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觀後感5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後來的我們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5篇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1

之前,在備考公務員的時候,正值奶茶執導的《後來的我們》上映,我的室友們一起去看了,而我則一個人在圖書館刷題,,當時覺得些許遺憾,今天,找來看時卻發現也不過這樣,可能是因爲我的生活太平凡了吧~

看電影的時候,女主的幾次抉擇讓我想不明白,爲什麼要那麼彆扭?爲什麼要那樣故作瀟灑?爲什麼要任憑挫折阻攔自己本應得到的幸福?

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不會讓這個男生離開自己的生活,我會去理解他的苦衷,我會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的重擔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那就放肆地吵一架,吵完就緊緊擁抱,但就是不放手!不爲別的,只因爲我愛他!

確實,整部電影中,讓我最動容的是男主的父親,每個大年夜的守候,是最爲溫暖的時刻,那一屜屜的粘豆包傾注了一個父親一整年對孩子的想念,那一封信,那一幕幕敘述孤獨的畫面在不知不覺中讓我紅了眼眶。

或許是我沒有那麼轟轟烈烈地愛過一人,沒有那麼坎坷的人生經歷,不是那樣看似灑脫實則敏感的個性,所以我不能理解這樣簡單放手的愛情。

我的生活,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一路走來,幸運與不幸都有,此刻的我,是幸福的。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2

電影之後的我們是劉若英的導演,該片從開放預售以來票房成績就不斷高漲,熱度空前,那麼,之後的我們到底好看嗎?網友們的觀後感不一,很多人覺得該片淚點很足,讓人感動。

影評人鸚鵡史航寫到:《之後的我們》,也太好哭了。想起導演自我在從前的文章裏寫過的,大意是我的眼睛像壞掉的水龍頭,眼淚流淌不止,記憶隨着水錶向下轉動不停。

嗯,就那樣。——井柏然田壯壯,都那麼好,劇情偶有套路,但,必須二刷,必須再來看那兩個彩蛋。期望這電影五一奪冠。

影評人影志在豆瓣點評:賣光盤的地下通道,鼎好電腦城,北京的地下室和隔斷房,捨不得打車,老家的辣椒醬…07年的北京匯成一道回憶光景。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纔是”之後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了我們。“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前半段和結尾哭成狗…

影士禾木兄認爲:《之後的我們》這部電影和《之後》這首歌一樣戳人,之後的我們恐怕都唱着《之後》消失在人海了……

劉若英真的很會挑演員,井柏然不到三十歲,卻演出了三十四五歲的滄桑;機靈活潑的——哭出了感情錯過後的絕望;更不用說田壯壯教師,眼神裏都是老林對見清的父愛如山。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3

因爲喜歡劉若英,因爲後來是我在歌廳裏僅能唱囫圇的幾首歌之一,也因爲最近朋友圈裏氾濫煽情的好評,晚上綁架着老公去看了電影《後來的我們》。

劇情其實也很平淡,無非是年輕人戀愛時都有的爭吵與分分合合,無非是夾在小縣城與大都市之間的北漂族打拼的艱辛和內心的撕扯掙扎,無非就是一個青蛙變成王子後卻又失去了公主的老套故事。總之,我沒有被如期的感動。老公更誇張,打哈欠期待影片早點結束。當然劇情平淡的電影也不見得的沒有深度不感人,表現手法不同而已。

一句話、一首歌、一部電影,只有某一點迎合了你經歷中的片段、你曾路過的.風景、你所愛過的人、你的成功與失敗、你的盔甲和軟肋~~~~~只一瞬間我們就被細軟的感動了。

上次看哭,是鞏俐陳道明的《歸來》;上上一次看哭,是吳倩蓮黎明的《半生緣》顧曼楨在電影院裏邊笑邊流淚的樣子;上上上一次看哭是《廊橋遺夢》結尾的部分。以上這些,於我就是所謂的感動了。

《後來的我們》一句對白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陳奕迅的《我們》,單曲循環。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4

很少能有看電影時候能代入的感覺了,遇見他的時候我才16歲,他陪我走過了一整個高中,爲了他,我想要成爲更好的自己,卻真的不懂如何去愛,現在回憶起來,有他的那幾年真的很讓人懷念,也許他並不是那個最好的人,餘生也難再與他相守,但能青春歲月裏遇見一個人,愛上一個人,已實屬不易,又怎麼能要求的更多。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現實有多殘酷,相愛的人能走多遠,我們說過哪些善意的謊言……兩條感情線讓你看到愛情在現實社會中的殘酷和親情逝去的遺憾!

我們的生活總有各種不完美,所以沒有如果,請珍惜你擁有的一切,用力擁抱你愛的人,去見想見的人,說出內心的話。

一段親密關係很難的,你們要一起成長,老去,還要保持步伐一致,你要前進,也要顧忌,你的變化不能讓對方感覺恐懼……

感謝這部影片,最後爸爸的信讓我淚目,感謝奶茶的《後來》,錯過讓我們學會了怎麼去相愛,也許陪伴我們走完大半生的不是最愛的那個人,但卻在心中留下了最刻骨的烙印。

後來的我們觀後感5

很感激很幸運以全國第一觀影者的身份,看完了這部期待很久的片子,看過預告片之後其實就會發現它講的實在是一個很普通的,像是會發生在你我任何一個人身上的,甚至你完全猜得出劇情走向的北京故事,會對它報以那麼大的期待,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們內心裏對劉若英這個名字的摯愛

剛開始還在想導演會不會有些貪心,因爲它講了一個跨度十多年的故事,可是來回的切換並不讓人錯亂,異常是最終鏡頭漸漸暖起來那一瞬間,配着獨白就着配樂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至此我明白,那個我們一向以歌手身份認識的劉若英,她用心做出的大膽轉變,在我那裏是成功的

張小嫺說,人在得不到的時候,什麼都能夠不介意,得到之後,什麼都有點介意,這是感情,我看有評論寫,我們這一生,總是遇到太多的之後,從不懂愛到懂愛,從擁有到珍惜,所幸是到了最終,無論是五年還是十年還是十九年,之後的我們,都在對方身上,學會了如何去愛,這就是陪伴的意義,也是我們爲什麼去愛。

所以,等它正式上映那一天期望我們都會去電影院裏,不帶着大俗青春片的有色眼鏡,相信當年那個唱着之後,帶給那麼多人感動的少女,會再感動我們一次,最終、請必須不要不要錯過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