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彙編15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彙編15篇)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

影片的開始,我們只看到了一個調皮、倔強、愛給老師家長惹麻煩的普通小男孩,他在周圍人的眼裏懶惰、愛撒謊、不喜歡學習、愛打架,簡直就是讓老師和家長頭痛的問題學生。這樣的孩子,可能你、我、他身邊都有,在旁人的視角看來這樣的孩子真是不討人喜歡,沒救了······

然而,導演在同時又給了我們另外一個視角,片中的小男孩眼中的世界總是那麼美,無論是池塘裏游來游去的魚,窗外嗷嗷待哺的小鳥還是天空變幻莫測的雲,那些常人難以覺察到的,卻又是生命最美的真實狀態全裝在男孩的心裏,這時的他完全不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那個形象,他一個人靜靜的看着海,一個人趴在高樓上眺望遠方,一個人逃課去冒險在教室外面的世界,那樣一種寧靜的狀態,你還能說他只是一個沒心沒肺的八歲小孩嗎?他對生命的領悟,對美的觸覺,對外物的思考已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所能思考的程度,甚至更勝於普通的成人。於是他用色彩,用畫筆,將這些美得事物和充滿想象力的畫面記錄下來,我們從他的畫中可以看出那是怎樣美妙的世界,豐富的情節,大膽的色彩,充滿想象力的表現手法······完全是個藝術家的胚子。看到這一面的觀衆已經被感動了,可是影片中的家長和老師依然對他失望,加上優秀生哥哥的對比,伊夏的表現簡直難以讓人接受,於是驕傲的父親終於受不了自尊心的挑戰將伊夏送進了寄宿學校,軟弱善良的母親只能聽從。

離開了母親的關愛,周圍全然是陌生的環境。老師的斥責、同學的嘲笑讓年幼的伊夏再難以承受,不能叛逆他便沉默,那個樂觀開朗、喜歡繪畫的伊夏終於在沉默中消亡了。他終日過着孤獨、忍耐、沉默、害怕的日子,深夜裏流淚,清晨眺望遠方,傍晚出去散步,一個人吃飯,走路,上課······一個八歲的孩子還能承受多少?他徹底的崩潰了,他的天才思維被常人漠視了,他的自信被常人摧毀的體無完膚,他深深的懷疑自己了,於是他連最喜歡的畫畫也停止了。電影裏的歌詞唱到:我的眼睛是空洞的,眼淚也不見了,我再也感受不到痛苦,我已經麻木了。我們知道電影終究是電影,我們也知道幸好是電影,因爲只有電影能圓我們這個拯救的夢,在伊夏最絕望的時刻,尼克老師出現了.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2

我聽說這部電影好幾年了,這是第一次看,謝謝廖醫生的再次推薦,今天在圖書館放映了這部電影,一羣圖書館會員家長和孩子從頭至尾看完了這部電影。

故事是講一個叫伊夏的學困生,在經歷了無數的冷眼、諷刺和打罵之後,人生即將毀於“起跑線”,遇見了一個充滿愛心的美術老師,這個美術老師以他的慈悲和慧眼,讓這個孩子找回了自己。

片名《地球上的星星》,讓人深思。

我們每個人,作爲宇宙中的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是多麼偶然。我們體內的每個元素,應該在幾十億年前就存在了,這些元素,從深邃的歷史長河中一路走來,因爲各種不可思議的奇妙的緣分,在那一天,組合成了一個“我”。這樣看來,我們每個人,本質上就是宇宙間的一顆星星。這顆星星,不是一顆恆星,也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

每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我”——啊,你需要的是什麼?是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用自己的身體和奇妙的“精神”,全然擁抱一次那神奇的、看不見也測不出的元素——愛、快樂、平和、寧靜,發出一點叫做“溫暖”的微光,還是在莫名其妙的“成功”、利益與敵意中,來不及發光就遁入永遠的黑暗?

幼兒教育大師蒙臺梭利通過多年的科學研究,發現了存在於兒童內部(身體與精神世界)的“天人合一”現象,她說:“每個孩子,內部都有一套神奇的系統,這套系統,有着不可思議的自我完善的力量。不是我們教育了孩子,是大自然教育了孩子。只要我們提供一個正確的環境,兒童就能進行自我教育。”(原話記不清了,大意如此。)

霍華德加德納說:“每個人都擁有8.5種智能,每個人又只有一兩種智能是突出的,每個人的智能組合方式也是千差萬別,每一種智能,都能很好地服務於社會……”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從古到今,到遙遠的未來,只有一個短暫的、獨一無二的“我”。

也許,教育,並不是要我們做多少正確的事,而是少做一些錯誤的事。我們面對兒童應該做的,也許不是如何去愛,而是如何減少傷害。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3

當畫面定格在尼康老師將伊翔高高舉起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長的畫面時,我的心很沉很沉。尼康老師不僅僅舉起的是伊翔,而還舉起了伊翔的讀寫能力和自信,舉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力量!

當靜下心來回憶整部電影時,好多感人的畫面在腦中盪漾:

畫面一:滿眼含淚的尼康老師對自己的女朋友說:“他有危險了”,“他的眼神在呼救”。這是老師第一次提及並說起這個孩子,一個堂堂的大男人能在一個女人面前流淚提起,相比給他的心帶來了多大的傷痛。同時,也說明這是一位有大愛的老師,如果沒有深埋的大愛是絕對不會對自己的學生如此擔心的。

畫面二:看完伊翔繪畫畫本後那張滿含悲痛的臉龐,“爲什麼送他走”?一雙疑惑的眼神盯着孩子的父母。是呀!這麼一個不願意離開家庭的孩子爲什麼要送走呢?爲什麼要讓他確失父母的愛呢?僅僅是因爲孩子嗎?所有的疑問都印刻在了老師的腦中。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個人呀!既擁有老師的職業職能,能洞察出孩子調皮、成績差的內在因素(讀寫障礙),又有母愛一樣的關懷。

畫面三:和校長討論伊翔。這位所有老師都抱怨、都認爲有問題、頭疼的孩子,在尼康老師的眼中卻是:很聰明,智商超乎常人,只是認字和寫字有點問題。爲什麼他只關注孩子的長處、優點和特長,而別的只看到孩子一些負面現象呢?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所關注的和所期待達到的目標。

畫面四:全校繪畫大賽,老師會場搜尋伊翔

畫面五:……

還有好多的畫面都讓人無比的激動和感動。

另:還有一些話語值得我們深思:

一、人類是殘酷又遲鈍的動物,而且是瞎的,對美麗或情感都沒有感覺。

二、強迫孩子去忍受自己追求野心的負擔。

三、只知道東西的價錢,卻不知道東西的價值,這種人有用嗎?

四、每個孩子都有天賦。

……

回過頭來,反思我們自己,我們也是老師。我們可能做不到像尼康老師一樣在課上穿戲服跳舞;我們可能也做不到不遠千里去家訪;我們可能也沒有尼康老師那麼深的洞察力。但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愛放寬、放大,放到允許孩子們彰顯自己的個性,放到用不同的尺寸來丈量孩子。或許他們能找回自己的自信,找回自己人生路上前進的力量。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4

所羅門島上的土著們耕種土地的時候,他們並不砍樹,他們只是圍着樹喊叫,怒罵,並且詛咒,一段時間後,樹自然就凋謝枯萎了。——《地球上的星星》

這影名乍一聽沒什麼問題,可再仔細一品,哦,不是月亮上的也不是天空上的星星,是《地球上的星星》當時我模糊記得以前看過這部電影,是講一個小孩畫畫可厲害到最後贏得了畫畫比賽的故事,如果沒看過那光聽名字估計就會聯想是一部科幻片了,趁着這個機會我又重溫了這部影片

電影講述了一名學習差,愛搗蛋,不聽話,上課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考試3×9能=3,老師、爸爸、小夥伴都稱之“白癡”的九歲男孩——伊翔的故事。但在我看來,伊翔想象力豐富,繪畫創造能力強,可愛善良,有同齡人都該有的頑皮,當然還有讓人過目不忘的大眼睛和大板牙,只是缺少而又需要能夠理解他,關心他,指引他,幫助他的人。伊翔的父母和哥哥也都愛他,但是沒有真正走進伊翔的心裏。

不得不提他的美術老師尼康,尼康的出現把整部劇情推向了重點。他發現了伊翔的繪畫天賦和閱讀障礙問題,伊翔遇見他是幸運的,不斷關心他,瞭解他,用了很多方法幫助他學習讀寫。在沙堆裏用手指寫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在臺階上跳來跳去地練習計算,慢慢的培養對學習的興趣。看到這裏我就有點羨慕伊翔了,要是我小時候有這樣理解我的老師多好。

那現在我也是一名老師,但對於影中尼康相比有點慚愧,不單單是技能上,還有對待學生的方法和態度,這點我要自我批評和反應。

在網上翻到這樣一段話——“當原本枯萎的花朵展現出內心的美麗,綻放出生命的光彩時,當信任和付出最後獲得豐收時!”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我的嘴角是上揚的,相信觀看過這部片子的人都會有我這種感覺。

我想電影名字爲《地球上的星星》意喻就是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星星,都會有他自己的閃光點。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每個孩子都就應有他燦爛陽光的一面,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了發現美的眼睛。

感謝那些陪伴我們,打開我們心靈窗戶的孩子、父母以及老師們。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5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英文名Every child is special講述了一個關於兒童差異性的故事。內容過度煽情不講,教育問題並非單純靠一位老師的熱情就能得到徹底改變,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最大的感想。然而電影還是給了我許多感動與激勵。

小男孩伊夏有閱讀障礙症,然而在這個講究統一講究規矩的校園內,老師們在他的本子上打紅叉,讓他站到教室外,對他批評和責罵,他成了一個調皮搗蛋的壞孩子,甚至被家長強行帶去了寄宿學校進行“改變”。他們可以給他安上“懶惰”“作怪”的毛病,卻不願承認孩子身上與其它人不同的方面。

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我們害怕差異,我們對差異沒有正視的勇氣與引導的耐性,差異便宣告了規矩的被破壞。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叫做《當學大雁,別做海鷗》,如果在海鷗的腳上繫上一根紅絲帶就等於爲這隻海鷗宣判了死刑。在教育上,海鷗行爲其實並不少見。許多國小中學的班上,一些老師會將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安排在最前排一個人坐,久而久之,某些學生便產生了一種我就是差生,我就是可以無所顧忌任意搗蛋的心理。差異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反而往反面發展。

電影裏伊夏進了寄宿學校,在英語、數學課堂上被批評,在美術課堂上被打手心,伊夏因爲他的差異導致了學習上的滯後,卻得不到老師與家長適當的耐心的鼓勵和指導,他越來越消沉,放棄了畫圖,也丟失了快樂(影片裏,我覺得最令人感動的場景就是伊夏逃課走上街頭,就像電影插曲裏唱的“這個只有短暫幾天的童年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所以我的朋友啊別辜負了它”)。

直到美術老師尼克的出現。尼克老師的引導其實並不複雜,他只是多了份耐心與關愛,多了讓學生們自由思考自由發揮的鼓勵和寬容。他說:我們中間一直都有那樣的人他們可以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因爲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另外一個樣子他們的想法不一樣,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們他們被反對,但是他們中間出現了最後的贏家於是驚豔了世界。

差異並不可怕,有時候它甚至成就了天才。每個小孩都是不一樣的,光芒各異的星星才匯成了美麗的星空。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6

暑假裏,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地球上的星星》,是關於一個九歲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九歲的伊桑上三年級,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牙齒。他是有閱讀障礙的孩子,他的眼中,書上的字母都在游來游去,所以他的功課很差,每次考試都是不及格甚至零分,同學們都瞧不起他,老師經常讓他在教室門外罰站,他還有一個哥哥,名叫約翰,但他哥哥的成績很好,沒人會相信他是約翰的弟弟,他的父親也經常罵他、打他,只有媽媽愛他。

伊桑最終被學校開除,送往寄宿學校,他很傷心,再也不和別人說話,把自己完全封鎖起來。一天,美術老師霍爾卡先生調走,換來了年輕教師尼庫巴。初次見面,同學們聽到了笛子的聲音,在歡快的笛聲中,小丑裝扮的老師出現在同學們的面前,第一節美術課和諧愉快的氣氛逐漸上升。聰明的老師很快發現伊桑的與衆不同,他是個有閱讀障礙症的孩子,尼庫巴老師最終決定家訪。他發現伊桑有繪畫天賦。尼庫巴蒐集了很多資料,有愛因斯坦、愛迪生等許多科學家、發明家,他們小的時候有共同的特點——都會有怪異的想法,怪異的行爲,他們很特別,很另類。伊桑從中找到了共同點,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慢慢的他喜歡上了尼庫巴老師。尼庫巴又用大量的事實向校長說明伊桑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只不過有閱讀障礙,最終校長同意讓伊桑留下來,不再開除他,還同意讓尼庫巴老師爲伊桑補課。在尼庫巴老師和伊桑的共同努力下,他的單詞寫的越來越好,成績也慢慢地跟了上去。後來學校舉行了一次繪畫比賽,老師和伊桑的畫不相上下,但最後還是伊桑的畫贏得了冠軍。開家長會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爲又要挨批了,結果迎來的是老師們對伊桑的讚揚,當場伊桑的父母高興不已。

看完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觸最大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可能有沒有缺點的人。不能爲自己的優點而驕傲,也不能爲自己的缺點而自卑,有優點了,就努力把優點做得更好,有缺點了,就努力把缺點改爲優點,也不能氣餒,比如文中的愛迪生,他做燈泡時失敗了幾千次,但他沒有說氣餒不做了,他還在努力奮鬥,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給全人類帶來了光明。我要學習他這種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的精神,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爲國家做出一份貢獻。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7

經朋友程喜連介紹我看了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

對我而言,聽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沒有什麼吸引力!從地球上看到的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沒有什麼獨一無二的,即使有也太遙遠。可是,看了那部電影之後我淚流滿面。有點心痛,有點感傷,有點感動,有點歡喜!

它講述了一個有閱讀障礙的九歲男孩子差點被家人和社會摒棄,到才華顯露的歷程。

我心痛家長和老師從來都不會試着去了解孩子的心內世界,而只是表面對去評價孩子的能力,從自己的角度去塑造孩子的模型而不去考慮孩子的個性發展,其實當我們看到孩子時,應該想到自己的童年,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我心痛教師對孩子的全盤否定,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除了課堂,孩子還有屬於自己的業餘空間,或許在課堂上坐在你跟前的不一定是你所看到的真實的孩子,或許他只是爲了學習而學習,爲了服從而服從。我希望作爲老師的我們能夠走下講臺,走出課堂,彎下腰和孩子還多交流多溝通,瞭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難。

我感動孩子的善良。他雖然是家長和老師眼裏的典型的差生,也因此經常受罰。他雖然被教師,家長所摒棄,都稱他有智障。他雖然受到身邊的人的鄙視和瞧不起,但他的內心是善良。他替夥伴們撿球扔球本事好意,只是不小心扔歪了。看到自己的同桌是個殘疾人,他作爲一個健全的人,總是扶着同桌走。雖然這只是個很普通的行爲,但也能看到孩子內心的美!這也是他身上最大的優點!

我歡喜他遇上了那麼好的一位老師。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他那麼幸運,會遇上關心他,改變他命運的老師。我歡喜他最後終於可以燦爛地微笑了。在最後離開學校時,他回頭又跑回了老師的擁抱。他知道自己頭頂上那片陽光的難得,他知道是誰讓他又重新找回了可以自由飛翔的勇氣。

我感動美術老師全心全意的關愛和付出!他看到自閉的伊桑,成績超級差的伊桑,從來都不會責怪或懲罰!他千里迢迢跑到伊桑的家裏去了解伊桑的情況並和家長談心。他在課餘時間用適合伊桑的方法去輔導伊桑的認字和閱讀。他的用心良苦終於得到了回報!老師流淚了,我也淚流如泉!

試問現實中有多上這樣盡心盡責的老師!

試問現實中又有多少個伊桑這樣有天賦的孩子被教師和家長扼殺掉他們的才華!

作爲教師的我們真的應該關心和關注那些學習有障礙和困難的孩子!

作爲家長的我們真的應該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8

今天,我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印度電影,感觸頗深。

這部電影是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和一個小朋友合作完成的。我們都非常喜歡阿米爾汗,因爲無論是喜劇還是勵志的電影,他都演得很有感情,能演到人的心裏去。我們看過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和《三傻大鬧寶萊塢》,雖然他演的電影都很有喜劇感,但是可貴的是每部電影都會有幾個情節讓人潸然淚下。

這部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九歲的小男孩伊桑·阿瓦斯蒂怎麼考都考不好,留級了之後狀況仍不理想,老師們也對他沒有辦法,無奈之下伊桑的父母把他送到了一所私人寄宿學校。伊桑一轉過去,那裏的老師都認爲伊桑待不長,還勸他父母讓他轉學。伊桑很難過,覺得這裏就是一個牢籠,來這裏純粹是來受罪的。然後,他認識了拉揚—一個右腿殘疾的樂觀的小男孩。過了一段對伊桑來說難熬的時間後,一個新的美術代課老師來了,他就是阿米爾汗飾演的尼克。在他的美木課上,他注意到了伊桑這個靦腆內向、寡言少語的小男孩,他發現他無法接近伊桑的心。他開始家訪,發現伊桑其實是一個想象力豐富、活潑陽光的並且熱愛畫畫的小男孩,他拿着畫請求校長給他時間去改變這個孩子。他實施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學習方法,最終,伊桑的各個科目都十分好。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米爾汗在劇中的一段話:“在一個島上的人們如果想要伐哪棵樹,他們不動刀斧,只圍着樹站成一圈,大聲謾罵、詛咒那棵樹,過不了幾天,那棵樹就會枯死,自行枯死。”他着重強調“自行枯死”幾個字,意在告訴伊桑的爸爸不要一味責罵孩子,要多鼓勵,要不然伊桑心中的自己就會“枯死”。

我認爲家庭與孩子成績關係很大,伊桑的爸爸經常吵他,導致伊桑自己把自己關進了心裏的牢籠。成績上不去,是因爲他無法敞開心扉學習知識,他永遠都生活在世界的陰暗中。

如果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很大,那麼孩子的成績也會隨之下滑,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心理陰影,所以我認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才能,我們要在呵護他們自尊心的同時挖掘他們的潛能。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9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伊桑,生活在印度一個富裕的家庭,一直很幸福。

但直到他八九歲上學後,人們發現了他的異常,他經常一個人發愣,上課容易走神,各門學科都爲零分。美術課上,他因走神被扔粉筆,只好枯燥的畫那個花瓶;數學課上,所有數字在他眼裏都變成了一隻只奇怪的生物,都是相反的,紅色的大叉隨處可見;英語課也不例外,不會拼,不會讀,不會寫!最後他被逼迫送往寄宿學校。

不管他如何逃避,該來的還是來了,望着父母遠去的背影,伊桑的心徹底碎了!每天,除了殘酷的體罰,迎來的就是鬨堂大笑,使他覺得生活一片灰暗。

但幸運的是新來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康關注到了他,翻閱了他的作業,發現了伊桑有“閱讀障礙”,並進行了家訪。課堂中他不斷地以巧妙的方式鼓勵他,給他機會,每天花兩小時給伊桑補課,使他重新擡起了頭,拾起自信心向前衝,從讀字母,拼單詞,再到寫句子........在一次繪畫比賽中他以驚人的繪畫天賦榮獲了第一名,使他感受到比他的父母還要強大溫暖的關心,重新認識了世界!

在伊桑的世界裏,是尼康老師改變了他生活的軌跡,一步步開導他,瞭解他的想法,並挖掘出了那一鳴驚人的畫畫天賦。其實,伊桑絲毫不需要一切物質上的東西,唯一稀缺的就是關愛與重視。世界上就是缺少像尼康老師這樣的人,懂得去理解特殊的學生,並沒有像其他的老師那樣辱罵伊桑,摧毀他的最後一絲希望,而是去安慰他引導他。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獨有的性格,各有所長。孩子們是地球上的每一顆星星,主導着未來,上帝在你這裏關上一扇門,也許在另一邊又給你開了一扇窗。也許你有某一處短板,但沒有關係,可能你在另一方面有着高人一等的天賦,每一顆星星都閃爍着光彩,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所以在學校裏,也不要無爲地嘲笑任何同學。

在中國現在的教育制度中,雖然沒有像伊桑那樣殘酷的體罰,但過分重視成績的現狀是相同的!誠然,努力學習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在同時也不要因此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侷限自己的想象力。

生活學習在東校,相比起來,我的學習生活是多麼輕鬆愉快,所以讓我們一起善待他人,互幫互助,相信未來的世界更加精彩。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0

這一部電影幫助我們再一次面對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就像影片中反應的父母和大多數老師展現的態度,教育的目的就是在這個高壓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快速培養擁有精湛才幹並可以適應規則的人才,而教育的手段則是揠苗助長式和優勝劣汰的選拔,也就是適應環境規則的孩子獲得更多嘉獎和關注,無法跟上步伐的孩子則被打壓、嘲笑甚至放棄。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一大批懷藏天賦的孩子被扼殺在比較狹窄單一的應試選拔制度裏面,孩子的信心和夢想的翅膀被折斷,本可擁有美好可能性的人生或許就此被放逐,淪落到混混度日。爲什麼我們的家庭和學校的教育模式中顯得如此缺少耐心、無法尊重欣賞每個孩子的多樣性?想必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家被成功和名望無形地牢牢捆鎖。父母渴望成功,希望培養卓越的孩子光耀門楣,實現自己的野心;學校渴望成功,追求培養優異的人才提高聲譽。成功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成功成爲我們汲汲營營的追求而忽略對教育天職的敬畏,忽略對教育的對象——每一個獨特生命的關愛和尊重,那就會造成許多的悲劇。

許多人一直活在對“平庸”的恐懼之中,不斷拼搏想要抓取名利成就來證明自己的成功和價值,這樣的心態也反應在對下一代的培養上,無法忍受一個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是名列前茅的孩子,卻沒有看到,造物主將獨特的恩賜放在不同的人身上,每一個人的存在爲這個世界帶來不可替代的影響和貢獻,包括那些智力和生理功能有殘缺的孩子,他們也可以向這個世界釋放愛、歡笑和人性耀眼的光輝。麻省理工學院前任中國總面試官蔣佩容和先生林爲千是雙雙畢業於世界頂尖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精英,而在他們對三個兒子的教育中卻體現出另一番智慧:他們教導大兒子凡事不用爭第一,享受當第二名;對於天資聰穎的二兒子,幾次被老師提出可以跳級,但他們拒絕,是因爲不想讓孩子冠以沉重的“天才”標籤,希望兒子可以擁有快樂平凡的人生;小兒子國小時,夫婦二人在事業巔峯時辭職,帶他環球旅行了近一年,鼓勵他玩美術、搞藝術,跟孩子說激情比才智更重要。成長的道路中,他們尊重孩子們的選擇權,尊重生命的多元化,相比於成功,他們更希望孩子們幸福。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1

這部影片長達2小時45分,是一部有關教育的印度電影。

故事講述了小男孩伊桑是一個有着超強想象力的男孩,他十分喜歡畫畫,色彩和線條在他的筆下就像活了一樣,加上他天馬行空的想像,每一幅都很精彩。但他的學習成績特別糟糕,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他留過級,但成績依然一塌糊塗,父母對他十分失望,和成績優異的哥哥一比,更讓父母生氣!萬般無奈之下,父母只好把他送到寄宿學校。

可是那裏的老師也是隻看重成績,他當然是老師們頭疼,不願接納的學生。在這裏,他甚至連自己最喜歡的畫畫也放棄了。在別的同學和老師互動的時候,他目光呆滯,毫無表情。或許他就這樣被這個社會遺棄了。可上帝還是眷顧這個孩子的,學校新來了一位代課的美術老師尼克姆,第一節課這個老師就身着小丑服飾,吹着笛子跳着舞帶動了整個班級的氣氛,同學們熱情高漲,唯有伊桑依然目光呆滯,這很快引起了尼克姆的注意,他向學生調查伊桑情況,他並做家訪,發現伊桑是一個有讀寫障礙的,但想象力超強,具有反向思維能力的孩子。

其他科的老師向校長投訴,要辭退伊桑,尼克姆向校長請求留下他,自己幫他補課,在尼克姆的關愛下,伊桑在一點一點地進步。尼克姆又籌劃了一場繪畫比賽,參賽的不僅有校內師生,還有社會上熱愛繪畫的名流。這一次伊桑獲得了一等獎!他的那幅畫也被用作學校年鑑的封面。

當暑假到來時,父母哥哥來接他,伊桑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他和哥哥開心地玩耍,老師們對他大加讚賞。他的爸爸媽媽十分感謝老師們!尤其感謝尼克姆!“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他們都將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裏散發出屬於他們璀璨的光芒,但前提是要有一個會識千里馬的伯樂。伊桑是不幸的,他患有先天性讀寫障礙,伊桑又是幸運的,他遇到了懂他愛他的尼克姆。尼克姆就是發現伊桑這匹千里馬的伯樂!

在現實生活中,像伊桑這樣有障礙的人實在太多了!可是像尼克姆這樣的人又太少了!難怪古人有“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然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但願在教育界出現更多的像尼克姆這樣的老師,挖掘出更多的“伊桑”!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2

這部影片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它好像真的有自己生活的影子,作爲家長,我對於自己孩子的狀態,也曾深感焦慮,無所適從,甚至也要把他扔到寄宿學校去管理,一個好朋友說我其實是在逃避,我們校長說的話更是深深震撼了我,她說:上天賜予我們的孩子就是最適合我們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他們,愛他們,不能心急。是啊,孩子都是來陪伴父母的,我們怎能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缺席呢?因此不要再感到憂思和焦慮,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急躁,是不是還不夠正確的去愛他們,瞭解他們呢?作爲一個老師, 我也深有體會,我們班有個特別的孩子,我帶了 他五年多了,來到學校總是不進教室,不是在外面轉悠就是趴在欄杆上不動,別人說是不管用的,只要我叫他一聲,他就回來進班了,我們學校老師都笑着說,看來這個孩子只聽你的話,認得你了。我想,每個孩子都會是特別的,而我們應用友愛,包容,耐性,關懷的態度去看待那些"特別”的孩子,只要老師能擁有陽光的亮度,每位學生能會是一顆閃耀的星辰。

看完影片,我從尼克老師身上學到“讀懂孩子”和“不放棄”七個字。想想我們何曾真正地俯下身來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關注過他們真正的需要呢?沒有。我們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考慮,卻不曾真正的懂得孩子,更缺少耐心和愛心。或許在班級中,我們很難做到真正的瞭解每一位孩子,那麼對於那些相對特別的孩子們,應讀懂他們,從根本上了解他們,從本質上剖析問題,採取有效的解決對策,顯得如此重要。在影片中尼克老師告訴我們,讀懂孩子,並不是單純的觀察孩子們平時的表現,用成績檢驗他們,而是應該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永遠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孩子,在孩子們的每一個錯誤中,尋找共同點,找出隱藏在那些錯誤下的根本原因,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耐心、溫暖和愛,永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用一個擁抱,一個吻,一個微笑去關懷孩子,鼓勵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讓孩子一點點的重拾自信,找到快樂。沒有愛就不能談教育,如果要讓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大樹,讓心靈去溫暖另一顆心,愛便是最好的靈丹妙藥,愛會讓天空中的每一顆小星星更璀璨,更閃亮!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3

地球上的星星,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關於兒童成長的印度電影。電影裏主人公是一位八歲的小男孩,伊桑。然而伊桑並不是個普通的孩子,他天生具有閱讀障礙,缺乏流暢的思考能力,對距離、大小等缺乏判斷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卻做不到。

在伊桑周圍的環境中,除開他的媽媽,其他的人都對他感到不滿意,即使是他的爸爸。最終,伊桑被迫被學校開除,被寄往了寄宿學校。在寄宿學校裏,伊桑變得很壓抑,他開始沉默不語,孤立自己,甚至有想自殺的念頭。就在這危險的情況下,一位代課教師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伊桑的命運,這位代課教師便是尼庫巴。

瞭解到伊桑父母的心態後,尼庫巴老師上門和伊桑的父母談心,告訴他們: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和夢想,我們不能因爲他目前的一點點障礙而嫌棄他。他甚至憤慨:“如果你喜歡比賽那乾脆養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負擔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

爲了喚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庫巴老師在課堂中和孩子們講述愛迪生等名人小時候也有讀、寫障礙,老師自己也曾是,然後,常常利用業餘時間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會跳舞的字母,從遊戲開始,在沙盤中先寫字母,再用彩筆寫,最後用鉛筆寫,慢慢地,伊桑慢慢克服了讀寫障礙。

尼庫巴老師認爲,每個孩子興趣點不同,伊桑在繪畫方面有天賦,他的創造性極強,在學校繪畫比較中,伊桑的畫勝過老師尼庫巴而成爲學校年鑑的封面,伊桑簡直不敢承受這巨大的成功喜悅,他流着熱淚撲進了老師的懷抱。

伊桑各方面成績都明顯提高,令父母驚詫不已,伊桑也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峯體驗,他的臉上綻放出快樂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親來接伊桑回家,伊桑依依不捨地與老師告別,臨上車前他回頭奔向老師的懷抱,尼庫巴老師將他高高地舉起,伊桑伸展着雙臂,全身舒展向上,極其激動人心,我的熱淚再一次流出。

畫面定格在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長的畫面上,的確是尼庫巴老師將伊桑高高舉起來了,不僅舉起了他的讀寫能力更舉起了他的自信舉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力量!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這樣的特殊兒童雖然在正常的學校並不多見,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並不敏感的,導致其學習成績暫時落後,我們的老師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們得像尼庫巴老師那樣認真觀察、分析、瞭解孩子,然後從根本處下手,牽着孩子的手帶着他慢慢成長。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4

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在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在一個美術老師的引導下成爲天才。

起初我也以爲他只是一個調皮、不愛學習、像大多數孩子一樣注意力不集中、腦洞比較大、思維比較活躍的小屁孩。劇中一些他的想象簡直太可愛了,數學測試上3*9那題,他把它們想象成地球與冥王星最後得出答案是3的邏輯也是賊贊。一口小齙牙,笑起來牙齒全部露出來,天然無公害的笑容,對爸爸媽媽的撒嬌,對欺負他的小孩即使打不過也回擊,而後在洗澡時肆意地發泄也是可愛極了。

後來他不笑了,那個小畫冊中漸漸消失的他讓他的媽媽幾度落淚。爸爸的不理解,媽媽和弟弟的無奈,寄宿學校老師的羞辱,自身不想被拆穿的羞愧,一切的一切都讓他變得小心翼翼,瑟瑟發抖。

但我想,一定會出現一個人拯救他的,是的,熱愛美術的他遇到了懂得愛與理解的尼克老師,會吹笛子的小丑美術老師。因爲有相似的經歷,因爲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因爲那顆博愛而偉大的心,他是上天派來拯救他的,後面的發展可想而知,他賦予了愛與耐心、給他講故事,教他寫字,教他畫畫,最後獲得了第一名。

其實,如果依夏沒有遇到尼克老師,那他會怎樣呢?這世上一定會少了一個天才的存在,他不會得到老師、同學的讚賞、不會得到爸爸的理解"他自己的一生將會在黑暗中度過,地球上將會少一顆星星。

看到伊夏努力之後的變化,父親眼含淚水卻不敢靠近。我們也由此欣慰地看到,伊夏的處境有了轉變的可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調,只是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會走得更慢一些,但他們同樣會成爲,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道理適用於所有孩子,無論是特殊的,還是普通的。

像阿米爾·汗說的,每個小孩都有獨一無二的本領、能力和夢想。不走尋常人的路,照樣可以大放異彩。

即使說出來的夢想被嘲笑,即使你的行爲備受指責,即使你的世界得不到理解和認可,即使全世界的笑聲淹沒了你無力的吶喊和哭泣,即使此刻你身處黑暗,無助甚至絕望,請相信,你就是你,你獨特因爲你足夠優秀,你的世界無人理解只是因爲你還未找到正確路途引導別人進入你的世界,請相信,你的星光無法忽視,總會有一個人,走近你,慢慢的懂你,默默的陪着你,在你失意時給你雙手;當別人都指責你時,替你給予回擊,當你哭泣時借你雙臂給你溫暖!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15

每個孤獨的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你可以在黑夜中看到它閃閃發光,但是你永遠都觸碰不到它。也許,在黑夜中,你也不一定可以看得到它,因爲你可能會被月亮的光芒吸引了,你也可能被路上的燈光迷花了眼,你也可能在豪華的房間內流連,忘了天上默默發光的小星星。這一段話,出自一本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小男孩伊夏,他是一位三年級的國小生,由於存在閱讀障礙,他所犯的錯誤不被理解。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伊夏是無可救藥的。在學校與同學打架,回家後又故意毀壞鄰居的花盆,他甚至當着父母的面動手打人,撒謊、逃學。課文讀不出,考試時,整張考卷上只填了一個空,而且還是錯誤的。萬般無奈之下,伊夏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學校。在這裏,伊夏因爲不會讀寫,經常受罰,他的內心感到更加孤獨、害怕,甚至連自己喜愛的畫畫也放棄了。

很幸運,伊夏在這裏遇到了他的美術老師尼克,他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師,他認爲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夢想,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通過伊夏在學習中犯錯的方式發現了伊桑在學習上的困惑,是閱讀障礙影響了他的學習。更爲可貴的是尼克老師對伊夏實施特殊的教育方式,最終使伊夏從學習的困惑中走了出來。最後,伊夏的學校舉行了一次畫展,伊夏的畫成爲了紀念冊上的封面,而尼克老師也畫了一幅,畫的就是伊夏……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就像是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小星星,是星星總會發光!有些有某種障礙的人與我們平常人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他們其實並不笨,只是某些方面存在障礙,但他們總會在其他方面被賦予另外一種新的能力,讓他們異於常人。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上帝在爲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同時也會爲你開啓另一扇窗。所以,我們應該尊重、理解他們,他們和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他們也有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瞧不起他們。如果每一個人都一樣,那麼世界就不會五彩繽紛。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出現天才,是他們改變了世界。如愛因斯坦、迪斯尼等,他們小的時候也都有認知障礙,他們與常人的想法不一樣,用不同的思維來想象這個世界,這使得他們成就了一番事業,對整個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每當我想起伊夏露出兩顆滑稽的大門牙和水靈靈的大眼睛笑起來的畫面時,我的心裏就暗暗地爲他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