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課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種子課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種子課讀後感

當翻開第一頁,看到俞正強老師用“蒔也若子”、“置也若棄”來形容種子課時。我有點迷茫,於是我帶着好奇心繼續往下閱讀。當讀到“種子課:用生長代替重複”時,我似有所悟。書中提到,在課時與課時之間,知識是可以遷移的,比如學習了釐米進行度量後在學習用米來度量就更簡單了,因爲彼此之間有類似的結構。而國小生的這種遷移能力,正是我們教師需要培養的能力。

有時我會苦惱,爲什麼總有學生在課上不認真聽講,甚至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於是,我只能把不好好聽課的`學生模式化地訓一遍,但是訓多了,非但沒有效果,學生的意見也會很大。那該怎麼辦呢,我就想通過俞正強老師的種子課,看看他是怎麼處理的。原來要避免學生上課“搞怪”,一要做到讓學生喜歡自己,二要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那怎麼才能做到又要學生喜歡自己,還能喜歡上自己的課呢?那就是老師要多聽聽學生的話,從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當與學生在思考問題上發生了分歧,不要太快去否定他,而是讓學生通過別的方面彌補他所不知道的缺陷。數學這門課程,知識點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性。在國小數學階段這種關聯性,往往表現爲生長的特質。這種生長,又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關聯,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所以,要實現教學生動化,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

那同樣在一個班上課,同樣的環境,同樣的老師,爲什麼總有個別學生練習會出錯一大片,爲什麼有些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困難?這些困難是怎麼發生的呢?於是,我會把一兩個同學叫到辦公室,讓他當着我的面做數學題,比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是多少這一類的題目,我比4多3,學生便能算出來,知道用加法,但反過來,4比我多3,顯然用加法是不對的,但學生會習慣性的看題目上的多這個字。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得出,顯然他沒有理解透徹,還沒理解題目,就直接提筆作答,這種情況在許多數學學困生中常見。通過讀了俞老師的書,我理解到需要變化思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始,利用身邊的文具,以及藉助拍手遊戲,激發學生興趣,直觀感受數目的比較,培養數學的思維習慣。

葉聖陶老師說過:“受過教育的人的確跟種子一樣,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發育,自己成長的;給他們充分合適的條件,他們就能成爲有用之才”。因此我們作爲護花的園丁,要給予他們愛與關懷,讓孩子們在主動中發展、在成長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