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通用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讀後感(通用1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諸葛亮——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靜心研讀杜甫的《蜀相》,使人感慨萬千,蕩氣迴腸。

但是品味了《三國演義》,就認爲真實的孔明與神壇上的那個諸葛亮反差太大。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卻沒有人敢於在諸葛亮的問題上說實話。其實原因很簡單:諸葛亮已經穩穩當當的屹立於神壇之上!歷代知識分子對他只能仰視和崇拜。如果誰敢於用平視的眼光、用理性的態度來考察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問題,別人就會誤會你,認爲你屏棄了中國人唯一的真正的宗教—“孔孟之道”。屏棄了中國人唯一的真正的宗教,就等於屏棄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生存權。當時絕對沒有“出國”這麼一說,不從衆就等於屏棄前途、屏棄生存。所以學者們只能把偶像捧得更高,既便有些批評,也只是在仰視的角度上批評。而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的神,不能認清諸葛亮的真實面目,則不能認清三國曆史的內在玄機,也不能對整個中國歷史作出理性的審視。豎立起一座神像,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民族對歷史的誤會。而一個不能真正瞭解自己歷史的民族,就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諸葛亮是如何登上神壇的呢?這裏面有很複雜的原因,分析其中奧祕,等於將分析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演變史,不能不說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諸葛亮顯然是一個有遠大政治報負的人。出山之前,按陳壽的客觀記載,明明是“每自比管仲、樂毅”,而《出師表》中,卻虛僞地稱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一般不細心研讀歷史的人,很難發現這種心口不一的強烈反差。而以這種強烈反差爲切入點,我們同時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其早年已展現出不凡的政治才能:在亂世,沒有任何人能預言天下將歸屬何人。投身任何一個軍閥集團,都同時面臨着成王成寇的雙重命運。於是很多人便隨意地將自己的命運付之於未知的籌碼,其原因可能是知遇之恩,可能是正義感使然,可能是利益的權衡,甚至可能是某種政治智慧。而諸葛亮是不會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輕易地交給任何人,他天才般地選擇了劉備,邁出了“光昭將來,刊載不朽”的第一步。其所做所爲出於獨具慧眼的眼力:看中劉備可靠的政治旗幟。抗拒住了一時名利的誘惑,投身前景並不算光明的劉備,這說明諸葛亮比別人更有遠見,他追求的不是一生一世的功名顯赫,更不是所從屬政治集團的整體“事業”,而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萬世美名。這種選擇方法,如不加以分析,很容易爲他的“表演”所迷惑,以爲是一種“漢臣”的大公無私,實際上,這纔是貌似大公的大私,遠比追求個人物質利益的“自私”更加“自私”。同時,他也看中了劉備人才匱乏的現狀將給自己提供無比廣闊的發展空間。對待東吳的拉攏,他巧妙地回答:“孫將軍可謂人物,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盡亮,吾是以不留。”這幾句巧妙的對答,加上以《三國演義》爲標誌的三國俗文化給人們造成的神化諸葛亮的思維定勢,使人們往往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孫權器量小,所以不能充分發揮諸葛亮的才能。這種論斷顯然是幼稚且無意義的。孫吳不能“盡亮”真正原因,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好位子都叫別人佔了”。

面對人才濟濟的曹魏,諸葛亮則更是“立場堅定”。入蜀後,他曾爲投魏的好友徐庶和石韜嘆息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一生一世具備一種領導藝術和政治智慧的諸葛亮,偶然有這麼一次“真情”流露,便立刻暴露了自己“寧爲雞首,不爲鳳尾。”的價值觀念。他爲早年好友的“不見用”而遺憾,這種感情應該是真實的。但顯然他更多地是慶幸,自己沒有“倫落”到一個“多士”的勢力集團,因而在劉氏集團中鶴立雞羣,一枝梨花壓海棠。看到諸葛亮這一瞬息的真情流露,不仕吳的問題還需要更多解釋嗎?

曾有人根據三國志上關於諸葛亮“嚴法”的記載,斷定諸葛亮“以法治國”,蜀漢是“法治化國家”。這顯然是象牙塔中的書生之論。

從本質上看,“法治”是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物,在中國封建社會,在毫無法治傳統的中國,不論“嚴治”還是“寬治”都永遠是地主階級的政治鬥爭策略。“寬治”則是掌握政權的地主階級集團收買另一個地主階級集團的法寶,而“嚴治”作爲一個掌握政權的地主階級集團用來打擊另一個地主階級集團的手段,是掌握政權的政客打擊其它政客的方法。諸葛亮的“以嚴治蜀”也是同樣,它是諸葛亮用來打擊益州土著集團,維護荊州集團統治權的工具,是用來打擊持有不同政見者,維持諸葛亮一手遮天專權統治的手段。諸葛亮的“嚴法”恰恰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擅權心強的諸葛亮,不僅大權獨攬,甚至連小權都不肯放手,仗責五十以上都要親自過問,他絕不允許朝臣們對自己稍不順從。通過其爐火純青的政治表演術,展現其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的本色。諸葛亮不僅排除異已,而且還爲自己樹立了“刑法雖峻而無怨者”的美名。人們爲了論證這一點,常常以諸葛亮的主要政敵的被廢爲例,如廖立、李嚴之被黜,習鑿齒稱之爲“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醜者無怒”,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蜀國官修歷史的縫隙,看到諸葛亮是如何把自己化裝成“水鏡”的。

首先是李嚴受到懲罰。李嚴的失敗,緣由是自己運糧不濟,派人假傳聖命,讓諸葛亮退兵,而自己又假裝不知道這件事情,最後諸葛亮拿出前後書信,李嚴只能認栽。從這件事看,似乎李嚴罪不可赦。一般人都認爲諸葛亮明鏡高懸,對犯法高官毫不留情。但從史料上一個個細節來分析,諸葛亮就再也演飾不了他一開始便對李嚴所抱有強烈的忌恨之心:

如李嚴被黜是建興九年,在此之前的建興五年,李嚴還是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的顧命大臣,而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讚揚了一大羣朝臣,而對李嚴這位地位僅此於他的重臣卻隻字未提。看來《前出師表》真是諸葛亮的“心聲”!再會表演的人,也總會有一時放鬆,吐露心聲,這使我們看到諸葛亮的陰暗面。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此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兩個:

一是《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是《的蘆救主》:劉備接到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跳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讓我深受啓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爲重;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爲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的盧一樣,縱使別人認爲它克主,但劉備卻不在意,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沒有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在三國中,關羽的忠義,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典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典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

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爲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着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啓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曹操修了銅雀臺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臺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纔有了赤壁之敗。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所以,《三國演義》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後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爲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爲,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爲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爲什麼着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爲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爲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爲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諡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爲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爲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繫,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隻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爲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爲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佔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爲諸葛亮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空城計”,就是因爲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瞭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着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雲、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爲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後,關羽就成爲完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爲”大帝”,到處爲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通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麼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爲了提倡爲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爲了盡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後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爲流芳千古的模範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4

讀罷三國已數載,而今又重來信手翻閱,竟有新收穫,可喜可賀。書貫通一條劉備的蜀漢重振漢室的線,其人似乎憑着忠義之名一步步由一介草民到貴爲天子,難能可貴,雖然最後未能問鼎中原,在川地也算成就一番帝業。想當初初閱時,爲其之破操,破權爲之一振,爲蜀漢最後被亡而失落惆悵。算而今卻是另一番滋味,細看劉備,不也同樣在幹着諸侯割據的不忠之事,試想倘若劉某真能興復漢室,那個漢室恐怕是蜀漢的漢了。只不過劉備深知師出有名之道,用匡扶漢室之名掩蓋自己的行徑,其手下亦一拍即合,口口聲聲劉備乃皇室之胄,行興復皇室之功,劉備之謀可謂深也。不過僅僅師出有名並未有大用,正值亂世,羣雄角力,要依仗的是實力,因而劉備不僅僅停留於名上,而是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植根於蜀川,實力纔是硬道理,所謂槍桿子裏出政權,這讓我想起同是亂世的西漢末年,面對一個血脈皇室更爲純正但實力不濟的對手施加輿論壓力,漢光武帝劉秀手下鄧禹直接給出就是漢高祖劉邦在世也不可能直接當皇帝的論斷,令對手啞然。所以皇室之胄只是使人歸順的藉口,可以說是劉備與前來投奔者心照不宣的託詞,但關鍵的是劉備是有實力的,用鄧禹的話來說就是即使是漢光武帝劉秀再世於東漢末年如果沒實力也是無人問的。

大家都說諸葛孔明最懂謀略,就連劉備本人也講得到諸葛孔明則如魚得水,比喻劉備是離不開孔明的魚,而孔明是兼濟天下的水,其實劉備過謙了,真實恰恰相反,孔明離不開劉備,而劉備可以離開孔明,這一點是可以從劉備先後用徐庶,龐統一樣勢如破竹看出,而諸葛孔明若無劉氏的三顧茅廬,僅一介南陽村夫耳。也許這有過分貶低孔明之嫌,但筆者認爲這是個人看法不同,筆者固然認同孔明是一個將才,他有提出隆中對的大局戰略觀,也有用兵如神的過人謀略之處,但他僅僅是個將,他能將劉備想要做的事做得很好,但要做什麼要真正的帥劉備來決定。國人對諸葛亮的謀略神化以至於孔明近乎妖,殊不知一個人的環境決定眼界,本躬耕於南陽的諸葛孔明不大可能一人力挽狂瀾。不過近來看見一個有趣的說法,諸葛亮其實是漢獻帝,漢獻帝從宮中脫走,化名隱於南陽,久爲天子故有過人見解,甚至可以罵戰王朗致死,王朗之死死於見到天子的惶恐。這真是一個創見,似乎與原着許多情節相吻合,供讀者一鬨綽綽有餘。

不難看出劉備是一個極其注重儀式的人,稱帝時的假意推辭,趙雲面前摔阿斗。他這種儀式的最靈活體現在向孔明託孤,假意的禪讓讓孔明死心塌地繼續爲自己的封建王朝服務,在這一點上同時看出,劉備之謀略權術遠於諸葛孔明之上。至於蜀漢之亡,全然在實力上,蜀漢確實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但成就一番帝業或是太勉強,與人口衆多,糧食更多的曹魏來講,實力要遜色不少,同樣可以解釋東吳的滅亡,若無法打破這種局面,滅亡是必然的,劉備孔明都深知這一點,不斷想要北伐是形勢所迫。實力之於劉備,正如蕭何之於韓信。最後蜀漢亡了,是一種歷史的選擇,也許可以算作是一種進步。

再來講講三國中看出的忠義,最佳的體現無疑是關雲長,義薄雲天的形象至今仍被津津樂道。毫無疑問,但得知劉備之訊息後便毫不猶豫地前去投奔,哪怕過五關斬六將,這是一種忠義。但換個角度,他鎮守荊州,與東吳交惡,以至於自己最後身首異處,間接導致了蜀漢的頹態,這難道是忠義的表現?是的,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下,他對劉備一人忠心便是忠義,這是一種對封建忠君思想的宣傳,君即是國,國即是君,只要他不背叛劉備便可以擔任忠義的化身。作者羅先生也逃不開封建時代的束縛,這樣來塑造關羽這一個忠義的形象。再來看看其它武將投降之事,龐統來降曹操,不影響其忠義之名,但有關羽斬龐統以全其名,投降與忠義之間是個難題,一念之差可能就有截然相反的評價。筆者認爲,有智慧的降方可成就忠義之名。投降一事萬不可自己主動提出,像于禁遭水淹七軍後主動向關二哥投誠,落得守陵惱羞而死,一定要對方提出,自己要有一定搖擺不定猶豫不決的姿態方可半推半就以識時務者爲俊傑之勢投降,亂世之下易主並非罕見,但要講求智慧技巧,當然一切的前提是武將要有自己過人之處,若爲庸庸碌碌之輩,對方亦不會有招降之念,即是實力是必不可少的。

劉備在關張被誅後大舉伐吳顯得不妥,但筆者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劉備真正所圖並非報仇,此舉若成則可以吞併東吳,不成則至少可全其名,這是否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儀式呢。似乎在筆者的解說下,忠義似乎變作僞善,一切都是權與利。但這就是現實,人性就是如此,雖然古往今來我們推崇道德決定論,可是倉廩實而知禮節,這不是並列而是先後關係,道德即使在和平年代也不起決定作用,勿言在亂世。再有好的意圖,再能佔據道德制高點,沒有實力亦是空談,這讓我想到近代的百日維新,戊戌六君子就是六個書生談論政治,拉上一個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引頸受戮之勇毅故可貴,但並未給大清帶來一個光明前景,可謂不務實。三國似乎是中國歷史分分合合的一個縮影,折射了許多,回味無窮。

  結語

紛擾三國已過,對於收穫,已結爲標題。謀深取極,謀略的深度決定了最後的高度,何不取極;鑽硬求通,實力方是硬道理作爲通行證,必須鑽研打磨自己的實力,即可求通。

筆者有一點想明確,三國演義無疑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書。近來在網上老看見一種論調說三國演義這種充斥虛構情節的書不值一讀,什麼空城計是假的爾爾。但可有曾想過文學作品從來都是高於生活,至少不以追求真實作爲目的,如果說三國演義有虛構情節而不值一提,那些童話故事何有立足之地。毋庸置疑的是三國演義客觀上起到一種很好的引導作用,培養我們對三國這一段歷史之興趣,即使是作者出於主觀考慮作了文學加工,但不能抹殺它是一部極好的歷史小說。

三國演義讀後感5

第一回 漢朝末年,張角兄弟發動叛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踏上了保國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郵故意刁難劉備,張飛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郵一頓。朝廷上宦官專權,大將軍何進立外甥劉辯爲帝,掌握兵權後決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進被宦官所殺,而與此同時他所召來的涼州刺史董卓已經率兵來到洛陽。董卓欲行廢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對,董卓用離間之計使丁原義子呂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 董卓廢掉少帝,立陳留王爲帝,引起朝臣不滿。曹操自告奮勇前去刺殺董卓,但卻失敗了。

第五回 曹操在陳留起兵,發矯詔聲討董卓。前來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立袁紹爲盟主,關羽在陣前斬了董卓大將華雄,自此威震三軍。呂布出關挑戰,劉備兄弟三人奮勇擊敗呂布。

第六回 董卓用李儒之計,將漢獻帝劫往長安。長沙太守孫堅得到傳國玉璽後離開了洛陽,準備回江東發展大業。

第七回 十八路諸侯聯軍開始瓦解,袁紹佔據冀州後與公孫瓚開戰,但公孫瓚得到了猛將趙雲,袁紹與戰不利。孫堅爲報劉表攔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卻被亂箭射殺。

第八回 董卓暴虐無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蟬離間董卓、呂布,董卓在鳳儀亭用畫戟擲打呂布,自此二人結仇。

第九回 呂布在王允的挑撥下親手殺了董卓,董卓餘黨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長安,殺害了王允。

第十回 李傕、郭汜掌握大權後,假借獻帝名義使曹操攻打青州黃巾軍。曹操父親被陶謙部將張闓殺害,曹操遷怒陶謙,率兵前往徐州,望風劫掠。

第十一回 孔融被黃巾餘黨攻擊,派同鄉太史慈前往平原請劉備前來解圍。劉備來到徐州,曹操又因爲後方被呂布襲擊,因而撤兵。陶謙有意把徐州讓給劉備,被劉備婉言謝絕。

第十二回 陶謙病死,劉備自領徐州牧。曹操用計擊破呂布,攻陷濮陽城,呂布被迫棄城而逃。

第十三回 楊彪用反間計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長安城中作亂,楊彪慚愧無地。李傕部將楊奉對李傕的暴虐不滿,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機敗露,楊奉敗走。

第十四回 曹操起兵擊敗李傕、郭汜,將漢獻帝迎至許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權。楊奉、韓暹不敵曹操,前往投奔袁術。劉備收留呂布,曹操假借漢帝手詔使劉備攻袁術,張飛奉命守城,但張飛卻因飲酒而醉倒,呂布乘機攻取了徐州城。

第十五回 孫堅之子孫策向袁術借兵,意圖繼承父親遺志,發展大業。孫策攻取秣陵,擊敗揚州刺史劉繇,收降太史慈。吳郡嚴白虎企圖造反,會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孫策擊敗。

第十六回 劉備爲袁術所逼,不得已求助於呂布,呂布轅門射戟替劉備解圍。張飛盜呂布馬匹,呂布將劉備逐出徐州,劉備投奔曹操。張繡在宛城夜襲曹操營寨,曹操大將典韋戰死。

第十七回 袁術在淮南稱帝,同時起兵攻擊呂布,陳登前往說韓暹、楊奉,二人背叛袁術,袁術因此戰敗。曹操發檄使劉備、呂布、孫策三方面合攻袁術,袁術不得已渡淮而逃,曹操攻陷了壽春。

第十八回 曹操與張繡、劉表作戰,雙方互有輸贏。劉備爲呂布所逼,曹操派夏侯敦前去相助,但夏侯敦被呂布部將曹性射傷左眼。

第十九回 曹操結連陳登爲內應,導致呂布節節敗退,據守下邳城。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計水淹下邳,城中無糧。呂布部將宋憲、魏續、侯成反叛,獻城投降,呂布被三人所擒,曹操下令將呂布處死。

第二十回 曹操將劉備帶回許都,獻帝認劉備爲皇叔。曹操在許田和獻帝圍獵,意在觀察朝臣舉動。獻帝因爲曹操專權而感到不安,將血字詔書寫在玉帶之中,付與國舅董承。

第二十一回 董承將衣帶詔給劉備觀看,劉備在義狀上簽字。曹操請劉備前去飲酒,指出劉備爲天下英雄,劉備驚得手中竹筷落地。劉備爲逃出曹操控制,自願前去攻擊袁術,袁術死於淮南。徐州刺史車胄欲害劉備,但計謀被陳登識破。

第二十二回 劉備復奪徐州後,擔心曹操前來攻擊,寫信向袁紹求救,袁紹命陳琳寫檄文討伐曹操。曹操使劉岱、王忠前往攻徐州,但二將分別被張飛、關羽所擒。

第二十三回 張繡投降曹操後,孔融向曹操推薦禰衡,但禰衡當衆侮辱曹操,使曹操大爲不滿。曹操使禰衡招降劉表,但禰衡被黃祖所殺。董承向太醫吉平吐露心事,吉平在曹操的藥中下毒,卻被曹操發現,從而使得衣帶詔一事泄露。

第二十四回 曹操將董承全家處斬,起兵前去攻打劉備,劉備棄城而走,前往投奔袁紹。曹操攻打下邳,程昱向曹操獻計招降關羽。

第二十五回 張遼前去勸降關羽,關羽不得已投降曹操。袁紹聽劉備之言,遣顏良前去攻打白馬,關羽出馬斬了顏良。

第二十六回 袁紹又派文丑去報顏良之仇,但文丑又被關羽所殺。劉備寫書欲與關羽聯絡,關羽得到劉備來信後,毅然決定離開曹操,前去河北尋找劉備。

第二十七回 曹操率部下衆將前去爲關羽送行。關羽在前往河北的路途中,經歷五個關口,守關將有意攔阻關羽,均被關羽所殺。

第二十八回 關羽來到古城,在張飛面前斬了曹將蔡陽,打消了張飛對兄長的疑忌。關羽在前往河北的途中收留了周倉、關平等人,而劉備也終於逃出河北,和關羽、趙雲等人一同來到古城見到張飛,兄弟終於相會。

第二十九回 孫策被許貢家客襲擊,身受重傷。琅琊宮道士于吉爲百姓散施符水,孫策認爲于吉妖言惑衆,就將他斬殺。孫策因此急火攻心,瘡口迸裂,不治身亡。孫策之弟孫權繼領父兄基業,在江東招賢納士。

第三十回 袁紹起七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軍中無糧,許攸向袁紹獻計攻取許都,但袁紹認爲許攸子侄作奸犯科,不予採納,許攸一氣之下投奔曹操,勸說曹操襲取袁紹糧草囤積地點——烏巢。

第三十一回 袁紹糧草被燒之後,軍力很快瓦解,曹操在倉亭背水一戰,大破袁軍,袁紹逃回鄴城。劉備在汝南結連劉闢、龔都,欲乘虛攻擊曹操,但被曹操用計襲取汝南,劉備敗走,在孫乾等人的勸說下投奔了荊州刺史劉表。

第三十二回 袁紹病死,幼子袁尚繼立,引來袁尚之兄袁譚不滿。曹操趁袁氏兄弟自相殘殺之時,從中取事,最終袁氏兄弟兩敗俱傷,被曹操從中漁利。曹操攻破鄴城,審配身死,陳琳歸降曹操。

第三十三回 曹操之子曹丕在鄴城中發現袁紹兒媳甄氏,曹操爲二人主婚。曹操在平原攻殺袁譚,又遣呂曠等人在壺關大破袁紹外甥高幹。袁熙、袁尚投奔烏桓,郭嘉勸曹操攻打烏桓,二袁不得已又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卻反被公孫康斬殺。

三國演義讀後感6

五字品《三國演義》忠織蓆販履卻不忘報效國家。黃巾叛亂,獨自望榜嘆息,結識了羽、飛是他一生馳騁的翅膀。仕途不順,沒有泯滅他振國興邦的志向,縱使是第9路諸侯也要剷除亂臣賊子;沒有容身之處又如何,他依然爲了興復漢室奔波勞累;兵少將寡,他依然不與奸邪爲伍,他毅然決然的守住徐州。三顧茅廬,那是他救民於水火的渴望,收取西川,北上伐曹那是他分內之事,因爲他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大漢皇叔劉玄德。

孝單福,一個虛假的名字,卻不能掩蓋住他的才能,初爲劉備軍師,便立下赫赫戰功,破曹軍八卦陣,不慎路出馬腳。幾天後他收到了家書,那是家母的信,言曹操將殺了她。那是封假的家書,可是身爲人子,他不能見自己的母親遭人禍害。自古忠孝不兩全,卻以百善孝爲先。他辭別了劉備,走上了一條詮釋善孝之路,這一去卻害死了他的母親,他用悲與疼纏裹着自己的才智,用一生的前途守着對母親的孝。徐庶,一個在書中描寫很短,但他是我經常想起的名字。

智“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身居臥龍崗,心知天下事。欲守明主,以展青雲之志。隆中三策早已成竹在胸,火燒新野那是他初出茅廬的小手筆;舌戰羣儒,只是談笑而已;火燒赤壁方顯他的才智。借荊州,氣周瑜,取西川,定蜀中,又是何等的英雄。白帝城託孤,是劉備對他的信任,對他才能的肯定;居相府,退五路雄兵,七擒七縱,讓對手心悅誠服;北上伐魏,七出祁山,是何等的毅力;木牛流馬,是那個時代科技的曙光。空城計,更從心裏上戰勝了敵手;五丈原,是人們對他永久的懷念……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中華大地出英才,千古智絕諸葛亮!

義結義誓言千古仿,錚錚鐵骨無來者,桃園三杯酒註定了他要與兩位兄弟同生共死。隨劉備流浪毫無怨言,許都的錦衣玉食卻無法掩飾思念兄弟的惆悵。漢壽侯爵又如何;聞兄河北不還是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嗎!他傻不?不!那是他對人們敘說什麼叫兄弟之義。華容道上立下生死軍令狀,誓斬曹操。可往日情分怎麼能忘,座下赤兔馬是曹操所贈,身上青蟒袍也是其所賜,他憶起當初被曹操圍困,曹操沒有殺他,而是禮賢下士,自己還斬了他六員大將……他心軟了,在生與死的'選擇中,他還是放走了曹操。這是一個普通人能做到的嗎?可他做到了,因爲他是義神關帝爺。奸白色的臉譜中,透出陰森之氣,一副奸詐模樣,也許那並不是他的本色。寧爲我負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負我,那是他做人的信條,也是他內心的讀白。刺董卓,擬矯詔足見其奸雄本色,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是他稱雄的手段。官渡之戰,成就他王者的墊腳石。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詩情才氣不失男兒氣概。愛才,他失了關羽,放了趙雲,重才;郭嘉、典韋爲他忠心至死,赤壁敗了卻沒有擊倒他征服天下的雄心,他依然重整旗鼓平定北方。曹操實不該用“奸”字來寫,他應該再配一個“雄”字。他的詩中也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五字,不足以訴盡對《三國演義》的感慨,它的內涵與魅力概述了政治與軍事的智慧,是我們中華民族一部經典鉅著。

暑期中我又重讀了《三國演義》。又有了些新想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似乎是那個年代的一個旋律,戰火連天,硝煙瀰漫。《三國演義》爲我們生動活現地演繹了一個歷史故事。小說離不開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先說說曹操給我的印象。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總是覺得作者有意識的貶低這位亂世梟雄,一看到曹操敗走了,無論是字裏行間,還是電視銀屏,都給人一種歡快的感覺;同樣的,每當劉備取得勝利時,那些聽評書的觀衆也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顯然,無論是觀衆還是作者,都對裏面的人物有偏向性,那是因爲,正統思想的觀念在當時已深入人心,所以會對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代奸雄一再的貶低。可我覺得,曹操的出現在那時是具有很重要意義的,平定了北方,當時中國最爲繁華的地方,某種意義上也對統一中國出了一份力。當然,曹操還有他的其它過人之處,出衆的文采,豪邁的詩篇,是我認識了一個更爲獨特文人形象。是的,他的詩篇在我們的課本上也可以見到,可見他的文采也得到了後人的認可。再例如,他的軍事才能、政治才能,在當時也是天下皆知。事實上,曹操也很懂得籠絡人心,在軍師的幫助下,前來投奔的不計其數,由此更加壯大了實力。當然,來投奔的人不僅看到曹操的雄厚實力,當然在平定北方的時候,袁紹的實力要比曹操更加強大。這裏有一個故事,宛城的張繡,就是差一點將曹操擺平的那個,他的軍師賈詡同時收到了來自袁紹和曹操的結盟請求,但是張繡並不在,是賈詡做主接受了曹操的使者,而趕走了袁紹的使者。張繡知道此事後,疑惑地問:“賈詡,你是怎麼想的?我並沒有說要趕走袁紹的使者啊!況且袁紹的實力比曹操要強大啊?”賈詡說:“現在看是袁紹強大沒錯,但以後呢,年年呢,如果以長遠眼光來看,就要選曹操!他一定會超過袁紹!當然,曹操還說,以前的仇恨都一起消散了,光憑這樣的度量,袁紹就比不上,所以我纔會如此決定!”可見,很多的有識之士之所以相信未來曹操能成就大業,無論是他的才能還是他對人才的重用,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石。《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爲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着事情的最終成敗。《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爲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正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這 本書由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後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爲依據,經過熔裁在元末明初創作的。它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雲變幻而又動盪不安地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鉤心鬥角、爾虞我詐、互相勾結而又相互爭奪的關係,向讀者展現了一副精彩壯闊的歷史畫卷。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着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等等。

在《三國演義》裏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爲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鬥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婚姻等,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了鬥爭的漩渦,甚至成爲鬥爭的工具。他們爲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慾望,爲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活劇。

這樣的心機,在如今又和償沒有。商家絞盡心機,賺消費者的錢;騙子費盡心思,騙取他人財物。人們可以看見:貪慾和權勢欲如何主宰了社會中兄弟、夫婦、朋友等關係。人們甚至爲了錢財,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偷取,殺害。所以奸詐狡猾的有心機的人,必將成爲權勢的佼佼者。但是,心機是需要無心機來襯托的。如果每個人都那麼奸詐狡猾,世界怎會太平呢?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啓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爲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瀰漫與滲透着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國演義》描述了三國時期的局面。自從董卓被殺後,整個朝廷就亂了套,大家都爭着當皇上,劉備、關羽、張飛爲了恢復漢室,請來了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幫助,他們一連攻下了荊州、南郡、襄陽等城池。孫權一心要得到荊州,就千方百計去搶,諸葛亮識破了一計又一計,使孫權賠了夫人和大將周瑜,又打了敗仗。可好景不長,不久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被曹操害死了,很快,諸葛亮也死了。這時,地盤已被晉軍佔領。

我想:劉備的志向是遠大的,他的行動也是迅速的。他只要找到了目標,就全身心的投入了,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都要達到目的。我聯想到了中國的“體操王子”李寧,說起李寧人們總說他是個不平凡的人,但李寧自己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認定方向後決不動搖的普通人。他相信,憑着頑強和汗水,心態和適應能力,無論做什麼都能取得成功!退役後,李寧轉向了新得事業:組建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有人問李寧:“經商和體育,哪個更輕鬆,更愉快?”李寧說:“要做好,哪個都不輕鬆,不過我總是很愉快。”不錯,無論在那裏,李寧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英勇善戰,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機智,我應該學習;劉備的定了目標不放棄,我更應該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8

在整部《三國演義》中,文官武將鬥智鬥勇固然精彩,筆者認爲,諸葛亮用人是很有借鑑價值的。

孔明初出山之時,曾對劉備說:“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此時的劉備,可謂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堂堂大漢皇叔,天時地利客觀有利條件讓他人捷足先登,剩下的僅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人”了,因此,西蜀賴以立國者,就是“人”。

就憑一個人字,孔明把它做成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

他認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孔明把用人得失,提高到關係國家興亡高度來認識。因此,他知人善任,爲劉備擁有兩川立下功勞。如張飛詐醉智取瓦口隘,他送酒到軍前助張飛成功;讓張飛獨當一面領軍入川,途中收嚴顏,數十關口如入無人之境;用激將法讓黃忠、嚴顏助守葭萌關,結果屢敗張郃,又在定軍山力斬夏侯淵,劉備在這方面與他積極配合;重點在於收買人心;在趙雲面前擲阿斗;攜民逃亡……,孔明對特殊情況靈活處理,如法正,此君胸懷狹隘,受命爲蜀郡太守,“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之。”人有怨言,獨孔明能諒解,以寬大態度給予理解,使他改正,此是孔明使法正知恩,使恩行而知法;對李嚴謊報軍情則立即罷官。這與對法正的處理又不同,一是寬,一是嚴,寬嚴相濟。孔明死後,李嚴悲嘆:“吾終爲左衽矣!大哭而亡,打人屁股還叫被打者感恩戴德,足見孔明對犯錯誤者的處理是適當的。

最成功的是孔明對當地士人、將士的使用,爲此,他使出渾身解數。畢竟,劉備要在西川立足,非得到當地士人支持不可,因此,孔明重用董允、費煒、蔣宛、鄧芝等數十名當地文官,更絕的是讓劉備與當地士人聯婚,娶吳懿之妹爲妻,結成婚姻聯盟,讓這批士人安下心,共同擁立劉姓爲主。對武將則另一套辦法。孔明始終緊握“槍桿子”,主要武裝力量由劉備共患難的關、張、趙等人及其子弟掌握。事實證明這樣做是對的,他曾讓孟達“放單飛”,旁邊還有一個劉備義子劉封,但因劉封與關羽有過節,結果,孟達擁兵自重,坐視關羽危難而不救,此事給孔明教訓深刻。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非也!而是廖化自古城相會時就隨劉備,是“久經考驗”的幹部,把帶精兵的先鋒職務給其他人不放心。至於姜維,是孔明入室弟子,是親自選定的接班人,就當別論。因此兩川武將除了徵南外,一般只是副職,有待遇而無實權。一些不爲所用的人材,如初入川的楊任等人則殺之不留!這是孔明用人精明之處,西蜀能立國三分天下,與孔明這些措施分不開。

金無足赤,孔明用人也非絕對正確,他平生犯二次用錯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一是錯用馬謖,結果失去了北伐戰略要地。一是在留守荊州人選上,屈服於長官意志,很明顯,劉備派關平到荊州求援,是自作主張要關羽守荊州,孔明對這種錯誤決定,不作爭抗,造成荊州失守,由於這二個錯誤,原來定下的戰略計劃:“將荊州之兵民向宛、洛,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的北伐鉗形攻勢化爲烏有。固然,歷史上國家統一潮流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然這是西蜀先於東吳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見長官憑意志辦事是要壞事的。這是歷史的教訓。孔明用人之道值得探討。

劉封之死

《三國演義》一書,描寫的人物衆多,事件紛繁,死人無數,只有爲數不多者死後還值得說幾句,劉封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死是因未救荊州而被劉備所殺,頗爲耐人尋味。

劉封何許人也?據陳壽《三國志·蜀書》:“劉封者,本羅侯冠氏之子,長沙劉氏之甥也。先主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封爲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自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爲副軍中郎將。”這是正史的記載,即劉備初到荊州時,還未有子而認劉封爲螟蛉。然而《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則說是建安十二年春在新野甘夫人生劉禪,劉封成了劉備螟蛉在後即該年冬之事。羅先生這樣做,有其苦衷,下面將要說到。

在封建的法統社會中,“正統”觀念是極爲重要的,劉備認嗣在前,生劉禪在後,的確給劉備帶來一個非常頭痛的難題。隨着劉禪見日成人,此問題就日顯突出,這個問題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接班人問題。這也難壞了羅老先生,在羅老先生筆下,劉備是一個寬仁厚德的長者,不可以無故殺劉封,只好昧着良心,咬咬牙,閉着眼睛篡改歷史,硬說劉備生劉禪在前,嗣劉封在後,好讓關羽發話:“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以此讓孟達找到藉口挑撥劉封與關羽關係,見死不救,造成劉備殺劉封口實,此安排實在巧妙!

劉封,孟達因“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三國志·蜀書》)而未救荊州就該死麼?難道劉封功不抵過?請看劉封,在取西川與諸葛亮、張飛等沿江西上,屢戰屢勝;到西川后,劉備平定漢中時,多次臨陣,並不因自己是劉備義子而不“立新功”,以致曹操罵劉備:“常使假子出戰”。如此,功勞也不少,這是劉封具有免死條件。相比之下,失荊州,諸葛亮責任也不小,孔明得知關羽拒孫權求婚時也說:“如此,則荊州危矣,當替回關將軍。”但議而不決,當斷不斷,誤了荊州大事;關羽當年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衆所周知,曹操是漢賊,當時不要說一個曹操,就是有十個也跑不了,孔明還爲之開脫:“曹操命不該絕。”立下軍令狀而放走漢賊者不需死,還浪得一個“恩怨分明,信義素著”的虛名,這是何等便宜之事!所以,劉封死得冤枉!更何況當時葭萌關軍權在孟達,而劉封僅是劉備“恐達難獨任”而叫劉封協助而已。倒是孟達看得透澈,作書與劉封:“……今足下與漢中王,道路之人耳,親非骨肉而據勢權,義非君臣而處上位,徵則有偏任之威,居則有副軍之號,遠近所聞也。自立阿斗爲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爲寒心……”(《三國志·蜀書》)。而劉封則算不得爲有識之人,撕書斬使,致敗回成都被殺。

衆臣下難道沒有人出頭相勸麼?沒有。因爲衆臣明白,劉備早已吸取袁紹、劉表諸人之教訓,此二人因繼承人問題處理不當落得家破人亡之下場。深諳帝王之道的諸葛亮更知道:自己在劉封心目中,因感劉備三顧之恩,必是未來之“死硬擁嫡派”首領。一朝劉封當皇帝,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自己!因此更是落井下石:“可就遺劉封進兵,令二虎相拼,劉封或有功,或敗績,必歸成都,就而除之,可絕兩害。”既然有功,爲何要殺?至此,劉封死定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9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從小就關注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最近興致來潮,又一次捧起了這本另類的史記。固然作者的文字帶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但多少歷史見證過它的真實,也許不是百分之百的符合事實,但不可以否認它曾經的存在。

小時候就望着書中200多個人物上演着羣英會,在三足鼎峙的局面下明爭寒戰,爾虞我詐,絞絕腦汁想着如何凌駕於他人之上,戰火紛飛的年代兵荒馬略冬民不聊生。不明白爲何三國不能輯穆相處,不明白英雄爲何暖衷於成爲濁世的梟雄。蜀魏吳,個個都自稱正人,孰不知自己的“勞苦功高”是由什麼壘成的,自己正踩在無數將領小兵的鮮血與汗水中站起來的,正人向去高尚,講究仁義。當我第一次用國小生的眼光賞識《三國》的時候,我無法理解他們之間的爭鬥,無法理解他們的向去,他們的內心世界,更無法理解他們口中經常提到的仁義。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發誓至死永遙是兄弟,然而一覽全書,猛聞齙轎O眨跑得最快的老是小劉,爲了保命甚至連老婆都不要了。害的關羽那死腦經爲了個“義”字往替曹操打工,過五關斬六將,這豈非是悟出了“義”的真諦?

呂布本是一代豪傑,一表人才,然而卻爲了個貂禪,兒女情長,親手弒父,兩個乾爹都死在了自己的劍下。弄得孝義兩失,一輩子的英名毀於一旦。

曹操乃治世之能臣,濁世之梟雄。這評價一點兒沒錯。呂伯奢好心設宴款待他曹阿瞞,卻不料引來一場滅門的殺身之禍,最最少的投桃報李都不見了蹤影,華佗給他治病,卻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魏延給我的感覺就是個惟利是圖的傢伙,“功勞由他領,黑鍋您來背”。陳式的例子再貼切不外。

然而當我再一次用高中生的眼光重省《三國》的時候,我望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趙雲的赤血丹心天地可見,衝鋒陷陣,他會衝在最前面,撤退歸營,他甘願斷後護送,生命在他的戰場上只屬於國莢冬屬於他絕忠的朝廷,無論功勞多大,他都不會居功自傲,獨領風流。這,纔是真正的“義”。

諸葛亮鞠躬絕瘁死而後已,一生的聰明都傾瀉在智囊的本分上,獻給了劉備創業的入程,沒有怨言。空城計,草舟借箭,火燒赤壁,耳熟能詳的歷史無一不透着孔明的努力汗水聰明與精力。出師一表爭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用一生的光陰詮釋了“義”的真諦。

張飛固然是個欠考慮,輕易腦暖的單細胞動物,望他就曉得什麼是頭腦簡樸四肢發達,然而兄弟有難他必定出手相助,由於火爆的脾氣,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這也是爲了兄弟,爲了義,他用生命換來的“義”。這,纔是真正的義。

關羽很講義氣,對事分歧錯誤人,爲了劉備,他寧願幫曹操翦滅前入道路上的阻礙,因心念舊恩,在立下軍令狀的情況下毅然在華容道調轉馬頭,放走了曹操,不是別的,只是爲了義。這,纔是真正的“義”。

《三國演義》上演的不只是場戰役遊戲,它並非“演”的天下,而是“義”的舞臺。假如不是“義”的存在,哪會有三國鼎峙的時代?!

義――三畫一字,簡簡樸單,又寄意深刻,三國演義,義貫三國,逝往了義,三國也就演不起來。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2懿僖簧都屬於十分大膽勇敢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承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往,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假如當時他不趕絕殺盡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天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旅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暖愛庶民。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庶民逃命,他治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庶民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仍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長短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祀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正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歸留他,後來終於回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出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歸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氣力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志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顯著的軍事上風,但袁紹爲人不正視人才,有很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假如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良藥苦口。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仍是由於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盡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薰風,假如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景象形象專家能知風雨。但寂揮腥頌崍私ㄒ椋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假如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準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去去決定着事情的終極成敗。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聽到這首歌,你就應該知道我最喜歡的書是什麼了吧!對了,它就是《三國演義》。

寒假期間這段時間我把《三國演義》讀了一遍,講的太精彩了。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時期,曹、劉、孫三家分漢,進而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爾後三家爲了統一全國而相互征伐的故事。《三國演義》雖長,屬於章回體小說,但故事具有連續性,我幾乎每次都會一口氣讀它三、四個章回,讓人有一直都想看下去的慾望,而且不覺得乏味,猶如置身於那時代,深陷其中。

書中對情節敘述和人物刻畫有着獨特的風格。

人物的外貌描寫十分形象生動,有帶點誇張,詞語之間的巧妙結合,句與句之間的互相連接,常令我腦中產生無盡的遐想,“呂布頂束髮金冠,披白花戰袍,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是怎樣的呢?“華雄其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又是怎樣的呢?

在《三國演義》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劉備、曹操、關羽、張遼等等。在這些人物中我特別喜歡周瑜,但又非常討厭他。

周瑜非常有雄才偉略,並且還才華橫溢。他二十四歲的時候便被封爲中郎將,可真是雄姿英發;他與吳主孫權情如兄弟,誓死保衛東吳,可見其一片忠心;“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可見其智謀過人。這些就是我爲什麼喜歡周瑜的原因!

周瑜又是一個心胸狹隘、小肚雞腸的人。他非常嫉妒比他更有才華的人,蜀、吳兩家聯合抗曹的時候,他就十分嫉妒諸葛亮,曾多次加害於諸葛亮,但“諸葛亮三氣周瑜”,最終他是被活活的氣死了,臨死還高呼“既生瑜,何生亮”。可見其心胸是多麼的狹隘呀!這也是我爲什麼討厭周瑜的原因!

說說其他人吧!我還崇拜一個人物,它就是諸葛孔明。他的一生對蜀國的貢獻非常大,他善於火攻,“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大火燒的曹軍節節敗退,幫助劉備取東川、西川,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八卦神陣,雖未幫蜀國完成統一大業,但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佳話!還有關羽,他視兄弟如手足,在與劉備、張飛失散之後,曹操對他是“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請、五日一大宴”,但他最後還是“過五關斬六將”追隨劉備而去,可見赤膽忠心!

《三國演義》中,人物的性格都各具其態、互不相同,作者把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詳略得當,如周瑜心胸狹窄、曹孟德奸詐、孔明瞭事如神等,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書中還從各種的事件敘述中體現一個人的性格,例如,曹孟德的多疑、殘忍、狡詐的性格,爲了實現個人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在三國中的第四回,孟德誤殺呂伯奢全家,呂伯奢一片好心換來的竟是殺身之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充分體現出他的極端利己主義。這種事例還有許多,借頭以安定軍心、殺董承滿門七百餘口、斬孔融全家老小等都表明他是位暴君。

在情節的設置上,《三國演義》也讓人造成許多懸念,令讀者百思不得其解,這種例子有很多,如王允設酒招待呂布,讓貂禪陪酒那一幕;曹操敗走華容道那段故事,也許這就是爲什麼市場上會出現許多分析三國事情的前因後果、戰爭成敗原因的書籍。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三國演義》對戰爭方面的描寫,小說並沒有對戰爭的場面作過多的描寫,只是略微的概括,反而側重展現統帥之間在智慧與謀略上的競賽和角鬥,從而突出將帥戰爭魄力;作者同時又注重各人在戰爭中的作用,讓小人物也顯示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如在官渡之戰中許攸獻計,赤壁之戰中蔣幹盜書等,讓讀者感受到全書內容的豐富多彩,而且加上每章回都會插入小詩篇,更增加了其藝術韻味,讀者可以對詩中所描寫的人或事瞭解更透徹。

草船借箭後,劉備、孫權聯手對付曹操。周瑜和黃蓋施行苦肉計,周瑜剝掉黃蓋的衣服打了五十大棍,又派闞澤向曹操密獻詐降書,約定黃蓋帶軍馬和糧草前來投降。曹操多疑,讓探子多方打探,但沒有看出破綻。孔明七星壇上借來東風,黃蓋帶二十艘着裝滿硫磺、火硝的船直衝曹營,周瑜在後掩殺,逼得曹操只好從華容道逃跑。其實這次勝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龐統向曹操建議使用連環計。他讓曹操船頭連船尾,船尾連船頭,然後上面鋪上木板,就像在平地上一樣。所以,火船衝來時,曹操軍馬無處可逃,死傷不計其數。從連環計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出龐統智慧超人。

孔明三氣周瑜,終於使周瑜三十六歲就氣絕身亡。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他說:“龐統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周公謹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從魯肅的一番話中,也可以看出,龐統非一般的謀士。

孫權不用龐統,龐統投劉備。劉備使事耒陽。他到任後,不問縣事,每日飲酒,自旦至夜,只在醉鄉。劉備派張飛巡視,龐統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連孔明都贊龐統胸中之學,勝他十倍。龐統才學可見一般啊!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曠世奇才,卻因相貌醜陋,而縷不得志。周瑜死後,魯肅向孫權重薦龐統,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麪短髯,形容奇怪,心中不喜。乃問:“公平生所學,以何爲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所學,比公謹若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謹大不相同。”權平生最愛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遂不任用。龐統再投劉備,但見劉備,長揖不拜,劉備見其相貌醜陋,心中亦不悅,只給偏遠小縣——耒陽就職。

讀龐統求職這一節,使我再一次提醒自己:不要以貌取人。我記得讀過《哈佛憾事》這篇文章,說:美國哈佛校長極不耐煩地接待了一對衣着樸素、相貌平凡的老夫婦,老婦人說,他的兒子在這所學校就讀,不幸去世,爲了紀念他們的兒子,他們想在學校建一座建築物。校長生氣地說:“我們不可能爲每一位在我校去世的學生建紀念碑, 那我們的學校豈不成了墓園?”老婦人又說:“那我們就建一座教學樓吧?”校長鄙夷地說:“你們知道建一座教學樓需要多少錢嗎?需要750萬美圓。”老婦人人聽完後,平靜地對老伴說:“既然這樣,我們何不建一所學校來紀念兒子?”這就有了美國著名的斯坦福大學。這個故事不正是對以貌取人的極大諷刺嗎?

讀龐統求職,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是金子總要發光。不要因爲自己的卑微而言渺小,不要因爲自己的醜陋而喪失信心。只要堅定信念,努力追求,總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曹操。說曹操就太複雜了,不知如何說起。在曹操時代,許劭評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有兩層意思,一是如果生在治世就是能臣,如果生在亂世,那就是奸雄。二是如果曹操想治世,就是能臣,如果曹操想亂世,那就是奸雄。當代易中天的評價是:可愛的奸雄。我的評價:這是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評價一個人好與壞,那是小孩子做的事。一定要分出是非黑白,纔好行事。而人本來就是複雜的。我不喜歡說這個人怎麼樣,然後舉一兩個例子來說明。因爲這樣會顯得片面,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不全面。而以此人是否有益於社會作爲標準,就顯得更有意義些。這個人推動了社會的前進。曹操至少統一了中國北方,避免了大分裂,這就是最大的功勞。

劉備。劉備有個特點,做事每每與曹操相反,就成功了。如果有曹操是真小人,那麼劉備就是僞君子了。如果說徐州是陶謙主動相讓,讓有能者居之,正所謂功成不必在我。那麼荊州就有很大的問題了。明明是想要,劉表也願意給,但就是硬得推掉,搞到後來有向孫權借荊州一事,間接地害死關羽。如果當時就要到手了,孫權就沒有正當的藉口進攻荊州了。而奪取益州劉璋的基業,那也是犧牲了龐統的生命,才換來正當的藉口。在當時的亂世,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話語權,纔不管你道德不道德。劉備陣營本來人才就不多,還要犧牲掉這麼有用的大才,確實是不應該。

孫權。孫權繼承的是父兄開創的基業,只不過在孫權手中,把基業進行了鞏固。孫權不能開創基業,但能坐穩江山,屬於守備型人才。好比如果你是富二代,而你剛好又非常適合理財,那麼你就像孫權一樣,有非常好的運氣。

諸葛亮。諸葛亮高臥隆中,等着劉備來求才,一出場架子就非常大。故意放出風聲,說自己如何了得,搞得劉備不得不親自前來,還一而再,再而三。放在現在,就是求職者高臥家中,老闆親自前來。其實,一次就差不多了,搞三次就有點過分了。雖然劉備沒有明說,但心裏肯定不爽,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劉備要與孫權開戰時,諸葛亮怎麼勸都沒用。劉備想,難道沒有你諸葛亮,我就搞不成事了。事實是,確實如此。以諸葛亮的才能,到曹操或孫權陣營,都有非常好的表現,爲什麼選擇劉備呢?很簡單,因爲到劉備這裏,我的才能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讓世人知道我的才華。表演是需要舞臺的,哪怕你的表演才能多麼厲害,如果沒有足夠大的舞臺,那也沒用,表現不出來,也就沒人知道了。可惜,諸葛亮遇到劉備時,人對時不對,所以最終結果是不能成功。小說和電視劇中,水鏡先生都講了這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但是,都沒有進行詳細解釋,故弄玄虛。其實,這句話理解起來也不難。所謂人對,就是諸葛亮跟劉備是對的,跟曹操孫權都不對。而時不對,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早點認識劉備,諸葛亮和劉備是可以做成大事的,打下江山或守住江山,都不是大問題。因爲早點出山,曹操、孫權都不算強大,軍閥割據嚴重,這時出來混水摸魚,是能摸到大魚的。而如果再拖下去,晚點出山,那麼諸葛亮出山的意義就不大了。劉備也不會再請諸葛亮了。請出來也沒用了,天下已經被瓜分完了。當時大勢就是,大漢已經是個空殼子,興復漢室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門閥與軍閥。簡單講,門閥就是紅章,是文的代表,象徵着文化的力量;軍閥就是槍桿子,是武的代表,象徵着武力的力量。和平年代,門閥比軍閥重要,大家都講道理,做人做事更多是以理服人。如果要辦事了,只要象徵權力的紅章,就好辦。只要我把紅章一蓋,文件一發,事情就辦好了。

戰爭年代,軍閥比門閥重要,大家都講武力,做人做事更多是以拳頭說話,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話語權。誰要是不聽話,軍隊開過去,事情就擺平了。正所謂,槍桿子裏出政權。在表面上,大家都還是大漢王朝的臣民,奉天子詔。但是,私底下,就是不執行。正是陽奉陰違,奉詔而不執行。因爲誰的實力強大誰說得就算,所以大家都很忙,忙着搶地盤,擴大軍隊,攻佔城池。

家庭教育的普遍失敗。這是三國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教訓,由於沒有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導致自己辛苦得到的事業變成爲他人做嫁衣裳了。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大家都很忙,要攻城掠地,整天工作都忙得累成狗,哪裏還有時間做好子女教育呢?而當時的婦女,恪守三從四德,更是無法正確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下面用實例來說明。

袁紹的家庭教育,廢長立幼。導致袁氏三兄弟成見太深,袁紹死後,兄弟自相殘殺,最後被曹操各個擊破,袁氏政權退出歷史舞臺。

劉表的家庭教育,廢長立幼。本來劉琦繼位,聯合劉備還可以抵抗曹操,結果傳位於劉琮,劉琮又被母親和舅舅蔡瑁控制,結果蔡氏投降曹操,把劉表的事業拱手讓給了曹操,劉表退出歷史舞臺。

曹操的家庭教育,本來長子曹昂是最好的繼承人,可惜因爲曹操攻打張繡時,調戲了張繡的嬸嬸,張繡覺得沒面子,投降了又叛變,導致曹昂死了。一起死的還有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說明好色不是好事。接下來就是曹丕和曹植了,相比曹植,曹丕更合適,但也不是最好的繼承人。沒辦法,有總比沒有強,就讓曹丕繼承了。曹丕繼位後,馬上就推翻了曹操的法家路線,選擇了九品中正制,直接導致了曹氏政權的覆滅。

劉備的家庭教育,這個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是也。雖然也有種說法,劉禪是裝傻,其實是在韜光養晦,是種權宜之計。但普遍看法,還是說劉禪能力不行,不是說幾個反例就能說明問題。畢竟看一個人,要看大多數時候的表現。後來,鄧艾一打過來,就投降了,把劉備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拱手讓人,連反抗都懶得反抗下。

孫權的家庭教育,前期表現還可以,後期表現卻很差,一是老了,聽不見意見了;二是年輕時受的戾氣太多了,被大臣們說來說去,聽得都煩,童年經歷不愉快。所以,等到自己真正掌權了,可就不那麼好說話了。結果就是孫權的子孫自相殘殺,最後一個皇帝孫皓還是暴君。孫氏政權覆滅。

家庭教育比較好的兩個人,一個是孫堅。培育了孫策和孫權。孫堅死後,傳位給長子孫策,這屬正常。孫策死後,傳位給孫權,而不是自己的兒子,這是很難得的,孫策是爲了大局考慮,因爲守江山孫權更合適。就連敵方陣營的曹操也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也。”說明孫權適合當兒子。可惜,不適合當老子。

還有一個就是司馬懿。培育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懿奪取政權後不久就死了,然後司馬師和司馬昭共同執政,司馬師死後,就由司馬昭執政了。這些都爲西晉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漢朝沒落時到處一片混亂。開始是黃巾造反,這時劉、關、張三人結拜爲兄弟。其實三國中劉備、孫權、曹操三人中,我想應該算劉備運氣最好,剛要出來爲國家作貢獻就碰到關、張二人,這兩人在三國中應該都是無人能敵。後來又請出了諸葛亮這個智多星,又得到了具有萬夫不擋之勇的五虎將軍。雖然劉備後來和孫權、曹操三分天下,而我本人卻認爲劉備並不是個英雄。我們知道三英戰呂布,講劉、關、張和呂布廝殺。開始是翼德喝住呂布與其廝殺,後來雲長也來幫忙,再後來劉備也來“助戰”。《三國演義》裏寫劉備上場時是用“助戰”。我想劉備頂多只能分散呂布的注意力,上去也沒什麼關鍵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雲長的勇猛,殺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都成爲廣爲流傳的千古佳話。而張翼德當初在呂布夜襲徐州時,翼德已“酒猶未醒,不能力戰”,然而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亦可見張飛之勇猛。後來張翼德大鬧長阪橋更加突現張飛的勇猛。劉備呢,整個《三國演義》中就是三英戰呂布時看到他“有勇”,其後就只有“今久不騎,髀裏肉生”。在智謀上面,劉備也沒有過人的謀略,高超的戰略,劉備能打勝戰全都依仗諸葛亮。諸葛亮出山前,劉備能打幾次勝戰?剿滅黃巾時有功,是仰仗着關、張的勇猛;成功突破曹操的圍剿,倚賴的是徐庶的智謀;奠定蜀國基業,依靠的是諸葛亮的奇才。劉備能做的就是對諸葛亮的言聽計從。然而後來他孤注一擲,爲報關、張之仇,不顧孔明的反對,堅持攻打東吳,最終大敗而歸。正如杜甫所言“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由此可見劉備無勇無謀,確實稱不上英雄。那爲什麼當時世人都稱劉備是梟雄呢?我想可能是因爲劉備胸懷大志,有一些心機,又有關、張輔佐吧!爲什麼說劉備有心機呢?大家知道曹操煮酒論英雄時講“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當時劉備大驚,手中的筷子都掉在地上了,碰巧這時電閃雷鳴,他就說是被雷聲嚇住了。那爲什麼那麼多人爲他賣命呢?劉備有大漢皇叔之名,而曹操是漢賊,孫權也只是一方霸主,所以一些忠義之士選擇了劉備。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着重描寫的人物,他的神機妙算真可謂有如天助,令人欽佩讚歎,也是後代很多懷才不遇的文人的偶像。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這點可能與歷史事實不符,但這正映射出了後代文人的夢想,他們都期盼着與明主相遇、相知,然後大展宏圖、盡職盡忠,以報明主的知遇之恩。然而哪來那麼多好事,他們始終難以逃脫懷才不遇、大業不成的命運。當今社會亦是如此:以前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上大學就有了鐵飯碗;而現在,畢業生必須自己找工作,甚至有些大學生仗着自己有大學文憑,在招聘會上亂投簡歷,然後總希望有公司主動來和他聯繫。卻不知當今社會人才濟濟,機會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能等着公司來“三顧茅廬”。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曾談到諸葛亮爲什麼選擇劉備。其中原因衆多,我們只談一點:諸葛亮選擇投靠誰,就像現在的畢業生選擇公司一樣。諸葛亮爲什麼不選擇曹操,是因爲曹操太強了,手下已有衆多的謀士,發展空間不大,而他的理想是與管仲、樂毅一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爲名相。不選擇孫權是因爲孫權空間太小,而且周瑜,張昭跟孫權的關係非比尋常,去了也不會被重用。而當時劉備雖然弱小,正缺謀士,得如此大才,必當重用,而且劉備是大漢皇叔,在當時代表的是正義,並且他很早就預料到將來會三分天下,劉備會雄踞一方。而現在大學生選擇公司也跟這個情況一樣,大部分畢業生選擇大公司,好像三國中的曹操,勢力雄厚。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大公司的門檻一向都很高,就算進了,也不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而有些畢業生並不瞭解市場行情,選擇像三國中的孫權那樣中小企業,也沒有大的發展前途。很少有人能像諸葛亮那樣能夠慧眼識珠,選擇有發展前途的小企業,在這些小企業中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諸葛亮能夠正確地選擇明主,是因爲他有自己的理想,而且對當時的社會現況有很深刻的瞭解。當代大學生也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且要培養洞察力,正確的瞭解市場行情。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立了頭等大功。他到東吳舌戰羣儒,激孫權與劉備聯盟,這都表現了他傑出的外交才能。那時周瑜一心想除掉諸葛亮,可諸葛亮不想因私事而影響大局,於是處處忍讓。周瑜讓他三日內造出十萬只箭來,他雖明知道是周公瑾想借此殺他,還是立下軍令狀答應了。而周公瑾實在器量太小,容不得孔明智謀在他之上,在雙方聯盟的情況下還多次想置孔明於死地,最後被氣死。死前還嘆道“既生瑜何生亮”!當代大學生要汲取教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不能嫉賢妒能。別人好的地方我們要虛心學習,切不可像周公瑾那樣以自我爲中心,遇到比自己有才能的就容不下,最後反是自食惡果。諸葛亮一直對劉備忠心耿耿,後來劉備白帝託孤,諸葛亮對後主也忠心不二。他對劉備的忠誠,值得我們欽佩。然而我認爲,輔佐劉禪並不是明智之舉,劉禪並不是明君,諸葛亮只是出於對劉備的忠誠才繼續輔佐劉禪,在當時可能是理所當然。扶不起的阿斗到底有沒有輔佐的意義?我認爲孔明輔佐他並沒有什麼意義,三國時戰火連天,最終必定要統一,像劉禪這樣的君主能統一天下嗎?孔明這樣的忠義只是種封建思想,並不可取。當然,這是我們後人的看法。在當時社會的人來看,孔明的做法就是正確的了。孔明素知魏延有反骨,卻留在身邊,並不殺害。後來五虎將軍只剩下趙子龍了,蜀國急需將才。孔明能充分的利用魏延的價值。孔明死後魏延造反,孔明在臨死前遺計於楊儀、馬岱,之後用此計斬了魏延。孔明能用魏延,也能控制魏延,使他不能造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也不能由於一些人有缺點而不能用其才,要揚長避短,充分利用他們的才能,對於他們的缺點,我們也要儘量幫他們改正。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我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其中有很多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我先介紹一下諸葛亮。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義集於一身外,最大特點主要表現在一個“謀”字上面。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用兵入神,百戰百勝,決勝於千里之外。

最廣爲人知的事《草船借箭》、《赤壁之戰》、《計燒連營》、《七擒孟獲》、《空城計》。但我想給大家講一個不爲人知的小故事《扮鬼神蜀軍割麥》。

諸葛亮第五次出師伐魏,趕上隴上麥子成熟,蜀軍想去割麥。但魏軍已佔領那裏,諸葛亮想:如果派兵去廝殺,必然割不到麥子,還是用計贏他爲妙。諸葛亮就想出了一個計謀。他指揮士兵扮作鬼神,把魏軍將士嚇跑,趁機把隴上小麥割完。後魏軍才知上當。

通過這件事,體現了孔明的計謀多端。是因爲他不斷學習,博學多才,才能在戰爭中一次次化險爲夷。在關鍵時刻他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費一兵一卒,奪得了糧草。我們要學習它的勤奮、努力,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我現在向大家介紹一下仁義之君劉備。他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的能力很強,但也不是完人。劉備作爲封建帝王,缺點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一意孤行起兵伐吳。他起於微末,志向遠大,性格堅韌不拔、仁義、魅力超凡、城府極深,愛民如子,與民秋毫無犯,而且非常謙虛。劉備有一個廣爲人知的故事《英雄桃園結義》,但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劉備仁義的故事。

荊州刺史劉表病危,想讓劉備當荊州之主。劉備不肯,劉表無才懦弱的次子劉琮就當了荊州之主。諸葛亮勸劉備趁曹操大軍還沒殺到荊州,殺了劉琮,自己當荊州之主。但劉備認爲,如果殺了他奪了荊州,將來死於九泉之下,有什麼臉見劉琮呢?結果曹操奪了荊州。通過這件事,表現出了劉備的非常大的仁義。不過就因爲劉備的仁義,曹操奪了荊州。劉備不採納孔明的意見,是怕丟失了仁義。仁義非常重要,但要是過頭了,就也有壞處。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我現在向大家介紹一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他唯纔是用,軍事上戰術戰略靈活多變。俗語“一說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貴神速。一開始,曹操時常打敗仗,開始在軍事上還是一個亂撞的魯莽家。但是後來曹操能總結戰爭失敗的教訓,並能虛心傾聽和採納臣下的正確判斷,因而在對全局其決定作用的戰役,如官渡、柳城、渭南之戰取勝。作爲指揮大軍的曹操,在歷次戰役中,也鍛鍊了自己的指揮才能,有起初指揮三五千人,到後來發展到能夠指揮四五十萬大軍。下面我就介紹一下關於曹操最著名的《官渡之戰》。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後,袁紹因爲一件事生曹操的氣,就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依謀士言,率兵襲擊鳥巢,將袁紹的糧草、輜全部焚燬。又乘勝追擊,袁軍大敗而逃,七十萬大軍只剩八百餘衆,曹軍清理戰利品時,發現一束信,他們把那些信全燒了。袁紹又得了好多兵力,就又伐曹。結果曹操採用十面埋伏、背水一戰,伏兵十隊,袁紹被打敗,又遇伏兵,袁兵大敗,逃回冀州。

在這場戰役中,曹操以弱勝強大敗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驗證了曹操屢屢戰勝的原因,不單取決於他本人胸懷良謀,更在於他知人善納。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我現在向大家介紹一下義薄雲天,忠貞不移的關羽。劉關張三兄弟情同手足,關羽始終追隨劉備,忠於蜀國。即使兵敗被曹操俘虜,受盡恩惠,仍然心繫蜀國,無一日不思尋兄,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也感謝曹操的恩德,表示要“立功以報曹公,然後去。”於是發生了斬顏良,誅文丑的情節,而後華容道一節也可說是關羽“義”的延續。他英勇驍戰,善於謀略。諸如溫酒斬華雄,於千軍萬馬中取顏良文丑之首,闖關斬將,單刀赴會,罾口川淹七軍。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關羽英勇驍戰,善於謀略的故事《過五關斬六將》。

煮酒論英雄以後,曹操兵臨城下。劉備無奈,只好依張飛之計夜襲曹營。曹操早有準備,劉、張失敗。關羽爲了保護劉備妻小被俘。曹操待關羽和他的親人很優厚。關羽爲了報恩,就幫曹操殺了顏良文丑,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帶着親人找劉備去了。在途中,關羽先後殺了孔秀、孟坦、韓服、卞喜、王植、秦琪,過五關斬六將,終於把親人交給了劉備。

關羽真是英勇善戰,義薄雲天。雖然曹操待他優厚,但他仍不忘記劉備和桃園結義。我們要學習關羽的這種義氣,不要看到好處就忘了義氣。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我現在向大家介紹一下爲人勇猛的張飛。他曾率二十騎兵於長阪坡嚇退曹軍。而且書法不錯。張飛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嚴顏時,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重其爲人,將嚴顏收爲將領。可是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劉備時常勸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但張飛不聽。果然張飛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張飛脾氣大的故事《張飛醉酒失徐州》。曹操以獻帝的名義下詔,叫劉備率軍征討袁術,劉備答應了。劉備和關羽同行,叫張飛堅守徐州。走之前,叮囑張飛少喝酒,多聽別人的意見,守住徐州。張飛答應了。前幾天,張飛兢兢業業地看守徐州。但是後幾天,就實在忍不住了,召集大臣們一起喝酒。第一次敬酒時,曹豹推辭,但張飛不聽,曹豹就勉強喝了一杯。第二次敬酒時,曹豹又推辭,張飛就懲罰了曹豹,曹豹就把呂布引來了,結果徐州給呂布奪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遇事要寬容冷靜,認真分析,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不要隨便對別人發脾氣,要不然,別人會記恨在心,伺機報復,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比如像張飛這樣丟掉了徐州。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爲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爲人處世之道。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啓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

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後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啓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爲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於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着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爲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纔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爲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麼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爲什麼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爲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麼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後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着事情的最終成敗。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啓示。

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後,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後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果了。曹操修了銅雀臺後,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於臺上,於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纔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爲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麼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爲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毛澤東就曾經讀了五次三國演義,原因大致也在這吧。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2)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鬥爭爲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比起《錦衣之下》《士爲知己》,藍大大的這本《月斜碧紗窗》其實篇幅不算長,我看着看着越到後面也不知道情節該怎樣發展下去,望舒和若虛公子之間的甜如果太過冗長,確實也不太合適。它不像前面說的兩部那樣,《錦衣》和《知己》是在一個大的歷史舞臺上搭建的故事框架,裏面除了男女主的情愛,國仇,家恨,每個人的理想與現實,都是要呈現給讀者的。可《月》不一樣,混跡江湖的爽朗明媚的少女與長年病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貴公子之間的故事,兩位擁有截然相反的生活經歷的男女主之間發生的故事,其實本身就足夠吸引人。而我也是懷揣着“他們會有怎樣的交集,發生什麼有趣的互動”的心情看完了整本書。藍大大的文筆是毋庸置疑的,看他的文字會很舒服,娓娓道來一個故事,心情很輕鬆,沒有什麼窮兇極惡的壞人,沒有刁鑽刻薄的男配女配,每個人都是在恰到好處的位置上展示着自己作爲角色的魅力和慾望,唯一美中不足,是可能對配角的着墨少,除了男女主讓我有真實感,其他人都像是爲了推動情節的發展而陸續登臺,又陸續謝幕,陌生的臉尚未熟悉,卻已匆匆下臺。這並不是苛責作者的文字功力,而是我們不得不明白,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他的身上必定是有故事,他的故事裏必定有感情,感情裏七情六慾皆具,喜怒哀樂應全,如此這般填充豐滿,形象纔會立體。作者選擇小篇幅講述一個故事,這是作者的自由,作爲讀者,我也甘之如飴地享受着他所鋪設的這個動人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裏面男女主種種互動有趣又甜蜜,自然且真實,我在鬱悶時讀來,覺得心情很愉悅,在輕鬆時讀來,心情就像踩在雲端輕飄飄的雲。一言統之,情之所至,自然而然。

若虛和望舒初見,望舒是來打算偷東西的,若虛卻病臥在牀上,若虛說:你要拿走就拿走,切勿翻亂我的書,一個病弱儒雅貴公子的形象就呼之欲出,而女主望舒是什麼情形呢?:“呃……呃……那人怔了怔,呆了片刻,才慢吞吞問道:“你有什麼值錢東西麼?”一位機智俏皮可愛的姑娘形象就樹立起來,這是他們的初相遇,使我不禁莞爾,世上怎有這樣子賊呢?賊之爲賊,察言觀色,人情世故,必定是樣樣精通,而望舒呢,帶着懵懂,天真,心裏沒什麼防備,只念着我奔着值錢的東西而來,率直可愛,稀奇得很。很有吸引力。

中間他們由於種種緣由結緣,望舒又在機緣巧合偷東西之下救了若虛,兩人好像開始像朋友般相處起來,對於若虛而言,南宮世家家門外的世界是他渴望而不可及的,而若虛每晚的到訪,告訴他江湖上又發生了什麼好玩的事,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關於望舒晚上來看若虛,而若虛也在無意中等待和期待着對方的到來,這些細膩不可言說的心情也很打動我,

――突聽身後竹葉一陣沙沙作響,他回去望去,一個穿着黑衫清秀絕俗的少女正抓着竹枝搖晃,故意讓竹葉沙沙作響,沒提防殘葉倒落了她自己一頭一臉。見他回頭,她停了手,吐吐舌頭,笑吟吟道:“我怕突然跳出來嚇着你,所以……”

兩人聊起對方的名字,初知道女主的名字,只覺得甚是好聽,雨巷詩人戴望舒也叫望舒呢,後來公子說和一句詩有關,並說是傳說裏爲月亮駕車的天神,瞬間覺得名字真的很美,想必某個月夜當望舒來找公子時,女子披着一身朦朧的月色在竹影晃悠間出現,也給過他:啊,是神女”這樣的感覺吧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簾使奔屬

雖然公子老是生病,連我也很擔心怕他突然就一病不起,但是生活在這樣的名門望族,世家大宅宅裏,並沒有狗血的兄弟相爭,爾虞我詐的詭詐心術,所有人都很關心公子,弟弟很擔心哥哥,事事都是以哥哥爲重的,家裏的僕人也相處得如親人一般。公子天生多病,怨怨艾艾的性格卻沒有,反而整個人都是平和溫柔的,想必和生活在周圍的人的關心有關吧

―― 你拿去便是,”南宮若虛笑道,“最好把偏頭疼也一併拿去。”

待要再問,就看見鄒總管圓乎乎的身子出現在小徑上。

――她也記不得,又取出當票子瞅了瞅,笑道:“定寶當鋪。”

南宮若虛微微笑道:“不必麻煩了,這是我家的鋪子。”

(哇哈哈~財大氣粗的感覺……)

前言說過這本書打動我的還是裏面男女主的互動,在公子面前,望舒總是無憂無慮的感覺,帶着一絲絲“爲所欲爲”的任意氣息,可能是因爲有公子寵着吧,這互動也是很甜啊……

――南宮若虛不解,見她笑生雙厴,汗溼的幾縷頭髮貼在眼角眉梢,忍不住擡手替她拂開:“你笑什麼?”“你剛纔唱的曲好聽死了。”她咯咯笑道,“我真是沒想到。”他臉微微一紅,倒不好意思起來。

當然,事事也不總是稱心如意的,期待公子和望舒幸福的希望越大,那些許能破壞他們的因素都會使我高度緊張啊,像公子的病,有一次好像真的是非常嚴重,我就一直擔心公子該不會最後因爲病而留下望舒一個人吧,還有關於望舒身份的種種誤會,周圍不明真相的人的阻撓,生怕他們就此天各一方,或者是天人永隔。他們之間心意相通,縱使誤會多多,但公子還是相信自己愛的這個女孩子,而望舒也爲公子的病情奔走。這應該也算是“所愛隔山海,山海猶可平”吧。

你一定要撐過去。”她伏在他耳邊悄悄道。 然後,極輕極輕地,親了親他。

――我後悔死了,”她的聲音很輕,虛無縹緲,似乎隨時都會消散在雨中,“我不該對你說那些話,你是不是快被我氣死了?”

――好好的,一陣風過,便引得他直往外瞧,只當是你來了。你可別讓他再落下這個病根,那老夫可是無能爲力。”遠遠的,已經能看見月上枝頭,幾處薄雲無拘無束地飄來蕩去,弄得銀水般的月色也是忽明忽暗。

――他和煦一笑,暖若春風,上前牽她進屋。

――他嘆口氣,道:“望舒,我只求你莫爬到樹上或石頭上,那些地方我實在上不去。這園子不算大,你且等等,我想我總能找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