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篇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

《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章,是論語核心思想“仁”的重點闡述,在《論語》中佔據着重要位置。讀了《論語》的《里仁篇》你有什麼感想?小編整理了《論語里仁》的讀後感,一起來看看!

論語里仁篇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

  《論語里仁篇》的讀後感篇一

《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章,是論語核心思想“仁”的重點闡述,在《論語》中佔據着重要位置。其闡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範圍,如何去做一個有仁德的人,君子與小人之別,都是圍繞“仁”這一是非辨別標準進行的。

開篇,孔子便提到, “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住的地方,要有仁德這纔好。選擇住處,沒有仁德,怎麼能是聰明呢?”裏,爲動詞,居住也。仁,並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瑣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居住地人們的修養,都可以上升爲仁。人與人之間形成社會,社會之風氣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這讓我想起了,我學院所組織的學風建設月活動,創造優良的學風,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長期安於貧困的,也不能長期處在安樂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處處講究實行仁德之道,聰明的人知道實行仁道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好處。”沒有仁德修養的人,在逆境中只會失意忘形,在順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養的人則會安貧樂道,富貴不淫。真正的智慧,修養達到“仁”的境界,無論處於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種仁的修養,是要成爲堅持不懈的信念纔可達成。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說:“君子關心道德,小人關心田地;君子關心刑律法制,小人貪圖財利實惠。”君子是對於違背道德事情堅決反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對於物質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不考慮法律的制裁。這也可以聯繫到個人修養,對於眼界的問題,也是對自制力的一種沉澱。很多人犯罪,並非不擔心法律懲罰的後果,而是被利益所矇蔽雙眼,看不到。其實小事也是如此,學生雖然知道曠課,無節制的玩遊戲不利於身心,但是無法自拔於眼前的快樂,也只能接受自身前途的坎坷。我們作爲思政工作者,應該儘自我所能去提升自我眼界,完善自我,提升學生眼界,教書育人。

“仁”,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實施起來任重而道遠。

論語簡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爲至理。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

《論語》以記言爲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

  《論語里仁篇》的讀後篇二

《論語》是我國古代名人孔子的語錄作品,他的核心思想是“仁”,雖然是幾千年前的思想了,但它並沒有過時,至今在現代社會還發揮着作用,影響着無數的人。下麥女士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論語》第四章《里仁篇》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章,是論語核心思想“仁”的重點闡述,在《論語》中佔據着重要位置。其闡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範圍,如何去做一個有仁德的人,君子與小人之別,都是圍繞“仁”這一是非辨別標準進行的。

開篇,孔子便提到, “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住的`地方,要有仁德這纔好。選擇住處,沒有仁德,怎麼能是聰明呢?”裏,爲動詞,居住也。仁,並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瑣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居住地人們的修養,都可以上升爲仁。人與人之間形成社會,社會之風氣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這讓我想起了,我學院所組織的學風建設月活動,創造優良的學風,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長期安於貧困的,也不能長期處在安樂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處處講究實行仁德之道,聰明的人知道實行仁道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好處。”沒有仁德修養的人,在逆境中只會失意忘形,在順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養的人則會安貧樂道,富貴不淫。真正的智慧,修養達到“仁”的境界,無論處於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種仁的修養,是要成爲堅持不懈的信念纔可達成。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說:“君子關心道德,小人關心田地;君子關心刑律法制,小人貪圖財利實惠。”君子是對於違背道德事情堅決反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對於物質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不考慮法律的制裁。這也可以聯繫到個人修養,對於眼界的問題,也是對自制力的一種沉澱。很多人犯罪,並非不擔心法律懲罰的後果,而是被利益所矇蔽雙眼,看不到。其實小事也是如此,學生雖然知道曠課,無節制的玩遊戲不利於身心,但是無法自拔於眼前的快樂,也只能接受自身前途的坎坷。我們作爲思政工作者,應該儘自我所能去提升自我眼界,完善自我,提升學生眼界,教書育人。

“仁”,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實施起來任重而道遠。

  《論語里仁篇》的讀後篇三

第十二章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本章孔子旨在告訴我們貪生怨。《說文解字》曰:“放,逐也”。《廣雅》以“放”爲“置”。《莊子·天運》有語“放風而動”,“放”是依賴,依靠的意思。《新唐書·隱逸傳序》引用孔子語義,曰:“放利之徒,假隱自名。”“放”是追逐的意思。後儒孔安國也說:“放,依也”。他認爲每事依利而行是取怨之道。宋代士大夫多用心於義利之辯。今不妨引用不同學派之代表性解讀,綜合參考之。理學家程頤在《程氏經說》中說:“心存乎利,取怨之道也。蓋欲利於己必損於人”。程伊川把義和利對立起來,以損人利己爲招怨之道。王荊公後學陳祥道在《論語全解》中說:“利者,外物也。求在我,所以寡慾也;求在外,所以多怨也。所謂多怨者,不怨已多怨乎人,人亦怨乎已”。清儒認爲陳祥道多雜老莊思想,寡慾說可證清儒不虛也。然而就“多怨”至簡的說法,陳用之解釋爲自己與別人互相埋怨倒也比較中肯。湖湘學派張栻《癸巳論語解》多經朱熹編輯,敬夫、晦庵二人已是多年朋友,可以把《癸巳論語解》看做朱夫子贊成的解釋。張敬夫說“放,依也。放於利而行者,凡事毎求便利於己也。怨,由不得其欲而生。彼雖每求便利而事亦豈能盡利於己哉?不得其欲則怨矣。其胸次擾擾,無須臾以寧也。若夫君子正己而已,無所求利,故無不足。而奚怨之萌哉?”

綜上所述,“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做事的原則是逐利或者憑利益行事的話,那麼,當他做事損人利己時他就會招致對方的怨恨,如果他自己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埋怨社會或者別人。其實,古今一人,凡人就有慾望,都有需要。而如何才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實現自己的需要卻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徑,中國的道家智慧是清心寡慾,道法自然。佛家的智慧就是緣起性空,因果報應。儒家的智慧就是崇德立業,推己及人,以仁爲本。今天重新審視孔子的這句話,有了更爲開闊的對待人生的考察視野。多怨的人往往多有心理依賴,習慣於依賴個體、依賴家庭、依賴單位、依賴社會,而一旦撤掉依賴或者依賴不在,自然就會充滿抱怨。抱怨他人者自然會被他人抱怨。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儒家的啓示就是培養自我實現的主體性與擔當意識和遵法守德的人生價值的取向。如此,方可樂天知命、少生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