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茶館電影后的個感想範文

電影《茶館》由謝添指導在上世紀80年代拍攝而成,《茶館》原著是老舍先生的一部不朽的同名著作。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茶館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觀看茶館電影后的個感想範文
  茶館觀後感篇一

看了書再看電影,一樣的內涵,但卻是不同的味道。

以時間爲線索,帶我們走進那個年代,去感受那時候人們的生活。 剛開始是歡快的骨板,街上車水馬龍,各種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茶館裏面,店小二的吆喝聲不斷,人們一邊喝茶一邊下。好不熱鬧。在這樣熱鬧的場景中卻有一塊冷漠的牌子“莫談國事”。可見在那個年代人們都是小心翼翼的活着。可能稍不留神就會說錯話引來禍事。

所有的主要角色在一開始說話就表露他們的性格。例如專門拐賣人口的劉麻子,他這樣說“大清國有的是金山銀山永遠流不完”。越是日子不好過,就越會有更多的人爲了謀求苟生以賣兒女這樣悲情的方式求得生存。太監總管龐公公就是一個花錢只買小姑娘的這麼一個人。我看着這一幕,不禁冷笑,感嘆人民生活的悲哀。

接着是軍閥混戰的年代,茶館在改良中謀求生存。人們對辛亥革命不徹底的無奈,百姓對“革命”二字沒有真正得到理解。劇中一句話“大清國不一定好,可到了民國,我捱了餓。”這一句話,真的是很深刻,直白的反映了當時百姓對民國政府不滿的情緒。也道出那時候的民不聊生。哎~

在最後,開篇便有一種催人淚下的悲涼感。打骨板的先生癱坐在路邊唱着悲涼的快板。王掌櫃爲了茶館能夠存活下來,也被迫打起了請女招待的注意,但終究是救不了這個六十多年的老字號。最讓我感觸的是影片最後,三個老人在茶館裏給自己撒紙錢,黑黑的茶館已是破爛不堪,與影片開頭的那一副繁華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只能嘆息。

  茶館觀後感篇二

“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在這部影片中,我看見了舊中國社會的變遷,也依稀看到當今社會的一角剪影。

清末時候,舊北京的裕泰茶館在處事圓滑、安守本分的王掌櫃手下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好不熱鬧。在這一時代,常四爺熱血、極具正義感,因看百姓疾苦不由衝口而出“大清國要完!”而鋃鐺入獄。作爲地主的秦二爺嚮往建立工廠,實業救國,一心想救人民於水火……

民國初期,軍閥動盪,局勢很不穩定。茶館生意冷清了許多,王掌櫃不失信心,隨時代改良茶館、四處討好各路人員,想把茶館堅持經營下去;旗人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常四爺扛起了鋤頭,自己耕種、自食其力;秦二爺的工廠辦得風風火火……

最後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卻處於國民黨統治下,三人共聚茶館。王掌櫃只是想要活着,可現實卻把他逼入死角;常四爺一生光明磊落,卻只能感嘆“我愛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一心實業救國的秦二爺,工廠被徵收當廢鐵賣掉……

三人經歷各不相同,結局卻都是悲慘的。原因在於他們當時社會雖然一直在變化,可仍逃不了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十分不安定;社會制度也不健全,人民生活沒有保障。而當今我們生活的世界,雖然還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最近的利比亞戰爭),但整體上還是和平安定的。在這一和平的年代,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因爲國家不斷推出、改良政策,保障民生,使人民生活逐漸向小康靠攏。因爲《茶館》中的'社會背景是動盪不安的,這直接導致了掌櫃他們的悲劇發生,所以我以爲和平是社會平穩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且我們都已學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支持和平統一,維護和平是必不可少的。

在《茶館》中,時代在變遷,清末的封建統治到民國的改革到抗日得解放,社會根本從封建逐漸向民主過度。這一步步的變化表明,社會它會不斷更迭、進步。經時間的沖刷,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然而有一些陋習仍未能被時間去除,在清末時的龐太監,倚仗得寵有勢,居然想要娶妻,在我們看來這無不是一個大笑話。可他的確娶到了康順子,一是康父實在窮困,生活所逼,二是龐太監有權、有錢,目空一切……倚仗權勢,目中無人的事件在現今社會也有所體現。一句“我爸是李剛!”,如出一轍,在校內開車橫衝直撞的李啓銘,撞人後“淡定”的拋出這一句話,就因爲他是所謂的“官二代”,他認爲自己父親的權勢能讓他逃脫刑罰……從此來看,我認爲當今社會在維護和平的同時,更要加強法律建設,真正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整個社會變得愈加純淨。

  茶館觀後感篇三

如同老舍先生原著的劇本一樣,這部電影是你錯過了,就會後悔終生的佳作。

原作茶館的劇本所獲得美譽不啻多提。茶館,就像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人常去的coffee house,不僅僅是一個供大家休閒品茶的店面,更是一個在網絡還沒有誕生,不同信息匯雜交融的講堂;政策的革新,國家的興亡,在散臺和雅座,貴客和閒人之間被品評論道。所以茶館裏茶客口中那些古今多少事,往往可以從一個層面去映照着那個時代和那個社會。

如果只談電影,它的敘事結構,場景都很簡單:老裕泰茶館店內和店外的一條街道,構成了主要的空間。除了片頭的旁白,和數來寶的快嘴,都是通過人物與人物之間大段落的對白完成對故事的敘述——而臺詞十分忠於原著。

所以,這部電影最值得看的,是所有參演的演員。

對於一部經典作品來說,優秀的演員是它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對於演員來說,角色帶入,神韻表達,臺詞功底則是他的生命。

扮演店主人王利發的於是之,秦二爺的藍天野,大小劉麻子的英若誠,常四爺鄭榕這些老演員,他們的演技只可謂“出神入化”,那濃濃的京味兒,就像盛夏時節老北京的大碗兒茶,醇香四溢而不可抗拒。

比如一個小細節,在秦二爺看到一對逃難母女進入茶館乞討賣身的時候,藍天野添加了一個原著上所沒有提及的小動作——他下意識地將手伸進自己的內懷,這說明他第一個念頭是想施捨一些錢財給這對可憐的母女,但是馬上,他將伸進去的手收回,並冰冷地喝令租着自家大屋開茶館的王掌櫃將二人轟出店外。

秦二爺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按照原著的設定,他是清末那批最早動了資本主義精神的實業家,宛如《子夜》中着色描寫的大老闆吳蓀莆,他們都是堅信開設工廠,發展工業,纔是真正救國家於危難的有意義的行爲。

所以在重點描寫秦二爺勒令王掌櫃漲店租,並發表一番開工廠救國救民的宏論後,這個由藍天野添加的小動作則更凸顯角色的真實。秦二爺並非是一個冷酷無情,自私自利的吸血鬼資本家,他亦如憤世嫉俗,滿腔熱血的好漢常四爺,心中始終有顆悲天憫人的同情心。只是,對野心勃勃,打算傾全部家產來投資實業,以便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來收容更大數量失去土地的農民的時候,僅僅賞難民一些小錢,在他看來,是小善之舉,不切實際,只能是用這種施捨和憐憫換回自我的一種安慰,談不上對國家對民族的救贖。

而掌櫃王利發,則大概是對傳統的中國百姓的一種隱喻——處事圓滑;敬畏權貴;自私但常懷慈悲;善良但流於懦弱;遇不平忍氣吞聲,往往第一想法是拿錢買平安,爭取私了,在那個嚴重缺乏法律公正的年代也嚴重缺乏法律意識;而且,擅長拿來主義,時代大變,茶館小變——民國了,剪了辮子開大學生公寓;抗戰勝利,招女服務生賣香菸卷。

不管時代如何在變遷,他始終知道該怎樣去改良去適應,可是無論他怎麼改變,在那樣的社會大環境下,他所作的一些革新都沒有真正革去內心中那種難以根除的保守和逃避。

於是,在千千萬萬個王利發所構成的社會裏,大家都在充滿妥協的改良中避世,我們的民族根基的那些患了千百年的封建病並沒有得到根治。因此,無論是像秦二爺實業救國,發展商業工業,還是像常四爺那樣自強自立的小農小家意識,都在那無可奈何的“莫談國事”的店內告示的佐證下,成了一次次被強權魚肉的犧牲品。

大談主義,鼓吹革新,穿衣戴帽工程,面子工程,粉飾太平,咱大清國有的是金山銀山,永遠流不完——結果呢,逃避本質性問題,對不起,那些對咱們這些處處在乎人際關係,需要有老主顧照映,誰不好個面子的王掌櫃面前,只能化作最後那三尺白綾,漫天的紙錢,和吞嚥下去的那聲重重的嘆息。

說洋話信洋教的洋買辦,開工廠興工商的小實業家,固守祖制的老太監,自給自足的小國寡民,邪教妖孽,西山的紅軍...指望着“他們”來改良,來革命,來拯救,“他們”?誰?譚嗣同還是康有爲?沒有“他們”,只有“我們”。願天下國人能夠真正明白,真正實踐這個“大改祖制”的“主義”。

說點輕鬆的,本片內的許多老演員,後來都活躍在早期中國電視的銀幕上。比如劉麻子英若誠,唐鐵嘴張瞳,分別在我愛我家裏扮演了隔壁的老胡和老鄭;扮演鬆二爺的黃宗洛,在我愛我家裏飾演過114集優化組合中那個拿橡皮繩上吊的老頭子;扮演秦二爺的藍天野,則是老版封神榜裏面仙風道骨的姜子牙。

這些老戲骨們如今不是年過耄耋,就是駕鶴西去了,留下這麼一部優秀優秀的電影,供後來人反思,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