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教學設計(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分一分》教學設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一分》教學設計(通用5篇)

  《分一分》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一上第8到第9頁,分一分

  課型

新授

  施教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生活現象體會分類的含義,初步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並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應用。

2.使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與事實,初步養成通過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重點:體會分類的思想。

難點:初步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

  教學資源

學情分析:學生在生活中對物體的分類擺放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但學生一般不會從分類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更不會用明確的標準去分類,因此,多引導學生觀察和交流,認識到分類是要依據一定的標準的。

PPT 課件

學程設計

導學策略

修改調整

  一、明確目標(2分鐘左右)

明確學習內容,認定學習目標。

  二、小組交流。(10分鐘左右)

1.導學單:

(1)商品是如何擺放的?

(2)這樣擺放的好處是什麼?

(學生觀察到許多商品不僅擺放得整齊,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擺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開擺放。

商店裏把同一類商品放在一起,可以方便顧客購物。)

2.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

思考一下:這樣連線的理由?

  三、基本練習(20分鐘左右)

1.在水裏生活的有:魚、青蛙、海豚、蟹和蝦。

2.動手操作:按要求塗色。

學生明確圖上畫的這些物體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在陸地行駛,一類是在水中行駛,一類是在空中飛行的。)

3.顏色或者形狀。(分類法)

體會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

4.小組活動

1、先整理自己的書包。

2、相互說說爲什麼這樣整理?

3、小組長彙總一下方法,展示交流。

  四、課堂作業(8分鐘左右)

學生總結本堂課的收穫與體會。

必做題:《補充練習》P3第1~3題。

選做題:

1、完成拓展題。

2、找規律填數:

(1)1、3、( )、( )、9。

(2)2、( )、6、8、( )。

→舉例

1.(呈現一幅商店裏擺放商品的圖片) 談話:“你能說說商店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嗎?”

“這樣擺放的好處是什麼?”

2.揭示課題。

→點撥

1.首先看到圖中把玩具、書分別放在兩個櫃上。

2.而且在玩具中,把兩種車放在最上面一層,球,積木,玩具娃娃分別放下面;

3.在書中,童話、數學故事、科學天地書是分開放的。

→點撥。分類的時候都有一定的標準,比如,用途,特點,我們給物體分類的時候需要按照這種標準去分。

  交流

第1題:

點撥:11個動物分成幾類?是按什麼分的?

第2題:

→點撥:這樣塗色的分類依據是什麼?

→導學要點:

分類的方法按照交通工具特點,分爲天空、陸地和海洋的交通工具。

第3題:問學生你準備按照什麼標準來分類。

點撥:可以按照形狀和顏色分類。茶杯。

第4題:

教師巡視時候可以幫忙整理。

  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教後反思】

  《分一分》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西師版教材第一冊54—55頁《分一分》

  教學目標:

1、感受分類的必要,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和整理;

2、初步體驗將生活中簡單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好處,初步養成有條理整理身邊事物的習慣;

3、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學習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

  教學難點:標準不同,分類的組別不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課件出示生活中雜亂的圖片和整理得乾淨整潔的圖片,學生通過觀看,感受到整理分類的必要性。引入課題:分一分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索

1、幫小熊整理房間,書櫃。

學生紛紛獻計,怎樣才能把小熊的房間整理得乾淨整潔?

教師展示整理好的小熊房間,學生進一步感受分一分的必要性。

2、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每組1個白色的圓片,2個紅色的圓片,1個紅色的三角形,2個白色的三角形。(我用圓片和三角形替換教材上的鉛筆,是爲了學生更容易操作,教師更容易展示。)

(1)、小組成員從信封中倒出圓片和三角形,再動手分一分。

(2)、小組彙報成果,並說明這樣分的原因。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演示具體分法。

第一種分法是按形狀分:三個圓片分成一堆,三個三角形分成另一堆。 第二種分法是按顏色分:兩個紅圓片和一個紅三角形分在一起,一個白圓片和兩個白三角形分在一起。

  三、課堂活動

完成55頁課堂活動,練習六1、2、3、4、題

教師用課件出示題,再讀題。

學生理解題,再獨立完成,最後展示結果。

  四、實踐應用

1、請得到教師獎勵的小朋友上講臺,先把得到獎勵的小朋友分成兩組,然後老師加入得獎的學生隊伍,再把講臺上的人分成兩組。(我把書上的5題和思考題組合並改編成這道實踐操作題,一是爲了讓教師的教學資源—獎品再次得到利用,二是學生在形象的實踐活動中,會更加積極地開動腦筋,發散思維。)

2、整理書包。

  五、總結:你在這節課中愉快嗎?你收穫了些什麼?

  《分一分》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分一分(教科書第7頁例題,第7—8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生活現象體會分類的含義,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分類,並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應用。

2、使學生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與事實,初步養成通過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給物品分類

  教學難點

體會給物品分類要按一定的標準,但標準並不是唯一的,有時分的標準不同,分的結果也不相同。

  教學具準備

教學掛圖、磁性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都到商店買過東西吧,你麝香商店的商品是怎樣擺放的嗎?指名回答,說出商品都是放在貨架上的。

2.出示商店情境的主題圖,師:這裏有一張商店貨架圖,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貨架上的商品,你覺得這些商品擺放得怎麼樣?(很整齊)

3.設疑激趣:貨架上有很多物品,卻擺放得既美觀又整齊。那麼,營業員是按照什麼標準把商品分開擺放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問題。(板書課題:分一分)。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提問:圖中有幾個貨架?第一個貨架上有哪些物品?這些物品有什麼用途?你們能說一說這些物品屬於哪一類嗎?

2.學生同桌討論,並組織反饋。

3.談話:剛纔同學們都說第一個貨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賣給小朋友們玩的。那麼第二個貨架上有些什麼物品呢?屬於哪一類?這些物品有什麼用途?(指名回答)

4、第二個貨架上的物品都是書籍,是賣給顧客閱讀的。第三個貨架上有哪些物品?是做什麼用的?(指名回答)

5、第三個貨架上有餅乾、食用油、麪粉,都是賣給顧客食用的。

6、小結

我們再看看,第一個貨架是什麼?第二個貨架上是?第三個貨架上是?它們都是以貨物的用途爲標準分類的。

你知道商店這樣分類擺放物品有什麼好處嗎?(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商店裏的分類擺放,便於顧客選購,也便於營業員拿取,這就是分類帶來的好處。

  三、鞏固深化,再次體驗

1、動物的分類(想想做做1)

師:讓我們先去動物園玩一玩吧。播放動物的電影片段。

師: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現在想要考考你。你知道哪些小動物生活在水裏嗎?你能把在水裏生活的動物圈出來嗎?

出示想想做做1圖。

生活動。點擊一個小動物就出示一個圈圈住該動物。

網絡出示學生的幾種圈法。集體交流討論。

師:動物園參觀完了,讓我們再去別的地方玩一玩。

2、交通工具的分類(想想做做2)

師:讓我們去交通工具模型展覽廳看一看吧。

點擊“交通工具模型展覽”。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交通工具嗎?它們各在哪裏行駛?你知道嗎?和你的同桌依次說一說。

師:你能給這些交通工具分分類嗎?你覺得可以怎樣分?

(按天上飛的,公路上行駛的,水裏航行的)

學生四人小組實踐,彙報分類方法。

師:工作人員說:“太好了!交通工具的模型就可以分成水、陸、空三部分進行展覽,謝謝你叮噹!”

3.樹葉的分類(想想做做3)

出示主題圖,提問:圖上畫了一些樹葉,你們打算按什麼標準來分類?在小組裏討論一下,看一看有沒有不同的分類標準?

指名彙報小組交流的你是按什麼標準分的。

師:同學們認爲可以按樹葉的顏色分類,也可以按樹葉的形狀分類。下面請每位小朋友自選一種分類標準給樹葉分類。

指名請用不同標準分類的學生分別說一說自己的分類結果,讓全班評議。

4.完成“想想做做”4。

出示情境圖,提問:圖上畫了一些小朋友,你能把這些小朋友分一分嗎?先仔細觀察,想一想可以怎樣分,再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

反饋:你是按什麼標準來分的?請同學們按自己的想法把圖上的小朋友分一分。

反饋:你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怎樣

  四、實際運用,總結全課

1、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在今天課堂上的表現滿意嗎?

2、其實分一分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請同學們回去後,看一看自己的書包和房間,自己的一些常用物品是按一定的標準分類擺放的。

  《分一分》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和動手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會用摺紙、塗色等方法,表示簡單的分數。能熟練掌握分數的讀、寫方法。

(3)藉助直觀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運用分數來表示一些事物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2)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2)瞭解可以用分數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初步認識分數的意義,會讀、寫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2、利用實物操作、圖形直觀等手段,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具準備:

  教具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彩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兩張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談話:小紅和爸爸剛從果園度假回來。看!這是她親手摘回的蘋果,真是又大又紅,香脆可口。小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請自己的小夥伴來嚐嚐鮮。(播放錄像)

思考:她們是怎麼分蘋果的?每個人分到了幾個?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

鏡頭1:桌上有4個蘋果,小紅和小明正準備平分着吃。

生:4 ÷ 2 = 2

鏡頭2:這時從門外來了兩個同學,4個小朋友各拿了一個蘋果,開始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生:4 ÷ 4 = 1

鏡頭3:小紅剛準備吃,小強蹦蹦跳跳地進來了,小紅想了想就把自己手中的蘋果平分了一半給小強。)

(突然教室裏出現了短暫的寂靜,學生列不出算式。但是有幾個同學說出:每個人分到了“半個”或“0。5”個。)

師:怎樣列式?

(有部分同學說道):1÷2

(有幾位同學小生嘀咕)被除數怎麼比除數小,答案怎麼算?

師:被除數真的不能比除數小嗎?結果怎麼表示呢?

【意圖: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認識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利用一段錄像爲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學習背景,讓學生憑着生活經驗去體會“半個”,學會用數學眼光去看待生活現象,去尋覓數學的存在,感悟數學的魅力,體現了新課標中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二、操作探究,理解“二分之一”的意義。

1、聯繫生活,理解“一半”。

師:同學們,你們能說說4÷2=2 和4÷4=1表示什麼意思嗎?(結合除法的意義說)

師:那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可不可以用1÷2這個算式表示?(可以)

2、創造符號,表示“一半”。

師: 每個小朋友分到”一半”, “一半”用什麼符號表示,你能設計一下?

學生髮揮了想象,想出了很多表示“一半”的方法:

(播放課件,讓學生了解有關分數知識的背景資料。)

【意圖: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從而放手讓學生用最喜歡的方法,創造性表示“半個”,並體會用1/2表示的優越性,感受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3、師:“1/2”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分數。(板書;分數)對於分數這個新朋友你都想了解些什麼呢?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進行選擇並板書:分數意義、讀法、寫法。)

【意圖:在強調“平均分”的同時不能忽略“分數”所具備的“數”的屬性。要讓學生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體會人類在研究數時,常常會研究它的含義、大小比較及運算等屬性。】

4、數形結合,進一步理解1/2的含義。

(1)師:同學們想不想親手摺出一張紙的1/2?(拿出學具,讓學生選擇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折一折、塗一塗,並相互交流)

(2)學生的折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教師巡視並指出:雖然幾種折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張紙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

5、學習1/2的讀法和寫法

(1)看書質疑

師:請大家仔細看這個1/2,共分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它自己的名稱,到底叫什麼呢?答案就在課本54頁,我相信請大家一定能夠自己找到答案。

(學生自己看書質疑,教師巡視。)

【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想了解的知識,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會放手讓學生們自己去看書,去研究,真正做一回知識的發現者。】

(2)師:下面老師就來檢驗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情況。這根橫線叫什麼?表示什麼意思?其實就相當於除法的什麼?

師:分數線下面的2叫什麼,表示什麼意思?相當於除法的什麼?

分數線上面的1呢?那1/2的意義是什麼?你能用一句話比較完整地說一說嗎?

生1;二分之一就是表示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生2;二分之一就是表示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師:這個“它”指的是誰?

生2:是這張紙。

(剛開始的時候學生說不完整教師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多引導,多讓幾個孩子說說)

【意圖:通過折一折、塗一塗等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的活動中,感受數學模型的作用。利用數形結合爲學生理解二分之一提供直觀的幫助,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二分之一合起來是1個整體,就是“1” 。】

(2)分數讀法、寫法的特別指導。

(讀法指導:針對部分學生出現先讀分子的情況,教師做特別指導。)

師:同學們,你們說是先有媽媽,還是先有兒子?

生:當然是先有媽媽。

師:那我們讀分數的時候應該先讀什麼?再讀什麼(先讀分母,再讀分子)

(寫法指導:針對部分學生出現分母和分子倒置的錯誤,教師做特別指導。)

師:孩子們,從我們哇哇落地,媽媽就一直抱着、揹着我們,(強調分母寫在分數線的下面)直到我們學會走路,多不容易呀!我們長大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意圖:在我們大人的.眼裏,分數的讀和寫非常簡單,其實不然,學生出錯是經常的事。教師用生動、鮮活的語言指導學生讀分數和寫分數,遠比嚴謹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動手操作,理解“幾分之幾”的意義。

1、談話:我們找了這麼多的二分之一,怎樣才能得到四分之一?

生:把一張紙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根綵帶平均分成4段,其中的一段就是這根綵帶的四分之一。

生: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

(學生彙報時,不僅出現了很多種方法,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2、思考:四分之幾的意義?

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教師巡視,並集體交流。

(1)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份塗上顏色,塗色部分是這張紙的( )。

(2)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兩份塗上顏色,塗色部分是這張紙的( ),也就是( )個( )。

(3)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三份塗上顏色,塗色部分是這張紙的( ),也就是( )個( )。

(4)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四份塗上顏色,塗色部分是這張紙的( ),也就是( )個( )。

【意圖:在理解二分之一的基礎上理解四分之一,對於學生來說是水到渠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在操作、交流中去感悟,理解,再加上課件的直觀演示,效果明顯。】

四:實踐應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1)請用分數表示空白部分和陰影部分。

(2)請你仔細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 )( ) ( ) ( )

【意圖:對學習的分數概念進行鞏固,在鞏固中有適度的拓展,讓學生表示出五分之零和五分之五,可能對分數會有進一步的認識。此外這道練習能讓學生體會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係】

2、判斷。

(1)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用六分之一表示對不對?爲什麼?

(2)你覺得判斷這種題目要注意什麼?

(引導學小結解題步驟:看是否是平均分,共平均分成了幾份,取了其中的幾份。)

【意圖:這道題重點引導學生歸納解決此類問題的思路方法,加強鞏固分數的概念,對中下學生的學習有較大幫助。】

3、從有趣的魔術中,創造神奇的分數

師:這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分數。下面我們就來玩個小魔術,看誰能從這兩張方格紙中找到新的、更多的分數朋友?(如圖1和圖2)

(指導學生可以將兩張方格紙重疊)

五、回顧總結

這節課你們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意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領會學習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經驗。】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我自認爲本節課的成功在於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本,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教學新理念,“爲發展而教”是課堂中最大的“亮點”:

  一、巧選素材,引領學生親近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着眼於學生的終生學習願望和能力培養,提出數學課程要“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識的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在本節課中,我在數學選材與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發展學生的數學意識方面下了功夫。課始我巧妙選取“分蘋果”這一再平常不過的生活資源,鼓勵學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情況,初步理解“一半”,瞭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在教學分數的讀法和寫法時,用“媽媽和孩子”的關係,形象生動地進行指導,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幾乎爲零。學生們都感到數學不再陌生,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創設機會,鼓勵學生探索數學。

本節課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操作活動,併爲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第一次操作是讓學生說明什麼是一半。第二次操作是讓學生摺紙表示出1/2。第三次操作是讓學生嘗試用學具表示1/4。在教學中學生以具體實物爲依託,藉助對1/2的理解,自主遷移到對1/4的學習,通過幾次的操作,學生思維越來越清晰,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

在課堂練習設計中,我屏棄了傳統教學反覆機械的方法,在練習中更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如第一題重視引導學生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第二題重視指導學生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條件開放,解題策略開放的練習,能爲學生提供廣闊思維空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索中得到不同的發展,使學生知識結構更豐富、全面。

  三、師生互動,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和探索者。”而在兒童的心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節課中,教師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是有主動學好數學的願望和潛能,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數學知識。如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紙表示出自己想認識的分數,自己創造二分之一的寫法等。

在課堂中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空間自己發現、理解、掌握新知識,教師鼓勵學生思考,傾聽學生髮言,讚美學生創造,真正體現了:讓學生享受快樂的教育,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快樂。

  《分一分》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通過折一折、塗一塗等直觀操作活動,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4.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認識1/2

1.師:鼠媽媽做了四個餅,想要分給兩隻小老鼠,要使兩隻小老鼠得到的餅一樣多,應該怎樣份呢?你來幫幫她好嗎?如果是兩隻餅呢,平均分給兩隻小老鼠,每人分幾個?把1個餅平均分給2只小老鼠,每人分多少?

(學生思考,出現“半個”、“一半”等不同回答。)

師:“半個”、“一半”該怎樣表示,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如用符號、數字等,交流時說說爲什麼這樣表示。)

2.引導學生用1/2表示。並讓學生思考哪種表示方法比較簡便?讓學生結合剛纔老鼠媽媽分餅的例子來說說1/2表示什麼?教學過程中突出“平均分”。

師:你能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可以用1/2表示嗎?

  (二)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認識分數

1.請同學們看書上53頁的“塗一塗”,選擇一個圖形,用你喜歡的方法找到它的1/2,並用彩筆塗出來。

選出同學代表說說畫的圖形,說明是怎麼找到圖形的1/2的。

2.拿出一個正方形,找出這個正方形的1/4,並塗色。

(學生動手摺一折、塗一塗,並展示出各種不同方法。)

師小結: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分的形狀不同,爲什麼都能用來表示1/4呢?

(討論後得出:都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塗了其中的1份。)

3.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1/4來表示,那麼這樣的2份、3份、4份你會用分數表示嗎?

(引導學生寫出分數)

4.課件出示: 說說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

5.學生介紹分數的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6.寫一個你喜歡的分數,給你的同桌讀一讀,並說說表示什麼。

  (三)練習

  (四)課堂小結

第五章 認識分數 分一分(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由許多個個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會用塗一塗、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2.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寫一寫

下面圖中的塗色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5份就是它的5/8……)

  二、活動二:塗一塗

1.師:同學們,這些分別是什麼圖形?請拿出水彩筆,根據分數的大小,塗上顏色,開始!

2.請塗好的學生上前展示,學生評價。

3.你能說一說每種顏色的小正方形佔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嗎?

  三、活動三:說一說

1.展示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圖,說一說每種顏色的小正方形佔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2.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

(1)一共有()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數佔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數佔所有蝴蝶的()。

(獨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3.你還能從圖中找到哪些分數?

(小組交流、彙報。)

  四、活動四:練一練

請按所示的分數大小,在圖上圈一圈。

(1)先說說你打算怎麼圈。(把7朵花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7,5/7就是把5朵花圈起來。)

(2)獨立圈一圈。

(3)你發現了什麼?

  五、活動五:小結

師:談談你這節課學習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