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特洛伊電影影評三篇

《特洛伊》的情節是嚴格貼合神話傳說的,影片將斯巴達與特洛伊之間的戰爭刻畫得氣勢雄偉。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特洛伊電影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觀看特洛伊電影影評三篇

  特洛伊電影觀後感篇一

電影還算不錯吧,宏大的場面加上布拉德皮特的表演都上演了一場特洛伊之戰,但是3個小時的影片似乎少點什麼,也許是因爲電影要表現的主題不是那麼明顯吧,也許電影就沒有試圖去表現一個主題。最後半人半神、所向無敵的阿克琉斯最後竟然被一個花瓶王子射死了,幾乎一無是處的花瓶王子,不但騙了美人心,殺死了最強戰士,讓整個城池的人用死亡爲他的錯誤買單,他卻像沒事人一樣,安然逃跑了……

“他是我見過的最強壯的敵人,我不會想和他打的”“這就是沒有人會記得你的原因!”他不效忠於任何國王,但是卻爲名譽參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他爲權利而戰,你爲榮譽而戰。”奧德修斯說的對,上帝給了阿克琉斯強大的戰力,也給了奧德修斯遊說能力,他們不過是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罷了,但是阿克琉斯不信奉上帝、不臣服於任何王者,只爲能夠永世留名癡狂。“這場戰爭將被永遠銘記,所有參戰的勇士都將名留青史”這便成了他參加特洛伊之戰的原因。布拉德皮特,從來都保持放蕩不羈的角色特點,但是幾乎在所有的影片中都會受一些智者的制約,雖然他知道別人在限制他,但是他卻似乎又心甘情願。他的母親明白他,“你會被孩子們記得,但是當他們死後就不會有人再記得你了”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不知道阿克琉斯去之前相不相信他母親的這句話,但是他終究是要去的。

與阿克琉斯相比赫克託更有傳統的騎士風範,不過總感覺古代的戰爭是這麼的搞笑嗎?大家正在打仗,然後變成了一羣人呢圍觀兩個人拼劍術,然後說今天不打了,各自回家。

  特洛伊電影觀後感篇二

他竟然哭了,抽泣得像個孩子,儘管一如往常,試圖維持他的堅強和驍勇,可是無法掩飾的滑落的淚水讓他瞬間歸返到了人性。撫摸着被自己殺死的赫克托爾的屍體,他輕聲啜泣着:安息吧,我的兄弟。他只是一個人,這個瞬間,和神無關。

其實這部電影就是和神無關的。我們不應該指責爾夫岡·彼德森,他只是努力地希望用自己人性的方式詮釋這麼一個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神話故事。十年的漫長戰爭濃縮成十五天的廝殺,神的子女最後也被凡人所害;而海倫,也就是用普通的美女代替絕色天香的傳說了。

沉醉在電影中,我忘記了所有熟悉的背景。忘記了海中漫舞的女神忒提斯的憂傷;忘記了雲霧中放出神箭的阿波羅的卑劣。電影中,我只看到了兩個人:阿咯琉斯和赫克托爾。彼德森也許只願意我們看到這兩個身處戰爭旋渦中無法逃避自身悲劇命運的英雄。

悲劇首先在於無法選擇的命運和自身內心掙扎的衝突。阿咯琉斯註定是個戰士,他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爲了戰爭中的榮譽。正如他自己說的:我不是爲某一個人而站,我是爲了全希臘,我是爲了希臘的戰士和他們的妻兒而戰。他的母親再次確認了他的終極宿命,你是爲這場戰爭而生的,你也將爲這場戰爭而亡。

只是他沒有想到他還會有愛情的發生,他的溫情脈脈和被奪取的慘痛欲絕讓他在戰場之外同樣顯得高貴。他甚至已經選擇了逃避這場戰爭,儘管痛惜戰友的犧牲,儘管痛心生命的踐踏,可是他依舊按捺住自己沸騰的戰火。他最後倒下了,爲了拯救一個女人。他鑽進木馬的唯一目的竟然就是找到並且保護這個女人。他奔跑在這個被廝殺搶掠的城市,目光急切,呼喊悲慼。這個時候我感懷於一個神的人性迴歸。

赫克托爾同樣充滿着高貴和悲悽的命運,這該是西方藝術的一種主脈絡了。西班牙劇作家維伽在《當代編劇的新藝術》一文中提到:“悲劇是王室和高貴的行動。”赫克托爾該是電影中的一個悲劇性人物代表了。從允諾承擔弟弟的行爲後果開始,他就已經知道城邦和自己的命運。儘管他鄙視弟弟的怯懦,可是作爲兄長他承擔了罪責;而在誤殺阿咯琉斯的堂弟後,他坦然地接受挑戰,走向死亡。他讓他的士兵明白一個男人的尊嚴:維護自己的榮譽,愛護自己的妻兒,保衛自己的國家。做個簡單的男人,是那個時候多麼難以實現的夢想!

一個崇尚武力的世界竟然存在着這麼兩位彼此惺惺相惜,厭惡戰爭憎惡死亡,卻又是被萬人景仰的勇士。他們嚮往着安寧和平快樂的生活,不僅是滿足個人,更是希望這個世界有着美好共榮的時候。可是他們總是被驅策着撲向戰場,刀起劍落,熱血噴濺,而廝殺的勝利和戰爭的榮譽中似乎看不見他們的笑臉。他們用生命譜寫了一場神話戰爭中的人性悲歌。

  特洛伊電影觀後感篇三

阿基里斯是古希臘歷史中最有名的勇士,以至於哲學家都會拿他來說事。芝諾提出過“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的悖論,就是把阿基里斯視爲健壯和善跑的英雄。傳說阿基里斯從小就被他的母親捏着腳後跟泡在藥物里長大,使他具有了超越凡人的體魄和幾乎不可破壞的肉身,而唯一沒被泡到的就是他的腳後跟。阿基里斯也是因此而斃命。“阿基里斯之踵”後來被喻爲無論再強大、再完美的人或事,都會存在致命的缺陷。

皮特主演的這一部《特洛伊》或許改名爲《阿基里斯》更爲恰當,故事主要圍繞着阿基里斯展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特洛伊之戰退縮爲表現阿基里斯悲劇宿命的一個背景。

在影片中,阿基里斯英勇善戰卻桀驁不馴,他是阿迦門農手下最傑出、也是阿迦門農最痛恨的勇士。他不願聽從阿迦門農的號令,因爲他看不慣一個國王爲了自己的私慾而發動戰爭。他甚至不願意爲希臘人的名義而戰,因爲他知道那隻不過是一個藉口,他明白“在我出生之前,希臘就已經足夠強大了。”然而,有一個理由卻是他無法抗拒的`。

事實上,影片一開始就明確宣示了主題,“人類不斷追求永恆的生命,要名垂千古,讓後人知道我們的榮耀和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偉大的愛情。”阿基里斯僅僅因爲奧德塞說的“參戰的英雄,都將千古留名”這一句話而走上了戰場,儘管出發前他的母親明確告訴他,“你如果去了特洛伊,必然會千古留名,但是隻要去了特洛伊,你就再也不能回來。”

阿迦門農說:“阿基里斯屬於過去,他目空一切,不會爲任何國家效忠。”阿迦門農則有着“六王畢,四海一”的野心,他聰明地抓住了阿基里斯驕傲的心態,讓他心甘情願地戴上了盔甲。阿基里斯知道“男人都要些什麼,但我要得更多。”對於榮耀的嚮往和千古留名的渴望成爲了他的“阿基里斯之踵”。

全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發生在阿基里斯殺死特洛伊王子赫克託之後的夜晚,特洛伊國王來找他要回心愛的兒子,阿基里斯跪在赫克託的遺體前,對他說,“我們很快就能見面了,兄弟。”在那一刻,阿基里斯已經徹底參透了自己生存的意義,明白了自己的命運。他了解到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當他僅僅因爲自己的榮耀而毫不憐憫地殺死了那麼多人的兄弟、丈夫和親人之後,他已經和他所不齒地阿迦門農成爲了同一類人。

死在阿基里斯手裏的赫克託則幾乎是一個完美的英雄,他的生命中只有很簡單的敬畏神明、保護妻子和家園的願望,他是一個好兒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親,也是一個值得任何人尊敬的對手。他曾經屢次挽救了自己的弟弟;他因爲錯誤地殺死了一個青年而內疚;他最終勇敢地走向了阿基里斯。赫克託是阿基里斯的一面鏡子,正是赫克託讓驕傲和虛妄的阿基里斯認清了自己。當然,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正如阿基里斯的媽媽預言的那樣,當他從邁錫尼揚帆而去的時候,他就不再回來。

同樣揚帆而去,不再回來的還有海倫和帕里斯,特洛伊之戰因他們而起。如果阿基里斯因爲“榮耀”而千古留名,他們則因爲愛情而留名。小王子對待愛情的態度與他在戰場上的表現截然相反,他明知如果帶着海倫會給自己和特洛伊帶來多大的災難,他仍舊義無反顧。或許這是因爲他的年輕而浪漫,換做他的哥哥赫克託,決不會這樣做。不過在特洛伊城破之時,帕里斯終於明白了愛情的真諦,他選擇了戰鬥,選擇了做一個讓他的哥哥會爲他驕傲的人。他知道愛情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如果繼續逃跑,不值得贏得海倫的愛。他要做一個真正的男人,只要勇敢,“不管今生或者來世,我們一定會相聚。”

最終,阿基里斯被帕里斯射死。實際上無論是誰已經不再重要,阿基里斯之死只是他自己獻給自己生命的祭品。人與神的不同就在於人是會死的,而正是這樣使得人生中的每一刻都可能會很珍貴,阿基里斯臨死前已經感受到了布里塞伊斯帶給他的平靜,相對他一生征戰而毫無意義的日子,他不會有任何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