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州歌》原文及翻譯賞析

《營州歌》原文及翻譯賞析1

  營州歌

《營州歌》原文及翻譯賞析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翻譯

營州一帶的少年習慣在曠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獵。

他們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會醉倒,這些少數民族的孩子10歲就能騎馬奔跑。

註釋

營州:唐代東北邊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

厭:同“饜”,飽。這裏作飽經、習慣於之意。

狐裘: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較珍貴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裘毛紛亂的樣子。“茸”通“戎”。

城下:郊野。

虜酒:指營州當地出產的酒。

千鍾:極言其多;鍾,酒器。

胡兒:指居住在營州一帶的奚、契丹少年。

鑑賞

唐代東北邊塞營州,原野叢林,水草豐盛,各族雜居,牧獵爲生,習尚崇武,風俗獷放。高適這首絕句有似風情速寫,富有邊塞生活情趣。

從中原的文化觀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鎮附近的原野上打獵,似乎簡直是粗野的兒戲,而在營州,這些卻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風尚。生活在這裏的漢、胡各族少年,自幼薰陶於牧獵騎射之風,養就了好酒豪飲的習慣,練成了馭馬馳騁的`本領。即使是邊塞城鎮的少年,也浸沉於這樣的習尚,培育了這樣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鎮附近就獷放地打起獵來。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似屬兒戲的城下打獵活動的特殊現象,看到了邊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愛的心靈,粗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鮮,令人興奮,十分欣賞。詩中少年形象生動鮮明。“狐裘蒙茸”,見其可愛之態:“千鐘不醉”,見其豪放之性:“十歲騎馬”,見其勇悍之狀。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邊塞生活。

這首絕句的藝術特點是構思上即興寄情,直抒胸臆;表現上白描直抒,筆墨粗放。詩人彷彿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獵活動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讚揚他們生龍活虎的行爲和性格,一氣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細節描寫如實而有誇張,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點。詩人善於抓住生活現象的本質和特徵,並能準確而簡煉地表現出來,洋溢着生活氣息和濃郁的邊塞情調。在唐人邊塞詩中,這樣熱情讚美各族人民生活習尚的作品,實在不多,因而這首絕句顯得可貴。

創作背景

唐代東北邊塞營州,原野叢林,水草豐盛,各族雜居,牧獵爲生,習尚崇武,風俗獷放。高適於天寶中出塞燕趙從軍,通過邊塞所見所感寫成此詩。

《營州歌》原文及翻譯賞析2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古詩簡介

《營州歌》是唐代詩人高適的七言絕句。此詩描寫邊塞地區尚武風氣,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北方少數民族青少年的形象,表現了他們的生活風貌和豪放的性格,讚揚了他們豪邁勇武的精神。此詩體現了胡漢民族之間精神文化的摩蕩和融合,透露出剛健、雄渾的民族氣息,在唐代邊塞詩中是稀有的。

翻譯/譯文

營州一帶的少年習慣在曠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獵。

他們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會醉倒,這些少數民族的孩子10歲就能騎馬奔跑。

註釋

⑴營州:唐代東北邊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

⑵厭(yàn):同“饜”,飽。這裏作飽經、習慣於之意。

⑶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較珍貴的大衣,毛向外。

⑷蒙茸(róng):裘毛紛亂的樣子。語出《詩經·邶風·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

⑸城下(xià):郊野。

⑹虜(lǔ)酒:指營州當地出產的酒。

⑺千鍾(zhōng):極言其多;鍾,酒器。

⑻胡兒:指居住在營州一帶的奚、契丹少年。

創作背景

唐代東北邊塞營州,原野叢林,水草豐盛,各族雜居,牧獵爲生,習尚崇武,風俗獷放。高適於天寶中出塞燕趙從軍,通過邊塞所見所感寫成此詩。

賞析/鑑賞

從中原的文化觀念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鎮附近的原野上打獵,似乎簡直是粗野的兒戲,而在營州,這些卻是日常生活,反映了地方風尚。生活在這裏的漢、胡各族少年,自幼薰陶於牧獵騎射之風,養就了好酒豪飲的習慣,練成了馭馬馳騁的本領。即使是邊塞城鎮的少年,也浸沉於這樣的習尚,培育了這樣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鎮附近就獷放地打起獵來。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似屬兒戲的城下打獵活動的特殊現象,看到了邊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愛的心靈,粗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感到新鮮,令人興奮,十分欣賞。詩中少年形象生動鮮明。“狐裘蒙茸”,見其可愛之態:“千鐘不醉”,見其豪放之性:“十歲騎馬”,見其勇悍之狀。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邊塞生活。

這首絕句的藝術特點是構思上即興寄情,直抒胸臆;表現上白描直抒,筆墨粗放。詩人彷彿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獵活動吸引住,好像出口成章地讚揚他們生龍活虎的行爲和性格,一氣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細節描寫如實而有誇張,少年性格典型而有特點。詩人善於抓住生活現象的本質和特徵,並能準確而簡煉地表現出來,洋溢着生活氣息和濃郁的邊塞情調。在唐人邊塞詩中,這樣熱情讚美各族人民生活習尚的作品,實在不多,因而這首絕句顯得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