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教案

  【教學目標】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

1、 瞭解詩人白居易、識記文言基本知識點

2、 賞析本詩結構藝術。

3、 學習描繪音樂的方法。

4、 領悟作者關注現實、同情和尊重受損害的下層婦女的崇高精神。

5、品味詩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脈絡,分析本課的結構特點

  【教學重點】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並從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中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以及是如何將樂曲的情調和演奏者、聽者的感情融爲一體的。

  【教學過程】

  【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中唐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併力求通俗,與元稹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60首,與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同爲著名的詩史。其詩善於敘述,語言淺顯明暢,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琵琶行》是他被貶爲江州司馬後的第二年秋天寫的。元和三年,白居易任“諫官”;五年,調京兆府戶曹參軍;九年,接太子左贊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請捕“賊”。朝廷深惡其僭越言事,誣其“浮華無行”、“甚傷名教”,貶爲江州司馬。

行:樂府歌辭的一種體裁,多用於鋪敘記事,篇幅較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用韻自由,富於變換。

  【簡析小序】

小序有什麼作用?

明確:①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過;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點明寫作動機;④定下全文悽切傷懷的感情基調。

  【主要環節】

第一部分 導入:總結上節課所學,由琵琶聲入手,伴隨着琵琶聲一起走進詩人和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誦讀課文第一段感受第一次的琵琶聲應該是怎樣的?(學案)

第二部分 重點解讀琵琶聲

1、誦讀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據旋律的變化分成四段樂曲,體會每一段樂曲中演奏者的情感,並說出思考過程。

分成四部樂曲

序曲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 悲涼傷感

第一樂曲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爲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歡樂愉快

第二樂曲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幽愁暗恨

第三樂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悲憤不平

2、找同學示範朗讀第三段,思考琵琶女的情感變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對應的?(用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再次解讀琵琶女的演奏)

琵琶女的情感 琵琶女的身世

悲涼傷感 深夜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歡樂愉快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幽愁暗恨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故。

悲憤不平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寒。

琵琶聲表達出演奏者的內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是演奏者身世遭遇的寫照。

第三部分 解讀青衫淚

齊讀第四段,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詩人身世遭遇進行對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時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詩人兩個形象的現實意義。

琵琶女 詩人

京城女 ------- 身份 ------- 京城官

色藝雙全 ------- 昔日 ------- 才權並重

獨守空船 ------- 今日 ------- 謫居臥病

受侮辱的藝人形象 受排擠的知識分子形象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青衫淚因憐人悲己的兩重感情交融在一起積累沉澱而成,這淚水既是對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重利薄情、重色輕才的'控訴。

第四部分 課堂小結

總結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詩人的行文思路,有利於充分把握詩人情感,更有利於課文的背誦。

三次琵琶聲:先是詩人送客聽到第一次琵琶聲,第二次請出琵琶女爲自己彈奏一曲,彈奏結束後琵琶女又說了自己的身世經歷,詩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動,也敘述了自己的經歷,第三次再請琵琶女彈奏,爲她翻作《琵琶行》。

每段之間都有對應 。 第二段演奏依據旋律的變化分成四段樂曲,每一段樂曲表達琵琶女不同的情感對應着第三段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的變化,琵琶女的遭遇又是和第四段詩人的遭遇相對應的。

  【再次鞏固】

1、 通過誦讀和對小序的學習,簡要概括這首敘事詩的內容。

明確:詩人被貶官後謫居江州,月夜送客至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 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

明確:詩人自己和琵琶女。

3、 學生再讀詩歌,並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括各個詩節的內容。(教師逐字逐句解釋翻譯每一段,講析一段,叫學生概括本段內容)

明確:潯陽江邊聞琵琶、江心聆聽琵琶曲、江中聽訴身世苦(少年:本居京城色藝絕,老大:門前冷落守空船)、同病相憐感慨多(昔日:才高位顯居京城,如今:謫居臥病潯陽城)、重聞琵琶青衫溼。

4、 請同學們概括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看看兩者有沒有共同點。

詩人:當年在京城曾位居高官,作爲才華橫溢的大詩人,每日詩酒流連,高朋滿座,其樂融融;但因爲犯顏直諫被一再貶官,而今謫居潯陽城,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悽悽。

琵琶女:年輕時在京城豔蓋羣芳,色藝雙絕,人妒人捧,年年歡笑;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只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過着淒涼的生活。

共同點:①兩人同由京城流落江州,都有天涯淪落之感;②兩人都曾有過歡樂富足的生活,如今生活境遇一落千丈;③兩人同居窮鄉僻壤,舉目無親,知音難覓,倍感淒涼寂寞;④兩人前程未卜,對未來都懷有深深的憂慮。因此可謂“同是天涯淪落人”。

5、 作者在聽琵琶女彈奏時心情如何?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明確:詩人的心情應該是孤寂落寞、悽清感傷的。詩中“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等處即是這種心情的印證。產生這種感受是因爲詩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他從她的琵琶聲中聽出了其中哀怨淒涼的感情,進而想到自己的不公遭遇和坎坷仕途,自傷身世。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既同情琵琶女的遭遇,又悲嘆自己的不幸。

  【作業】

1、你怎樣理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詩的意蘊?(不少於100字)寫在作業本上。

2、聽李娜《青藏高原》音樂,寫一段文字,不少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