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後感(精華)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三字經讀後感(精華)

三字經讀後感 篇1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周永章的《低碳生活三字經》在其中我感悟極大,該書主張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可想而知我們的地球母親已經慢慢支撐不了我們的“摧毀”。

一、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的定義

在幹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範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爲因素,尤其是人爲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着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所謂幹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佔78.09%;氧氣,佔20.94%;氬,佔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污染物的分類

大氣污染物主要可以分爲兩類,即天然污染物和人爲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爲污染物,它們主要來源於燃料燃燒和大規模的工礦企業。

顆粒物: 指大氣中液體、固體狀物質,又稱塵。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總稱,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總稱,包括氧化亞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氫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烴類氣體。

其它有害物質: 如重金屬類,含氟氣體,含氯氣體等等。

大氣污染的危害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

一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複雜的成分,在燃燒後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爲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二是臭氧層被破壞 。

大氣被污染後,由於污染物質的來源、性質和持續時間的不同,被污染地區的氣象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差別,以及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的不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也不盡相同。大氣中的有害物質主要通過下述三個途徑侵入人體造成危害:

《1》通過人的直接呼吸而進入人體;

《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於水中,使之隨飲食而侵入人體;

《3》通過接觸或刺激皮膚而進入到人體。其中通過呼吸而侵入人體是主要的途徑,危害也最大。

我們把大量的破壞物給地球,當然我應受我們應有的“報應”

所以我們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節能減排”,不僅是當今社會的流行語, 更是關係到人類未來的戰略選擇。提高“節能減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一起減少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意義十分重大。“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於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也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

所以我們應攜手支持低碳生活,讓我們美麗的家園一直健康。

三字經讀後感 篇2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閱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在我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背誦《三字經》給我聽,它是我接觸我最早的經典誦讀書。

一開始,媽媽只要有空就在我身邊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並沒要求我也跟着學,後來聽的多了,我也就慢慢會背了,從一開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揚”,再到“弟於長,宜先知。”。再後來我就經常和媽媽一起配合背,有時候是一起背,有時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媽媽就對後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來越喜歡背《三字經》了。

媽媽看我背得越來越多,就開始給我講《三字經》的故事,像《孟母三遷》呀,《孔融讓梨》呀,我都特別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聽聽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決心要做個尊老愛幼,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我已經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能自己藉助拼音讀《三字經》、看《三字經》故事了。一有空閒我就把《三字經》從頭來一遍,那些經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夥伴之間炫耀的資本。課間的我,身邊總有很多“崇拜者”圍在身邊,那是我的同學在用羨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經》、聽我講《三字經》的故事。

寒假一天,我非常認真的讀了《三字經》這本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介精湛的哲言雋語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習”、“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所感動。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經常模仿那些辦喪事人的哭泣;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集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附近,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正所謂“近朱則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國小生,猶如一塊璞玉,不經雕琢,怎能成大器?我們應立鴻鵠之志,刻苦學習,勇登峯頂,長大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還有“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講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紂王朝的殘暴統治,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使我國曆代王朝中最久的朝代。讀了“三字經”後,我對這段歷史印象更深刻了。

《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我建議你去讀一讀,他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三字經讀後感 篇3

《三字經》是我們學習中華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門之書。據資料介紹,《三字經》是中國800年來流傳最廣的啓蒙讀物,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兒童道德叢書》,那都說明了《三字經》的文化地位何其重要,同時爲了讓剛入學的孩子對中華傳統文化又一個薰陶,爲了自己補上《三字經》這一課,我認認真真抽空讀了這本書,雖然沒有讀完,但發現《三字經》裏面確實有許多寶貴的東西,值得現代兒童,甚至成年人都來讀一讀。

《三字經》可謂是一塊“全營養飴糖”說它是“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適全文結構嚴謹,文筆自然流暢,深入淺出,講求押韻,琅琅上口,非常適合背誦識記;二是指其具有“緩釋”功能,識記後未必能全面理解,卻能指導其日後的學習,並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常識的增多能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有回味豐富的功能,能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三字經》採用敘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廣泛深動而又言簡賅。我爲了實現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的目標,潛心研讀吟誦《三字經》,並已開始教孩子理解朗讀《三字經》裏的故事,以期培養孩子的品德、禮貌、文化素養。讀《三字經》,和孩子一起讀《三字經》,我覺得具有現實意義或有針對性。

如今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等都說明了爲人父母的責任和嚴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另外,在日常教學和學生相處中,我發現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爲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從國小開始,經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爲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爲父母溫暖牀蓆。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尊長,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三字經》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從其對歷史的表述中可見一斑,文中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變遷,寥寥三百餘字,卻集齊要點和精華,讓人耳目一新,有登高望遠,一覽衆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伐紂。八百載,最長久。”寥寥48個字,卻包含了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先後順序。“三王”所指三個朝代開國君王、延續時間,以及從夏朝開始摒棄禪讓、王位世襲等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在結尾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麼遺產。作者的態度是“人遺子,金滿籝;我教子,唯一經。”

他說世上許多人爲子孫計,留下許多金銀財富給後代,教育子女,唯有一冊經書而已。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我很贊同這個觀點。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穫是對孩子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作爲教師的我們,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我們的所作所爲是小朋友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怎麼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呢?所以,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三字經讀後感 篇4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爲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篇1]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

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爲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

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爲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爲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着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運用事理並舉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蘊含了我們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可以說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經典詩文感人肺腑,中華美德動人心玄,《三字經》就是教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怎樣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座標,如何培養道德情操的。

“頭懸樑,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是《三字經》中兩則多麼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呀。當我讀到這兩句時不禁感慨萬千,在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網絡遊戲、電視,很多的孩子都成了熒屏兒童。

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奮發學習的決心。因此,作爲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經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爲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孟子所以能夠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作爲教師,我們要積極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教師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經驗密切聯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

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提出一定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困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爲了讓孩子儘早地成材,不停的轉學,直到找到一所他認爲好的學校爲止。這不跟“昔孟母,擇鄰處。”一樣嗎?

三字經裏一個個榜樣十分明確地告戒我們:向他們學習,就能有所作爲。我們要教育學生把榜樣作爲模仿的對象,以榜樣的行爲規範自己的舉手投足。

三字經讀後感 篇5

從事國小語文教學20個年頭,長期盯着現行國小教材,對古文化的關注很少。只是模糊地覺得古代學堂研讀《四書五經》,學習方式是死記硬背,心理上基本持排斥態度。除了上學時讀過教材選編的部分古文內容和幾部文言小說外,沒有系統地讀過古代經典。我真正對經典加深認識還是從聽陶繼新老師的報告開始。他舉的自己和同事讀書經歷的對比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陶老師堅持背誦中外大家的“經典”而成長爲全國著名的教育家,退休後每年都有幾百萬字的著作問世;而他原來的同事也堅持讀了數十年的書並沒有質的提高,對陶老師的飛躍大惑不解。陶老師依據自身的經歷和見聞指出:“我讀的80%以上是世界大師的作品,雖然沒有成爲大師,但在思想上與大師在一點點地靠近。你讀了26年的書,多是三流四流的作品,思想認識有時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可能下降。”陶老師還專門針對教師指出:“衆多老師們都在模仿名家的教學,但學不來;缺少的不是技巧,缺少的是思想和文化的積澱。”出於對陶老師報告的再學習,我從《三字經》開始嘗試了對“經典”的研讀。

《三字經》是南宋以來求學者的啓蒙讀物,僅千餘字,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初讀第一遍,我變有了如獲至寶的感覺,深爲自己積澱的淺薄和未能早日研讀而愧疚,也初步領略了“經典”的豐富內涵。難怪《兒童中國文化導讀》的整理者發出這樣的質問——“作爲中國人,有幾個人讀過《四書》、《五經》?……即使是一名專門學習中文的大學生,又有幾個人可以背誦《論語》和《大學》?而這一切,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即可做到。”陶老師主張“循着大師的腳印前行”,認爲“經典裏有產生思想的思想”。他的忘年交“老咪”年僅13卻“飽讀中外名作而又詩文俱佳,出口成章而又哲思飛揚”,被譽爲——“少年奇才”。“老咪”的成才佐證了“經典”的力量。

在從網上搜集關於《三字經》的資料時,我發現《三字經》有很多版本,因爲每一朝結束以後,後一朝代都會把前朝的歷史編寫進去。對《三字經》的解讀也有多個版本,見仁見智,良莠不齊,以我這初學者的認識能力,居然分不清何爲正宗。一次回老家時意外地從父親那兒得到了清代古版《三字經》,讓我再次加深了對“經典”的感悟。拜讀清版,才知道《三字經》本身還有詳盡的批註,網上諸多沒有見過原著的“學者”的註解與之相比實在太不“經典”。回想在班裏進行《論語》誦讀時,學生購買的《論語》也有十幾個版本,章節的編排順序亦有不同,看來因爲不同編者對“經典”的理解不同,所以“成果”亦有差別,而要想真正探尋原著大師的思想,還得選擇最權威的版本,閱讀最原始的“經典”。

對照《論語》、《三字經》和我們平時致力探究的現代教育改革,基本思想一脈相承。如果對古代經典加強研讀,必能對搞好現代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準確把握新課程改革的主旨,也必須加強對現代綱領的'學習。於是,我重新翻閱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綱要》和《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等書,再次感受了豁然開朗的感覺。“老咪”的父親王輝湘認爲:“宇宙浩渺無邊,而人的生命卻是有着極限。在有限的人生中,要讓老咪讀到世界上高層次的書。所以選讀之書,必須取乎其上而不取乎其中,取乎其中而不取乎其下。”即便在老咪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王輝湘給老咪所讀之書也不是一般孩子常讀的通俗的小人書,除中外著名童話外,便是偉大詩人的精品之作,以及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的經典之作。可見,只有“經典”才能把人帶上成才的高速公路。

陶繼新老師遍讀世界典籍,50歲開始着意背誦,十年連續不斷,親身感受到60歲的今天記性居然比十年前好,文思居然比年輕時快。讀書不在貪多,重精;經典不能只讀,要背。陶繼新老師和“老咪”爲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身爲教師的我們也

三字經讀後感 篇6

認認真真地閱讀了新三字經的每一字,每一句,我發現它所蘊含的道理、意義都能透過短短的三個字表達出來,最令我感悟甚多的是“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樑。天行健,人自強,生我材,爲興邦。”我是一個喜愛想象的女孩,我天天幻想着長大要爲祖國效力,做出我自己的貢獻,盲目的尋找着目標。老師取《新三字經》的一小段話來爲我指點迷津:““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樑。天行健,人自強,生我材,爲興邦。”我知道了老師的用意,她希望我長大可以做祖國的棟樑之才,從小要立大志,朝理想奔跑,堅持不懈,長大後纔可以成才,如願爲祖國效力。我感激老師用我最喜歡的這段話來爲我指明方向,新三字經像一盞路燈,爲迷茫的我指明前進方向。

我像一隻迷路的小羊,在茫茫草原上尋找我的家(我的目標),當我不知定哪個點爲目標時《新三字經》的一段話出現在我腦海中:“登書山,善思考,遊藝海,陶情操。”我頓時好像成了一個好學的學生,每天仔細的閱讀書籍,像一匹餓狼貪婪的吸允着書籍中蘊含的知識。努力地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在藝術的海洋裏遨遊,畫一幅畫、寫一首詩、唱一首歌,宛如百靈鳥在樹枝上悠閒地吟誦着一首首小詩、哼着一首首小曲,揮着筆自然地畫着山水秀色,雖然不是傑作,雖然不是傑曲,但我從未放棄過,在我的生命字典裏從未有過“放棄”二字,我慢慢地去領略,慢慢地去體會,慢慢地去感受,靜靜地去思考,吸取精華,累了,停下腳步,休息一會兒。、

看到了《新三字經》我想到:“人之春,在少年,光陰迫,惜時間。生有涯,知無限,苦攻讀,莫偷安。”我懂得了:人的一生精華在於少年時期,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因此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人的一生有生命的限制,而知識卻是無邊無際的,要在最精華的時期努力學習,不能把光陰浪費在無用的嬉戲打鬧上,抓緊時間的繩索衝向理想的方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認真帶着懂得的道理去閱讀、去實踐,我的學習在進步,我的心靈在成長。我的進步我自己沒有察覺到,我認爲這是無用的努力,我的學習不會再上升。我的放鬆讓網絡遊戲鑽了空,迷上了它,我的成績一落千丈,當我呆呆的望着桌上的《新三字經》腦海中浮現出了這句話:“戒網癮,防泥沼,壞毛病,要改掉。”是啊!如果我放棄了,我曾經的努力,那就是前功盡棄,到時後悔就晚了,不如現在就轉個彎回到我的正軌上來,讓我信心的這列火車,順着《新三字經》的軌道繼續航行吧!

我總是伴着《新三字經》想到我的學習好似童年蹣跚學步,好似牙牙學語,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時今日,多少辛酸,多少苦辣,怎可輕易言棄,難道有誰捨得前功盡棄?我從此學會了堅持,再也不會放棄。我只注意到了學習,把平時說到的三好拋在了九霄雲外,我隱隱約約記起:“德智體,是三好,德爲上,智爲高,體爲本,風華茂。”我領悟到了:品德、智慧、身體是最重要的,我的品德註定我的命運,我的智慧註定我的'機遇,我的身體註定我的一切,三樣結合,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健康的三好少年。

我翻開《新三字經》引入我眼簾的是:“清肌膚,潔心靈,正衣冠,修其容。”我發現這不正是我的不足嗎?我顧着完美自己,卻忘了人生最基本,我知道每天早晨要帶好紅領巾、校牌,穿好端莊的衣着,乾淨的面容,彬彬有禮的道聲:“早晨好。”《新三字經》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帶給我了我無窮的奧祕,我在它裏面探索、尋找,取它之所長,補我之所短,它讓我從無知的少年,搖身一變,成了好學生,改正了我的缺點,增加了我的優點。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讓我有了深刻的體會。使我更加懂得朝目標奮鬥,我會吸取三字經的道理,向我自己心中的三好生奔跑。

三字經讀後感 篇7

閒暇之餘,信手翻閱《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下冊,恍若在閱讀一本通俗的中國二十四史,恍忽間隨錢文忠先生在字字溯源中一起走近歷史事件,並從文字的推敲中,探查歷史的真相。

林肯曾說“讀詩使人聰慧,讀史使人明智,”在二十四史的演變中,我能更深層次的感受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至理;並深刻感受到唐太宗在魏徵去世後感嘆的“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錢文忠先生說:“《三字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詞集,《三字經》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它在今天就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生命力一定還在,一定是超越時空的。”我對這個說法相當認同。在閱讀中,我看到幾乎所有的朝代在開始時都是勵精圖治的,但在滅亡時都是因爲長期腐敗造成的。在讀史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皇帝奢靡的生活,又能感受到生於皇家的不易,如唐後主李煜“願生生世世莫生於帝王之家”的無奈;又如齊恆公竟被手下關了禁閉,活活餓死,屍體被撂了67天;再如在魏晉南北朝時,只要有人奪位一當了皇帝,就要把前朝皇帝的直系親屬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在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不同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歷史人物。如禮賢下士的周文王,親自爲姜太公拉車請其輔佐朝政;荒淫無道的周幽王,爲博美人一笑,峯火戲諸候;堂吉訶德式的宋襄公,演繹着迂腐與仁義;求賢如渴的秦穆公;“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豪氣干雲的項羽與深通“厚黑”的劉邦;“假聖人,僞君子”王莽;勵精圖治的李世民,疑心的崇禎等等……

錢文忠先生尊重歷史事實的探尋。如在講解“贏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時,對秦王國的一統,他肯定了從秦孝公開始的“商鞅變法”,並點評秦朝是經過六代人的努力,才使秦王贏敗有施展雄才大略的機會。並充分肯定秦始皇的功績:即一統六國,書同文,度同制,車同軌,行同倫。並對歷史批評的“焚書坑儒”進行了探尋,所焚之書主要爲“六國史書”,所坑之儒主要是練長生不老藥的“術士”。在講解“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一段,介紹到“玄武門”之變,錢老師這樣敘述“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正史上歷來被說得一無是處。但是大家別忘了,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未必客觀……”,然後又對該事件進行了探尋,寫出了歷史完人李世民的“不完美”之處,並指出貞觀之治是在隋及開唐的基礎上,勵精圖治的結果。錢文忠在品評歷史的時候,注意從歷史事件對後世的影響入手,去品評功過,對皇帝的生活作風問題有些輕描淡寫,我想或許是錢文忠先生認爲皇家皆如是吧。包括對短命隋朝的兩位皇帝的政績的肯定,對個人成就大於政績的皇帝,如創造“瘦金體”的`宋徽宗、擅長木工的明思宗朱由儉進行了嘲諷。我覺得這些批評是客觀的,因爲他們在浸淫於愛好之中的時候,忘了歷史賦予他們的沉甸甸的責任。

錢文忠先生注重對細節的描述。如在講解“迨至隋,一土字,不再傳,失統緒”時,介紹愛照鏡子的隋煬帝時,他是這樣寫的。“隋煬帝有一個喜好,喜歡照鏡子,照鏡子的時候,他時不時做一件事,一邊照鏡子一邊摸着自己的脖子說‘哎呀,好一個腦袋,可惜不知道將來誰來砍他。’”

總之,讀《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下冊,更像讀中國厚重的歷史。就像《三字經》自己總結的那樣――“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只有像錢文忠老師那樣“考實錄”,採用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真正做到“若親目”。讀一本好書,彷彿自己在與心靈對話;我想,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把《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上冊也細細讀完,進一步感受民族經典中鬱郁的芬芳。

三字經讀後感 篇8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最後的一些——“瑩八歲,能詠詩”到“戒之哉,宜勉力”,裏面講的是古聖先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幾句話十分影響我“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勤有功,戲無益。”這幾句話主要講我們要小時候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段。這樣,長大爲國。、爲民、爲自己都有好處。還能使父母長輩感到驕傲自豪,造福於後代。

以前,我總以爲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很長,不必這麼累這麼認真地學習,可以留着一些知識以後慢慢學。可現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只有那幾次,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並且知識也像一個黑洞一樣,越來越大。今天你會了這個,明天又有新的知識等着你,可誰又能保證你前一天學的知識忘不了呢?知識像一隻被人吹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算你有三個腦子每天不停地記也記不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近在手邊的學習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錯過就再也記不住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並且這種快樂就像夏天裏的冰一樣,一吃還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一下這種快樂,不過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從而無心學習,長大後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像一杯咖啡,剛開始有苦,然後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後是香醇。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雖然剛開始沒有香,不過會越來越有甜頭。從而讓你愛上這種長久的快樂。

我要學會做一個珍惜時間,品嚐學習“咖啡”的小才女。三字經的讀後感二

朗朗乾坤,得萬古之靈氣,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曠世之奇書,《三字經》橫空出世!小子對此奇書甚有感觸,即書一文,此亦個人之意,又亦兒戲之言,不可當真也!

何謂此書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韻句成句,自成一體,易讀易記,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華文化之精髓,這部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書,竟融“歷史、地理、人物、天文氣象、詩書禮樂、教育、哲學”於一體。可謂學一書而通萬卷也!但是,我們要把《三字經》與當時的歷史條件聯繫起來思考,正確地認識,主動汲其精華,剔其糟粕。

親情、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孔融四歲就知道讓大梨給長兄;黃香九歲便主動孝順父親而無怨無悔。

重視子女教育和歷史教育亦是優秀的文化傳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玉不琢,不成器”。這體現我國對教育的重視。《三字經》還將整個中國歷史濃縮在一起,易學易記,並且專門談到學習歷史的方法。

總之,這一切都表現了古代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於當時的歷史與政治原因,造成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使《三字經》多了幾分糟粕:三綱五常。所謂“三綱”,即“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這說明當時的人們愚昧地認爲有了“三綱”,就會形成君順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婦順的社會安定局面;所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這是人人都必須遵守這些基本道德底線,不容打破。只是可憐當時的人啊!一心認爲三綱五常可以維護家族、國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綱五常並親身踐行,實際上這不過是富有的統治者對被統治者在倫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緊箍咒而已。

總而言之,《三字經》這本奇書,其精華就在於對親情、孝順的張揚,對後天教育和歷史教育的重視。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綱五常爲核心的封建道德,兩千年來一直是束縛中國人思想和行爲的繩索。

我們一定要記住,《三字經》所體現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去汲取精華,剔其糟粕,最後發揚光大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