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複習知識點

高三數學複習知識點1

(1)先看“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高三數學複習知識點

當命題“若p則q”爲真時,可表示爲p=>q,則我們稱p爲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這裏由p=>q,得出p爲q的充分條件是容易理解的。

但爲什麼說q是p的必要條件呢?

事實上,與“p=>q”等價的逆否命題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則p一定不成立。這就是說,q對於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條件”

若有p=>q,同時q=>p,則p既是q的充分條件,又是必要條件。簡稱爲p是q的充要條件。記作p<=>q

回憶一下國中學過的“等價於”這一概念;如果從命題A成立可以推出命題B成立,反過來,從命題B成立也可以推出命題A成立,那麼稱A等價於B,記作A<=>B。“充要條件”的含義,實際上與“等價於”的含義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命題A等價於命題B,那麼我們說命題A成立的充要條件是命題B成立;同時有命題B成立的充要條件是命題A成立。

(3)定義與充要條件

數學中,只有A是B的充要條件時,才用A去定義B,因此每個定義中都包含一個充要條件。如“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這一定義就是說,一個四邊形爲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是它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顯然,一個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麼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個含有充要條件的語句來表示。

“充要條件”有時還可以改用“當且僅當”來表示,其中“當”表示“充分”。“僅當”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義中的條件都是充要條件,判定定理中的條件都是充分條件,性質定理中的“結論”都可作爲必要條件。

(1)先看“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當命題“若p則q”爲真時,可表示爲p=>q,則我們稱p爲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這裏由p=>q,得出p爲q的充分條件是容易理解的。

但爲什麼說q是p的必要條件呢?

事實上,與“p=>q”等價的逆否命題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則p一定不成立。這就是說,q對於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條件”

若有p=>q,同時q=>p,則p既是q的充分條件,又是必要條件。簡稱爲p是q的充要條件。

記作p<=>q

回憶一下國中學過的“等價於”這一概念;如果從命題A成立可以推出命題B成立,反過來,從命題B成立也可以推出命題A成立,那麼稱A等價於B,記作A<=>B。“充要條件”的含義,實際上與“等價於”的含義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命題A等價於命題B,那麼我們說命題A成立的充要條件是命題B成立;同時有命題B成立的充要條件是命題A成立。

(3)定義與充要條件

數學中,只有A是B的充要條件時,才用A去定義B,因此每個定義中都包含一個充要條件。如“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這一定義就是說,一個四邊形爲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是它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顯然,一個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麼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個含有充要條件的語句來表示。

“充要條件”有時還可以改用“當且僅當”來表示,其中“當”表示“充分”。“僅當”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義中的條件都是充要條件,判定定理中的條件都是充分條件,性質定理中的“結論”都可作爲必要條件。

高三數學複習知識點2

一、以史爲鑑,從歷屆考生的經驗教訓中獲取智慧。

恢復大學聯考制度已有30年歷史了。多少人如願以償,又有多少人抱憾終身。我們應該推介成功者的經驗,比如狀元談大學聯考;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失敗者的教訓。成功者的經驗可能各不相同,而失敗者的教訓大概都是一樣的,那麼有哪些基本教訓值得警惕呢?

(一)偏離課本──大學聯考知識浩如煙海,把我們的課本湮沒了,這是得不償失的。資料是重要的,一、二輪複習整合資料也是必需的,但最終資料不能代替課本。《考試 大綱》在考試要求中明確指出:數學大學聯考依據《課程計劃》和《考試 大綱》中必修課與選修工作爲文科及必修課與選修工作爲理科的命題範圍。課本作爲複習依據的指向應當非常明顯。

事實上,大學聯考試題有相當一部分屬於課本中的基本題,或與課本相對應的試題,不應失分。

(二)題型套路──大學聯考複習應當要有一些題型訓練,掌握一些基本的題型,考生在大學聯考答題時才能迅速而正確地檢索和判斷,但如果是隻流於形式,單憑記憶來認定當前問題和基本題型的表面相關,而不是用理性的態度去辨析其中的本質聯繫,盲目套用是不可取的。切忌似是而非的盲目套用,因爲不加思考,自以爲是,喪失靈性的套用,可能導致錯誤。正如考綱中對以“能力立意”的要求是:“側重體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綜合和靈活的應用,以此來檢測考生將知識遷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

(三)忽略細節──大學聯考強調能力,強調思想方法,強調站在學科整體高度,這些都很重要,但往往又是細節決定成敗。

一個大學聯考題的正確解答涉及若干因素,命題者在選擇題的設計中,往往正是考慮到某些因素的可能失缺而設置陷阱的,考試 大綱關於“個性品質要求”中提到: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形成審慎思維的習慣,看似細節問題,實質上是在考查個性品質。

高三數學複習知識點3

符合一定條件的動點所形成的圖形,或者說,符合一定條件的點的全體所組成的集合,叫做滿足該條件的點的軌跡。

軌跡,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凡在軌跡上的點都符合給定的條件,這叫做軌跡的純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軌跡上的點都不符合給定的條件,也就是符合給定條件的點必在軌跡上,這叫做軌跡的完備性(也叫做充分性)。

軌跡方程】就是與幾何軌跡對應的代數描述。

一、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

⒈、建立適當的座標系,設出動點M的座標;

⒉、寫出點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簡方程爲最簡形式;

⒌、檢驗。

二、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軌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和交軌法等。

⒈、直譯法:直接將條件翻譯成等式,整理化簡後即得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譯法。

⒉、定義法:如果能夠確定動點的軌跡滿足某種已知曲線的定義,則可利用曲線的定義寫出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定義法。

⒊、相關點法:用動點Q的座標x,y表示相關點P的座標x0、y0,然後代入點P的座標(x0,y0)所滿足的曲線方程,整理化簡便得到動點Q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相關點法。

⒋、參數法:當動點座標x、y之間的直接關係難以找到時,往往先尋找x、y與某一變數t的關係,得再消去參變數t,得到方程,即爲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參數法。

⒌、交軌法:將兩動曲線方程中的參數消去,得到不含參數的方程,即爲兩動曲線交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軌法。

直譯法:求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

①建系——建立適當的座標系;

②設點——設軌跡上的任一點P(x,y);

③列式——列出動點p所滿足的關係式;

④代換——依條件的特點,選用距離公式、斜率公式等將其轉化爲關於X,Y的方程式,並化簡;

證明——證明所求方程即爲符合條件的動點軌跡方程。

1、數列的.定義、分類與通項公式

(1)數列的定義:

①數列: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一列數。

②數列的項:數列中的每一個數。

(2)數列的分類:

分類標準類型滿足條件

項數有窮數列項數有限

無窮數列項數無限

項與項間的大小關係遞增數列an+1>an其中n∈N

減數列an+1

常數列an+1=an

(3)數列的通項公式:

如果數列{an}的第n項與序號n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那麼這個公式叫做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

2、數列的遞推公式

如果已知數列{an}的首項(或前幾項),且任一項an與它的前一項an—1(n≥2)(或前幾項)間的關係可用一個公式來表示,那麼這個公式叫數列的遞推公式。

3、對數列概念的理解

(1)數列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一列數,一個數列不僅與構成它的“數”有關,而且還與這些“數”的排列順序有關,這有別於集合中元素的無序性。因此,若組成兩個數列的數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麼它們就是不同的兩個數列。

(2)數列中的數可以重複出現,而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複出現,這也是數列與數集的區別。

4、數列的函數特徵

數列是一個定義域爲正整數集N_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特殊函數,數列的通項公式也就是相應的函數解析式,即f(n)=an(n∈N_。

一個推導

利用錯位相減法推導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兩式相減得(1—q)Sn=a1—a1qn,∴Sn=(q≠1)。

兩個防範

(1)由an+1=qan,q≠0並不能立即斷言{an}爲等比數列,還要驗證a1≠0。

(2)在運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時,必須注意對q=1與q≠1分類討論,防止因忽略q=1這一特殊情形導致解題失誤。

三種方法

等比數列的判斷方法有:

(1)定義法:若an+1/an=q(q爲非零常數)或an/an—1=q(q爲非零常數且n≥2且n∈N_,則{an}是等比數列。

(2)中項公式法:在數列{an}中,an≠0且a=an·an+2(n∈N_,則數列{an}是等比數列。

(3)通項公式法:若數列通項公式可寫成an=c·qn(c,q均是不爲0的常數,n∈N_,則{an}是等比數列。

注:前兩種方法也可用來證明一個數列爲等比數列。

高三數學複習知識點4

  1.第一輪複習要做很多習題嗎?

其實 第一輪的目的是 培養 數學思維 做題是爲了達到目的,並不在於多難 多多!書後題目 我個人認爲 對於你自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對思維方法的建立已經足夠。

  2.問 用什麼教材好呢?

我看書時候就是用的 同濟四版 高數 概率 線代 書 忘了什麼名了。書本再好,還要自己喜歡。:)找一本自己喜歡的吧!其實上學時候用過的就可以,有條件 可以結合一下數學專業的書 目的是達到知識系統化。

  3.在職時間少!怎麼辦?

我是畢業後自己在家複習的,根本沒找工作 所以相對時間多。對那些在職的哥哥姐姐可能就幫不上什麼忙了。但,我認爲注意基礎是一勞永逸的。

  4.數學作題還是很關鍵的。光靠教科書上的那些題,行嗎?

對於作題,衆說紛紜。我個人認爲是關鍵,但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我已經強調過多次----基礎。作題是爲基礎服務的。光做書上的題目對考研究生來說是不夠。但對於解決第一輪複習來說 還是夠的。以後我會介紹如何進行 第二輪 第三輪 的複習!

  5.基礎不錯,是不是隻需要看書?

有點不合實際,建議基礎好點的同學還是書和教材一起看把,但是每輪複習的時候都要兼顧教材,第一輪以教材爲主,第2輪以強化教材,弄清總體結構,鞏固定理公式 第3輪把教材上的定理概念,自己想想那些地方容易產生錯誤,容易出考點! 這是我認爲最中肯的建議。而且含金量豐富哦!我說的是思想的建立。無題量之度量,無分數之劃分,確實有點不合實際。這個建議補充了我對基礎強調的具體方法。大家一定要學習一下~~

  6.看了歷年真題基本上都不會做應該怎麼辦?

涼辦! 放在那裏,過一段時間就會了。(好象魯迅說過)不過一定不要放棄呀!

 7.作題時是看答案還是去看教材?

這個問題提的有些早。分階段,有不同的做法。看目的拉。如果你要測試自己的程度,當然要看答案,不過是作完後。現階段還是看教材,哪裏不懂看哪裏。產生遺忘,再撿起。最終達到----在心裏!

8.除了課本,我們還需要課外作業嗎?

課本是基礎,基礎很重要,但決不能拘泥於課本的水平。數學一的題量、難度遠非課本所比!03年我將4本教材連習題全過了一遍,用時過長,結果影響了第二輪綜合複習和第三輪衝刺模擬,結果73分。烤研的數學題是又多又難,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以後,誰的衝刺模擬卷作得早、作得多,誰的分就高。一般是10月開始作模擬題,有的8月就開始了,而我11月底纔開始模擬,由於時間太緊實際上根本沒怎麼練。上了考場才發現平時作課本的流暢不見了,明顯反應速度慢!感覺自己跟題不是一個境界的!所以以自己的教訓苦柬04考友,重要是速度和難度!在課本上不能花太長時間。

這個很明顯是肺腑之言啊!20xx年的考試數學之所以低,好多是因爲題量大,沒答完造成的。但具體做法,我不枉加評論。但有一點要知道,模擬衝刺效果的好壞,直接取決於你基礎(即第一輪)複習的好壞。所以對於基礎差點的 還是要穩紮穩打。多做基礎題目,你也可以提高解題速度。難題分解開來不過是基礎題目的堆砌!

 9.如何把握心情心態?

充實過好每一天!晚上睡的自然香。睡的好,第二天,會更充實。建議找個志同的異性考研戰友,男女搭配學習不累,更可以互相督處!我身邊有好多成功的例子呢~~(不許歪想)

 10.難題難 懷疑只看課本可否?

我再次聲明,我只是說第一輪的重點是什麼。以後如何進行,我要等複試結束後寫給大家方法。如果你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數學,你會發現----難題都只不過是簡單題目的堆砌

高三數學複習知識點5

不僅要學會解題,更要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學數學需要解題,但解題不是數學的全部,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不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解題是蠻幹,學數學而不解題則

是“進了寶山空手而歸”,不能掌握數學的真諦。

做題不在多。做了一定量的基礎題後,基本方法掌握了,解題速度也快了,再做類似的題目就是典型的重複操練,耗時而無效。做題貴在精。在解題過程中要體會該題是複習、鞏固哪些知識點,使用那些技能技巧,用到哪些數學思想方法,哪些地方自己還不熟練,還要適當加強訓練等。

不僅要關注考試的分數,更要找出我們創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分數高低能說明你掌握知識的多少,但不一定或不完全能反映你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獨立思考,認真總結規律,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千萬不要抄作業,那是自欺欺人的行爲,也給老師提供了錯誤的信息。不會做可以空在那兒,老師會安排時間評講,採取補救措施。對不會做的題目,提倡不恥下問,但在問前一定要思考,否則,懂得快,忘得也快。

不僅要熟悉理論知識,更要關注其應用。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

不僅要有決心和信心,更要有腳踏實地的幹勁。每位同學都有達到自己目標的信心和決心。但光有信心和決心還不夠,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可操作的具體措施,並落實到學習的每個環節中去。

不僅要得到正確答案,更要注重解題過程(細節)。有時只是一個符號的誤差,會讓你體會到“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滋味,若在關鍵時候會讓你抱憾終生。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返回地面時機毀人亡卻源於一塊絕緣瓦的故障。這些學習品質在以後工作中會讓你受用終生。

不僅要刻苦學習,更要講究科學方法。不講究方法的“刻苦”無異於蠻幹。應該在理清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去做題,有時也可以在做題中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不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和數學思想方法的解題是低效的,有時甚至是無意義的。

不僅要做知識的接受者、擁有者,更要通過對數學的學習、理解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比如,數學要求推力嚴謹,步步有據,這就要求“馬大哈”改變“粗心”的習慣。知識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須讓知識滲透到你的生活與行爲,才能稱之爲素養。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必然導致素質的提高。在高三數學複習中應該注意體會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