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魚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的魚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的魚讀後感

那年暑假有幸跟隨工作室的老師去大連學習,被李偉忠老師的講座內容深深吸引。詳實的案例,深厚的理論,個性化的教學,先進的教學理念,還有他那對教學一片赤誠之愛,我立即買了他的書《語文的魚》,培訓結束後便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教書有15年了吧,剛大學畢業時,帶着一股子不服輸的幹勁兒,懷着渴望已久的夢想踏上了教師的崗位,然而隨着年華的逝去,面對繁雜的工作中接二連三的困難,日復一日機械般的教學,以及毫無成就感的生源問題,難免會誘發職業的倦怠之情,曾經的夢想似乎漸漸偏離了自己生活的軌道。

讀李老師的書,我瞬間清醒了不少,這書就如一股清泉,注入我靈魂深處,沁出幾分香甜。這本書講了李老師如何從一個普通教師成長爲名師的經歷,分爲“我的專業成長”、“在教學研究中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成長”、“在讀書中成長”四個板塊。在當今比較浮躁和勢力的時代,很少有人談理想了,願意把當中國小老師作爲畢生追求的人也不多了,而李老師卻把當教師視爲驕傲的事業,這不只是“稻粱謀”的`職業,而是一種可以充分張揚自己生命意義的“志業”,這樣的想法,這樣的做法讓人欽佩。其實不管在什麼崗位,貴在實現自己的價值。既然選擇了教師的職業,不管多難都應該始終保持高揚的精神,大膽摸索,不斷進取。

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師的教學主張——追求情理共生的教學佳境。語文教學領域中有很多的教學流派和教學主張,如詩意語文,詩化語文,情智語文,情趣語文,智慧語文,魅力語文李老師的情理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既注重情感、情境、情趣等感性因素,又凸顯文理、學理、道理等理性成分,力求課堂教學活動入情入理、情理相融。我們的人性中本就包含着“感性”和“理性”。我們細膩豐富的情感爲我們帶來的“感性”,使我們的精神世界變得精彩紛呈。而理性的“思”又是我們分析研究現實物質世界和探尋物質世界規律的前提。

在教學中,如果沒有理性和邏輯的參與,教學就很難有深度。另外一方面,如果只是盲目地動情,以感情代替邏輯,用笑聲代替思考,又會導致邏輯性精神的匱乏。李老師執教《姥姥的剪紙》一文時,他抓住文章第一小節,通過問題“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着怎樣的關聯?”來提示學生關注其中的文理;在執教《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時,李老師通過初讀再讀細讀來由淺入深地認識主要人物王熙鳳,不動聲色地滲透了“三讀三悟”的學理;在執教《姥姥的剪紙》一文時,李老師帶着學生認識了與人爲善的姥姥,感受了作者的善解人意,品悟着大愛親情。這一系列豐富美好的情感又凸顯着語文學科的人文特徵。

合上書本,反觀自己的課堂,深感很多的不足,平日裏或許只一味追求分數,使自己的課堂徒有那麼點功利的色彩了,經常以忙爲藉口,看的專業類書籍不多,成了井底之蛙。看了李老師的書,爲他對語文教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而感動,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要在這些優秀老師的指引下,善於學習,不斷充電,提升自己的學養,保持思想的活力,抵制職業性疲倦,樹立長遠目標,做一個有理想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