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關愛,感恩父母》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範文

一、設計理念:

《感受關愛,感恩父母》主題班會教學設計範文

《國小生守則》中明確提出: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也有孝敬父母的明確規定。可是多年的德育實踐使我發現,現在的孩子普遍比較自私,缺乏愛心,不知感恩。現今的孩子,在家裏是家人關注的中心,權利無限,義務是零。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緊緊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學習,一切圍着智能轉,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勞。致使他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責任。反思他們感恩意識缺失的根源所在,關鍵是“愛”的泛濫所致。家長們在“愛”的問題上,只盡“給予”的義務,不講“索取”的權利,久而久之,家庭小環境促成了孩子們以自我爲中心、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的心態和習慣。有的學生對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禮貌,甚至頂撞父母。有的學生不記得父母的生日,甚至嫌棄父母老化、囉嗦、貧困。更有甚者有的同學還經常對父母大呼小叫,無故發脾氣,絲毫不顧及家長的感受,甚至做出忘恩負恩、傷害父母(動輒要“告”父母)的事。

而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多時候對孩子愛的教育往往流於形式或者空洞說教灌輸,而顯得內容空泛單調,方法僵硬死板,其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蒼白乏力。鑑於此,我決定把“感恩教育”作爲德育教育的切入點,調整教育的重心,嘗試讓愛的教育從身邊做起,從學會感恩父母做起!首先使學生認識到,在家庭裏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單向的,應該是雙向互動的。孩子不僅要接受來自父母的愛,更應懂得愛的反饋和回報。因此我設計了這次主題班會《感受關愛,感恩父母》。

根據“兩主”教學要求、注重過程的新課程理念以及“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的“五還”策略,在設計上,我一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爲中心、讓學生唱主角”,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課程資源,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逐漸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讓學生感受關愛,學會感恩父母。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理解父母對自己

的關愛,對父母產生感恩之情、常懷感恩之心。

2、學會大膽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學會對父母說“謝謝”,學會與父母溝通、換位思考,學會感念親恩,將外化的認識內化爲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活動,能夠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做一個知恩感恩的人。

三、教學準備:

在確定班會課的主題後,爲了更好的讓學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父母的真情,產生愛父母的情感,而不是靠枯燥的說教往學生的頭腦中灌。我充分挖掘各種教學資源,開始了以下準備工作:

1、加強宣傳發動,向學生公佈了本次《感受關愛,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的部分活動方案,進行全員發動,營造活動氛圍。

2、制定“感恩調查問卷”。

3、準備《感恩的心》光盤,讓學生蒐集反映母愛和父愛的震憾心靈的親情故事、照片,蒐集相關的文章,歌曲,準備節目(歌唱、小品等)。

4、將適合本節班會課的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課前資料的蒐集的過程,也正是學生用心感受父愛和母愛,學會感恩的一個過程。 通過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養育之恩,讓學生知道應該如何知恩圖報。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一首歌曲,一個故事導入新課。

師:播放音樂視頻《感恩的心》。

主持人女:同學們,你能說出《感恩的心》背後的故事。

生: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爲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裏,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樂。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裏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爲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爲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着,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2、再講一個感恩的故事(或大屏幕顯示):《一杯牛奶》。

生: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爲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着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着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爲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爲她做點什麼。一直爲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硬着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主持人男:看完故事後,你有什麼感受?你是否像故事中的主人一樣真正感受到了那種刻骨銘心的愛了嗎?你認爲生活中你有要感恩的人嗎?

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那份關愛。五年三班《感受關愛,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過程。

1、感受關愛,知恩感動。

(1)感恩調查,喚起思考:

生:分發“感恩調查問卷”。並對數據進行抽樣分析。

主持人女:同學們,這有一份問卷調查。從中可以看出你對父母的瞭解程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誰最瞭解我們的父母。

a、爸爸、媽媽每天早上幾點起牀?幾點上班?晚上幾點下班?

b、下班回家後,還要爲你做些什麼?

c、爸爸媽媽每月爲你花費的錢佔了工資的多少?

d、爸爸媽媽每月爲自己花費的錢佔了工資的多少?

e、在你的學習上,你爸爸媽媽給過你幫助嗎?

f、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嗎,給你過生日嗎?

g、你幾點起牀?

h、你回家後爲你父母做過什麼?

i、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知道他們最喜歡吃什麼?最喜歡什麼顏色?

j、在父母的工作上,你給過他們什麼幫助嗎?

k、你能爲父母分擔憂愁嗎?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嗎?

l、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狀況嗎?

主持人女:同學們,看了上面的問卷調查,很值得我們深思:父母爲我們終日操勞,默默奉獻,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太多太多的汗水,而我們作爲兒女的對父母的關心卻遠遠不夠。

(2)作品感染,啓迪心靈——三個“一”活動:

通過書報、電視、廣播、網絡等信息渠道蒐集、整理、摘抄以父愛母愛爲主題的詩文、歌曲和故事,在四個大組中開展三個“一”活動(一首詩歌、一支歌曲、一個故事),分別推薦代表參加“感恩詩文朗誦會”、“愛心永恆歌詠會”、“感謝親恩故事會”。

主持人男:現在,我們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推薦代表參加感恩詩文朗誦會”、愛心永恆歌詠會”、“感謝親恩故事會”,比一比哪個小組最精彩。

第一組,“感恩詩文朗誦會”:入情入境地吟詠《遊子吟》、《感謝》等感恩詩文。

第二組,“愛心永恆歌詠會”:載歌載舞地演繹《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等感恩歌曲。

第三組,“感謝親恩故事會”:聲情並茂地講述“黃香溫席”、“陳毅探母”等感恩故事。

主持人男:看了三個同學的表演,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親情的溫馨,母愛和父愛的偉大。

(3)咀嚼往事,感悟親情——《講述照片中的故事》

主持人女:我們手中都有一張照片,照片中有我們許多美好的回憶。下面這一環節我們就來講述照片中的故事。

生:(略)

(4)設計遊戲,珍惜感恩——《最捨不得的人》。

主持人男:同學們,我相信你們現在和我的心情是一樣的。都被照片中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接下來請你們設計了這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下自己最愛的五個人的名字,下面劃去一個人的名字,表示這個人永遠的離開了你,接着再同時劃去兩個人的名字。同學同學們是不是很難抉擇啊?是啊,我們不願意讓我們最愛的人在我們手中“離開”。我們都生活在蜜一樣甜的生活中,太幸福了。我們很少或根本就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痛,每天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也不會去思考最愛我們的人,有一天突然離開了我們,我們怎麼辦?所以,我們要去珍惜身邊每一個愛着我們的人,同時也要堅強的去面對人生中的任何突如其來的變故,要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身邊愛我們的人,也要去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2、“感受親情,學會溝通”。

(1)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主持人女:父母關心我們,與我們說話,我們卻總覺得煩。常常把“叮嚀”當作“嘮叨”,把“期待”當作“壓力”。請欣賞小品《嘮叨媽媽》。

生:(略)。

主持人男:母愛無錯,而我們對母愛的理解卻常有出錯的情形。看看我們自己吧,我們對父母有過多少關心,有過多少理解?又有過多回報呢?今天,把我們曾有的懺悔,把我們對親情的認識,把我們今後的打算,親筆寫給我們的父母,留下給父母的“悄悄話”吧!

在此,我倡導同學們做好以下兩件事:

主持人女:出示投影。

1、每日一刻:

每天在茶餘飯後抽出一點時間和父母聊一聊,可以是自己取得的進步,學習中的煩惱或同學間的不快,也可以是當天學校中的趣聞趣事等等,以便父母瞭解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2、留下我的“悄悄話”:

有時候,我們與大人之間難免會發生爭執或意見分歧。因此,我建議同學們在這時候不妨把自己的心理話或所受的委屈寫在小紙頭上與父母交流,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

師:播放音樂《懂你》,和着音樂在歌聲中問:“通過本節班會課,對父母的愛,你讀‘懂’了嗎?”

生齊:讀懂了。

課後作業:“愛心”行動——“昇華親情,學會感恩”

1、開展“今天我當家”的活動:

取得家長的支持,讓孩子與父母交換角色,開展“今天我當家”的活動,做一天爸爸或做一天媽媽。洗衣疊被、買菜做飯、打掃衛生、預決算開支等,體會父母工作生活的辛苦。在真切體會之後,學生纔能有感而發。然後開展“感恩父母——寫給爸爸媽媽的信”的書信活動,讓孩子把信寄給父母。鼓勵家長回信,促使活動更加感人,更加精彩。優秀文章(包括家長回信)進行展覽,並推薦發表。

(2)在“父親節、母親節”或父母生日時完成愛心家庭作業:

①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②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

③給父母過生日,贈送親手製作的禮物。

④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次腳,並對父母說說自己的心裏話。。

⑤我爲家裏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五、教學效果:

這次班會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經歷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大家感受着、思索着、回憶着來自父母的愛,沉浸在愛與被愛中。

以前,孩子們認爲父母爲自己所付出的都理所應當,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這一堂課以及課後活動的延續,引起了他們心靈的震憾,使孩子們明白,原來愛就在生活中最平常最細微之處。孩子們由體會到感激,從而更敬愛他們的父母。從感激父母開始,感激老師的教誨,感激同學的幫助……感激所有給過他們幫助和關懷的人。由“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他人——感恩社會”。我們這節課,就是要給他們創造一個愛的氛圍,讓他們學會關心,知道感恩,創造更爲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