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基礎薄弱的九年級生如何進行會考總複習呢

從這學期開始不久,我們的數學教學就進入了複習階段,在這不到三個月 的短暫時間內,如何搞好數學差生的數學複習,提高複習效率,以便在會考會考出一個合格的成績,是每個師生所關心的問題.下面針對如何搞好九年級數學總複習,從老師和學生兩方面談談我的一些膚淺認識。

數學基礎薄弱的九年級生如何進行會考總複習呢

對於教師,首先要充滿自信心,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這自信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二是對學生的信心,相信學生在你的引導下能夠學好數學。如果教師在心理上和行爲上認定某些學生不可教,再努力去教也教不出名堂,這非常有害,因爲你的看法在言行上自然會在學生面前流露出來,會嚴重地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傷害學生對你這個老師的感情,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第三,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上,注重方式方法。成績差的學生,心裏上出現偏差比較嚴重,他們的思想偏離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一部分學生自暴自棄,完全放棄學習,而一部分學生則認爲沒有學習的必要。

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多注意對學生心理的輔導,心靈上給予鼓勵,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要找他們促膝談心,把教師的愛傾注給學生。其次,教師在備課選題的時候要因材施教,尤其是對於熟悉基礎差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從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課堂複習採取“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策略。教師無論是在選題還是講解的過程中,注重基礎複習,多一些簡、易、新,少一些繁、難、舊。從解題的過程中引導學歸納出的規律。如在複習函數之變量解題的過程中,如果是整式,那麼自變量的取值範圍就是全體實數;如果是分式,那麼自變量的取值範圍就是使分母不等於零的一切實數;如果是偶次根式(國中階段一般只涉及到二次根式),那麼自變量的取值範圍是使被開方數非負的一切實數;如果函數的表達式是零指數冪或負數指數冪,那麼自變量的取值範圍是使底數不爲零的一切實數;如果是實際問題,還必須符合客觀事實。這樣學生在遇到求自變量取值範圍的時候就不會盲目了。

對基礎薄弱生數學能力的下降,對數學學習普遍缺乏興趣,並且求知慾低,意志薄弱,環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視,其中外部歧視會給基礎薄弱生心理帶來較大壓力,加上數學學科難度大,導致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淡化,甚至自棄自卑。陶行知說過“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數學課程標準》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教師不要對學生過分苛刻,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堅持以人爲本,制定科學公正的評價機制,實現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充分尊重學生實際,做到不同的學生可以達到不同複習效果,課堂上,主要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投入與發展,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要致力於“優等生”“吃得飽”,“薄弱生”“吃得了”,真正實現“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各得其所”。

課堂應精選不同層次的問題,呈現給學生,基礎問題的設置,以薄弱生爲參考對象,進行設疑,展開討論,歸納總結,達到應知應會,實現“大馬拉大車,小馬拉小車”的目的。同時,教師要經常同他們平等交談,瞭解其思想上、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鼓勵他們“敢問”、“會問”,激發其學習興趣。認知水平也低下,對整體的感知能力差,對數學二提的理解不準確,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條件,忽視問題間的內在聯繫與隱蔽條件的.分析,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幾解題上的失誤。因此,在複習的時候,注重 “習、聽、練、講”幾方面的訓練:

1、習,即溫習。在每單元的複習之前,讓學生事先依據要求進行溫習,閱讀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達到系統理解和掌握教材、深化拓展有關知識的目的,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促其進一步理解與反思。因此,九年級複習需要通讀教材,讀出系統、讀出全面、讀出來龍去脈。使學生理解問題是怎樣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結論是怎樣探索;該結論有什麼作用和意義。只有既會熟練的計算和邏輯推理,又能理解?來龍去脈?的脈絡,才真正理解了數學;才能自如地應用它。這些僅靠老師有限的複習時間講解是難以完成的,因此應注重引導學生讀教材,達到促進基礎知識體系重新優化建構,鏈接原本斷裂的知識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聽,“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系統學習知識的基本方法,也正是基礎薄弱生學習方法的“薄弱”之處。聽不是聽題的答案,主要是聽老師上課的思路,明確發現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的思維過程。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幾筆記的習慣,也不知道哪些東西該記哪些東西可以不記,哪些知識帶你需要重點記哪學需要略記,聽講記筆記的時候,不少學生只是聽老師最後說出的答案,然後把它記下來,安全沒有聽解題思路,也沒有解題過程的記錄。一次教師在講課時候可以通過語言提示或語速的變化給予暗示,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3.練,並不是搞題海戰術,九年級複習時間緊迫,題海戰術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師要精選習題,有針對性地訓練,特別是薄弱生“薄弱”之處,進行反覆呈現,先簡單後複雜,先單一後應用,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學會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通過“練”,瞭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的深度和知識之間相互遷移的靈活性。 現代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爲,知識並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複習時要注重解題的過程訓練,教師對題目進行簡單講解,強調學生書寫解題過程,這包括解題格式,推理過程,書寫的字跡清楚,工整。寫好基本的解題過程,能提高邏輯的嚴密性和計算的準確性,也是對薄弱生的檢驗。這是由“膚淺的理解”昇華到“知識轉化應用”的過程,能迸發思維的火花,給學生留下更爲深刻的印象。在寫的過程中進一步探究知識之間的因果關係,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提高創新力。

4、講 數學語言的表述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外顯標誌。基礎薄弱學生由於概念、推理能力的欠缺,回答數學問題時經常會發生一些低級錯誤,因此完成在練習後,教師有針對行的講講,也可以採取通過學生講體會,講自己存在的疑問,講解題思路等形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

這幾個環節相輔相成,環環相扣,並貫穿複習的始終。引導學生將繁雜的知識簡約化,零散的知識系統化,交叉的知識立體化,橫縱的知識網絡化。這樣才能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按這個層次結構,挖掘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複習質量和效率。

除了關注基礎薄弱生知識與技能的複習過程外,教師要看到他們的長處,予以表揚,促其克服短處。教師要因材施教,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覺到這個環境是安全的、融洽的,可以敞開心扉進行平等的交流對話,講錯了,沒有嘲諷與挖苦,能保住自尊;提問題,有人傾聽與關注,能找到關愛;如不認同,對教材有異議,也沒有指責,能樹立自信;當學習遇到困難時,會得到善意的幫助,當取得成功時會得到誠摯的祝賀,課堂成了學生展示才能和放飛心靈的天空。這必然有利於,增強自信心。教師必須有足夠的恆心、耐心與愛心,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幫助他們調整好心態,認識自我,樹立信心,保持穩定的情緒和積極昂揚的複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