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植樹的牧羊人》教案

《植樹的牧羊人》講的是一個離羣索居的牧羊人,通過近半個世紀堅持不懈地植樹,把土丘變成了綠洲,證實了孤獨者能夠找到幸福。 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植樹的牧羊人》教案希望對你有用!更多相關信息請瀏覽網站應屆畢業生網。

最新版《植樹的牧羊人》教案

《植樹的牧羊人》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積累語言。

2.理解牧羊人的品格。

3.理解牧羊人奇蹟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1. 抓住作者對人物的細緻描寫與景物的變化。

2. 細心體會字裏行間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3. 抓住議論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導入新課

一個孤獨的農夫,數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種植着樹木,靠自己的體力和毅力,把荒涼的土地,變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園,今天,讓我們走進《植樹的牧羊人》,看看是什麼精神在支撐着他。

  教學過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資料助讀

讓•喬諾(1895〜1970),生於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馬諾斯克市,法國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當過步兵,在經歷慘烈場面後成爲堅定的和平主義者。讓•喬諾的作品獲獎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銀幕,被認爲是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本文節選自《植樹的男人》,《植樹的男人》是他於1953年應美國一本雜誌專題“你曾經見過的最非凡,難忘的'人是誰?”的約稿而寫的。編輯收到這個讓人震撼的故事後,調查得知在普羅旺斯山區的小鎮巴農的養老院沒有死過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來。第二年在美國《Vogue》雜誌上發表,之後在十多個國家翻譯發表。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爲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貢獻。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動畫大師弗烈德瑞克製作成一部動畫片,並榮獲第六十屆(1988)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在自然環境逐漸惡化的今天,《植樹的牧羊人》所描寫的“一個平凡人熱愛大地”的精神,更給人以啓示。

2. 整體感知

《植樹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戰至二戰時期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一個孤獨牧羊人,將內心對家人的思念轉化爲了對大自然的關愛,將餘生傾注在阿爾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樹工作,用自己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將荒蕪之地變成了人們可以安居樂業的田園。

 二、深入文章梳理思路

1.本文記敘了牧羊人用雙手和毅力將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阿爾卑斯山荒蕪之地變成人們安居樂業的田園的故事。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這裏旅行,看到荒涼的景象,在“我”找水時,邂逅了牧羊人,並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得知牧羊人除橡樹外還種了山毛櫸、白樺樹,“我看到了溪水。1945年6月,“我”最後一次見到植樹老人,這裏重新充滿生氣,變得富饒。

本文以時間爲順序,以荒原到綠洲的變化爲線索,條理清晰。

⑴敘事描寫細緻生動,用詞準確,極富感染力,字裏行間含蓄着作者的深情;結構嚴謹,行文中注意前後對比、照應。

⑵用第一人稱敘事,“我”作爲一個見證人,使故事顯得真實可信,又通過我的所想所感,對植樹人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

夾敘夾議,敘議結合,首段的議論起到了總領全文,點題的作用,並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結尾的議論既照應開文,又給主人公以高度評價,立意深遠,使文章主題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給人以深刻的啓迪。

3.賞析下列句子。

⑴在我眼裏,他就像這塊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祕泉水。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祕泉水”,生動形象地表現了 “我”在處境非常困難時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⑵他停了下來,用鐵棍在地上戳了 -個坑。然後,他在坑裏輕輕地放進一顆橡子,再仔細埋上泥土。

運用動作描寫,“輕輕地放”“仔細埋”生動傳神地寫出牧羊人對橡子的愛惜,種樹的認真,也含蓄着“我”對“牧羊人”的敬佩。

“他拿出一個袋子,從裏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顆一顆仔細地挑選起來。”這個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試分析有什麼作用?

動作描寫(細節描寫+,寫出“牧羊人”選橡子時一絲不苟的態度,生怕有一棵發不了芽,與下文種橡子時的“輕輕地放”“仔細埋”相照應,也爲下文橡樹長大成林作了鋪墊。

“我抽着煙,想幫他挑。但他說不用我幫忙。”“牧羊人”爲什麼不讓我幫他呢?

不讓我幫他挑選橡子,一是因爲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對我的關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選的橡子不夠好,擔心種下後不能發芽生長。

三、課堂小結

這個故事啓示我們:只要心存美好的願望並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變惡劣的生存環境,大自然也一定會給予豐厚的回饋,人類的可悲命運最終會被改變。

 四、課後作業

1.你認爲文中最主要的寫作手法是什麼?作者是如何運用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對你的寫作有怎樣的借鑑作用?

2.以《最讓我感動的人》爲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3.預習下一課,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