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英語形成英語思維的方法

一、英語思維方式的培養應該從模仿開始。

學好英語形成英語思維的方法

“學習語言的主要手段是模仿,這種模仿是從聽覺定向活動開始的,經過大腦分析器的作用,然後由心理活動器官的操練而完成的。”心理語言學家認爲,語言是從聽開始的,當一個嬰兒生下來就學說話時,完全是靠聽,模仿(imitate)母親的聲音。如果一個嬰兒生下來就是一個聾子,他就聽不到聲音,也談不上什麼成功的模仿者。一個不足10歲的兒童,如果他一直生活在第一語言環境中,他就能學到一種漂亮的母語。如果想學好外語,必須下大功夫模仿,採取多種方式,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模仿。埃克斯利(Eckersley,C.E.1974)說過,毫無疑問,模仿是成功的鑰匙,也許是把金鑰匙。(There is no doubt that imit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perhaps the golden key ,to success.)有人認爲模仿很簡單,好學,其實不然。養成一個好的模仿習慣並不容易,這種模仿只有像學母語那樣,方可學好。不下功夫,以爲輕而易舉可以模仿好外語語音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想學好外語就要在模仿上下功夫,因爲外語語言能否學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聽準外語老師發音的能力和學習者的模仿能力以及反覆模仿的耐心。如果跟着外語老師念一遍,過後一勞永逸,那是學不好外語的。所以,一定要持之以恆地模仿、重複、練習。“聽別人怎樣說,就照樣跟着說。”這是學習語言的必由之路。

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應該培養自己擺脫母語的影響,用英語想英語。

用英語想英語,指的是在使用英語時用英語想(think in English),而不是用本族語想。用英語想,也可以說成用英語思考。學英語而不學用英語思考,一定學不好。用英語思考,就是在使用英語進行表達和理解時,沒有本族語思考的介入,沒有“心譯”的介入,或者說本族語思考的介入被壓縮到了極不明顯的程度,自己也感覺不到“心譯”的負擔。這纔是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誌。

用英語思考並不神祕,也非高不可攀。初學時,“心譯”的介入很明顯,但時間一長,反覆運用的次數越來越多,“心譯”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小,以至接近於消失。可見,培養英語思考的基本途徑是系統的大量的反覆使用,是實踐練習。語言是工具。使用任何工具都有一個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在不熟練的階段,多餘的動作很明顯,總要一邊做一邊考慮。初學者使用外語時,“心譯”就是這種多餘的活動,是一邊用一邊考慮的表現。這裏所說的考慮實際上是在大腦裏進行的對將要表現出來的外部活動的一種檢驗。用本族語交際時,也有考慮考慮再說的情況,可以說是在心裏把原來要說的`話轉成或翻譯爲另外一些說法進行掂量。但由於習以爲常,所以不會給人造成負擔和精神緊張。而在用英語交際時,由於怕錯,所以想了又想,而由於英語不熟,語彙不多,所以就求助於本族語,產生“心譯”。因此,培養用英語思考,消除“心譯”,主要消除學生怕錯的緊張心理。

學習英語、使用英語都要用思想。思想要有邏輯性。邏輯指思維的規律性。思想的邏輯性,條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大腦對客觀事物反映的系統性和所掌握語言的系統程度。語言問題與邏輯問題是密切聯繫的。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表達或理解別人用英語表達的思想時,所遇到的困難雖然表現爲語言上的困難,但實質上有相當一部分,或在相當程度上乃是邏輯上的困難。表達不好,常常是思路不清,理解不好,則常常是推理能力差。因此,爲了培養用英語思考,就要加強英語練習的邏輯性,注意按照英語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多種聯繫,從性質、屬性、層次、因果等各方面的關係,對練習的形式和內容進行組織,訓練學生成套地表達和理解,形成以英語爲外殼的思維定勢,相應的英語材料則以連鎖反應的方式在大腦裏源源不斷地涌現。

擺脫母語影響的教育,用英語想英語應表現課堂上的每一分鐘。

(一)營造良好的思維環境,激活學生學習思維。

1.融洽師生關係,激發用英語思考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讓他們有更多的用英語想英語,獨立思維的時間和空間。

3.給予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習情趣,激發用英語思維。

(二)創造生動的語言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用英語授課,堅持用英語和學生交流,給學生創造語言環境,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科學有效地利用並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以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內在學習動力。

2.運用學習規律,調動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出新知識,以舊帶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多啓發,少說教,使語言操練和實踐達到最佳效果。

3.加強語言實踐,保持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實物、卡片、掛圖、錄音機、投影儀及多媒體電腦等多種視聽手段,把真實的方式帶進課堂,豐富英語教學,爲學生提供各種練習環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減少漢語媒介的中間環節,加深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認識,提高自覺運用語言的能力。

擺脫母語影響用英語想英語還應表現在把它延伸到課下的課餘活動中去。

(一)辦英語牆報,每個班級應定期出牆報。

(二)設立英語圖書角。

(三)設立校園英語電臺,創設新聞聯播、英文歌曲欣賞、娛樂動態等節目。

(四)設立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英語晚會、英語報告會、收看英語影視、英語學習作業展覽、英語短劇表演等。

思維方式的培養並非易事,因爲你是在母語大環境的影響下,要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你就要營造一個英語的語言環境,在好的外語環境中,外語思考就容易實現。

三、英語思維方式的形成應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

語感(Speech feeling)是人們對語言的直接感覺,是系統綜合的語言感知力,是直接、敏銳的語言領悟力。而英語語感是語言的發展開始走向成熟期的一種心理現象,是對語言的語音、語義、語法、語氣等綜合運用所自然產生的激活效應,是對語言熟練掌握而自然生成的、不假思考的語言敏悟性。語感是一種十分抽象的東西,只有當你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後,你才能產生語感,你才知道哪個詞該重讀,哪個詞該輕讀,哪幾個詞爲一個意羣。語感的產生是英語思維方式的開始。

西方著名的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喬姆斯基(Chomsky)認爲語感是語言學習的核心,語感越強就越能創造性地學習和使用語言。通過大量的語言信息的刺激就可以逐步獲得語感。

語感培養的方法主要是多聽、多看、多背誦。

所謂多聽就是要認真聽老師的英語講述,儘快聽懂課堂用語和日常交際用語。要多聽課文錄音和聽力材料。要多進行聽寫測試。多聽英美人的講話,多聽真實語言材料,如天氣預報、廣播、對話、廣告等。因爲真實語言環境裏面的英語語速正常,是有明顯的口語發音特徵,如連續、弱讀、縮略等,而且社會交際中的語言常常是自然而然地抑揚頓挫,富有情感,通過聽口語化的語言材料可以使自己沉浸在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中。大量的聽力訓練及跟讀、跟唱模仿可以縮短自身的語言與所聽到的地道英語之間的距離。從而有利於講出自然、流暢的英語。

所謂多看,就是多看英美人寫的文章,特別要注意那些句子中所有的單詞你都認識,但就是理解不了這個句子的意思的句子。這些句子之所以理解不了,一是因爲對句子理解不透,對某個詞你只理解它其中的一種解釋,而不知它在句子中還有別的解釋。如cell一詞在醫學上的解釋爲“細胞”,在物理學上的解釋爲“電池”,在通訊工程中的解釋爲“手機”。一個詞在不同行業中有不同的解釋。二是因爲文化和語言習慣上的差異。經常性的閱讀,尤其是英語原文,原汁原味,手不釋卷,語感也來了。

所謂背誦,是一種強化與集中的語言信息的刺激行爲,它通過對語言材料進行反覆朗讀、理解到思維加工形成記憶獲得大量的語言、詞語、語法和語用等信息的輸入,使學生逐漸提高對英語思維形式的感受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有效克服來自母語的干擾。實踐證明,一個大量誦讀英語文章的學生,即使對句子不作語法分析,在解決單選、完形填空、短文改錯等題型時,準確率也往往是挺高的。熟能生巧,語感正是他們準確捕捉信息的巧妙感受的體現,這種特殊感覺正來源於閱讀和背誦的積累。

用英語思維是許多英語學習者都希望達到的一種境界,因爲這是用英語流暢地表達思想的基礎。中西文差異很大,英語和漢語的表達方式也不同。對於一個生活在非英語環境中的中國學生來說,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來思考確有很大難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要儘量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養成用英語而不是漢語的思維來理解英語。

看到這裏,我相信很多朋友應該已經知道我學習英語的“祕密”所在了,是的,我想跟您分享的“英文學習的祕密”就是:用全新的英文學習方式,用學習母語的方法來學習英文,最終,要把英文和中文一樣放在我們大腦中掌管語言的區間內,而不是以前的“學問”的區間內!我甚至跟很多可以說多種語言的“語言學家”交流過,我們的經歷和見解不謀而合:)!

付出和收穫永遠是成正比的,在學習初期的時候,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而一旦掌握,則終生受益!這個道理就如同學習開車,在學習過程中,肯定要花時間、精力,但一旦學會了,您將可以自由馳騁。

文章的最後,我希望寫一句醞釀已久的話送給所有正在英語學習道路上求索的朋友們:I have good news for you. I have developed the system to help you do exactly what I did. Seems like you don’t have to build your own boat to go across the river now, I’ve already done that for you. So please jump on board, enjoy the ride. I will 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on the land of perfect English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