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訓練教案大綱

  前言

高中作文訓練教案大綱

作文教學歷來是教師和學生頭疼的地方,本人認爲,要在大學聯考中取得好的成績,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應該從高二分科就開始進行專門的訓練,故此,寫下此教案,以作教學參考。

作文教學指導思路

(依據2001年大學聯考考綱要求擬定並且將依據2002年2003年考綱修正)

  一、要求:

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用應用文。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爲基礎和發展兩個等級。

1、基礎等級D

①符合題意;②符合文體要求;③思想健康,中心明確,內容充實;④結構完整,語句通順;⑤書寫規範,標點正確。

2、發展等級D

①深刻透徹

(如: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預感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

③生動形象

(如:善於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形象豐滿,細節生動,意境深遠);

③有文采

(如:用詞生動,詞語豐富,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的手法,文句有意蘊);

④有創新

(如:構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材料新鮮,見解新穎,有個性特徵)。

  二、複習指導思想

近三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命題均只考一篇大作文。特點是文體寬泛,題材寬泛,考生有話可說,而且這幾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題基本上得到了社會各界與國家教委的肯定。

那麼,以後是否沿襲這種命題方式?我們不能肯定。我們只能根據考綱進行全面訓練,以不變應萬變才爲上策。

1關於小作文是否需要練習的問題。我們認爲無需多加練習,理由有三:

一)、1999年考綱規定寫作內容有"整篇文章"與"單項能力",結果並未考"單項能力",2000年只規定"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刪除了"單項能力"的考查。估計大學聯考命題組認爲"單項能力"主要還是考的語言表達,可以在第五大題"語言表達"部分考查,而無需再考小作文。

二)、在考場上有限的時間內寫兩篇作文,不利考生寫作能力的正常發揮,寫兩篇作文的結果,往往導致兩篇作文的水平都不高,因而使考生的寫作能力的評分趨於接近,拉不開分距,不利選才。

三)、即使考小作文,但我們相信,只要考生的記敘、描寫、議論、說明等基本的表達方式能過關,能寫好大作文,就不怕寫不好小作文。只要考場上審準小作文題,按題意要求寫,平時不多練習小作文,同樣能拿高分。

2、關於要不要進行各種文體分類訓練的問題。有人認爲近年來淡化文體,因此高二教學和高三複習時不要進行分類訓練,也不要進行文體模式訓練。我們認爲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理由有二:

一)、淡化文體,並不是說沒有文體。考題要求是“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也就是說可以讓考生髮揮自己的長處,長於寫記敘文的就寫記敘文,長於寫議論文的就寫議論文。因此掌握各種文體的基本模式及創新形式,很有必要。

二)。學生進人高三時,寫作能力差異很大,說有的學生的作文已達大學聯考優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當於、甚至於低於高一新生水平,絕非危言聳聽。比如給學生一個話題,要他展開分析,把道理講得透徹一點,如果議論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難寫好這篇議論文。爲了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所以有必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模式訓練。

3、關於教學和複習訓練內容如何安排的問題。考綱要求幾種主要文體都考,而且作文評分分爲基礎等級與發展等級。因此,我們上學期的訓練內容主要是議論文與記敘文的基本套路與審題訓練,力圖通過訓練讓學生作文達到基礎等級。下學期是不限文體的作文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長處,確定某一文體進行強化訓練,力圖通過訓練使其作文達到基礎等級的上限或創新等級。鑑於歷年大學聯考大作文都沒有考說明文(考場說明文很難做到材料具有客觀性),所以沒有安排說明文的大作文訓練。

  三、具體實施方案

①、高二學年(2001年下半年——2002年上半年)着重審題能力(分記敘文和議論文)和寫作基本套路的訓練(分記敘文的物聯式、領悟式、高潮式、鏡頭式和直抒式)。

②、高三學年(2002年下半年——2003年上半年)着重就作文的發展等級進行訓練,具體分爲:①、深刻透徹。②、生動形象③、有文采④、創新。

  第一、二課時

一、審題立論的要求

首先,根據題目確立論點要準確。

其次,要根據讀者思想實際立論,否則就是“無的放矢”。

第三,確立的論點要新穎。即立論要有時代感,要敢於求異思維。

二、根據命題立論

寫命題議論文要注意區別題目與論點,凡題目是疑問句的,需要作者作出正確的回答,回答的內容就是論點。凡題目是修飾句的,需要作者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與修飾句內容具有相似點的生活道理,都可作爲論點。凡單概念型命題或多概念型命題,都要把題目補充爲完整的判斷。比如《漫話入迷》可以補充爲“在事業上入迷,才活得更有意義”;《談友誼》可以補充爲“友誼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上”。其中多概念型命題首先要弄清概念之間的關係,然後根據其關係補充爲完整的判斷作爲論點。例如《汗水和靈感》是條件與結果的關係,可以補充爲“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靈感”。

四、根據材料立論

根據材料作文立論,除了要儘量做到“議論的角度”一節中所說的“準、實、新”之外,還要注意審準材料、弄清題意。下面舉例說明:。

1、要"全"不要"漏"

作文題:情以“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名言進行立意,聯繫自己學習語文的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

此題除題目與字數的要求外,從內容角度看有以下兩點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這句話,並將它化爲自己的觀點;二是要聯繫自己學習語文的實際來發表看法。只談語文學習和生活的關係而不聯繫自己的實際,就屬於“漏”掉了要求,作文評分是要降等的。談語文學習和生活的關係也要從兩方面來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要在生活中學習。這是文章的觀點。文章思路應爲,我在生活中是怎樣用語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樣學語文的。

2.要"準"不要"偏"

作文題:後漢時期,有人曾懷着十斤金子,向楊震行賄,說:“暮夜無知者。”楊保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所知?”使行賄者碰了一鼻子灰。山東省曾有座“四知廟”,就是紀念這個楊震的。請根據這個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

此則材料涉及兩個人物,我們應根據主要人物立論可擬題爲《要發揚“四知”精神》,觀點爲“有職權者要清正廉潔”、如果根據次要人物行賄者立論,以《行賄者戒》爲題,確立“行賄者必碰壁”爲觀點,則偏了題。因爲在現實生活中行賄者不一定“必碰壁”。

3.要"深"不要"淺"

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用哲學觀點去分析材料,認識問題,往往會高屋建瓴,洞若觀火。

一、命題作文:《說說“眼見爲實”》、《說“爭”》、《發光與沾光》《小議“代溝”》、《說“風度”》《談嫉妒》、《談韌》、《“熱”論》、《得與失》、《壓力與動力》、《壓力與潛力》、《榮與辱》、《紅燈與綠燈》、《自卑、自負、自強》、《自責、自勵、自強》、《小溪、大河、大海》、《護短、避短、補短》、《河、船、橋》

要求:l、給以上題目各確立一個論點,要求聯繫實際進行立論且立論新穎。2、任選一題寫作;不少於800字。

二、材料作文:一天晚上,法國雕塑家羅丹(1840-1917)叫來幾個學生,讓他們一齊欣賞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時間所雕成的巴爾扎克像。一位學生指着雕像那雙疊合在胸前的手,說:"這手像極了!老師,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這真誠的讚美引起羅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身邊的一柄斧子,朝着塑像的雙手砍去,一雙“完美的手”消失了,學生們也驚呆了!羅丹解釋說:

“這雙手太突出了!它們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屬於這個雕像的.整體了。記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藝術品,沒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體更重要的。”

根據以上文字,從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題目自擬,全文不少於800字。

  第三、四課時

根據不同的題目類型可以採取不同的構思方法。

一、大中取小法:如《追求》,從字面上看,題目很虛很大,審題立意時不知如何下手,這類題目就要從小處來寫,可以寫一個老教師的追求,一個普通工人的追求,一個邊防戰士的追求,一箇中學生的追求,也可以寫自己的追求,總之,各種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寫。

二、揭示本體法:題目是喻體或象徵體,就應該揭示它的本體。如《春風》、《暖流》,本體可以是黨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師長的教導可以是同學的幫助等等。《紅葉》,不是寫經霜的楓葉,而是要讚頌老幹部、老工人、老教師。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節、爭獻餘熱的高尚糧神。也就是說,《紅葉》就是寫樹老葉紅,人老心紅。

另外既可作本體來理解,也可作喻體來理解的題目,如《一次不尋常的考試》,則可以寫文化科學知識方

面的一次實實在在的考試,也可以寫思想、道德、行爲方面的一次考驗。《珍貴的禮物》。可以寫人情往來方面的贈送的珍貴物品,也可以寫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績、成就或成果,還可以指父母、師長或上級領導教育自己的金玉良言。

三、添加因素法:如《心事》,可以在原題前面加上“我的”、“老師的”、“奶奶的”、“班主任老師的”等。

四、改造文字法:如(啊,新世紀》,這個題目抒情色彩很濃,審題的關鍵在於對“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啊”字很顯然含有驚喜、讚美之意,於是可將題目改造爲《我讚美新世紀》、《新世紀暢想曲》

五、擴大範圍法:題目含意內容很窄,無法取材,可以擴大範圍來寫。如《在今天的課堂上》,可以將發生在“今e的課堂上的所見所聞"作爲文章的線索,穿插回憶昔日課堂內外的事;也可以把"今天"作爲廣義的今天來理解,寫最近一個時期的課堂上的事。

六、瞬間昇華法:如《得與失》、《機會》、《勇氣》、《考場》、位置》等,均可敘寫發生在一瞬間的事情經過,結尾道目從中悟出的哲理。

作文題:《燈光》、《_的憾事》、《心靈深處》、《不能沒有你》、《掌聲》、《新生》《考驗》、《橋》、《理想》、《心願》。

要求:1.選擇恰當的角度,給以上題目擬出簡明的提綱。

2.任選一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於800字。

  第五、六課時

議論文的基本套路實際上就是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方式。

總分式結構是先總說後分說,總說提出中心論點,分說部分則橫向開拓,分解論點,論證中心。

遞進式結構是縱向開拓,步步推進,深化議論。

縱向開拓的思路,就是“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的思路,也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一一解決問題”的論證模式。

“是什麼”可理解爲提出問題:或指明問題的實質,或申述論述的範圍,或直接提出中心論點等;也可以是對論述對象作必要的解釋、說明等。解釋,不一定是下定義,可以舉例說明,也可以對比說明。

從“爲什麼”與“怎麼樣”的角度論述,是文章的主體部分,這兩部分可以並重,也可以有所側重,不一定平均用力。側重點的選擇,要考慮需要我們着重講清的是觀點成立的理由,還是根據某個道理應該怎麼做。一般說來,如果道理簡單,顯而易見,無須詳加論證,則可在“怎麼樣”上多做文章;如“怎麼樣”的問題衆所周知,不言而喻,則可在“爲什麼”上多做文章,“怎麼樣”可一筆帶過或乾脆不談。

一般亮明觀點之後展開的思路有兩種走向:如果觀點是肯定判斷,那麼就要從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論述,如觀點是“我們要培養節儉的美德”,那麼就談“節儉”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觀點是否定判斷,就談不能這麼做的原因,或繼續這麼做的危害性。如觀點是“這種趕時髦的做法並不好”,那就要講“不好”的理由,或“趕時髦”的危害性。

由上可見,“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的思路是最有助於拓開思路的論證結構模式。至於怎麼用好這種模式,則關鍵在於靈活變通,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的各自的論述側重點。

遞進式結構可以和總分式結構綜合運用。比如,可以從“是什麼”,或“爲什麼”,或“怎麼樣”的角度分別設立分論點,進行闡述。

1.運用總分式,或遞進式寫一篇議論文,不少於600字。

題目:《只有勤寫,才能善寫》

寫作要求:

2.字跡工整,卷面整潔;一節課完卷。不滿600字者在下節課裏重寫一篇;字不工整、卷面不整潔者重抄一遍。

本次作文重點檢查字跡、卷面與結構。

3.用三至五分鐘時間在草稿紙上列出提綱(以後每次寫作都如此)。

4.寫前心理調適:高度集中注意力。心裏暗示自己;考場即戰場,現在戰鬥開始。(以後每次寫作都如此。)

只有勤寫,才能善寫

勤寫者,何也?勤寫,顧名思義,就是堅持不懈地練習寫作。看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那些大文豪無不是靠勤寫蜚聲文壇,流傳千古的。

勤寫到底有哪些益處呢?

首先,勤寫才能勤讀。作文一寫得多了,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精彩的語句寫不出來,這樣,就會不自覺地驅使自己去翻開一部部“大部頭”,去鑽研、揣摩乃至模仿前人的語言,古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二,勤寫才能勤看。作文裏寫的無不是一些源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事情事物。需以對現實生活的仔細觀察爲前提,文章作多了,終會有文思斷絕的時候,這時就不得不擱下筆來,到生活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尋找新的發現來填補腦子裏的空白。其三,勤寫才能勤思。勤寫當然不是機械地重複“爬格子”,也不是將有用的無用的材料一古腦兒堆砌起來,這就要求作者開動腦筋,將其結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這樣纔算作成了一篇可讀的文章。綜上所言,由勤寫可帶來勤讀、勤看、勤思,而這些又無一不是“善寫”的前提與基礎。(以上進行橫向開拓,分解“勤寫”的作用,最後緊扣“善寫”作結。)那麼,怎樣做到勤寫呢?(下面進行縱向開拓。)依盡之見,其法有二。法一:勤練隨筆。最好隨身自帶一本筆記本,當有某種寫作衝動或“靈感”時,就可以「即時」記下來。字數多可上千,少則不到一二十來字,均可作爲隨筆。法二:勤作摘抄。有人誤認爲摘抄只是單純的“抄”,這是錯的。抄不是目的,抄好之後,隨時拿出來“玩賞”、誦記,便可成爲自己的東西。摘抄對象,也不僅限於名言警句,名章名篇,只要你認爲是精彩的,皆可記下。法國大文豪雨果,就經常上街記載路人言語,使得自己的文章通俗易懂。

勤寫的好處,不能—一盡述。總之,只有勤寫,才能善寫。

總評:本文先從“爲什麼”角度進行橫向開拓,闡述勤寫與善寫的關係,即勤讀、勤看、勤思是善寫的前提與基礎,然後從“怎麼樣”的角度介紹勤寫的方法,縱橫結合,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語言較準確。

作者之所以能將勤寫分解爲勤讀、勤看、勤思,他在下筆之前首先明確了善寫的前提,即要解決作文材料、生動的語言與思維能力問題,所以先闡述勤寫與讀看思的關係,再說明勤寫與善寫的關係。因此,本文思維顯得較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