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師表》賞析

千百年來,諸葛亮的《出師表》不知感動了多少忠勇之士,激勵了多少肝膽之人。“《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真正能品出《出師表》滋味的,何止陸游一人?作爲表中的上品,諸葛亮的《出師表》確實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細細品讀,你一定會發現文中的許多奧祕,一定會被諸葛亮巧借先主勸後主的匠心所折服。

諸葛亮《出師表》賞析

先主劉備征戰幾十年,最終沒有實現自己“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宏願,不幸於公元223年病逝。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情景似乎歷歷在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業。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先主對諸葛亮如此信賴,如此倚重,一生忠心耿耿的諸葛亮怎敢怠慢,怎敢隨便忘記先主的重託:“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此番表白,真乃諸葛亮的肺腑之言,赤誠之心可見一斑。於是先主臨終之前吩咐後主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出師表》寫於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此時距先主去世僅僅四年有餘。

文章一上來就把先主擡了出來,營造了一種先帝壯志未酬、事業未竟、死不瞑目、令人扼腕的悲情氛圍:“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那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悲壯和悽慘,確實讓人動容。讀者從一開始就籠罩在那種濃濃的哀傷悲壯悽婉氛圍之中,這種沉重而又凝重的氛圍會感染你,刺激你,讓你無法擺脫。在這種無限傷感、沉重壓抑的氛圍之下,你會立刻產生一種憐憫之心,悲憤之情,不自覺地進入了對先帝的深深追念之中。那種悲壯,那種傷心,怎不讓人嘆息,讓人傷心,讓人唏噓!在對先帝的追思之中,你會不由地自責起來,警醒起來,覺得不努力,不奮鬥就對不住死去的先帝,不忠貞負責就是對先帝最大的不敬和不孝。

然而,“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現實狀況讓諸葛亮憂心忡忡,提心吊膽。惡劣的生存處境,堪憂的發展形勢,逼迫着蜀國必須興利除弊,必須圖謀崛起。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微妙境況的蜀漢政權,如果不出師討伐,似乎已經沒有絲毫的退路可言。

在這種特殊的境況下出師,諸葛亮肯定有一百個不放心。面對年輕昏庸的小皇帝——劉禪,被譽爲“諸葛一生唯謹慎”的孔明丞相,怎能自顧出師呢?諸葛亮顯然有滿肚子的話要對皇帝說,有許多的問題要向劉禪交代。諸葛亮雖然被劉禪尊稱“相父”,可他們之間畢竟是不能隨便逾越的君臣關係,諸葛亮也畢竟不是劉備,他必須選擇恰當的方式向皇帝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於是他選擇了上表,向皇帝陳述自己的看法。表,從形式上看,顯得有些鄭重,但內容上可以自由靈活,既可以陳情,亦可以言事。儘管這種形式比較好,但是諸葛亮也必須拿捏精準,把握巧妙:既要把握住火候,說的巧妙,說的得當,說到後主的心坎上,讓他認真聽,又要讓皇帝痛快接受,並好好配合自己的出征。

這是一件很難的事。諸葛亮千思萬想,覺得還是先主劉備的份量重,所以,一上來就把先主這個招牌擡了出來,讓後主從一開始就籠罩在先主的陰影下。諸葛亮巧借先帝之名,之威,說出自己心裏要說的話,以此來感動後主,勸誡後主,讓後主採納自己的建議,妥善處理好後方問題,自己能夠毫無牽掛地率領三軍,安心地出師伐魏,實現興復漢室的目的。這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更是諸葛亮的老辣之處。如果諸葛亮板着一副嚴肅的面孔去教訓後主,或者以其它形式勸告後主,可能結果就會是另一種情況了。

爲了說服後主,諸葛亮一直在利用先帝,處處打着先帝的旗號,藉助先帝的威力,讓先帝說話,來影響後主。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竟有十三次提及了先帝,先帝的影子自始至終在文中活躍,有時直接吩咐,有時間接勸告,有時旁敲側擊……這讓後主啞口無言,無話可說。諸葛亮讓先帝的影子說話,借先帝之口勸告後主,自然效果就非同一般了。

面對危局,“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先帝對屬下的大恩大德,廣大臣民和諸位將士不敢隨便忘記,他們發憤努力,不敢懈怠,以實際行動來報答先帝之恩德。後主如果能夠開張聖聽,就能“以光先帝遺德”。不管怎樣,一切都是爲了先帝,都是爲了報答先帝,都是爲了蜀漢政權,自然也是爲了後主,後主聽起來怎麼會不舒服呢?

爲了讓後主重用那些志慮忠純的大臣,諸葛亮說他們是“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的。既然如此,陛下又怎麼能不使用,怎麼能不重用,而是喜新厭舊呢?

對於將軍向寵,諸葛亮說先帝稱之曰“能”,既然先帝都說能了,自然就沒有什麼可說的啦!

從這些話語中,我們隱隱聽出了諸葛亮的擔憂,生怕後主不按照先主的遺訓去做,而是改弦更張,走了大樣。對於先主已有定論的事,早已經看好的人,要大膽重用,不可棄之不用。然而諸葛亮不去隨便要求後主怎麼怎麼做,而是讓先帝發話。先帝已有定論的,後主就不能隨便更改,就不能不聽。如果不聽,就是對先主的極大不敬。有了先帝這尊神在這裏,後主只能乖乖聽命,好好接受諸葛亮的建議啦!

在談到親賢遠佞時,諸葛亮深情回憶了自己和先帝在一起議論此事的情景。彷彿先帝的嘆息聲還在耳邊迴盪,彷彿先帝的痛恨之態如在眼前。言猶在耳,後主怎敢遺忘?這深刻的歷史教訓,讓每一個後人都睜大了眼睛。那些貞亮死節之臣,諸葛亮惟願後主能夠親近任用,不要去和那些小人混在一起,耽誤了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的深情回憶,既拉近了諸葛亮和後主的距離,還能讓先帝活靈活現地去教訓後主,讓後主不要自作主張,而是深刻吸取教訓,明辨是非,親賢遠佞。

諸葛亮是一個可以依附的股肱之臣,此番出師就是爲了完成先主劉備的遺願。然而諸葛亮深知後主的德能,不得不在出師之前,上表陛下,一來表達自己興復漢室的決心,二來勸誡後主處理好自己的事務,讓自己沒有顧慮地在前方征戰。這一切,諸葛亮都是藉助先帝來表明自己的觀點,先讓後主認同先主的遺德,遺訓,遺詔,再讓後主接受諸葛亮所提的一切意見。這樣,後主就不排斥,就很情願地接受諸葛亮的建議啦。諸葛亮巧借先主之名,行自己之事,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言辭懇切,肝腸寸斷,動人心魄。

文章第六段,諸葛亮巧妙地把話題轉到了自己身上,訴說自己和先帝不棄不離的.經歷。諸葛亮花大量筆墨,毫不吝嗇地去敘寫自己和先帝的交往,重在回顧自己和先帝的那份君臣患難與共之情,相知相遇之恩。其實,這也是借先帝,借的是自己和先帝生死相依的那種特殊關係。

諸葛亮和先帝不是萍水相逢。諸葛亮本是一介布衣,但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先帝和諸葛亮從最初的相遇到相知,從相交到相隨,到後來先帝對諸葛亮嚴重依附,關係不斷深化,感情日漸深厚。說明了先帝和諸葛亮的關係非同一般,可謂生死之交啊!

對於先帝的知遇之恩,諸葛亮有一種特別的感激之情,懷念之情。沒有先帝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就沒有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是諸葛亮對先帝最好的報答。這是感情的源頭。既有知遇之恩,又曾患難與共,這份感情,這份交往,這種關係,可謂奇特。這種特殊的感情和關係,是諸葛亮要打的一張牌。沒有這種特殊的關係,自然就沒有這種感情。這種特殊的感情,又深化了這種特殊的關係。後主劉禪不是不知道這種關係和這種感情的,但是諸葛亮想借機再強化一下,讓後主不要忘記了諸葛亮和先主的那種老關係,老感情。諸葛亮巧借用這種諸葛亮和先主的關係和感情,來拉近和劉禪的距離,讓劉禪能夠從感情上服從,聽從,可謂技高一籌啊!

正因爲關係特殊,所以先主特別器重諸葛亮,所以纔有先帝臨終託孤。先帝對諸葛亮特別的信任,讓後主無話可說。作爲知恩圖報的諸葛亮,不能忘記先主的交代,不能遺忘先主寄託的大事。諸葛亮現在的出師,是爲了實現先主的遺願,是爲了完成先主的“託孤”。先主的大事,也就是現在諸葛亮的大事,同時也是後主的大事,所以後主一定要高度重視,不可兒戲。如果諸葛亮的伐魏大計不能實現,就會損傷先帝的一世英明,這個責任是大的。現在的出師,就是爲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是“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先帝的英明比什麼都重要,諸葛亮的出師就是爲了弘揚先帝的英明,這旗號打得太巧妙,太正統,太有力量啦!所以諸葛亮“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諸葛亮的深深憂慮,讓人看到了諸葛亮的負責,看到了諸葛亮的真誠。如果出師不效,諸葛亮要求“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諸葛亮的誠懇,由此可見一斑。最後,諸葛亮再一次提到“深追先帝遺詔”,讓人似乎看到了諸葛亮內心滾燙的熱血在流動。諸葛亮借先主來激勵後主,真是頗費心機啊!

文章的後半部分,作者不斷提到先主,就是表明自己的一切都是爲了先主的遺願,除了表現自己的忠誠之外,更多地是爲了強調自己出師的重要。如果不是爲了實現先帝的遺詔和遺願,出師就沒有藉口和機會。所以,諸葛亮又打一下先主的牌,讓先主再一次開口認可諸葛亮的出師的重大意義和重要性。

文章自始至終讓先主開口,藉着先主的口說話,藉助先主的威名來影響和勸誡後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是諸葛亮的高明,也是諸葛亮的用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