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觀後感2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觀後感2篇

紅樓夢觀後感1

我今天剛剛看了兩個版本的《紅樓夢》各兩集,從整體上感覺,87版的很樸實,沒有聲光電的所營造的搶眼的畫面,因此有一種百看不厭的養眼的效果,無論從背景音樂,主題曲,還是插曲都能恰到好處的與畫面,最重要自然而然的與人物心理活動和表達的感情相融合,人物的表情也隨着音樂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讓觀衆的心也一樣和劇情裏的人物相融合,這就是表演藝術家全身心的投入與劇中人物相融合,而把觀衆和編者的心如水乳般相融合在一體。而新版的《紅樓夢》實景圖像比87版的更加繁華,(可能是過了近20年後經濟發展見效)聲光電營造的圖像讓人感到劇中所有人物生活在非人間一樣,我說的這種非人間不是《西遊記》裏如來住的西天,那是鬼魅住的地獄一般,特別是背景音樂聽起來和着那樣的畫面真的是讓人毛孔悚然,比如賈雨村審理薛蟠因買英蓮而打死馮家公子那一段,雨村聽到馮家家僕哭訴剛要秉公執法是卻被門子暗示停止辦案,然後雨村退堂帶門子回後府時那音樂配得簡直是令人恐懼。我不知道爲什麼會用旁白,有些都是描寫心理活動的旁白(黛玉進賈府)是演員神態不能把心理淋漓盡致的表演出來,還是觀衆都是瞎子看不出來,需要這樣多此一舉的旁白?介紹賈家生活習慣,房屋佈局的,這些不需要旁白觀衆也可以看出來的呀!到現在我找不到加旁白的必要,也許我太愚鈍。

然後從細節再說人物塑造,(87版)黛玉被賈府的船借走的水路上雖然身在船上,但是耳邊去回想着父親苦勸她到賈府時哀愁的話語,對於林如海中年喪妻已是不幸(那個時代)心中唯一的寄託寶貝女兒也要遠行,其實他何嘗不希望女兒伴他左右,驅趕他孑然一身的寂寞和孤獨,但是他又希望失去母親的女兒得到更多來自母性的溫暖,爲了孩子的幸福把她忍痛割愛送到了賈府,林黛玉不願意離開的主要原因是她深深的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在船上不禁想起父親臨別時的苦勸和伴隨着話語那陣陣的咳聲,那是聲聲入耳,聲聲揪心,不僅淚兒漣漣,她心思很重,不動聲色,小心翼翼,還有點小心眼,多愁善感的性格源於自己的家境和身世。進賈府以後與外祖母相見,一位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祖母痛失愛女,一個是遠離父親失去母愛的黛玉,相對無語淚先流,賈母攜黛玉回坐到座位上讓她與自己相依坐下,又一次說:“在衆多兒女中,我最疼愛的就是你母親,如今我看見你就如同看到她一樣”那黛玉聞聽此語怎不傷心欲絕。這段伊始就爲林黛玉定格淚漣漣,悽楚楚的,病怏怏的美。

87版薛蟠一行帶母親,寶釵和英蓮到賈府,歡迎的場面不贅述,特說寶玉與黛玉並肩在門前的臺階上,寶玉遙望到寶釵,那份欣喜和驚異或者是迷戀,使他呆呆的漸走漸近,黛玉頓覺失落也隨後漸漸跟過來,而此時寶玉已經意識到自己癡迷的眼神會傷害到脆弱的黛玉,他依然流露着癡迷的目光看着寶釵,但是卻情不自禁的拉起黛玉的手,黛玉小性子作怪迴避寶玉的手,寶玉這會意識到自己真真的傷害的黛玉了,目光移向黛玉堅決拉着她的手見寶釵,這些細微的小動作都能看出知黛玉者,懂黛玉者,疼黛玉者乃寶玉也,這些細小的舉動又怎麼會逃得脫聰慧識得大體的寶釵呢?僅僅兩集就已經能揣摩出劇里人物之間的矛盾和感情糾葛。而在新版裏的劇情需要揣摩的卻都讓旁白的給說出來了!同時演員缺少這樣意會神傳的交流。讓人感到膚淺,乏味。

新版的林黛玉進賈府與外祖母一行吃飯時,表現照87版的相差太遠,雖然黛玉寄人籬下,但是也屬於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一笑一顰透出的是淑女氣息,小心翼翼但她心中有數,不動聲色,而新版的黛玉在進餐時爲了適應賈家進餐規矩,東張西望,顯然沒有見過大世面,缺少內涵,缺少修養。而此時的旁白又一次補充她心理活動,這需要嗎?表演不到位,不能把自己與作品中的人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再多的旁白都是累贅。

紅樓夢觀後感2

在我的牀下,應該有一部紅色封裝的《紅樓夢》,這部書是一個我現在已經記不得姓名的同事在10年前送給我的,送我之時應該是嶄新的,到現在也應該算是“嶄新”的吧,同事恐怕也未曾翻過幾頁,我也就翻過一回兩回的,就放置他處,但一直捨不得送人,都說《紅樓夢》是經典中的經典,自然期待有機會能啓讀之。當然我送他人之書,絕對是通讀過,並且是絕對認可的書,並且送給我認可的人,就我而言,書算是至好的朋友,將書送與別人,意味將朋友介紹給朋友,我心願是講一份美好帶給別人。

之所以想起這套紅色封裝的《紅樓夢》要緣於蔣勳先生的《說紅樓夢》,否則,何時想起就不得而知了,生活中何嘗不是呢,有些人、有些事,其實早已封裝到記憶裏了,直到你碰到類似的環境、人物、境況之時,會讓你忽然想起某個人,原來他一直都在,只是塵封太久了,未必舊地重遊,未必往事重現,嘆一口說,真是歲月如梭啊~

八十回的《紅樓夢》在蔣勳先生的講讀下,今夜我已經全部聽完,可以放一放,想一想說一說了。

高鶚何許人也?聽人說高鶚續寫了81-120回,我不知道他出於什麼目的續寫?是認爲曹雪芹沒有寫完嗎?《紅樓夢》據說被曹雪芹增刪10次,就沒有時間寫出後40回?我曾在聽講讀過程中,去過曹雪芹的'西山故居,在哪裏流連了一下午,那時正值秋天,滿地金黃的楓葉,讓人不忍踏之,我想寶玉摯愛的黛玉-也是他的姑表妹,你如何讓寶玉親筆寫出她的結局?如何寫她的風姐-即他的舅表姐在查抄後的慘狀......這些都是他至愛至親的人,讓曹雪芹如何下筆?你高鶚何許人也?來此偷窺人間的隱私,揭人家的傷疤,況且人家已經已經在第五回的時候,已經委婉的說明了各個人的最終結局,你懂了也不要明說,如同某人心情不好,你一眼看出來了,明白就好,偏偏不留口德,點破人間是不是丟了一萬塊錢。所以所謂的後四十回不讀也罷。

說說晴雯吧,我想可能她是個四川辣妹子,人也長得漂亮,也頗有性格,當然在大觀園寶釵、黛玉也漂亮,也有性格,尤其黛玉更有性格,但晴雯的結局卻是十分悲慘,漂亮誰不喜歡呢?但漂亮何嘗不是一把雙刃劍呢?你得有駕馭漂亮的能力,否則恐怕就被漂亮所傷了。晴雯就因爲漂亮就被寶玉的媽媽認定有可能把寶玉帶壞,就趕走了晴雯,反倒襲人這個有些呆、不漂亮的丫頭沒事,唉,如果晴雯不是個丫頭,也和寶釵、黛玉相似,恐怕在有性格,恐怕也不是如此結局。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寶釵因爲錦囊的事搬出了大觀園,貌似離開了歡笑,但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和賈家遠離一些,就少一絲干係,後來抄家之時,也就少你一份關聯,還有那些唱戲的丫頭,都被賈母賣的賣,當尼姑的當尼姑,貌似很慘,但你可知道,那個時候,被抄家的女眷恐怕比這些都要慘......

在說說探春,探春絕對是懂事幹練之人,後來據說遠嫁東南亞做王妃了,在那個時代算是個悲劇,同元春相似,遠離了父母兄弟,但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當她目睹了大觀園的衰敗以及家族內的勾心鬥角,是不是已經失望之極了,或許避而不見也算眼不見心不煩了,另我覺得探春和賈母可能是最早能預見家族命運的人之一,讀書的搞政治的,應該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南方的甄家已經被抄家了,躲在賈家,賈母讓人善待之,這個官居一品的老太太會幸災樂禍?不可能,中秋之夜,陪老太太的姑娘有探春,其他親系都散去了,探春緣何不走?

在說說黛玉,才華橫溢......

或許,以後去植物園,恐怕都要去曹雪芹故居“拜望”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