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六則原文及賞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①

論語六則原文及賞析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②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③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④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⑤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⑥

[註釋、說明]

①出自《學而》: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

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按一定的時間實習(或溫習)。

君子:這裏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說:通“悅”,高興,愉快。

慍:惱恨,怨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

②出自《爲政》: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罔:迷惑,迷惑而無所得。

殆:疑惑,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複習了舊知識,又領悟了新知識,(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③出自《爲政》: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這裏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④出自《公冶長》: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諡號爲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這裏借回答子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子貢: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孔文子:衛國的大夫孔圉yǔ,溢號叫“文”。

恥:以……爲恥辱。

是以:因此。

⑤出自《述而》: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裏,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子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默而識之:口裏不說而心裏記住它。識,記。之,指學習所得。

誨:教導,教誨。

何有於我哉:哪一樣我能有呢?這是孔子自謙的話。

⑥出自《述而》: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裏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善者:指優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一同走路,這裏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

孔林

  [學習的主要內容]

《論語》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爲,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爲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其三,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爲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四,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爲,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子路》)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劉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