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9篇

爲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2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有關趙州橋的圖片

五、教學目的:

1、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併成一句話。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複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複習檢查。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回顧這一段的閱讀方法,說說這一段的段落意思,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句。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那麼它爲什麼能如此聞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遠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獨特的設計,是個創舉。第2段就寫了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2段,邊讀邊想下面的問題。(投影出示)

⑴、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5句話)

⑵、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麼特點。

⑶、找找這個自然段的重點詞語。

2、集體討論。

⑴、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麼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相比,有什麼獨特的地方?(第一個特點,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所以課文第1-3句具體介紹了什麼?這樣的設計有什麼好處?(第4句: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時,河水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解釋:橫跨:因爲發大水時,河水不但可以從大橋洞流過,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減輕了流水時對橋身的衝擊力,所以說它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

⑵、這段話的重點詞句是哪一句?爲什麼是這句?(出示這句話)

3、小結第二段。

結合完成《作業本》第5題,按課文內容填空,填好後讀一讀,集體訂正。

誰能說說這一段話主要講了趙州橋什麼?(堅固)

(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第2自然段從它的設計上的創舉來說明趙州橋的堅固,而這一段則主要從什麼方面來說明趙州橋的美觀,下面請大家看課文第3自然段。

1、請一名同學朗讀第3自然段。其餘同學邊聽邊完成下列問題。

⑴、找一找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3句)

⑵、說一說這一段的重點詞句是什麼?(精美的圖案)

2、回答問題。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請大家讀讀第3小節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個承上啓下的過渡句。不但堅固總結第2自然段的內容,而且美觀是指這段課文介紹的重點。出示: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⑵、課文從哪方面來說明這座橋美觀?(從橋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來說明美觀。)

⑶、課文中主要寫了哪些精美的圖案?

①、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有的有的還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纏繞、相互抵着、回首遙望、雙龍戲珠。

②、精美圖案後面的冒號是什麼意思?和後面的內容有什麼關係?

(冒號後面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都屬於精美的圖案)

③、把這三個圖案都寫了,最後一句是怎麼寫的?請一學生讀。

這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所以這一句話是把前面列舉的三種圖案作了概括。這裏用先列舉後概括的方法把圖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

4、小結這段話的第一句,總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接着通過三種圖案分述它的美觀,最後,又總結了所有的龍像活的一樣這種用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寫出了橋的美觀。

(四)、小結。

第二、三自然段課文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用過渡句連接起來。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讀、引背第3段。

板書:

趙州橋 堅固(設計獨特):長 寬 大橋洞 小橋洞

美觀(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4個生字的讀音,認清“巧”、“繡“、“紋”、“腹”、“襯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葦稈”、“小巧玲瓏”、“鮮豔”等詞的意思。

2、讀通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

3、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外形的語言,講解句段關係,弄清總分結構

難點:講解句段關係,弄清總分結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課前準備:錄象

(四)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

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掛圖或標本)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你現在見到的翠鳥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學,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翠鳥?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襯衫、銳利.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 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zhǎng cháng)着一張細長(zhǎng cháng)的嘴。

b 盡(jìn jǐn)管小魚只(zhǐ zhī)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可還(hái huán)是難(nán nàn)以逃脫翠鳥的眼睛。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每位學生讀課文總數在2遍以上)

(3)交流: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討論得出結論,並找出相應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動——3、4自然段;住處——第5自然段。)

三、學習1、2兩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翠鳥外形一個什麼特點?找出概括性的一個詞。(小巧玲瓏)

(1)理解“小巧玲瓏”一詞。

(2)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它的小巧玲瓏?(一雙紅色爪、透亮靈活的眼睛,一張細長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翠鳥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瓏,而且十分美麗。

2.範讀第2段,邊聽邊標句序,思考: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麼?用劃出。

(1)自學。

(2)反饋:這句話是: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豔。用圈出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鮮豔)

小結:像“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豔。”這句話既概括了一段話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話開頭,我們把它叫總起句,“鮮豔”是這句話中的中心詞。

(3)讀2—4句:

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羽毛的鮮豔?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與原文比較:哪一處寫得好?爲什麼?

③用喜愛、讚美的語氣讀好2——4句。

④這3句話與第1句是什麼關係?(點明這樣的段式叫總分段式。)

3.齊讀這兩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意思。

四、指導書寫:巧、繡、紋、腹、襯衫。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熟讀1—2兩段。

(3)比一比,組詞。

逃( ) 隱( ) 疾( ) 襯( )

桃( ) 穩( ) 病( ) 村( )

(4)給帶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疾飛( )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銳利( )

①快或尖 ②感覺靈敏 ③勇往直前的氣勢。

板書:

總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總起句 主要寫什麼

讀分述部分 從哪幾方面寫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設想: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國標本(人教)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第17課,這是一篇融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的韻文。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需要,創設情境,利用留白,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互動,變接受掌握爲探究、體驗、發現,充分培養學生的語感,以此來積累語言、發展語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遊戲鋪墊:

1、遊戲:在白紙上畫自己的手印,想象說話:我的手印像……

2、分小組比較各人手印的不同,組長彙報比較結果。

3、小結:我們要學會觀察比較,善於發現生活中不同的美。

二、導入新課,對題質疑:

1、談話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發現雪地裏的小畫家給我們帶來的美。

2、讀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擇要板書:誰?畫?

三、初讀感知,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自學。

2、小組交流學習字音、字形的方法。

3、彙報檢查:剛纔的合作學習中你做了些什麼?

四、再讀理解,體會語感:

1、自由讀文,思考上述兩個問題。

2、把答案輕輕地告訴同桌,並指名說說你的同桌是怎麼說的。

3、貼動物圖,理解“一羣”,擴充積累“三五成羣”。

4、貼動物腳印圖,完成課後連線作業,一生板演。

5、課件演示動物畫畫,說說“我看見了……”

6、自由體會朗讀課文,把你認爲讀得最好的句子展示讀給大家聽聽,並說說你是用怎樣的語氣讀的?爲什麼?(適時出現下雪動畫)

7、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五、質疑補白,想象說話:

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麼想說的或不明白的?隨機插入:

①拓展說話:行人畫小船,長蛇畫繩子……

②理解“睡着”,用其它動物名稱替下青蛙問一問、答一答,並積累詞語“冬眠”。

六、拓展閱讀,發展語言:

1、出示《腳印》讀一讀,說說你又發現了什麼?

2、仿照《腳印》口頭改編“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七、成功體驗,愉悅心情:

自豪地說說這堂課你又學到了什麼?心情怎樣?

八、佈置作業,提升練習:

1、書寫指導。

2、回家後把改編的兒歌用文字或拼音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和一些句子的淺層意思。

2、感知內容,理順思路。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想象當時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誰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周總理的課文?

啓發回答:《溫暖》、《飛機遇險的時候》、《難忘的潑水節》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一直以他崇高的品格,博得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自發地聚到長安街送總理,場面十分感人。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指名讀本課的生字詞:柱着、洋槐、耐心、裝飾、腮邊、陪着、矯健、檢閱、五洲四海、不約而同、挽幛。

3、學生互相提示書寫易錯的字

槐:易丟撇折點

飾:左面不是“布”,也不是“市”。

4、區分同音、形近字,口頭組詞:

柱()州()陪()檢()矯()

拄()洲()培()撿()驕()

5、解釋詞語的意思

矯健:強壯而有力。

肅穆:嚴肅而恭敬。

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

(三)默讀課文

1、看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每部分寫了什麼?

小組討論後在全班交流。

板書:

第一段(1)等靈車,心沉痛。

第二段(2—3)望靈車,憶總理。

第三段(4)送總理,心相隨。

2、劃出不理解的詞和句子,在小組裏討論學習後,把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3、指名按段落讀課文,要求熟練通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

2、把你認爲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

附:板書設計

8 十里長街送總理

第一段(1)等靈車,心沉痛。

第二段(2—3)望靈車,憶總理。

第三段(4)送總理,心相隨。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的含義。

2、體會人民羣觀衆對總理崇敬愛戴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1、抓重點詞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與世長辭了。1月11日,當首都人民聽到總理遺體火化的消息時,上百萬羣衆冒着嚴寒,聚集在長安街至八寶山的路旁,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最後送別自己的總理。只見長安街兩旁,萬民肅穆哀泣。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當時的長安街上,與首都人民一起送一送總理。

(二)回憶

上節初讀課文時,各段各寫了什麼?(板書)

(三)新授

人們在等靈車,望靈車,送靈車時心情怎樣?

板書:悲痛

的確,首都人民爲自己失去這樣好的總理而痛心。

1、提問:從送總理情景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用筆畫出來,再讀一讀。

2、小組進行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帶着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劃出表達對總理熱愛的詞句,並說說這些詞句的表達效果。讓學生先通過小組討論,各抒己見,然後師生共同品析關鍵性的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體會以下幾句:(投影出示句子)

(1)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

這兩句話是寫來送總理的人多。“擠滿了”形容人行道上的人密密麻麻,非常多;“男女老少”說明來的人年齡不同性格不同;“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說明站在長安街兩旁送別總理的隊伍很長。這麼多人自發地到長安街來送別總理,表達了人民羣衆對周總理的崇敬與敬愛之情。

(2)人們臂上都纏着黑紗,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將三個“都”字抽出來,讓學生比較兩種說法的表達效果。

(3)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雙手拄着柺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說明老奶奶年老體衰,但她仍要來向總理告別。“焦急而又耐心”寫出了老奶奶盼望早點看到靈車,哪怕等的時間再長。這句話以老奶奶爲代表進行具體描寫,反映了人民羣衆等待總理靈車的心情。

(4)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着靈車,哭泣着,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讓學生抓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體會思想感情。

(5)人們多麼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

這句話寫的是靈車過去了,人們的心跟靈車緊緊相連,不忍總理離去。“希望時間能停下來”爲的是多看一眼總理的靈車。表達了人們迫切希望能看一看總理的強烈願望。

注意:在品味句子的含義和情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3、在學生交流體會的同時,要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1)指導朗讀,注意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語速要慢,語調要低沉。

(2)教師範讀,個人讀,集體讀,師生對讀,配樂讀。

(四)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在熟讀的基礎上自己試着背誦,然後分段指名背誦。

附:板書設計

等靈車

十里長街送總理 望靈車 無限悲痛

送總理 無限懷念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學習目標:

1、感受書籍在我們生活、學習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2、學習作者用對比的方式展示書的神奇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這首詩。

學習要求:

1、在對詩歌的誦讀中感受到書的神奇。

2、學習作者的寫法,試仿寫一節。

3、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感受到書對人類的神奇作用。仿寫詩歌。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課前蒐集資料,導入新課

1、說說和書有關的名言名句。

2、從這些話語中,你能夠認識到什麼?

3、小結,板書課題。

二、朗讀感知,把握內容

1、師範讀詩歌。

2、生試讀通課文。

3、交流評議朗讀情況。我們應該帶着怎樣的情感去朗讀這首詩歌?

三、讀中明理,掌握寫法

1、點生通讀全詩。

2、爲什麼作者爲用“神奇”二字來形容“書”?

3、課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書作比,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節,抒發你對書的感情。

5、交流,評議。

四、全文總結。

五、課堂作業

1、練習生字。

2、背誦詩歌。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要點】

1、讀懂莫泊桑和福樓拜的對話從中懂得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會用"酷愛"、"滔滔不絕"造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0、莫泊桑拜師

二、精讀指導

指導朗讀2--5節

1、指名讀,邊聽邊劃出福樓拜說的話,找出話中最關鍵的一句。

2、生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重點句。

(1)福樓拜是針對什麼來說這句話的?

(2)他爲什麼不說"是你的功夫還不行"?

(3)他認爲必須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學生回答)

3、讀到這兒,你明白了什麼?

(1)一方面對兩個人性格特點的感悟;

(2)另一方面勤學苦練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回顧上述學習方法,小組自學6--10節。

5、反饋,學習效果。

三、談收穫

1、學了本課,你有什麼收穫?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相機小節。

四、賞讀

1、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小組內分角色練讀。

3、配樂朗讀,評議後再讀。

五、造句

1、分別找出"酷愛"、"滔滔不絕"所在的句子。

2、理解意思。

3、再讀句子,體會用法。

4、仿造。

5、集體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設計理念

《西湖的綠》是一篇遊記,一般教法是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但往往在教學中理性的成分多一些,滿足於能概括出景物的特點,而具體地感悟和用心體驗少。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應引導學生在後者下功夫。

設計特色

引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體驗西湖的綠。

教學流程

一、設置懸念,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西湖的綠》這篇遊記,寫於40多年前。幾十年過去了,喜愛它的人不見少。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你們想知道嗎?

在學生閱讀興趣激發起來後,教師要求學生按閱讀提示自學,並在小組裏交流。

二、整體感知,瞭解西湖的綠

教師:這篇遊記的魅力,就是寫出了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她對西湖的獨特感受是什麼呢?

(估計多數同學在初步閱讀後會回答,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是西湖的綠。)

教師:作者宗璞是個擅長直接描寫景物特點的人,她在文章中直接用了二十多個綠字,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把含有綠字的詞語或描寫綠的詞語找出來,然後小組裏交流。

先自讀,再小組交流,然後小組彙報,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含有綠的詞語或表示綠的詞語有:綠、綠色、綠意、蒼翠欲滴、綠得發黑、碧澄澄的、綠得幽、綠得野、綠得閒、綠茸茸、綠陰陰、青綠、苔綠)

教師:一篇不到20xx字的文章中,作者用了20多個綠的,但是我們都一點也不覺得重複,多麼了不起啊,請再讀課文,讓西湖的綠深入我們的心。

三、點上探究,體驗西湖的綠

教師:作者感慨地說,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曲十八洞綠得閒。靈隱、蘇堤、花港觀魚看到的綠又是怎樣呢?喜歡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再想想那裏綠得怎麼樣,也各用一個詞語概括那裏綠的特點。

在學生自讀和小組交流基礎上老師作適當點撥。

教師:靈隱綠得怎樣?蘇堤綠得怎樣?在花港觀魚,看到的綠又是怎樣?請根據你們的理解上來填寫,再說說,你爲什麼要這麼填。

不管填上什麼詞語,能說出一定的理由就要鼓勵。然後加以引導。

靈隱綠得()蘇堤綠得()花港觀魚綠得()()()()

1、靈隱的綠

估計學生會在靈隱的綠填上豐富、豐富多彩、多姿多彩等詞語,老師要引導學生讀體會,從道旁的樹、飄着的雨、飛來峯上的樹、小徑上的青苔、亭旁的溪水等去感受靈隱是綠得多姿多彩。

2、蘇堤的綠

估計學生會說蘇堤綠得陰或綠得美。蘇堤綠得陰,蘇堤兩邊是湖水,湖水是綠的,路旁的樹是綠的,似乎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蘇堤綠得美,樹上的青苔有趣,多種形狀都有。

3、花港觀魚看到的的綠

估計學生會說,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活潑、綠得成熟、綠得生機勃勃。要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荷葉的綠的感受中,體會到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充滿生機。

四、體驗導遊,再現西湖的綠

教師:西湖是這麼的美,每年來旅遊的人國內客人上千萬,國外旅客也有幾十萬。你能根據課文的描述,當一回導遊嗎?喜歡帶到哪個地方就帶到哪個地方,要儘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生模擬導遊)

五、課外閱讀,瞭解西湖更多的美

教師:西湖的美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去西湖會有不同的感受,請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西湖的詩文讀一讀,那時你會有更多的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並正確讀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企鵝爸爸是怎樣呵護小企鵝的,感受企鵝爸爸堅韌偉大的父愛。

3.體會課文的細節描寫。

教學準備

瞭解企鵝的生活狀態,蒐集反映動物艱辛養護子女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談話交流,引出課題

1.通過“動物的母愛”這一話題,引出本課課題。

2.讀課題,企鵝爸爸是怎麼撫育孩子的?交流已知信息。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自由朗讀課文,幾個有難度的詞語,要求讀準確,初步瞭解它們的意思。

三、再讀分享,理解內容

1.從課後題入手,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2.企鵝爸爸的哪些行動最能體現它對孩子的愛?自由讀課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再讀一讀,想象一下。(學生交流自己讀的情況,彙報自己的感受。)

3.抓住幾個重點句,體會企鵝爸爸偉大的父愛。

四、激情朗讀,暢談感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學生談談自己讀了課文以後的感受。

五、佈置作業

摘錄課文中你認爲寫得好的詞語和句子。

板書:

企鵝爸爸

難分難捨

刻骨銘心

冰雕石刻

愛是付出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十單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回答課後問題。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相互評價。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象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1.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相互評價。

2.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樂美、意境美。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貼圖、音樂CD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複習舊知 導入新課

1、複習第一課時所學生字詞。

2、齊讀課題,繼續學文

二、發揮想象 感情朗讀 培養美感

1、讀通課文,找出詩歌中出現的4個人物

2、根據學生喜好隨機教學第二、三小節

教學第二小節

(1) 指讀第二小節,想想從中知道了什麼?

(2) 抓住“神奇”重點詞理解,以讀帶講(學生互相評價)

(3) 發散思維:從橋上走過還會看到什麼?

(4) 再讀第二小節

教學第三小節

(方法與第二小節雷同,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學)

3、仿編兒歌

用“ 說,彩虹是 。”的句式說話。

(小組交流 個別說)

4、教學四、五小節

(1)分角色朗讀

(2)讀好問句(個讀、小組讀、齊讀、師生比賽讀)

(3)隨文教授“巨”的筆畫順序

5、教學第一小節(解釋“彩虹”現象)

6、教學最後一個小節

7、齊讀全文(配樂、表演讀)

三、拓展思維 發揮想象 表達感情(機動)

四人合作畫彩虹(這個環節也可放在課後)

四、總結全文 激發興趣 引導探索

這彩虹多美啊!它是大自然媽媽那雙巧手的傑作。你們感到大自然媽媽的神奇了嗎?想要更多更好地探索大自然媽媽的奧祕,平時要多閱讀科普類的課外書,就能成爲一個知識豐富、視野開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