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目送好段賞析三篇

篇一:龍應臺《目送》好段賞析

龍應臺目送好段賞析三篇

淡與深的交融

——龍應臺散文《目送》賞析

斌霖 選

喜歡看龍應臺的散文,特別喜歡看她的《目送》,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憂傷,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認識。

作者的筆下,淡淡的文字裏詮釋的是母親目送着孩子、與女兒目送着父親的深深的情感,在這些一個個與自己距離得越來越遠的背影,我們看到的不是別離時難分難捨的憂傷,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無奈,這些淡淡的失落與淡淡無奈裏寄託着的不僅是她對兒子與父親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對這人生必經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讓每一個母親,每一個女兒熱淚滿流,但最讓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裏,她注視着兒子和父親那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的背影,而對於那內心世界裏距離越來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卻是深深的理解與欣然接受的曠達情懷,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訴我們,愛是自然的,別離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讓他飛,讓他走,不必執着的不放手。

“華安上國小第一天,我和他手牽着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國小。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裏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丫因爲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鉤到過路行人的頭髮。”作者一開始似乎預示着這樣的結局:孩子總有一天是會長大,會成熟的,那個時候,孩子的人身到他的內心,已完全不再屬於母親了,總有那麼一刻,他會因爲自己的成長而越出母親的“樹籬”,走向屬於自己的世界。也許這對無數的母親們來說,的確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打擊,深深的付出,換來的結局居然是離自己越來越遠的背影。或許,天底下所有的母親,都永遠無法忘懷孩子小時候幾乎完全依附着自己關愛的時刻,這一時刻,孩子的人身,孩子的內心,幾乎都是屬於母親的,他受母親的支配,他心底裏緊緊藏着的是母親。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是孩子與媽媽之間的第一次離別,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華安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經歷了這人生的第一次離別,孩子已漸漸適應了沒有了依靠的日子,他一步步的走向成長,一步步的遠離母親的懷抱,一步步的走向屬於自己的世界。這個時候,母親已不再是他心裏的依靠,甚至成了與他再沒有了共同語言的代溝,於是,十幾年前的分別一幕是孩子依戀着母親高大的身軀,委屈的不願意離開他這把生命的保護傘,十幾年後,卻成了“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而兒子,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母親還是那樣癡情的目送着兒子的背影,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母親看到的,是兒子“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兒子與母親的心靈距離已走得遠遠的,送孩子上學的時候,“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如果說,母親曾經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麼,在兒子長大的瞬間,孩子已經把母親從他的內心世界裏不自覺的趕出來了,並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牆,一堵有門而母親卻打不開的牆。那仍然還是母親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親再也無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無法走進孩子的心了。

母親與兒子的送別,女兒與父親的送別,這兩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對比於兒子的“殘忍”,女兒似乎是時時刻刻的愛着父親,對比於正爲兒子疏離而無奈的母親,父親似乎曠達的接受着,甚至,父親還刻意的提醒着自己與女兒之間的距離。“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

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啓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而此時此刻,這本應由女兒擔憂的問題卻由父親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說得那麼的曠達,走得那樣的瀟灑,彷彿這並不是一件什麼傷感的事。“我”去看醫院裏的父親,“趕回上班的時候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父親並沒有回頭,而默默注視着的,是“我”,默默依戀着的,還是“我”。

面對與親友之間的別離,我們有着的放不開的依戀;面對孩子心靈的疏離,我們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對至親之人的死別,我們心頭上涌上的是無盡的悲傷;面對這一個個遠離的背影,有誰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將文章裏的兒子與母親,女兒與父親串聯在一起,那就成了一個人必經的人生階段,很小的時候,你往往會依戀着父母,他們幾乎已是你心底唯一的愛;長大的時候,你與父母有了自然的精神疏離,你不由自主的遠離了他們;老了的時候,你心底還是愛戀着孩子,但你已經不想要去依戀他,而是希望他不要顧念着你,所以,你選擇了瀟灑的走,不需要回頭。文章裏,母親目送着的是兒子與父親的背影,同時她目送着的也是一個人的人生。這人生的規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愛你,也不是父親不接受你的愛,只是,愛的深度不同,愛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應該做的,就是曠達的理解,曠達的接受。正如龍應臺告訴我們:“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對他們的背影,淡淡的憂傷是自然的,只是,不必執着的不放手,既然他們選擇曠達來愛你,那麼,你也曠達的愛他們吧!

目送賞析

  篇二:龍應臺《目送》好段賞析

《目送》選讀

摘要:《目送》展示給我們的是一個愛與親情的世界,她要告訴我們的是,父母永遠在你背後默默地注視着你,他們心裏永遠牽掛着你。無論何時都有一個家,在默默地守護着你。 關鍵詞:家 父母 親情 牽掛

翻閱目錄,這本書寫有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極具親情,感人至深。 龍應臺素以文筆犀利著稱,刀光劍影,寒氣逼人。但這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看書時可以感受到她的言不盡,很多東西很多感受她深刻的體會到了,但她說不盡,真的,不好說。

《目送》一共有七十四篇散文,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本書需要細細品味,因爲其中真的有太多共鳴處,看的時候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似乎作者把我們心中所思所悟都寫了出來。這裏就選幾篇自己最有感觸的來談談吧。

一、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這篇文裏,作者選了兩個背景來做對比。一個是五萬人擁擠的露天劇場,那裏舉行着一場晚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個是住着前行者沈君山的加護病房,那裏空空蕩蕩,只有各種維持病人生命特徵的機器在嘀嘀作響,寂寞冷清。諷刺麼,不是的。這樣的對比只會教看的人心中涌起一陣酸楚。似是怕讀者可憐這位“才子”,作者在最後還爲他作了解釋,也像在安慰我們“他心裏也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舞臺下的人看舞臺上的人,覺得他們光鮮亮麗,風光無限,心有羨慕,或許會想着“如果我們是他們該有多好啊,名聲、地位、財富、權利??”然而下面的人永遠只看得到上面的.人的表面,他們看不到他們真正的人生。明星們的憔悴苦累沒有人可懂,除了他們自己。有些路身邊的人可以陪着一路前行,但有些路,真的只能一個人走。

小時候很天真,交到朋友總會開心地說,我們要一輩子在一起噢。那時的心情是那麼美麗。是啊,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在一起一輩子。直到長大了才發現,再親密的朋友也有離開的時候,就連最親密的家人都不一定能時時在身邊,更何況朋友呢。中學時的女孩子不管做什麼總會成羣活動,最少都要兩個人。吃飯、學習、逛街,甚至上廁所都要一起。於是我們習慣了身邊總有人陪着。到了大學,一切都不一樣了。因爲老師或是活動不同,大家經常是一個人活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課室,一個人回宿舍。那時候才知道,原來沒有誰可以陪在自己身邊一輩子,身邊的人在變換着,這些走了,那些又來了。他們終將成爲生命中的過客。所以我們要學會堅強,學會獨自一人面對一切,因爲我們要時刻準備着,面對那些只能一個人走的路。

二、目送、家

這本書流傳最廣的是《目送》,其中有一段話被引用得最多: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

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後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於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離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當我們對這個世界懵懵懂懂時,父母拉着我們的手教會我們基本的生活,教會我們愛與

責任,他們是我們人生的啓蒙師。不管我們多麼任性,甚至指着他們的鼻子罵些幼稚的話語,他們也不會棄我們於不顧,仍舊會耐着性子教導我們,因此我覺得,世界上有着最寬廣的胸懷的人是父母。而當我們在外面犯錯了,受挫了,被傷得體無完膚時,也總有他們陪在身邊,爲我們遮風擋雨。就算他們擋不了那些艱難險阻,但他們守護了我們的心,讓我們的世界充盈了溫暖。

然而歲月是無情的。這樣護我們周全的人,終究是要老去的。會有那麼一天,他們慢慢地走不動了,連生活都不能自理。他們變得極其脆弱,一場小小的感冒都能把他們折騰得夠嗆。那時候的他們再也不能保護我們,而該輪到我們保護他們了。就這樣,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麼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爲子女的我們只能望着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後一次的目送。

書裏有篇文題爲《十七歲》。這篇文記錄了作者和兒子華飛的一次相會。自己的十七歲和孩子的十七歲重疊,勾起無限感慨。當自己尚爲孩子時,對於父母的一些關愛會表現出不耐煩和抵抗。那時候的我們終究太年輕,不懂父母的苦心。而當自己也爲人父母,再做着和當初的父母一樣的事情時,面對孩子類似的舉動,那一瞬間,自己恍神了。我想,那種感覺一定很微妙。彼時的自己就站在面前,當時沒能體會到的心情一瞬間涌入心房。才知,原來,是這樣的。

孩子漸漸長大,欲脫離父母的保護;而自己漸漸老去,在他們眼中自己反倒變成了孩子。他們不能體會我們的心情,他們不知道,人越老越容易感懷以前,年輕的他們還只顧着向前跑,並用他們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我想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不勝唏噓。

讀到一半,突然看到作者被一個問題問倒:家,是什麼?

作者給了自己三個回答:作爲被人呵護的子女時,家是父母在的地方;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家是兩個人在的地方;有了兒女時,家是兒女在的地方。但,還有三個“可是”:可是第一個家,人會一個個走掉,通常走得很遠,很久;第二個家沒多久有些會散掉,兩個人可以因爲渴望安定而走入一個家,也可以因爲渴望自由而離開一個家;沒散掉的有些會很快就擁有子女,這是第三個家。作者沒有說第三個家會怎樣,但我知道,第三個家也會和第一個家一樣,人一個個走掉,如此循環往復。

這是個難解的題,於是我也開始思考。

對我而言,家就是家人在的地方。這個世界很大,大到可以容納60多億人;這個世界很小,小到只有一塊地方是我的容身之所。不管我去到哪裏,有着怎樣光榮或悽慘的經歷,終究還是會回到那一小塊地方。似乎有着一條線綁着我,線的那頭是父母,不管我走了多遠,只要他們輕輕一拉,我就回來了。我心甘情願地回來了,因爲我知道,那裏有着我的整個世界。

三、牽掛,共老

我一直覺得,有人可以牽掛,有人牽掛着自己,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嗯,我喜歡“牽掛”這個詞。

經歷過朋友背叛的我,更懂得珍惜真正的朋友。人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會給與你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你傷害。於是你會懂得,原來不是隻有好人,是會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後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

知己從來就不求多,有就足夠。只要能有那麼一個人,不管你開心還是哭泣都會溫柔地陪在身邊;不管是凌晨還是忙碌,都可停下手中所有事來聽自己的委屈難過;不管緣由如何,都會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攜手並進;不管旁人如何評價自己,都能說出一句:我相信他。

只要能有這樣的一個人,能有他的牽掛,此生無憾矣。

大學聯考後大家各奔東西,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距離不曾被拉開。當北國開始寒風蕭瑟,大雪紛紛,而南國仍一片夏涼時,也會記得給北國的朋友送去一聲問候和掛念;當朋友得知自己心情不好抑鬱難耐時,電話會及時響起,她在那邊擔憂地問句:“怎麼了?”,僅這三個字便可讓淚水決堤。

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我的朋友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髮花白,牙齒稀鬆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青澀往事。真的,我想,那一定很美好。

情之一字,說不盡道不完。

我一直相信,重情之人都有着一顆柔軟細膩的心。他們體會着這世間種種情感,他們有着諸多感慨,然而其所說所寫,都不過是那感情世界的冰山一角。

真的,不好說

《目送》賞析

 篇三:龍應臺《目送》好段賞析

起點,終點

——龍應臺《目送》賞析 生命裏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便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連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迴。

文章從平鋪直敘開始:兒子上國小的第一天,十六歲赴美學習的機場,上大學在街邊等車的身影;父親送她到大學任教的早晨,趕往醫院看望父親的週末,在火葬場路門前的對父親最後一刻凝望。文章記敘了這幾個零碎的片段,看似鬆散無序,實際卻是一種生命歷程的輪迴。

開頭寫了“我”幾次目送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樣的失落,讓“我”聯想到了父親漸行漸遠的背影以及“我”最後目送父親進火葬場的那一刻。這兩幅場景表面上看似乎並無多大關聯,卻有着內在的契合,作者在這裏敘述的其實是一個生命完整的過程。“我”目送兒子從幼稚園到國小再到美國作交換生,直到兒子進入大學,這一過程,是一個生命的開始,成長與自立的過程。而作爲女兒的“我”,目送日漸衰老的父親背影,是以”我”的經歷連接着兒子的生命軌跡,走向生命的衰老與終點。這樣在看似散亂的行文中寫出的卻是人一生的生命與情感歷程。在父女母子這些人間至情的深情注目中,人最終完成了生命的全部過程。

這篇文章讀來不禁讓人悵然淚下,然而在感人之餘,也體現出了作者的一種理性思考與審視。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那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那一次又一次的目送,連接着生命中的起點與終點。如果說背影是生命裏的點,目送則是連接點的長長的線,一點一線串成了無限延伸的人生,串成了生命的起止輪迴。而我們面對這種別離和背影,能做的,便是任它自然流淌,“不必追”。因爲,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

平淡樸實的一篇文章,給予我們的不只是心靈的震顫,更是生命的領悟。

龍應臺《目送》裏那些打動人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