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美國英語的小技巧

是什麼使得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交流能完全明白,這是關鍵,而不是說中國人和美國人之間怎樣交流能懂,因爲我們只要學會了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思維,我們肯定能把口語練好,和美國人進行很好的交流。這就是我不贊成大家去英語角的原因,因爲英語角都是中國人在說英語,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談說什麼都能懂。比如說媽媽一舉手你就知道她要打你,這就是一種默契,這就是read someone's mind.所以說我們要想學好英語,一定要試圖去read an American's mind,只要我們掌握了這個東西,我們肯定能把英語學好。

練好美國英語的小技巧

雖然我們不在美國長大,沒有真正的美國人的思維,但我們能模仿美國人的思維。我認爲有六種技巧,是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六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what a book is .我們中國人從國小到大學的課本儘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而美國的國小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描述階段,連啞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爲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這點我深有體會,大一時有個美國外教上課時就喜歡隨便指個東西,然後再隨便指個同學讓他來描述這樣東西,就像以前“幸運52”裏的猜詞遊戲一樣。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都會愣住,不知道該如何表述。後來有空的時候我就會試着去描述自己隨時隨地看到的一樣東西,遇到不會說的單詞就立即查字典,練多了自然就掌握了這樣的“技巧”,再也不怕外教的隨機提問了,而且無形中還擴大了自己的詞彙量。所以同學們不妨在課間,上下學的路上來試試用英語描述自己看到的東西,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爲東西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這一個東西,但卻有多種符號來表達它。如果一個人懂8種語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別人理解的機會就會大得多。用漢語說”水”別人不懂,用德語說別人也不懂,但用英語說water,別人可能就懂了。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按中國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them等,這種替換和國小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啓動思維。換到最後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誰,現實生活中也不能這麼隨便love.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爲I want to hug you.I'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that is love,這樣一來他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這點對於同學們來說是特別難的一項,有的孩子可能到了國中,高中的時候,讓說自己的心情,除了happy&exciting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並不是說沒學過更高級的詞彙或高級的表達方式,只是還沒有習慣真正去用那些新的東西,認爲那些只是用來做考試題而已。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學過新的詞彙、新的表達方式後,儘可能地去多用,多說。比如說,今天學了一個新詞,就想想它可以用來描述什麼東西,什麼事情。這相當於第一個技巧(描述看見的事物)的逆向思維。久而久之,不管是“順向”還是“逆向”的表述,同學們腦子裏的表達方式肯定就猶如泉涌了。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我及外,由裏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住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我們聽評書常說,欲知後事好何,請聽下回分解,中國人很認可這種壓軸戲、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國人聽到這裏可能會把收音機砸了:我聽的.就是what happened,但發生了什麼我不知道,還要讓我下回再聽,豈有此理!因爲美國人在時間上描述時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當悲劇性的東西,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如果同學們能夠領會美國人的這種思維方式,那麼在和美國人交流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考口語的時候,一定能做得更好。比如你要向考官說你的一個有意思的經歷,你可能會習慣性地把最精彩的環節放到最後。現在是不是可以試着倒過來呢?當然,如果是中國考官可就別這麼幹了。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因爲任何語言除了標準化的東西以外,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了,老外永遠也理解不了,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我認爲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我印象特別深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年做奧運志願者的時候,一位剛入住奧運村不久的運動員來尋求幫助,當時我們一起值班的有五六個同事,可是她最後請了我跟她同去解決麻煩。後來我問她爲什麼,她說因爲其他人說的都是“why”,只有你問我“how come”,所以覺得我的英語會比較好。說實話,我的水平未必在其他同事之上,只是平常會注意去搜集一些地道的表達方式,比如習語,讓自己的英語“顯得”更好。這條同樣也是同學們參加口語考試時可以參考的小tips哦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爲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想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

所以說,語文一定要學好啊。

最後一點,要有猜測能力。爲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岐義?就是因爲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樑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我想補充的一點就是在做聽力的時候,同學們心態一定要好!很多學生一開始聽,覺得這個材料語速特別快或者是特別難,就泄氣了。可是一般在這種時候,聽力題反而不會特別難,正是運用你聽到的隻字片語就能夠解決問題。所以越是碰到難的聽力材料,越是要鎮定,告訴自己,這題沒準比其它的都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