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建立分數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能自己往下寫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摺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纔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麼來書寫呢?跟着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並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摺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摺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摺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並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並說說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塗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小: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塗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1.今天,你收穫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2

教學內容:

課本1頁至第3頁例

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題;練習一中的第1至第3題。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釐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在實際測量與交流,瞭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意識。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初步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釐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教具準備:

米尺、學生尺、長短兩枝不同的鉛筆、寬1釐米白紙條若干條、硬幣、回形針、棱長1釐米的正方形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兩枝長短明顯不同的鉛筆,然後提問:這兩枝鉛筆哪枝長些?哪枝短些?

學生回答後教師說明:物體有長有短。

教師再提問:誰能說一說我們的數學課本的短邊有多長?

讓學生用帶來的學具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通過以上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由於測量工具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麼工具?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課題,指出:今天我們來學習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量米”做單位。

二、新授

1、教學例1 (1)認識米尺。

教師出示米尺,告訴學生這是“米尺”,用來量物體長度的尺子。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尺子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學生觀察,彙報。教師介紹0刻度線

尺子的左端從0刻度開始表示起點(這叫尺的0刻度)在尺子上找1釐米,還有哪段是1釐米,你發現了什麼?(每一大格都是1釐米) (2)認識幾釐米

師:我們知道1釐米有多長,那2釐米、3釐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釐米?問:2個1釐米是幾釐米?4釐米裏有幾個1釐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釐米的一段嗎?2教學例2

(1)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張紙條,估計一下大約有多長?想知道它的長度是多少,用什麼量?

(2)教師拿出放大的米尺,講講如何量紙條的長度。

三、練習

1、讓學生量一量課前準備好的紙條,並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量的。

2、完成課本練習一第1至3題。

3、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有對準0刻度的。 (2)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刻0刻度線,怎麼辦?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知識?學會了什麼本領?先讓個別學生說,然後教師再小結。

五、作業設計:

1、填空

(1)量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 (2)圖釘的長大約是( )釐米。

2、量一量

(1)你的鉛筆長( )釐米。 (2)數學課本長( )釐米。 (3)你的筆盒長( )釐米。教學反思: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

2、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瞭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掌握計算方法。

難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一、提出問題

(出示主題圖)

師: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英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佈置“迎接元旦”專刊。他們要用美麗鮮豔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從這幅圖畫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枝。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

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盒大約有多少枝彩筆?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該怎麼辦呢?

小精靈問了: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二、探討交流

請同學們說一說:(1)用什麼方法計算?怎麼列式?(2)12×3表示什麼意思?(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麼不同?

教師提問:這道題該怎樣算呢?

讓小組內每個同學先思考3分鐘,在紙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來。也可以擺出小棒(或其他學具)或畫畫圖等。如果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法都寫出來。

完以後,在小組裏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

小組長歸納一下本小組一共想出了哪幾種算法。這時教師巡迴瞭解各組的情況,尤其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

全班彙報。由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自己小組的各種算法,教師將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類評價

教師提出要求:現在同學們想出了這麼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思路。

估計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幾類:

1.擺學具求得數。

引導學生擺。因爲一個因數是12,所以一行擺1捆零2根;因爲另一個因數是3,所以擺3行,一共擺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畫圖求出得數。

例如畫出如下的圖:

3.連加法。

12+12+12=36 4.數的分解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數法。(轉化成表內乘法)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評價各種算法,組織學生議論,每一種算法是怎麼算的,各有什麼適用範圍。

1.擺學具和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我們學了數學以後就應儘量使用計算的方法來算。

2.根據乘法的含義用連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數的個數比較多,算起來就比較麻煩。

3.把一個因數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與另一個因數相乘,再把幾個乘積加起來。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都能算。

4.把一個因數拆成幾個一位數,再分別和另一個因數相乘,然後把幾個乘積相加,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也都能算,但有時也比較麻煩。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紹豎式

從剛纔議論的結果來看,用數的分解組成方法來算比較簡便。那麼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算式像加法豎式那樣合併成一個豎式呢?下面就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4頁看看小英是怎樣列出乘法豎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積相加的豎式,再出示簡便豎式,並說明爲什麼可以寫成簡便豎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瞭解情況。如有發現錯誤,指導訂正。

五、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每道題先讓學生估算,然後再用豎式計算。

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後,說說爲什麼是用乘法計算。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同桌互相檢查並說說自己是怎麼算的。

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

六、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在筆算時你認爲要注意什麼?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4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五年級下冊的內容,教材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后編排的實踐活動。教材通過七幅圖片和一個表格來誘導學生完成室內粉刷的學習任務。第一幅圖明確地提出了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內容,就是制定室內粉刷的方案。第二幅引導學生要完成室內粉刷的方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丈量圍牆的面積。第三四五幅圖和一個表格指導學生如何做市場調查。調查人工工資,調查材料價格和性能。第六幅圖是把學生收集的材料進行彙總,包括要室內粉刷的面積,人工工資,和材料的多少。第七幅圖指導學生如何確定最佳方案。

要完成本節課的內容,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教師在這節課充當的角色既是引導者又是參與者。引導學生如何制定室內粉刷的方案,參與學生一起制定室內粉刷的方案。其次是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包括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第三就是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有參與的願望,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了長方形面積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和初步掌握一些統計的基礎上進行的。只要學生通過努力是可以完成室內粉刷方案設計的。五年級的學生大都有上十歲了,學生有一定的協作能力,也有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以及歸納能力。學生無論從知識結構還是從能力結構都可以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這一實踐活動,鞏固表面積知識,統計知識,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學會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2、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極積參與的學習態度以及良好的協調能力。

3、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際操作,市場調查,綜合分析,形成決策等過程,來完成室內粉刷的方案設計。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鞏固有關表面積的知識和統計知識。

2、培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歸納問題的能力。

教學用具:

測量工具、調查塗料表、人工費調查表等。

教學方法:

1、課前準備

把全班學生分成每八人一個小組,選出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實際測量教室粉刷的面積;調查目前市場各種塗料的價格和性能;調查目前市場的人工工資,並做好記錄。

2、室內教學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最後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室內粉刷的方案。

3、方案評估

課後把自己設計的方案拿到有關知名人士,和有關單位進行徵求意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聽歌曲《小小粉刷匠》。插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許多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來討論粉刷工作中的數學問題。

(二)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課題:室內粉刷。

師:學校教室需要粉刷,你能想到那些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回答。

課件出示:粉刷中的數學問題:

1、粉刷面積有多大?

2、人工費多少元錢?

3、材料費多少元錢?

4、一共要花多少元錢?

師:有這麼多的問題,看來是對我們的挑戰,有信心解決嗎?

(三)初探解決方法。

1、粉刷面積。

師:誰能說說怎樣計算粉刷面積?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代表小結:要想知道粉刷的面積,我們必須測量粉刷實際的面積。

粉刷面積大約爲:(㎡)

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誰能總結一下:我們在求粉刷面積的過程中,應用了那些數學知識?(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有沒有完全依照公式?(沒有)爲什麼呢?

總結: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估算人工費。

師:據你們瞭解,人工費應該怎麼計算?

學生彙報。

師:我也進行了市場調查,粉刷外牆人工費一般按每平方米元計算。

(課件出示)

這種收費方法還體現了“多勞多得”的原則,比較公平、高效。

學生獨立計算人工費,再彙報。

課件:(元)

3、估算材料費及總費用。

(1)估算大約需要多少千克塗料。

師:據調查,1kg塗料能刷圍牆3~4㎡,我們大約需要買多少kg塗料呢?

學生計算後彙報:÷3.5≈(kg)

師:買塗料時,不能買剛剛好,需要多買一些。因爲在耍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浪費,因此,必須多買一些。

(四)深探問題解決方法。

1、課件出示:5種環保型外牆塗料價格表。

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看懂了什麼信息?

學生介紹塗料。

師:通過這些信息,你還能解決哪些問題?(每千克塗料多少元等。)

課件出示:單價表格。

2、師:這些問題能幫我們選購塗料嗎?(不能。)

問:選購塗料的標準是什麼?要考慮哪些因素?

學生自由討論彙報。

師總結:除了單價,還要考慮到塗料的耐用期。如買A種雖便宜,但兩年後又要重新粉刷,工人費和材料費加起來,就比其他幾種貴多了。同樣的年限,B-2比B-1便宜,所以肯定不選B-1。

3、課件出示:4種不同型號的外牆塗料價格表。

①學生代表闡述觀點;

師:你們覺得應該選擇哪一種?爲什麼?(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②統一方案。

分組計算:材料費大約需多少元?

一共要花多少元錢?

平均每年耗費?

4、彙報比較:

(五)確定一種方案。

師:經過交流,我們決定選擇種塗料。老師要送給你們一份神祕禮物,就是這份工程方案,請你們把它補充完整。這就是你們制定的第一份工程方案。

學生收穫成功的喜悅的同時進行德育教育(愛護學校,保護牆面)!

(六)全課總結。

本節課,我們在解決粉刷問題的過程中,應用了許多數學知識。生活中的數學也需要收集數據,有時需實際測量,有時需調查分析,最後計算出數據。用數據說話是最有說服力的,並能使人信服。這也正是數學對於生活的意義所在。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5

教學目的:

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學生掌握三位數除以-?位數時商111間有0的筆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被除數中間不夠商1怎麼辦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32:8 45:5 63:7 4296 54:9 25:5

2.列豎式計算,並和同桌說說你是怎麼算的:760:4 405^2

3.被除數末尾或中間有。時怎麼辦?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國小83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天文館,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讀題,做什麼方法,爲什麼做除法?怎麼列式?

⑵832^4=?自己列豎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麼算的,請兩個學生板演

⑶彙報:你是怎麼算的?3:4不夠商1,怎麼辦?爲什麼要寫0,不寫行不行?還有沒有不同的寫法?

⑷打開書31頁,看看書上的兩種寫法,你認爲哪種好?爲什麼?

2.做一?做:615^3 624:6 21892 525:5

⑴同桌任選一題列豎式計算,再同桌交換檢查,說說算法。

⑵請學生板演

⑶集體訂正

3.判斷對錯33頁,第2題

⑴這些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⑵集體訂正

4.總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嗎?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6

一、課型設計說明:

在之前的活動中,學生對紙的各方面知識已有了全面的研究,對紙的回收再利用也有了理論層面的瞭解,如何藉助本研究主題讓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呢?爲此,我們開設了把知識研究與勞動技術相結合的手工紙藝製作課。

二、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猜想、實踐,探索趣味紙編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學會在具體圖形上合理設計邊框和線條,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探究推理的能力。

2、掌握改變編織條的形狀和靈活變換穿插的製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

3、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紙編的樂趣,增強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表達與交流能力。

4、在小組合作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學情分析:

學校在初級階段開展的紙編興趣小組活動,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興趣小組的活動側重於模仿操作,少創作性作品,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其次,興趣小組的活動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教學安排缺乏整體的計劃,活動比較隨意。爲此,我們認爲有必要對紙編活動進行教學內容的系統編排。紙編活動課程的開發,糾正了這幾方面的不足。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猜想、實踐,探索趣味紙編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學會在具體圖形上合理設計邊框和線條,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思考的能力和探究推理的能力。

教學策略:製作方法的探究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討論等方式進行探索,對於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由學生自主發現並提出來,然後想出解決優化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細緻的科學態度,並在此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數學知識,溝通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繫。

教學難點:掌握改變編織條的形狀和靈活變換穿插的製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

突破方法:通過提供欣賞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勇於探索與衆不同的設計方法。

五、教學準備:

教師方面:用紙條編織成的材料框、各種顏色的編織條、刻刀、雙面膠、垃圾簍。(每個小組提供一組)

學生方面:用卡紙剪出的個性圖案。(每人一幅)

六、評價設計:

通過猜想交流環節,完成對目標1和目標4的檢測;

通過“欣賞作品、拓寬思路”環節,完成目標2的檢測;

通過“實踐體驗,動手編織”和“欣賞作品,互相評價”環節,完成目標3和目標4的檢測。

七、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一種紙編的方法,大家還記得是怎麼編的嗎?

1、製作的時候,先要切割編織條,剪編織條的時候要先畫好寬度再剪,這樣省時美觀;(板書:切割)

2、把編織條穿插交錯在一起,就可以編出漂亮的圖案。(板書:穿編)

3、要一條一條有規律地編織,第二行與第一行要一上一下相互穿插起來。

4、編織的時候,動作要輕一點,不能把編織條碰斷了;還要把編織條向上推,收緊了。(板書:推緊)

看來,大家都掌握了紙編的小竅門了。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利用這些方法繼續創新,設計製作出更加新穎有趣的紙編作品。

(二)、講授新課

1、猜想製作過程

老師剪了兩朵向日葵。(板貼2朵,一朵沒編,第二朵是編過的)。你覺得哪朵好看?好在哪兒呢?

這朵向日葵要變成這樣,中間需要做哪些工作呢?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

哪個小組發現了其中的祕密?

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師小結:先打好底稿再動手刻,這是個好辦法。(板設計底稿)

由於我們是初學,一般把範圍規定爲長方形或正方形區域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讓學生髮現加入紙編裝飾的向日葵色彩更加和諧,形象更加逼真,這樣,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創作慾望。在此前提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思考和小組討論,探究出製作的步驟。這個過程尊重了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發展的需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他們的探究能力)

2、嘗試做外框和畫線

在每個小組的材料框裏,有幾隻杯子的圖形,學生二人一組,在杯子上面,確定出編織範圍,然後以1釐米的寬度來找點畫線。(師巡視,收集典型作品)

好,停。咱們來看看這幾個同學的做法。

A、(外框太靠邊)

生髮現這個長方形畫得太靠邊了,刻的時候容易把圖形撕破了。大家同意這個建議嗎?是的。

B、(把底稿畫在了杯子的正面)

最好畫在反面,這樣,正面會比較整潔好看。

師小結:我們畫的線都應在圖形的背面畫,包括編好後剩餘的編織條,都在留在圖形的背面用膠固定住,這樣,正面才能更整潔更美觀。

C:請畫得又快又好的小組到前面介紹演示方法。

小結:在設計時我們可以運用數學中的對稱和垂直的知識。看來,畫線中也有很多的技巧。

需要改進的同學趕快修改一下。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由於初次設計,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由學生自主發現並提出來,然後想出解決優化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細緻的科學態度,並在此過程中向學生滲透數學知識,溝通各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繫。)

3、欣賞作品,實踐體驗

(1)出示作品,引導生欣賞評價:說說你最喜歡哪件作品,它最特別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A:手套。它紙編的部分是斜着的,很特別。

這時,師板貼兩隻蝸牛圖片。你有什麼發現?

(第一個邊框是正的,第二個邊框是斜的)。

引導學生猜想第二種邊框是如何設計的。

小結:有時,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以令你的作品與衆不同。

B:喜歡那棵大樹,它紙編部分是弧形的。

那線條除了可以畫成直線、弧線以外,還可以畫成什麼樣的呢?大膽猜一猜。

折線、波浪線……

師出示不規則的線,這樣畫行不行?

師板貼作品,生驚歎。

小結:有時,不規則也是一種美。

你喜歡葫蘆,它上下兩部分都有紙編部分。……

這些作品各有各的美,老師相信同學們做得比他們還好。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分析,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同學們在課前已經設計出了自己喜歡的圖形,舉起來,互相看一看。(兔子,蘿蔔,蘑菇,汽車,房子)

你能通過紙編讓它們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嗎?好多同學都在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在開始創作之前,有幾點需要大家注意的問題,小聲讀一讀。

開始做吧!(播放音樂

師巡視指導,提示:注意安全、材料的節約與回收、作品的整潔與美觀。

(設計意圖:通過溫馨提示對創作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加以強調,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審美意識)

(三)、欣賞作品,互相評價

完成的同學把作品貼到展板上,和大家共同欣賞。

(展板佈置差不多了)(音樂停)。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做到這兒,沒完成的同學請課後繼續完成。瞧,這麼多漂亮精緻的紙編作品已經彙集到展板上,藍天白雲,綠樹碧水,小動物們生活在綠色家園裏,多幸福啊!下面我們來開一場趣味紙編展示會,(課件出示標題,播放音樂)

大家都來當個小小評論家,評價一下吧。

引導生從邊框的設計、顏色的搭配、編織的技法、圖案的組合等方面進行評價。

做得好的加以表揚和讚賞。存在問題的可以共同分析原因並進行作品的再加工。使每位學生都能有所思有所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充分地看、想、說,對作品進行鑑賞和再加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能力)

引導學生討論:這麼多精美的作品我們可以幹什麼?

(裝飾房間、做掛件、書籤、賀卡等。)

師課件展示經過再加工的紙編作品:掛件,製成賀卡,還有手鐲、帽子等等,體會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五、課後拓展

出示一個紙編的雙層愛心,仔細觀察,它有什麼用途?

它是怎樣做出來的呢?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仔細研究研究,破解一下製作的祕密,如果有困難,可以動手拆一拆。

(設計意圖:讓學生跳出本節課的思維圈子,打破課堂的侷限性,讓學生的學習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

小小編織,創意無限,動動手,動動腦,我們就會在編織的過程中收穫很多的快樂。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瞭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分整數和小數,滲透知識間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感受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準備:

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你們見過嗎?是什麼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

(一)動手實踐,藉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

1、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好嗎?你認爲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據。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這三個數之間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現了什麼?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交流(交流分數、小數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二)自主探索,藉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嗎?同桌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爲什麼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爲什麼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爲什麼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

1、關於小數,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彙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據,說說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並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

1、配鑰匙。(分數和小數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軸上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繫實際,應用小數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師:古代數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遊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點的數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遊戲。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8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徵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投影片、鐵絲等。

教學過程:

一、準備

教師出示動物園籃球場平面圖,提問:動物園籃球場是什麼形狀?長方形有幾條邊?有什麼特徵?

二、誘發

投影:例1動物園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小狗花花繞籃球場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課件展示:小狗花花圍着籃球場走一週。教師:它走了多少米?怎麼計算出來?(激發學生動腦筋想辦法)

26+14+26+14=80(米)

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三、釋疑

1、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小狗花花走一週的長度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的總和。教師板書:長方形四邊長度的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2、讓學生比劃周圍一些長方形的周長。例如:黑板、桌面、課本等。

3、展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教師:根據長方形的特徵,我們能不能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其他方法。學生推導出下面的計算方法(利用對邊相等)。

26X2+14X2=80(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X2+寬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個長,再走一個寬。提問:這時它走了多少米?是長方形的周長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着走完全程。教師提問:剩下的路程是長方形的多少?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學生進一步觀察後,推導計算長方形周長的第三種方法。

(26+14)X2=14(釐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板書幾種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讓學生觀察以上幾種計算方法,比一比發現第三種方法最簡便。最後師生共同總結: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5、讓學生議一議: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6、教師出示例2(投影),學生獨立解答。

7、教學例3,學生讀題後,教師操作:拿一段長50釐米的鐵絲,先量出一個長,用鐵鉗擰成90度角,再量出一個寬,用鐵鉗擰成90度角擰成一個長方形後,讓學生觀察並討論:剩下的.部分等於什麼?(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然後讓學生根據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此題。

8、投影:(讓學生在課堂獨立做兩道題)

四、轉化和應用

投影:

1、數一數,下圖中有幾個長方形。

2、量一量各個長方形的邊長,計算各個長方形的周長。

課件:展示黃、紅、藍三個長方形。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9

一、單元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二、教學內容:

萬以內進位加法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進位的加法題

四、教學重點: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五、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

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難)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1、春天到了,學校安排我們坐車去動物園春遊,三年級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輛車限坐88人,兩個班坐一輛車能坐的下嗎?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爲不行的舉手?爲什麼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麼多的方法,真能幹!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餘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位數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0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於0。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索計算方法,再交流比較不同的算法,得到簡便的方法。並能規範書寫、正確筆算。

教學重難點: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過程方法,0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圖片出示)同學們,你們觀察一下這幅圖,圖上都有些什麼?讓學生說說,說明3只兔子去採蘑菇,3只猴去採桃子。

2、(出示問題)平均每隻兔能採幾個蘑菇?地上有幾個蘑菇?

讓學生列出算式:6÷3=2(個) (出示問題)平均每隻猴能採幾個桃?樹上有幾個桃子?一個桃子都沒有,我們用哪個數表示?0。那每隻猴子能採到幾個桃?0個請學生列出算式:0÷3=0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採呢?怎樣算?

0÷4=0那0÷7等於幾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麼?讓學生歸納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於0(強調除數不爲0))

二、教學筆算

1、複習0在記數中的佔位作用27、207、270這三個數一樣嗎?哪裏不同?有0、無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相同嗎?

2、出示例題,請學生讀題。怎樣列式?請學生列出算式?並說說爲什麼這樣列?說明隱含條件:一個星期是7天。210÷7=

3、結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嗎?讓學生獨立計算

4、交流算法,讓學生起來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進行板書記載並做總結評價,對於好方法給予表揚。

5、用豎式計算根據前面我們學習的除法筆算方法,這道題目是這樣筆算的,

6、教學一般寫法我們看到最後把0移下來後,商0,再乘與除數又等於0,所以,我們計算的時候可以簡單的寫:板書一般寫法。

說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隻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數。被除數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來。

練習:360÷9 421÷7

7、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先估計商是比100小還是比100大?並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你能把這兩題筆算出結果嗎?讓學生獨立進行筆算。

8、組織交流讓學生上臺板演,並說說計算過程。教師進行適當的板演講解、評價。

(1)306除以3,當用0去除3時,商幾?寫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樣算?(強調被除數中間商0一定要寫,商0後,0不用再去乘除數)把6移下來繼續除。

(2)312除以3,當把1移下來去除3時,商0,0不用去乘除數,再把2移下來,與1合起來變成12去除3

9、總結筆算方法和注意點

三、鞏固練習

四、全課總結

佈置作業:想想做做4

板書設計: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1

設計理念:

綜合應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單元“百分數”的教學之後安排的,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瞭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個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在探究學習中積累活動經驗,提高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10———111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活動研究,讓學生掌握各種儲蓄方式的近期利率及理財方式,初步建立理財觀。

數學思考:

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解決問題:

通過“爭做小小理財師”,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讓學生經歷設計儲蓄方案,優化方案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情感和態度:

培養學生綜合與實踐的經驗,讓學生在體驗選擇存款方式的過程中,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調查有關定期存款利率,教育儲蓄和國債的有關規定及利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1、複習:本金、利息,利率,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問: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利率知識,請你說:什麼叫本金?什麼叫利息?什麼利率?怎樣計算利息?

2、引入課題

問:人們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起來,把錢存入銀行有什麼好處?

把錢存在銀行不僅可以支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及個人錢財更安全,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那我們要不要學會合理存款呢?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行一次“合理存款”的.數學活動,通過這一次活動,你們可以學會把你們的暫時不用的錢到銀行合理地儲蓄起來,或幫父母設計合理的存款方式。(板書課題)

二、活動過程

1、讓學生看情景圖(110頁的圖)收集信息並發現問題。

(1)認真看110—111頁,你收集到了什麼信息?

(2)媽媽到銀行諮詢什麼問題?(媽媽說她準備存一萬元前給兒子六年後上大學,問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2、討論策略,明確方向。

(1)師:你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爲人父母無不望子成龍,對於你們當前的任務是什麼?將來上大學的費用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父母需要提前爲你作好準備。

(2)請小組合作互相探討:媽媽說她準備存一萬元前給兒子六年後上大學,針對這要求,如果你們是小小的銀行職員,該如何工作呢?

(3)彙報想法,預設如下:

①不適合買股票或買基金,因爲網上說這種方法太大風險,有時賺很多,有時賠很多。

②活期也不用選擇,因爲那樣利率太低。

③零存整取也可以不用選擇,因爲媽媽已經有本金了。

④可以整存整取,也可以買國債,還可以買教育儲蓄。但要算一算才知道哪種划算。

三、解決問題,展示成果。

1、彙報課前調查到的近期的定期和教育儲蓄及國債的利率及有關規定。

(1)人民幣定期存款有幾年期限?利率是多少?

(2)教育儲蓄存款有什麼規定?

(3)國債有什麼規定?利率是多少?

2、獨立思考,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讓學生設計具體的儲蓄存款方案。定期儲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頁第一張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儲蓄存款方案以及買國債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張表格中。

3、合理分工,選擇方案。

彙報不同設計方案如下:

①一年定期存6次;二年定期存3次;三年定期存2次;一年定期存2次+二年定期存2次;一年定期存4次+二年定期存1次;5年定期+1年定期;……。

②3年國債存兩次;5存國債+存1年國債;……。

③存3年教育儲蓄兩次;存6年教育儲蓄;……。

④5存國債+1年教育儲蓄;存3年國債+3年教育儲蓄…

4、小組合作,討論方案。

請自行選取自己小組認爲收益最大的存款方式進行計算。每一個具體方案都要求明確填出存期、到期利息、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爲了方便計算,在連續存款的方案中,連續存款時仍然只存本金一萬元,不包括已經獲得的利息)

5、全班交流,確定方案。請各組同學選派代表,交流本小組選擇的收益最大的方案,並具體算出到期的收入。

四、總結活動提高意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

2、你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嗎?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2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需要學生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來估測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本節課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回顧、討論、交流,在必要的時候適當予以指導、提示,而不是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活動,讓學生自覺地獲取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1、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通過解決“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來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總結估測的方法,在交流中體會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並針對不同情況結合學生的經驗加以估測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2、及時總結,促進知識的生成。

在教學中,當學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之後,教師作以恰當的總結,幫助學生把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進行完善。這樣,不僅使學生受到了啓迪,更提高了表達的技巧和能力,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長度嗎?

2、估測一下面前的橡皮、鉛筆有多長,書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誰估得準。

3、揭示課題:大家估測的結果與實際長度十分接近,這節課我們就來挑戰一下估測更長的距離,你們有信心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先複習學過的長度單位,並讓學生用手勢比劃一下,加深學生對這些長度單位的理解。再讓學生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爲本節課的學習進行預熱。

⊙聯繫實際,學習估測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6)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上學採用的是哪種交通方式。(步行、騎自行車、坐公共汽車等)

(3)每天上學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

2、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估測的方法。(出示課堂活動卡)

(1)彙報估測結果。

預設生1:我走200步大約是100米,從家到學校需要走600步,大約是300米。

生2:我從家到學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車,每站地約500米,大約1500米遠。

生3:走100米我大約要用2分鐘,從家到學校我大約要走10分鐘,約500米。

(2)說一說你喜歡哪種估測方法,從你家到學校的距離適合用哪種方法來估測。

3、總結估測較長距離的方法。

方法一步數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數出從家到學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後換算出結果。

方法二時間估測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長時間,再統計從家到學校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然後換算出結果。

方法三站點估測法。公共汽車走一站地大約是500米,只要知道從家到學校需要走幾站地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師小結:同學們的估測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測的時候都知道要確定一個單位長度,然後看從家到學校有幾個這樣的單位長度,就能估算出結果了。

4、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27頁下面“做一做”。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估測,並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測更合理、更準確;然後對大家的估測方法進行總結提煉,加深學生的理解並形成技能。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3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溝通等活動中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乘法對整除與帶餘數的除法進行驗算。

3.培養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填寫、思考等學生活動,感知乘、除法的關係。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來驗算除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聽算20題。

2.通過觀察比較初步得出驗算方法。

出示:18X6=108 46X7+3=325

108^6= 325^7

3.比較一下,上下兩個算式之間有什麼聯繫?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根據學生得結論教帥板書:商X除數二被乘數

商X除數+餘數二被乘數

二、新授

1.驗證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書問:是這樣嗎?我們來驗證一下:出示例4。

教帥巡視指導。

你們驗證的結果怎樣?

2.驗證帶餘數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樣驗算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教帥要鼓勵學生創新,除數商的一種還可以:100 — 2 = 98 984-7=14

3.小結。通過上面題目的聯繫,請同學們說說除法驗算的方法和驗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

1.課本第25頁做一?做。你們驗算了嗎?我們要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2.課本第26頁第3題。

你們打算用什麼方法把它分成題目要求的這兩類?

一般學生:算出結果再分類。

好學生:看末尾。如果是。或5能被5整除,沒有餘數,反之帶餘數。

練習內容:26-27頁第4—7題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數學題,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智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於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節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教學過程: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一、遊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火柴遊戲,層層導入:同學們還想知道知道數學更多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玩一個與數學有關的趣味遊戲好嗎?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並演示擺法。

1、下圖是用24根火柴桿排成1大1小兩個正方形,只能移動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變成3個正方形,你會嗎?

2、六角星變菱形用18根火柴擺1個六角星(見圖)。請你移動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變成6個面積相等的菱形。你知道應該怎麼移動嗎?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遊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的獎勵),並進行分析,然後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此環節分爲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後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後進行統計,對錶現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祕,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謎底是:王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減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謎底是:三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爲“+、-、×”)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爲“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說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學書裏,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在,有些地區的方言裏,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說“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於是問“分數,幾何?”謎底是兩個數學名詞:分數、幾何.

二、探究拓展題:

現在小明一家過一座橋,過橋時候是黑夜,所以必須有燈。現在小明過橋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媽媽要8秒,小明的爺爺要12秒。每次此橋最多可過兩人,而過橋的速度依過橋最慢者而定,而且燈在點燃後30秒就會熄滅。問小明一家如何過橋?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後: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麼驚險!

三、自主創作題:

根據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自主創作一幅與數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祕,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5

教學目標:

1、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

2、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3、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4、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具學具準備:

情景圖,人民幣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誰自己買過東西?買過什麼?花了多少錢?(讓學生自由發言)

星期六,淘氣也去超市買文具,卻看不懂標價牌上的價格,想請大家幫幫忙,好嗎?(板書課題)(出示情境圖)

二、探究新知:

1、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1)說一說。

認真觀察情境圖,你知道每種文具的單價是幾元幾角幾分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初步感受每個標價牌上小數所表示的意義。

(2)填一填。

讓學生動筆填寫每種文具的價格,然後集體交流。

2、認識小數的特徵。

(1)師介紹小數。

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這樣的數叫小數。

觀察一下,小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麼不同?(都有小數點)

小數都有小數點,小數的讀法也和以前的數不同。比如:16.85讀作十六點八五。(師邊介紹,邊板書)

(2)讓學生試讀標價牌上的單價,再指名讀。

(3)師生共同小結小數的讀法。

小數點左邊的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點右邊的部分順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只要學生能正確地讀出小數就可以,不要求學生背誦。)

3、試一試。

認真看圖,圖中一共是多少錢?既可以用幾元幾角幾分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認真想一想,填一填。

(1)獨立完成,師巡視,及時瞭解情況。

(2)集體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應用。

1、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重點討論“一張20元的人民幣與一枚5分硬幣”一共是多少錢,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2、統計所有教科書的價格,並填一填,與同伴說一說。

3、思考討論:

售貨員阿姨把一件商品的價格寫錯了,原來是3.50元,她寫成了0.35元,會出現什麼結果?

四、評價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評價一下,你自己和同學。

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6篇)16

活動目標

1、瞭解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徵,研究和差問題解答的一般方法,並準確解答。

2、藉助線段圖進行分析,理解用假設法將和差問題轉化,完整口述思路。

3、優選方法,體會和差問題在解決生活實際中的作用。(拓展)

4、營造民主、愉悅的學習氛圍,探求問題特徵與解答方法。(情感)

活動重點

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係,能較熟練地列方程解"和差問題"。

活動難點

從不同角度探究解題的思路,初步體會利用等量關係分析問題的優越性。

活動過程

一、課前遊戲

(意圖:感知和差問題的結構特徵: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大數與小數)

寫數猜數:

學生選擇1-9中的任何一個數,寫在卡片上,算出與同桌卡片上數的和與差。填入統計表中。(同桌學生報數,全班猜數,教師輸入,指導學生驗證)

教師填寫後兩列的和與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質疑:當和與差比較大時,還能猜嗎?有必要去尋找方法.

揭示課題:

共同特徵: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就能找到大數和小數。我們把這類題型稱爲和差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生活中的和差問題。

二、創境新授

(意圖:藉助線段圖,通過小組探究,理解假設法進行轉化的三種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畫形結合圖的意思,明確大數是蘋果,小數是桔子。小組開展探究活動。

PPT三種方法配合進行分析與彙報。體會三種假設的過程,感悟轉化思想。

方法一:假設拿去了4個蘋果,還有10個水果,蘋果和桔子的個數就相等了。就是轉化成了小數桔子的兩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個數。

方法二:假設再拿來4個桔子,就有了18個水果,蘋果和桔子的個數也相等了。就是轉化成了大數蘋果的兩倍。再除以2就算出蘋果的個數。

啓發:這兩種方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是和+差,第二種方法是和—差;相同點是都用了假設轉化的方法,最後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將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然後將總數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蘋果個數,用7-2算出桔子個數。這也是巧妙運用假設,將平均數運用到和差問題的解答中。

完整板書,規範學生對綜合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再理解方法:

大數—差=小數的2倍,再除以2=小數

小數+差=大數的2倍,再除以2=大數

3.嘗試應用:

小強和爸爸年齡和45歲,爸爸比小強大25歲,爸爸和兒子各多少歲?

(1)讀出兩個信息與問題,課件展示線段圖,學生空畫。

(2)理解列式:假設爸爸少25歲就和小強年齡一樣,小強和爸爸的年齡和45歲就變成了是45-20=20歲。20歲表示是兩個小強的年齡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強的年齡。知道了小強的年齡,爸爸的年齡又怎樣算呢?完整口述假設過程,上臺板演,學生欣賞

(3)再次強調求和差問題的方法:解答和差問題你最感欣賞的方法是什麼?

生:假設法

生:(和+差)÷2=大數(和-差)÷2=小數

4.鞏固方法,準確填數:

回到猜數遊戲,用假設法求出大數與小數:和168,差32。和999,差111。

引導學生根據數據對第一組選擇(和+差)÷2=大數的方法,對後一組選擇(和-差)÷2=小數的方法。

三、探究變化

師:生活中還有許多和差問題。

1、小強在本單元測試中語文數學的平均成績是96分,數學比語文多8分。語文和數學各得幾分?(一題多變,你能有幾種轉化的方法。再判斷分析。)猜測語文與數學分數。理解平均分數的意義。

A、數學:(96+8)÷2=104÷2=52(分)語文:96-52=44(分)

語文:(98-8)÷2=88÷2=44(分)數學:96-44=52(分)

對方法A進行反思和質疑。尋找錯誤的原因。

B.數學: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語文:192-100=92(分)

語文:96×2=192(分) (192-8)÷2=184÷2=92(分)數學:192-92=100(分)

C、數學:96+8÷2=96+4=100(分)

D、語文:96-8÷2=96-4=92(分)怎樣理解8÷2?

2、認真選擇(機動題):大強和小強共有300元去買書,大強給小強50元兩人的錢就一樣多了,你知道大強和小強各有多少錢?

藉助線段圖來理解。選擇合理的算式。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記憶最深的是什麼?評價同學或老師。

學習總結: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的問題就是和差問題。解和差問題的策略很多,用假設法將大數轉化成小數,(和-差)÷2=小數;或者將小數轉化成大數,(和+差)÷2=大數;巧用平均數移多補少等。

五、欣賞變化

1.轉化成3個大強

2.轉化成3個小強

3.轉化成3個爸爸

課堂延伸:

讓我們在音樂中帶着思考,將假設轉化的思想,將優化選擇的策略帶回家,去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