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樹》公開課教案(精選9篇)

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合歡樹》公開課教案(精選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精選9篇)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並感悟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2.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點

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學難點

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

教學方法

導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語:39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而下肢癱瘓的羅斯福,4次當選美國總統,爲美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坐在輪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學家霍金向人類貢獻了偉大的黑洞理論;在中國,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華的時候不幸癱瘓,但他如“鳳凰涅槃”一般堅強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筆書寫他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2002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授獎詞評價他“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爲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就是史鐵生。

那麼,史鐵生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着他、激勵着他?今天就讓我們隨着《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二、檢查預習

1.關於作者(主要由學生闡述,教師做補充和點評)

生平介紹:1969年史鐵生到陝西延川清平灣插隊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後發高燒,

其後發現腰腿疼痛,當時沒在意,後來發展成雙腿殘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想以死來解脫自己,最後終於在母親的幫助下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小說)、《我與地壇》(散文)、《命若琴絃》(散文)、《病隙碎筆》(散文)、《務虛筆記》(長篇小說)等。

2.關於母子情

請學生根據課前閱讀(《秋天的懷念》和《我與地壇》節選)談談作者對母親的情感。

歸納總結:從不理解到理解,懷着愛與愧疚。

三、感知課文

(一)在預習的基礎上迅速再讀課文,與《秋天的懷念》、《我與地壇》比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點。(提示:從情感基調、情感內容上去歸納)

情感基調——憂傷。

情感內容——對母親從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懷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麼樣的母親讓作者如此深深懷念又深深愧疚?文章前半部分以時間爲序,追憶了哪些事情?

10歲時“我”作文競賽獲獎;20歲時“我”雙腿殘廢;30歲時“我”的小說發表。

(三)這些事情刻畫了怎樣的母親形象?作者對母親又是什麼樣的情感?

1.10歲時作文競賽獲獎

⑴誦讀第1自然段。

⑵歸納母親的形象特點。

母親:“年輕”、“聰明”、“最好看”、愛美、愛生活

⑶母親對“我”獲獎持什麼態度?

故作輕慢、警戒勉勵

⑷說說此時的“我”對母親的態度怎樣。

“我”:對母親不理解,“掃興”、“故意笑”、“裝作”——倔強、好強、慪氣。

2.20歲時“我”雙腿殘廢後

⑴誦讀第2、3自然段。

⑵說說母親爲我做了哪些事情?

①一心給“我”治病。

“不年輕”“有了白髮”(肖像描寫)

“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薰、灸。”

“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動作描寫)

“每一回都虔誠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寫)

“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語言描寫)

②鼓勵“我”好好寫作:

爲兒子尋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兒子生活的信心——“那就好好寫吧”、“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你小時侯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語言描寫)

③爲“我”借書、推“我”去看電影

“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動作描寫)

⑶通過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怎樣的一種母愛?

無私無怨、堅強執着、寬厚仁慈、犧牲自我的愛。

⑷這時候,你會想起哪些頌揚母親的故事和詩文?(學生交流)

故事:孟母三遷、歐母教讀、岳母刺字……

詩歌:冰心《紙船》、孟郊《遊子吟》、泰戈爾《彷彿》……

名言: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法國】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洛夫【俄羅斯】

媽媽,你是母親、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結合。——泰戈爾【印度】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意大利】

母愛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簡單、自然、豐碩、永不衰竭的東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巴爾扎克【法國】

⑸“我”對母親又是什麼態度?

不理解母親的苦心,對於治病喪失信心、絕望:

“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語言描寫)

“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寫)

3.30歲時小說發表

⑴“我”小說發表,獲獎成名,母親卻因操勞而早逝,我對母親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我理解了母親的苦心,理解了母愛的偉大,深深思念母親的同時又滿懷深深的愧疚(子欲養而親不待)。

⑵讀讀下列詩文,進一步體會“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悔之情。

余光中《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裏頭”

老舍《我的母親》:

“街上是那麼熱鬧,我卻什麼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淚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當日孤獨的過那悽慘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母親怎樣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告訴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四、理解“合歡樹”所寄寓的豐富的情感內涵。

(一)閱讀第4-12自然段,找一找描寫合歡樹的句子並體會其象徵意義。

1.請同學根據下列提示,簡要敘述合歡樹的由來。

合歡樹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時,在_______挖來的,種在________裏。第二年,合歡樹______,母親______。第三年,合歡樹_______母親__________。第四年,合歡樹長在_____________。第五年,我們搬家,合歡樹__________。

2.作者爲什麼在這裏用了大量的筆墨寫合歡樹的來歷以及母親悉心培育它的過程?

合歡樹是作者個人命運的寫照,也是母愛的具體的體現物。母親把對兒女的疼愛融入在對合歡樹的精心呵護和培育中。合歡樹從弱小到長大長強長壯與史鐵生由殘疾到對生命有所感悟,堅定地活下來有相似之處。

所以,合歡樹=作者自己,母親悉心照顧的合歡樹就是病中的自己的象徵。

3.母親逝世後,作者對於母親親手栽下的合歡樹的態度有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⑴“我們搬了家,悲痛弄得我們都把那顆小樹忘記了”、“沒料到那顆樹還活着”——搬了家,忘記了合歡樹,遺忘在記憶的深處,不願提起。

⑵很少再去小院,“不願意去那個小院,推說手搖車不方便”。在大院中聽鄰居說合歡樹開花了,勸他去看看,但是“我心裏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歡樹,但是不敢去看合歡樹,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歡樹又想起母親來,勾起自己無盡的悲傷。

⑶時間久了,自己的心情平靜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我問起那棵合歡樹”,“我挺後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歡樹,看看母親住過的小屋,看到母親生前的事物讓我感覺母親好像並沒有離我遠去,母親似乎就在身邊。所以“悲傷也成了享受”。

所以,合歡樹=母親,合歡樹是觸動作者思念母親的物,它是母親活在人世的見證,是母親生命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二)啓發學生自主體會,自由發言,說說合歡樹在自己心中還有什麼豐富的情感內涵。(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合歡樹=親情的象徵,是閤家歡樂(樹的名字的意義)的象徵。

合歡樹=當年母子“合歡”的人間見證,是母親恩澤的一個生命。

合歡樹=母親對兒子的希望。

五、結束語

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史鐵生

六、作業

1.閱讀史鐵生作品《我與地壇》全文。

2.背誦一首歌頌母親的詩歌。

3.用一段短文,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與感激。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2

預習目標:

1.蒐集作者有關的常識。

2.閱讀課文,積累字詞,理請課文的結構,層次。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設計:

一.導入:

錄音《燭光裏的媽媽》導入課題並板書,共同交流作者及其相關常識。

二.粗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學生讀文,說一說本文講述了哪些事?並簡要概括。

三.學生提出問題,並交流。

四.教師整合問題佈置精讀課文。出示以下問題。

1.說一說本文描寫了怎樣的母親?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教師引導交流,輔導閱讀)

2.作者寫合歡樹與寫母親有啥關係?

3.你覺得用“合歡樹”作題目合適嗎?爲什麼?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後小結:合歡樹雖沒有在第一部分出現,但是,通過母親對合歡樹的照料,通過寫合歡樹的生長,母親的內心世界得到進一步的展示,母子的情結也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母親的形象隨着合歡樹的生長而凸現出來,作者對母親的那份深深的情愫也伴隨着合歡樹的生長而昇華。

五.學生試寫,母親去世了,作者非常思念母親,想起母親對自己的無微不致的關懷,想起母親對自己的期望和愛戴……請你替作者抒發此時此刻的心情,並給作者寫幾句話,來安慰他。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

2、從細節描寫中體味母親對我的深情。

3、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徵意義。

4、基於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採用由散入整的組合法,在內容主旨理解的同時,對散文寫作有初步的認識。

5、品味文中細節的內涵能夠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學會感受愛、表達愛、珍惜愛。而作者在對往事的追敘中,也完成了自己對親情的感悟,這種感悟除了通過細緻的細節來表現之外,都集中在合歡樹這一象徵物上。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內涵,就必須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內涵,這樣也能幫助學生感悟親情的美好。

一、知識與技能:體會作者選材組材的技巧,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深刻寓意以及象徵手法的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具體深入理解文章。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並感悟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和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鳴,探討合歡樹豐厚的象徵意義,解讀作者複雜的心理變化。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徵意義。

2、品讀淡然的敘述背後的情感張力。

教學方法:

以朗讀帶動理解;師生共同研究、探討。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

雙腿癱瘓史鐵生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二十多年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並多次獲得各項文學創作獎。那麼他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着他、激勵着他?今天就讓我們隨着《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於他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二、(1)文章可以分爲幾個部分?主題是什麼?

明確:兩部分母愛

(2)思考:哪一處細節最讓你感動?通過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怎樣的一種母愛?

明確:無私無怨堅強執着寬厚仁慈犧牲自我的愛。

三、文章是寫母愛,爲什麼以《合歡樹》爲題?思考下面的幾個問題

1、合歡樹是怎麼來的?經歷了怎樣的生命歷程?

2、爲什麼課文在第7段才提到合歡樹?有什麼象徵意義?

明確:母愛樹希望樹思念樹

3、作者多次寫到那個剛來到世上“瞪着眼睛看樹影兒”的孩子,有什麼作用?

明確:文中三次提到那個“剛來世上的孩子”,前兩次說他“不哭不鬧,瞪着眼睛看樹影兒”,這裏的“樹影兒”,這裏的“樹影兒”就是合歡樹的影子,合歡樹上處處是母愛的影子,作者始終對合歡樹懷着一種複雜的感情,一方面找藉口不肯去看,另一方面“挺後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也許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對失去這一份厚重的母親吧。也許他只想把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獨自咀嚼,“悲傷也成享受”吧。

四、小結:

一粒沙裏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小小的合歡樹,凝聚了史鐵生如此深沉濃厚的情感,我們的生活裏也不乏細節的感動,當心中某根柔軟的琴絃被觸動,不要吝惜,把情思凝於筆端,美好就會在一剎那收藏。

《合歡樹》是史鐵生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憶母愛之曲。曲中音符如行雲流水般演繹着,敲擊着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款款文字滲透着對母親去世的悲傷之情,跳動着對母親的真切懷念之心。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梳理文中的多次“錯過”,通過換詞、析詞、補詞的方法揣摩體會作者幾次錯過中的情感流動,通過補寫詩歌、習作交流來探究作者選材表達之妙。

2、藉助關鍵語句品析、師生經驗交流,把握“合歡樹”、“孩子”中對母愛、生命的哲理思考。

3、通過擬寫比喻反觀自我,回味母愛,表達真實感受。

教學重點

1、通過換詞、析詞、補詞揣摩把握作者幾次“錯過”中的情感流動。

2、通過補寫詩歌、習作交流探究作者選材佈局之妙。

教學難點

1、藉助關鍵語句品析、師生經驗交流,領會“合歡樹”、“孩子”等重點語句中對母愛、生命的哲理思考。

2、通過擬寫比喻、課外閱讀來反觀自我,回味母愛,真實表達。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推送:微課《寒潭裏盛開的花》,學生預習瞭解史鐵生生平及作品。)

一、導語(以史鐵生身殘志堅的事蹟啓發學生的感悟和憧憬,3分鐘)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頒獎典禮上,人們驚訝地發現有一位獲獎者是坐着輪椅來領獎的。第二年,這個殘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他,就是史鐵生,他自雙腿癱瘓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二十多年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並多次獲得各項文學創作獎。那麼他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着他、激勵着他?

今天就讓我們隨着《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於他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二、走近作者(檢查預習,學生自主發言談自己瞭解的史鐵生及作品,7分鐘)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清華大學附中畢業後,於1969年插隊延安,在陝西延川清平灣插隊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燒後發現腰腿疼痛,當時沒在意,後來發展成雙腿殘廢。1972年因病致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想以死來解脫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後轉回北京,1971-1981在北京某街道工廠做工,後主要從事文學創作,現爲北京作家協會合同製作家。

1979年開始創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別以《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知青題材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

哲理性長篇小說:《務虛筆記》

散文:《我與地壇》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5分鐘)

閱讀回答:《合歡樹》是一篇寫的文章?

要求:如果你贊同這一觀點,請在文中找出依據。

如果你不贊同這一觀點,也在文中找出依據。

四、精讀課文——錯過,就是過錯!(20分鐘)

Ⅰ:尋“我”與“母親”的錯過

(一)心心相錯——抓對話

1、不相讓的鬥氣

找出10歲時的母子對話,體會母親話裏“呢”的作用和我的回答中修飾語“故意”的內涵。

“老師找到家來問,是不是家裏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10歲(呢)。”(母親的.得意、孩子氣)

我聽得掃興,(故意笑):“可能?什麼叫‘可能還不到’?”(我的任性,針鋒相對)

——體會“我”少年時的叛逆。

2、不理解的隔閡

找出20歲時的對話,嘗試在兩個“說”之前加上修飾語。

“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

“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她說。

3、不體諒的心痛

找出20歲時的另一次隱對話,分角色誦讀,體味其中情感。

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自暴自棄)怎麼會燙了呢?我還直留神呀!(自責自悔)

補充材料:“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爲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我與地壇》)

——藉助填補修飾語、誦讀、補充材料,體會青年時對母愛的不理解。

(二)生死相錯——抓虛詞

不復見的永別。

讀讀刪掉虛詞的第四段,體會修飾語所表達的情感。

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表了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也獲獎,母親(卻)已不在人世。

母親(已經)離開我(整整)7年。

——藉助對虛詞的品析,體會作者隨時間流轉對母親的理解和歉疚。

(三)作者以現在的眼關注往事時,爲什麼挑選出的都是與母親相錯的時刻?

1、源於“我”的感情(錯過=過錯)

在錯過中犯下的過錯,成爲悲傷愧疚的源頭。

根據對作者情感的理解,補寫詩歌,師生交流。

世界上最傷痛的距離,是生與死的距離,更是當我就在你面前,你不能體會我愛你。

世界上最傷痛的距離,是當你就在我面前,我不能體會你的愛,更是。

2、彰顯“我”的表達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引入同齡人習作幫助學生理解。

習作片段:

她問我要是把詩的意境展現於微電影的鏡頭形式,有哪些景可取。我沒有仔細思考,然後態度也不太好地教訓幾句:一首詩就那麼幾個字,拍成視頻不就是一兩秒的功夫?

隨後她說不勞煩我瞭然後我也下了。這不是什麼大事,要說就說家常瑣事吧。但是我卻慢慢感到不安。麻麻肯定因被我冷落而傷心。

我也想到前幾天的事。我媽有個缺點,在她講課的時候老是要黑我,比如是什麼吸引了我家的小胖子天天在杭外跑步之類的。然後不知爲何傳到了同學耳朵裏然後我就跪了。

那天和麻麻吃飯我義正嚴辭地批評了她一頓:你這是強烈干涉我的人生自由!她一臉委屈:我以兒子爲自豪嘛。自豪你妹,你要自豪我就不要混了?

一如麻麻再怎麼染髮也遮不住的白鬢,再怎麼化妝也蓋不了的皺紋,歲月如詩如歌如童話,如狼如虎如尖牙。慢慢的慢慢的麻麻也會忘事兒,也會嘆息,也會悲傷。而她始終默默地攙着我成長,在我的身後,一臉猥瑣且幸福。

母愛並不總是溫情脈脈,“愛我的人傷我最深”,世俗的母愛更多時候是爭吵、責備、埋怨、哭泣、嘮叨、代溝。而能在這樣的不和諧中發現隱祕的和音,在隔離之中找到跨越,即是“人所難言,我易言之”。

——通過補詩和作文示例,引學生理解文中的人、事、物是經過作者情感過濾的特殊的人、事、物,因此閱讀本文不僅僅在於瞭解母親,更要體會“我”通過人、事、物映射出的對母親的感情。

第二課時

Ⅱ:尋“母親”、“我”與合歡樹的錯過(25分鐘)

(一)錯過花開——抓虛詞

誦讀第8段,抓住五個虛詞,仔細品讀,體會字裏行間的情感,領會這一段與“我”的成長虛實相應的關係。

那年竟(驚喜)

第二年還(不放棄)

又過一年才(期盼)

再過一年都(自責)

——抓住幾個虛詞,以少勝多,細細咀嚼,把握合歡樹這一虛實相生的象徵。

(二)錯過相見——抓關鍵詞

文中有幾次欲看合歡而錯過?請找出來,仔細揣摩表面的“不願”、“不能”之後的不想、不敢。

不願意去那個小院子,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不願中的不敢)

人們(終於又)提到母親????我心裏一陣抖(痛),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不敢中的期待)

與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樹吧。我也想再看看母親住過的那間房。(傷痛後的面對)

想搖車進小院真是不能了。????我再看不見它了。我要是求人揹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不能中的糾結)

——對文本的理解不能從字面滑過去,要發現潛行在字詞之下的情感涌動,體會表面平實的文字與內在強烈的感情間形成的巨大張力。

(三)爲什麼作者反覆描述合歡樹與“我”一次次錯過?

錯過不僅是過錯,也是另一種相遇

1、對合歡樹一遍遍的思量和回味,使他和合歡樹在精神上相遇。

有一天那孩子長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1。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2是誰種的,是怎麼種的。

問:兩處“那棵樹”含義一樣嗎?

那棵樹1:“孩子”的合歡樹,孩子感受到的母愛。

那棵樹2:“我”的合歡樹,我感受到的母愛。

生命流轉,母愛輪迴,合歡樹對於“我”的獨特意義,“我”對生命的獨特體驗,不會消亡。

——理解反覆出現的似與文本無關的孩子是教學重點所在,也是難點所在,爲攻破重難點,此處緊緊抓住“孩子”最後一次出現的語句,對重複的“那棵樹”作深入剖析,挖掘相同的表象所指下的不同深層語意,幫助學生順利理解作者通過孩子表達的對母愛和生命的思考。

2、對合歡樹一遍遍的思量和回味,使他得以和自己相遇。

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合歡樹=母親,合歡樹是觸動作者思念母親的物,它是母親活在人世的見證,是母親生命呈現的另一種方式。(所以“悲傷也成了享受”)

“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

五、藝術拓展(15分鐘)

1、展示蔣子丹對史鐵生作品的評價“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裏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

請同學們結合《合歡樹》說說“起伏”、“平靜”各指的是什麼?

提示:文字(平實),起伏(感情),寧靜(思考)

2、回顧“這是一篇關於的散文”的問題,再次填充空白處,寫出自己的理解。

提示:生命、人生、母愛。

3、師生共同填寫小詩總結全文。

生命是一場又一場的錯過

生命是一幕又一幕的相遇

生命是一回又一回的凝眸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的揮別

生命是一筆又一筆青春任性的墨跡,在歲月的宣紙上慢慢變淡發黃——以蔣子丹對史鐵生文字的評價將學生的感性認識推向理性認知,由一課走向一類,開闊視野,幫助學生打開閱讀史鐵生作品的一扇門。

六、作業(5分鐘)

1、好的比喻和好的散文一樣,需要融合“我”的情感、“我”的思考、“我”的表達。以此爲標準,比較下列比喻的優劣,並寫一個關於母親的比喻,表達你所感受到的母愛。

學生作品示例比較:母親就像一把雨傘,爲我遮風擋雨。

母親就像一隻鴨子,嘴是硬的,心是軟的。

母親就像一縷陽光,刺目但卻溫暖。

2、推薦閱讀《我與地壇》,讀出其中的“起伏”和“寧靜”,把它寫下來,在微博上分享。

七、教學反思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瞭解有關作家、作品的文學常識;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體事件,體會各種描寫對錶現人物的作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

合作探究“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徵意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驗並感悟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體事件,體會各種描寫對錶現人物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徵意義。

教學方法:

師生互動法

教學工具:

錄音機、投影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意蘊深厚的敘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筆觸,記錄了一個母親對兒子所付出的艱辛,塑造了一個感人至深的偉大的母親形象,表現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眷戀和思念。

教學過程:

導入

導語:有這樣一位母親:每天,她總是佇立在門前,看着兒子搖着輪椅遠去的背影,一動不動地站着,無論風霜,無論雪雨,這份愛戀綿長而悠遠,對於兒子,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記憶。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走進這對母子,故事中的兒子就是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

學生自由回答有關作者的知識,教師適當補充

瞭解作者及背景,幫助理解主題

感知課文

請同學自由讀課文

1、勾畫生字詞

2、引導提問

(1)課文都寫了哪些事?

(2)通過這些事表達了什麼樣的主題?

學生討論交流後回答:

①我作文比賽得獎,引來母親對兒時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殘廢,母親幫我尋醫問藥。

③我想寫作,母親給我借書。

④母親照料合歡樹。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歡樹。

母親對我的愛及我對母親深切的懷念。

理清文章思路

品味語句,品味感情

勾畫最令你感動的語句,體會作者是如何在敘事中傳達感情的。

[示例]

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醫院已明確表示,我的病目前沒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了很多錢。

2、惶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一換藥就說:“怎麼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

3、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給我借書,頂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4、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5、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捨得扔掉,依然讓它留在瓦盆裏。第三年,合歡樹不但長出了葉子,而且還比較茂盛。母親高興了好多天,以爲那是個好兆頭。

師生互相交流

1句:“全副心思”“到處”“總能”體會母親爲了治療而奔波不厭其煩的態度。

2句:“驚惶”“晝夜守着”及語言描寫的語句都很好地表現“我”病情不好時母親的心情及她奮力同病魔抗爭的形象。

3句:“到處”“頂着風或冒着雪”表現母親看到“我”對生活有了新的企盼,又是希望又是無奈。鼓勵我寫作,也是對人生的激勵和勸勉,只不過能讓我擺脫精神上的痛,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4句:“她心裏太苦了”表現了母親的艱難,母愛的偉大,同時也表現了“我”對母親的深深的理解、思戀和懷念。

5句:此時合歡樹是“我”的化身,是母親希望的寄託,對生命的期待和憧憬。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感受母愛

看書質疑鑿深作品

老師師引導補充:

1、母親去世後,爲什麼“我”開始不願看合歡樹,後來又想去看合歡樹?

2、如何理解“悲傷也成享受”這句話。

3、課文寫合歡樹的樹影,寫剛剛出生的瞪着眼睛看樹影的孩子有什麼作用?

4、有同學說既然寫的是母親,乾脆就以《我的母親》爲題好了,你怎麼看呢?(合歡樹有什麼象徵意義?)

1、“我”此時的心情是複雜的,想去看看合歡樹,但是又怕睹物思人,幾次都藉故走開了。最後終究抵擋不住對合歡樹的牽掛,對母親的懷念,又去看了合歡樹,從這一“離”一“去”的過程中折射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那份深深的眷戀。此時的合歡樹已經成了母親的化身。

2、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作者在逆境中更堅強。

3、有襯托渲染的作用,襯托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樹影會觸發童年的記憶,混合着幻想的詩意,關聯着難忘的親人!

4、合歡樹寄託了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對母子同歡的期望,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和思念。

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施情感教育

拓展延伸

“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母愛,她沉浸於萬物之中,充盈於天地之間,我們的記憶中,讚揚母親的故事、詩文、名言警句有哪些?

故事:

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名言警句: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詩句:《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培養學生多搜索、多積累的習慣

歌曲昇華主題

《燭光裏的媽媽》

欣賞歌曲

情感教育

佈置作業

屏幕顯示保加利亞作家海托夫的文章:《趁雙親還在》。

直到中學畢業,我才意識到父親爲我所做的一切,對他充滿感激和惋惜之情。因此,我下定決心,只要拿到我掙來的第一筆錢,我就給他買些蘋果。因爲他需要這樣的營養品,在我家居住的巴爾幹山村是買不到蘋果的。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後天,終於在一個春日,得知了父親於夜間逝世的噩耗……直到現在,在我父親逝世二十多年以後,那些未買的蘋果依然如鯁在喉。

面對至愛自己和自己至愛的親人,你想說什麼想做什麼,要趁早。

作業:結合學習本文的感悟,寫一篇《重讀的愛》的隨筆,500字左右。

生讀海托夫文章

課下完成隨筆

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

提高寫作能力。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

2.引導學生研讀和品味作品,體會作者沉靜、淡然的語言風格所具有的情感張力。

3.感悟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感受母愛、學會珍惜。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沉靜、淡然的語言所具有的情感張力。

【教學難點】

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徵意義。

【教學方法】

閱讀、討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教學目標

從文章題目和文體入手把握文章內容。

二、教學過程與教學環節

1.導入新課。

孟郊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李陵悲吟:“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人啊,恬然於父母鑄就的港灣,便會嚮往外面世界的精彩;能夠承歡於爹媽的膝下,誰又能夠理解母愛的偉大?人們常說,“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貴”,史鐵生的《合歡樹》裏蘊含着的,就是這樣一份對於他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

2.快速閱讀課文,初步感知。

3.品味母親的形象。

問題:母親生前的哪些話、哪些事至今還纏繞着“我”?

(1)關於“我”在一次作文競賽中得了第一的事,母親在“我”十歲和二十歲時有何不同的表現,作者爲什麼要寫這件事?

答:十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競賽中得了第一,但母親沒有表揚“我”,而是急着跟“我”說她自己小時候作文做得還要好,還說“我那時可能還不到十歲呢”,這讓“我”聽得掃興,就裝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話,對着牆打乒乓球,把她氣得夠嗆;二十歲,“我”的兩條腿殘廢了,對治好“我”的腿終於絕望的時候,發現我在寫小說,母親舊話重提,“你小時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

作者爲什麼要寫這件事?

就形式而言,作者採用了先抑後揚的表現手法。對同一件事,母親先後說過不相同的話,這是由於“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樣。對於年少的心高氣傲的急切期待母親表揚的孩子來說,一瓢冷水可以讓孩子冷靜,不至於驕傲、自滿;對於因殘疾而絕望的青年,母親舊話重提,“你小時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這是激勵,以此鼓勵“我”振作精神,把寫作的路走下去,以獲得生的勇氣和尊嚴,可見母親用心良苦。在這一抑一揚之間,母親的聰明和偉大展露無遺。

就內容而言,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至今還在纏繞着“我”的既有母親的慈愛、教子之道,還有母親的美麗和悲傷。正是這一切的一切,才使我在母親去世多年後仍對她無法忘懷。

(2)課文描述了給“我”治病過程中母親的哪些細節?

答:“爲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髮。”(肖像描寫)

“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薰、灸。”“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動作描寫)

“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語言描寫)

(3)母親是怎樣鼓勵“我”寫作的?

答:鼓勵“我”好好寫作:“你小時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

爲“我”借書:“她到處去給我借書。”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深刻領悟象徵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鍛鍊學生的表演技巧和協作能力。

(2)因情作文,提高寫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深情,感悟母愛的偉大,培養對母愛的感恩之情。

(2)揣摩作者的悔恨之痛思考母子平等主體的社會角色確立獨立自主意識。

教學重點: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由情感體驗的感性活動過渡到象徵手法的知識點的落實,使修辭學習由感性層面內化爲理性認知。

教學方法:課堂劇、小組討論法、換位體悟法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播放歌曲,激趣入題(多媒體播放歌曲)

以周杰倫歌曲《聽媽媽的話》導入,引起同學們的興奮點與對母親關係的聯想,老師在曲終提問:"你現在還總是聽媽媽的話嗎?"引入本文母愛話題。

二、作者介紹,知人論世(用多媒體屏幕出示,重體字用彩色字標出)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69年到陝北延安地區"插隊"。三年後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三、輪讀課文,處理字詞(要求同學們有感情朗誦,幻燈片出示課文生字詞)

鍼灸(jiǔ)虔誠(qián)驚惶(huáng)

僥倖(jiǎo)瞎逛(guàng)夠嗆(qiàng)侍弄(shì)

四、初步感知,回答問題

1、文中最感動你的是哪裏?

鼓勵同學們自由發言,目的在於激勵同學們投入情境。

2、你對合歡樹瞭解多少?這種樹名字很多,爲何本文取"合歡樹"?(多媒體出示合歡樹簡介和圖片)

紀念主人公與母親在一起的時光。

3、爲什麼作者在母親去世後,不回小院去看看?

悲痛悔恨之情。視學生回答情況,引入對文章內在情感的分析。

五、蒐集信息,梳理線索(多媒體出示填空題,學生個別回答,老師填出答案)

1合歡樹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時,在_______挖來的,種在________裏。

第二年,合歡樹______,母親______。

第三年,合歡樹_______母親__________。

第四年,合歡樹長在_____________。

第五年,我們搬家合歡樹__________。

2、我十歲時________________。

二十歲____________。

三十歲______________成名之後______________。

3、母親小時侯________才能優秀。

年輕時會爲自己________________。

中年爲兒子的病_________________。

爲了兒子寫作到處_____或____________。

兒子小說發表後母親________。

答案:

1、母親、給我找工作、路邊、花盆、沒發芽、嘆息、長出葉子、茂盛、高興、窗前的地上、被忘記

2、作文比賽得了第一、雙腿殘廢學習寫作、小說發表獲獎、思念母親

3、寫作、做裙子、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借書、頂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已經故去

同學們答案大致正確即可,主要爲讓同學們樹立文章主體意識。

六、小組討論,深化理解

1、母親爲兒子做過什麼事?(對應上1題)

治病、借書、看電影、生活起居。

2、兒子爲母親做過什麼事?(對應上3題)

無。

3、"合歡"是"一起快樂"的意思,本文中母親與主人公共同生活的歲月快樂嗎?(對應上2題)

十歲時與母親爲獲獎之事使氣逗樂,可以講是快樂時光。自從主人公腿殘後,母親更多的是爲兒子擔驚受怕,日夜操勞。

4、假設母親沒有兒子後半生會怎樣?

可能是輕鬆平和地健康長壽。

5、假設母親沒有兒子後半生會怎樣?

可能很早就活不下去,更別說成爲作家。

6、兒子對母親的印象和態度發生什麼變化?

小時侯和年輕時不理解,中年後失去母親才領悟珍惜母愛的珍貴。

七、概括文章,把握線索(多媒體出示表格學生自主完成)

兒子母親對母親印象對母親態度

十歲獲獎警戒勉勵年輕美麗故作輕慢

二十殘廢治病助學盡心盡力冷淡輕視

三十成功陰陽兩隔含辛茹苦感恩銘記

八、佈置作業,加強感悟

同學分爲四個小組,將本文情境改編爲四幕劇組內同學進行劇本編寫、道具準備、排練排演的分工合作。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鞏固語基

對字詞和本文線索進行回顧。

二、表演情境,體驗深情

(一)獲獎之後

道具:書包獎狀桌椅(桌子一側綁豎起小黑板)乒乓球及球拍

鐵生揹着書包手舉獎狀一步三跳,母親坐在縫紉機前踩着踏板

鐵生蹦到母親眼前,把獎狀送到眼前(鐵生簡稱爲"生"母親簡稱爲"母"下同)

生(得意地):看!100分!我是第一!

母(擡起眼睛眼神喜悅後迅速轉爲不滿):你們這纔多少人蔘加呀,我小時候比你強多了,老師拿着我的作文到家來問是不是你姥爺替寫的。那時我比你還小,可能還不到十歲呢。

生(放下書包和獎狀對牆打乒乓球,淡漠地笑):切!可能?什麼叫可能還不到?

母(焦急地):你這孩子,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舞臺只餘生打球聲。

(二)偏方治腿

道具:椅子毛巾水盆熱水瓶藥瓶

生坐在椅子上挽起褲腿,露出變黑的小腿,母親蹲伏在地上,把毛巾從水盆中擰出,敷在生腿上

母(關切地):現在感覺好點沒有?

生(不在乎地):沒感覺,(煩惱地)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

母(耐心地):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又加了一點熱水把藥瓶的藥水倒到水盆裏,又把毛巾從水盆中擰出敷在生腿上)

生:唉呦,燙死我了!別弄了!你要對我好,就讓我去學寫小說!

母(趕緊拿開毛巾,驚惶地小心查看):怎麼會燙了呢?我還直留神呀!

(三)助兒成材

道具:輪椅書本男式放圍巾的衣架

生坐在輪椅上,手拿書本,與觀衆成45度角。看着遠方,若有所思.母親從反方向上,身披圍巾,風塵僕僕

母(欣喜地):鐵生,你要的《約翰o克里斯朵夫》我借來了。走,快收拾一下,我們去國圖劇院。

生(低緩地):媽,咱別去了。今天雪多大呀,咱們都感冒了,就不合算了。

母(生氣地):還想學寫作呢!連這點苦都吃不了,憑什麼能寫出好小說啊!

生(激憤地):我就不是這塊料,還寫什麼寫?!上次的稿子多少天了,還沒結果,一定又沒投中。

母(和顏悅色地):你小時侯,作文不是得過第一?沒有付出,哪來收穫?我們只要好好努力,總有希望的。走吧,媽排了三小時隊纔買到的票。人家說是這個導演的巔峯之作,我們去瞅瞅,也知道現在的觀衆都喜歡什麼口味。(自己把圍巾圍到頭上,拿過圍巾,給鐵生圍上,給他戴上帽子)

母推生輪椅迅速走下。

(四)成名思母

道具:馬紮報紙輪椅水杯

一羣老太在聊天看報紙。生由一邊緩緩搖輪椅上

老太一(指着報紙驚呼):呀!這不是小生子嗎?坐在主席臺上開會呢?

老太二(自豪而堅定地):哪是開會,看您這眼神兒?頒獎!打我們這大院兒出去的,就數小生子出息。人家現在是作家啦!昨兒電視上都播了!

老太三(感慨地):只可惜他媽走得早,受了那麼多罪(唏噓)。要是看到這一天,不知該多高興呢?

衆老太:就是,就是啊。

老太一(突然站起,驚喜地):那不是小生子嗎?你怎麼有空來了?(衆老太擁上前,遞茶送水,噓寒問暖)

生:謝謝,謝謝。您老身體都還好嗎?

老太一:硬朗着呢。敢情你還記得我們,想這兒就常來走走,我們也都想你呢。

生:好啊,我這不來了麼?

老太二:小生子,到小院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

(多媒體屏幕背景出現合歡樹)

生(沉穆):不,不去了,手搖車不好進。

老太三:你們那個小院,現在還很整潔呢。現在住了小兩口,剛有了個兒子,不哭不鬧,跟你小時侯似的。只看窗戶上樹影兒,真討人喜歡。

生慢慢把輪椅搖出,注視屏幕上的合歡樹圖片。

四、融情入景,設計獨白(老師巡迴指導,待同學們大部分寫完,進入下一環節)

五、深情朗誦,昇華感悟(配以《懂你》背景音樂)

示例:親愛的媽媽,您現在還好嗎?您在生前爲我做了那麼多事,從未得到兒子的報答。"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兒子怎能忘記又怎捨得忘記您的恩情?現在兒子大了,也能體悟到作爲一個成人要承擔許多角色與責任。可是,僅僅我自己就讓您承擔了一切,我真是太自私了。您若地下有知,會原諒兒子嗎?

選兩三個學生朗誦,讓同學們在同齡人的感情抒發中產生共鳴。

六、提出問題,分析內涵

1、原文爲何沒用內心獨白?文章以什麼景物結尾?

含蓄淡雅的文風。合歡樹。

2、合歡樹與作者有無相似性?合歡樹凝聚了哪些感情?

(1)從生命起源來看,是母親給了"我"和合歡樹生命。(合歡樹代表了主人公)

(2)從成長過程看,都傾注了母親的心血。(合歡樹沉澱了母愛)

(3)從合歡樹與我們相處的時間看,是母子同在的時光。(合歡樹見證了母子深情)

七、引出手法,體悟妙處

1、這種"以具體事物去表現某種抽象意義的表現手法"叫做什麼?

象徵。

2、象徵手法的好處是什麼?

用合歡樹表達豐富的感情,以少勝多,使抽象的思想、意義、概念形象化、具體化。

八、佈置作業,實現遷移

1、通過寫一件東西來表現你和母親的感情,深化對象徵手法的理解和運用。

2、閱讀《我與地壇》,進一步瞭解本文寫作背景,明晰作者心理變化,深化母子感情認知。

九、板書設計

合歡樹

象徵

母愛母子情兒子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深沉偉大的母愛以及作者對母親濃濃的思念和沉重的內疚交織的感情。

2.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象徵意義。

3.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

4.體會現實生活中展現出來的母愛,珍惜親情,學會感恩。

文章中用平淡樸實的語言,通過各種描寫方法刻畫了一位偉大的母親,把自己對母親真摯的感動展現出來,這正是學生應學會以小見大、平凡中見真情的寫作方法,所以我把“品味平淡樸實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作爲教學重點,而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象徵的寫作方法較生疏,把“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徵意義作爲教學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高效課堂重視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上更多的是授予學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歸納方法。基於此,我採取的教學方法是:點撥、引導、釋疑等,而學生髮揮自主權,可以寫寫劃劃、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流程:

高效課堂的標準不是看老師的教而是看學生的學,不是看老師講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學生學得是否生動,看老師在課堂上是否激發、開發、誘發、啓發、煥發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動力。爲了讓學生真正實現當家作主,學生能自己完成的,老師決不包攬,所以我設計的課堂流程基本上是由學生自己完成。

(一)情境激趣:

出示一張圖片,介紹圖片上的人物以及代表作,既讓學生了解作者,又能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興趣,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奠定基礎。我設計的導語是:這就是《合歡樹》的作者史鐵生。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領獎典禮上,一位獲獎者是坐着輪椅來領獎的。第二年,這個殘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他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認識的主人公史鐵生。1969年史鐵生到陝西延川清平灣插隊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燒後發現腰腿疼痛,當時沒在意,後來發展成雙腿殘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想以死來解脫自己,最後終於在母親的幫助下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代表作有小說《我遙遠的清平灣》、《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等。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學習這篇文章,看看母親是怎樣來幫助這位殘疾人的,同時來感受一下他對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出示課題《合歡樹》)在此基礎上出示教學目標,明確達到的學習要求。

(二)檢查預習:

對於一些基本的字詞以及理解,學生自己完全可以通過字詞典在課下獨立完成,在對課文內容感知的基礎上,簡單的問題是不成問題的。我佈置的預習題如下(出示幻燈片):

1.給下列生字注音:

嗆()敷()薰()灸()虔()誠瞎逛()

2.解釋下列詞語:

茂盛:虔誠:

安慰:驚惶:

僥倖:侍弄:

3.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並根據這些內容劃分結構層次。

(三)、讀悟結合,自主學文:

爲了便於學生理解好文章內容,我把課文的兩部分分開來講。

1.默讀1-6自然段完成如下表格(出示幻燈片):。

時間事件對母親的描寫母親的性格特徵

學生獨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完成表格,既能明白課文的寫作順序,又能理清文章事件,還能通過對母親的各種描寫體會到這種深沉偉大的母愛,這樣學生自己能完成的東西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可以進行補充,矯正。

2.小組交流合作完成7-12自然段:

小組合作學習無疑給他們提供了說話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在自學中獲得的多種印象和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和小組其它成員進行無拘無束地討論交流,這樣會讓學生感到很自由、很輕鬆。也就解除了往日課堂上常有的那種壓抑感,使他們敢於問、樂於答,使他們真正體會到課堂是自己活動的天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同時,在小組合作討論學習中,教師要巡視參與,成爲小組中的一員,或傾聽學生的見解,或循循善誘,耐心引導。師生間是平等、互助的關係,在不斷的討論交流中,學生漸漸消除了對老師的戒備心理,漸漸“親其師,信其道”。課堂氣氛自然變得十分輕鬆、活躍。我設計的討論問題如下(出示幻燈片):

(1)合歡樹是怎麼來的?

(2)作者爲什麼花大量的筆墨寫合歡樹生長過程?

(3)在母親逝世後,作者對母親親手栽下的合歡樹的態度的變化過程又是怎樣的?

通過學生的討論和教師的補充矯正,明確:其實可以說合歡樹就是作者自己,母親悉心照料的合歡樹就是病中的自己,也可以說合歡樹相當於母親,合歡樹就是觸動作者思念母親的物,它是母親活在人世的見證,是母親生命呈現的另一種方式。那麼大家認爲合歡樹象徵了什麼?(教師歸納補充並板書)

(四)延伸拓展:

學習了這篇課文,在學生的內心深處肯定引起共鳴,學生肯定想暢所欲言,這樣我設計綜合性題,引發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在情感上得到昇華。

請結合這篇課文的內容,聯繫自己的實際,談談這篇課文對你有什麼感觸。

(五)小結:

利用課堂小結,既可以理順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使教學環節更完整、學生思路更清晰,從而使課堂教學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我是這樣設計的:課文以平淡樸實的語言,運用各種描寫方法,以合歡樹爲媒介,既蘊含了深刻的象徵意義,又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和兒子對母親的深切思念,其實母親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我們身上,就像《懂你》歌詞所唱“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讓我們珍惜這份深深的母愛吧。播放《懂你》這首歌,再次以情感收尾,留有回味。

《合歡樹》公開課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夏日裏滿樹鮮豔絢麗的合歡花,以及滿地的落英繽紛,總是吸引着孩子們欣喜、探究的眼球。基於他們表現出的對合歡花的濃厚興趣,我決定安排一堂綜合認識合歡的活動課。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合歡的花、樹、皮。

2.簡單瞭解其各部分的功用。

3.培養鍛鍊幼兒的動腦動手及想象思維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查資料,搜圖片,製作幻燈片。

2.紙筆、顏料、膠水。

3.合歡的花、葉若干(分別放在小筐裏)。

【活動方法】

觀察法、講解法、引導發現法、操作法等。

【活動過程】

先放幻燈給孩子們看,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和探究慾望;然後組織全體聚到合歡樹下,從觀察入手,一步步來引導他們認識合歡樹,瞭解合歡樹。

1.提問幼兒合歡樹的名稱,簡單瞭解它的別名:夜合樹、馬纓花、絨花樹、扁擔樹、芙蓉樹。

2.對照實物,觀察、講述、認識。

樹幹:樹幹的顏色一般是淺灰褐色。

樹皮:樹皮輕度縱裂。

樹枝:枝粗而疏生,幼枝帶棱角。

葉子的顏色:綠色;

葉子的特性:葉奇,日落而合,日出而開,給人以友好之象徵;

葉子的生長方式:葉爲偶數兩面羽狀複葉,互生。

花的形狀、顏色:花美,形似絨球,花絲上部爲紅色或粉紅色絲狀,簇結成球。

花的氣味:清香襲人(讓孩子們親自聞一聞,說一說。)

果實:果實爲莢果,成熟期在十月。(留下懸念:小朋友可要留心觀察啊,看它什麼時候結莢。)

(對於知識點比較難的地方只讓幼兒簡單瞭解。)

3.簡述其價值。

合歡樹姿態美觀,花葉清奇,綠蔭如傘,氣味芳香,可供觀賞;

木材堅實,紋理通直,結構細密,經久耐用,可供製傢俱、農具、建築、造船之用;

合歡樹陰陽有別,被稱爲敏感性植物,被列爲地震觀測的首選樹種;

合歡皮、合歡花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4.撿落花。

老師和孩子們一塊撿拾落在地上的合歡花,一邊撿一邊數數。

5.粘貼、添畫。

讓幼兒大膽想象、自由發揮,利用花、梗和葉片進行粘貼、添畫。

6.展評幼兒作品。

【活動延伸】

繼續觀察合歡樹,並做簡單記錄。

【活動反思】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是增長知識的手段,動手動腦是探索發現的途徑。這次活動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性極高,不但知道了合歡樹各部分的名稱,而且對其特點和功用也有了大致瞭解,更是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慾。就是有的幼兒對觀察到的不能運用比較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還有待於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說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