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原文及賞析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原文及賞析

◇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②。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③。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④。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⑤。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⑥。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⑦。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⑧。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⑨。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⑩!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註釋

①浮圖:或作浮屠,這裏指僧人。

②褒之廬冢(zhǒng):慧褒生前居住和死後安葬的地方。

③僕道:謂碑倒在路上。其文漫滅:指碑上的文字因多年風雨侵蝕而模糊不清。漫,浸壞。

④窈然:幽深貌。

⑤擁火以入:手中拿着火把進入深處。擁,持。

⑥記:指題詞記遊的文字。

⑦夷以近:平坦而又淺近,意指前洞。

⑧瑰怪:瑰麗怪特。非常之觀:不尋常的奇觀景象。

⑨幽暗昏惑:謂幽深昏暗、迷亂莫辨。無物以相之:沒有外物用來相輔助。相(xiàng),輔助、扶持的意思。

⑩謬其傳而莫能名:錯誤地流傳而一直不能說出其真相的。何可勝(shēng)道:哪能說得盡。

深思而慎取:深入地思考,慎重地選取。

◇鑑賞

本文是一篇遊記形式的議論文。文章開頭介紹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並初步點出華山洞的方位與道旁的僕碑殘文,爲下文的探幽和議論提供了依據。第二段寫遊前洞後洞的經過。寫前洞,極其簡略,大致勾畫出輪廓,以與後洞相較,也爲下段議論作現實依據。寫後洞,頗爲詳盡,記下游覽的全過程。首先渲染氣氛,接着寫衆人“擁火以入”的遊程。既出,依然爲洞中奇妙之景所牽,於是又冷靜地分析一下實際情況:從到達的深度來說,還比不上以往好遊者進程的十分之一,完全可以通行;從衆人的體力來說,也足以繼續前進;從火把來說,也足夠用來照明引路。各種條件都具備了,只是主觀思想爲“怠”所限,以致深爲悔恨“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這裏敘事愈詳,其所寓之理則愈深愈透。

第三段即從實際遊覽中寫心得,發議論。首先以感嘆導入,增強情韻。隨之以古人作比,引出議論。而由此生髮出來的這些心得又是從遊洞的實際經歷中引申而出的,正反映照,使理說得淋漓酣暢,精闢周備。

第四段以簡潔筆觸掀起餘波,補足心得,迴應篇首。作者由路邊僕碑,聯想到“古書之不存”,而後世“謬其傳”者甚多,因之學者就必須探求本源,“深思而慎取”,切不能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充分表現了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的求實精神。末段記下同遊四人的名字,以示實有其事以及作者對此次遊洞的重視。

文章前兩段重在敘事,寫遊中見聞;三、四段重在議論,寫遊罷感受。事中寓理,論從事出,環環相扣,愈引愈深,而出之以必然之理,令人信服。如此以具體形象的記游來論證抽象的道理,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動、形象,又使具體的記事增加思想深度,顯得佈局靈活並又曲折多變,在遊記中別具一格。而且,本篇雖爲說理,但超逸之致卻洋溢其間,促人奮發。

◇妙評

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或敘事,或詮解,或摹寫,或道故,意之所至,筆亦隨之。逸興滿眼,餘音不絕。可謂極文章之樂。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十一

以遊喻學,記之兼說體者。

——清·呂留良《古文精選·王文》

荊公《遊褒禪山記》雲:“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餘謂“深”“難”“奇”三字,公之學與文得失並見於此。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