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英語文章閱讀技巧

閱讀歷來被看作是語言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但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過分強調語篇分析教學及語言點教學,而忽視了語言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大綱》規定,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知識、鞏固和發展語言能力;培養學生使用書面英語獲取信息的能力。換句話說,閱讀教學不光是培養學生語篇分析和閱讀理解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

破解英語文章閱讀技巧

一.語篇閱讀的諸方面及其內容

閱讀由以下十五個方面構成:

——1、主題句topicsentence

——2、主要觀點和支持觀點的細節themainideaanddetails.

——3、參造reference

——4、推論/判斷inference,judgement

——5、比較/對照comparison,contrast

——6、類推/直喻analogy,simile

——7、定義definition

——8、信息的非語言表達nonverbalexpression

——9、概述generalization

——10、分類classification

——11、闡述statement

——12、假設hypothesis

——13、論據groundsofargument

——14、詞義themeaningoftheword

——15、作者的方法/態度/意圖theauthor'smethod/attitude/intention

內容:

1、主題句:一般文章的中心思想常由主題句表達。找到一篇文章的話題或主題句。

2、主要觀點和支持觀點的細節:找出作者在文章中要表達的核心內容,並測覽有關支持主要觀點的細節。

3、參照:通過參照連接詞,前後敘述的要素,認識並理解文章的連貫性。

4、推論/判斷:通過句法、邏輯、文化要素線索理解信息的言外之意。通過分析和概括,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5、比較/對照:認識類似與差別。

6、類推/直喻:通過認識類推與直喻,理解信息——認識到兩者分別表明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似和類似。

7、定義:定義的性質、定義在傳遞論述中信息的用處。

8、信息的非語言表達:指非語言形式的信息。如圖表、表格等。

9、概述:瞭解概述性信息與某些信息之間的差異。

10、分類:論述中,信息如何以分類形式表述及分類的目的。

11、闡述:瞭解闡述的目的、實質及特性。

12、假設:假設的性質及其在調查研究中的地位。

13、論據:認識作者的論斷並識別支持論斷的論據。

14、詞義:利用詞的搭配關係、構詞法及上下文來確定詞義。

15、作者的方法/態度/意圖:方法——作者如何表達一個問題?態度——作者是否表明傾向或們見?意圖——他的目的是什麼?

二.語篇閱讀理解的.層次

閱讀理解是一種複雜的主動思維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因此理解的層次必然是多方面的。語篇教學大致可分爲四個層次:即字面理解、推理性理解、評價性理解和欣賞性理解。字面理解(Literalcomprehension)僅僅是理解文章的表層意義,如辨認詞義、句法結構、文章大意和細節,瞭解人物事件及發生的時間、地點、順序等。這一層主要依靠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來完成。

推理性理解(Inferentialcomprehension)是深層次理解,指讀者能根據文章的

結構進行分析和邏輯判斷,從字裏行間推測出作者隱含的意義和觀點,包括從上下文推測詞義,事件發生的原因、順序和結果、人物性格、因果、對比關係和中心思想等。這一層次的理解要靠語言能力和閱讀技巧共同完成。

評價性和欣賞性理解(Criticalandappreciativecomprehension)屬於閱讀的最高層次,需要在瞭解文字形式和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文章進行整體分析和評價,這需要依靠讀者的文化背影知識和閱讀理解的相互作用。

nbsp;以上四個層次的理解。在高中階段和閱讀教學中,應以字面理解和推理性理解作爲教學重點,隨着年級的提高要逐漸引導學生對文章和作者的基本思想進行評價和欣價。如果閱讀教學只停留在講解詞句的字面理解層次上,只能達到對文章表層意思的懂,而不能達到對篇章的全旨、作者的寫作意圖、思想觀點以及文章整體思想的領會,則必然難以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進入深層次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語篇水平分析訓練

語篇分析教學是就文章整體內容進行詞句解釋、人物或事件推理分析和評價、總結中心思想等,其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在教學中要輔之以必要的閱讀技巧,不僅可以加快閱讀速度,而且可以提高閱讀能力。

1.瞭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識(Understandingthebackgroundknowledge)

-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程度。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閱讀材料的內容涉及到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教師應盡力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識,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

2.識別文章或段落的主題段(句)(Skimmingforgist)

每篇文章或每個段落只有一箇中心思想。作者將若干與中心內容有關的段落或句子靠語言手段組織起來形成篇章或段落,其中往往有一個段落或句子概括了文章或段落的主題。而其餘的則是支撐和展開這一主題的細節。因此,要正確理解中心思想及段落大意就得通過識別文章的立論句、主題句和結論句及關鍵詞來實現。因爲這些關鍵詞句是文章的主要信息載體、直接關係到瞭解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基礎知識,強調語言共核的同時.還要點出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教會學生識別主題句,掌握文章的篇章結構、基本內容。一般來說,文章的主要信息在第一段(主題段)和最後一段(結論段)或段落的頭一兩句(主題句)。

3.查讀找出文章特定細節(Scanningforinformation)

在文章中,作者總是要通過許多具體內容來說明文章的主題思想。讀者在找出文章主題思想的基礎上,還應按要求找出特定細節。這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重要能力。當問及時間、距離等用數字表示的細節時,有時需要進行計算才能得出答案。對於一些正誤判斷題,要找到文中相應部分,細讀有關內容,與文中內容一致的即可肯定,不一致的即可否定。在回答

Not/True一類問題時,必須逐項找出須肯定的內容,方可確定要否定的內容。爲避免重複,作者常常使用指示代詞,在尋找細節時,讀者須準確理解被指代的對象。總之,在通讀全文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涉及who,what,when,where和why等問題的內容,在有關此內容的地方要作一標記,以便在回答問題時迅速查找,切勿脫離文中內容而根據自己的想象來選擇答案。

4.進行判斷和推理(Toreadbetweenthelines)

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常常超過其字面意義。這就需要我們掌握判斷推理的方法,不僅要理解字面意義,還要弄清文章中“字裏行間”所隱含的意思。我們必須仔細地閱讀,準確地掌握事實,按照邏輯規律,經過分析思考,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同時,我們要善於利用文章中明確表示的內容,如句法、邏輯、文化要素和線索,理解信息的言外之意、從而作出正確的推理,進而還能推測出上文說過什麼,下文即將出現什麼信息。只有具備了判斷和推理這兩種能力,才能弄懂文中沒有明確表達卻又隱含的意思,達到真正的理解。

5.把握作者的態度(Torecognizethewriter'sattitude)

能否正確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態度也是體現閱讀能力的重要方面。作者如何表達一個問題?他是開門見山說明問題還是用一系列的事例來引出問題?他怎樣發揮自己的觀點?他怎樣得出結論?有時作者先介紹了一種觀點,然後用“yet”表示轉折,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讀者必須把上下文聯繫起來。作者是否表明傾向或偏見?他持的態度是客觀的還是批判的,幽默的還是嚴肅的?讀者要仔細琢磨文中所用詞彙,如Probably,certain等表示可能性的詞,弄清作者的態度是贊成還是反對,是肯定還是否定。作者的目的是什麼?他想通知、解說、勸導還是宣揚?

6.根據語境判斷詞義(Toguesswords)

語境,也叫上下文,就是詞彙所處的前/後語言環境。有經驗的讀者帶根據語言環境和內容聯繫,再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猜測詞義。有時,作者爲了讓讀者瞭解其意義,也常常提供這種線索。因此,通過上下文推斷詞義不僅是重要的閱讀技巧,也是重要的測試技巧。

A.利用構詞知識或詞性來猜測詞義。在短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符合構詞規則的派生詞(帶有前綴和後綴的詞),出題者並不標出漢語意思,這就需要根據所掌握的構詞知識來判斷詞義。

B.利用同義、反義線索來猜詞義。一個生詞的前面或後面有時會出現與之同義或近義的詞,它往往提示或解釋了該生詞的詞義;有時也會出現它的反義詞或常用來對比的詞,從而也可得知生詞的意思。

C.利用一般知識、常識和經驗來猜詞義。

D.利用文章中的舉例、直接或間接定義來判斷詞義。

E.利用因果關係來推測詞義。

F.有些生詞不影響對主旨或細節的理解及與答題無關的不常見的名詞只要能肯定其大體的類別意思即可放過。一些對答案的選擇沒有影響的形容詞及副詞也不必多費時間與精力。G.文章後面的某個問題問的就是該生詞的含義,通過4個選項和上下文的聯繫瞭解其意思了。

四.語篇閱讀理解的解題步驟

l.快速閱讀,弄清大意

在快速閱讀時,首先要抓住對文章首句與尾句的理解。在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章首句往往是觀察全文的“窗口”,可以從中瞭解文章的時代背景和概要或作者對事件的基本態度;尾句是文章的總結、結論或點睛之筆。藉助首、尾句給予的啓示,快速通讀文章,從整體上理解文章大意。

2.細讀題目,明確要求

瀏覽文章之後,認真閱讀文後的題目,明確題目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隨後帶着問題去再讀文章,便會格外留意與問題有關的信息,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明確敏捷地捕捉有效信息,捨棄無效信息,排除干擾信息,從而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

3.復讀全文,着手答題

在初讀的基礎上,再將文章仔細復讀一遍,同時總覽全文的信息,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係,事件的前因後果,人物的動機、目的、性格特徵,據此進行慎重推敲,進

而領悟作者的思路、意圖、文章的寓意、隱義,並運用邏輯推理作出判斷,而後再着手一一做答。

4.覈實答案,加深理解

全部答案選出後,還應把文章再研讀一遍,對個別理解模糊的關鍵詞句再次覈實,加深對全篇文章的理解,修正不合題意的答案,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總之,語篇閱讀理解是難度較大的一種綜合性題型,但從命題設計、應試對策以及解題步驟等各方面探討剖析,也並非無章可循;恰恰相反,其規律性不容忽視。只要學生平時勤學苦練,不斷積累,打下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提高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實踐能力,就能使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以有機地結合,並進而得以強化提高整體閱讀理解的能力,最終獲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