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

雖然看着像沒營養的暢銷書卻擊中了我,哦別人都是被溺愛傷害的啊,作者很多觀點是對的,家庭成員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比那本自以爲平等卻缺乏換位思考的《非暴力溝通》靠譜。最近感覺自己高齡少女的叛逆期到了,小的時候有很多無法表達或者嘗試表達的都被暴力地壓抑了,那個時候就是拒絕溝通或者內心總想着卑微地先活着吧,畢竟家這個地方給我了最基本的吃住,想要的只好記住以後自己去掙。現在即使接受了無法改變的過去也改變不了動搖的信任,一直以來被轉移了很多壓力。那樣的他們是容不得質疑的,獨自承受的壓力和內心的周折都在折磨自己。最難受的是他們讚美了自己的狠心,要求也太多太難了吧雖然我大部分做到了,但這種傷害換來的結果怎麼值得你們得意呢。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

最近工作上的問題也是,爲啥總是我去換位思考別人並且執行了分外工作,但別人卻渾然不知他們已經享受了我的助力反而來質疑來要求我呢。感覺自己壞掉了,可能是我換位思考的時候只是想回避溝通吧(因爲覺得東拉西扯做事情更慢,項目清單上的東西也多)。當我用證據回擊的時候卻感到,可能是我的期待太高了,卻得不到回報吧。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2

一直都有這樣的感受。看一部電視或者是一本書,總是迫不及待的要看完。看的最初是因爲內容的吸引,但在中間的過程中時,卻是奔這結局或者完成去的。看完之後就會有種“終於完成任務”的解脫,同時又有種“深深的”空虛和失落。此時,特別想找到一個和這個電視或者書相當的電視或者書來開始新的“征程”。可同時又會發現,要麼找到的都不能滿足這個“等同”的需求,要麼就是根本看不進去。

今天同樣的,在集中時間(雖然是幾天,但對於時間零散的我來說已經是集中時間在看了)看完了《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之後。我就在房間裏做做這,做做那,但是,我的感覺是我的心是漂浮的。看書時候那種滿滿的感覺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空虛和沒落。所以,突然有了這個想法,是否我要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形成文字,就像是和自己進行了交流一樣,這樣我的這種長期的失落感就會找到了解決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現在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就開始做了。是的。

現在,我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儘量的讓自己聽從自己的內心的想法,不讓自己去糾結。因爲我知道,再怎麼糾結都還是要回到原點,解決“做還是不做”的問題。三十幾年的做事風格,讓我感覺自己身上充滿了滿滿的‘死能量’。這樣的能量,讓我總是回到八九歲、十四歲的時候,因爲好像從那之後,自己就是行屍走肉的活着。身體成長到現在,而心裏面住着的卻是那個十四歲的小女孩。昨天在讀《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非常的悲傷。那種悲傷像是一張無形的網將我罩住。我深深的陷在那種悲傷之中。我跟先生說,我好悲傷。先生過來攬着我說:“那就哭吧”。我流淚了。我特別想對那個十四歲的自己說“讓我抱抱你”。我感覺得到那個小孩的無助和傷感。我也感受得到她的迷惘和怨恨。曾經我接受不了有這樣的自己的存在,雖然她總是不時的出現,但是我對自己說,那不是我,我不是那樣的,我不應該是那樣的。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應該是父母的乖乖女,應該是所有人眼裏的老好人,是好的孩子、好的學生、好的員工、好的妻子、好的媽媽、好的老師。但是我現在發現。我做不到那麼多的好,因爲,所有的這些都是別人對我的要求,但這不是我。

是的,這些都是別人眼裏的我,是我希望的我,但唯獨不是真真正正的我。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好好的愛自己。這個成長的開始是因爲很多痛的積壓。還好,我有一個和我共同成長的先生。還好,他看得到我,雖然不是隨時隨刻。因爲此時,我懂得了,現在的成長是需要我自己完成的。我已經不是那個隨時隨刻都需要‘媽媽’迴應的孩子了。還好,先生支持我的成長和進步。同時他是一個樂觀的人,用我的話是“盲目樂觀”。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樂觀,這些都感染了我,讓我知道,我是可以再次成長的。

書裏的很多話我都記不住了。我以前會因爲這個而拒絕看書,因爲感覺既然什麼都記不住看書也是沒用的。但是現在我不會這麼想,雖然我會忘記具體的內容,但是看過書的感受我不會忘記,看書時候的思考我不會忘記,書對我的觸動我不會忘記。所以,我會不停的繼續看書。我也相信,只要我不停的努力,我一定會成長,再次成長爲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本來是想收筆去做飯的了。但是提到了快樂。我發現,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快樂的。我們對自己或者對別人的祝福也都是“希望你永遠快樂”。但是生活中的情緒不全是快樂。這樣的祝福和希望其實會讓我們無形中形成一種掛念,不快樂是不好的,悲傷的壞的。真的是這樣的嗎?我現在覺得不是的。這些都是我們的情緒,都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否定了這些,其實也是對我們感覺的否定,也是對自己的否定。所以我想對自己說。我也對寶貝說。不管是什麼樣的情緒,不要試圖去抗拒他,試着去接受他,沉浸其中,在他想退去的時候,全然的接受,就OK了。因爲沒有一種情緒是可以長期的持續的。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3

因爲賣房子的事,週三我們請假回了一趟家鄉。一下火車面對二十年沒變的場景,我跟Charles先生說,我真的不理解爲什麼我爸希望我留在這個城市?難道僅僅因爲這是我生長的地方?他說他們沒走出過這裏,所以內心有一種抗拒改變的力量,未知帶來的恐懼大大超過了希望,所以寧願固守原狀。

不知道這種解釋對不對,我們吃飯時遇到的一對中年夫妻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吃飯時的鄰桌是一對四十多歲的中年夫妻,落座後兩人一聲不吭,男人點完了菜單交給女人,女人看了一下無異議就交給服務員,接着男人開始沖茶水、擺餐盤,女人低頭玩手機,飯菜陸續上桌,兩人仍舊默默地吃飯。

到這時我才刻意留意這對夫妻,我對Charles先生說,你注意看一下,鄰桌這兩個人是不是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說過一句話,他說不僅如此,兩個人甚至沒有眼神交流。我們倆仍舊三言兩語的邊說邊吃,我還邊刻意觀察着這對夫妻。

男人帶着眼鏡,感覺是個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女人的衣着髮型比較講究,乾淨整潔有質感,兩個人的長相很般配。不知爲何,女人除了吃飯外始終低頭玩手機的樣子讓我感覺她有些嫌棄坐在身邊的這個男人,而男人自始至終沒有嘗試與她說過一句話。兩個人似乎形成默契般默默的共同進餐,無言、無眼神和身體接觸,冷冰冰的共處了近四十分鐘。

嘈雜的餐館環境和這對夫妻四周的冷漠空氣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個情景讓我印象深刻。出門後我跟他說,這樣的夫妻倆、這樣的關係,是怎麼堅持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他說,也有可能人家吵架了呢?我說應該不是,吵架的兩口子肯定帶着氣,至少有一個人在這個過程中會忍不住作出挑釁對方的行爲,但是他們倆自始至終都像面對着一個透明人一樣。

從小我沒少遇見這樣的夫妻,彼此嫌棄、挑剔、冷漠,我的父母有幾年也是這樣的關係,即便這樣,他們邊相互折磨、相互忽視的過着生活,邊在生活中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其中一個就是:都是爲了孩子。

小時候聽到這樣的說法,我會說那你們離婚算了!可是這樣一說,他們就更生氣,氣得說你這孩子怎麼巴不得父母離婚呢,離婚了你有什麼好處,沒人要你了你怎麼生活?

後面幾個確實是我作爲孩子沒想到的問題,被大人這樣一批評也覺得自己非常不好,怎麼能這樣想父母呢?可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樣啊!爲什麼?

這周我在看武志紅的《家爲何會傷人》,書裏就解答了我的疑問。

父母會轉移自己的壓力和矛盾,比如本身是自己的工作和人際關係帶來的壓力,但是卻在孩子不好好學習、成績考不好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來。我上學的時候老爸就經常訓斥我們不看書、考試成績不好,時間久了我就非常怕他關注我的學習和成績,對學習非常牴觸、特別沒信心。

比如夫妻之間有矛盾,但是一方或雙方拉攏孩子抨擊另一方,或者將兩人的矛盾轉移成家庭矛盾,造成的結果是孩子在中間起着拯救和聯結父母關係的線,因爲弱小的孩子要維護父母雙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得不選擇做出犧牲自己感受的行爲來維護家庭和諧。

《家爲何會傷人》比起我之前看過的西方心理學書籍,更適合中國家庭和中國的現狀,非常推薦需要的朋友們看一看。

就像前面我對大人說,你們分開吧這樣對誰都好。不是我不孝,而是我作爲一個獨立會思考的人做出的最正當最正確的決定,因爲我在維護自己的真實感受,我感覺家裏讓我壓抑讓我痛苦,所以要提出方案解決這種痛苦。

但是父母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怎麼面對和解決彼此的問題,纔會把他們的矛盾升級成家庭矛盾,並且轉移到孩子(我們)身上,抱怨我們不聽話不孝順。他們用這種方式釋放自己的壓力,轉移自己的痛苦,重拾生活中錯失的掌控感,在愛與不愛間掙扎糾結。

我估計我們吃飯遇到的這對夫妻,已經過了彼此抱怨折磨的那一步,完全進化到彼此冷漠和視而不見的地步。孩子大了離開家了,他們分手的成本太大,索性就這樣將就下去吧。跟誰過日子不是過啊,這是我的家鄉中比較流行的觀念。

很難想象,夫妻關係冷漠的家庭會養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或許孩子也很冷漠,不相信愛情,那麼等他到了適婚年齡,父母會繼續轉移自己的壓力和關注點,急迫地催他成家,用帶孫子來緩解自己多年的無聊和無趣;

或許他繼續使用父母的方式去建立和維繫自己的小家庭,繼續用類似的方式和另一個人糾纏折磨,那麼父母會在孩子的婚姻有矛盾的時候現身說法,說我們也是這麼過來的,婚姻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或許孩子逃避愛情和婚姻,選擇不戀愛不結婚,那麼父母會痛哭流涕的數落孩子不孝,說熬了這麼多年委屈着自己不就是爲了給他一個完整的家,不就是希望他能比自己幸福。

以前的我總覺得哪裏不對,父母說的這一切貌似都有理,但是情感上卻怎麼也接受不了,明明孩子也是受害者,怎麼後來就變成了狼心狗肺?

現在我明白了,首先父母沒有擺正位置,沒有明白兩個人的問題不應該涉及孩子,不管彼此多麼憤恨,都應該各自給孩子自己能給的足夠的愛,並且保證不摻和夫妻的關係和情感。用法律的相對性來說,夫妻之間的合同約束夫妻兩人,彼此的矛盾只能找對方求償;而親子之間的合同約束父母和子女,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只能找對方理論,輪不到孩子承擔什麼,但是中國的家庭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其次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總覺得是在犧牲自我成就他人。武志紅在書中說,溺愛不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而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滿足對於小時候的自己的愛,把對自己小時候的關係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父母死命的給,孩子死命的牴觸,因爲兩者的心根本就沒有真正用愛和感受連接起來,親子關係中缺乏理解和有效交流。

最後是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漸漸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即“本我”。他明明知道怎麼樣纔是自己真正感覺舒服和開心的狀態,但是父母告訴他這樣不對,那樣纔是對的、好的,時間久了孩子活成了父母的影子,變成了“他我”。他感覺哪裏不對,但是又不知道哪裏不對,因爲已經喪失了用本我思考的能力。本我中天然帶着的激情、熱愛、積極向上,全部被置換掉了,所以孩子沉默、委屈,要不向外發泄,父母震驚失望,要不向內發泄,自己自卑懷疑。

我屬於後者的孩子。不過好在一直沒有喪失對真實自我的渴望和追尋,所以我纔在成年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家庭的影響,逐漸找到遺失的本我,真正做到人我合一。

我一直追求的離開家離開父母,就是真實自我的迫切需求,我知道只有遠離熟悉的已經給我形成掌控力的環境,自己纔有真正的自主權,才能真正活得開心。

大學時離開家讀書四年,畢業後離開家工作三年,是我和他我分割的時間。我從被迫的無意識的不懂反抗的服從父母的小孩,真正有機會磨練成長爲按照自己期望生活的大人,並且在我的第二次人生(戀愛)中自主選擇了自己的命運。

父母期望我通過離家生活成長爲可以獨當一面的大人,能夠讓他們放心,然後按照他們的期望結婚生子孝敬父母。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離開家磨練的意義對我們彼此不一樣,對他們是放手讓我繼續按照他們的安排長大(因爲前二十年的教育讓他們認定了我非常聽話),對我卻是找回真我的開始。

看完《家爲何會傷人》,我終於明白了自己所謂的工作前幾年和戀愛前幾年的自我掙扎、對父母的反叛、情感和意識的覺醒,其實是一種分離,是我與家庭的最後一步分離。

當時的我就像書中所說:“無意識中,我們都將戀愛當成了治療,希望戀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將我們治好。”

最初我對Charles先生的感激和依賴,是因爲他給我的愛、理解和包容、鼓勵,是我從父母那裏得不到的關注和愛護,在他面前,我退回到兒童狀態,貪婪的享受兒時欠缺的關愛和理解;

一年後我們出現的矛盾,是因爲我們慢慢從享受理想父母(即自己用理想中的父母來要求戀愛對象)的關愛中清醒過來,發現原來這個人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這個想象,其實就是我們彼此把小時候的親子關係投射到戀愛關係中以後期望對方變成的樣子。因爲他是一個獨立的人,所以永遠不可能和自己想象和要求的一樣;

後來的磨合,就是我們彼此暴露缺點、展示傷口、表達脆弱的過程,我們都變成了小時候的自己,用最真實的需求去要求對方。這一步磨合的好結果就好,但是磨合的過程不僅僅需要彼此發現對方的脆弱,理解對方的理由,更需要自己做出改變的努力,否則戀愛對象再好再寬容再理解,永遠拯救不了一個放棄自我的病人。

現在回味很多事,會發現我遇到的很多人,就如吃飯時遇到的那對夫妻一樣,早早放棄了掙扎,安心的接受自己就是那樣的人的命運。他們一開始不知道自己的真實需求是什麼(因爲本我的缺失),後來不學習怎麼在戀愛和婚姻中遠離家庭影響將自己打破重塑,最後只能放手接受不幸福的婚姻和不甘心的人生。

爲什麼?這是很多人不會思考的問題,或許是不願意思考。比起隨波逐流和聽之任之,畢竟反抗和證明自己的代價太大了,一次次的幼時打擊已經形成了徹底的創傷,本我徹底喪失,一個人的真實人格就在家庭和教育中被扭曲了。

連嶽說:愛情的劇本太差,所以我們都成了蹩腳的演員。真是對遺傳自家庭的親子關係投射到戀愛關係的行爲最形象的表達。

他還說:稍稍有點反省精神的人都像百合長在荊棘叢中,因爲參照物醜陋生硬,百合總是要懷疑自己的柔弱與美麗不合時宜。真是對有改變願望的自我懷疑心態的準確描述。

我很感激遇到這些話和這些書,讓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沒有錯,讓我有力量在荊棘叢中堅持,只因爲遠方有些許的光亮。

我還想對所有想改變,或者只覺得哪裏不對但是不知道到底怎麼了的人說,尊重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那一定是你內心深處最本真的聲音,找到它、聽到它、看到它,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還有,武志紅老師有篇轉發率很高的文章《謊言中的NO。1: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我最近纔看到,但是道理很早之前就懂得,就因爲我的感受和父母宣稱的不一樣,所以我沒辦法騙自己父母很愛很愛我,因爲他們雖然愛,但是我感覺不到那麼愛。僅此而已。

所以你應該知道,尊重自己的意願有多麼重要了。如果不是有這個觀念,我不會養成獨立的性格和人格,也早早就丟失了找回真我的能力。所以,我感激經歷的一切,但是最感激自己,這是我應得的榮耀。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4

這本書的作者是武志紅老師,他是中國很有名的心理諮詢師,我從去年十一月份開始,讀了三本他的書,分別是《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身體知道答案》、《爲何家會傷人》,讀完後,發現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武志紅老師在心理諮詢中的真實案例,換句話說,這都是我們普通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通過閱讀這些案例,就像是看一個個小故事一樣,很易讀,讀完後通過武志紅老師的專業講解,我們能夠發現案例中的心理問題,進而讓自己在生活中避免這樣的情況。

最近剛讀完《爲何家會傷人》,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這本書主要是講在家庭中的心理問題而導致的生活矛盾,有關於夫妻關係的,有關於夫妻和孩子關係的,有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的,還有關於婆媳矛盾的。通過了解這些案例,我們站在第三者的視角上,也許能夠很容易地看出誰對誰錯,再加上武志紅老師的專業心理講解,對於這個心理問題而引發的生活矛盾就會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問題一定要看到本質問題,例如你覺得婆媳矛盾是婆婆和媳婦的矛盾,但是,解決這個困局的關鍵其實是丈夫,只有丈夫完全地站在媳婦這邊,認清夫妻關係纔是家庭的第一原則,婆媳關係的矛盾纔有可能化解。婆媳矛盾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爲婆婆在搶兒子,媳婦在搶老公,但兒子和老公都是一個人,這個時候男人必須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不然家庭的關係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看一個問題一定要看到始終,看到本質,如果僅僅看表面,僅僅看誰和誰發生了矛盾,僅僅看這個矛盾的事件本身,很可能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甚至你解決的方向都是錯的。例如孩子不好好學習,整天上網,父母就去督促孩子,給孩子壓力,不讓他上網,但是卻沒有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和始終,爲什麼孩子會去上網呢?或者說,父母爲什麼覺得上網不好呢?其實一步步思考下來,會發現,往往表面問題出在孩子身上,實則本質問題在父母身上,如果本質問題不能夠解決,那麼按照表面問題來解決,問題只會越來越糟。

這本書是心理學暢銷圖書,但是我更認爲,這是一本極好的育兒書,現在太多的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我認爲這是緣木求魚的做法,孩子在小時候最需要的絕不是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而是心理問題的建設,當孩子的心理能夠得到很好的成長,那麼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中,勢必一生受益。所以,與其給孩子報輔導班,不如家長自己去讀這本書,因爲一個好的家庭成長環境是最重要的,能夠給孩子最根本教育的不是輔導班,不是老師,而是家長你。

願你我的孩子,都有能夠被照亮的生命。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5

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愛的城堡,是每個人心的依靠,怎麼家會傷人呢???在這裏,首先說明一下,這是一本關於愛和教育的書籍,親子關係vs夫妻關係——《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在一個家庭裏,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給予兒女錯誤的教育,夫妻之間缺乏溝通的形式卻是各有各的不幸……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心得,其中說的“夫妻關係”四個字,印象最深!

在一個家庭中會有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最基本的三種,然而很多家庭出現各種各樣的爭吵、矛盾,可能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夫妻關係。

在傳統的思想中,大多數人覺得家庭中親子關係是最重要的,而夫妻關係可能是爲親子關係所服務、所犧牲的。但其實不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小孩子可能在3歲左右就會出現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常說的戀父/戀母情結),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寵溺孩子,並且與孩子形成一條戰線,常見的情形是母親可能與兒子特別親密,並且與父親對立,無意識中會問兒子是喜歡爸爸多一些還是媽媽多一些,更甚者,可能會在兒子面前說父親的壞話,相反過來爸爸則與女兒形成一條戰線,並且女兒似乎強烈的希望能夠代替媽媽,成爲爸爸的新寵,這時候,如果愚笨的父母也斤斤計較於小孩子的恩寵,有意表現出好像是大人在爭小孩子的寵愛似的,便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因爲很多小孩子可能會形成以後錯誤的異性觀念,尤其是女孩子長大後可能就只與男生交往,沒有形成正確、健康的交友觀。這也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父母一些錯誤的做法,比如在商場裏,有時會有媽媽獨自帶着兒子逛街,然後兒子有三急,母親就直接把兒子帶進女洗手間,其實這很有可能導致兒子長大後錯亂的性別傾向(比較嚴重的情況)。因此,在這裏要強調的是,當小孩表現出明顯的與父母形成戰線時(比如女兒在父親面前說媽媽的壞話),父母一方面要給予小孩子正確的關心和愛,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會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讓孩子知道他很重要,父母也都會很疼他,但是陪伴父母一生的是彼此的配偶,而並不是孩子。

另外,如果夫妻之間出現了問題,並且其實已經嚴重到需要離婚的程度,那麼該離則離。很多夫妻之間其實已經鬧得不可開交、水火不容,但總是礙於有孩子,總是說爲了孩子將就,其實這對孩子只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爲在孩子心中,他會認爲父母吵架的根源是他,並且會有無限的動力想要挽回父母的關係,然後可能就會做一系列事情,但是效果並不如願,父母可能冷暴力、可能繼續吵,甚者打起來了,這容易形成孩子的自卑心理,甚至自閉,因爲他覺得自己沒有用,連父母的關係都捍衛不了。所以父母如果負責任,當夫妻之間的感情真的遇到了不可解決、不可妥協的問題,那麼也要和孩子講清楚:父母有父母的問題,即使父母不在一起,也會一樣疼愛他,並且要澄清父母之間的問題不是孩子造成的。然後該散則散,請記得,從來沒有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會生活得不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天天爭吵不休的家庭裏,對孩子纔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希望天下所有的夫妻能夠把配偶看成最重要的另一半,夫妻之間如果可以請很愛,如果真的不行那麼請離開,不要說什麼爲了孩子而勉強在一起的藉口,那隻不過是逼孩子在痛苦的環境中成長。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6

這是一本很柔軟的書,武志紅將家庭中出現的問題一一剖析,娓娓道來,直指人心,真實得讓我不敢去面對。

嬰兒:

面對自己內心的嬰兒,是武志紅心理治療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問題都源自於三歲前母親和嬰兒的關係,那個時候,大人們認爲的無知的嬰兒,卻是最敏感的心理學專家,他們蘊藏着巨大的力量,這個力量在他們小的時候沒有展現出來,卻會記在心底,從今後的種種行爲表現中告訴身邊的人自己嬰兒期的無助和憤怒。

成年人在戀愛中的不順利,家庭關係的扭曲,戀母情結,戀子情結,外遇,叛逆,壓力,焦慮...種種家庭問題的背後根源都是三歲前和母親的關係,這個嬰兒從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長,還是被扭曲地藏了起來,都是和母親的關照有關,可以說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誰都無法取代,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愛與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詞。三歲前超過兩週的分離就算是長時間的分離,但是這種分離對於大部分的嬰兒來說太普遍了,媽媽的產假只有半年,半年後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礙和孩子親密接觸的`一個巨大障礙,但這前三年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至關重要,這樣的矛盾讓媽媽焦慮,母愛成了嬰兒的奢侈品。

哭喊是嬰兒試探的信號:

嬰兒會有情緒的反應,哭喊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媽媽如果對嬰兒的哭喊有密切的關注度,隨哭隨到,嬰兒就會覺得媽媽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反應媽媽看得見,就會慢慢形成一種安全感。如果媽媽覺得嬰兒哭就讓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這樣長期以來下去,嬰兒就會形成一種無助感,覺得這個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沒有力量的,於是就用無迴應告訴媽媽我內心的絕望,長大以後就會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優秀的媽媽要有對情緒的敏感能力,並且對嬰兒的情緒能夠及時地捕捉,並且與嬰兒形成積極樂觀的互動,嬰兒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就源自於自己的母親,長大後他會把和母親的這種關係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情緒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心靈上變會產生共鳴,憤怒的情緒是在表達自己的委屈,接納情緒比提出辦法更有效果。

這是三歲前媽媽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若今後其他年齡段對孩子依舊維持這樣奉獻式的愛,便會形成溺愛,溺愛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沒有得到的愛用自己的方式去滿足孩子,溺愛其實是父母的自戀,並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爲了滿足自己,因此在溺愛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強,覺得父母什麼都能給自己包辦,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從而與父母產生衝突。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時候主動想幫媽媽做家務,大到青春期的叛逆,這些信號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戰,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們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個獨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決問題,就算失敗了也無條件地包容接納孩子,這種逆境就會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會明白事情是會有不同的結果,不好的結果也會被接納,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去嘗試,去試錯,去體驗,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愛與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孩子不會做出很極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極端的事情,父母就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裏的教育方法用錯了,讓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本無錯,他們的錯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定海神針,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於言傳,健康的家庭關係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都伴隨着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段好的愛情是療傷的妙藥,否則愛情的模式就會重複父母的婚姻模式,進入中國家庭的輪迴鏈條。

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愛能撫平傷口:

看完了這本書後我也找到了我自己想要的答案。我總是迷茫,總是無力,總是沒有激情,找不到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每天像一具被抽去靈魂的軀殼得過且過,總是容易困,總是容易乏力。我之前認爲我是睡不夠的原因,但是休息的時候我一天就算睡12個小時,或者一整天躺在牀上,也充電不夠,總覺得身體中缺少了一種能力,像是被符咒封印了自己的活力,看完武志紅老師的分析之後,我深切地明白了我的存在只是一個假自我,我的身體服務於別人,服務於別人的安排,服務於別人的評價,從別人的眼光和話語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把自己內心原始的慾望和生命力壓下去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什麼該由自己去爭取,看起來平靜如水,實則沒有活力沒有慾望,爲了他們的想法和心情而活,所以我反應遲鈍,因爲我的身體和靈魂是分家的,並將真自我割裂到一個與身體無關的空間。

假自我者,仍在尋求爲真自我留一塊純淨天地,常用的辦法是,他的真自我與哲學、理論或純粹精神結合在一起,完全不沾染卑俗的身體。但身體是真實的,身體才能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繫。所以,這個純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身體的滋養,淪爲虛幻。所以我消沉,我愛睡覺,因爲只有把自己封閉起來了,才能和這個真實的自我建立連接,我想,我建立真實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真實的自我是什麼樣子的,並且成長爲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學會與家進行分離,嘗試着自己獨立去探索這個世界。

真實的自我告訴我不喜歡這種被掌控的生活,就連工作也是被掌控性非常強,身不由己地做很多自己不樂意的事情,思考很多事情的意義,卻沒有頭緒,依舊按照這種畸形的體制運轉下去,我必須花時間思考自己內心的嬰兒是什麼樣子的,把真實的自我和身體建立鏈接,這樣才能喚起我體內的能量,激發自己的活力,讓生活不被絕望和抑鬱所吞沒。

瞭解我自己,成爲我自己,學着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看得見自己的力量,不要再做一個好人了,讓自己內心中邪惡的力量被看見,活着也就更真實。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7

因爲看了奇葩說的一期節目,對於原生家庭問題產生了興趣,於是看了武志紅的《家爲何會傷人》。以前從未想過原生家庭會對一個人產生多大的影響;’也沒有思考過自身的性格,對待事物的反應與態度竟然都是父母的翻版。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家庭有了重新的理解。父母之間的關係是這個家庭中最重要及穩定的部分。父母不健康的關係會對於孩子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媽寶男,啃老族都是由此造成的。這讓我對於選擇未來的另一半持有更謹慎的態度。

“戀愛,其主要意義不是讓我們找到一個能黏一輩子的伴侶,而是讓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而且,我們還深深地懂得,這兩個人相互獨立的人,又能無比親密地相處”。

4月份開始,看了三本理財的書籍。第一本就是給小白看的入門款《小狗錢錢》。書中的語言非常質樸,沒有任何理財基礎的人都可以看的懂。

這本書中有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夢想儲蓄罐。意思就是讓我們明確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付諸實踐,切實努力的進行儲蓄。當然,除了儲蓄之外,還要開動腦筋學會開源,用心發現別人所看不到的賺錢之道。

第一,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把希望只寄託在一份工作上,它持續的時間不會像你設想的那麼長,所以你要立即尋找另一份替代的工作。除此之外,作者還告訴我們,要分期用最少的錢還款,這樣手中才有餘錢進行儲蓄,才能早日擺脫債務。《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更進階一些。講述了兩個爸爸之間的不同思維,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導致了最後的財富差距。

看完之後最大的收穫是讓我們分清了資產與負債的區別。資產是把錢放進你口袋裏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裏取走的東西。窮人永遠在負債,中產階級會購入自以爲資產的負債,而富人永遠在購買資產。此外還分清了職業與事業。我的職業可以是老師,但這絕不是我的事業。這告訴我們不要只依靠一份工作去賺錢,這樣你永遠在爲公司、政府和銀行工作。

同時也讓我明白,應該先構築自己的資產項,然後用資產所產生的收入購買奢侈品,而不是本末倒置。除了以上提到的,書中舉出了大量作者投資的案例,當然我們不能一味地模仿,但其方法我們可以借鑑。三公子的這本暢銷書,詳細地記載了她如何在五年內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首先是積累。三公子將自己的每月收入分到了三張卡中。第一張用於日常花銷,第二張用於應急,第三張是存款卡。只有先通過強制儲蓄,嚴格控制不必要的花銷,纔能有一定的存款數。

積攢了一定的存款數,那麼就可以進入市場,進行初步投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指數基金等都是在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讓我對於基金有了初步的瞭解。

此外,還認識到了複利的力量,也讓我更加明確了儲蓄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就要貫徹落實我的五年計劃,擁有自己的第一桶金。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8

一、作爲母親應該進化愛的方式,更多地考慮兒子的人格成長和心理需求。

回想我與兒子的相處,更多的時候我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問題,沒有考慮兒子的感受。總以“我是爲你好”的名義,大包大攬他的相關問題,沒有聽聽他自己的想法。殊不知,即便是十幾歲的他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靈魂,應該讓兒子展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錯了,那也是他在對外界事物的做出的探索。記得在兒子蹣跚學步的時候,我總是鼓勵他嘗試,在孩子懵懵懂懂初識這個世界的時候,我也是很有耐心。爲什麼到現在,孩子才十幾歲的時候,我卻拿成人的眼界、標準來要求、約束他,不能等他慢慢成長。最終是孩子要學會走路、吃飯、認識世界,適應周圍。我不能代替他成長,我要放手,慢慢培養他成長適應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孩子出問題了,必然能從家長的身上找到相關原因。

聽了老師的答疑解惑,忽然明白,孩子的問題,都能從家長身上找出相關原因。孩子在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還在會將與父親的相處方式延伸至與他人的相處方式上來。平時,在家我愛嘮叨,當着兒子的面數落丈夫的不是,抱怨聲聲。現在從兒子的形容動作裏我可以看到我的影子。通過孩子這一面鏡子,我可以照出自己,原來真的不是孩子的原因,是我自己錯了。

三、父母用轉嫁壓力的方式,控制住了孩子。

的確,兒子長大了,不再是小時候的跟屁蟲了,作爲母親的我沒有及時成長,調整心態,潛意識裏怕失去兒子,想依舊掌控他,就以愛的名義,轉嫁壓力給他,通過這種方式達到控制他的目的。不分析不知道,原來如此,我依舊是爲了滿足我自己的的需要。

四、父母的壓力遠超過教師,是孩子們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

知曉這一點後,我儘量不去嘮叨兒子,告訴他只要他天天快樂着就好,十幾歲的青春歲月,不要老是擰巴這過日子。想想我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那時我們最煩惱父母什麼。現在我卻不由自主地做那些曾經令人討厭的事。

五、改善與丈夫的關係,把情感重心從與兒子的關係轉移到與丈夫的關係上來,讓丈夫來填補我的情感需要。

在原生家庭裏,應該是等邊三角線的模式。而我卻忽視了夫妻關係,情感的天平傾斜於孩子。經常與丈夫發生大小矛盾,覺得有孩子足矣,與兒子關係密切,站在一條線上,與丈夫是對立的。卻沒有想到,兒子會模仿我們的行爲方式,並潛移默化的用於他的行爲方式上。與其指責孩子,不如改變自己。通過我自己的改變,不斷地細小的變化,帶動影響丈夫,促成家庭關係的和諧。當家庭關係和諧了,其他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