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歷史答題技巧模板

你還在爲歷史考試煩惱嗎?你還在爲如何提高歷史分數苦惱嗎?只要掌握歷史答題模板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下面由小編爲整理有關的大學聯考歷史答題技巧模板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聯考歷史答題技巧模板

  大學聯考歷史答題技巧模板

一、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二、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三、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藉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繫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五、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2018大學聯考歷史答題技巧

1、敘述型。敘述型是從歷史的角度歸納和綜合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過程(原因、經過、結果)或歷史人物主要的活動。設問往往要求考生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或者是直接從材料中提煉論點回答。題目中一般含有“簡述”、“敘述”、“概述”、“試述”等提示語,回答時要緊緊圍繞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動,把散見於教材中的內容根據要求進行整理,注重考查對教材知識的再認再現和歸納總結。

2、綜合型。綜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繫的歷史內容融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查,它既便於考查學科知識之間的系統聯繫,又注重考查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從解答方法上看,多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題,是敘述、論證、分析、比較等的綜合體。這種題型的突出特點是內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說明型。說明型非選擇題是對事物的本質或者對事物(事件)進行分析說明。設問中往往包含有“試分析、試說明、表明、體現了、反映出”等詞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作出正確闡釋的能力和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4、比較型。比較型是將有某種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現象、人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爲單項比較與綜合比較、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求同比較與求異比較、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四大類。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5、評述型。評述型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闡釋、評判和估價,得出符合實際的理性認識。這種題型的一般要求是對歷史事件(現象)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進行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把不同要求的評述結合在一起,又可以分爲:評價與敘述相結合成爲評述型題;與論證相結合成爲評論型題;與分析相結合形成評析型題。題目的提示語一般有“評述”、“試評”、“評價”、“評論”、“評析”等。評述時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

6、開放型。開放型試題的答案是開放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選擇。試題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種觀點(看法)”、“試談談……”、“你的認識(體會)是……”“你的認識”等。

  大學聯考歷史審題技巧

“一”是指“一個前提”,即“讀懂讀透材料(尤其是圖表與數據)”,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的主要問題,而後弄清楚圖標與數據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的。

“二”是指“兩個原則”,即“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聯繫課本”。首先是“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與設問相關的內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沒有被發現,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問題的要求而影響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聯繫課本”。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事件,課本可能主要敘述其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侷限性的一面,聯繫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三”是指構思答題的“三個步驟”。即“一看”,看有幾個設問;“二找”,找出設問中的求答主題(或項目)和限制條件;“三答”,根據設問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必須採用“序號化”,如:①②③。

(三)根據設問做答的“五字訣”──述、論、析、比、評

“述”,即敘述。答題時一般按時間順序和因果關係表達,但要注意的是:(1)題目要求的知識點一定要涉及,不必展開,更不可遺漏。(2)對於概括性較強、時間跨度較大的,要先劃分歷史階段,再按階段回答問題。

“論”,即論證。論證首先應該判斷觀點和論題的正誤,標準有兩個:一是實踐的標準,二是理論的標準。論證要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實證明觀點和命題的正確或錯誤,然後要做出相應的說明、結論或總結。答題強調列舉史實要充分和全面,說服力強。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回答“爲什麼”。要求考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把歷史現象、時間、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質,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作用、影響和歷史地位,從而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比”,即比較。對於有比較項目的問題,可以按照要求進行比較;對於沒有給出明確比較項目的問題,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麼、怎樣比,答題無從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則就可以比較完整的進行比較。

方法:以一個事件或者人物爲中心,列出相關的項目;然後與另一個對比。

原則:(1)比較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背景、歷史條件和目的。(2)比較歷史現象的內容、特點、特徵、性質、實質。(3)比較事物成敗的原因、歷史作用、地位、影響、經驗和教訓等。

“評”,即評論、評價、評析等。要想評論正確,要做到以下幾點:(1)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看問題。(2)評論問題的觀點立場要正確。(3)評論要以事實做論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