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後感閱讀心得作文500字

讀過《堂吉訶德》的你們還記得裏面講的故事嗎?跌宕起伏的情節在記憶裏來回浮現。《堂吉訶德》是一本文學作品,其中的故事耐人尋味。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堂吉訶德的讀後感500字,一起來看一看吧。

堂吉訶德讀後感閱讀心得作文500字

  堂吉訶德的讀後感500字篇1

《堂吉訶德》運用諷刺手法,把崇高與卑鄙、清醒與瘋狂、嚴肅與滑稽巧妙地揉合在一起,進一步突現了堂吉訶德的性格特點。同時,作者又安排了喜劇人物的悲劇結局,抨擊了統治階級的橫行霸道和殘酷無情。

堂吉訶德主僕二人半路上打聽到當地的一個富豪卡麻丘硬要拆散一對相愛的戀人,逼姑娘季德麗亞嫁給自己,感到忿忿不平。次日婚宴上,男青年巴西琉突然出現,用劍刺穿了自己的胸膛,並要求臨終前與姑娘結婚。堂吉訶德認定男青年的要求和作法合情合理,富豪也沒有辦法。於是,在神父的主持下,兩位年輕人舉行了婚 禮。殊不知這位男青年所用之劍原來是一根灌血的鐵管子。富豪卡麻丘明白自己被欺騙,想上前拼命,被堂吉訶德和衆人阻止。作者借這個有趣的故事,一方面揭露了剝削階級的蠻橫無禮、爲所欲爲,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堂吉訶德兩重性的個性特徵,表現了堂吉訶德正直、善良的一面。

作者在描寫卡麻丘的筵席時,也毫無掩飾地批判了他們的揮霍無度和荒淫無恥:“整棵榆樹做成的大木叉上燒烤着整隻公牛,燃燒的木柴堆得像座小山。柴火周圍放 着六隻燉肉的沙鍋……一鍋子就能吞掉屠宰場上所有的肉。”“各種禽鳥野味數都數不清”。“白麪包堆得像打麥場上的麥子,幹奶酪漏空着砌成了一垛牆。”其奢 侈腐化、鋪張浪費場面令人咂舌。

堂吉訶德本是一個衣食無憂的鄉紳,卻不安分守己,一心想當一個除強扶弱的遊俠騎士,建功立業。爲達此目的,他趨炎附勢,主動向封建貴族獻媚取寵,結果卻遭到戲弄和屈辱。作者旨在表明,在這個污穢的社會,“世人多半是瘋子。”堂吉訶德曾詼諧地對桑丘說:“讓他們管我叫瘋子吧!我還瘋得不夠,所以得不到他們的 讚許。”堂吉訶德的可笑,反映了世事的可嘆。

  堂吉訶德的讀後感500字篇2

西班牙宏篇鉅製《堂吉訶德》堪稱一部喜劇大全,塞萬提斯可謂世界一流幽默大師。作者“所運用的嚴肅的諷刺手法,是一種特殊的天才,很少人能夠企及。”新穎的構思,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情節,詼諧的語言,極盡諷刺嘲弄之能事,把人們帶入一個幻想與現實嚴重衝突的喜劇世界,不時讓人捧腹大笑。西班牙國王裴利普三世在王宮陽臺上看見一個學生一面看書一面哈哈大笑,便斷定這學生一定在看《堂吉訶德》。

西班牙曾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16世紀卻經歷了一個從輝煌到沒落的過程。一方面,君主專制王朝爲了維持封建統治,極力宣揚騎士精神,致使騎士小說氾濫成災。另一方面,有識之士在反思國內現狀時發現,騎士時代的荒唐舊夢對經濟社會影響極大,清新的人文主義思潮驟然興起。在這種背景下,便產生了最具諷刺意義的傑作《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諷刺手法的藝術魅力,留給人們無盡的思索和雋永的回味。英國十九世紀批評家海茲利特認爲《堂吉訶德》“這個可笑的故事掩蓋着動人的、偉大的思想感情,叫人失笑,又叫人下淚。”英國小說家斐爾丁在他的劇作裏曾表達:“世人比堂吉訶德還瘋得厲害。”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曾給予《堂吉訶德》很高的評價,並在著作中經常引用小說中的人物和事件闡明自己的觀點,並在論戰中運用帶有諷刺、幽默意味的情節嘲笑和揶揄對手。

《堂吉訶德》的諷刺手法,突出表現在以毒攻毒,塑造了一個逆歷史潮流而動,極具喜劇性的悲劇主人公堂吉訶德的形象,通過其荒誕滑稽的單打獨鬥,鞭撻了騎士制度的罪惡靈魂。

50多歲的吉哈諾是拉·曼卻一個村上的窮紳士,迷戀騎士小說,認爲書上寫的都千真萬確。於是,效仿做一個遊俠騎士,消滅世上一切暴行,以求功成名就,名傳千古。

這個窮紳士的外形和裝束十分逗人:又高又瘦,穿一套擦洗過的生鏽發黴的甲冑,戴一頂拼揍起來的頭盔,蒙着硬紙糊成的眼罩,手持古老過時的長矛和盾牌。他的性格也非常古怪:像孩子一樣,被騎士小說牽着鼻子走。按照騎士小說主人公的作法,給自己起名堂吉訶德,又給瘦骨嶙峋的劣馬起名駑騂難得,並把自己暗戀的養豬村姑定爲意中人,取了個公主意味的名字杜爾西內婭。

作者描寫的這個遊俠騎士堂吉訶德,和以前騎士小說中年輕魁梧、英俊瀟灑,騎着高頭大馬,手持精良武器的主人公形成鮮明對照。

  堂吉訶德的讀後感500字篇3

如果說堂吉訶德的存在於他本身是一出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

“你的運道決對不可能久長,轉眼之間就會處處遇災殃,你的喜悅不過是夢中幻想…”

也許是天意,或者更像是註定了的,公爵家的女僕一時戲言唱出的詞句,竟成了拉曼查的紳士堂吉訶德騎士生涯的真實寫照。而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則以前所未有的清晰與殘酷展現在世人面前。

主角

拉曼查的紳士,“好人”阿隆索.吉哈諾,因閱讀騎士小說而萌發成爲遊俠騎士,行俠仗義助弱扶貧揚名萬世的念頭,更名堂吉訶德,從此開始爲人所恥笑而又艱辛 的生活--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動彈不得,被馱在驢背上回到村裏;第二次出行最終以被人裝在木牢裏帶回村裏告終;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學士裝扮的騎士打敗後鬱鬱寡歡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終一病不起。

然而,堂吉訶德所走的道路,之所以爲世人所驚詫,不僅在於其艱辛,更主要在於其脫離現實。這其中,如果說“艱辛”是顯而易見的,那麼我要說它的“脫離現 實”是有現實意義和諷刺意味的—在當時或是今天,當一個人爲之奮鬥的希望無法達成時,我們怎麼說?--“深表遺憾”,而如果他依然走自己的路,我們又怎麼 說?--“他是個瘋子!”現實不像軟土可以隨意塑造,而活在現實中的人卻又不像鑽石那樣善於包持本色,更何況在今天讓鑽石發生變化也並非難事。

堂吉訶德在見到上古騎士的聖像後曾說過這樣的一番話—“……這些聖人和騎士在世的時候跟我是同行,也就是行俠仗義。我同他們的區別在於:他們是聖人,爲神道而戰;我是凡人,爲人道而戰。他們憑藉自己的驍勇贏得了天國,因爲天國是需要經過努力才能進入的;而我,直至今日,我還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辛勞換回了什 麼……。”是的,憑這樣的夢想是不會換回太多榮耀或幸福的,然而,有着這樣的夢想難道是一種罪過嗎?試問一句,作爲人就不應該有這樣的理想嗎?然而現實卻又告訴我們什麼?它說,“不”。

所得

就讓我們來看看他究竟得到了什麼吧—傷痕,這只是他所得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難以言表,不是不能,而是不忍。不然,就聽聽這位好先生是怎麼說的吧—“噢, 先生!但願上帝能饒恕您,因爲,想讓世界上最爲幽默的瘋子恢復神智無疑是對天下人的冒犯。先生,您難道不明白一個神智正常的堂吉訶德可能有的益處絕對抵不上他的瘋癲言行帶給人們的樂趣嗎?……他的每一言每一行可是都足以化愁苦爲歡顏啊……”這算什麼?對他的感恩還是讚歎?但這就是世人給他的賞賜。

再來看看他的侍從又是怎麼說的吧—“說實在的,說實在的,我端詳過您老人家好多回,從腳尖一直到頭髮梢,沒發現您有什麼招人愛的地方,反倒覺得您挺嚇人的…您老人家無美可言…”…

無需再看別的,以上就足以說明人們對他的感情而我們的騎士他的所得又是多麼的豐厚。

最終

有哲人說,以爲世事能夠一塵不變純粹是癡心妄想,恰恰相反,一切都像是在輪轉,確切地說是周而復始。春去而夏來,夏初則酷暑至,繼酷暑的是清秋,接清秋的 有寒冬,冬過重又見陽春,歲月就這樣反反覆覆地循環不止。唯獨人生有限,猶如流光般地倏忽,去而無返,直抵永無盡期的冥世。

  堂吉訶德的讀後感500字篇4

小說是敘事的藝術、語言的狂歡、形式的建構、精神的創造,(未編輯)關於堂吉訶德讀後感。在滾滾而來的商業化潮流中,在日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當代小說普遍呈現出急功近利、膚淺單一的媚俗特徵,大衆滿足於描述“身體寫作”的庸常快感、展示官場爾虞我詐的明爭暗鬥、偷窺他人的情感隱私和閨房細節。我們的某些網絡寫手可以上九天下九泉,神遊化外,穿越時空,但惟獨對當下的現實缺少關注,人心存在隔膜,文學已經淪落爲一種譁衆取寵的伎倆、傳遞蒼白趣味的符號。在這種情況下,重讀經典便成爲我的選擇,這幾天,我在重讀《堂吉訶德》,從乍開始時往往有忍俊不禁的會心微笑,到最後掩卷沉思,展開想象,積了些管見,雖不免貽笑於方家,但本着“奇文共欣賞”之精神,也來談談。當然,對《堂吉訶德》的評價,歷代不乏其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譽之爲“這是人類思想產生的最新最偉大的文字,這是人所能表現出的最悲苦的譏諷”,信然。   一、理想之輕,現實之重。

小說的主人公原名阿隆索.吉哈諾,一個破落的鄉紳,他家裏收藏了三百多本風靡當時的'騎士小說,早晚廢寢忘食反覆閱讀,深受“騎士精神”流風遺韻的浸染,於是成天幻想着躍馬舞劍,去江湖上鋤強扶弱、秉公仗義、揚名立萬,實踐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在五十歲的風燭殘年,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撿出一副簡陋破爛的盔甲,自命爲堂吉訶德,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騎着一匹瘦馬,“仗劍去國”踏上了漫漫征途。儘管堂吉訶德所在的時代早已邁過了“騎士”盛行的中世紀,“騎士小說”更是虛擬的場景再現,但在一種根深蒂固的幻想支配下,他以內在熱情爲驅動力,以崇高信念的名義,與臆想中的“敵人”進行了無數次戰爭:風車是巨人,羊羣被認爲是軍隊,理髮師被當做武士……塵世的一切,在他的腦海裏被再解構而賦予了“騎士小說”的場景,他在這個“着魔”(堂吉訶德語)的世界裏,鬧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趣聞。

由於個人能力的欠缺,他的三次出行都鎩羽而歸:第一次“俠客行”被人打得無法動彈遍體鱗傷,被馱在驢背上回到村裏;第二次被人裝在木牢裏帶回村裏;第三次出行被同村學士裝扮的騎士打敗後鬱鬱寡歡地重回故里,最終一病不起。臨到終了,堂吉訶德終於幡然醒悟,在遺囑上諄諄告誡她的侄女不要去閱讀騎士小說受其荼毒。

  堂吉訶德的讀後感500字篇5

《堂吉訶德》一個接一個妙趣橫生的幽默故事,是作者諷刺手法的充分體現。它通過描寫堂吉訶德的所作所爲,暴露不同階層的各人情態,同時也展示了一幅廣闊的西班牙社會生活畫卷。重要的是在這些故事的後面,攤開了那個腐朽社會的病歷,暴露了那個病態社會的醜惡現象,使人們在笑過之後掩面思索:封建君主統治下的 西班牙已病入膏肓,只有切除毒瘤,才能挽救這個社會。

堂吉訶德主僕二人第一次出行時,遇見一個地主不但不付給牧童工錢,還把他綁在樹上進行毒打。於是,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按理應該當場討回公道,然後將孩子救出虎口,可堂吉訶德卻仿照騎士的做法,只要地主發誓償還拖欠牧童的工錢。豈料,他們剛一離開,地主便以十倍的瘋狂,重新把牧童綁在樹上,打得更慘。 作者通過這個故事,揭露了西班牙不公平、不人道的社會現象。15歲的少年,本應在窗明几淨的學校裏安心讀書,由於生活所迫,只得給地主放羊養家餬口,不僅 拿不到工錢,反遭毒打虐待。作者借這個故事,將一個弱肉強食的君主專制社會,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表達了自己對統治階級的無比憎恨和對社會底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堂吉訶德在途中遇見一隊被押到海船上做苦工的12個囚犯。他認爲,人生來是自由的,不應當強迫他們做苦工。於是,打倒了押送的士兵,解救了犯人,並命令他 們扛着卸下的鐵鎖鏈去拜見他的意中人杜爾西內婭,報告自己的豐功偉績。犯人們不但不從,反而恩將仇報,以雨點般的石頭作了回敬,還搶走了他們的衣物。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目睹了西班牙社會危機四伏、民不聊生的真實面貌。那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社會:音樂家變爲盜馬賊,白鬍子老人成了皮條客,流氓、騙子、強盜橫行 於世。

塞萬提斯正是運用諷刺的手法,通過講述那些荒唐滑稽的故事,用笑的武器來打倒惡人惡事,揭露西班牙社會黑暗腐朽的本質。

在資本主義萌芽開始顯露的歐州,住店付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堂吉訶德仿效騎士小說中的人物,竟在客店白吃白住,一走了之,使得侍從桑丘受到莫大屈辱。桑丘被人用毯子兜了起來,忽上忽下地拋耍,堂吉訶德只站在牆外高聲叫罵,也未能營救。

飲用葡萄酒是歐洲人的生活習慣,酒袋則是實實在在的盛酒用具,連孩童都不會認錯。堂吉訶德在住店期間, 卻偏偏說這些酒袋是巨人,掄起劍亂砍一通,使大量的紅葡萄酒白白流掉。店主見此情景,怒不可遏,揮拳將其痛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