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蜀道難》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蜀道難》讀後感

《蜀道難》讀後感1

李白的一生都懷有建功立業偉大理想,並且他的性格也比較的豪邁。從他寫了一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就可以看出他對於官場以及對於自身的一些認知。李白這個人對於詩的領悟是非常深的,他寫的每一首詩都讓人回味無窮,其中一首《蜀道難》讓我感觸最爲頗深。

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是坐着對於蜀道的一個誇張的比喻,但是也是感嘆和惋惜,讓人不由得心想四川這個地方的艱難。《蜀道難》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和誇張的手法來描述蜀道的艱難險阻。但是也恰恰是因爲這些用誰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瞭解到蜀道的艱難和困苦,也讓我們深刻的領悟到了這些山水的特點和古老的蜀道的全貌。

這種事只有李白能夠寫的出來,因爲《蜀道難》描繪出來的一些艱難險阻以及磅礴大氣的畫面讓人記憶非常的深刻。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從這些詩詞的運用中就可以讓我們幻想連天。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描寫了蜀道的意義艱難險阻。用一個人可以擋下千軍萬馬,就可以看出這些羊腸小道是多麼令人難以逾越。

《蜀道難》這首詞中給我們描繪了非常多的景象,但是卻沒有用非常多的字眼去描寫這些風景,沒有用很誇張的手法去描寫,將來閒着反而是用一些平淡無奇的字眼,讓我們自身產生一些幻想。而這些幻想往往都是跟內容是重合的,所以我們在讀書到難的時候,才能由衷的感嘆蜀道真的是難於登天。

李白的詩詞之所以有這些魅力,源於他對生活的瞭解和對於一些詞的用意非常的準確。無論是三個字九個字還是多少個字,我們都能從這些詞中看出來的豪邁風格,以及李白那種對社會對人民的磅礴大氣吉他對於生活的一些自信。當我們沉醉於《蜀道難》這首詩時候,我們很難想象李白是在怎樣一個環境下而創作出來這首詞。

剛開始讀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結合到四川的那些艱難險阻的高峯,再結合我們當下所學知識,我們就能夠從詩人的浪漫氣息以及他用詞中感受祖國的大好山河。李白的這首詩中既有高山險阻也有湍流的河道,更有山河的壯麗。連綿不絕的山峯以及羊腸小道在我們的腦海中印象深刻。

《蜀道難》讀後感2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歷史傳說的神奇與壯美,山川景物的偉大和強悍,詩人李白的豪放與曠達,久久迴盪在腦海。再讀《蜀道難》,別有一番風味。

李白借“蜀道”這一特定的審美對象,通過描寫“蜀道”之“難”,來表達自己對生命的體悟與認識。而這種強烈的生命意識,就是《蜀道難》的魅力之所在。而今,往日的嗟嘆與無奈都變成了令人欣賞的美景、奇觀,“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千年古道,也變成了寬闊的道路,行人車輛不斷。

一場突如其來的人間災難悄然而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地動山搖,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橋樑坍塌,公路被山體滑坡、泥石流阻斷……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再一次出現了“蜀道難”的局面。

面對困境,有的人選擇面對,有的人則躲避。而我們的人民解放軍義無反顧地擔負起了抗震救災的重任。他們冒着生命危險,用自己的身體和困難抗爭,從瓦碩下面救出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生命;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從4999米嚴重缺氧的高空,空降地震災區救助災區人民,創造了世界軍隊空降史的奇蹟;他們冒着生命危險,挖鑿堰塞體導流明渠,排除了堰塞體潰壩湖水淹沒下游綿陽市的險情,創造了世界上成功處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蹟。是呀,蜀道難,但難不倒我們的民族和國家,也難不到我們英勇的人民軍隊。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也會有“蜀道難”的境遇。面對困難,我們應該怎麼選擇?文學家王國維曾把人生的境界分爲三種: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無論何時何地,王國維想告訴我們的是,要有那份別樣的豁達、頑強和堅持不懈。而劉墉先生則把這三種境界分別比作駱駝、獅子、嬰兒。現在的我們就像駱駝一樣爲了走出沙漠,就算再苦,也必須堅持。只有走出沙漠,纔有活的機會。中年的我們好像獅子,爲了達到自己的目標,爲了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而拼命工作,滿足自己的物質或是精神上的需要。晚年的我們卻迴歸到嬰兒時的天真,與世無爭,很淡定的過完餘生。無論我們像什麼,我們都要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做最想做的自己。

最後,我想說,無論我們處在哪個階段,達到何種境界,面對困境,只要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樂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鐘鼓饌玉不足貴”的坦然,相信終將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驚喜。

《蜀道難》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詩人李白所寫的《蜀道難》一文,這篇文章雖然不是第一次讀,但是當再次讀完後又讓人感慨萬千,又一次被李白的那種浪漫主義情懷帶進了詩裏,《蜀道難》凸現了大氣磅礴的崇高美,演繹了迅疾變幻的運動美,奔涌出參差錯落的音韻美,真正譜寫了一首浪漫主義的絕唱。現淡淡讀了文章後的感想:

作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清新飄逸,豪邁曠達,已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動搖的扛鼎之作,而《蜀道難》,就是這諸多審美對象中的一個經典。

李白的人格力量是什麼?勿庸置疑,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是“人生得意須盡歡”“會須一飲三百杯”的狂放。一個“狂”字,是他噴薄如日熱情似火的情感的體現,也是他對自己精神家園本能的執着的選擇:對“鐘鼓饌玉”的嗤之以鼻,蔑視鄙棄,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抗爭,毅然絕棄;對祖國壯麗山河的一往情深,無比熱愛!

總觀全詩內容,真正體現了一種雄健偉岸,高峻奇險,渾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種氣象不凡的壯闊美。只有李白,只有有着風捲殘雲般氣魄的李白,才能讓蜀道上連天的羣峯,壁立的懸崖,洶涌的惡水,淒涼的叢林,還有那磨牙吮血的

恐怖,全都渲染出大氣磅礴的長軸畫卷,才能凸現出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崇高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空間上難度上的極度擴張;“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時間上的極度綿延拓展;“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這“五丁開山”的巨大的神勇力量;“飛湍瀑流爭喧豗 ”的洶涌激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奇險崢嶸,這一切的一切,在詩人如椽巨筆的揮灑下,沒有一個不是突破景物常態的,沒有一個不是宏大壯闊的,沒有一個不是粗拙奇譎的,也沒有一個不是令人心動魂悸的!總觀全詩內容,真正體現了一種雄健偉岸,高峻奇險,渾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種氣象不凡的壯闊美!

《蜀道難》,一首狂放的浪漫的絕唱,從內容到形式,無不都是詩人狂放之情主宰下的鬼斧神工般的走筆渲染,寫意潑墨!知道李白的《蜀道難》的人,應該很多,他給人以遼闊的遠景,一種地平線的寬廣的感覺,又有一種崩天開地的豁然。

這是一種我們民族的本質,艱辛卻堅定,不易卻執著。

《蜀道難》讀後感4

小時便會吟“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想着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該是怎樣的仙風道骨。直到初學《蜀道難》時,便又想如此謫仙般的人物怎會有這般畏嘆。之後反覆思索,終不得果。只覺人生路似蜀山道,坎坷嘆,波折嘆,不如學太白那樣心破九霄,得一世肆意灑脫。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仕途坎坷,世俗薄他。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有些人不需要姿態,便是一場驚鴻。皇帝欽點不可耀,奸媚詆譭最爲悲。面對這滿目破碎的山河,盛唐不存,世態炎涼。經歷安史之亂,蒙冤牢獄之災,便是敬亭山後再無詩仙。是這世俗薄情,待他不善,還是這仕途坎坷,比蜀道路險,亦或是……他雖反覆驚歎蜀道難行,卻一直再走。不寄託高堂的莊嚴,不豔羨官場的利祿,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千年的風吹過,蜀道依存,他寧折不彎的風骨猶在。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是階級腐敗,憂國憂民。

“只扁舟破浪,亂髮當風”,蜀道究竟有多高險,讓他一嘆之不足而二嘆,二嘆不足則再嘆。這其中的反覆詠歎,是嘆蜀道之難,還是嘆軍事叛亂,是嘆錦繡繁華下的千瘡百孔,階級腐敗,還是嘆他這顆憤恨不平,憂國憂民的心。這又怎會是悲嘆,仰天長嘯,誰又與君知!獨坐花蔭下,獨自痛飲酒。“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怕錦城金醉紙迷,樂不思蜀,亂了天下。他爲國爲民的丹心猶在。

“問君西遊何時還”——是人生路坎,心破九霄。

“他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四海無鄉,酒入豪腸。七分月光,釀龕世夢。餘下月光嘯三分劍氣,繡口一吐便半個盛唐。我常於明月處想起他,思他的眉眼,思他的傲骨,思他的狂浪不羈,思他的肆意灑脫。便從中想到一個佩劍的白衣俠客,隨身攜着酒壺,且吟笑且徐行,慢慢消失在我的眼中,身後蜀山道上是他灑下的萬千銀輝。縱使人生路坎,但心破九霄。不如學太白豁達豪情,瀟灑走一回。他笑看紅塵的態度猶在。

子之詩詞,傑力人上。大騁闕詞,至於如此。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之後便再讀,亦是悲嘆。不如看淡坎坷,心破九霄。

《蜀道難》讀後感5

世人皆知,蜀道之難,萬物不可及。摒棄書本的道理,我想重新看看你的這首詩,我也想知道,哪個纔是真實的你。

我不知道,哪個纔是你的真實意圖。千百年來,那麼多人都在追尋你的足跡。蜀道之難,究竟是十六歲的你對友人的勸告,還是初入長安的你對自己的感嘆。我向來不想相信書本上所說的最貼切,一切未定之前,一切都是變數。不過,從長安直入蜀道,可見你對家的情結何其之深。或許,年少的你對友人的前行倍感不值,又或許,你對自己的前行深感痛心……我非神,也不能知曉千年前的你到底如何想。但是,蜀道之難的勸告,何嘗不能用在你最後一次入長安呢?子美尚且夢中勸你不要前往,而這一首看似悲嘆看似贈友的詩,那繪出的一幅幅畫面,那一句句勸告,何嘗不是和最終的你所吻合了呢?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啊!你很早之前,就已經知道,知道應當還家,也知道那殺人如麻的豺狼四處都是。你知道那是狼窩,但你沒有聽你自己的勸告,最終的你終究還是去了。子美夢裏的你,也去了。或許,大家都知曉,其實你就是這般。所謂蜀道之難,不過是寫給旁人看看,嘆嘆心裏的感慨。等到真正做起來,你永遠不會因爲磨牙吮血與殺人如麻而早早還家。你的錦城,你的夢,還有你的遠大抱負與理想,你不會放棄。其實,你的狂傲與自負在衆人眼裏其實可爲笑柄,明明不行,卻說的自己可以一般。但是,也正是你的狂傲與自負,受着你的才華支撐,得以讓衆人爲之傾倒!如若我是子美,我斷然不會勸你回來,我會告訴你——蜀道難,卻難不倒你李太白!

李白,我不知道把你前所作與你後所行聯繫起來是否妥當,我也不知道這迷離之中哪個纔是真實的你……但是我願意去走近你,非世俗之事故,而去體會你的感受,詩仙的角度,狂傲的路。

《蜀道難》讀後感6

作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清新飄逸,豪邁曠達,已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動搖的扛鼎之作,而《蜀道難》,就是這諸多審美對象中的一個經典。

李白借“蜀道”這一特定的審美對象,通過描寫“蜀道”之“難”,來表達自己對生命的體悟與認識。而這種強烈的生命意識,就是《蜀道難》的魅力之所在。而今,往日的嗟嘆與無奈都變成了令人欣賞的`美景、奇觀,“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千年古道,也變成了寬闊的道路,行人車輛不斷。

一場突如其來的人間災難悄然而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地動山搖,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橋樑坍塌,公路被山體滑坡、泥石流阻斷……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再一次出現了“蜀道難”的局面。

面對困境,有的人選擇面對,有的人則躲避。而我們的解放軍義無反顧地擔負起了抗震救災的重任。他們冒着生命危險,用自己的身體和困難抗爭,從瓦碩下面救出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生命;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從4999米嚴重缺氧的高空,空降地震災區救助災區人民,創造了世界軍隊空降史的奇蹟;他們冒着生命危險,挖鑿堰塞體導流明渠,排除了堰塞體潰壩湖水淹沒下游綿陽市的險情,創造了世界上成功處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蹟。是呀,蜀道難,但難不倒我們的民族和國家,也難不到我們英勇。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也會有“蜀道難”的境遇。面對困難,我們應該怎麼選擇?文學家王國維曾把人生的境界分爲三種: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無論何時何地,王國維想告訴我們的是,要有那份別樣的豁達、頑強和堅持不懈。而劉墉先生則把這三種境界分別比作駱駝、獅子、嬰兒。現在的我們就像駱駝一樣爲了走出沙漠,就算再苦,也必須堅持。只有走出沙漠,纔有活的機會。中年的我們好像獅子,爲了達到自己的目標,爲了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而拼命工作,滿足自己的物質或是精神上的需要。晚年的我們卻迴歸到嬰兒時的天真,與世無爭,很淡定的過完餘生。無論我們像什麼,我們都要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做最想做的自己。

“狂來輕世界,醉裏得真如”,當李白迷醉於自己的精神家園,陶醉在巴山蜀道上的一幅幅雄奇俊美的圖畫時,他的“狂放”“灑脫”,可謂發揮到了極致!

《蜀道難》讀後感7

這是一首讓古今文人拍案稱奇的詩章。

詩歌開篇即憑空起勢,驟響徹天。詩人把三個嘆詞相疊,兩個形容詞各帶一個語氣詞並列,另用一個比喻,來突出蜀道之難,詩句氣勢磅礴,使讀者在心目中對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按由秦入蜀的路線(長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嶺—劍閣—成都),具體寫蜀道之難。

先寫蜀道開闢之難。詩歌誇張地說自蜀開國四萬八千年以來,一直“不與秦塞通人煙”,後來五丁力士拽蛇導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這個悲壯的神話故事爲蜀道增添了許多神奇色彩,也間接地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次寫蜀道旅途之難。以“六龍回日”的神話和想像,用黃鶴飛不過、猿猱愁攀援來反襯,用悲鳥、子規作烘托,極寫山的高峻奇險;以“衝波逆折”“飛湍瀑流”的直接描寫,用“崖轉石萬壑雷”的誇張手法,極寫水的湍急兇險。

繼寫蜀道人事之難。劍閣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不乏據險作亂的先例,詩人懷着對國事的擔憂、對人民的關切之情,警告當局要吸取歷史教訓,防止地方軍閥據險作亂,殘害人民。

文末的結語寫蜀道之難導致的結果。行人望蜀興嘆,徒喚奈何,言有盡而意無窮。

詩人以鬼神莫測的筆法,縱橫馳騁,時間上從四萬八千年之前的混沌初開至戰國而至中唐;空間上從長安跨越數座大山而至成都,從上可摩天的山巔到激流回旋奔騰的深壑;其他,從行人至鳥獸,從神話傳說至當今世道……騰挪跌宕,驚心動魄,把蜀道之難渲染得淋漓盡致。

本詩爲樂府詩,形式自由,每句字數從三言至十一言,參差錯落,且三次換韻,非常適合表達大自然的奇觀和詩人熱情奔放的思想感情。詩歌融神話、傳說、諺語與景觀、人事、心理於一爐,想像豐富奇特,誇張新穎獨到,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句,前、中、後出現三次,反覆詠歎,內容逐次加深,產生了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全詩從形式到內容,充分體現了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

《蜀道難》讀後感8

李白一生都懷有建功立業的求仕思想,性格自由豪邁,入京求仕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念長安時,又有“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是那樣的雄健奔放,那樣的充滿激情,那麼的感情至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既是作者詠歎的主題,也是一嘆之不足而二嘆,二嘆不足而至於再嘆的基調。詩中大量運用神話,用誇張的手法來寫蜀道難行及戰禍之烈。使蜀道風光既神奇又壯偉,令人驚奇振奮,抓住名山水特色,展示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奇險、高峻之貌。通過傳神的歷史,使全詩充滿奇險色彩和浪漫氣氛。

“六龍回日”寫其高,“衝波逆折”寫其險,“黃鶴南飛”“猿猴攀愁”寫其峻,“飛流爭喧”寫其險,“捫參歷井”寫其危,“悲鳥、雄飛雌、子規”寫其空悲。總之,作者運用大量想象和形象的誇張,把蜀道的難和偉抒發的淋漓盡致。

氣象上,如從高山壁畫經過一般,一幅幅動人的畫面連綿不斷的出現在面前,讓人歎爲觀止啊!

還有,詩人反覆詠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也因而成爲千古傳頌之佳句,反覆詠歎描繪了由親人蜀道路上驚險而奇麗的山川。

結尾寫戰禍之烈,一方面寫劍閣的險要,易守而難攻,易生叛亂,不可留;另一方面寫蜀道軍事叛亂的殘忍景象,抒發詩人對現實的隱憂,他看清在繁華一片的氣象下統治階級的腐敗,因而深表憤恨與不滿,以奔放不羈的筆調寫了政治上的求仕心,也表達了對人民的熱愛。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憑的李白,一切無不盡歸筆底!

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命運大致相同,都是一直遭到排擠,一生失意,通過詩句表達對專權黑暗政治的不滿,但他們的失意在詩中消極的表現,如李商隱“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白居易“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侵月”,杜甫“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無不體現作者的感嘆,蘊藉憂憤。而李白單單除外,“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豈是悲嘆?是他那鮮明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