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原文、賞析

潭州原文賞析1

潭州原文:

潭州原文、賞析

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陶公戰艦空灘雨,賈傅承塵破廟風。

目斷故園人不至,鬆醪一醉與誰同。

潭州註釋

①潭州:唐代爲湖南觀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長沙市。詩大中二年五月由桂林北返途中作。

②無端:沒來由地。

③湘淚:傳說舜南巡,死於蒼梧之野。他的兩個妃子哭舜,淚滴竹上,遂生斑點,所以稱湘妃竹。見(博物志)卷八。

④楚歌:指屈原的《離褂、《九歌》、《九章》等。(離騷》中有“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爲此蕭艾也”等語,舊解以爲“蘭”指令尹子蘭。

⑤陶公:指東晉陶侃,其墓在今湘潭。侃曾作江夏太守,抗擊叛將陳恢,以運船爲戰艦,所向必破。後又討杜搜、平蘇峻,封長沙郡公。事見《晉書》本傳。

⑥賈傅。指賈誼,曾爲長沙王太傅。長沙有賈誼廟,廟即誼宅。承塵:天花板。

潭州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諷喻詩,作於大中二年五月由桂林北返途中。

這首詩用典使文辭妍麗,聲調和諧,對仗工整,結構謹嚴,而增加外形之美,與豐富之內涵。如詩中“湘淚”一詞,乃引【述異記】裏故事:“舜帝南巡,死於蒼梧。舜妃娥皇女英傷心慟哭,淚下沾竹,而竹色盡斑”。“楚歌”一詞指屈原“離騷”、“九歌”賦中,指斥令尹子蘭之故事。陶公句,借當年陶侃之戰功顯赫,以暗諷當今之摒棄賢能。賈傅句,借賈誼祠中之蛛網塵封,風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沒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與詩人當時之情景,融成一體,益覺凝鍊警策,讀之令人頓生無限感慨。

潭州原文、賞析2

潭州

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陶公戰艦空灘雨,賈傅承塵破廟風。

目斷故園人不至,鬆醪一醉與誰同。

翻譯

當黃昏的餘暉籠罩着潭州,信步登上官舍的空樓。眼前的景色觸動情懷,古今多少事齊集眼下,涌上心頭。

高高的九嶷山上有故君的墓丘,滋潤竹色的淚痕記錄着心中的哀愁。屈原在楚歌中展現着美醜,他爲蘭花的'芳心易改痛心疾首。

當年陶侃的戰艦摧枯拉朽,如今荒棄的沙灘只有雨聲依舊。賈誼的破廟年久失修,嗚嗚的風聲訴說着其中的緣由。

我在故園久久地等候,看不見應約前來的老友。準備了潭州特產鬆醪名酒,誰與我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註釋

潭州:唐代爲湖南觀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長沙市。

無端:沒來由地。

湘淚:傳說舜南巡,死於蒼梧之野。他的兩個妃子哭舜,淚滴竹上,遂生斑點,所以稱湘妃竹。

楚歌:指屈原的《離騷》、《九歌》、《九章》等。

陶公:指東晉陶侃,其墓在今湘潭。

賈傅:指賈誼,曾爲長沙王太傅。長沙有賈誼廟,廟即賈誼宅。

承塵:天花板。

創作背景

這首詩可能作於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其年五月詩人由桂林返長安,曾在潭州逗留。詩人居於潭州官舍,當傍晚來臨,暮色漸濃,不禁心有感觸,獨自登樓。望當前之景,遙想古今,頓生無盡感慨,寫下這首詩。

賞析

首聯“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空”字傳神,詩人身居潭州官舍,暮色中獨登空樓,遠眺之中,古今多少事一起涌上心頭。“今古無端入望中”,已暗示明爲弔古,實爲傷今。陸昆曾謂“言之所及在古,心之所傷在今,故曰今古無端”,頗能道出詩人用意及構思特點。

頷聯“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淺深與重迭,爲反義連用詞與同義連用詞相對,竹色與蘭叢,草木名相對。望“竹色”而懷“湘淚”,借二妃事而哭武宗;見“蘭叢”而懷“楚歌”,借屈原事而刺宣宗、白敏中。所謂“怨蘭叢”,就是怨排斥異己,貶逐會昌有功舊臣的白敏中、令狐絢輩。

頸聯“陶公戰艦空灘雨,賈傅承塵破廟風”,上句借陶侃暗寓會昌有功之將帥之遭冷遇,下句則以賈誼長沙事暗寓會昌有功文臣之遭貶斥。李德裕的功高陶侃,規劃同於賈誼,卻被罷斥,引起詩人無限感慨。

尾聯“目斷故園人不至,鬆醪一醉與誰同”聯與首聯照應,進一步表現自己的孤寂的情懷,慨嘆世無知音,無人瞭解自己的心意,抒發自己身世淒涼的怨憤。

這首詩用典使文辭妍麗,聲調和諧,對仗工整,結構謹嚴,而增加外形之美,與豐富之內涵。如陶公句,借當年陶侃之戰功顯赫,以暗諷當今之摒棄賢能。賈傅句,借賈誼祠中之蛛網塵封,風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沒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與詩人當時之情景,融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