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話劇觀後感

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但卻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這個“孝”字。古有岳飛爲母親,後有周恩來爲父親,田世國爲母親等等爲了自己的父母做出了讓後人爲之學習的榜樣。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掌上明珠,可有幾人能夠了解父母對自己的良苦用心呢?

感恩話劇觀後感

演講開頭的那則大樹與孩子的故事,沒能讓孩子真正懂得什麼是“孝”,但卻讓孩子懂得了付出,懂得了大樹的良苦用心,故事最後,當大樹什麼都沒有的時侯,讓孩子明白了回報,要孝敬父母,拿什麼去回報他們呢?哪怕是陪他們曬曬太陽。

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是那樣偉大,而如今任性的孩子們拿什麼回報了我們呢?爲了一些小事在埋怨、在頂嘴,爲了一個自己想要的玩具在生氣的時侯,想過父母是因爲什麼卻沒能顧及自己呢?

有時侯孩子會坐在我的腿上,用小手摸着我的額頭說:“媽媽,我幫你把額頭上的皺紋摸平吧!”“你摸不平的,你呀聽話一點,讓媽媽少操點心,媽媽這裏自然就平了。”孩子會很認真的說:“媽媽,我會聽話,不會讓您操心的。”雖然是一段小小的對話,但讓我感到欣慰,明白了孩子有那個意識,可能還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的體會,慢慢的.接觸生活,才能夠真正體會“孝”字的真正含義吧。怎麼才能回報大樹的良苦用心,這需要我們耐心的、慢慢的引導,不是一味的順其發展,嬌生慣養。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缺少人與人的勾通,認爲父母爲他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遇到好吃的會一個人獨自吃,從不管別人有沒有吃的,他們不明白享愛別人的勞動成果是要心懷感恩的。當他們懂得感恩時,便會將它化作行動,主動的給你分上一半,他會因爲感恩而感到快樂,他也會因此在人與人之間學會互敬互愛。

在學習負擔越來越重的生活中,家長對孩子期望也越來越高,各種的補習班,興趣班卻實給孩子們額外的增加了不少學習壓力。作爲家長的我們要經常的與孩子溝通,問他們學校的學習情況,活動愛好,在學校和小朋友的關係,經常的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外面的世界,讓他們以後有處理事情,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致於碰到問題或事情就求助父母、老師。就象小孩遇到問題就會去找大樹,而大樹使終無怨無悔爲孩子負出。直到變成一個樹樁。如果大樹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學會處理事情的能力,事情也許不會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