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1

讀到這篇文章,一種莫名的感動涌動心頭,參雜着淡淡的憂傷,不由想起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我的工作不就像牽扯着蝸牛去散步嗎?那些孩子與蝸牛多麼相似!我總是嫌孩子的學習速度太慢,成績提高不快,於是我就在後面不停地催促。我拉着他,扯着他,責備他,呵斥他,也許他已經盡了力,可我仍然嫌他慢。他們的學習就像蝸牛爬行,特別是那些成績較差的孩子學習跟蝸牛簡直就沒兩樣,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他還是隻關進那麼一點點,於是怒氣充滿了我的心田。可我卻沒有想過,也許孩子已經竭盡全力,但他還得忍受着我的責備甚至呵斥繼續往前趕。“我們看不到孩子燦爛的笑臉,聽不到孩子清脆的笑聲,更顧不到孩子無瑕的童心,當孩子流着汗甚至流着淚拼命往前趕不上的時候,我們時常看不到他的汗水,更看不到他眼眶裏滿是委屈的淚水。好不容易放假了,老師留的假期作業要寫,家長還要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因爲我們總盯着孩子的成績,唯恐學分落後。其實我們心裏都知道,如果拋開成績,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

我想,如能換一種眼光看待孩子的學習,換一種心態面對孩子的成績呢?就當孩子是蝸牛,老師就是那個牽扯着他去散步的人,於是我們放慢腳步,聞一聞路邊的花香,聽一聽林間的鳥叫和蟲鳴,還有那溪水的歡唱。要知道有些風景也許我們一生只能看到一次,童年屬於孩子也只有一次,童年的快樂只屬於童年,很多東西童年沒有學會,以後還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把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放在第一位,豈不是一位啓迪智慧的最佳引領者嗎?多看看孩子燦爛的笑臉,多聽聽孩子無邪的笑聲,然後我們會發現:原來上帝是叫孩子牽扯着我們去散步!

每個學生都是一株幼苗,我們不能渴求所有的幼苗都開出美麗的花朵,但是隻有把愛的陽光和雨露撒向每一個學生,纔有可能迎來“春色滿園”的美景,老師就是要用愛的行動和語言使園子裏綻放盡可能多的“花朵”。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2

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

一天,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扯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但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他,我唬他,我責備他,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彿在說:“我已經盡了全力了。”

我拉他,我扯他,我踢他,蝸牛受了傷。他流着汗,喘着氣,繼續往前爬。

真奇怪,爲什麼上帝叫我牽扯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呀,爲什麼?”你不是在折磨我麼?

天上一片安靜。

好吧,鬆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怎麼聞到的花香,原來路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裏的風這麼溫柔。

慢着,我聽到了鳥叫,我聽到了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是多亮麗!

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

原來是上帝的良苦用心,他是讓蝸牛牽着我去散步,讓我擁有身邊美好的世界。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3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牽着蝸牛去散步》,文中這樣描述蝸牛:"它已經在盡力的爬了,爲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吼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看我,彷彿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蝸牛受了傷,它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最後我鬆手了,只能放棄,反正上帝都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蝸牛向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 我聞到了花香,感到了柔和的微風,發現了前所未用的風景……"

讀後我頓悟:牽着蝸牛去散步,這不正如我們教師的工作嗎?文中的蝸牛不正如我們這些成長路上的孩子嗎?我們催它、吼它、拉它、扯它,甚至想踢他,有什麼用?只會讓自己享受不到伴着孩子成長的樂趣。教師自己生氣的同時,孩子也會像蝸牛一樣流汗、流淚、受傷。那就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允許孩子犯錯誤的權利,聽聽孩子心底的聲音,觀察孩子的個體和羣體成長的水平和階段,採取科學的方法,去引領、陪伴孩子的成長。

此刻,竹筍成長的視頻浮現在我的眼前。小竹筍不願醒來,不願成長,不願享受外面的陽光和雨露,竹筍媽媽熱情的呼喚小竹筍,妙語連珠的描述外面新奇的世界,耐心地鼓勵的竹筍,在媽媽的鼓勵下小竹筍終於鼓起勇氣拔地而出,邁出了成長的第一步,享受到了陽光和雨露。

我真爲竹筍媽媽的睿智而驚歎!在人的成長路上需要學習動機,文中的竹筍媽媽正是很好的激發了小竹筍的成長動機。小竹筍在媽媽的引領下在自己努力後嚐到成功的喜悅。這也5不正如教師的職業嗎?我們的任務就是去激發、引領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享受知識的雨露,獲得生命價值的提升。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4

每學期的家長會到來,我都懷着期待的心情提前來到培新國小。因爲,這讓我感覺到:女兒在進步着。她在這裏學習有六個年頭了,每學期學校的面貌都在發生着變化,看到女兒燦爛的小臉在巨大的笑臉牆上衆多孩子照片中天真的.笑着,學校大門上方LED屏裏播放着學校儀仗隊孩子們整齊有序的隊伍,指揮員就是英姿颯爽的女兒……真是慶幸當初爲女兒選擇這樣好的學校。

教室門口,總能看到班主任張老師、數學老師呂老師正在熱情地迎接家長,這是兩位非常有責任心、有耐心的老師。由衷的感謝她們爲孩子付出的辛勤勞動,我也更期待老師能教教我怎樣更好的教育孩子。

家長會開始了,程懷泉校長播放了一個視頻《牽着蝸牛去散步》。那唯美的畫面、輕柔的朗誦,一下子把我帶到了一個漫天繁星閃閃的夜晚,蝸牛和我迎着清涼的晚風散步,悠閒的賞着路邊五彩的野花,貪婪地聞着空氣中彌散的花香,聽着鳥兒、青蛙的鳴叫……我在醒悟着……女兒不就是那隻緩慢爬行的蝸牛?我就是那個總是嫌棄她走慢了的媽媽!我推她,我打她,我拉她,我罵她,我威脅她……結果,她用憂怨的眼神看着我,爬的越發緩慢!我心急如焚!孩子!你可知道我是如此希望你能爬快點,成爲第一個到達山那邊摘到最大蘋果、看到蔚藍大海、在一個更廣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那個人!我是多麼希望你是那個勇往直前、自信、堅強、快樂的人兒!可是,我似乎太心急了,以至於你被鞭打一下走一下,什麼時候才能走到那個嚮往的山外呢?教室裏兩位傳業解惑的天使輕聲告訴我:別急,慢下來、慢下來,孩子的優點會如天邊的星星,路邊的野花,一一展現在你的面前……我的心情忽然釋然了,我似乎聞到了花香,沁人心脾……我擁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小精靈,享受着最大的幸福!可曾經,忙碌的腳步卻將幸福拋在一邊。總是抱怨、遺憾自己的孩子爲什麼不是最好的那一個。殊不知,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透過她們清澈的眼睛和幼小的心靈,我們開始學着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整個世界。

世界慢慢靜下來了,我要耐下性子學着做一棵樹,默默地站成一把傘,站成一把柺杖,靜等你的花開!

《牽着蝸牛去散步》讀後感5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爲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

真奇怪,爲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爲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裏的微風這麼溫柔。慢着!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多麼形象的詩歌,孩子們不就是小蝸牛嗎?他們慢慢地吃飯、慢慢地穿鞋,全然不顧秒針在飛速旋轉,即便大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還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有一次,妞妞的班級羣討論,每天跟孩子說得最多的是哪兩個字。我恰好QQ在線,回覆說:寶貝。其他家長紛紛回覆說:快點。這個回覆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紛紛吐槽自己的孩子動作慢。

我平時基本不會用"快點"這個詞來催促。我觀察過妞妞和豆豆對"快點"這個詞的反應,妞妞聽完後有些生氣,但是不太敢發作,豆豆聽到後依然不急不躁不受影響。

週日舞蹈課結束後,先生一直不停地催促妞妞快點換衣服回家,妞妞有些生氣,畏懼於爸爸的權威不敢發作,只好拿衣服出氣,急躁得連衣服都穿不利索了。先生對妞妞的情緒變化一點都沒有感受到,依然催促,我只好出手幫妞妞穿。在先生的催促聲下,爲了加快速度,就沒有脫下薄薄的舞蹈褲換上帶絨的冬褲,妞妞出了大門就喊冷。

豆豆最近迷上了剪紙畫畫做手工,好幾次我們要出門了,他卻說等我把這個剪好,然後他不緊不慢,繼續剪紙,直到完工了,才匆匆過來穿鞋子。

孩子是慢吞吞的蝸牛,我們站在旁邊大聲喊"快點、快點"也效果不明顯,不如把"快點快點"換成孩子們更容易接受的語言,使孩子更愉快地加速,跟上我們的速度。

以下是我平時經常會用到的催促語言:

一、你是要先穿外套還是先穿鞋子?

要出門了,給孩子一個選擇出門前的選擇,孩子更樂意參與,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不會有抗拒牴觸心理,也能自然而然地進入出門前的準備。

二、寶貝,今天吃餛飩,快起牀吃早飯吧!

每天早上我都會在家裏做早飯,用美食喚醒孩子,孩子滿懷幸福起牀,一整天都是開心的。

三、今天先做語文作業吧!

我每天上班時,都會選擇一個簡單輕鬆的工作,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工作狀態。

妞妞更喜歡語文作業,先從她喜歡的作業開始,她會更願意坐下來開始做作業。

一般我都會把她的作業拿出來,放在桌子上,使她快速進入作業狀態。

四、你還有五分鐘的時間吃飯

早飯時間,豆豆慢吞吞地吃着早飯,我偶爾就會提醒:你還有五分鐘的時間吃飯,豆豆聽力以後會加快吃飯的速度。

時間是公平的、客觀的,用客觀的時間來管理孩子的進度,父母可以避免自己成爲那個"強迫孩子執行的人",從而避免自己成爲和孩子對立的人,孩子不容易對大人產生牴觸情緒。

當然我給的時間是能夠保證孩子稍微加快速度就可以完成的。

五、妞妞,把玩具收好,手洗一洗,過來吃飯

飯菜做好了,兩個孩子卻沉浸在遊戲中,不肯放下玩具過來吃飯。

我讓他們過來吃飯時不會直接喊"吃飯了!",而是告訴她先收玩具,再洗手,再來吃飯。

包含了一個個步驟的指令,孩子一步步地完成,自然而然就坐下來吃飯了。

牽着蝸牛散步,就要用蝸牛能聽得懂的語言來指揮他們前進。少一些單一的"快點快點",就會少些對一些對立的牴觸情緒,我們的孩子就會更可愛一些。

這篇文章構思了有接近一週的時間了,終於沒有趕上在"三八"女王節奉上。晚到的祝福,祝各位媽媽永遠年輕漂亮!

昨天兒子細細地給我梳頭,讓我好感動,我的"小棉褲"好溫暖。女兒送了精美的純手工賀卡給我。謝謝幼兒園老師們費心搞這樣的充滿溫情的活動,謝謝國小老師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孩子製作賀卡送給媽媽。幸福就是擁有這樣一件件暖心的小事。愛你們,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