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的氣候特點是什麼

太白山,秦嶺山脈最高峯,也是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峯,如鶴立雞羣之勢冠列秦嶺羣峯之首。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太白山的氣候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太白山的氣候特點是什麼
  太白山的氣候特點

低山溫帶季風氣候帶太白山北坡海拔800~1500米之間,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約11℃,活動積溫3200~3500℃,夏季平均氣溫20~23℃,極端最高氣溫35~37℃。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7~—2℃,積雪與土壤結凍期常在3個月以上。秋季降水量佔年降水量的60~65%。

中山寒溫帶季風氣候帶在海拔1500~3000米間,全年無夏,春秋短促,冬季漫長,氣候冷溼,多雨多霧。年平均氣溫6℃。活動積溫1900~2500℃,無霜期僅140天左右,年降水量多達750~1000毫米。春季以4月下旬或5月初開始,5月份平均氣溫11~13℃,極端最高氣溫有時可達30℃,然而寒流一旦襲來氣溫又會降到0℃以下,故陰坡仍會殘留積雪。9月下旬到10月初開始降雪,冬季從10月始到翌年4月終,極端最低氣溫—25~—12℃,積雪盈尺,有時於翌年六七月份仍消融不完。年相對溼度達70~80%,因而多溼多霧,多出現雨淞霧淞,構成奇麗彖致。故唐代書法家張旭在《山行留客》一詩中曾有“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已沾衣”之佳句。

高山亞寒帶氣候帶在海拔3000~3360米間,氣候寒冷溼潤,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約800~900毫米。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土壤結凍期長達7~8個月,全年9個月時間爲冬季。6月中旬與9月中旬,平均氣溫10~14℃之間。本帶上限是太白山森林之上限。

高山寒帶氣候帶太白山海拔3350米以上爲寒帶氣候。此帶氣候寒冷半溼潤,無秋,冬季長,天氣變幻驟劇,風大,太陽輻射強。晴、陰、風、雨瞬息萬變,霧常繚繞,山頭忽隱忽現。一年中寒冷期長達9~10個月,全年平均氣溫極少超過8℃,自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極端最低氣溫可降到-30℃左右,7~8月氣候溫涼,日平均氣溫5~10℃之間的日數約50天,日溫差變化大,常刮東南風。最大降水高度高出1500米,因此降水量明顯減少,年降水量約750~800毫米。8月份起始降霜,9月份始降雪,持續到翌年5月份。大太白海之堅冰,一般於7月份方可消融。頂峯拔仙台,絕大部分時間處於冰天雪地中,若遇寒冷多雪之年,被雪終年不化。七八月間,晴午之時,大太白海、拔仙台一帶,雖冷風颼颼,然陽光如炙,人體感溫度可達50℃左右。

  太白山的地質地貌

地質構造

太白山岩基由花崗岩組成,以拔仙台爲中心,分佈於9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拔仙台一帶出露的主要是變質輕微的角閃石花崗岩及片麻狀構造的花崗岩、黑雲母花崗岩。這一規模龐大的花崗岩塊體,主要是在地質構造運動中地下酸性岩漿不斷向上侵入,最後逐漸凝結成巖,岩基形成非一朝一夕,而是歷經漫長的歲月和複雜的變化。

山體形成。約6億年前的震旦紀時,整個秦嶺地區乃是一片汪洋大海,當時這裏地面凹陷下沉,海水不斷變深,海相沉積發育,逐漸形成石灰岩、白雲岩等,海底偶有零星岩漿噴發。4億年前的加里東運動時,這裏上升隆起,逐漸褶皺成山,形成太白山之雛形。此後,在海西運動和印支運動中,多期構造變動。岩漿浸入和巖變質,使其雛形進一步發展。據近年地質資料記載:太白岩基的同位素年齡主要在2.06~2.29億年之間。

地殼劇烈運動相對平靜時期,太白山以緩慢上升爲主,在上升幅度相對較小的低窪處,水流匯聚,形成河、湖,河、湖中沉積的泥沙,逐漸形成頁岩和沙岩。地表長期外露,遭受剝蝕,使初露崢嶸的太白山漸被夷平。到距今1億年的中生代晚期,這裏地勢低矮起伏不大,呈現出準平原狀態。約在距今1億至7千萬年之間的燕山運動中,太白山再度上升隆起,酸性岩漿再次浸入,使太白岩基組成更加複雜化,太白山爲夾在兩條近東西向大斷裂之間的活動地塊。這時,秦嶺北側大斷層以渭河谷地向下斷陷,此斷層以南之太白山地塊,南北產生不均衡的擡升。繼燕山運動之後發生的喜馬拉雅運動,是太白山上升最強烈的時期。當時太白山塊體以跳躍方式急劇上升,北仰南緩更加明顯,渭河谷地相對迅猛下降,使脊線迫近北部翹起,形成險峻之高山。故北坡陡峻,南坡相對較緩。

從距今約7千萬年開始的新生代以來,渭河谷底沉積物厚達5000~6000米,太白山頂海拔已上升到3771.2米,沉降和上升幅度已超過9000米。

地殼的劇烈運動,對生物界既是一種災難性的襲擊,然而又是一種迫使生物發展進化的力量。一些倖免於難的物種通過改造自身,逐漸適應了新的環境而發展繁榮起來,一些物種被淘汰,還有一些被遷移。新生代初,整個秦嶺包括太白山都還不高,故其南北生物差異不大。後來秦嶺急劇升高,方使南北自然條件產生明顯差異,生物隨之明顯分化。第四紀冰期的到來,一批生物又被淘汰,而更多、生命力更強的新生物繼之出現。據地質鑽探發現,約在第四紀以來的'300萬年中,渭河谷底下降的最大幅度已超過3000米。時至今,太白山以上升爲主的新構造運動仍在繼續着,故山頂忉保留着中生代準平原的部分殘石和第四紀冰川遺蹟。

地貌特徵

太白山由下到上分爲低山區、中山區、高山區三種地貌類型,形態不一,特點各異。低山區黃土覆蓋,中山區石峯發育,高山區保留冰川遺蹟。

低山區

該區在海拔800~1300米之間,地形起伏兼有黃土地貌與石質山地地貌的綜合特點,相對高差不大,黃土掩覆,山頭渾圓。山下基岩裸露處,水流常沿斷裂帶侵蝕切割,形成幽深峽谷。

山區

該區在海拔1300~3000米之間,北坡大體從劉家崖到放羊寺,南坡從黃柏塬到三清池,屬石質中山區。大殿以下爲深切谷地,溝谷斷石呈“V”型,谷間山樑陡峭,多呈鋸齒狀。大殿以上石峯林立,山石崢嶸,巨石嶙峋,千姿百態。大殿至鬥母宮一帶層巒疊翠,勢若屏風。大殿之東北樑上的麥垛石甚爲奇特。鬥母宮附近的花崗片麻岩柱峯,如巨大石柱,傲然挺立,直插雲端。鬥母宮至放羊寺間,多爲巨大塊狀岩石,谷中岩石前擁後擠、重重疊疊。

高山區

該區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太白山頂峯,第四紀冰川地貌形態較清晰、保存較完整。該區第四紀冰川地貌遺留下來的部分,按冰川作用的類型分冰蝕地貌和冰磧地貌。按形態分,冰蝕地貌包括冰斗、角峯、槽谷;冰磧地貌僅爲終磧堤。拔仙台是第四紀冰川活動中心,故各種冰川地貌多分佈於它周圍。

冰斗湖、角峯

大太白海和二太白海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兩個典型冰斗湖。前者位於拔仙台西北,東、南、西三面爲崖壁環繞,開口向北。後者位於拔仙台西南,坎口朝南。三太白海是一個受斷層影響的冰蝕湖,湖面高程海拔3485米。玉皇池是太白山最大的冰蝕湖,湖面高程海拔3380米。太白山角峯僅只拔仙台,爲未發育成型、不太典型的角峯。

槽谷其橫斷面呈“U”形,較典型者二:其一爲大太白海槽谷,在其冰斗之下方,向西北方向延伸,長約1500米,末端在海拔3100米附近,再向下便由流水切割形成的“V”形谷取代。谷底寬約200米,遍佈塊礫。沿谷而下,有臺階三級,稱冰階。大太白海即位於第一級冰階內,相鄰階間距離不等,一、二級間高差近100米,二、三級間高差只60米許。其二爲二太白海槽谷,位其冰斗之下,向南延伸,因受冰前影響,略彎曲,長約3000米,寬在300~400米之間。槽谷呈階梯狀逐級下降,末端高程爲海拔3000米。

石海、石河與“馬蹄窩”

從拔仙台頂面,東北到文公廟樑,西經跑馬樑直至鰲山,大小不等的棱角狀礫塊遍佈,覆蓋山樑及臺原,連成一片,狀似石塊構成的海洋、河流,故名。跑馬樑遍佈由凍融分選作用形成的石環和多邊形石,是一種特殊的冰緣地貌。其爲粗大礫石圍繞細粒土和細小碎石構成的較規則的幾何圖形,外緣粗礫排列環狀叫石環,因很象馬踩過的蹄印,故名“馬蹄窩”,跑馬樑也以此得名。

  太白山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