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分析

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電教媒體已成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電教媒體以它色彩豐富的畫面,展現文字蘊含着的意思,創設所需要的情境。課堂上將那一框框有序無聲的投影教材,通過積極引導,學生自覺地觀察、發現、思維、探索,就會使其變爲一行行清晰在目的文字,化爲一句句有聲有色的語言,形成一幕幕耳目一新的意境。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的恰當運用,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感知過程活靈活現,從而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電教手段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分析

1、 聲畫並茂,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生動可感的電教媒體具有展示直觀形象的立體畫面的優勢,它能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 如教學《鬧花燈》時,我首先用課件展現元宵節花燈的熱鬧場景:龍燈翻飛,蓮花燈迎風展開,火箭燈空中飛旋,鴿子燈似天上飛,魚兒似水中游,人們觀燈賞燈笑逐顏開。並配以鞭炮聲、鑼鼓聲歡笑聲及《正月裏來鬧元宵》的音樂。富有動感的畫面,逼真的聲響把學生一下子帶入了熱鬧非凡的元宵夜街頭。當我提問:“元宵夜的街頭怎樣”時,學生興趣盎然,爭先恐後地回答:“元宵夜的街頭真是熱鬧極了。”“元宵夜的街頭是燈的海洋、人的海洋、歡樂的海洋……”聲畫並茂,視聽並舉的學習情境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同時喚起了有意注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再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我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想看看桂林嗎?想看看甲天下的山和水嗎?”學生聽後都高興極了,異口同聲回答:“想”於是,在溫婉流暢的鋼琴樂曲聲中,我出示了“桂林山水”的錄象,並向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誦:“……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秀麗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動情的朗誦,使學生個個如癡如醉。就這樣,老師很輕鬆地帶入了本課的情境中,爲講讀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化靜爲動,突破重難點。

形象生動的圖像是獲取知識的跳板。在語文教學中,也有一些知識性很強的課文。這些課文需要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後才能突破重點。如《詹天佑》一文中講到了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鐵路,這是本課的重點及難點。如何讓學生懂得“人”字形鐵路設計的意圖,明白它的“巧”處呢?我想,如果單單依據課本上靜止的畫面來進行講解,學生聽起來肯定是很困難、很勉強。在教學本課時,我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爲動。我設計了動畫火車(有兩個車頭),設計了“人”字形軌道。課堂上,我利用電教媒體非常形象、直觀地向學生演示了火車上坡改變方向時,車頭變車尾,車尾變車頭的過程。這種化抽象爲具體,化靜態爲動態的教學方式,深受學生歡迎,它大大促進了學生的思維導向,學生對難點的認識也一下子由含糊變得清晰起來。再如《螳螂捕蟬》這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強,課文重點使學生悟出寓言故事所說明的道理,這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時,恰到好處地出示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蟬”、“螳螂”、“黃雀”的動作神態,再聯繫課文中的詞句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悟“眼前的利益”與“身後的隱伏着的禍患”的雙關意思。再聯繫到課文第三段故事的結果。領會吳王“恍然大悟”的道理,促進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如此舉一反三,理解寓意這一難點就迎刃解了。

3、 激起情感共鳴,陶冶思想情操

在語文教材中,許多文學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讓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通過不同的藝術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呢?這就要運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情感,並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例如:教學《採蒲臺的葦》其中一句:“遠處的炮聲還不斷傳來,人民的創傷並沒有完全平復”,涉及到歷史背景。但是,由於當時的年代距現在較遠,而且學生缺乏生活經歷,如果只靠語言的中介,是很難認識其特定環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選制的錄像,讓學生邊欣賞一望無際的葦海及冀中人民爲了保衛美麗的家鄉而英勇戰鬥的情景,邊聽着老師的講解,“抗日戰爭時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躪最厲害的地區之一,但是這裏的人民羣衆充分利用水鄉的自然條件,出沒於蘆葦叢中,戰鬥在煙波之上,沉重地打擊着侵略者,勇敢地守衛着祖國美麗的水鄉,最終取得了勝利,課文中寫的人民的創傷並沒有完全平復就是指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損害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這樣聲畫並茂,視聽結合,學生理解了當時的背景,體會到了冀中人民勤勞、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並且爲理解下文作了準備。

4. 啓發想象,靜中思動。

想象,是藉助表象在腦中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電教媒體可以爲學生提供生動的表象,以激發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去創造的熱情。教《驚弓之鳥》一課時,我讓學生觀看“更羸‘射’鳥”的投影片後思考:“圖上畫的是更羸拉弦前,還是拉弦後?”學生據圖聯想,靜中思動,進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說:“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後,大雁落下來了,就說明已拉過弦了。”有的說:“大王在摸摸鬍鬚,好象感到驚奇,衛兵的臉上露出了讚歎的神情,從這裏可以看出更羸已拉過弦了。”我又問:“你若是圖中的一個衛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來,你當時會怎樣?我又讓幾個同學進行表演。表演後,學生髮表意見:演更羸的同學很自信,很老練,有點射箭能力的樣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驕傲了點,課文中的更羸比較謙虛,書上有這樣幾句話:‘我可以試試。’更羸笑笑說:‘不是我的本事大。’說明更羸有了本領不得意,不驕傲。”這裏藉助電教媒體爲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與思維的橋樑,加速進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層層深入,對情感的體驗步步加深,學生在趣中探索,在樂中求知。

總之,運用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有助於化解學生認識活動中的難點,深化學生情感活動,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生動活潑,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於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