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讀後感

《給予樹》讀後感

給予讀後感

《給予樹》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叫金吉婭的女孩在聖誕節前夕,媽媽給了她二十美元,讓她去買一些禮物。在買禮物的時候,她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許多卡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小女孩寫的,這個小女孩一直盼望聖誕老人送給她一個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婭用她的大部分錢買了一個洋娃娃,然後把洋娃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幫助小女孩實現了願望,自己卻只買了那種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後,緊緊地擁抱了金吉婭!

當我看完這篇課文後,我非常感動。我也要像金吉婭一樣,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去幫助別人,獻出自己的愛心。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獻出一點愛,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的溫馨!

今天,我們學了《給予樹》這篇課文。我深深地被文中的小主人公金吉婭的仁愛之心打動了。也被文中一家人那種濃濃的親情所感動。

課文講的是聖誕節前夕,媽媽攢了100美元分給五個孩子每人20美元,讓他們去購買聖誕禮物,準備在聖誕節裏送給家人。孩子中最小的金吉婭在購買禮物的時候,在一棵“給予樹”上看到一張卡片,是一個小女孩想在聖誕節裏得到一個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婭就用自己的錢給她買了一個洋娃娃讓“援助中心”送去,剩下的錢只夠買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送給自己的家人……

當我讀到“孩子們熱烈地討論這個話題,互相試探對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時,真的被這家人那種濃濃的手足情所感動。他們每個人心裏都裝着他人,都想讓兄弟姐妹在聖誕節的早上,收到“聖誕老人”送來自己最最想要的禮物,想想這樣的聖誕節該是多麼美好和令人嚮往呀!

當我讀到“回家途中,孩子們興高采烈。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默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買了什麼禮物”時,這感人的鏡頭打動了我,感染了我,好像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也爲自己能滿足他人的願望而幸福着、快樂着……

當我讀到金吉婭把本來想給媽媽和哥哥姐姐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孩兒時,我被震撼了!要知道他們家也並不富裕呀,這二十元錢對於金吉婭來說多麼難得呀!而當她看到給予樹上這張一直盼望聖誕老人送給她一個洋娃娃的女孩兒的卡片時,卻能毫不猶豫地買來送給她,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小孩兒呀,她那麼有愛心和同情心,試想,如若換做我,我能做到嗎?

看到金吉婭對媽媽說: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兒卻什麼都沒有。金吉婭是一個多麼善良體貼的女孩兒呀!想象着那個陌生女孩兒如願以償的笑臉,金吉婭真是一個小天使啊!

我想今後也要像她一樣,時時處處多爲他人着想,也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做一個有同情心、善良、大氣的人!

《給予樹》是三年級語文新教材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一個培養愛心的故事:

聖誕節快到了,媽媽給了金吉婭等五個孩子每人20美元,讓他們去購買聖誕禮物,準備在聖誕節裏送給家人。孩子中最小的金吉婭在購買禮物的`時候,在一棵“給予樹”上看到一張卡片,是一個沒有爸爸、媽媽的小女孩想在聖誕節裏得到一個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婭就用自己的錢給她買了一個洋娃娃讓“援助中心”送去,剩下的錢則買了一些棒棒糖送給自己的家人……

讀完這個故事,心裏一動,讓我想起自己對兒子的教育。在家裏,每當兒子得到食品的時候,我總要讓兒子拿出他的這些寶貝讓老爸吃一點,即使是自己不要吃的東西,也要在兒子面前嘗一嘗。我是想讓兒子有這樣一種觀念,即有東西大家分享。我把這個意思對妻子說了以後,她也加入到分享的行列。所以,在我們家裏有好東西都是大家一起分享的。

說教比不上行動,行動比不上習慣。有時候,我們常常會感到教育孩子真的很難,但如果把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和做到的事情,轉化爲一種日常的行爲習慣,那事情就變得輕鬆而自然。《給予樹》裏的教育故事,多動人啊!在聖誕節前夕,孩子們就開始討論這個話題,相互試探對方的心意,希望買到讓人稱心的禮物。試想,在聖誕節的早上,大家都能收到“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世界多美好!

整個節日就是一個大童話!大人、小孩都是童話中的人物,人人都能體驗一回美好的童心。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創意!

我們總是指責我們的孩子缺乏童心,少年老成,未老先衰,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大人有沒有給孩子創設這樣一個表達愛心的機會?有沒有把這樣一種表達愛的行爲培養爲我們的日常習慣? (蔡衛勤)

2.在2007年聖誕節快要來臨時,我們在課堂上學習了《給予樹》這篇課文,我深深地被文中的小主人公金吉婭的仁愛之心打動了。

她那麼小,卻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雖然她沒有精美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哥哥、姐姐。但她卻把自己最真的祝福和關愛送給了她—一個素不想識的小女孩兒。使她如願以償,在這個聖誕節和其他孩子一樣,享受着節日的快樂與幸福。

金吉婭懂得如何爲她人着想,與別人分擔憂愁,是因爲她有一位善良,偉大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