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原文及賞析

雪梅原文及賞析1

原文:

雪梅原文及賞析

鬆雪飄寒,嶺雲吹凍,紅破數椒春淺。襯舞臺荒,浣妝池冷,淒涼市朝輕換。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

共悽黯。問東風、幾番吹夢,應慣識、當年翠屏金輦。一片古今愁,但廢綠、平煙空遠。無語銷魂,對斜陽、衰草淚滿。又西泠殘笛,低送數聲春怨。

翻譯:

古鬆積雪飄來寒意,嶺頭冬雲吹成冰凍,數點紅梅綻出淺淺的春色。聚景園中當年的歌舞樓臺今已荒蕪,宮女浣沙池今日冷寂,繁華市朝變作淒涼廢苑,竟如此輕易!可嘆梅花與入一樣所存無幾,相對依依共同迎來又一度歲暮。

心情是一樣的淒涼黯淡!試問東風方纔幾度來去,往日繁華已然成夢去遠。東風啊,你一定多次見識過宋帝后妃的儀仗御輦。四處籠罩着傷今懷古的愁緒,滿目是荒蕪的草木與茫茫暮靄。我面對衰草斜陽默默無語,黯然魂消,淚流滿面。遠處西泠橋又傳來斷續的笛聲,低低嗚咽着春天的哀怨。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賞析

周密是個有氣節的詞人,南宋滅亡後,他堅決不仕元朝。這首詞是宋亡以後所作,通過寫梅花和前朝廢蕪的園林抒發自己對故國的懷念,對新朝的牴觸。根據他寫的《武林舊事》、《齊東野語》的記載:杭州葛嶺有集芳園,原是趙宋王朝的皇家園林,宋理宗時賜給賈似道,賈再修築,勝景不少,雪香亭便是其中之一,亭旁廣植梅花。宋亡之後,園亭荒蕪,周密來遊而作此詞。

上闋主要寫梅花及雪香亭荒廢的情景。起首“鬆雪飄寒,嶺雲吹凍”兩句,點明瞭當時的節令,同時渲染了一種冷色調的氣氛。不說天飄寒雪,而說是雪“飄寒”;不說凍氣入雲,而說雲在“吹凍”。這即突出“寒”與“凍”,又顯得較爲活潑。“紅破數椒春淺”,寫梅,梅花含苞未放,其狀如椒,句中說的是初春時候,幾點紅梅初放,但不說梅,只用椒比:“紅破春淺”,比較說“春初紅綻”,也比較新鮮隨後轉入描寫園林。“襯舞臺荒,浣妝池冷”,二對偶句描寫了亭臺池榭的破敗;但這裏的對偶句是名詞下面用形容詞作謂語的結構,句法較直,沒有“鬆雪”二句那樣曲折。襯舞臺與浣妝池,應是園中池臺名;也可能是形容一些池臺,是供皇帝后妃、賈似道姬妾用來浣妝、觀舞的。所謂“浣妝”,即杜牧《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意思。“荒”、“冷”寫蕪廢情況,與上“寒”、“凍”合成一氣,歸於下句的“淒涼”二字“淒涼市朝輕換”,點題。

眼前這般淒涼的亭臺池榭,是因爲已經改朝換代的緣故。正因爲關係如此重大,所以一池、一臺、一亭的興廢,以至一些梅花的開落,都使人觸目興感。事雖重大,但畢竟如過眼煙雲,平民百姓對國破家亡無以與力,國家輕易便在達官貴人手裏喪失了。一個“輕”字,其實不輕。上闋結尾由一個“嘆”字領起。詞人看到初收的梅花與破敗的亭園,不禁發出感嘆。“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歲華晚”,花,指梅;人,應指以前生活在這個園林中的人。歲華晚,呼應梅開時候。依依,作者感舊之情,並反過來想象梅花、池臺、歲華對人也有留戀感情。人與景物相互依戀,相互交融。人與梅花都凋謝了。

下闋將梅擬人化,以猜測梅花所想的.形式寄託自己的亡國之痛。“共悽黯”。三字,承上啓下,人與花都悽黯,黯“是”寒、凍“、”荒、冷“、”淒涼“、”凋謝“等情景的收攬和濃化。”問東風、幾番吹夢“,”問“是人問花,但花亦何嘗不能自問,人花同感,彼此難分。問一問東風、花開花落幾多次了呢?原來,雪香亭的梅花也是經歷過世間幾番重大變故的,與上文”市朝輕換“相呼應。”慣識當年,翠屏金輦“,這是梅花”吹夢“和”悽黯“的原因。

這兩句把梅花擬人,說它在園亭中,應當很熟悉坐金輦、遮翠屏的皇帝、后妃,見過了小朝廷苟安時期的“盛況”。但這在此時,那時的情景再也不會出現了,已經成爲引人傷感的事了。這是“吊”梅,而梅也憑弔往事“一片古今愁,但廢綠平煙空遠”,梅花的愁,作者的愁,原來是“古今”的興亡之愁。以前的太平盛世到眼前只剩下令人愁恨不已的廢綠平煙,作者的心情很不平靜。“無語消魂,對斜陽衰草淚滿”,作者思緒萬千而無話可說,面對斜陽衰草不禁淚滿魂消。

獻仙音·吊雪香亭梅表達情感

這時,作者的感情涌至高潮。“又西泠殘笛,低送數聲春怨”。聽到從西泠橋邊,低低地送來幾聲怨曲。謂笛聲爲“殘”,因是亡國餘音:“春”暗指元朝統治者,故有所“怨”。作者落淚傷神之後,還是要回到現實。現實畢竟已是蒙元的天下。西泠的殘笛使詞人不得不面對現實,現實只能聽見數聲春怨。這一揚一頓,足見作者用筆之巧。

雪梅原文及賞析2

原文:

鬆雪飄寒,嶺雲吹凍,紅破數椒春淺。襯舞臺荒,浣妝池冷,淒涼市朝輕換。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共悽黯。

共東風、幾番吹夢,應慣識當年,翠屏金輦。一片古今愁,但廢綠、平煙空遠。無語消魂,對斜陽、衰草淚滿。又西泠殘笛,低送數聲春怨。

譯文

古鬆積雪飄來寒意,嶺頭冬雲吹成冰凍,數點紅梅綻出淺淺的春色。聚景園中當年的歌舞樓臺今已荒蕪,宮女浣沙池今日冷寂,繁華市朝變作淒涼廢苑,竟如此輕易!可嘆梅花與人一樣所存無幾,相對依依共同迎來又一度歲暮。

心情是一樣的淒涼黯淡!試問東風方纔幾度來去,往日繁華已然成夢去遠。東風啊,你一定多次見識過宋帝后妃的儀仗御輦。四處籠罩着傷今懷古的愁緒,滿目是荒蕪的草木與茫茫暮靄。我面對衰草斜陽默默無語,黯然魂消,淚流滿面。遠處西泠橋又傳來斷續的笛聲,低低嗚咽着春天的哀怨。

註釋

雪香亭:南宋孝宗在杭州清波門外建聚景園,奉高宗遊幸,其後遂爲累朝臨幸之所。至理宗以後,日漸荒廢。

嶺:即葛嶺,在杭州西北十二里,西湖北。相傳葛洪煉丹於此。

椒:梅花含苞未放時,其狀如椒也。

襯舞臺,浣妝池:應是聚景園中舊有之池臺。浣(huàn):洗。市朝:本指人衆會集之處,這裏是指朝代、世事。

歲華:既指歲月,也指年華。晚:終,將盡。

悽黯:淒涼暗淡。

吹夢:吹醒當年的繁華夢。

慣識:識慣。

翠屏金輦(niǎn):翠屏,碧玉屏風,代指宮苑舊日豪華的設施。輦,人推輓的車。金輦:貴族的車駕。

廢綠:荒蕪的園林。

銷魂:非常感傷。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西泠殘笛:西泠(líng),即西泠橋,在杭州西湖孤山下,爲後湖與裏湖之界。也名西陵、西林。殘笛:斷斷續續的笛音。

賞析:

周密是個有氣節的詞人,南宋滅亡後,他堅決不仕元朝。這首詞是宋亡以後所作,通過寫梅花和前朝廢蕪的園林抒發自己對故國的懷念,對新朝的牴觸。根據他寫的《武林舊事》、《齊東野語》的記載:杭州葛嶺有集芳園,原是趙宋王朝的皇家園林,宋理宗時賜給賈似道,賈再修築,勝景不少,雪香亭便是其中之一,亭旁廣植梅花。宋亡之後,園亭荒蕪,周密來遊而作此詞。

上闋主要寫梅花及雪香亭荒廢的情景。起首“鬆雪飄寒,嶺雲吹凍”兩句,點明瞭當時的節令,同時渲染了一種冷色調的'氣氛。不說天飄寒雪,而說是雪“飄寒”;不說凍氣入雲,而說雲在“吹凍”。這即突出“寒”與“凍”,又顯得較爲活潑。“紅破數椒春淺”,寫梅,梅花含苞未放,其狀如椒,句中說的是初春時候,幾點紅梅初放,但不說梅,只用椒比:“紅破春淺”,比較說“春初紅綻”,也比較新鮮隨後轉入描寫園林。“襯舞臺荒,浣妝池冷”,二對偶句描寫了亭臺池榭的破敗;但這裏的對偶句是名詞下面用形容詞作謂語的結構,句法較直,沒有“鬆雪”二句那樣曲折。襯舞臺與浣妝池,應是園中池臺名;也可能是形容一些池臺,是供皇帝后妃、賈似道姬妾用來浣妝、觀舞的。所謂“浣妝”,即杜牧《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的意思。“荒”、“冷”寫蕪廢情況,與上“寒”、“凍”合成一氣,歸於下句的“淒涼”二字“淒涼市朝輕換”,點題。

眼前這般淒涼的亭臺池榭,是因爲已經改朝換代的緣故。正因爲關係如此重大,所以一池、一臺、一亭的興廢,以至一些梅花的開落,都使人觸目興感。事雖重大,但畢竟如過眼煙雲,平民百姓對國破家亡無以與力,國家輕易便在達官貴人手裏喪失了。一個“輕”字,其實不輕。上闋結尾由一個“嘆”字領起。詞人看到初收的梅花與破敗的亭園,不禁發出感嘆。“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歲華晚”,花,指梅;人,應指以前生活在這個園林中的人。歲華晚,呼應梅開時候。依依,作者感舊之情,並反過來想象梅花、池臺、歲華對人也有留戀感情。人與景物相互依戀,相互交融。人與梅花都凋謝了。

下闋將梅擬人化,以猜測梅花所想的形式寄託自己的亡國之痛。“共悽黯”。三字,承上啓下,人與花都悽黯,黯“是”寒、凍“、”荒、冷“、”淒涼“、”凋謝“等情景的收攬和濃化。”問東風、幾番吹夢“,”問“是人問花,但花亦何嘗不能自問,人花同感,彼此難分。問一問東風、花開花落幾多次了呢?原來,雪香亭的梅花也是經歷過世間幾番重大變故的,與上文”市朝輕換“相呼應。”慣識當年,翠屏金輦“,這是梅花”吹夢“和”悽黯“的原因。

這兩句把梅花擬人,說它在園亭中,應當很熟悉坐金輦、遮翠屏的皇帝、后妃,見過了小朝廷苟安時期的“盛況”。但這在此時,那時的情景再也不會出現了,已經成爲引人傷感的事了。這是“吊”梅,而梅也憑弔往事“一片古今愁,但廢綠平煙空遠”,梅花的愁,作者的愁,原來是“古今”的興亡之愁。以前的太平盛世到眼前只剩下令人愁恨不已的廢綠平煙,作者的心情很不平靜。“無語消魂,對斜陽衰草淚滿”,作者思緒萬千而無話可說,面對斜陽衰草不禁淚滿魂消。

雪梅原文及賞析3

雪梅香·景蕭索

宋代 柳永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嫋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峯。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雲蹤。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憀恨、相思意,盡分付徵鴻。

譯文

在景色蕭索的秋天裏,我獨自登上高樓遙望萬里晴空。俯瞰四野,蒼涼的大地深深的觸動了我悲秋的情懷,這和當年宋玉因悲秋而寫《九辯》的心情應該是一樣的吧。秋天的漁市是那樣冷落寂寥碧煙嫋嫋;水村殘存的葉子在風霜中獵獵發紅。楚天分外遼闊一望無際,江水浸泡着尚未落盡的夕陽,浪打浪波濤翻滾。

憑欄臨風,我想起來遠方的佳人,離別的時日多了,想她亦是愁容滿面,久鎖雙眉了吧。可惜當初,我們突然匆匆別離,有如雨雲消散,天各一方。當初種種的美好情態,萬般的和睦歡樂如今形同流水落花東飄西散,遙守天涯一方,望眼欲穿。難耐此恨無窮無盡,綿綿的相思縈繞在心間,我願把這份相思託付給遠行的大雁。

註釋

“動悲秋”二句:宋玉《九辯》首句爲:“悲哉,秋之爲氣也。”後人常將悲秋情緒與宋玉相聯繫。

鎮斂眉峯:雙眉緊鎖的樣子。

雨跡雲蹤:男女歡愛。宋玉《高唐賦》中寫楚王與巫山神女歡會,神女稱自己“旦爲朝雲,暮爲行雨”。

無聊:又作“無憀”

分付徵鴻:託付給徵鴻,即憑書信相互問候。

創作背景

天聖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憤而離開京師,與情人(或爲蟲娘)離別,作著名的《雨霖鈴·寒蟬悽切》,由水路南下,填詞爲生,詞名日隆。此詞爲那一時期所著。

鑑賞

這是一首觸景傷感,懷鄉戀情之作。作者浪跡楚天,秋風蕭瑟之時,登高望遠,愁腸百轉。

詞的上片寫景悲秋,秋愁的氣氛渲染強烈。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蕭索,蕭條冷落。首句景象的蕭索衰敗,隱含着秋意,爲全詞奠下了傷悲的基調。江淹《恨賦》:“秋日蕭條,浮雲無光。”詞的第一句脫口而出,直接點出秋景的蕭瑟。危樓,高樓,詞人獨自登上高樓仰望着萬里晴空。

“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次句是全詞的立足處,下文均是詩人獨立高樓面對晴朗的秋空時所見所感。登樓望遠,往往會觸動人的愁緒,這是古老中國上人傳統的普遍的“情結”;何況,此刻詩人是一個人“獨立”着,更添一絲孤獨無依的悲涼。宋玉,戰國楚辭賦家,後於屈原,或稱屈原弟子,曾事頃裹王。《漢書·藝文志》著錄宋玉賦十六篇,多亡佚。流傳作品爲《九辯》。敘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傷,流露出他抑鬱不滿的情緒,多爲悲秋之感。這句意思是“當年宋玉悲秋時的思想情感與我現在的悲涼心情相同吧”。

“漁市孤煙嫋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兩句極美的對句,是精煉的詞的語言。這兩句寫秋風中漁市、水村的冷落、淒寒。雖是碧煙紅葉也是秋涼的感覺。嫋,繚繞的煙霧。碧,煙的顏色。紅:秋天樹葉經霜而紅。詩人舉目所見,漁鄉村市上面的寒冷碧空中,一股炊煙裊裊上升;臨水村邊的楓樹落葉,在秋風中旋舞着紅色。

“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末韻三句氣象極開闊而壯美。江水託着未落的斜陽。溶溶,水流動的樣子。杜牧《阿房宮賦》:“二川溶溶,流入宮牆。”這裏說江水一瀉千里,波浪浩蕩。末韻連上文第三韻展現出一幅帶有動態的古老中國水村晚秋畫面:遠景是蘭天孤煙,中景閃着金光的溶溶水波,近景則是水村錯落的紅葉。

下片見景動情,想念佳人,思緒無限。流露出作者懷念風塵女子真摯的情懷。

“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峯。”鎮,長久的意思。斂,收斂。愁眉緊鎖。別後,她一定滿臉愁顏,深鎖眉頭,心中痛苦不堪。

“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雲蹤。”頓乖,突然離開。“雨跡雲蹤”是暗中化用宋玉《高唐畎》典故,“雲雨”指男女幽會。雨跡雲蹤,雨散雲消,突然匆匆離別,各奔東西,互不見蹤跡。這裏柳永是指自己和“佳麗”的歡會。大概他倆情意相投,是客觀環境迫使他們不得不分離。

“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她是如此美麗動人、溫柔體貼,兩人相處得十分融洽歡悅,誰知忽然像落花流水那樣各自西東了。這兩句是七言對句,“正”和“忽”兩個虛字,生動地寫出了客觀環境和主觀情意的矛盾。前一句如膠似漆,後一句東分西散無法復回;形成強烈的.反差,加重了抒情的力度。

“無聊恨、相思意,盡分付徵鴻。”無聊,煩悶,潦倒失意,心情無所寄託,這就點明瞭自己無聊的怨恨和對佳麗的情思情意,離別的恨是那樣愁悶,無所事事,難忍難耐。徵鴻,遠飛的鴻雁。“徵鴻”爲高樓所望見,這與開頭“危樓獨立”遙遙呼應,“盡分付”三字表示濤人想竭力擺脫悲秋情緒所帶來的種種煩悶與苦痛。把這種相思情,分給遠去的鴻雁,帶給心愛的人,讓她知曉我的相思苦。

賞析

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其詞作以描寫旅況鄉愁和離情別恨爲主要內容。《雪梅香》(景蕭索)一詞寫遊子的相思之情,在柳詞中雖屬雅詞,但是感情洋溢,明白如話,風格與其俚詞是一致的。詞中描寫一位客居他鄉的遊子,正當深秋薄暮時分,登上了江邊的水榭樓臺,憑欄遠眺,觸景傷情,追憶過去的幸福時光,無限思念遠別的情人。詞的上片寫詞人登樓之所見:高遠的晴空,映襯着蕭條冷落的秋景,深深觸動了詞人的悲秋之情。不禁想道:當初宋玉作《九辯》時,心緒大概也是如此吧!“漁市孤煙嫋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對仗十分工巧。漁市、水村勾畫出一幅江邊的蕭索秋景:碧色的煙柱孤獨地飄忽在寒意漸濃的秋氣裏,如血的夕陽染紅了斑斕的落葉,紅色的葉片隨着蕭瑟的秋風上下飛舞。這裏,詞人用穠豔的色彩把悲秋的哀愁充分地體現出來。“愁紅”在古代詩詞中多用來描寫被風雨摧殘的鮮花。但這首詞中的“愁紅”,當是指落葉而不是花。首先,既然已見殘葉飛舞,當是暮秋時節;而殘葉都已飄落,恐怕殘花早已化作香塵了吧!再者,這兩句詞是工整的對句,前一句的“寒碧”是描摹孤煙的色彩,那麼,這一句的“愁紅”也當是形容殘葉的顏色,而不應脫離“殘葉”去牽扯落花。然而,這裏似乎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即“寒碧”和“愁紅”這兩個表現色彩的詞還能引起人們進一步的聯想。“寒碧”,暗示情人緊蹙的雙眉;“愁紅”,借指情人憔悴的愁容。古代女子以碧色畫眉,因此,古詩詞中也就常有這樣的描寫,如唐人張泌《思越人》詞:“東風淡蕩慵無力,黛眉愁聚春碧”;古人更常用“愁紅”比喻女子的愁容,如顧敻《河傳》詞:“愁紅,淚痕衣上重。”碧色是令人傷心的顏色,又是女子畫眉的顏色,所以,詞人由裊裊上升的一縷碧色炊煙聯想到情人的黛眉,由被夕陽染紅的落葉想到被風雨摧殘的落花,進而聯想到分別時情人帶淚的愁容,也便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下片首句就寫道:“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峯。”“別後愁顏”照應“愁紅”,“鎮斂眉峯”照應“寒碧”。一個是明白描寫,直抒深情;一個是暗中達意,景中關情,詞人對其情人的真誠眷戀於此可見一斑。詞人把視線從岸邊移到江上:遼闊的江天,一抹斜陽浸入萬頃波濤之中,江水緩緩地流向遠方。這幾句描繪“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江景,懷人之情盡在不言之中,讀者從中不難體會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意趣。詞人在下片直抒胸臆,回憶昔日與情人歡會的幸福,無限悵惘,相思愈深。詞人迎着江風而立,腦海中浮現出情人的音容笑貌,雅態妍姿。或許當日正在相聚小飲,清歌婉轉,妙舞翩翩;或許正在花前月下,兩情繾綣,歡度春宵,然而,突然到來的別離,使熱戀的情人“頓乖雨跡雲蹤”。過去的幸福已成爲美好的回憶,在這肅殺的秋天裏,暮色蒼茫,客居他鄉的詞人只能獨倚危樓,悲思綿綿,悵憾難言,相思難遣。這複雜的情感在胸中洶涌,猶如面前奔騰的大江。無可奈何的詞人只能託付遠飛的大雁把這相思之情,悲秋之感,遊子之心帶過江去,傳達給自己的心上人。結語包容了詞人的歡樂、憂傷、回憶、希望、幻想,總括全詞意蘊,韻味深長。

讀者不禁感嘆:若非親感身受的真實思想感情,怎能寫出如此披肝瀝膽,情重意濃的詞句!柳永終生落魄,懷才不遇,走馬章臺,混跡青樓,過着“詩酒風流”的日子,是封建時代的真正的浪子。從其《樂章集》中諸多詩詞來看,他與妓女交好,不似那班輕薄子弟以玩弄女性爲目的,而是極重感情,憐之,愛之,思之,念之,情深意篤,感人肺腑。這類作品不僅《雪梅香》一詞,它如《雨霖鈴》(寒蟬悽切)、《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等等,不勝枚舉。柳永的真情換來了同樣的真情。他因寫俚詞被統治者排擠出上流社會,下層社會的人們,尤其是妓女們卻喜愛他的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南宋葉夢得語),就是明證。柳永生前家無餘財,死後由幾個妓女合資才得以入殮成葬,這當可以看作是對柳永真誠的報答吧!

雪梅原文及賞析4

雪梅

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古詩簡介

雪梅,指宋代詩人盧梅坡的兩首《雪梅》詩,其中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成爲千古名句。

光有梅花沒有沒有雪,梅花就顯得沒有神韻,但是,有了雪陪伴梅花,而觀雪賞梅的人不會作詩來批判它們,那他也還是個俗人。天已晚了,剛剛寫好一首讚美它們的詩,雪又下下來了,梅、雪、詩三者合在一起構成了最美的景色。

翻譯/譯文

其一

梅花和雪花都認爲各自佔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其二

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

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豔麗多姿,生氣蓬勃。

註釋

1、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號爲梅坡。

2、降(xiáng),服輸。

3、騷人:詩人。

4、閣筆:放下筆。閣,同“擱”放下。評章:評議的文章,這裏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賞析/鑑賞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爲爭春發生了“摩擦”,都認爲各自佔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

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緻,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詩的後兩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長處與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回答了“騷人閣筆費評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執一端的'根據。讀完全詩,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寫這首詩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纔是真理。這首詩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

此詩闡述了梅、雪、詩三者的關係,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結合在一起,才能組成最美麗的春色。詩人認爲如果只有梅花獨放而無飛雪落梅,就顯不出春光的韻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沒有詩作,也會使人感到不雅。從這首詩中,可看出詩人賞雪、賞梅、吟詩的癡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雪梅原文及賞析5

盧梅坡的《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賞析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爲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爲各自佔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緻,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詩的'後兩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長處與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沒有梅香,回答了騷人閣筆費評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執一端的根據。

雪梅原文及賞析6

 原文:

雪梅

盧鉞〔宋代〕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賞析: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

首句採用擬人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爭,都認爲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認輸,這就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次句寫詩人在兩者之間難以評判高下。詩人原以爲一揮而就,由於難於評判,只好停下筆來思索。“評章”即評價。

後兩句是詩人對梅與雪的評語。就潔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卻沒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將香氣物質化,使人覺得香氣可以測量。前人已經注意到梅與雪的這些特點,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王安石的《梅花》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但是此詩將梅與雪的不同特點用兩句詩概括了出來,寫得妙趣橫生,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盧鉞

盧鉞,別名盧梅坡,宋朝末年人,具體生卒年、生平事蹟不詳,存世詩作也不多,與劉過是朋友,以兩首《雪梅》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