的聲音。很溫柔,卻把飄落的葉子一併帶了下來。我是不是終究會失去可以肆意撒嬌的懷抱?可以容納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絕長大的空間?我忍不住,終於忍不住哭了。

我想起我的朋友說我哭的樣子很難看。我想收住眼淚,但我阻擋不住內心的決堤。

那又怎樣?那又怎樣呢?

我以前也許只是單單爲龍應臺的文字所吸引,卻難以體會許多人因此潸然淚下的情感的涌動。可我現在已經難以控制自己的淚光,會不會滿臉都是淚光閃爍。

現在的我們,沐浴着長輩的目光,一步一步送我們遠去。有一天,我們要目送自己的兒女蹦跳着離開。我們很少回頭張望那個目送的人,只能感覺到堅實的愛一直都在。

可背後的目光,總有一天將消失。我們漸漸長大的時候,長輩漸漸老去;我們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要漸漸地習慣自己的骨肉至親一點點離自己遠去。

我不知道我以後還會不會翻看這本書。但我明白,當我渡過每個風雨瞬間時,都會想起“愛己”的老,想起龍父的去,想起這本《目送》——我便無所畏懼。一輩子太長,沒有人能陪伴彼此從頭走到尾。於是人註定寂寞,註定孤獨。

孤獨是每個人必經的宿命、生命的氣息浮動着,又沉澱了。最後一定是動人的巨大的美,即使歲月蒼蒼,年華不再,斯人已去。

生命悠悠,此情可待。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2

生活中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於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目送》,簡單的文字,是她生活中每一個溫馨時光的剪影所剪貼而成的幸福畫面。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如陽光般,暖暖的。

龍應臺,一位孩子的母親,一位母親的孩子。我爲後者,但年齡遠遠有差,人生軌跡也全然不同。如今看到的,多是閒適,溫馨,怕是到了作者寫時的年歲,也會憑添一份責任與感懷吧。

喜歡她筆下的母親,越長大越像個孩子,慈祥而可愛。雖然,年老的遲鈍讓其記憶力衰退到幾分鐘前的事都全然忘記,但那份不變的關懷與對她的孩子”雨兒“的愛,永遠不變。

喜歡她筆下的兒子,望向母親的眼睛有感情而深藏不漏。”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小孩。“天曉得你說這句話是心中是何種心情。十七歲,固執得想證明自己的獨當一面,成熟卻青澀。說媽媽像孩子,媽媽的眼裏,孩子卻永遠是孩子。

喜歡她筆下的小可愛們:水光粼粼的小溪裏,睡夢中的白天鵝,脖子蜷在自己的鵝絨被上,旁邊一隻小鴨獨自在玩水的影子。多麼浪漫溫馨的畫面,讓人不捨得翻書,是怕書頁的響動擾了天鵝的美夢哩。窗外是火紅燒天的鳳凰花,溪裏是魚蝦戲水於潺潺之間,野蛇趴在石塊上曬太陽。多麼勾起回憶的同創場景,讓人穿越時空,真的找回那時的自己。

喜歡她筆下滿滿的詩意。有一種寂寞,忙忙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學過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爲何當時就沒能覺出那是怎樣一番天地間唯我一人的孤獨使然。

喜歡她筆下肺腑的哲理。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軌道,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兄弟,幾十載並肩共行,幾十載風雨同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第一次體會到,有一種淡淡的親情,卻深入骨髓,如手足般不可分離。

喜歡她筆下的小幸福、小溫暖。你的修行開始。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給你一句輕柔的話、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個結實的擁抱。我們都在這裏,等着你。讀到這兒,頓覺周身都暖暖的,卻不暖得熱烈,也不暖得淡淡,只是覺得心裏有了一種力量,背後有了一種信念,一種支持。

然,也有不少深思。

都說大陸點擊率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其中的《(不)相信》。”相信與不相信之間,令人沉吟。“曾相信愛國,曾相信歷史、文明、正義、理想主義者、愛情、海枯石爛。而到了20歲之後,全盤否認。爲什麼?爲什麼這些真善美的化身都被二十歲的作者摒棄了?難道生活真的那麼慘淡無情,把人之初性本善中每一個美麗的夢想打碎,如陽光下繽紛的泡沫,一觸即破,只一剎花火。

人生總是逼迫我們去認清,看懂許多。”野蠻和文明,一線之隔。“”可以同時存在兩種正義,水火不容。“”原來海容易枯,石容易爛。“初讀這些文字:作者的文字也太偏激太犀利了吧,社會經如此一說,似乎在華美繁榮的綢緞外衣下,裏層補丁遍地,千瘡百孔。如此一說,連千古傳頌的文明,剛直不阿的正義,海枯石爛的愛情都不相信,人在世上該相信什麼,還可以相信什麼,美在哪裏,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裏。滿腹疑惑,翻回開頭,重讀,想從字裏行間找到遺漏的信息,在自己心中掙扎着想爲作者辯解,也想,解脫自己。

後來,這才發現,再讀時,少了開始的新鮮與牴觸,去理解,去聯想。似乎身邊真的有不少這樣的事例。平時的眼中爲自己的生活申辯,看到那些能動搖我們繼續向前的信心的事,便視其如過眼煙雲,同樣是一雙眼,爲什麼不讓心靈的窗戶多接收溫暖的陽光而偏要容納沙塵暴和龍捲風呢。而如今,去回想,好像作者說的這些早已在心中存在,早已半認半否地疑惑過。只不過,它就像早已得不到滋潤的種子,早已枯死在土地中。只不過,就如旅途上,不應因枯涸的泉水而停留惋惜,而應因其河牀閃爍的鵝卵石與岸邊的鳥語花香而停留休憩;不應因風雪中大地的蕭瑟而停留默嘆,而應因其傲然挺立的青松與幽香暗放的冬梅而停留致敬。那些,不值得我們去停留,去爲其傷懷,而斬斷眼前的路。生活,總有燦爛的笑容,也有灰暗的,時光匆匆,旅途短暫,爲值得的事去停留,去真正的,熱愛身邊的世界吧。

終於,我們又看到了希望。史也許不能全信,但真相的追求永無止境。海枯石爛的永恆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裏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裏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是呀,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從背陰的角落,踱步到向陽面,去欣賞,去敞開心扉地接納,世界,又變回原來那可愛的樣子了。

所以,朋友們,真正去愛生活,愛這大自然吧。相信那些在體味到生活五味雜陳時,依舊能讓我們背起行囊,充滿信心繼續上路的心靈洗禮,追求旅途中燦爛的陽光,追求那些讓人生之夢花開的,絢爛時光。

《目送》讀後感3

最近,我閱讀了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隨筆集《目送》,這是一本適合情感細膩的人閱讀的一本好書。

《目送》,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等等,在剛讀完的時候,我就不忍釋手,深深爲之吸引,爲之感動。

龍應臺先生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讀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亦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閱讀它,讓我的內心無比的酸楚,眼淚差點決堤。文章分爲兩個段落,第一段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敘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

第二段龍應臺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的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爲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龍應臺是一位優秀並且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閱讀總是伴隨着無數的感同身受,當閱讀《雨兒》一文時,我不禁被作者所記錄的一點一滴所感動,每天,作者都給媽媽打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年邁的母親已經糊塗的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思維不夠清晰地說着“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當作者來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懷疑地說着“你好像我的雨兒!”,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樣地確定着:“媽,千真萬確,我就是你的女兒”,“你的女兒要看見你笑。”

作者伴媽媽睡、陪媽媽聊天、帶媽媽洗溫泉、坐公交車,讓媽媽享受着有女兒陪伴的分分秒秒,這應該是人世間最樸實的幸福吧。所以,爲人父母以後,不管工作多麼忙碌,都應該抽出時間帶着孩子來到父母親的家中,做一頓母親愛吃的飯菜,聽一聽父母家長裏短的嘮叨,然後不住地點頭應和。

忽然聯想到她寫的另一個文章《寒色》,作者自認爲是對“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早有體會的人,可是當別人問她“家,是什麼?”的`時候,她卻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幫我們歷數了一個個叫做“家”的地方:作爲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終身的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裏,哪裏就是家。

在作者清新細膩的文字裏穿梭,我讀懂了太多關於愛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們爲母親發明的“大字報”;《爲誰》一文中安德烈讓媽媽學做的“西餐”無不浸透着真摯濃郁的愛。在《尋找》、《憂鬱》的文字裏,我也讀懂了作者傷春悲秋的情懷,就像秦觀的《踏莎行》裏的句子“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在《我村》、《火警》、《手鐲》等文章裏,我還讀出了世間的人生百態。所以說,讀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的,更需要有一種對散文情有獨鍾的心境。這樣的文字,纔會觸動我們的心靈,震顫我們的神經。閱讀,才能變成一次快樂的旅行,實現一種深刻的人生體味。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纔是最寶貴的?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讀後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引用過這句話,我想,當許多人讀這句話時,都能夠感同身受,這是親情的柔軟,是親情的溫度。人的一生,需要經歷多少次的離別,目送、傷懷,才能懂得珍惜與放手呢?

當讀着文中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情景:“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成長曆程,這讓我想起第一次送小女去幼兒園,她的臉上雖掛着淚珠,但卻是那麼懂事地壓抑着自己的情緒,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大哭大鬧,老師拉她進教室時,她一直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也眼眶溼潤地目送着她,不得不鼓勵她向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的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這是多少孩子與父母的心聲?作者將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內心的那種不捨,痛楚與萬般的語言只能用奪眶而出的淚水錶達,有一種很強的`畫面感,讓人爲之動容。

大女兒上一年級就送去城裏寄宿,每次星期天下午送她到車上,她的小臉緊貼在玻璃窗上望着我“吧嗒吧嗒”地掉眼淚,當汽車慢慢啓動,孩子不停地向我揮着小手,望着逐漸遠去的車,淚流滿面的我常常呆呆地站很久。每個父母,都在一次次地目送着孩子的背影,這是一種成長的喜悅,也是一種告別的憂傷,當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留下被拉長的目光,在追趕……

孩子在不斷地成長,而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像一隻雛鷹,他的翅膀會一天天的變硬,總有一天,會飛出我們的視線,而我們只能望着他遠去的背影,給他真誠而美好的祝福,惟願他前進的道路上鋪滿花香,更充滿陽光。

文章的後面,又寫到送父親去火葬場的那一幕:“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住這最後一次的目送”。雖然沒有寫如何的痛哭,但生與死,就在這目送之間,讓人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凝望,一定伴着淚水與疼痛,心一定是悲痛欲絕的,這是一種撕心裂肺的告別:“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生命的終結,就在陰陽相隔的隧道里,慢慢地,慢慢地,所有的一切都將消失,成爲人世間的一粒塵埃……

人這一輩子,不光是父女母子,親人之間的情緣,都在不斷地目送,漸行漸遠,驀然回首,留下的只不過是一片空虛與寂寞罷了。

讀《胭脂》這篇,也讓我很受感動:“買了很多不同顏色的指甲油,專門用來跟她消磨臥房裏的時光。她坐在牀沿,順從地伸出手來,我開始給她的指甲上,一片一片慢慢上,每片指甲上兩層……”多麼孝順的女兒,多麼貼心的小棉襖!這靜默無言的舉動,卻表達了最深沉的愛。面對連女兒都不認得,無法用語言交談的老母親,女兒用另一種相處方式:認真而細緻地“擺佈”胭脂陣來哄母親開心,將母親的手指甲和腳趾甲都塗完,又拉着母親在鏡子前化妝,這種女兒對母親的寵愛,多像一個母親對幼小的孩子的寵愛!這就是:“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最好的回報!

在親情和孝心頻頻被物慾和私利侵蝕並逐漸荒漠化的今天,讀這樣的文章是能夠觸動人心的。文中樸實而簡短的對話,濃縮了母女之間血濃於水的真情,這種情感就像一股潺潺流淌的小溪,洗滌着每個人的心靈,讓孝心和愛心不被蒙上一層厚厚的塵垢,這讓我們會捫心自問:我們對父母,有這樣的耐心嗎?我們曾這樣陪伴過父母嗎?

牽掛是親情,友情和愛情中永遠的“保鮮劑”,“這些是牽掛你的人慷慨贈予你的時光和情感”,那種“想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真摯情感,是多麼難能可貴!當讀着作者臨上飛機前給朋友打電話,讓幫忙收拾家,那種口氣不像是跟朋友說話,倒像是在叮囑自己的親人,讓人覺得心裏暖暖的,那種如姐妹般毫無掩飾的率真,裹挾着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珍惜的溫情,這亦或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純真友誼。

這本書語言簡潔樸素,貼近生活,作品所描述的都是身邊的人和事,題材似乎俯拾皆是,看似像拉家常,娓娓道來,但那濃濃的生活氣息把人性的美躍然紙上,毫無矯揉造作之意。文章以“情”和“愛”作爲主線,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處處洋溢着真情實感,像一罈醇香的美酒,醉了讀者。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我們都無法做到永遠陪伴左右:“我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這是一種無奈的目送,也揪着心在慢慢地往前挪,“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引用過這句話,我想,當許多人讀這句話時,都能夠感同身受,這是親情的柔軟,是親情的溫度。人的一生,需要經歷多少次的離別,目送、傷懷,才能懂得珍惜與放手呢?當讀着文中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情景:“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成長曆程,這讓我想起第一次送小女去幼兒園,她的臉上雖掛着淚珠,但卻是那麼懂事地壓抑着自己的情緒,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大哭大鬧,老師拉她進教室時,她一直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也眼眶溼潤地目送着她,不得不鼓勵她向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的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這是多少孩子與父母的'心聲?作者將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內心的那種不捨,痛楚與萬般的語言只能用奪眶而出的淚水錶達,有一種很強的畫面感,讓人爲之動容。

大女兒上一年級就送去城裏寄宿,每次星期天下午送她到車上,她的小臉緊貼在玻璃窗上望着我“吧嗒吧嗒”地掉眼淚,當汽車慢慢啓動,孩子不停地向我揮着小手,望着逐漸遠去的車,淚流滿面的我常常呆呆地站很久。每個父母,都在一次次地目送着孩子的背影,這是一種成長的喜悅,也是一種告別的憂傷,當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留下被拉長的目光,在追趕……孩子在不斷地成長,而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像一隻雛鷹,他的翅膀會一天天的變硬,總有一天,會飛出我們的視線,而我們只能望着他遠去的背影,給他真誠而美好的祝福,惟願他前進的道路上鋪滿花香,更充滿陽光。文章的後面,又寫到送父親去火葬場的那一幕:“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住這最後一次的目送”。雖然沒有寫如何的痛哭,但生與死,就在這目送之間,讓人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凝望,一定伴着淚水與疼痛,心一定是悲痛欲絕的,這是一種撕心裂肺的告別:“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生命的終結,就在陰陽相隔的隧道里,慢慢地,慢慢地,所有的一切都將消失,成爲人世間的一粒塵埃……

人這一輩子,不光是父女母子,親人之間的情緣,都在不斷地目送,漸行漸遠,驀然回首,留下的只不過是一片空虛與寂寞罷了。讀《胭脂》這篇,也讓我很受感動:“買了很多不同顏色的指甲油,專門用來跟她消磨臥房裏的時光。她坐在牀沿,順從地伸出手來,我開始給她的指甲上,一片一片慢慢上,每片指甲上兩層……”多麼孝順的女兒,多麼貼心的小棉襖!這靜默無言的舉動,卻表達了最深沉的愛。面對連女兒都不認得,無法用語言交談的老母親,女兒用另一種相處方式:認真而細緻地“擺佈”胭脂陣來哄母親開心,將母親的手指甲和腳趾甲都塗完,又拉着母親在鏡子前化妝,這種女兒對母親的寵愛,多像一個母親對幼小的孩子的寵愛!這就是:“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最好的回報!在親情和孝心頻頻被物慾和私利侵蝕並逐漸荒漠化的今天,讀這樣的文章是能夠觸動人心的。文中樸實而簡短的對話,濃縮了母女之間血濃於水的真情,這種情感就像一股潺潺流淌的小溪,洗滌着每個人的心靈,讓孝心和愛心不被蒙上一層厚厚的塵垢,這讓我們會捫心自問:我們對父母,有這樣的耐心嗎?我們曾這樣陪伴過父母嗎?牽掛是親情,友情和愛情中永遠的“保鮮劑”,“這些是牽掛你的人慷慨贈予你的時光和情感” ,那種“想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真摯情感,是多麼難能可貴!當讀着作者臨上飛機前給朋友打電話,讓幫忙收拾家,那種口氣不像是跟朋友說話,倒像是在叮囑自己的親人,讓人覺得心裏暖暖的,那種如姐妹般毫無掩飾的率真,裹挾着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珍惜的溫情,這亦或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純真友誼。

這本書語言簡潔樸素,貼近生活,作品所描述的都是身邊的人和事,題材似乎俯拾皆是,看似像拉家常,娓娓道來,但那濃濃的生活氣息把人性的美躍然紙上,毫無矯揉造作之意。文章以“情”和“愛”作爲主線,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處處洋溢着真情實感,像一罈醇香的美酒,醉了讀者。“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我們都無法做到永遠陪伴左右:“我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這是一種無奈的目送,也揪着心在慢慢地往前挪,“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6

《目送》是龍應臺整篇《目送》的開序篇,淡淡的文字蘊含了濃濃的父女情、母子情,幾許慨嘆,幾番唏噓,盡在其中了。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兒,自己的父親。

當女兒帶着青春期的咆哮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向我涌來,我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力不從心。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獨生子女的標籤是他們特殊的符號,在前無版本可借鑑後無來者可重複的今天,厚厚的教育讀本都是紙上談兵。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現實與理想的的錯位,困擾着我這個摸着石頭過河的母親。

我清晰地記着女兒在我面前傾訴她的第一次被欺騙後的痛哭流涕,我用盡可能平靜的語氣對女兒說:“只有經歷一些,才能明辨是非,只有經歷許多,才能返璞歸真。”當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是否已開啓了目送女兒的程序?在生命的長河裏,我目送着女兒從一開始的彷徨迷離到後來的堅定從容,從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後來的漸行漸遠……在時間與等待中,我靜等花開。

在這裏,我不得不提我的父親,一個給我生命,帶我成長的男人。不知從何時起,父親迷上了種菜,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每次他把菜往家裏一放,就立刻啓程回家,從不做過多的停留,跟他說了很多回,叫他多休息下,吃個便飯再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像頭犟驢。只是,我心裏知道,他怕驚擾我們太多,怕給我們添太多麻煩。而且我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緣於我所說的一句話“現在的蔬菜太不安全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他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裏,所以,種菜成爲他最大的事情,所以,他種的菜吃在嘴裏是安全的,含在心裏是幸福的。每當看到靜放在家裏的蔬菜,想起他一個人躑躅回家的背影,就有一種想流淚的衝動。

從何時起,我細數自己額角的皺紋,卻驟然發現父親頭上日益增多的白髮;在感嘆歲月催人老,體力大不如以前時,卻兀地發現父親爬樓梯時的一步三歇。父親——再不像以前的硬朗,他老了。

真的老了。

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攥緊手中的`幸福,珍惜每一個我愛的和愛我的人的漸行漸遠的背影。

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象她的表情,是淡然,抑或無奈?

曾經“手牽着手,穿過好幾條街”“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到後來不過是“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曾經他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我看着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後來“推着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目送》並不長,卻寫出了兒子的成長,寫盡了父親的離去,有纏綿不捨,有憂傷黯然,也有平靜釋然。

有人在評價龍應臺的文字時說:“‘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目送》這篇文章,給人的感覺正是“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那麼輕,那麼柔,讓人不禁深陷其中,感動於她對兒子的深愛,對父親的孝心中。

我不由想起自己。年幼時和阿太親,她問我她死後我會不會哭,我哭得稀里嘩啦;做夢夢到去親戚家的路上看到阿太的屍體,醒過來後撲在老媽懷裏狠狠哭了一場……可後來呢?後來慢慢地疏遠了,阿太死了,我卻哭不出了。

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目送呢?人生,不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目送嗎?

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到人死不能復生時才悔不當初,不如從一開始就好好對待身邊的親人朋友,珍惜當下,一起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就像海子曾經說的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目送》讀後感7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擡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前邊的孩子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捨,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悅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帶微笑邁出了第一步,留給母親一個“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被扎得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從讀大學到現在工作,離家已有十載,離家遠了,自己年齡大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麼,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範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着看我吃飯,邊說“慢點吃,還有呢”;笑着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腫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週,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於嗎?半年後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隻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脫那溫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因爲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數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媽媽總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幾天?”,滿眼關切、懇求。因爲要趕火車,每次離家總是清早,爸媽一早起牀,把我送到車站,之前很少回頭望過。直到有一次,有一個考查順路回家的機會,父母又一次送我,車子已經開動,只覺得心裏沉沉的,回頭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裏“目送”,看着他們微駝的身影,淚水再也控制不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有一天,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常回家看看。

將來,你也會爲人父母,看着曾經的“小毛桃”一天天長大,也會“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也會經歷父母曾經經歷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你說你的眼裏只有我,我說我的眼裏還有那”廣闊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輪迴,爲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吧!

《目送》讀後感8

或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並非轟轟烈烈的情感,而是淺淺的藏在了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之中。只因一味向前,而忘了回首,也忘了發現。因爲工作的繁忙,父親與我的每日並無太多交集,也正因此,我也習慣於將情感傾入那簡單的目送中。還記得去年的汶川地震。本想在放學後試着去勸說其留下,卻無奈回家後他早已離開。於是目送中涌起了擔憂與害怕。在音訊全無的十幾天中,我總是期盼而又緊張的等待那一條條不過三字的短信,爲他一日的安全而慶幸。常常,只因一個新聞線索,他便於深夜遠行,他不多說,我也不多問,於是情感便悄悄積聚在每次我們出門前的目送中。父親總是繁忙着,沿着他的軌道前行,而我總是想去追上他,生怕哪天會因生疏而無法溶入他的世界。我無法向他表達這樣傻傻的情感,於是便試着去與他聊天,但他卻仍在不斷向前,並未停歇,抑或回頭看看身後我追逐的目光。我總希望他可以停下,像其他父母那樣在放學後等我回家,用一杯牛奶喚我起牀。但這份幻想卻終是與那份沉沉的情感一同若於這目送裏……

爸爸媽媽說:孩子,我怎麼會怪你?

看完了龍應臺的《目光》,回頭看看身邊的女兒,恍然如夢。從一個巴掌大的小嬰兒,到一個比她母親還高出一頭來的大姑娘,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記得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完全沒有書上所說的那樣興奮和喜悅,更多的是驚訝和惶惑,怎麼都不能相信,護士手中那個紅通通的',軟的像一團泥巴的小傢伙就是自己的寶貝女兒。

手忙腳亂的從護士手中接過這團“軟泥巴”,小心翼翼地塞進她媽媽的懷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餓得哇哇叫的她竟然不會吃奶。

一次又一次把她放進媽媽的懷裏,希望她明白這裏有要吃的美味,可每次她卻執着的掙扎出來,哇哇大哭。一次、兩次、三次,直到大家都累得滿頭大汗,她才用盡了力氣,放棄掙扎,委屈地趴在媽媽懷裏吮吸起來。

哦,老天,她終於會吃奶了。

女兒六歲的時候,一天放學,她蹦蹦跳跳的回來宣佈:幼兒園下週在文化宮舉辦演出,讓她當報幕員。看着眼前這個豁着大門牙,興奮的一腦門汗珠的小胖子,我驚得差點從椅子上翻了下來。

上舞臺報幕要面對臺下上千觀衆的注視,那種突然被推到聚光燈下的感覺足以讓許多第一次登臺的成人崩潰,女兒是個性格文靜的孩子,能行嗎?

所有的疑慮都擋不住女兒期待的目光,於是爲她寫報幕詞;爲她講自己都未曾有過的舞臺經驗和技巧;告訴她,老師選了她,她準行。看着女兒依服的頻頻點頭,我的心裏其實一點底都沒有。

演出那天,女兒噘着塗了口紅的嘴脣,拿着我寫的報幕詞走上了舞臺,我緊張的連氣都喘不過來,彷彿上去的不是她,而是我。實在看不下去,我悄悄退出了劇常

後來聽老師說,演出還真的出了意外,女兒報幕時話筒突然沒了聲音,所幸有聲音後,女兒鎮定地再次上臺把幕從頭到尾重新報了一遍。

“你怎麼知道把幕重報一遍?”實在忍不住我問了女兒。“老師讓我再報一遍,我就報了。”說這話時女兒很輕鬆,彷彿在說一件很正常的事。

哦,幸好我沒去看,我暗自慶幸。

女兒在二中的第一次考試,我沒想到她會考得那麼糟。上國小的時候,她一直是班的尖子生,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

至今仍不能忘記那天她癟着嘴拿着成績單回家時的情景。“爸爸,這回我考了倒數第二,你不會怪我吧?說完就嗖的一聲大哭起來。

“沒事,下次趕起來就行了。”然而,情況比預想的要糟糕許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考試,女兒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那段時間,女兒幾乎每天都要流着眼淚問我:“爸爸,我是不是不聰明。”“怎麼會呢?你只是換了新環境不太適應,以後只要努力就能趕上去。”“真的嗎?”“真的。”聽到我這樣肯定的說,女兒半信半疑地進屋學習去了。其實我心裏很清楚,在這個尖子生班裏,要想把成績趕起來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兩年又三個月的國中學習,大大小小的考試女兒考了差不多100次,也問了差不多100次,每一次假裝輕鬆回答她,心裏其實都難過的要死。女兒的學習成績終於從倒數第二變成了倒數第五,又追到了這次期會考試的第二十八名。

“我考砸了那麼多回,爲什麼你們不怪我。”前段時間,女兒總是問我這個問題。

孩子,我怎麼會怪你呢?你是我看着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你的每一次成功和失敗,我和你都在一起,你的成功和失敗,就是我的成功和失敗,我又怎麼會怪你呢?

孩子,我永遠愛你

《目送》讀後感9

《目送》這本書的扉頁上寫着一句話: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這一句話讓我想到了很多,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父親母親,在以後或許還會有自己的孩子。親情是有溫暖、充滿溫度的感情,同時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細膩的情感書寫了友情愛情,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和日常瑣事。跟隨着作者的文字,她所表達的情感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書中寫道:“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轉彎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是啊!我們都會長大父母也是一天一天地老去。小時候的你父母還可以經常圍着你遊戲,隨着他們的蒼老年邁,我們留給他們的只剩下身後的影子。而終將我們也會目送父母的背影,回憶他們的背影。

想起面對父母對自己嘮叨時的不耐煩,心中時常會產生愧疚,過後也會後悔,可還是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展現出來。電影《銀河補習班》中鄧超飾演的角色說過這樣一句話:“兒子,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但是我們做子女的何嘗不是第一次呢?現在這些年還可以利用假期回家陪陪自己的父親母親,可一想到再過幾年就要工作,夜深時躺在牀上總會翻來覆去,心情焦慮。父母是真的會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

每次離家去車站,父母都會爭着送我,最後時常是兩位一起把我送到車站。接過他們手中的行李,道別。上車後透過車窗還能看到他們——他們一直確認我安全的走了才放下心來。後來跟我母親聊天中得知,她有時還會騎着電動車再跟着公交車行駛一段距離。

這些都是自己最深的情感體會,怎麼不對《目送》產生共鳴?

印象中外婆是個性格剛硬的人,在身患癌症的那段時間依舊積極的面對生活。她和別人的聊天經常會談到我,記得每個人的'好。後來,老屋裏站滿了人,堆滿了花,天氣也是陰蒙的,我竟沒有見到外婆最後一面了,只有那冰冷的黑色棺木。記得那天,我和母親跟了靈車一路,最後母親的嗓子都哭啞的說不出話來。這一目送,一轉身,已是經年。

曾經日子很長,回想卻又很短,畢竟生命是短暫又漫長的。有位作家說:“小說講故事,散文見人心。”《目送》前半部分主要是在寫龍應臺女士自身的經歷,或在不同的環境中,或與朋友,或是日常的瑣事,而後半部分更多的是在寫她的父親。在這本書中,她所描寫的不管是失敗,或是放手,都包含了作者的真情。她想告訴我們的是愛,是親情,是生活。爲了不留下遺憾,讓我們記住與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且行且珍惜。

在文章的開頭,作者是先寫自己目送孩子第一天上學時,走進校門,直到看不見。書中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情景是“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文章的最後,又寫了送父親去火葬場的一幕,“我掠開雨溼了的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住這最後一次的目送”。這是一種令人心痛的告別:“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在人的一生中,或許我們都會感悟很多,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沖刷,都會慢慢的變淡,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當下的陪伴。

在《目送》這本書中,作者有顆慈愛的心,在父親面前,雖然父親留着口涎,甚至有排泄物,但她從來沒有嫌棄過;在兒子面前,作者又有一顆敏感的心。每一本書讀完都會給我內心一次震撼,合上書本那一刻,心裏總會有一種沉重感。看完作者身上的悲歡離合,我心中便決定一定要讓自己與父母之間聚多離少。

現在回想起來高一走讀那年,經常在晚上十點放學後回家還要跑到父母屋裏,跟他們聊白天學校裏面發生的事情。雖然有時候我母親會很不耐煩,嫌棄我打擾了她睡覺,但是現在想起來確是甜蜜,值得珍惜的。畢竟住校後,隨着與父母的距離漸漸拉遠,有時回家後會忘記自己平時在學校所發生的各種事。坐在一起聊天,也總會出現冷場,我心裏想,這或許是我自己長大了,不是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嘛?現在經歷的許多事情都大多自己消化了,而長期不溝通,便會造成雙方的不熟悉。但仔細想一想,慶幸父母有我們姊妹三個小孩,年齡差距也不小。對於他們來說,小孩子可以當作生活的調味品,用來充實每一天,這還算是一件好事吧。

但是於父母來說,一個個孩子的長大何嘗不是要目送他們一個個的離開。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感受生命,換位思考一下,站在父母的角度,就像作者龍應臺女士一樣,他們的經歷相較於我們肯定更加豐富,那麼關於人生的感悟他們可能深刻更多。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而家家不同的經可能印着同一份內容,那就是親情。書中還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纔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在外讀書一年差不多隻有寒暑假可以回家陪伴父母。雖然平常可以通過視頻電話緩解對父母的思念之情,但是還會每次期盼回家的時光。趁着現在爲時不晚,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同時每個人都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己。還有重要的是,擁有一顆敬畏親情的心。而讀《目送》,感悟到歲月如歌,感恩父母無言的愛!

《目送》讀後感10

著名作家龍應臺的散文《目送》裏有一段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我非常喜歡這段話,反覆去揣摩、咀嚼、回味,心中不斷涌現濃濃的感傷。它讓我想起了遠在川南老家、已分別邁入88歲和80歲高齡的老父老母,也想起了在求學道路上離自己越來越遠的22歲的女兒。

24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因爲單純、浪漫,瞬間就把自己的工作之錨草率地拋向了一個陌生的行業、一個陌生的地方,從此踏上了一條荊棘叢生的拼搏道路,嚐盡了異鄉的伶仃和惶恐。當初,我這個父母自小最疼愛的女兒,率性作出如此重大的人生決定,居然沒有事先徵求父母的一絲意見,事後開明的父母也從沒說過什麼,我卻從他們心疼我和愛人邊工作、邊自考、邊帶女兒的長期艱辛,主動提出要幫我們帶女兒回老家讀書的想法,以及不顧身體年邁、辛苦輾轉長途汽車、每年堅持到榮昌看望和陪伴我們兩個月的細微言行中,才慢慢捕捉到許多對於我的'關心與擔憂。但,這也是我爲人妻母多年後的呆滯感受了。 24年間,每抵近春節,老父老母就在電話裏隱隱透露出思念之心,“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刻散發的無聲鞭策,也督促着我們一家歸心似箭地踏上那條熟悉、親切、盤轉的老家路。有了愛與親情的濃濃包圍,短暫的過年時光就在這種歡樂氛圍裏飛快地流逝着,一轉眼就到了我們不願歸去的日子。每次,依着父母心意,兄嫂姊妹、侄兒侄女三代人都會依依不捨地爲我們這一家子話別,父親母親依舊是簡簡單單的那幾句話:“這次時間緊,沒耍好。下次回來多待幾天,輕輕鬆鬆地玩!”每次,父母總要我們帶上他倆親自制作的家鄉小吃,精心培育的蘭花,還有他們老早就買了的本地蜂糖等。每次,車子徐徐啓動了,我總是忍不住回望,漸行漸遠處,依舊是那熟悉的老街、親切的老屋,依舊是父母滿頭的白髮、佝僂的身影、遠眺的眼神。剎那間,我的眼裏潤了、心裏暖了、思緒飄飛了,孟郊的《遊子吟》情不自禁地涌上了心頭“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歸家數日,腦海裏依然縈繞着老家過年的溫馨場景,以及揮之不去的老街、老屋,還有老父老母深情的目送......

去年,正讀大三的女兒決定考研,思慮大學畢業後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種種不易,我們滿心希望她報考本校——西南大學,除了把握大一點,更重要的是可以近距離享受家的溫暖和照顧,她卻一心向往煙雨霏霏的江南。在父母苦口婆心地反覆勸說下,她勉強聽從了建議,開始了購書、買資料及學習之旅。暑假結束,一回到學校的她,9月1日晚發來一條簡短的微信:“我要考南京大學,已訂資料。”距離20xx年考研時間——20xx年12月22、23日已經箭在弦上了,內心焦灼萬分的我們已經別無所選了,此刻只能保持沉默,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思想拉鋸戰戛然而止。結果還算幸運吧,女兒如願考取了自己喜歡的學校及專業,也大聲譏笑了父母的保守和落後。如同當年自己的父母,我們依舊保持了沉默。也許,女兒不願知道或者不會理解,父母面對子女的每一個重大人生選擇之所以如此謹慎小心,甚至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更多緣由恐怕是摻雜了自己二十多年風雨人生的深刻經驗教訓吧!這樣苦心考慮的唯一目的僅僅希望自己最親愛的、也是唯一的孩子遠離可能發生的曲折和打擊,擁有更多選擇幸福生活的自由與權利,並在漫長而莫測的人生旅途上可以順利一些,幸運一些,安寧一些。此外,還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一心付出的父母與最心愛的孩子間屢屢發生思想的交鋒呢!?是啊,天下父母同心同情,可逐漸成長起來的年輕子女們——他們那青春飛揚的心又將安放何處呢?

最近,我常常回憶起自己風華正茂的那些年齡段,譬如大學聯考時、大學畢業季,好像也是心心念念地嚮往和追求外面世界的無比寬廣與精彩,從來沒有、也不會去想去問父母心裏的願望。所謂父女母子情,人至中年的我,慢慢地細味、慢慢地明白,有些事啊,真的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啊,真的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這,或許是每一代父母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中,一點一點領悟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吧!

子女,恰如天空自由飄蕩的風箏,無論飛得再高再遠,都會被父母手裏那條無形的線牽着,拉着,攥着,在未來的日子裏或許會慢慢變得更近、更緊、更溫情。

《目送》讀後感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 題記

萍水相逢

談我與《目送》的初識,那第一眼的對視,親和的墨綠,麻布一般的質感,是無華,是它勾起了我的慾望。這本娓娓道來的親情之書是給予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步履蹣跚的父母和展翅高飛的孩子。也正是這本訴說了三代人的書讓我感受到作爲父母和孩子這樣一代人的情感和體會。

品讀代序,她將自己寫這本書的初衷一一道來,這是她對“是否相信”的道別、稍縱即逝的認識、時間的無言和對生命的目送。無法想象還沒品讀正文的我,已經被兩三頁的文字所打動了。對,生命的輪迴、身份的`轉變,這條道路上總有人會遠去,也總有人會到來,而我已開始期盼於那“目送”的真諦到底是什麼。

我想,龍應臺似一卷平鋪在桌面上的白紙,平滑柔軟,不浮華、不喧鬧,靜靜地躺在那,迎接着一切。但若有痕,就像被放大的傷疤,暴露在外,卻可以用筆來告訴別人她的體悟,以更多人的感情填補她暴露的傷疤。沒有想到,讀過她的語錄後,才發現,她竟是一個如此犀利之人,是因爲面對孩子和父母時的慈悲軟化了她堅硬的筆吧。後來,我進一步瞭解她:她在20xx年面對人生第一次至親的離去——父親的離世。那時的她已52歲,或許正因爲在這樣成熟的年紀才上了甚是重要的人生第一支課,比大多數人都受到了乘以數倍的打擊,纔有了乘以數倍的感悟,以至於用家常便飯的方式傾訴出這本令三代人都心碎的人生之書吧。

慈悲爲懷

“慈祥”和“憐憫”二詞常常被我們濫用,諸如“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和“那個使人憐憫的髒孩子”。誰又曾想過,這兩個詞混合後的結晶會映出怎樣的光斑呢?兩盤大衆菜的加工調味,又會與味蕾碰撞出怎樣的美味呢?我拋開一切正規的翻譯,潛心思索“慈悲”二字。它是母親和女兒的代名詞,龍應臺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和女兒,她帶着對孩子的憐愛和對老去的父母的孝與悲,以一顆潔淨之心相待。第一篇文章就甚是動人。無數次她面對着兒子和父親的目送,每一次都截然不同。兒子從每一次回首與“我”的相望到再也不回頭,這是兒子成長的印記,但卻讓人感受到龍應臺對兒子從未改變的憐愛與疼惜。這是作爲母親的感受。但她依然沒有叫住兒子,是因爲她是慈祥的,是安寧的,是會放手的。她以慈悲爲懷。而父親從與我說“抱歉”再到無言地離去,這是歲月在她的生命上留下的疤痕。龍應臺是悲不自勝的,卻只是寂靜地目送,這是她對於時間、生命的目送,她的接受和對已變爲曾經的放手。她以慈悲爲懷。

我憶起了姥姥,表面上雷厲風行,像擺着規矩的“衣架”,又像沒完沒了的復讀機,總爲一點小事計較不停。那次,放學後突下的雷雨讓我這個家住城東的人不知如何是好,卻在零亂的思緒中突然從包裏掏出了一把雨傘,不知是誰放的。後來我纔想起,是上學路上,在她目送我遠去前拿起我的書包,不知往裏面塞了什麼,就靜靜地目送我遠去了。那把傘,救我於暴雨之中。只是不知我走後,她會不會凝望着我的身影遠去,或許還是站在原地不動,生怕我又忘帶了什麼東西。我都明白,她的嘮叨和斤斤計較,最終還是都歸結於“對我好”,她對我的依戀即使藕斷,也仍絲連,只是漸漸目送。

踽踽獨行

目送着他們遠去時,我們的身邊又空蕩了一些,心也虛無了一些,最終“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踽踽獨行。踽踽獨行的本義是孤零零地走着,形容非常孤獨。但在我眼中,只有擁有了信念才能讓一個人在失去很多後還能孤單但頑強地前行着。《駱駝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在失去愛人和理想後,選擇了墮落、放棄,他不再願意前行了。換言之,一個人能獨自前進,那他一定擁有着別人的期許和自己的信念支撐,這四個字背後,似乎正是這力量的另一種體現。

念及最近,屢屢佔據報道頭條的白衣戰士們總是穿着厚重的防護服,似乎與世隔絕,爲什麼他們忍住了自己與家人分離的悲痛,選擇“踽踽獨行”?爲什麼他們堅持着、戰鬥着,最終取得了勝利?我想也許是因爲他們的心中滿載着民衆對健康的期盼和自己對國家的職責所在。即使獨行,可他們並不缺乏力量。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踽踽獨行”,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堅守,我們也在學習的道路上帶着信念奔跑。路遙曾經說過:“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爲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哪怕是獨行,不停下,不放棄,也許也是一種堅持。相信會有無數的理由支撐着我們,不斷啓程、不斷出發。

目送回首

《目送》讓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脫和自省。目送,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僅目送着人們的離去,我們也曾目送着一件事物、一種情感、一段時光的離去。目送在生命中不斷地演繹,也許也曾想過讓它停止,卻連那道目送的開關位置也無從知曉,就似書中的那段話:“因爲無法打開,看不見沙漏裏的沙究竟還有多少,也聽不見那沙漏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我們只有寧靜地帶着期盼,目送着。要學會緊握,也可以學會放手。在“目送”的過程中,我們成長着,逐漸學會獨自前行,但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被目送”的人呢?不要忘記那些來自身後的或溫暖或深情的“目送”,記得回首,記得偶爾爲這些目光駐足停留。

如今,已待到春暖花開,也期待着病毒遠去,我們又相約在中山書院的春草池畔。願以慈悲爲懷,在生命和學習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來年,回首過往,只願能不負曾經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2

龍應臺作家的《目送》作爲經典佳作爲無數青少年追捧,下面讓我們跟隨外文五班張欣同學一起走進這本書吧!

《目送》裏的文章包羅萬象,龍應臺女士用她溫婉細膩的筆觸將每篇文章刻畫地完美。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總有不同的感悟,會面對各種各樣這個年齡段所要觸碰的事情。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組成,是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它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寂寞與孤獨,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目送這本書,集慈愛,悲憫,同情於一體,無慈難以成悲,無悲難以爲慈,這兩者往往並肩而行,相輔相成。

慣用犀利的筆尖去批判社會的龍應臺,竟也能寫出如此細膩溫情的文字,可見,親情,對人的觸動有多大。不喜歡離別,更不用說目送,無論是送與被。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這個送別的形式更讓人傷感。所以我遠行是很少讓人來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我也很少去送別人,我恐懼自己那種無奈的不捨。但龍應臺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目送》中,龍應臺將筆觸伸到了人的內心深處,用洋洋灑灑的文字,細說着生命中的悲歡離合,無奈與失落。她娓娓訴說,說着血濃於水的親情,講着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的疼痛。作爲父母的子女和作爲子女的父母,我們的身份在時間中一次又一次地轉換,第一次目送的成長,最後一次目送的,卻已是永別。也許這就是龍應臺所說的,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我們如今雖然年輕,但我們遲早有一天,也總要經歷這些離別與目送。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光的飛逝與生命的沉重讓我屏氣凝神,這是關於生命的思考,是關於時間的追問。龍應臺的這本書,是將自己對親人細膩的感情都付諸筆下“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化作”刻骨銘心的痛”。

也許這部書正應了書中一句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不同年齡的人,對於生命總是有着不同的理解,正如龍應臺所說,這本《目送》,早一年她都寫不出來。正是因爲年齡已至,她感受過生命中的大起大落,感受過父親的離去,母親的衰老,兒子的遠行,所以,她對人生,對時間,已經有了一個深刻的認知。

世界上並沒有永恆,一切事物終有消散離別之日,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當一切離別都已是迫不得已,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目送,默默地去接受它們。離別是最好的相遇,我想終有一天,我們會在宇宙一隅再次相遇,或微笑,或哭泣。讀後感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許並不夠深刻,並不夠成熟,因爲我還未經時間打磨,我還無法深刻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想,也許是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的心也容易變得憂傷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在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生命中常常會有朋友的離去,親人的離去,顧名思義——生離死別。“天下無不散之席”,總不會有永恆的相聚,而我們,活在當下,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時光的流失是世間萬物的規律,它會帶走我們的親人朋友,還有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情感,那是因爲我們不斷在成長,當我們正感嘆周圍的一切都變了,其實不知不覺我們也在改變。

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許並不夠深刻,並不夠成熟,還沒有經歷深思熟慮的錘鍊。但我往往會經過仔細思考,來寫下這些閱讀中的`心得,理解中的體會。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我們的一生都在目送。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們對於時間無可奈何,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看着親人的背影,看着他們慢慢消失在慢慢天際。一個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殘忍的是,有些事情,你雖不願發生,可當它們降臨到你頭上時,你也只能獨自默默忍受。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兇猛的雜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達文化深處的基因,即便是寫生活裏的點滴和瑣碎。你可以從另外的世界裏,看到他們社會裏的風情,感受這代代之間牽扯不斷的血脈親情。

再怎麼犀利的筆也總有一言難盡的溫情。目送,你看着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看着他們消失在轉角之處,而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13

作爲父母的子女,作爲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隻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龍應臺說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

向來以文風尖銳、犀利著稱的女作家龍應臺以一本《中國人,你爲什麼不生氣》享譽文壇,時至今日已過不惑之年的她逐漸開始由關注社會公衆領域轉爲關注自己的人生親情感悟。龍應臺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有了對生死的經歷之後,開始覺得大部分社會議題其實都只是枝微末節。不過,她又說評論與文學,兩者都是我,而無論筆下書寫的是什麼,都總有一個核心,那便是對人最深的關切。

前面所述《目送》中扉頁上的那段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有沒有在這裏找到你的影子,這裏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

《目送》一書收錄作者近年來寫的七十三篇散文,全書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章。但這三章體例不大清晰,多爲作者一些遊記及人生感悟,大致歸作兩類,一談周邊人物,一談家庭。前者瑣碎雜亂,將經歷的所聞所見,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加以評論與感嘆;唯後者談親情則着實感人,平實中飽含深情,含蓄中不失真切。全書以時間爲軸,以親情角色爲卷,作者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達到這種境界既需要時間歷練,更需要反觀人生的靜思。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爲精彩,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但卻讓你有哽咽的滋味,讓你體味到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正如作者所說,她的確是想讓讀者從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經歷給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指點迷津。從小到大,從上學到上班,從欲走還留到不再回首,孰不知每一次的啓程,都有一對關切的眼神在背後凝視着。是因爲越來越獨立了?還是越來越忙碌了?甚至有時連再見都沒說就走。是的,我們都太忙了,忙着學業,忙着談戀愛,忙着結婚生子,忙着事業。

時間越來越緊,腳步越來越急,但我們是不是從未想過,能與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在減少?難道真的要經歷作者在醫院目送父親的那一幕,我們才能頓悟嗎?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們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孩子們固然要長大,總有一天要張開翅膀飛翔,但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們年少的時候多一些愛的呵護,我們可以以身作則,教會他們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爲人處世的道理;少些應酬,多陪陪家人,放卻一些無謂的紛繁雜亂,多關心你身邊的人和事,善待他們,這樣當你一次次面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14

第二次讀龍應臺的《目送》,比起高一時候第一次讀後的闔書落淚,這次在落淚之餘,心裏還泛起了層層漣漪,多了一些感悟。或許一本好書就是要多次地閱讀才能讀懂其中的情感和道理,而少年也要在經歷一些世事之後才能成長吧。

《目送》一書分爲三輯:“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一共有七十三篇散文。龍應臺用手中的那管筆,寫盡了親情、友情的細微和動人之處,也述說自己對生命的叩問和思考,以及對世界的人情關懷,而其中最觸動我的便是她筆下的親情,“父親的逝去”和“兒子的遠離”這兩部分充滿了溫情,而讀罷之後又覺得莫名的感傷。

書的第一篇是寫龍應臺送別兒子華安,她在機場目送兒子遠去,心中萬般不捨,“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此時她的期待全都幻化成灰,心裏的落寞自然不必多言。接着龍應臺又回憶起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目送棺木中的父親,而那也是最後一次目送。同時作爲母親和女兒的龍應臺,從這兩次刻骨銘心的生離與死別中,從一次次的目送中,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下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想,龍應臺該是有一顆多麼堅強的心,才能說出“不必追”這三個字,而這三個字背後又隱藏着她多少的無奈和感傷。

《目送》中龍應臺與父親的感情以及她與兒子的感情特別令人動容,那種濃濃的親情蘊含在字裏行間,在這些文字中漫步一番,便足以使人滿含淚水。

龍應臺的父親在退休前是憲兵隊的隊長,就是這樣的一位父親,他在女兒小的時候會用湘楚口音教他讀唐詩宋詞及古文經典;用小貨車送女兒去大學報到時會對女兒深感抱歉;在過馬路時執着地要伸出手牽女兒過街,儘管那時候女兒並不領情;他還有些膽怯地請求女兒陪他一起參加憲兵隊的同學會,在同學會上表現出以女兒爲傲的`神態。父親含蓄的愛就隱含在這些微小的細節之中,而龍應臺直到爲人母之後才漸漸懂得。父親年紀漸老,晚年生活不能自理,龍應臺一直細心照料父親,每天都給父親打電話,開頭的第一句必定是問候父親今天好不好。她帶着父親上街買衣服;讓兩個兒子找有趣的話題陪她父親談話;她牽着父親的手重新教他走路,用父親教她的詩來作爲走路的節拍;她細心地用棉籤替父親清理眼屎,毫不厭惡地清洗父親的排泄物;在最後她帶着父親回到故鄉,按照湘楚風俗來安葬父親,聽司儀用楚音招魂,讓父親葉落歸根。龍應臺對父親的愛,都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在父親去世之後,龍應臺還常常懷念起父親,遺憾沒有用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去對待父親。

作爲母親的龍應臺,和天下的母親並無二致,她在送別兒子時會滿懷期待地希望兒子回頭看她;在和兒子同行時看到有趣的東西會興奮地指給兒子看;在過馬路時也會不由自主地伸手牽着兒子;會苦口婆心地勸兒子多吃魚,勸他出門多添衣。但是龍應臺的這些關愛卻得不到兒子的迴應,兒子有時還會覺得丟臉,兒子的不領情刺痛了龍應臺的心,而在她年輕的時候,對於父母的愛,卻同樣也是不領情的。但兒子也自有表達愛意的方法,龍應臺寫到兒子回家爲她做了一頓很精緻的西餐,她在一旁看着,說學會了下次要做給兒子吃,而兒子卻說自己是想要母親學會照顧自己。其實,龍應臺與父母的關係,也恰是她與兒子的關係,其中的那份親情是一脈相承的,龍應臺遊走在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中,盡力把每個角色都做到最好,正是因爲這樣,書中所描寫的情感才能如此地打動人心。

而我,僅是扮演一個女兒的角色,都無法做好。小時候與父母親密無間,到了青春期卻漸行漸遠,甚至很想逃離家庭的禁錮,因此在填寫志願時我選擇了韶關學院,特地選了離家遠的學校,便是不願再受拘束。父母目送我登上離家的列車,同樣地,我也沒有回頭,一心想的是儘快逃離,如今想來覺得甚是可笑。“少年安能長少年,海波尚變爲桑田”,或許只有在離家之後,才能懂得親情的可貴,才能讀懂文人筆下的鄉土情結吧。

我想,所謂的“親情如水”,大抵就是如此,水潺潺而流,漸流漸遠,卻是割不斷的,正如親情,雖然子女長大了終要遠行,父母只能以目送之,心恆念之,而子女是身雖遠行,心懷父母。

《目送》讀後感15

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臺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樣桀驁而犀利,用鋒茫畢露的文字,呼籲國人爲保護環境而努力,爲社會腐敗而憤怒。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溫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溫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讀後感《《目送》的讀後感!-讀後感!》。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爲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爲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爲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爲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涌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爲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溫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從她的文字中,總能讀到一個矛盾的雙面的她,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

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纔是最寶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