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美讀後感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闡述了作者對“橋之美”的認識和看法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首先,在佈局謀篇上新穎獨到文章用畫家的眼光來寫橋之美畫家眼中的橋有什麼特殊的美感呢?概括地說,是橋在不同環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爲了能讓我們理解和接受這個觀點,文章從大家熟知的“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入手,先擺出一個看法:“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於繪畫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線條勾勒;大塊塗抹的方式迅速將小橋;流水;人家提煉成構成圖所需要的塊;線;面,並把它們搭配;組合起來,構成畫面,強調了橋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後又大而言之,指出橋在江南水鄉和威尼斯同樣在構成當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這段文字爲我們開闢了一個視角:可以完全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橋,同時爲下文展開描述預設了心理準備

橋之美讀後感

接着作者舉了四個例子,橋在外觀;材料與所處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着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裏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着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同時,如前所說,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不妨做一些揣測如,從作者說風雨橋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象得到,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峯;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這四個例子,橋或爲主體,或爲陪襯,或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爲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其次,本文短小精悍,生動活潑,語言極富哲理性作者起筆輕鬆,如話家常“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自然而然地引出畫家見到的橋是最多的這個話題,在簡略談橋之結構與形式美后,卻輕輕避開衆人的議論話題,轉向本文要表達的主題上來:“不過我之愛橋,並非着重於將橋作爲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並非着眼於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樑的發展,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作者並不着眼於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掘橋在不同的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美好的景物,而文中所揭示的一些美學原則,如講究對比;變化;和諧等,不光適用於發現;欣賞;品味“橋之美”,還可以作爲通用的原則來進行一些審美活動,提高我們的藝術欣賞水平

再次,本文語言優美,富有情味比如:“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用“密不透風”形容小河兩岸蘆葦的嚴實;“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突出石橋出現在密密的蘆葦中,拱橋強勁有力的弧線或方橋單純的直線與蘆葦叢構成鮮明的對比,打破了這裏的單調與沉悶,使整個畫面豁然開朗,從而表現了橋的形式作用“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爲楊柳剛剛返綠髮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爲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裏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着和諧的韻律,這吸引着畫家總是追尋着橋的身影

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裏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一些具體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爲規範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並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作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