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精選24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精選24篇)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

對於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基本上是採用了討論與講故事的方式進行的。

首先我從發生在學生和老師身邊的故事說起,在我的提示下,同學們能夠去尋找班上的感人故事,從而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友愛和團結,增強了熱愛集體的思想感情。

另外,道德能力的提高依賴於學生直接參與的道德實踐活動,因而要使學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去,在交往中學會交往,在幫助他人和感激他人中建立我要關心他人的意識。於是我在每次的活動中適時地加以總結,從而促使學生的`活動目標更加明朗化。

在最後的一個教學環節:製作感謝卡的時候,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以及我對於他們思路的引導,同學們明白了:感謝他人不是走形式,而是發自內心的情感的表達,除了製作感謝卡之外、還有其他的表達形式,比如:一句“謝謝您”“多謝您了”,既是禮節,也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他們也知道了,感謝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實際行動。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2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性綜合課程,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活動是教師教與兒童學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情境化,課堂教學活動化,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實踐、體驗、探究、感悟,已成爲《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基本思想。

在本堂課的設計過程中,我也竭力試圖將這一理念貫徹始終。在課的開始,我就帶領學生走進他們的家庭生活,回憶、講述自己的父母爲家庭辛勞的事,感受父母對自己傾注的深厚的愛;配樂詩朗誦《媽媽的愛》把學生帶入感人的日常生活回憶中;體驗一下當父母的感覺這一活動,讓孩子換個角度去看自己、看父母,得到不一樣的感受,從而能理解、體諒父母的苦心;讀讀父母的信,使孩子和父母進行深入內心的交流和溝通。教學中,老師堅持“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又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特別是課前讓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在上課時,讓孩子打開來讀這封來自父母的信這一環節,真實地反映了家長對孩子的.看法,讓孩子瞭解自己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加深了彼此的情感溝通,因而孩子們在說內心感受以及自己該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時,真情充分流露,說得也非常感人。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迴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理念,要讓兒童直接參與各種課堂實踐活動和課外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了解、感受、體驗,讓社會爲他們提供接受教育的實際內容和實踐陣地。爲此,我設計了課後延伸的實踐活動,並且將行爲落實到“你最想做的一件事”這個雖小但很集中的目標上,並讓家長參與評價,旨在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體驗,真正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懂得生活,學會做人。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3

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把兒童的現實生活作爲主要的教育資源,緊密結合兒童生活實際開展教育,提升兒童的生活品質和能力,促進兒童發展,本節課力求體現課程“迴歸兒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1、生活化背景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範例,它給予教師巨大的創作空間。在目標的引領下,實現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整合,會使課堂更富個性風采,更富創意。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我縣縣情,特別是展現我縣山區的變化,採用大量的圖片和視頻,這些新穎有趣的信息補充,在層層推進的過程中,相得益彰,不僅提煉出對生活的新的感悟,還表現出對社會生活的關切與熱愛。

2、過程性探究

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在教學中,爲學生提供結構化的材料,我安排四個活動,讓學生經歷感知、談論、辯論、暢想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最終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掌握交通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在活動中也得到情感的`體驗。

3、創造性實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爲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因此,本節課我拓寬兒童實踐的渠道,課前瞭解本地外銷產品及交通建設發展狀況;課中分成四個小組開展活動,作探究性的實踐;課後進行創造性的實踐,引導學生制定一個開發我縣交通的方案,逐步提高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4

《我自己會整理》是人教版教材《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三個單元的第四個主題。這一單元的目標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這一課的情感教學目標是:能表現整理自己東西的願望。知識與能力目標是: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則。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結合一年級學生喜歡玩喜歡動的特點,我設計了五個教學活動:

一、賽一賽,想一想。

二、比一比做一做。

三、看一看學一學。

四,找一找整一整。

五、誇一誇說一說。

五個教學活動一個緊扣一個,由激發願望到鍛鍊能力再到落實到生活中去,層層遞進,逐漸達成目標。

一、遊戲引入,故事動情,再現生活,學會生活。

“源於兒童的生活、貼近兒童的生活、引導兒童的生活”——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的主旨。在教學中,我利用孩子愛動的特性,以遊戲引入新課,使學生滿腔激情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接着利用孩子樂於助人的這一優點,創設貼近兒童生活的富有兒童情趣的故事情景,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其輕鬆地進入思考狀態,幫助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橋樑,激發了學生要自己整理的感情。整理本來就是孩子們應該學習的一種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也是在學生生活中細心捕捉了有價值的活動,(如:整理學具盒,整理書包,疊衣服等),通過再現生活,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中,生活得到充實完善,幫助學生提升生活,薰陶情感,發展品德。

二、競賽激情,榜樣激勵,活動貫穿,互助合作。

品德與生活課需要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落實活動性。因此在這節課中,我首先設計了一個競賽活動——《找書本》,讓孩子們徹底放鬆自己,在這種趣味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對以下的教學活動充滿期待,同時也初步感受到自己會整理的好處。在教學中,我首先請會整理書包的孩子上臺來整理書包,並適時的給予獎勵,爲學生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是孩子身過的榜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輕鬆、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來。接着進行了一個兩人合作整理書包的比賽,讓孩子個個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在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以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所發展。還設計了整理學具盒、整理教室、疊衣服等貼近兒童生活的活動,從兒童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開發課程資源,讓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並利用羣體優勢,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整理。爲兒童創設一個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情景,讓孩子們自由地快樂地在活動中學習,引導孩子們明白整理的重要,培養孩子們整理的能力和習慣。

三、教師激勵,學生互評,課內學習,課外延伸。

新課程要求我們的評價要更加關注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努力和進步。在本課教學中,我特別強調對兒童學習活動過程的評價,重視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爲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隨時發現表現突出的孩子及時給予獎勵,我想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孩子們的優點,用不同的語言去鼓勵孩子們的進步,通過教師評價,頒發獎品,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學會自己整理其它物品的信心。同時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努力實踐“教育要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我還注意讓孩子互相發現,互相激勵。兒童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自評(自己說說自己書包整理得怎麼樣,填寫“我會做”的表格)、互評(其它同學評議臺上孩子整理書包的優缺點),引導學生學會發現、欣賞、鼓勵、尊重,以進一步促進他們的發展。此外,兒童行爲習慣的訓練不能只滿足於課堂上,而應引向家庭、生活等更廣闊的天地。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孩子學會疊衣服之後去整理自己的衣櫃,填寫“我會做”的表格,學期結束後再評比,意在讓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繼續努力,學完這課後去整理自己的小房間等等,利用課後的機會對兒童繼續進行行爲訓練,並讓家長參與進來(遇到問題還可以向爸爸媽媽學習,尋求幫助),以促進兒童行爲養成,鞏固訓練成果。

當然,在這節課中,我還有許多做的不夠好的地方,比如,整節課的趣味性還顯得有點不夠。關於這些還期待着老師們給我提出來,以幫助我進步。歡迎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5

《多彩的課間生活》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課餘生活》的第一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願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於學生在上課期間上廁所、打水、喝水,在沒有老師的允許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爲。我原本以爲這是個別班級的`表現,但不是如此,而是整個二年級普遍存在的情況,而且頻繁發生。

當然,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對象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是習慣逐漸形成時期,可塑性潛力非常之大,是我們無法估量。如果針對習慣養成,那麼教師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長。不過,大部分學生對於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不會放在心上,聽之任之。

我個人認爲在課程設置方面,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人民教育出版社把關於類似上述情況設置在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上學拉》的第四個分主題《校園鈴聲》中,這部分無論是從時間把握或是學生心理來考量都比較合理。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6

《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是北師大版國小《品德與生活》第三冊以“我愛我生活的地方”爲主題的內容,通過這節課要使學生明白,人人都要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喜歡優美的環境,對破壞環境的行爲反感。接下來我來談談教後的反思。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教育性較強的學科,這門學科把課堂與生活緊密活動聯繫在一起。教材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旨在引發學生活動的興趣,並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而非教師給予的現成結論去獲得知識。而這些內容又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爲基礎和源泉,以學生生活的時間、空間爲線索,選取兒童所感興趣、所必須的以及有發展意義的內容設計主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因此具有較強的活動性和生活性。

在教學《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一課時,爲了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髮展的課程新思想與課改新理念。我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發地方課程資源,拉近教材與學生的距離。

《品德與生活(社會)》是一門開放的、強調兒童個性和學校與地方特色的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教科書爲教師因地、因時制宜地創造和開發課程留有一定的空間,是教師設計、組織活動,引導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而去獲得知識的一種資源,而不是供教師照本宣科地看圖講述或讓兒童死記硬背的課本。教師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兒童的實際需要,靈活地使用,在保證實現課程目標的前提下,教師應當把學生的生活世界(班級、學校、家庭、社區)、直接經驗、感知體驗作爲重要的教學資源,對教育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創造和開發富有特色的本地區、學校、班級的課程,或按照實際情況靈活地變動或生成符合實際情況的主題,擴展教材,而不需要刻板地按照教科書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時,我先出示本地一些優美環境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我們生活的地方很美,需要大家的保護。後來又展現了一些亂倒垃圾,亂張貼和污水亂排放的圖片,讓學生對這些破壞環境的行爲產生反感。由於這些圖片都來源於學生的生活,所有在他們的心中產生了很大的震撼。道德情感得到提升。

二、精心設計活動,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活動。

1、調查彙報,課前讓學生去調查一些破壞環境的行爲,課中讓學生彙報,詳實的資料學生有了對破壞環境行爲的初步認識。

2、表演,學生表演住樓上的同學往樓下扔東西的情景,引發學生的道德思考。

3、遊戲,通過拍手歌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學到得知識。

4、合作制定環保小公約。

三,存在的問題

課的一開始用了喜洋洋評環保小衛士的情景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在辨析導行時,沒有把評選貫徹到底。課堂上學生精彩的回答,教學缺少鼓勵性的評語。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7

《穿衣服的學問》是廣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縱觀我們現在的生活現狀,大多數幼童生活的自理能力較差,存在着依賴思想,特別是衣服的選擇、搭配,基本上都由家長包辦。同此可見,我們很有必要與孩子們一起探討穿衣服的學問。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從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入手。衆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探索、創造的力量源泉,是學生的最好老師,能否激活課堂活力顯得極爲重要;其次,本課題材來源於生活,我便指導學生從生活中學,又把所學內容放回到生活中去。與孩子們一同學完《穿衣服的學問》一課後,我真是收穫不少!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一開篇,就利用悠揚的背景音樂、色彩明麗的圖片明確地告訴學生——冬天要到了。孩子們通過回憶在生活中的一些認識,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來了。同時,通過小品表演再現生活內容,學生看後,進行熱烈地討論,無形中也讓學生意識到課堂和生活是融會貫通的,在生活中可以學習,課堂學到的知識也可以迴歸到生活中去。

此外,爲了更好地創設情境,我恰當地運用了各種教學手段。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自主探索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以生活爲載體,把知識運用於生活中

在教學中,我非常善於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爲教學資源。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讓學生動手操作,設計顏色搭配合理的服裝以及讓舊衣換新貌,這樣既讓學生明白了怎樣穿衣服才最美的生活常識,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又讓學生學會了節約,一物多用。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我舉辦的“誰的衣着最美麗”評比會非常地成功。活動中,學生各自發揮想象力,利用自身的特長,大膽地展示自己選配的美麗的服裝,一個個學生儼然一位位魅力十足的小模特,他們的精彩表演把課堂學習推向了高潮。通過欣賞模特的展示活動,學生從中也感悟到怎樣着衣纔是最美的,進而達到了我預定的教學效果。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8

《交通與我們的生活》一課的設計主旨是讓學生了解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爲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通過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總結出交通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深刻體會到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交通。整課堂,我上的輕鬆,學生也樂於參與。

整堂上,我沒有一次一次地講交通運輸與人們怎樣的關係密切,而是讓學生通過看、想、說,去體會交通運輸與人們的密切聯繫,懂得怎樣使用和選擇不同的交通運輸工具。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衣、食、住、行等方面瞭解和感受交通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隨處可見交通運輸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因此,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交通。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9

《我們的校園》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上學拉》的第二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兒童熟悉學校環境,能利用學校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

對於編寫教材目的、指導思想等我個人非常認同。教材從內容、結構、學習過程、活動方式、主題題目等諸多方面也做得很出色,體現出了兒童文化,創造真實,鮮活的活動情景,凸顯品德教育的.核心地位和價值導向,在構建主題方面,凸顯新的學習方式,開放了學習過程。

《我們的校園》旨在使一年級學生熟悉學校生活,可以利用學校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根據課時安排,這一課最快也要從第3個課時開始,從而忽略了學生對學校的陌生感和懼怕。

所以,在教材主題編排方面可以稍微變動一下,應該會有不同凡響的結果,或者我們教師也可以在課時安排上作以調整。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0

核心提示:

我講授了《社會生活中的民主》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瞭解了社會生活中一些民主生活形式,知道了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的學習積極...

我講授了《社會生活中的民主》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瞭解了社會生活中一些民主生活形式,知道了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採用了表演的方式,學生們很喜歡這種方式,在表演中,他們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容,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不足:

1.有個別學生髮言不積極。

2.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我們要多提問學生,應多關注學困生。

2.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開闊他們的視野。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爭取做到寓教於樂。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1

首先我要感謝上級領導和本學科老師不辭辛苦頂風冒雨來到我們香安國小交流研討。《品德與社會》新教材力圖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使用好教材。我在教學“我們的生活需要誰”這個主題中,利用多媒體根據教材呈現了一組學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場景:吃早餐;上學路上;乘公共汽車;進校;到商店買學習用品;回家看電視。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尋找爲我們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業的人們,特別介入了剛剛過後的五十年一遇的暴風雪一幕幕感人的場面,從而讓學生的道德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教材有一句話:“我們來觀察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爲我們服務。”我就是根據提示話,假設想象暴風雪那天要是沒有環衛工人、沒有警察叔叔,這時我們的城市會怎麼樣?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什麼變化?緊密地開發了學生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他們體會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與他人的一種內在聯繫,從我們離不開他們的服務入手,感受人與人共生共存的關係。回到主題: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關鍵詞“需要”,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讓學生髮現相關的人,更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

我們知道,“需要”是一種體驗過程,在學生的體驗培養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維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豐富。我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感受人們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課前我拍攝的一組照片,目的是讓學生們發現我們學校收發室的 劉 老師,食堂的叔叔、阿姨,還有打掃衛生的.阿姨爲我們工作的場景,可能孩子們每天都他們交流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通過課堂教學的體驗,孩子們清楚地感受到由於他們的辛勤工作爲學校和大家創建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孩子們再遇到他們時就能很尊重他們的勞動,這樣的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實效就能夠凸顯出來了。無論是什麼課,總會留有遺憾和不足的,在多媒體軟件應用的連貫性上操作不是很熟練,今後我會更加註意,課件中的播放順序應由近及遠,靈活選擇教學行爲。

希望今後,我能夠和更多的品社教師通過交流與學習提高個人專業化的發展,爲更多的學生服務!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2

在區品德學科培訓活動中,我執教了一堂課,課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我認爲在這堂課中,體現了以下教學思想:

1、教學是對話的過程,包括師與生的對話,生與生的對話,生與文本的對話等。本堂課是借班上課,課前與學生接觸的時間很少,學生對我很陌生,所以創設良好的對話情境,才能拉進師與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敞開心扉,樂於談話,樂於交流。上課伊始,我播放了學生喜歡的歌曲《可愛的家庭》,會唱的小朋友馬上跟着唱了起來,不會唱的小朋友也跟着拍起了手,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課堂氣氛很溫馨。讓小朋友大喊我的名字,猜我名字的含義,學生覺得很新奇,不知不覺消除了與我之間的陌生感。我又拿出我的全家福,敘述了我先生因爲女兒半夜發燒急得哭了的真實事件,學生深受感動,不由自主地回憶起自己的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點點滴滴,都爭着、搶着告訴大家爸爸媽媽爲了“我”、爲了這個家努力付出,不求回報。時間有限,不可能每個小朋友一一敘述,所以安排了四人小組互說,在這個師與生、生與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激發了熱愛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2、品德教學強調回歸生活。正如杜威所說:“準備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社會生活,離開了任何直接的社會需要和動機,離開了任何現存的社會情境,要培養對社會有益和有用的習慣,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過做動作教兒童游泳。”本堂課學生說話的材料都來源於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藉助照片以及一些小物品激發起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激發起內在的真實的情感體驗。雖然說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但其中包含着家庭生活的歡樂,包含着父母對子女的愛,都很真實。課外延伸中安排的兩個實踐活動:

(1)自己設計一張感恩卡,寫一句最想說的話,送給自己最想送的人。

(2)回家後爲父母做一件你能做而且能令他們高興的事。

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家庭,使品德教學來源於生活,又迴歸到生活。

3、評價注重過程性。在聽課教師的發言中,我感到老師們對我採用的評價方式特別感興趣。我是這樣做的:課堂上每發言一次得一顆星,學生自己用筆畫在課題的旁邊,發言聲音響亮、語言流暢、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再加一顆星;一節課得三顆以上星的可以畫一顆笑臉。這堂課沒能得笑臉的,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可以彌補。這種延時評價爲更多不同特點的學生提供了多種展示自己的方式和途徑,讓更多的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挑子,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在我自己任教的班級,我每月、每半個學期、一個學期都小結一次,避免了評價的主觀性,學生非常開心。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3

自從與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結緣以來,我就發現要上好品生(品社)課確實不容易。因爲它涵蓋的知識非常豐富,活動的設計非常多樣,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內容太多……雖然,我一直用心地投入到品生(品社)教學中,但是總感覺自己猶如初學游泳的孩子,也就剛剛學會了划水而已,並無暢遊的技能

在用心參與“山東省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研討會”的過程中,我收穫着,也困惑着。準確地說,每聽一節課,我的困惑都會接踵而來。或許我的認識有些偏頗,但是我願意把它記錄下來,因爲這字裏行間融入了我的思考。

一、“生活化”不應成爲水中撈月

品生(品社)教學不僅要從生活中來,還要回歸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這一理念,我想每一個品生(品社)教師都耳熟能詳。可是走進教師的課堂,我卻遺憾地發現,不少環節看似用心良苦,實則並不切合實際。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快樂的六一》中設計瞭如下環節:“瞭解戰爭及貧困地區兒童的不幸—以不同的方式(畫一畫、寫一寫、做一做)對不幸的兒童表達關愛之情”。在展示交流時,教師出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白鴿,讓學生把作品貼在上面。

乍一看,這一環節處理得也算合理,可是靜心琢磨你就會發現問題。一則,戰爭及貧困地區的兒童距離孩子的生活還是比較遙遠的,不如教師在課中提到的“汶川災區的孩子”來得真實。二則,學生用心表達的祝願只是貼在了和平鴿上,課後教師將如何處置這隻和平鴿並不知曉。假如,這隻和平鴿就此遺棄,那麼“服務於生活,實踐於生活”就成了空頭支票。所以我認爲,教師在設計類似活動的時候,一定不能做表面文章,而要注重它的實效性,這樣纔不會給人水中撈月的虛無感受。

二、“探究性”不應成爲走馬觀花

探究性學習方式,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問題,主動去尋找與問題有關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反思,從而獲得新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中,之所以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就是爲了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索知識,並在收集、歸納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並創造出新知識的能力。冷眼看我們的品社課堂,你會發現,探究只是淺嘗輒止。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我們愛和平》一課時,爲學生提供了大量關於戰爭的資料。課堂上,除了教師的提問就是學生讀材料中的相關信息。整節課,沒有一個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有的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從海量信息中找出某個例證。試問,這樣的課堂,探究表現在哪兒?這樣乏味的'課堂有何情趣?

再如:有位教師在教學《電視裏看世界》時,設計了《製作電視菜單》的環節。因爲不少學生並沒有準確掌握自己喜歡的節目的播出時間,所以製作時,內容大多雷同,並沒有凸顯學生自身的個性,當然也就缺少了探究的深度。

因此,我認爲,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要敢於把探究的時間下放給學生,又要做到巧妙點撥、收放自如。而要達到這種和諧的境界就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真正瞭解學情,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保證課堂上的有效探究,避免走馬觀花。

三、信息技術不應狂轟濫炸

信息技術的使用的確能讓教學情境生動具體,讓課堂教學動感十足。但是如果視頻資料和音樂渲染太多,就會給人眼花繚亂之感。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同在藍天下》一課時,就多次播放視頻。爲了讓學生體驗“耳朵失聰的人”的感受,教師播放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視頻。在“關愛殘疾人”環節中,她播放了《最可愛的女交警》的視頻。在“感受殘疾人自強不息”環節中,她播放了殘疾人舞蹈家馬麗的故事。應該說,整節課,大量的視頻資料、音樂、圖片等充斥着學生的視線,擠佔了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的時間。

所以我認爲,視頻、音樂等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而一定要精、短,注重實效。否則一味狂轟濫炸,學生就成了配角,就成了接收信息的容器。

冷眼看品生(品社)教學,確實會發現不少瑕疵。人說“教育是遺憾的藝術”,我相信在解讀這一個又一個遺憾中,我成長得腳步會邁得更堅實!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4

一、教材方面:

1.教師如何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終極目的是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塑造。要讓學生達到上述目標,僅靠課本是不夠的,需要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但是實際教學中,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意識不強,大部分教師不知如何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二、課堂教學方面:

1.《品德與社會》中歷史課、地理課的教學目標不好把握。

《品德與社會》中涉及到歷史、地理等方面的許多知識,這需要教師有充分地知識儲備,對教學內容有全面、整體的地把握,但是受教學參考資料和教師水平的限制,教師對《品德與社會》中歷史課、地理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不到位。

2.課堂上學生小組合作時,組內的交流如何達到最佳效果?

學生小組內交流的方法不明確,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欠缺,交流的問題有時過於簡單,有時交流過後,問題還是達不成一致等問題,導致學生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形式化問題突出,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3.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不高。

①學生課前調查體驗不到位,對課前調查體驗活動重視程度不高。

②教師大部分是兼職,受精力、知識的侷限性,對課上的活動準備不充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③學生的課後踐行活動,由於沒有一定的評價機制做保障,活動開展的不到位。

三、教學常規方面:

1.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評價?考試的形式有哪些?

傳統的方式是出一張試卷來考查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效果,但是學生的答案和學生課下的行爲不符,學生課上形成的道德認識和課下的道德行爲脫節。有沒有更好地、行之有效地方式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教輔資料方面:

1.一、二年級的學生做基礎訓練存在一定的難度。

①由於一、二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基礎訓練的題量大,學生做起來很困難。

②每一課都有“課前體驗”和“實踐天地”活動內容,由於學生語文、數學學習任務重,學生完成活動的時間上得不到保證。

③基礎訓練上的個別題目和課本上的留白內容重複,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

④基礎訓練每個單元活動中都有“反思回顧”內容,由於出現的次數太多,個別學生做題時存在應付現象。

五、學生資源方面:

1.學生的課前調查體驗不足,導致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成爲“看客”。

①學生的家庭條件的限制。如無電腦、無圖書。對於農村國小,學生沒有資料的來源途徑。

②家長對學生課前調查體驗不支持。家長忙於工作,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不到位,對於學生的調查體驗內容不予支持。

③學生蒐集調查資料的能力弱。

④學生課前調查體驗的興趣不高,思想意識上認爲不重要。

⑤課本上離學生生活很遠的、操作性很難的調查體驗、實地考察等,如《走進車間》一課,學生更是無從體驗,教師也很茫然。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5

"好"、"壞"這兩個詞語是人們對他人進行的經常性的總體評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也經常使用這兩個字眼來片面的形容每一位同學,新課程改革進行一個學期以來,靜下心來,我再次細心的解讀新的課程規範,新課標中對同學的評價也進行了相應的新的改革,《新課程規範》中指出:全面實施評價機制,應該注重教師的評價、同學的自我評價與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價相互結合,加強同學的自我評價能力和相互評價的提高,還應該讓同學家長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對同學的日常表示,應以鼓勵、褒揚等積極的評價方法爲主,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由此,使我想起了自身的新課程實踐。

在一節《品德與生活》活動課上,我組織全班同學"憧憬新學期"讓他們說說新學期裏想學會什麼身手?自身還有哪些缺乏需要改進?同學們開始竊竊私語,有的說:"我想學會打乒乓球。"有的說:"我想學習成果比上學期更好。"有的說:"我想擁有更多的好朋友。"有的說:"我想這學期一次也不再遲到。"突然,坐在角落裏的家強同學怯生生地伸起了小手,望着這難能可貴的手,我毫不猶豫地請他站起來,他說:"老師,我有一件事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微笑着點點頭,說:"什麼苦惱?老師能夠協助你嗎?"他說:"文吉的爸爸說我的字寫得好看,謝軍的爸爸說我的字寫得不好看,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望着平時學習不好,字跡潦草,糾正了好幾次都改正不過來的同學,我腦子裏閃過了一個念頭:這是一個教育的好機會,既然他有此煩惱,說明他就有認真練好字的決心。於是,我懇切地說:"你上學期的字確實不好看,但最近老師看到你寫的字進步了。"家強原本怯生生的臉上,頓時從嘴角邊露出笑容:"老師,那新學期裏我想把字練得漂亮些。"我微笑着說:"老師相信你。"這節課也因爲有了我與這位同學的.一番對話,課堂氣氛更濃了……

課後,我不得不再一次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對同學的學習成果,以和各個方面的能力,我經常以單純的"好"與"壞"兩個字來評價他們,對於學習比較好的同學,從來都疏忽了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對於學習相對比較壞的同學,經常採用"罰""抄"的方式,一味地以追求"快速進步法"來取得自身設想的教學效果。像家強這樣的同學,一頁頁難看的字不知道被自身撕下多少,然而不見效果,同學發生逆反心理不說,自身也被氣得夠嗆,從來沒有想到試着用別的方法來教育同學。其實,每一個同學都有他自身"閃光"的一面,關鍵在於教師善於發現和捕獲,也許這位同學的作業本從外表上看的確是糊塗潦草,但只要做爲老師的認真去找,應該會找到一個或者兩個特別工整的字,若能抓住這個字來加以鼓勵和褒揚,那可能就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了。

新課改提倡:對同學的評價的多樣化是從主體多樣化、角度的多樣化、尺度的多樣化來進行評價的,重視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爲表示。兒童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強調兒童的自評、互評的方式和家長以和其他有關人員的參與,分析兒童的言語或非言語表達。假如說,這位同學的進步是老師的教育,那應該感謝那位給予他鼓勵的同學家長與這位同學的求知和進取,更應該歸功於新課程的理念。

"一切爲了同學,爲了一切的同學,爲了同學的一切",讓我們關注每一位同學的生長,多用鼓勵和褒揚,注重對同學的過程性評價,把同學的優點和亮點用愛去"篩選",加以肯定並且"發揚光大",猶如播種希望,將會收穫一個金燦燦的秋季;循序漸進的把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到課改實踐中,使課改下的同學真正體驗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6

新課程爲德育課堂注入了活力。我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高漲的熱情投身於教學改革的研究中,使課堂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異”的現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誤區,這些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思考。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我們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裏話”發佈會,事先要求學生蒐集各自的心裏話,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采的,教師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爲重要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通過《品德與生活》的教學,通過一系列的生活體驗,生活探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具有學會做人的初步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爲自律、自信,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認爲要紮實的上好這門課程,首先應瞭解《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的性質,它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生活發展的綜合課程。根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生活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主線,將行爲規範,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文化教育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並在此基礎上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爲他們的成長奠定基礎。

體驗產生理解,體驗產生情感。體驗是對具體的社會事物或情境的親身經歷,它不僅僅發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還會作爲活動的結果而存在,並且作爲活動追求的結果。體驗學習活動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活動的模擬活動,它可以分爲直接體驗和模擬體驗。通過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斷地積累經驗,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我知道了要上好一節品德課教師要根據內容精心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獲得親身體驗,提高教學實效;要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要加強情感教學,充分利用情感推動作用,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和良好行爲的形成;更要加強自身修養,要以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帶動學生。

這就是我在這門學科的教學實踐後所得,所思,所感。我想:我會朝着我奮鬥的方向,不斷完善自己,把《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很好地用於國小品德與生活的課堂中。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7

要改變長期以來保守思品課的弊端,就必需改變陳腐的教學方法,就必需緊密聯繫同學實際、生活實際,就必需讓我們的課“活”起來,讓我們的同學動起來,在活動中促進同學自主發展,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加深感受、體驗、探究和感悟,這樣做纔可能達到此項活動課程的總目標。

在本堂課中, 我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做的:

(一)、巧妙活化教學素材

新課程明確指出:本課程教材主要不是作爲知識載體來供老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的活動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發明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和時地把社會中科技信息、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和時吸收到教學內容中去,不時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

所以我們應該打破教材框架,靈活地處置教材、運用教材。例如活動一開始,我就改變教材平鋪直敘的手法,通過課件比較“愛愛”和“淘淘”在家截然不同的表示,感受到作爲小朋友要多替家人着想,併發生在家做“開心果”的情感動力。又如在讓同學瞭解相關生日常識時,並不是翻開教材讀一讀就算了,而是巧妙改變爲競賽臺,讓同學把課前的調查通過競賽的方式展示出來,增強了興趣,發展了課外蒐集資料的能力,體驗到勝利的樂趣,充沛提高了同學學習的主動性。

(二)、靈活選擇活動形式

興趣是學習之魂。《品德與生活》作爲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它所出現的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假如教師能夠掌握教材和兒童的特點,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采的活動形式,就容易激發同學的強烈情緒,調動同學的主體能動性,使他們主動活潑地學習。如在“做個開心果”這一環節中,先讓同學通過課件的對比,討論怎樣才幹在家做個“開心果”,然後通過四人小組合作扮演反饋,展示出同學對家庭和家人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甚至把對自身經歷的'反思融爲一體,通過自編、自導、自演、互評的形式,不時對照自身的言行,實現生生互動的自我教育目的。

品德與生活課主要以同學的生活爲基礎,培養同學良好習慣,激發同學熱愛生活的情感。在給母親過生日時,能結合生活實際讓同學自身動腦筋、自身出主意爲媽媽過生日,充沛體現了自主性。在送禮物時,教師設計了讓同學自身用所學的知識製作禮物,不只燃發了對母親的敬愛之情,而且在活動中鍛鍊了同學多方面的能力,如:歌唱能力、泥工能力、繪畫能力、交際能力、動手能力,把美術、音樂、品德進行有機地整合,增強了同學學習的主動性、開放性、發明性。看來,教師巧妙選擇活動形式,:讓同學感到新鮮,得到鍛鍊,讓課堂充溢活力,就能達到預期效果。

( 三)、注重課後活動延伸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兒童的實際生活是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教師雖然通過課堂教學,使同學明確了生活中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的道德行爲準則,但是事過境遷,同學往往會淡忘課堂內所要求的。所以我們教師應把視線轉移到家庭、社會中,與家長攜手並進,形成家校合力,一起關注其行爲習慣的養成。教師在全課尾聲中安排與家長一起填寫“向日葵”圖:把每天爲家人所做之事填入到向日葵中,並將此項習慣鍥而不捨,使活動真正開展起來,以提高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8

一、在實踐中感悟。

對於兒童來說,只有他自己的生活纔是對他有意義的、真正的生活;對於品德教學來說,只有引導兒童關注和“實踐”他自己的生活,纔會成爲有意義的教學,只有引導兒童學習和學會創造他自己的生活,纔會成爲有效的教學。因此,在品德教學中,應引導兒童重視、關注、觀察、感受、體驗、提高和創造他們自己的生活。設計“遊戲去認識風,尋找風”既可讓孩子們學到了有關風的知識,又引發了他們求知的慾望,還滿足了天真好奇的天性,進而引導他們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融會貫通,然後進行自己的再創造,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可謂一舉多得。

二、在競爭中感悟。

有競爭就有動力,當今社會更是充滿競爭的時代,教師若能利用學生的這種上進心,引導他們進行正當的競爭,不僅能增長他們的知識,鍛鍊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上進品質,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別的同學能做的,我也能做到,這是一種競爭,別的同學不能做的,我能不能做到呢?這更是一種自我激勵,正是這種永不言敗的競爭意識,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一種高漲的學習情緒。這種競賽活動,教師融入其中參與活動,既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又拓寬了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還能點燃同學們創新的`火花,真正做到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它給學生帶來高漲的學習熱情的同時,又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同樣的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讓學生初步懂得要全面地看問題。

三、在遊戲中感悟。

讓學生迴歸自然,去感受風,去追逐風,與風兒盡情地玩。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鬆,在遊戲中,學生全身心參與,口動、腦動、情動、行動,真正成爲學習的小主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風帶來的樂趣。並在玩中發現,在發現中玩,使教學得以更進一步的深入。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19

隨着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傳統的國小思想品德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新的標準,新的教材,給教學輸入了新鮮血液,使教學生命力更加旺盛。作爲擔任《品德與生活》教學的老師,我也在努力探索、實踐,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少一點距離,多一份親切。

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往往是師教生學,進行權威性的“對子”交往,而《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則變成了平等的師生參與性交往。教師放下了架子,走近學生,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努力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如在教《拉拉手交朋友》一課時,爲了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教學一開始,我先自我介紹:“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華莊中心國小,成爲一名國小生,我是你們的班主任楊老師,我們以後會在一起學習語文、品德與生活等各科知識,做各種有趣的遊戲。你們如果遇到困難可以來找我,我會幫助你們的,你們願意和楊老師成爲好朋友嗎?”一席話,師生之間的距離頓時拉近了。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也始終作爲一位參與者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用活潑生動的語言與學生展開交流,整堂課的氣氛熱烈融洽,學生學得更積極了。

二、少一點束縛,多一份空間。

《品德與生活》與以往傳統的思品課相比更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促進每一個學生髮展。如《我們的校園》一課我就主要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爲方式。參觀時,我根據學校實際設計了幾條不同的參觀路線,學生可以按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分組開展參觀活動。在參觀校園過程中,我又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適當的記錄,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無拘無束地活動,從不同角度思考、觀察,思維始終處於較積極的狀態。這樣的學習是有效的,學生們在表達校園中自己喜歡的地方時用了畫一畫、寫一寫、說一說、剪一剪、貼一貼等多種方法,不僅體現了教材的選擇性,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同時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加深了對學校的認識。

三、少一點說教,多一份體驗。

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教材一般是通過一兩個生動的故事或事例來傳授一個道德觀點。儘管這些故事大都是生動有趣、富有教育意義的,但這些事例畢竟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從中獲得的情感體驗是不同於直接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的情感體驗的。《品德與生活》掃除了空洞說教,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爲載體讓學生有了親身實踐的體驗,使思想品德課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像《盼盼遲到了》、《上學路上》等課文都可以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角色扮演,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將自我融入情境,自覺地生情,潛移默化地移情,達到自悟的效果。另外還可以組織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來體驗,我在教《坐立走有精神》一課時就開展了“坐立走比賽”,讓學生們在活動中盡情體驗,自由展示其瀟灑、優雅的儀表,最後評選出班內“坐立走”小明星並頒獎。活動中,學生們熱情高漲,全身心地投入,在頒獎時,充分體驗到了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少一點呆板,多一份童趣。

《品德與生活》這一學科的評價更關注學生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和表現,重視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更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對於活潑好動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單調機械地重複“你真棒!”“你真好!”等套語少了一份童趣,不能很好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那些類似頒獎、送禮物等比較生活化的激勵方式卻常常能掀起意想不到的高潮。在《送給新年的禮物》一課中,我就針對學生喜歡童話這一特點扮成了童話裏的新年老人將準備好的有關的“小明星”證書、獎狀、小獎品等作爲新年禮物送給學生。送禮物時,我更關注那些“不起眼”的學生,尊重那些“不聽話”的學生,讓他們增添信心。這堂課上,每一位學生都歡欣鼓舞,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充分體驗到了當“小明星”的喜悅。

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一堂生動有趣、充滿熱情的課,能對思想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讓教學發揮出最大效能。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20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受到一年級三個班在習慣養成方面有很大不同,這些點滴的行爲習慣,給課堂教學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說:一班各方面的習慣都不錯,包括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二班各方面的習慣稍微差一點,於是我針對課堂常規較弱的班級進行嚴格管理,對於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不讓這種不良習慣在自己的課堂上造成影響。

對於有些容易在課堂上容易出現不良行爲習慣的孩子,我及時提醒,有的在課下找到他們進行單獨談話,找到他們出現課堂行爲的原因。經過這半年與一年級學生的接觸,我感受到他們出現的這些異常課堂行爲,有很多並不是自己故意產生的`,是受了其他同學的影響,按照自己以前的習慣做法,我可能會毫無顧忌的批評他們,可現在我感到,那不是很明智的做法,畢竟自己對他們產生這些行爲的背後瞭解的太少了。課上嚴要求加上有問題及時找個別人解決,我發現:這些孩子的問題逐漸減少了,看到了他們在課堂上的認真。

除了對一年級學生進行養成習慣教育以外,我還對一年級學生課上回答問題進行訓練,鼓勵他們課堂上大膽說話,多發言,說話完整,較有順序。

在>課中,我繼續讓學生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例如:《左手和右手》。通過他們的分組學習,分組遊戲,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隨着學生興趣不斷增加,我又給學生增加了一些難度,即:小組組員進行分工,將每個組元的任務進行明確的分工。於是學生紛紛行動起來,有的學習,有的遊戲,每個學生都動了起來。

要改變長期以來傳統思品課的弊端,就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必須緊密聯繫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必須讓我們的課“活”起來,讓我們的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加深感受、體驗、探究和感悟,這樣才能達到此項活動的總目標。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21

品德與生活應密切聯繫生活,品德來自於生活,生活中也必定有道德,品德與生活教學反思。

第一、課堂上,教師珍惜可生成的以及突然生成的教學資源,可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達到教學從知識中來,運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對待學生要像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小心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真的是這樣,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但卻非常脆弱,稍不小心,它就會滾動破碎,永不存在。聯繫自己幼小的學生,他們稚嫩的心靈就像荷葉上的露珠,是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小心翼翼的對待的。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它可以激勵人們積極行動,從而大膽展示、大膽探索自己,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

第二、瞭解學生內心所想,張揚個性。孩子總有獨特的想法,他們的那些在成人眼裏的“錯誤”,總有自己的想法和動機,我們作爲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們內心真實想法,有針對性地展開個別教育的同時,也會因勢利導的對其他學生產生教育作用,達到同受教育的機會。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選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啓發、誘導教育他們。孩子都是有各自獨立性格的,要在瞭解學生的前提下下結論,這樣的教育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並且在身心留有深刻的影響。

第三、抓住教育契機,培養學生道德意識。學生自控能力差,缺乏真正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學中教師抓住教育教學契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他人的言行,使他們既是對自己言行進行評價,及時自我調節,又能積極投身於學習活動中,從而有張揚自己的個性,而不是壓抑自己。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22

進入新課改後,原來的思想品德課已改爲《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新課標規定,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新課程強調以人爲核心,教育教學活動貼近兒童的生活,強調教學中兒童的參與、感悟、體驗,這門課程將以全新的方式展現在兒童的面前,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中的引新、明理、激情、導行模式已不適應該課程,因而該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既然爲活動型課程,就應體現活動的特點,筆者認爲活動型課至少要體現如下特點:一是要有教育性。品德與生活的教材編排就已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我上學啦”就是要讓學生逐步實現從幼兒園到國小生的角色轉變,知道自己是個國小生了,該做什麼?按什麼要求去做。接着是“祖國的生日”一課,也是對學生進行初步的愛國主義教育。二是要有知識性。新課程並非單一的思想品德教育課,不只是過去的強調道德認知,引導道德行爲,還增加了兒童良好的社會適應性的培養教育。要培養兒童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就有不少的生活知識和社會經驗要交給兒童。三是實踐性。過去的`品德教育大量的都是用“高”、“大”、“全”的人物、事例進行乾巴巴的說教,而現在是寓教於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四是趣味性。兒童不同於成人,有他們感知和認識世界的方式,童真、童心、童趣是他們的固有特性,因此教育方式、活動方式一定要適應兒童,爲他們所喜歡、所接受,讓他們在愉快的活動中去參與、感悟、體驗。

要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的設計要遵循活動課的特點,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其中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可少,何爲國小品德與生活課程資源,新課標已有界定,在實際教學中其內涵和外延相當豐富。我們的教育對象遍佈城市、農村,所處的生活環境千差萬別,他們所在的學校、學校的教學設備也各有不同,我們開展的活動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否適應兒童之別,有些就地取材的活動往往效果很好。課程資源的開發應從幾個方面考慮:一是因地制宜。大城市的學校可利用學校的先進設備,有聲有色地展示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可利用他們早晚都看到的、現代化的高度文明的社會;小縣城的學校可利用他們見到的離他們很近的現代文明;而農村的學生可開發他們的鄉村世界、自然界。二是因課制宜。品德與生活共有五個單元和若干主題。如:“我是國小生啦”、“祖國的生日”、“美麗的秋天”、“我愛我家”、“冬天來了”。第一單元可開發本校優秀班級、優秀學生。第二單元可開發離校很近的人文環境,學生手中的圖片資料。第三單元可開發學校的周邊環境,走近工廠,走進大自然。第四單元可開發家長。三是因校制宜。文化積澱較深的學校,可開發校史、校情,學校培養出的傑出人物、優秀人物;各種藏書、電子讀物較多的學校可發揮此優勢。四是因人制宜。這裏的“人”既指學生,也指成人,實際上優秀的學生也可以開發,用他們的優秀品格,優秀素質可以影響其他學生,素養較高,內涵豐富的成人(含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

資源既已開發,就要會使用,如何使用課程資源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工作實踐中,本人分析研究了若干課,有的在資源使用上很成功,有的則欠妥,在資源使用上可以這樣處理。一是因課利用。如“祖國的生日”一課,不一定要用多媒體,就利用學生蒐集美麗的家鄉、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建設輝煌成就的圖片也行。“美麗的秋天”一課就可以利用孩子們蒐集的秋天的各種果實,秋天採集的各種枝、根、葉。二是巧妙利用。利用學生蒐集到的各種材料,啓發學生有創意地製作,有創意地玩,學生在製作過程中,巧妙地播放音樂,創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三是靈活運用。品德與生活強調課堂的開放性,開放的課堂就會出現很多教師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教師可抓住這個契機進行教育。三是因人利用,自己在聽課時曾見過這種情況,全班同學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可一個同學在悄悄地哭泣,何故?究其原因是他媽媽不久因車禍死亡,教師巧妙地講了一個故事,鼓勵他堅強,引導孩子說些鼓勵他堅強勇敢的話……使課堂氣氛發生轉化。也曾見過課堂出現意外教師不知所措的情況,因此,因人而異利用資源也不可忽視。

總之,要上好品德與生活課程,需要從多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索,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只是其中的一個側面。以上只是在工作過程中的思考,屬一孔之見,只要我們肯動腦筋,靈活機智,品德與生活課程就會豐富多彩、富有成效。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23

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者,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在開學初的第一節思品上進行了班委幹部改選。我選擇了真真正正地進行一次學生自己選舉班委會的活動,教師只對選舉程序做說明和解釋,然後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並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本冊教學的主題是“家鄉”,在上課之前我事先要求學生蒐集有關我們渠縣的文化、風土人情,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學生通過查資料、問父母、問同學等途徑認識瞭解我們的家鄉——渠縣。在課堂上同學們能滔滔不絕的'講解宕渠文化、渠縣黃花,有的同學還講到漢闕遺址。

《品德與社會》作爲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 篇24

在本節教學活動中,我依據《品德與生活》這一課程的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爲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設計的教學方案,在實際執教時取得了極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學得興致勃勃,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具體反思如下:

1.引導學生熱愛生活。

教學設計中的“看誰做得好”、“假期生活我能行”就是引導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合理安排生活,爲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利用活動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在興趣中得到薰陶。

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模擬和角色表演——“有人在敲門”,使學生獲得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經歷仿真性的演習中,使學生獲得經驗,產生共鳴,從而產生向他人學習的念頭,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在緊急情況下的求助和自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我還讓學生認真地評析,並對照自己,對照周圍的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而增強了教學的真實感。

《拍手歌》這一遊戲的設計,同樣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把知識和技能與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瞭解中體會,操作中感悟,參與中受到教育。

3.根據兒童的發展需要,在連續性活動中逐漸成長。

活動最後,“藍貓大哥和老師都祝同學們過一個快樂、安全而有意義的假期,下學期開學時我們再交流”,就是讓教學活動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的同時,同時我還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孩子獲得彼此聯繫、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4.有待改進的地方

爲了讓更多的學生有交流和表達的機會,我在時間的把握上不夠準確,以至於拖了堂,今後需要進一步研究在大班額情況下如何開展活動,如何提高活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