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我們的世界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後感。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沒有我們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沒有我們的世界讀後感

沒有我們的世界讀後感1

我最初只是出於好奇去翻這本書,看着看着就感覺有些悲愴了。我隨着作者的思路,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這本書充滿了想象力,使我有身臨其境之感,久久沉醉於其中。它描繪了人類消失後,事物是如何退化到原始形態的過程。

這本書引人入勝,讓我認識到了我們現在的處境。同時,陷入了沉思。看完後的感觸是,人類其實是多麼渺小啊,貌似我們可以統治這個世界,但最終都會被化解成無機物,包括我們人類創造的文明。你可以在書中看到作者描述的未來是多美好,但是那個世界沒有人類。這就是,你永遠不可能穿越時空隧道到達另一個世界的原因。

在看這本書時,我對作者提出的假設進行了深思。人和大自然本來就是靠着互相依賴而生存着的,不管哪一方滅絕,地球都會被毀滅。以前,我從沒想過人類會消失,這或許是我們人類求生的本能。對於發生的災難,我們總是一味逃避,我們逃避得了核戰爭的毀滅和更大的災難,可我們能一直逃避嗎?我們忽視逃避災難,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很渺小,我們能一直當個倖存者嗎?

當我們已失去明天的時候,那時的世界會是什麼樣?沒有每天充斥了廢煙的空氣,沒有每時不停排出的變質的的液體,世界會像一個天然的淨化器一樣過濾這些。當我們突然消失的那一天,這一切都會嘎然而止,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供暖設施,我們引以爲傲的交通工具,從此都成靜止的人工裝飾品,默默的存在這地球上,直到有一天,洪水將他們淹沒,密集的高樓會安靜的'等待着腐朽和侵蝕,所有令我們自豪的建築,便會毀於一旦。

值得慶幸的是,當我們消失的時候,動物們的生存便終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地球本就從不是爲了我們一種生活而存在,當一切發生這麼大的偏差的時候,我們消失了,這是每個進化到了一定扭曲程度之後的洗滌,當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不用驚奇,不是麼?非洲重新成爲動物的天堂,農田都被廢棄,鐵絲網都被太陽和雨水報廢朽棄,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滿是成羣的野牛,羚羊……我們曾經的寶藏就那樣繼續靜靜的躺在海底永遠不再等待我們的發掘。就繼續讓它保持神祕的美。希望我們以爲滅絕的生物能在那些我們未知的地方潛休着,然後慢慢的恢復它們脆弱的族羣直到強盛。

有人會說,將來的事情,我們管不着。可是誰知道將來的某些事情就會發生在明天呢?說不定就讓你趕上了。也許每一個讀完此書的人,都會有一種衝動——如果我要是出現在沒有人類的一萬年之後該多好啊。雖然這只是通過假設來描述一種虛擬的未來,但確實也讓我們看到一點,如果人們真正做到了尊重環境、愛護環境,真正與自然和諧相處,它就是美好的。

我們曾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這點無法抹去。人類不知節制,有沒有想過世界沒了我們會變得如何?如果少了我們,地球能否恢復到原來的樣貌,充滿綠色生機,萬物無憂無慮的活着。真的會是這樣嗎?我想不管缺少什麼,地球還是需要我們來改變。正如作者艾倫?韋斯曼最後所說:我們悉心照料自己的身體以求長壽。我們也該做些什麼讓這個地球更加長壽。如果我們好好珍惜,盡我們所能讓它持續下去,就能推遲最後審判日的到來。是啊,地球只有一個,生命的延續,人類的生存,一刻也離不開自然資源,我們也更加應該愛護地球,呵護地球,珍惜地球。

??而在這世界,我們以後到底還能呼吸多久呢?地球沒有我們,將是一片黯淡無光,因爲有了我們,地球變得精彩。

沒有我們的世界讀後感2

藍天白雲,綠草白羊,多麼醉人的景象,但在遍地都是水泥森林的世界已經很少見了。如果沒有人類的破壞,草地、森林應該會遍佈全球;如果沒有人類的破壞,與人類應該平等的動物不會一種一種地滅絕或瀕臨滅絕;如果沒有人類的破壞,藍天綠草不再是夢想;如果沒有人類,這個世界會以最自然的方式去美麗。

那麼,就不得不提到一本書——《沒有我們的世界》。

這本由美國記者艾倫·韋斯曼創作的書給我們講述瞭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人類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告訴我們,人類銷聲匿跡以後,我們的基礎設施建築是如何土崩瓦解,最終又如何消失殆盡的;日常使用的物品或許會像化石一樣萬世永存;銅管和配線會在地質運動的作用下擠壓成透着紅色的岩石懇爲什麼我們最早期的樓房可能成爲世界上保存時間最久的建築,而塑料、青銅雕塑、無線電波和一些人造的物質又將如何成爲我們留給宇宙的最永恆的禮物。他還告訴我們,人類的哪些破壞活動是永不磨滅的,我們最傑出的藝術和文明中哪些將保留最久。

它還像我們展現人類消失後,在紐約地鐵系統中氾濫的洪水將開始腐蝕城市的根基,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將讓位於真正的叢林,充斥着化學物質的農場如何退回原始狀態。它讓我們知道人類消失後,不計其數的鳥類將獲得新生、興旺繁盛,而蟑螂則會面臨滅頂之災,因爲在沒有我們的城市中再也沒有供熱系統。它還告訴我們沒有了人類,北美洲可能會在短期內成爲鉅鹿的棲息地,大陸將重新被大片森林所覆蓋。最終,那裏將進化出更大的食草動物。相應地,更大的肉食動物也將出現。在夏威夷,由於缺乏肉食動物,牛和豬將成爲這一地區的主人。

這本書的作者韋斯曼說,他並不是暗示大家要爲人類的突然消失而焦慮,而是希望把人類消失這個假設作爲一個切入點,以審視我們的地球。通過觀察沒有人類的世界中發生的林林總總,我們可以從獨特的角度來審視眼下的世界在往何處發展。隨着災害性氣候的頻繁發生,許多人可能會想,我們不會有什麼樂觀的未來了。韋斯曼在本書的末尾提出了一種觀點:人類要想作爲當前生態系統的一分子繼續留下來,就要更多地注重保持生態平衡,但他並不認爲爲了使地球恢復到更加健康的狀態人類就必須全部消失。許多人類所生產的廢料和污染物甚至到地球消亡時都不會消失,但我們從沒有人類的世界中看到的並不只有這些,還有那些人類創造的燦爛的文明成果。有些人起初認爲沒有人類的世界會更加美好,但轉念一想,他們也認爲人類的消失並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

地球是我們的,但並不僅僅是我們的。她是動物們的,她是植物們的,她是宇宙中小小的一份子。植物和動物從不傷害地球,它們愛地球。連它們都知道地球是自己的家園,毀了就沒了,應該多加愛護,它們也的確這麼做了。但爲什麼我們這些號稱是最聰明的動物——人類就做不到呢。

看看我們人類做了什麼?爲了利益或自己的愛好,圈養動物;不管水土流失,亂砍亂伐;爲了所謂的金錢,化工廠亂排不經處理的廢水,嗆人的煙排到空氣中。不僅影響人類自己的健康,還嚴重地破壞了環境。環境就這樣一天天被人類破壞,直到現在,仍在繼續。

我們作爲人類,我們不應該反思嗎?我們不應該考慮自己的未來,爲下一代着想嗎?

我們必須反思了,我們不能再破壞環境了。20xx年,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頻繁出現,我們的地球被我們人類激怒了,我們的大自然經不起破壞了。我們必須停止破壞環境的行爲,我們必須用採取措施治療被我們“傷害”的地球,我們必須要認清地球是唯一的,我們要愛我們的地球。

這些就是我讀《沒有我們的世界》的感受。這本書真的很吸引人,你們也可以去看看。不是說,有一千名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即使是一本書,每個人的感想也都不一樣。

最後,我想說,請愛護我們的世界。我不希望將來真有一天像書裏講的那樣,人類全消失了。爲了藍天白雲,爲了綠草白羊,我呼籲大家儘自己所能去保護環境,愛護我們的世界,珍惜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