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精選39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精選39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

"生命裏有着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題記

平凡,是我們生而爲人的本色。

輕輕捧起一抔黃沙,揮手撒向天際,頃刻之間沙土瀰漫着這一望無涯的黃土高原,籠罩着那個貧瘠卻又不失夢想的時代,猶如一陣狂風颳來,讓奮進的人們神經繃緊,緊緊屏住呼吸,心中卻依舊歌唱着屬於自己的歌…

或許歷史的輪迴從未遺漏每一個激進的年代,哪怕這個年代它充斥着貧窮、無奈、以及恐懼,哪怕這個年代曾讓許多有理想的人們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性的自卑與懦弱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相反地我們應用另一種眼光去欣賞它。那種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來的自卑裏的堅強讓我們敬畏,因爲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是一種僅有這片漫漫無際的黃土高坡才能哺育出來的靈魂。

平凡的牢籠,禁錮不了人的信念與堅持。孫少安的一生所經歷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裏來來回回,命運裏接踵而來的卻是無情的打擊,在那麼貧窮的生活裏,一次又一次的沖垮了少年堅硬的脊背,但他卻不曾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中迷失自我。少平對於前途的不懈奮鬥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是留給後代珍貴的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鬥不息、堅韌不拔,和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孫少安用他如同洪水一般卻又不失平靜的一生書寫了一個偉大的真理: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就不會被打垮。

在文化屬性中透視社會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亦或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則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被理解爲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在這平凡的世界裏,生長在黃土高坡上的他們,飽經那個時代的迷惘、絕望、無奈,卻依舊有着一個個不平凡的靈魂,因此保持生命的平凡,找到生而爲人的本色,何嘗不屬於強勢文化的範疇呢?

"擡頭望,桃花依然紅,柳絲照舊綠;低頭看,青草又發芽,水流還向東。可是,景似去年景,心如冰火再不同!"人生有太多的記憶,我們無法釋懷,這是上蒼在創造人的時候給予我們的一份特別的禮物。就像那個時代留下的黃土高原驚心動魄的貧困和在貧困的日子裏生生不息的人們。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

《平凡的世界》,這書名實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種洗盡鉛華,塵埃落盡的感覺,是一個有着豐富的人生經歷的人,在經受了各種苦難的折磨之後,回頭再望來時路的時候,所表現出的一種寬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纔是生活。戲臺上的情節是濃縮的,天上一天,人間一年,所以纔有那麼緊湊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銘心的愛,刻骨的恨,當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有凌雲壯志,也有頹唐消沉,這纔是活生生的人,這纔是生活。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裏面包容了路遙太多的寫作功底和技巧。他對農村的熱愛,對中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讚揚,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顯現。他不忘記歌頌中國農民那一顆質樸的心,敢於拼搏,敢於吃苦的精神。不忽視屬於農民的那種特有的愛情傳達方式,以及由於文化差距而引起內在素養不同而造成的愛情悲劇。

生活本身就是無數庸常瑣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身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通篇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長曆程。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同樣沒有傳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髮展的,讓讀者覺得真實,覺得可信,給人美感的同時,給人以激勵,給人以震撼,直寫到人的靈魂深處去。

孫少安,是個耿直、質樸的農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責任心,同時血氣方剛,真心地愛着潤葉。但是,卻因爲他身爲農民,而潤葉卻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潤葉面前表現出退縮。愛,卻沒有勇氣,愛,卻自卑。他,最終錯過了潤葉。同樣,因爲他的小農意識的侷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後,生活便代替了愛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實的生活了。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無不讓人惋惜。那麼好一個姑娘,受過良好教育,活潑,勇於追求,熱愛生活,愛着孫少平。卻最終生命賦予她只有那麼短短的二十幾年。後來,一切都很平淡,沒有轟轟烈烈,我們卻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它在我們心裏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間還有太多農村世故人情的描寫,同樣非常現實與逼真,向我們展示了農村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農民特有的心理。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着實是一本太好太好的書。當然,自己感受才最具有說服力。裏面還有太多的蘊涵豐富的內容,等待大家去挖掘。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

《一般的國際》——這是我迄今爲止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最仔細看的一本小說。“一般的國際”裏有一羣不一般的人,是這羣不一般的人組成了這一般的國際,讀完這本書後人的魂靈或許得以淨化,或許還會改動你現在的許多主意。

《一般的國際》,全景式地描繪了我國現代城鄉日子,通過雜亂的對立糾葛,以孫少相等人爲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一般人們的形象,人的自負、自強與自傲,人生的鬥爭與鬥爭、波折與尋求、苦楚與歡喜,紛亂地交錯,讀來令人迴腸蕩氣。

路遙爲咱們敘述地不只僅那個長遠的時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崇奉和尋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品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具有願望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一般的國際》,它會讓你懂得:雖然命運是那樣的不公,雖然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平,可只需你能夠百折不撓、艱苦鬥爭、一往無前,終能取得終究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一般的國際》,它會讓你懂得愛惜。

路遙在教會咱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久。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終究只會絕了自己。見風轉舵,攀龍附鳳,均爲自私使然。終身若僅僅這般地日子,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咱們要有獨立的質量,雖然你可能會遭受孤單。孤單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需你確定了自己的抱負,那麼安然面臨孤單,將是你一往無前終究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咱們不用竭盡生命去做一個美麗的人,但應竭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美麗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油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終身。

我想咱們每個人都該看看《一般的國際》,傾聽那些長遠的聲響,或許那樣,咱們會在這個因願望日益脹大而歪曲的時代,趕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咱們還在悵惘…我吃力的捧起它翻開榜首頁時,就被一個雨雪描繪的局面招引住了:“……細朦朦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繁淋淋的飄灑着……”我喜愛景象描繪,給人美的享用,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榜首感觸。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季,冬季又到春天,過度的非常天然,跨過了近10年的時節改變,相同的時節不同的方法描繪,讓我大覽雄圖。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4

讀完了《平凡的世界》,我的心久久無法平靜,也許我所讀的並不是一本書,而是人生。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以“農二代”的視角打開了發生在黃土地上的社會畫卷,在這一代人的更替中見證了社會的變遷以及思想的轉型。放下這本書,我還是放不下少平少安兩兄弟的奮鬥拼搏人生。

少平是一個堅韌不拔、不向艱難和窮困低頭的人,我從他身上嗅到了一種勇敢、堅強、刻苦的味道。他一頓只吃一個黑饃饃,加上生活家庭重擔的壓迫,導致他嚴重營養不良。而正是這樣一個瘦弱的身體,卻有着一顆不甘於爲農民的執着的心。在學校,學生們上課的時候非常少,即使上也就是上一些政治課,少平便利用這段時間看一些中外名著,這打開了他的視野,也讓他有了一顆嚮往另一個“世界”的心。而小霞的出現,引領了他按自己的心走下去。《參考消息》在那時是一本政治信徒所必備的,小霞則爲少平提供了這重要的新聞報紙。兩個人也在對國家大事思想的交流中產生了友誼,並漸漸互生情愫墜入愛河,雖然結局是可悲的,但過程是值得人細細回味的。隨着社會的動盪與穩定,少平也確定了自立的人生,完成了從一名高中畢業生到煤礦工人的轉化,讓自己的心靈在平凡的世界中昇華開花。

少安也許比少平活得更爲艱苦,在家庭的重擔、村大隊的勾心鬥角中前行並有聲有色地活着,在當時充滿矛盾與瘋狂的時代是極其不易的。他有着商人的頭腦和不甘於貧窮的內心,在觀察到燒磚有賺錢的前景時,作爲一個農民他果斷地開始了生意經。但因爲技術人員的失誤,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磚窯毀於一旦,一時失敗的打擊、同村人的白眼都落到了這個不到三十歲的青年身上。然而,少安並沒有放棄,又重新來過,這次付出終歸得到了回報,日子紅火起來的他成了鄉親們羨慕的“冒尖戶”。心胸寬廣的少安並沒有計較村民們的白眼和背叛,他收留了村民並捐款建造了學校,貢獻於社會,也報效了祖國。在一切都和和美美時,命運之神似乎有意玩弄這個善良積極的小夥,他的老婆秀蓮患上了肺癌,這之後的人生也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斷地默默書寫着。

這對兄弟是這本書的靈魂人物,他們對勞動的尊重、對生命的拼搏、以及對人生不甘的訴說都深深地感染着我,給我精神的寄託。我想,即使時代在改變,從少平少安身上彰顯出來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並從靈魂深處敬仰的。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5

路遙,一個不平凡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一部不平凡的作品。

事實上,路遙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就有了不平凡的經歷,他本爲平凡之人,亦是貧窮之人,但他人窮志不窮,以他的磨難,以他的意志,以他的親身經歷、切身的體會,寫下了這部平凡之作,使人深受感動、觸及內心。

他創作成功之後,物質上應該很富有了,但他仍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用度的擔優,直至最後幸福的病逝,至少一點,他精神上是富有的,人生是完美無憾的。

《平凡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

這部不朽的作品,讀了讓人忘不釋手,以至於我反覆讀了兩篇,心中涌起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竟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沒有資格對它評述,只有被它感動。

我們平凡的人,每日都爲着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生老病死勞頓着、困惑着,似乎忽視了情感的交流、缺乏了精神的追求呢?

其實不然,我們平凡的人,以我們平凡的經歷,每個人都是有思想、意識和追求的,只是多數人沒有去認真體會、感受和思考,從而感到一生就是渾渾噩噩、彷徨不已。《平凡的世界》,他讓我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讀了《平凡的世界》,讓我耳目一新、豁然開朗,只有認真對待人生,生活才能給你以回報,只有認真對待工作,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前面的路不是隨時鋪就鮮花的,而是靠自己一滴汗水一份心情澆灌出來的!

讀了《平凡的世界》,也讓我深深反思到了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作爲我們多數普通的人,都在以一種補償的心理來教育子女,怕他們吃苦受難,什麼都給他們代勞,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沒有波折的經歷,就不會忍辱奮進,這樣的孩子,會缺乏感恩之心,缺之責任擔當精神。

《平凡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這個家庭爲了共同的目標,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挫折面前不氣妥,生生不息,戰鬥不止。作爲企業,亦應如此,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企業當成一個家,把自己當成這個家的成員,以家庭成員的身份爲這個家盡心盡力,企業一定會無往不前,戰無不勝!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6

天賜我一雙翅膀,就應當展翅翱翔,滿天烏雲又怎樣,穿過去就是陽光。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爲他生活的那個世界奮鬥,這就是我看過《平凡的世界》後的感想。

在文章中,孫少平是一個社會的普通人民,但相對於那個時代,那樣的環境,他也不是平凡的,他是一個受過高中教育的人,也是一個熱愛文學的人。但他並沒有因爲自我是高材生而自傲,也不好高騖遠,他放下了自尊,拾起了自信和堅強,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揣着他喜歡的書去攬工,他認識到自我的平凡,最終成爲了一個出色的煤礦工人,一個高中畢業生最終成了工人令他不甘,可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尋找人生更深層次的自我價值。

在生活中,貧窮或是成績的好壞會讓許多有夢想的人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的自卑和軟弱我們沒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們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去學會欣賞,那種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的自卑的堅強令人敬畏。我們無法預知、決定自我的命運,但我們能夠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把此刻腳下的路走好,我們要讓自我生活得歡樂,不是那種像笑話一樣轉瞬即逝的歡樂,是那樣發自肺腑爲自我的成就而驕傲的會心的笑容。當停下的時候,也不能忘了,別人還在奔跑。

孫少平選擇了離開故鄉,闖出自我的一片天,他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自我選的路就算是跪着他也會走下去。他樂觀的心態,和對生活的熱愛支持着他在陌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總會聽到某些事情,大學生因爲某次失利,實習時的壓力而選擇自殺,他們拋棄了生活,這並不值得,生活也拋棄了他。生命不是一場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沒有重來的第二次機會,走過了就無法回頭,所以必須要做無悔的選擇。熱愛生活,珍惜生命,不拼搏一下怎樣明白自我的潛力和無限可能,無論遇到怎樣的窘境,都不能逃避,人生的舞臺大幕隨時可能拉開,我們最好的選擇是去演繹自我的一臺戲。

我期望,每一天早上叫起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僅有永不休止奮鬥的人生,纔是不平凡的,這纔是生活的本色。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7

平凡的人物,在這平凡的世界,走着平凡的道路,過着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物,在這平凡的人世,有着平凡的夢想,有着平凡的追求;可是奇妙的是,平凡的人物,在這艱苦的歲月,卻有着不平凡的精神,有着不尋常的毅力;平凡的人物,在這艱難的時代,卻有着過人的執着,有着異人的魄力。

孫少平的目標雖小,孫少安的夢想雖簡,但是他們的精神可嘉,他們的志氣可揚。他們都一樣,一樣的堅強,一樣的勇敢,一樣的善良,一樣的樸實,一樣的真摯,一樣的真情。他們把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演繹的爐火純青;他們將艱苦奮鬥,不忘初心的傳統美德表現得淋漓盡致。兄弟兩個用不怕艱難險阻,一直勇往直前的毅力在戰鬥着,抗爭着,奮進着,前進着;兄弟兩個一直在努力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始終在遵循着自己內心的渴望,一直在堅守着自己的本性,始終在追尋着自己最初的夢想。

《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不是運氣,不是意外,不是僥倖,不是虛名,相反,他是一種最公平,最真實,最有價值,最有說服力,最有肯定力的獎項。在專家心中,在能人心中,在作者心中,在讀者心中,這本書是一本經典,是一本佳作。這本書的情節設置也好,人物寫照也罷,都是勞動人民的真實寫照,都是現實生活的直觀反映,都是歷史事件的重新演繹,都是人類進程的寶貴財富。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人性的高度,人性的視角,人性的解剖,人性的反思,從這一點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一直在傳達着一種精神,一種把苦難轉化爲潛行動力的堅韌精神:一種平凡人物克服種種艱難困苦的奮鬥精神;一種即使在絕境生存卻依舊保持美好心靈的可貴精神;一種自強不息,頂天立地,永不言棄的頑強精神:一種堅持不懈,敢於同命運作戰的抗爭精神;一種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昇華自我的道德精神。

正如書中所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不如意與不順心,我們只有自己振作起來,自己勇敢起來,纔會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接受暴風雨的襲擊,而不論結局是好是壞,我們都可以心安理得的對自己說,我不曾後悔過,不曾遺憾過,不曾退縮過,不曾懈怠過。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8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樣平凡而真實的書,只是在那個黃土高原上一個不起眼的雙水村的小寨,沒有驚天動地的撕殺,只是在默默的訴說裏傾訴着融融的親情,沒有蕩氣迴腸的情節,只是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裏娓娓訴說着平凡的世界裏平凡人們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愛的種種用那陝北風情徐徐道來。《平凡的世界》裏全是那些我們所熟悉的情節,雙水村、埡子口,黃源縣,以及那些窖洞,一種溫馨瞬間襲來,無形中己溫暖了我們的心,所描繪的是濃濃的愛,對土地,對父老鄉親,對親情、對友情、對愛情以及對人生的追求與希望。

它描繪的是一幅愛的篇章,對親情的愛,少安與他的父親:當他在參加全縣升國中的考試中,名列第三被錄取的時候“他的父親在他面前抱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的告別了,他多麼的不情願呀,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不願斷送他的前程…。”或許,我們的印象裏,父親總是高大與堅強的象徵,又有誰能夠明白那笑容背後的艱辛與無奈?可是少安知道,爲了那個家他犧牲了太多太多,沒日沒夜的忙碌,他是一個多麼有情有義的男子漢呵!還有妹妹蘭香與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誼,一個平凡的環境,一個一包亂的家卻只因那相扶相攜的親情而變的富有…

也正如史鐵生所說的:“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

當今社會那些好吃懶做的年輕人,實在是慚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這些人實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點困難就自暴自棄,輕視生命,絲毫經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驗,典型的溫室裏的花朵,實在可悲。因此我們應該學習那種自立自強,奮鬥進取的精神,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最後,以路遙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無休止的奮鬥,只有認定了目標,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纔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9

平凡才是最真實的生活,而真實的生活裏離不開親情、友情、愛情,或許這部書描寫的年代離我們很遙遠,或許主人公們經歷的種種困苦與艱辛我們也很難感同身受,但是無論時代怎樣的變遷,社會怎樣的發展,家、親情始終都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們身之所寄,心之所繫的地方。

《平凡的世界》這部書圍繞着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的生活來展開,他的家雖然貧窮但卻充滿着人情味,即使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如意但是也磨滅不了家人之間最溫馨最真摯的感情。

孫少平的生活充滿着貧窮、困苦、挫折與不幸,但是艱苦貧窮的環境和身體上的勞累並沒有將他擊垮,我想除了他自身的上進和對平庸生活的不甘外,支撐他在重壓的生活下頑強抵抗的就是家和親情。親人帶給他的動力和親情的溫暖讓他充滿力量,家始終是他堅強的後盾。

有了精神的寄託和爲之奮鬥守護的家和家人,他更加的無所畏懼更加的有擔當。其實除了孫少平,孫少安對家人的付出更讓我動容,他是家中長子,養活一家人的責任重重的壓在他的肩上。少安的愛情也是爲這個家付出的一個犧牲品,揹負家庭重擔的他,無力去爲自己的愛情抗爭,因爲他知道再美好的愛情也換不來家人吃飽穿暖的生活。少安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他說:人啊,該在什麼位置就應該在什麼位置。他放棄了潤葉,但無論如何他都拋棄不了他的家人,他知道生活的苦,知道莊稼人的累,所以他一個人承受這苦這累就夠了。他不想弟弟妹妹們再因爲貧窮放棄讀書,不想弟弟妹妹們重走他的老路,所以他再苦再累也想供他們讀書。

其實除了少安少平,孫家的每一個人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家人之間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支撐。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活着,這種親人之間的感情是多麼重要,即使人的一生充滿坎坷和艱辛,只要有這種感情存在,也會感到一種溫暖的慰藉。假如沒有這種感情,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多麼悲哀啊………”這句話看似簡單,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深刻體會得到的。

從書中所展現給我們的親情,我們應該想到我們自己,我們可能一出生就享受優越的生活,理所應當的享受着親情帶給我們的愛和溫暖,但是有時候我們卻把最壞的情緒、最壞的脾氣帶給我們最親近的人,從小到大家人、特別是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我們爲他們卻做的很少很少。

世間最純粹的感情便是人間親情,希望我們的親人仍在我們身邊的時候,好好愛他們,好好珍惜這份平凡而偉大的親情。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0

“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翻開《平凡的世界》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句話。這是路遙的絕筆之作,在書裏,我們更能深深感受到,路遙對於生活的那份執着與熱愛,他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和情感,用生命詮釋着每一個文字,特別是着力塑造的人物的真實形象常常影響着我對平凡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每翻到這本書的任何一個人物或者一個故事,讀後都會讓人浮躁的心靜下來,重新得到洗滌,更會被書中每一個人物的命運牽絆着,引起共鳴。

我很喜歡書中的兩個人物:孫少安和孫少平。哥哥孫少安性情淳厚朴實,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腦袋靈活,勇於進取。他雖經歷重重磨難,但從沒有放棄也沒有退縮,憑藉着自己堅強的毅力和智慧的雙手,樂觀地去生活,最終讓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都過上了好日子。弟弟孫少平更是可愛,他雖在上學時受盡了無數的磨難,甚至在填不飽肚子的情況下仍堅持着自己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作爲讀者的我除了隱隱的心疼,多的是敬佩。最終這位了不起的年輕人終於勇敢地走出農村,奉獻着自己對生活的熱忱,在煤炭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雖然這只是文學創作,但它卻與現實是那麼驚人的相似。他們的性格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這對兄弟都有一顆善良、進取的心。雖然出身貧寒的家庭,但正是這貧寒造就了他們的堅強。

雖然這只是文學創作,但它卻與現實是那麼驚人的相似。人們常說,不吃苦中苦,難爲人上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練才能取得成就。這將對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帶來很大的益處,雖然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不能因爲平凡而不去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戰,努力的進取,在平凡中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不平凡。孫少安和孫少平的成功和堅持,都源於對生活的愛,才讓他們一直對生活抱有激情,直至越挫越勇,走向成功。

重溫《平凡的世界》,不僅淨化了我的心靈,也讓我意識到了一個平凡的人怎樣才能獲取生活的認可——那就是永葆自己的真誠和善良。作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工作雖平凡,我們的對象就是一羣可愛的孩子們,祖國的花朵們;只要我們對孩子們付出全部的愛,精心呵護、培養、讓他們快樂地成長、成才,那我們收穫的將是最大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1

生命裏有着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貧瘠厚重的黃土高原上曾經有這樣一羣苦難的人,他們機械式地生活,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今天一個政策可以塑造他們,明天一個決定也能夠摧毀他們。幸運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只能提心吊膽的生活着,不敢有一絲作爲。他們樸實平凡的就像腳下的土地、風中的塵埃,他們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身體裏蘊藏着無窮無盡的力量。但他們守舊、落後、睏倦、貧窮,就像煙波浩渺的海綿上隨波逐流的船隻,沒有方向,沒有出路,人生只能任由命運擺佈。這種無助的感覺就如同青藤紮根在心裏,越揪越緊,以致讓人窒息。

本書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爲中心,形象地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爲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難的人們。

當少安因爲無錢讀書而退學,獨自承擔起家庭,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麼的讓人惋惜,對於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爲了家裏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他的潛意識裏認爲自己給不了潤葉幸福,他知道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他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並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並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在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

當少平在村裏不當教師後,他沒有向命運屈服,不願一生只爲填飽肚子而活着。少平青春的夢想和追求也激勵着他到外面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爲正式的工人,最後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盡心盡力地幹活,成爲一名優秀工人。但是,這一切絕不是靠運氣。在他闖蕩過程中,他背上的疤,告訴我們他付出了多少;他破爛的行李,告訴我們他的生活有多苦;黑夜中微弱的光芒,告訴我們他的求學精神有多麼頑強。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於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着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2

有人說,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覺得自我讀《平凡的世界》彷彿也經歷了這三重境界!

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那還是在大學學校裏。我幾乎一口氣讀完,能夠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我許久沒有遇到過的好書,它如此吸引我的原因,我想不外乎兩種感情——親切又活力。

和孫家兄弟一樣,我也是農民的孩子,自卑又自尊,平凡卻又渴望不平凡,努力想讓世人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可是,現實與夢想又是那樣的遙遠,情緒不免有些狂躁偏激,而又迷茫,讀完後的我精神上從未有過如此的充實,書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地不斷在我腦海中浮現: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倆,金波、田曉霞……哪一個不是經過勞動體驗到了創造的幸福?我覺得這本書是爲我而寫的,他們直面生活,熱愛生活,不斷追求自我的幸福精神,讓我熱血沸騰!

是的,人能夠貧窮,因爲我們有時無法選擇;人能夠地位卑微,因爲我們也以往努力過;人也能夠動搖,因爲我們無法避免受傷。可是人決不能沒有精神!每個人都像天上的星星,能有名的星星畢竟少數,無需渴望你在他人眼中的亮度,儘管努力發光就好。“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向向上燃燒”《平凡世界》就像一隻熊熊燃燒的火把,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讓我懂得:人們總會在許多地方遇到坎坷和磨難,可是,只要認真應對生活,努力過好每一天,那麼,在平凡的世界裏,也會有不平凡的的人生。

景色唯美!“人們驚異地發現,街頭和河岸邊的柳樹不知不覺到抽出綠絲;桃杏樹的枝頭也已經綴滿了粉紅的花蕾。如果留心細看,那向陽坡的枯草間,已經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時。

精神唯美!努力奮鬥、執着追求幸福的孫少平,不甘人後、勤勞致富的孫少安,死於洪災的省報記者田曉霞……這些可歌可泣的勞動者們就是在路遙筆下顯得豐滿而又光彩照人。

感情唯美!少安的農村感情,淳樸務實;少平的現代感情,浪漫悽美;田潤葉的感情,曲折美滿;田潤生的感情,超凡脫俗……包羅萬象的感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滋味。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3

即使春日的原西河解除了堅冰的,即使夏日裏縱橫的川道與溝壑綠意漸濃,即便秋日裏豐盈的收成遍野,即便冬日的風鞭無情地着山峁黃銅似的身軀,黃土高原的風沙依舊,人情依舊,日子也依舊如河水般流淌,不復西歸。

翻開這本書,自覺有與衆不同的氣息撲面而來,恰似黃土高原特有的泥土芳香。在這裏,日子平凡着:黃土高原平凡地經歷着每一個春夏秋冬,春播秋種;平凡地看着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新生;平凡地看着凜冽的寒風揚起一抔黃土,暖意襲來又降入塵埃。日子不平凡着:不平凡的孫少安鼓足勇氣辦起磚廠;不平凡的孫少平地下入漆黑又無際的煤礦;不平凡的孫蘭香帶着一個少女的懵懂走出雙水村,走進大學,用知識另一個世界。

在這裏,日子難過着:難過地看着孫少平與田曉霞“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難過地看着孫少安與田潤葉“奈何緣淺,向來情深”;難過地看着金波癡唱《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待着他的姑娘,卻只留“此生空餘恨”。在這裏,日子歡欣着:歡欣地看着孫少安經歷挫折後重新崛起成爲鄉鎮企業家;歡欣地看着孫少平小心翼翼地領了第一桶金寄向雙水村,盼望着有朝一日憑己力箍一座窯洞;歡欣地看着蘭香收穫了學業與愛情。日子終歸,一天天好起來了。

世界平凡着,至少我們平凡着,大多數人平凡着。於是有多少人平凡着,就有多少人不甘於平凡,不甘於寒風吹走一切只餘黃沙爲伴。他們盡力擺脫平凡,然而這條坎坷又遙遙無期,似無際,沒有盡頭。

合頁,思緒綿長久久不歸。正所謂“開卷有益,掩卷沉思”,總有一些人令我們難以忘懷。有人身上透露着奮鬥的美麗,我於孫蘭香一邊苦讀一邊打工爲自己買一件衣服,自主不想勞煩家人,努力如她,勤奮如她。這又何嘗不像當下的我們,身處一個被稱作“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時代,仍要憑一己之力衝出一條坎坷的,憑一己之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有人身上透露着善良的美麗,我於奮身救人的田曉霞,身爲記者,救人跳入洪水的那一剎那,她已拋卻了個人的小家,把自己融入了這個大家庭。在她的身上,似乎總如太陽一般散發着正能量,傳遞四方。

其實,所謂平凡,不過是你一步一步走過這段漫長而遙遙無期的人生,最終歸於泥土;所謂不平凡,不過是盡了,你回首往事,笑對夕陽西墜的美好,最終歸於泥土,一方。平凡與不平凡,最終區別於你有生之年,是否盡你所能,行你所行,愛你所愛;是否走的每一步,都無悔於心。

一無所有,便是你奮鬥的理由。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4

是的,這個世界不乏英雄,這個世界不乏偉大,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在這平凡的世界裏,那些平凡而又懷揣着夢想的奮鬥者,都在無聲無息的爲自己的信條所奮鬥,每個人都將經歷苦難,苦難給人以深刻,苦難,催人成長,苦難,是人生的主旋律。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百萬字級,全景記錄了改革開放的那十年發生在中國的歷史鉅變,是一部偉大的史詩。

全書的主要人物,是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孫少安,是一個有擔當,有魄力的農民。他挑起孫家的大梁,幫助父親撐起了家門。在改革開放中,他抓住歷史機遇,在雙水村裏,闖出了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他是在改革開放中極具代表性的角色,有魄力,但是礙於家庭條件,他不能在外闖蕩,而是選擇了在農村裏做出一番事業,他無疑是有擔當的男子漢,但他礙於文化水平,眼界侷限,以家人幸福爲終身的奮鬥目標,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年人,擔起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

但本書的主人公,是他的弟弟,孫少平。孫少平,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家庭貧困,讓他天生自卑。他熱愛讀書,他渴望大世界,他渴望苦難的磨練。他在思想上的自由,與現實中的窮困相矛盾。他是改革開放中,更爲進步的角色,作爲出生於農民階級的知識分子,有文化,但沒有機遇,他在極端條件下的人生奮鬥,讓他有了對於生命更加深刻的理解,讓他對於生活採取了更爲積極的態度。他,無疑是那些艱難爬行在社會階級上的人的豐碑。這些閃耀在孫少平這樣普通人身上的優秀,更加讓我們堅信:平凡的世界裏也可以活出不平凡的偉大,關鍵在於對於生命是否有深刻的理解。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太多,太多對於生命不一樣的見解,讓我明白,即使是活在普通甚至貧窮的家庭裏又如何,這隻會讓我們有更多的關於生命本質的理解。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路遙先生說:“人民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我們棲息在它的枝頭就情不自禁地爲它歌唱。”

而作爲一個平凡的人,我們應該爲自己努力奮鬥而取得的勝利歌唱。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5

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平凡的,普通的,生活在其中的你,每天都是不同的,生動的。許多的小事,給每一天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因而呈現了色彩紛呈的,你的平凡的世界。

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那個人也要爲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以奮鬥之火苗,點燃理想之燈。夜空因熠熠生輝的繁星而絢麗,人生的夜空中如果有了理想之星,那麼也會散發出奪目的光輝。沒有理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是可悲的,是平庸的。所以,我們要仰望星空,尋找到自己內心堅定的理想和信仰。如果有了理想,就該以奮鬥的姿態,以汗水和努力去澆灌理想之花,使之怒放,使之芬芳。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 就是路遙。他1949年12月3日出生於陝西省陝北山區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這一出身背景爲路遙日後創作《平凡的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平凡的世界》 的扉頁上寫着這樣一—句話 :“謹以此書 ,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貧窮,貫穿了路遙的一生。即便如此,路遙也擁有着文學創作的理想。在艱難的處境下,先後完1991年,路遙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裏, 完成了百萬字的長篇鉅著一《平凡的世界》 。憑藉着這部小說,路遙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理想!是理想讓平凡的生活波瀾壯闊,讓平凡的生活大放異彩,讓平凡的生活散發出崇高的光輝,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裏如此寫道:“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正如他所言, 書中的人物孫少平、孫少安、田曉霞都在用自己的奮鬥和拼搏來守護自己的理想,書寫自己的人生篇章。正是有了理想和奮鬥,他們才成了平凡的世界裏不平凡的人。還有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人和他們一樣,因爲向着各自心中的理想努力奮鬥,使自己的平凡世界流光溢彩。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着淚,一讀再讀。時光不會辜負一個懷着理想而努力的人,生命中的不期而遇,都是自己努力奮鬥的驚喜,“只有永不遏制的奮鬥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的凋謝!”青春是一抹最美的陽光,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裏選擇安逸。熱血青年更應富有朝氣,爲青春書寫壯麗詩篇。心中有夢,未來可期,所以披星戴月,風雨兼程!

“只要春天不死,就會有迎春的花朵年年歲歲開放。”只要心存美好的信念和希望, 永遠永遠,世界不會單調。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 纔是唯一的答案。”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6

每當收到挫折的時候,我都要讀一讀《平凡的世界》,它讓我明白: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應該笑着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的表現中國當代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在近十年的廣闊社會背景上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的衆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有的曲折道路和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

衆多平凡的人物中,我最喜歡孫少平,一個奮鬥不息的熱血青年。生活在那個年代,是一代人的不幸,他也成了文革的犧牲品。雖然過去的無法挽回,但人生的真諦是願望和希望。少平與別人的不同就是他沒有自暴自棄,他有一個願望:跳出農門,做城裏人。

沒有機會上大學,註定他成不了太陽和月亮,他要做一顆星,即使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不能被人關注,也要燃盡自己,留下生命的光彩。

爲了心中的夢想,少平一直執着追求着,追求中他體會到了勞動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但是通向城市的路並沒有鋪滿鮮花,悽風苦雨時常襲來,汗水淚水伴他跋涉,再苦再累他都毫不退縮。

正因有了這份執着,他把生命旅程中的寂寞鋪成了一片藍天;正因爲有了這份執着,他把孤單演繹成一排鴻雁。勞累時他躲到自己的小天地裏讀書,汲取精神食糧,尋找快樂源泉。“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很對的。正是這些書籍和那個夢想給了他精神的支撐和勞動的力量,他勞動着並快樂着。

少平的夢想看似尋常,但生活在不尋常的年代裏,一段平常的路他卻走得異常艱辛。但無論如何,最終他圓了那個夢——成了煤礦工人。雖然是城市最底層的勞動者他也願意,畢竟自己跳出了農門。

因爲夢想的存在,世界上許多人才有了成功。有的人認爲夢想比天還要高,比海還要闊。其實夢想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只有生活中的強者才懂得追求夢想。帶着夢想尋找未來,自然會感到曾經的夢使自己變成一隻飛翔的鷹。沒有夢想的人,他的夜晚總是黑暗的,夢想是永恆的希望微笑,它使你的心靈不知疲倦,永遠充滿激情。

但是隻有夢想沒有行動它將永遠是夢。比夢想更重要的是爲夢想而奮鬥。畢竟現實與夢想之間還有一段路要走。走在這段崎嶇不平的路上,我們要學着承受痛苦,學着把眼淚像珍珠一樣收藏。我們要學着對待困難,學着把生活的苦酒當作飲料一樣慢慢品嚐。不論生命經歷多少委屈和艱辛,我們都要以一個朝氣蓬勃的面孔奮鬥在每一天,讓每一個奮鬥的足跡踏實而有分量。在隱忍與靜默中努力,再努力,厚積薄發,最終贏得滿堂喝彩。

很多時候,成績和勞動並不一定成正比,“有一份勞動就有一份收穫”是謬論。但我深信一句話:“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即使不能成功也無怨無悔,因爲人生的美麗不僅僅在最後的結局,更多的它蘊含在奮鬥的每個過程中,不要爲了追求目的而忽略過程,其實生命同奮鬥歷程而更加精彩。

無論如何不放棄,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7

“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就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個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後代的靈魂可能會得到淨化,可能會改變你目前的許多想法

據說這部小說在正統文學史上沒有一席之地。部分原因可能是80年代中期以來,在文藝界一直處於主流地位的“現實主義”受到了嚴重挑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散文最重要的特色。它以全景的方式描述了中國現代的城鄉生活。它通過複雜的矛盾和糾葛,描繪了以孫少平等人爲代表的各行各業普通人的形象。自尊、自強與自信、奮鬥與努力、挫折與追求、生活中的痛苦與快樂交織在一起,讓人讀了感到興奮。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塊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在這裏出生,在那裏長大。正是這片不毛之地造就了路遙那種求索拼搏、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無法揮去的人生經歷讓路遙如此熱愛生活,這讓他下定決心要在40歲之前完成一件偉大的工作:紀念那片不毛之地,紀念那個輝煌的時代,紀念那裏樸實無華、奮鬥不息的人們。

路遙是文壇不可多得的英雄。他認爲寫作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神聖的使命。路遙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曾經在自己的筆記中寫道:“在這裏,我清楚地意識到,我要賭上我的命運,賭的是我的青春還是我的生命。雖然我不會讓世俗的想法最終操縱我的意志,但說我在此期間沒有做出任何世俗的考慮,那是騙人的。毫無疑問,這項工作需要很多年。如果以後有一定程度的收穫,對逝去的青春熱血是一種慰藉。如果你徹底失敗了,那就意味着青春乃至人生的失敗。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它的損失應該換來最豐碩的果實,可是怎麼保證呢?你別無選擇——。這是命運的話題。”最終,路遙靠賭贏了這一生:一部《平凡的世界》的片子實現了他的願望,但代價異常沉重,他失去了生命!

我喜歡路遙這本小說的出發點裏的“平凡”二字。他的世界很平凡,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千萬個村莊中的一個。但是路遙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了主人公的不平凡。例如,接受過高中教育的孫少平,已經達到了通過自學與大學生討論想法的水平。作者賦予了這個角色各種優秀的品質,包括不要太有野心。在姚櫓的世界裏,有所有普通的人物,他在其中描述了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意識到自己很平凡。這一點在孫少平體現得最爲突出。當他有機會把煤礦帶到城裏時,他選擇了煤礦。這不是因爲他覺悟高,而是因爲他對工作的地方有熱情,有依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那漫長的時間,更是一種人生應該有的信念和追求,永遠不會改變。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個還有夢想,追求夢想的人,都應該再重溫一遍《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知道,雖然命運如此不公,社會如此不公,但只要你持之以恆,努力拼搏,勇往直前,你就能取得最終的成功。每個浪費生命的人都應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我們無私,讓生命永恆。生活不能容忍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害死你。看風開舵是自私的。這樣過一輩子,就埋在黃土裏不值錢了。

路遙在教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即使你可能會遇到孤獨。孤獨是生活中證明自己的唯一途徑。只要你確定了自己的理想,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敢前行的最後支撐點。

路遙是在教我們,不一定要用生命去做一個美好的人,而應該用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叫好的美好的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機智,後者會見證你精彩的人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在平凡的世界裏,讀完之後,都會感受到,會聽那些遙遠的聲音。也許在這個被不斷膨脹的慾望扭曲的時代,我們會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這樣在油盡燈枯的時候,我們也不會迷失。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8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寫的一部經典小說。他以一個平凡人家的故事講述不平凡的生活。少平少安兩兄弟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他們一家幾口人生活光景並非很好,正值國家發展初期國家制度的並非完善,國民素質未能提高,百姓生活依然艱苦。正是靠着這些不凡的精神,他們才造就了不凡的人生!如果沒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如何走過艱苦的生活?少安上完國中就回家勞作了,每日不辭辛苦把家裏和隊裏的事結束,他忍着與書本、知識、文化告別,與潤葉告別只爲艱辛工作養活一家人;少平爲了節省費用吃最差的飯但毫無怨言。他們不是沒用願望,他們爲了更高的理想而奮鬥。

爲了家人他們放棄了好的追求,用自己的血汗撐起整個家庭。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才讓貧困的一家有了起色造就了不平凡的生活!如果沒有一顆敢於直面困難的心,又怎能跨過不平與坎坷?。不論是孫少安因燒磚失誤使磚廠虧本而陷入絕地還是孫少平的女朋友田曉霞因意外死去都是對主人公的毀滅性打擊,但他們並未放棄。

磚廠重新開爐,孫少平依舊卻煤窯挖煤。他們一直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面對那無與倫比的打擊卻依舊站了起來扛起整個家。或許我們和他們有一樣的處境但如果我們也有一顆敢於面對困難的心,總有一天我們將實現夢想!如果沒有一顆勇於拼搏的心,又怎能在困苦中找到一條生路?少平不是公職工人,而成爲“公家人”的唯一途徑就是挖煤;幽幽煤窯生命沒有保障但他依舊在奮鬥;少安爲拉磚掙錢而承擔巨大風險但他無怨無悔。他們敢於拼搏因此也造就了他們的不凡!如果沒有一顆勤奮的心,又如何用汗水澆灌不凡?無論是孫少平還是孫少安或日日耕耘或捧書夜讀。

他們無懼艱辛也不慕榮耀,他們僅僅是用自己的汗水爲家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其實讀完這本書對我最大的觸動並非是這些而是對人生道路的些許感悟。因爲美好的一切,不一定會長遠,人生失望的環節,痛苦的片段,都是人生旅途上無法避免的事實。讓思緒痛苦,清醒,只是爲了更好的走好人生的未來之路,這樣的代價很大,但又會若隱若現在生活中,在痛苦中感受世事無常,感受天災人禍,只要不倒下,昂首繼續走自己的路。當時代的烙印,滲透其中,就更增加了文章的現實意義,在特定環境下思維,呈現着反反覆覆的,不停地錘鍊着人格信仰。

感受時代的進步,感受人的成長。人生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於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着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自己更幸福。裏面的人物,都鮮明着自己的性格,濃縮了很多很多,客觀的看待,領略路遙先生的意境,在自己的生活中借鑑發揚。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着的追求和渴望,我們就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礪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我認爲《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因爲他的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讓人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體驗着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看後讓人很受啓發,回味無窮。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19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都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的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繁衍和發展,知道遙運的未來,可是生命對於我們來說又是那麼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會走向自己人生的終點。死亡,這是偉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終歸宿。

《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都是有路遙先生寫的, 其中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後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令人惋惜,路遙先生一直認爲“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爲充實”。

全文圍繞主人公孫少平一家的生活變化,雙水村的變遷,以及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爲理想不斷奮鬥的歷程來展開。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少平,這個默默承受人生苦難卻從不放棄的鐵骨錚錚的有志青年。雖貧苦,卻不自卑,雖潦倒,卻從沒停止追逐夢想的步伐。因爲他不甘淪爲命運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勵着他到外面闖蕩世界。這是一個人才,有着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地完成夢想。這種精神,在一個平凡的世界裏卻有不平凡的形象。

品讀這本書,讓我由衷地敬佩孫少平先生,是自強不息的精神讓孫少平先生成爲了一個平凡世界裏一個不平凡的人。再看看現在這個社會,富二代,官二代,這些人讓心痛,經不起一點點的挫折,遇到一點小困難就不行了。我們應該反思,現代社會沒有戰爭,很太平,爲什麼有的人還是那麼的廢物呢?我們應該好好讀書,報效祖國。最後,以路遙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永無休止的奮鬥,只有認定了目標,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纔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0

什麼是生活?讀完《平凡的世界》,我問了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回味着整本書,慢慢地我對生活有了理解,可我卻發現生活總是不完美的。

就說少安吧。一個壯實的青年,找了個好媳婦兒秀蓮,還有個聰明活潑的可愛兒子,一切不都挺好的嗎?可偏偏一個騙子師傅毀了他家一大爐的磚,這下少安可賠大發了。他不僅貸的款利滾利地還不上,還欠了村裏不少人的工錢。生活啊!你爲什麼不能一帆風順,爲什麼不能讓人舒舒坦坦地過日子?我聽見一個聲音在回答我:“人要歷練。”是麼?不完美的生活讓孫少安重新站了起來,比原來更加堅強地站了起來!

少平的生活也不完美。他有了固定的工作,不算低的工資,有處處細心照料他的惠英嫂和聰慧可愛的小明明,還有他那幸福的一家老小,而且他還剛剛墜入愛河,很快就要到和心愛的人約會的時間了……多麼完美的生活啊!可這時,生活卻偏要和他開個天大的玩笑,他心愛的人在抗洪救災時犧牲了!恰似一個晴天霹靂重重地打在少平頭上,他悲痛欲絕。看到這兒,我的心好像也受了重重的打擊,我不禁又要問:“生活啊!你爲什麼要折磨人呢?”又是一個聲音在回答我:“人要歷練。”是麼?少平在困苦中還會堅持住,因爲他身邊還有一羣疼他的人。也許曉霞的死會像他頭上的疤一樣刻在他心中不會消退,但他已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今後不完美的生活!

李向前的生活也不盡如人意。潤葉的心中只有少安,可李向前卻執著地愛着潤葉,與潤葉過着“兩地分居的夫妻生活”。車禍使他失去了雙腿,然而卻換回了潤葉的愛,不久還添了個大胖小子。生活啊!你爲什麼偏要一物換一物呢?爲什麼一定要讓人失去點什麼才能擁有點什麼而不是全部擁有呢?我聽見了一個嚴肅的聲音:“人是人,所以要歷練。”是麼?車禍之後,李向前的日子過得好像好了些,而他也有勇氣再自食其力,開個修鞋鋪充實自己的生活了。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1

路遙,生活平淡,生命平凡,眼過之處,只存續斷,急行索之,路途遙遠。一個多麼有詩意的筆名。

小說也約略看了一些,上四十萬字的現在看得少了,網評不錯,就下下來小覷了一下。哎呀,媽呀,七十九萬多字,花了一個多星期,終於於今早凌辰1:00看完,也算是小過了一回小說的癮了。

人物還不少,就是圍着一家兄弟--孫少平,孫少安,跟兩個女主角田潤葉,田曉霞展開的,主要就是情感一類,看完才發現從開始我就理解失誤,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情感小說,如果單單隻留於情感,太他媽俗,七十九萬多字不是浪費老子時間?是什麼東西吸引我了呢?看第一本的時候想到了都樑的《血色浪漫》,看第二本的時候想到了於華的《活着》,看到第三本的時候就讓我想到了姜戎的《狼圖騰》。潤葉的抗婚以示終一,妥協又表憫憐,曉霞的頂力以彰豪氣,暗許又見不渝,中間夾雜着李向前的平庸卻是死心塌地,郝紅梅虛榮挫折才懂苦樂在於一心,金波的神交只限於精神,潤生的善良只局於接濟,秀蓮賢慧心思卻只容於小家,玉英自知卻時有怨意,玉厚,玉亭,田福堂,田福軍,金俊山,孫田金三大家的那些鎖事,竹筒倒豆子般的細說着。

少安,一個普通農民,相信自己安分守紀,勤勞誠懇,老天總不至於太爲難他,年紀青青就擔起了家族重擔,在農民與公糧的形式下,苦惱於潤葉的情感中,一次次淚牛滿面,欲罷不能。多少個無眠的黑夜,如同老羅(羅永浩)口中的苦苦思索:奢望終歸只在夢裏,鳥雀隔籠相視也在情理之中,逃離,讓時間治癒一切;後潤葉就着這段糾葛不放,他也只能心不忍仍毅然故我。政策的好轉讓大鍋飯散開,人們都開始了小爐竈,少安又憑着自己對生活的思索,辦起了窯廠,放下孔孟,一心想幹出事業的他一次次謀劃着,一次次準備着。對家庭,他盡心盡力,對事業,他執着追求,對村民,他同情幫助。

少平,苦彷彿就是他生命中治癒自卑的良藥,總試圖從身份中掙脫無形的枷鎖,一味的接觸各種書藉,瞭解各類新的思想,現實的困窘又讓他無法找到方向,物質生活的睏乏幾乎讓他忘了自己不凡的性格跟天賦,還有少年壯志當拿雲的憤慨,曉霞一次次的認可和鼓勵總讓他遊走於死亡與重生的邊緣,唯一不變的是:他相信,總有一天,憑着他特有的嗅覺,和他潔身自好的性格,將來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路,路的盡頭可能是阿鼻地獄,也可能是權傾一地,富甲一方。

少平,跟我們是多少的相像呀,從學校出來,以爲自己與衆不同,身邊的環境都是粗人粗語,都一樣的花錢吃喝, 有什麼理由說誰不是,大家都一個鳥樣,當你我意識到自己有什麼與衆不同的時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out了。

想起了莊子的不爭而爭,想起了一本書裏對血腥的解釋: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知恩不忘報,爲達目標矢志不渝,是爲血腥,想起了三字經:九族者,序宗親,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及子孫,至曾玄。一輩輩,人生輪轉,世代繁衍。

收起銳利如同堅刀的眼神,收起高傲不可一世的神態,收起夫子說教一套的說辭,收起放眼天下唯吾獨醒的狂氣,平凡一點,你不會損失什麼,或許還能得到點什麼。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2

雖然還沒有讀完《平凡的世界》,但它已經帶給我不少的感觸。

故事的開始就是在一個普通的雙頭村,人們在這裏過着很平凡的生活。孫少平就是這裏的一員。孫家是一個十分窮苦的家庭,在整個家中,就只有哥哥孫少安能幹點農活來支撐他們家庭。這樣的家真是生活不易呀。

孫少平就是孫少安的弟弟,還在讀書上學的時候。弟弟在學校的日子也沒好過。在學校,他連最差的飯菜都買不起,每天只能啃兩個最沒營養的黑麪饃。每天,他只能在其他人都領完飯後,他才能去饃筐裏拿兩個黑麪饃。孫少平能一直堅持下來也是不易的。孫少平可真是個敢於奮鬥,不怕艱苦的人

孫少平雖然沒有物質上的滿足,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他一直想辦法然自己獲得更多精神上的滿足。他沉迷於閱讀小說,他也經常會向他的朋友借書看。有時,他甚至會因爲看書而廢寢忘食。在後面,他得到與田曉霞要一起去表演的通知時,決定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也要展現出自己的價值所在。孫少平更是表現出了自己的自強不息。

孫少安可真謂是孫家的頂樑柱。6歲時,他就開始和父親幹起農活。後來因爲生活壓力之下被迫輟學來撐起孫家。在多年的勞累以及極差的物質條件下,孫少安沒有什麼怨言。在分粥的時候,他也總想着把稠的部分給老人和年輕人喝。他始終沒有倒下,可能是因爲他一直有着樂觀向上的心態以及不怕辛苦的精神。

孫少安小時候一直和田潤葉的關係十分好,甚至想成家。但他心裏十分清楚,田家是村裏的有錢大戶,田潤葉的爸爸是也雙水村的書記。反觀自己,孫家在村裏是窮的出了名的人家,自己怎麼可能可以和田潤葉成家?孫少安是已經清楚了,爲了徹底打消田潤葉的念頭,孫少安便與賀秀蓮結婚。難道孫少安真的不想和田潤葉結婚?其實他內心一定是想的。但是如果和田潤葉結婚,就一定會拖她的後腿,田潤葉也有可能和他們家發生矛盾。所以,孫少安的選擇也是頗爲明智的。可以看出他也更是情願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地邁向成功。

孫少平和孫少安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也不怕困難地一步一步前進。再看看爲我們現在的生活,每一餐都能吃上肉;不用在烈日炎炎下在農地裏幹活;能隨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喜歡的書,與他們比起來我們顯然是幸福的。這的確是時代因素所是造成的。但是精神是不會隨時代而改變的。他們那些樂觀向上,不怕辛苦的精神,難道對於我們來說就應該自暴自棄,遇難則退嗎?不,不是的。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的優良品質是永遠都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做得到,難道我們就做不到了嗎?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激勵人心的書,它給我們展現的是最貧窮的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憑藉着自己的毅力走向成功的。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3

“這裏剛放完頭茬炮,硝煙還沒有散盡。煤溜子隆隆地轉動着。斧子工正在掛樑;攉煤工緊張地抱着一百多斤的鋼樑鋼柱,抱着荊笆和搪採棍,幾乎掙命般地操作。頂粱上,破碎的矸石嘩嘩往下掉。鋼粱鐵柱被大地壓得吱吱嚓嚓的聲響從四面八方傳來……”這,是煤礦的新工人第一次參觀時看到的恐怖場景。

這是什麼地方!這是什麼工作!我無法想象,當少平面對這樣一個緊張、危險的工作時,他爲何選擇了堅持?面對生活殘酷的挑戰,他沒有退縮!

在這樣的煤礦裏,少平每天都按時下井,拼命地工作。開始時,我也不能理解他。後來,我明白了,他是爲了正在上學的妹妹,他是爲了操勞一輩子的父母,他是爲了愛他的曉霞……

他發着燒,仍然硬撐着去上工。正是男子漢的自尊自強支持着他,正是這種強烈的責任感支持着他。

很多新工人逃跑了或想盡辦法調出煤礦,很多留下來的人也不肯吃苦,有的人拿到的工錢連飯都吃不飽。少平卻每月還能給家裏寄不少錢,他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還給父親箍了幾孔氣派的新窯洞。瞧吧:新窯、新門窗,還圈了圍牆,蓋了門樓,樣樣精細而講究。門前還有兩隻威風凜凜的石獅子哩!

然而,命運一次又一次地考驗着少平。不只是艱苦,不只是勞累。

師傅不幸去世了,他失去了一份寶貴的友情;曉霞突然遇難了,他失去了最珍愛的人;一次井下事故中,他受傷失去了帥氣的容貌。他傷心難過,他痛不欲生,他苦悶彷徨。但是他一次又一次沉着面對生活的變故。他用勞動使自己從陰影中掙脫出來,他用幫助別人來安慰自己。

人的一生要作出許多次選擇。少平,這個平凡的農村青年,當他面臨生活的磨鍊和命運的打擊時,他,選擇了堅強!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4

每個人都如滾滾紅塵中的一粒塵埃,或悲傷或歡喜,或熱情或冷漠,或努力奮鬥或安於現狀,或開拓創新或故步自封。然而,每個人的一生又都是平凡而短暫的,終將逝失在歷史長河中。重溫《平凡的世界》,天真幼稚的想法終被打破,平凡絕不等於平庸。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把讀者帶回到那個漫天黃沙的黃土高原,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爲代表人物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和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迫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起來令人回味無窮。

平凡,但絕不平庸。這是孫少平與孫蘭香的真實寫照。孫少平,一個雙水村貧苦家庭的青春少年,他意氣風發,心懷夢想,渴望遠方,卻被現實生活的貧窮限制了他追逐夢想的腳步。但他並沒有被命運打倒,向生活屈服,選擇安安穩穩地繼承父業,繼續做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我的心裏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渴望更爲波瀾壯闊的生活。”身爲高中生的他勤奮學習,雖物質上極爲貧乏,但精神世界卻充盈豐富,以至於他比同齡人看起來多了份穩重與成熟,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畢業後,他選擇獨自出門闖蕩,由於社會關係矛盾尖銳複雜,作爲社會底層的搬磚工人他遭受到同伴的嘲笑與譏諷,面臨過失業的焦慮與憂愁,目睹了兇殘暴力的老闆胡富洲欺負小女孩的場景,命運啊,你爲何如此不公!讀書大概成爲他此時擺脫折磨,尋找慰藉的最好方式。與好友曉霞的借書往來,使他在孤獨黑暗的人生面前重拾生活的希望。是的,一個人的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話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如是說:“生命裏有着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蘭香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與刻苦的努力用知識改變了自己平庸的命運。反觀當下,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去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生活是那樣的艱辛,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痛苦抑或歡樂?安逸抑或奮鬥?這些看似難以抉擇的回答在這本書中似乎都給予了回答。作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這可能是本書的深邃所在。

生活不過平凡二字,轟轟烈烈之後終究是細水長流的平淡,這纔是生活的本味。但平凡,絕不是平庸。那些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纔是真正的平凡。希望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從《平凡的世界》中學到點什麼,爭做生活中的“孫少平”。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5

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個平凡的世界,看完這部電視劇後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生於此,長於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鬥,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麼的熱愛生命。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成千上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了突出的表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的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他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饒,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究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路遙在教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能絕了自己,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爲自私使然,路遙在教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到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自己的思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望直前的最後支撐點,路遙在教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漂亮的事,前者只能證明你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6

轉眼間,孫少平已經在縣高中度過了一年多的時光。如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孫少平已經不是那個羞澀的,爲每天中午只能吃兩個黑麪饃而自卑的少年。他逐漸開始成長,不僅僅是身高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成熟,思想的提升。

現在的他,不會因爲某些不幸而失落,不會因爲某些挫折而氣餒。他始終昂着頭顱,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裏閃爍着深沉、理智但又不失堅毅的光芒。在這一年裏,他經歷了貧困、飢餓與孤獨的煎熬。他也曾經是那麼的無助,那麼的絕望。然而,正是生活,和他生活中接觸過的事物:親人、朋友和書籍,讓他感覺生活充滿了希望,充滿了陽光。是生活中的挫折,讓他知道了奮鬥與自強。是生活中的磨難,給了他拼搏向上的氣魄與力量。是生活,讓他真正地懂得:要想擺脫貧困,就要努力學習,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要想擺脫飢餓,就要拼命勞動,創造屬於自己的家業;要想擺脫孤獨,就要克服拘謹,不去想他人對他的不屑與侮辱。總之,他明白了:一個人不管多麼窮,都可以活得很好。只要努力,就可以擺脫窮苦的生活。他應該感謝生活,是生活給了他精神莫大的支持與鼓舞,是生活化做了改變窮苦的力量。

想想我們自己,我們可能不會有孫少平捱餓、挨凍,經受孤獨與輕視的經歷,但我們一樣要成熟起來,用強大的精神力量來抵禦生命中的坎坷、災難。我們會不會因爲考試的好壞而決定我們快樂或憂愁?我們會不會因爲某次成功或失敗而沾沾自喜或者鬱鬱寡歡?只有有了精神的力量,我們纔可以在處世中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從而能夠處之泰然。我們不會因爲失敗而止步不前;同樣,我們也不會因一時的成功而狂妄自大。寵辱不驚,這難道不是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嗎?

在生活中歷練,在苦難中打拼,用知識充實自己,用精神武裝自己,你將成爲一名富有力量的勇士,在生活的大道上攻無不克,奮勇前進1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7

自從雙水村的農業勞動由大集體改爲生產責任制後,人們紛紛在田地裏拼命幹活,用種出的莊稼養家餬口。只有孫少安,這個極有魄力的農民,並不安於種好莊稼、本本分分地過完這一生。他不甘於家庭的溫飽,他要勇敢地與家裏一直以來的窮困潦倒抗爭,努力改變家裏的窮困落後,讓家人能在村民面前驕傲地揚起頭顱!在改革的浪潮下,在紛亂的、動盪不定的局勢中,孫少安爲了發家致富的宏偉理想,毅然借錢開辦起了磚廠。

這個只有國小文化的人,內心卻有一股頑強的可以扭轉乾坤的力量。他永遠不會安於現狀,他也不會因爲生活上一點小小的改善而滿足。他要永遠精神抖擻地與命運抗爭,頑強地堅持下去,在生活的大道上吶喊着前進。他整天爲了他的磚廠而奔波,他在爲他的理想而奮鬥,他爲了家裏光明的前景而賣力勞動。他知道,只要他敢於吃苦,敢於爲未來的命運付出汗水,他就一定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攀上那高山之巔,光榮而又驕傲地俯視人們。

他知道,這樣做不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且可以改變家庭的命運,這無疑更給了他前進的力量。可惜好景不長,孫少安的磚廠意外倒閉了,他也隨之欠下一萬多元的債。他也曾經想過屈從於窮苦的命運,就此沉淪。然而,他明白,他不能忍受貧窮,他不應該逃避命運。他應該勇敢地面對它,振作起精神,用頑強的意志去戰勝它、改變它。他的沉淪只會帶來絕望,讓他永遠在窮困中掙扎,只有站起來與命運抗爭,才能使精神受到磨鍊,使命運重放光彩!

幾個月後,磚廠重新開工,孫少安挺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這一次重起爐竈,他獲得了成功。在這一番頑強的鬥爭中,孫少安擺脫了貧窮,贏得了世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牢牢地掌握了命運。命運是由人掌控的。它取決於一個人品行的好壞、能力的高低和他面對生活的態度。生活中固然有波折、有坎坷,但當它來臨時,請不要抱怨命運,也不要向它低頭,屈服只會使你陷入痛苦的深淵。相反,你應該微笑地面對它,勇敢地與它抗爭。在這種抗爭中,你得到的是心靈的磨鍊,是精神的昇華。當你頑強地挺過難關時,你會發現,你己被磨難打造得更堅強1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8

“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痛苦中,是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孫少平的命運是坎坷的,這不羈的少年郎打破了這屏障,讓自己變得成熟優秀。

出生在雙水村落魄家庭的少年——孫少平,一開始他因身無分文而自卑,因同學們瞧不起他的態度而蒙羞,因他人對他的施壓而躲避。到後來家庭風波和自身磨難讓他成長了,也意識到自己不再是那個軟弱、天真的男孩了,他逐漸成長爲家裏的頂樑柱,接替了哥哥孫少安在家中的位置。這個少年一路成長的種種經歷,讓我感慨;他的頑強,他的堅韌,不怕挫折讓我敬佩。

孫少平在面對命運這麼一面厚重的圍牆時,煎熬,煩惱,迷茫,內心充滿了如洪水般氾濫的痛苦,可他放棄了嗎?沒有,他不屈的性格,家人們的鼓勵,朋友的支持讓他一步步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在這束光的照耀下,他瘦小的身軀背後似乎長出一雙強有力的巨大翅膀。

他的經歷告訴我們,生活不能等待命運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不論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總不枉在這個世界活了一場,有了對艱難的認識,就會珍重生活,努力拼搏。這讓我想起了哪吒,他是“魔珠”轉世,被世人所厭惡,活不過三歲。他知道自己的處境時便放棄了對世界的希望,可是親友的支持讓他覺悟,“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逆天改命,最終成爲真正的自己。回想自身,我也許會因爲一件小小挫折而放棄某件事,因一件小事而抱怨許久,因迷茫而找不到出路,總認爲命運在與自己作對,可自己卻束手無策。現在想來,自己是多麼可笑!浪費了多少時間!事情不會因抱怨而得到解決,問題也不會消失。

孫少平也是在處於我們相當的年紀,可他卻挺過了大風大浪,命運使他處於窘迫,他便與命運抗爭。“人生啊,就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永恆的痛苦,也沒有永恆的幸運,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我們無法控制災難的到來,卻可以提升自己,用堅持和勇氣與命運抗爭,即使經歷痛苦也不放棄,最終將命運抓在自己手裏。

命運帶給我們的磨難,未來還有很多,是臨陣脫逃,畏畏縮縮嗎?不,我們要克服恐懼,努力向蓬勃美好的生活前進!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29

《平凡的世界》終於全部聽完了李野默演播的版本,一共152集,三百萬字,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從10月19日開始聽,一直到12月13日早上聽完,歷時兩個月還差一週讀完。這是繼高三沉迷《紅樓夢》之後,這是又一部讓我爲之沉迷、日漸消瘦(並沒有)的長篇小說。有多沉迷?起先是上下班擠公交時候聽音頻版的,由於聽的速度慢感覺不過癮,乾脆下載了電子書。有一點點時間就拿出手機在看、拿出耳機在聽。

路遙的筆觸,很細膩也很真實,讀時小說裏的場景和情節在腦海裏一一鋪開、上演,我彷彿置身於雙水村,跟着小說裏的人物共同着經歷着喜怒哀樂、生離死別,遺憾少安和潤葉的有情人未能終成眷屬,在曉霞死時更是哭得不能自已。另外,強烈推薦李野默老師演播的廣播劇版《平凡的世界》,當他把小說裏面的信天游唱的我心都感覺要碎時,我真的驚呆了。

真的很讓人沉進去的一部小說,就是還想一讀再讀,讀到停不下來。第一遍,由於急於知道劇情和結局,讀的比較粗糙。感覺有很多話想說,也有很多感觸,可是竟然無從說起。如果有時間,希望還可以再細讀一次。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0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總生活在一個平凡的世界裏。

我們出生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平凡的長大,平凡的生活,一切都很平凡,我們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平凡。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我們是非常渺小的,在茫茫人海中你上平凡的,在您的眼裏,別人也是平凡的,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我們過着平凡的生活。

在《平凡的世界》中,它講述了一些平凡的人刻苦的精神。

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刻畫了一個個鮮明的人物,讓我們陶醉,其中,比如文中的孫少平,通過寫他的平凡,突出表現了他的不平凡,描寫他的成長經歷,從幼年到成年時的經歷,即使那個時代的生活艱苦,但他在學習上非常努力,從小成績就非常好,但由於家庭生活困難,他一次次被勸退學,但最終也完成了高中學業,但面對大學生活的憧憬,他卻不得不放棄美好的校園生活,儘管如此,但他依舊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學完成了大學學業,這對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極大的鼓舞作用,他表達了即使我們出生的平凡,生活的平凡,但依靠我們自己的努力,我們也能把平凡變爲不平凡。

生活在當時的人們,不僅學習條件艱苦,而且吃穿都成問題,但生活在當時的人們,他們有頑強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環境的惡劣,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在當時艱苦的環境中,我們的父母依然在大風大浪中生活,他們也很平凡,但他們不甘心平凡,每天都努力工作,不埋怨自己的出生,不在乎自己的家庭,因爲他們相信,他們依靠他們自己,會改變這種平凡的生活,因此,我們要學習他們刻苦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努力學習,不在乎外在條件,我們要用不平凡的身份去創造不平凡的人生。

在《平凡的世界》中,因爲生活,他們來到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地方,爲了生活,他們做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工作。

對於當時文革的錯誤,作者也不言而喻,可憐的雙水村也是受害之一,位於黃土高原的這個小村莊,在偌大個星球上顯得無比渺小,甚至不值得一提,這書中寫的一言一行,一草一水是中國歷史的真實寫照,和烙的,當時文革的痛苦,使我們永遠記住了這個可笑的錯誤,但正因在這平凡的世界裏,造就了一羣羣不平凡的人,他們爲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爲了自己的家庭而努力,他們創造了一個個的不可使,使平凡成爲了不平凡。

文中的孫少平,他不要金權,不爲名利,他的不平凡在於他是一個攬工漢“或稱他爲煤礦工人”,但對待勞動的態度,他工作嚴謹,一絲不苟,他的偉大在於捨己爲人的品質,這就體現了書中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裏,有着一羣羣不平凡的人。

是這羣不平凡的人成了這平凡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因爲困難,挫折常常降臨,即使有時我們還沒有做好迎接它的準備,但我們應該像孫少平一樣,做好自己,衝破一切困難,不向命運所低頭,不怕挫折所帶來的難過,因爲自己一定戰勝,我們應該學習他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

對比《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我是幸運的,因此我沒有理由去抱怨這個世界,我要做的就是直面生活,樂觀迎接,堅強面對,活出自己的精神。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1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有幸拜讀了這本書,讀了其中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以及他們堅強的奮鬥……深爲感動。

苦難與抗爭是本書的一個主題。

我們應當向少平一樣去堅持閱讀,堅持學習。在黑暗中摸索或許很難,但強過在熟悉的環境中墮落。記得顧城有句詩:“人可以生如蟻而美如神”我們成長,可以不去成功,因爲我們平凡,但我們不會因爲平凡而放棄追求,因爲追求會讓我們成長。

愛情從來就是不容易的,不是幾句我愛你就可以說明的,它需要時間的折磨,歲月的洗滌,它需要看透人心,忍受寂寞。

我知道世界上多數人都是平凡的,生活也是充滿苦難的,我只是希望我們能夠對現在所擁有的充滿感恩,愛這個平凡的世界,愛着平淡無奇的生活,和身邊每一個可愛的你,如歌裏所唱: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好的壞的都是風景……

同時它會成爲我以後的工作生活以及學習中的一盞指明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

要說《平凡的世界》到底有多平凡?它平凡在哪?世界有多麼的美好,就有多麼的悲哀,同樣有多麼的悲劇,這個世界很平凡,因爲有一羣平平凡凡的人,有一羣普普通通的心,人真心善美,與其憤怒的埋怨這世界,倒不如好好地平平凡凡的生活,因爲,人生不易啊!

最後想大聲唱:我曾經跨過山與大海,也曾走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着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以方向,直到看見平凡,纔是唯一的答案……

願每一個平凡之人,都能追隨自己的內心。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2

前敘。17歲,高二,我開始閱讀《平凡的世界》。接下來發生的事,猜都毋須猜,我遇見了與我一樣年紀、年級的書中人物:孫少平、田曉霞。我對《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用“愛不釋手”來形容並不爲過。現今我仍無法忘記,在高三下學期,每週只有一個白天的休息時段,埋頭讀書時的心跳不斷——爲自己不合時宜的大膽,爲故事中悲歡離合的生命。

那麼,我不能否認,前前後後也看了好些遍,每每最能讓自己感知到熱烈心跳的,大多是有關少平和曉霞的內容片段。

如果說,能夠給“信仰”一個定義,即“讓某人去完全地相信、並從其中得到指引該人生活各方面的事物”,那麼,毫不猶豫地,我定在心間收着這份,名爲“少平曉霞”的信仰。

信仰自尊。提及“自尊”一詞,便會自覺將其牢牢與孫少平這一人物緊緊掛鉤。少平,從初登場時,極強自尊下的掩人耳目取飯;到被潤葉姐猜中心思,待她默默走開後,纔敢放下心接受好意的大口吃飯。一直一直,到他日漸成長後,他的自尊,生長在第一時間衝出大門,以不容拒絕的魄力,救出一時糊塗偷手帕的郝紅梅;開放在遠走勞工後再與摯友金波相會時,能敏銳捕捉到摯友爲自己着想,而穿上樸素衣褂的深意。少平自尊,不僅僅是他於自己,他用自己的自尊,用力維護着他人的自尊,同時收穫着反向溫暖的呵護。少平自尊,也絕不是(青)少年人狹隘的虛榮,不然,也就不會有同曉霞影劇院重逢時,“並不爲自己的一身破衣服而害臊,覺得穿這身衣服見她正‘合適’”的坦蕩。

看上去,田曉霞並沒有像孫少平一樣,留給人顯著的“自尊”特質。曉霞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是跨時代、劃時代的。她是近乎完美的“女神”形象,她熱情、真摯、善良、獨立、不懼世俗、崇尚冒險、追求正義、着眼世界、思想深刻、重情重義、清新脫俗……彷彿這些個詞(組),都沒一個“美好”來得恰當;反之亦然,“美好”一詞,並不具備囊括我熱愛的曉霞的一切的能力。

也許是這樣,曉霞的“自尊”特質,才少被提及吧。曉霞自尊之呈現,與曉霞的“獨立而怒放”一樣,定是與衆不同。“不要見怪,不要見外。田。”枕邊二指寬的小紙條上,寫下了自己擁有的、深刻理解的、能夠給予少平的:送去那一牀被褥中,蘊藏着從自尊出發的深情。“我放縱我的天性,相信愛情能給予人創造的力量。”在這裏,在這留給書外我們最後的話語中,我可以體會到曉霞的自尊融進了解讀愛情。她熱烈地投入,投入這自尊、自愛、自豪的愛情點滴。

少平、曉霞,信仰自尊;我信仰着,“少平曉霞之自尊”的信仰。

信仰改變。只是從“改變”一詞來看,原本不能判斷它的褒貶。毫無疑問,少平對此深刻了解。在書中僅描繪出的十來年光陰裏,少平無時無刻、或內或外,不在追尋着改變。他的改變,是手不釋卷地豐富精神世界;是決心不安於現狀遠走他鄉的闖蕩;是明不可預知日後所遭遇,依舊要向着更高方向攀登的緊抓機遇……

“我們出身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在給妹妹蘭香的信件中,這份持續燃着的改變之光,已然開啓了傳遞的路線。

曉霞呢,與其說是“改變”,不如用“挑戰”更來得恰當。地委書記的女兒,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高中升上大學,黃原師專畢業後,那簇冒險的渴求之火,跳躍得愈發劇烈了。她最終不甘做穩定的教師工作,去成了省報的記者,不辭辛勞,以崇高的記者理想,懷揣改變世界的心願,也真正循着它去實踐了。縱使那場洪水捲走了她的軀體,但她那勇往直前的青春靈魂,絕不會散滅。

少平、曉霞,信仰改變;我信仰着,“少平曉霞之改變”的信仰。

信仰善意。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平凡非平庸,平凡人的善意凝聚,便擁有了點亮夜空的能量。

記得在高中的一次讀後感裏,我在寫到少平曉霞時,用“有一束光”來描述。洋洋灑灑寫下的,是他們瞬間的行動、與永恆的善良。

容我再度回想起,少平不計前嫌,救起有生命危險的跛女子侯玉英;曉霞真誠相待、熱情好客幫助來城的少安;少平在僅做了短時間的鄉村教師時光裏,亦盡心爲他的每位學生操心;曉霞親歷煤礦艱難情境,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悲憫情懷;少平在深陷苦難的境遇下,再三爲了素不相識的陌生受欺者伸出援手;曉霞將自己最後的音容留給了洪災中掙扎的孩子,只餘下帶着果斷的決絕投入洪水的身影。

“有一束光”,少平的溫暖細緻,曉霞的純粹熾熱。無法把他們割裂地去仰望,那片土地上,有兩人從未解開的沉甸甸善意。

少平、曉霞,信仰善意;我信仰着,“少平曉霞之善意”的信仰。

信仰愛情。最後,我必須說說,關於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

青年人一讀“大部頭”作品,會不自覺地去關注其中那些或蕩氣迴腸、或細水流長的感情,尤其愛情。

記得開始看這作品,我壓根沒猜中他們倆的感情發展線索……第一次見面,窘迫與從容的格格不入,高中日常裏,兩人共同行動的校外表演和一些交流,都是敘事、一帶而過。

“也許他最重要的收穫就是和田曉霞的結識。”曉霞走進了少平的世界、大約主要是頭腦世界吧,她毫不顧忌性別差異和所謂的“身份地位”差距,百寶箱般,變出特立獨行的裝束,變出異於常人的評說,變出祕密傳閱的話語……少平在傾聽,總是在傾聽,傾聽了反思,反思後傾聽。她是他的“導師”。我爲他們這般的坦誠相待、絕對信任而心跳。

“不管怎樣,千萬不能放棄讀書!”“我不會變成你描繪的那種形象。”畢業聚餐,兩人大方對坐在“國營食堂”,交換彼此最真實的期許和隱憂。曉霞用一種輕鬆的方式,吐露珍惜少平的那種獨特;少平描繪了他那憂鬱思緒深處,還未成形、但冥冥中指引的奮鬥希望。她是他的“伯樂”,他是她、她是他的“知己”。

一晃好幾年。雖說這些年間,也不是沒有見面,但由於少平單方面的斷絕信件來往,也有曉霞單方面的遺憾下沒有再堅持,這些、這些一跨就到了黃原街頭,纔有了重逢之地的再續。

“你爲什麼不給我回信?”“是因爲我上了大學,你仍然是個農民吧?看來,你還是世俗的!”我深感驚訝,這一再見,就是不容反駁、毫不客氣的言說。曉霞,是用多深的珍重、是有和少平建立起來的多麼深厚的理解,才能自然而直白地說出這話來。這不是僅憑勇氣就能夠達成的默契。“‘我知道你能理解我,我纔對你說了實話。’”故事不停步伐。他那自嘲關於“苦難的學說”,深深揪起了她心深處。

又回到了約會般的規律性再見,兩人心照不宣,在“共同探討的基礎上”,擁有“人格上是平等的”,兩者不可分割,相互促進。

“有沒有比你更寬闊的河流,愛耐塞,有沒有比你更親切的土地,愛耐塞。有沒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難,愛耐塞,有沒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愛耐塞。”《白輪船》中吉爾吉斯人的一曲古歌。

一本書,兩個人。一段詞,兩次誦。

少平第一次產生了抱住曉霞、緊緊抱住曉霞的衝動,在麻雀山的頂端。他對她、她對他,產生了“愛情”的“雛形”,模糊不清。我爲他們這般的靠近升溫、欲言又止而心跳。

“兩年以後,就在今天,這同一個時刻,不論我們那時在何地,也不管我們各自幹什麼,我們一定要趕到這地方來再一次相見……”“一定。”古塔山之約就此立下。他有力擁住她,他吻了她。書中沒有呈現出他們更多的告白,而我正是爲他們這般的相知相融、相愛相約的純粹含蓄,而心跳不止。

少平、曉霞分赴新的工作崗位,他和她書寄思念,那近兩年的時光中,他和她不乏見面,他帶她下礦、漫步,她對他再三表露堅定。直至距約定屈指可數時,她去了另一個世界。

少平想起了《熱妮婭·魯勉採娃》,少平佇立在杜梨樹下,死守他和她的諾言。少平躺在草地上,冥冥與她的幻影重逢。

請包容我從上一段開始,壓縮再壓縮,講完了我的記憶,他們的故事。說來有趣,當我第一遍讀完時,看有其他讀者的一種理解,大約是“路遙先生出於無奈讓曉霞犧牲,因爲實際上,少平和曉霞的愛情,由於各種的侷限性和差異,不會有圓滿的結局”。由此,我也想起立定古塔山的約會後,少平很快陷入的悲觀;想起少平暗自對比自己和潛在競爭者時,透露出的一種無力感;再加上與少安和潤葉沒能修成正果的種種相似……我開始害怕了。

“唉,咱們國家的煤炭開採技術是太落後了。……我準備在一兩年中一邊下井榦活,一邊開始重學數、理、化,以便將來參加考試。”要成爲有“技術水平”的人。第二遍,也許是第三遍重讀時,這整段話引發了我的思考。少平的掙扎與矛盾,從未消散,亦從未打敗他。對自己的處境和自卑,他深諳於心,他不逃避。他不盲目地沉溺“苦難”,他在“苦難”中反思時代、社會。原來,少平早有構想,對未來、對世界、對生活。我相信這樣的少平,心裏有一份對愛情的信仰,既然決定了,已然決定了,怎麼會重蹈兄長的逃與憾;怎麼會有不夠自信作祟,就輕言放棄。

我不再去鑽牛角尖,糾結曉霞的結局,糾結愛情的走向。與時空無關,不說肉麻話,他必須是她的“掏炭男人”,她必須是他的“導師”。

爲他們,心跳千千萬萬下。不論是少平的勇敢,曉霞的真心,還是他對她、她對他的深入骨髓、充盈靈魂的愛戀。一路走來,水到渠成,一路走過,愛情未了。

我們可以在心裏,給少平曉霞一個幸福、快樂的結局。最重要的是,他和她,他們的經歷,足以給我們這份堅信。

少平、曉霞,信仰愛情;我信仰着,名爲“少平曉霞之愛情”的信仰。

總:我與《平凡的世界》

那是高二上學期剛開學。文理分科後,屬於文科班的“讀書角”在短短几天裏,架櫃中填滿了書籍,我一瞥,《平凡的世界》三冊全套映入眼簾。那一整晚上的三節晚自習,以及那周每晚自習時的斷斷續續,我看完了前兩冊。

後來——一週一過,立刻不得不投入高強度的學習中。高二一年,到大學聯考前一個月,我難以想象是有怎樣的愧疚、怎樣的放不下,磕磕絆絆也未停下,這期間,我自己去買了書,接着向後翻……我翻到了結局,翻過了結局。可是,有那麼一段文字,我抗拒再看。

當我開始閱讀第一冊沒多久,看過全篇的好友小心謹慎地問我:“你看到‘田曉霞’出來了嗎?”得到我肯定的迴應,她欲言又止,只是提到:“唉。後面,挺傷心的。”

那時的我,連少平、曉霞他倆同看報紙那部分都沒看到呢。

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之後,他們竟成爲了我的一種“信仰”。

我至今仍抗拒重溫那段洪水中的壯烈犧牲,因爲難以接受、因爲難以忘卻。我聽說,當年路遙先生寫完這段,摔筆痛哭,不能平復。我還是年輕了吧,還是沒有歷經那個時代的波瀾了吧,讓“爲什麼要讓曉霞離去”成爲了心中解不開的結釦;也不可否認的是,那份名爲“少平曉霞”的信仰,在曉霞彌留之際、在少平未來日子、在我的奮鬥青春,早已讓這“平凡的世界”裏本就“平凡的我們”,因爲曾經擁有過、或是決心追求着它,而拼盡全力地,去超越平凡,去擁抱美麗的生命。不負此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3

平凡?平凡?當我拿到這本書,就被它的書名所吸引住了。這個世界到底怎麼平凡了?平凡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爲什麼說世界是平凡的?伴隨着這些問題,我翻開書本,品味起了書中的故事情節。

爲了能對書本有大致的瞭解,我上網查了有關作者和該書的資料,路遙的小說多是農村題材但又不侷限於農村生活的描寫,而是描寫農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交叉地帶”發生的人和事。特別是着重表現年輕人的生活,通過他們愛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說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裏,中國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縮影。在那段年代裏,文化革命結束了,上臺執政帶來了改革的開放。

瞭解完這本書,我正式翻開它,進行閱讀。首先吸引我的是從他的寫作角度——“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主人公的不平凡。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受苦多一些,有的人受苦少一些。而面對苦難人們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會在痛苦面前低下頭,有的人會堅強與痛苦做鬥爭,但是更多的是努力戰勝一些,但又因爲退縮而屈服一些,這樣進進退退地過完一生。

書中主人公對困難所表現出的不懈的奮鬥,使我不禁佩服起他來。他可以放下讀書的用途,爲了自己的生活,寧願去幹社會上最下層的工作。從讀書到苦力,可以想象出他當時所受到的痛苦,他所不能忍受的,我佩服他的不僅僅是他願意吃苦,願意忍受。更爲他,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還能堅持讀書的精神所震撼。更加佩服他可以這邊脫掉骯髒的工作服,那邊就可以坦然風趣地和曉霞,和養民探討人生,一點也不被痛苦所折服,仍然保持着樂觀的態度。讀到這裏,我不禁捫心自問,如果是我,生活在這種環境裏,我還能夠保持這樣的心情來看待生活嗎?我還會對自己有信心嗎?

合上書本的最後一頁,我閉上眼睛,仔細想想。我們生活在改革開放以後的日子裏,沒有過吃不飽穿不暖的經歷,或許我們的理想是有大成就,賺大錢等。但是,當時的人們,屬於自己的理想,僅僅是每天有飯吃,能生存,能穿暖。而他們,完成我們現在看來不可思議的願望,卻是如此的頑強,甚至付出了血與汗的代價。

現在的中國,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爲吃飽而奮鬥,已經不會在我們的身邊出現。我們必須好好學習,來保護現在我們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4

在暑假開始的幾天裏,我一口氣完了路遙先生鉅作《平凡的世界》,黃土高原上吹來的粗粗糲的風,讓我沉醉其中。

故事以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兄弟爲中心,講述了少年們的成長和蛻變,生動形象地還原出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黃土高坡地區農民的民風與人情、勞動與愛情、奮鬥與友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與激盪的社會變革,這本書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更被譽爲“矛盾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可爲什麼孫少平能成爲平凡人的代表?因爲他是個煤礦工人嗎?有個農民爸爸和哥哥嗎?不是的,他之所以能成爲平凡人的代表是因爲他從未因自己讀過書就在村裏自命清高,夢想着"天降大任於斯人",理所當然地能闖出一番天地。他做的是每天努力拼搏工作,掙2塊5毛錢而己。這微薄的薪水不僅僅是爲了自己,更是爲了家裏的老老少少過日子,過一個一個生活的難關。孫少平熱愛讀書、看報,渴望看清世界,追求自身的價值。他完全可以衝破雙發村這個束縛,但他樸實的家庭卻教會他斂去身上的光芒,在有了大見識和大胸懷後,仍能任勞任怨地當一個煤礦工人。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一個偉大的平凡的人。

書中最令我動容的莫過於孫少安和田潤葉的感情。二人自小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如果他們可以在一起,或許能成爲一段佳話。但孫少安是踏踏實實的平凡人,只有國小學歷的他,骨子裏透露保守的氣息。在他心中,身份是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他不願跨過鴻去追求自己的心上人,因爲他遵從的是千百年來農民的傳統和父輩的教誨,兩人就此別過,各自成家。其實,年少時那份懵懂的愛意無關結果,是"一份無法磨滅的純真感情”。青春易逝,那些懵懂的沁人心脾的回憶如溪水中的飄落下來的花瓣,時間的沖刷,一切了無蹤跡。也許某一日,他們會那些揚動的信天游,忘記那醉人的晚霞,忘記彼此的音容,但依舊會記得他們在少年時期一份意氣風發。

這,大概纔是最好的結局。

我很喜歡這本書腰封上的一段話:“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爲英雄掩淚,卻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歸於平凡,歸於平凡的世界”。在這平凡的世界裏,每一個懂得尋找人生的意義、不沉溺於白日夢的平凡人,都是偉大的。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5

超越浮華與喧囂後返璞歸真的平凡。

——題記

遙遠的黃土高原啊,蒼涼又厚重,充滿了粗獷與豪邁的氣息。那,是與喧囂的繁華鬧市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

在那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雙水村的人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頭頂青天,腳踏黃土,這,是獨屬於那個年代,那一方天地的樸素與純真。

鏡頭聚焦在孫少平身上,這是個默默承受人間苦難卻從不放棄的,擁有着錚錚鐵骨的有志青年。雖貧苦,不自卑;雖潦倒,不止步。因爲他不甘淪爲命運的玩偶,所以他懷揣着打破規律的熱血,去往外面闖蕩世界;因爲他失去了靈魂導師,於是故事歸寂於一個礦工家庭的平凡。

17歲的少年,縮着脖子,從泥地裏蹣跚而來,當他慌張的把盆底混着雨水的剩菜湯往自己碗裏舀時,因高度緊張,血液涌上黃瘦臉龐,他無疑擁有年輕而敏感的自尊心。當檐水混着菜湯濺入眼睛,兩顆淚珠從他面頰上滑過,包含着酸澀與羞煞。是的,他擁有着17歲貧窮少年的敏感,趨近於自卑。他也憧憬,也幻想,可都歸於貧困,以及懂事。

當他遇見曉霞,一顆沉寂的心被喚醒,帶着青年人的躍躍欲試像是要衝出胸膛。一次次的對話,心靈的交織,靈魂的碰撞,這個青年越發不安於平淡,他期盼着廣闊的世界,期盼着更好的未來,期盼着更遙遠的地方。

當他來到縣城,橋頭的等待,黑夜裏的狂風,目睹了人間的不幸與苦難,痛苦使他成長。

心頭的騷動,愛情的甜蜜,可愛的姑娘滋潤他堅持。終於,他當了礦工,成了工人成分,他在黑色的世界裏享受勞動的幸福和知識的浸潤。是的,艱苦使他感到痛快,這是一種近乎於宗教信仰的執着。然而,當支柱倒塌,當愛人犧牲,他心如刀絞,於是他瘋狂的奔跑直至心力衰竭。他痛苦的呻吟着,精神的打擊使他神神魔魔近乎癲狂。心痛,心痛如海潮般涌至心間,他多麼期望就有多麼心痛。哭過,痛過,他依舊按照約定來到當初那個地方,完成某種儀式。他想,美麗的花朵永不凋零,那花朵仍開放在他心裏。恍恍惚惚中,他突然明白,思念親人,更應好好的活着。愛人的離去打碎了一場繁華的美夢,命運有太多的替身,偏偏我們看不到。人不能總沉溺於過去,這樣永遠無法觸到未來的光亮。少平啊,他用自己詮釋了這樣一句話,“事情的真實不以我的意志而轉移,哪怕我不情願,卻又能改變什麼。”是了,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生命裏有着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樣的愁苦和傷感?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經歷追夢的時光與偷來的“清閒歲月”,因着一種報恩式的思想,少平的理想擱淺於一個平凡的礦工家庭。與師傅的妻子結合,也許是他最好的結局。雖平淡,卻確確實實給我們以深深的震撼,在心田上烙下明顯的印記。

當月光洗盡鉛華,照着遠方的深藍幕布,生活這個舞臺的幕布從未下落。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6

人類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才能真正體味到何謂滄海一粟。於是我們的悲與喜,痛與恨,任何的生老病死與挫折磨難於這個更迭不息的宇宙而言都可認定爲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了。可是我們縱生而平凡卻不該甘於平凡。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是以孫少安、孫少平二人爲主,刻畫了當時社會衆多普通人的形象。文中的孫少安,6歲開始幹農活,13歲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輟學幫助父親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家,他雖喪失接受教育的機會,卻想讓自己的弟妹可以繼續上學,爲此不懈努力着,於18歲憑藉着精明強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選爲生產隊長,成爲雙水村的能人,之後開辦窯廠,道路曲折但最終成功,併爲雙水村建起一所國小。他出生於農村,被迫早早輟學,卻憑藉着不屈服的精神,勇往直前,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只有不甘平凡才能邁向成功。魯豫在《偶遇》中曾言: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人生的至暗時刻,那是一條漫長、黝黑、陰冷、令人絕望的隧道。但當我們穿過這條給心靈蒙上一層灰的隧道後再回頭望去,纔會發現至暗過後纔是光明,而通過這條隧道的最好途徑,便是不甘心、不屈服的精神與堅持不懈的努力。

正如書中的孫少平,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村中當起了受人愛戴的國小教師,可是因爲時代的變遷,國小被迫被拆,孫少平也因此失去了這份工作,但高中畢業的少平不甘心在家務農而獨自來到異地的煤礦當礦工,之後憑藉自己的努力當上了大隊長。倘若少平在失業後甘於平凡,在家與哥哥一起務農他還能夠當上大隊長,過着更好的生活嗎?答案是否。畢竟只有花自己與夜晚的月亮才知道花爲了瞬間的輝煌,忍耐了多少暗淡無光的日月。

不甘平凡的心需加以樂觀相輔。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一書中寫道:太陽,它每時每天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暉之時。太陽每時每刻都是不一樣的自己,我們也應當以樂觀之心與常開的笑口面對生活中的那些挫折。少平與少安兄弟二人一個失去了自己熱愛的職業被迫幹苦力活,一個多次辦窯廠卻歷盡磨難,但可喜的是他們都以樂觀之心熬過了這些困難的歲月,儘管結局可能算不上轟轟烈烈,卻因樂觀與不甘平凡的心而顯得愈發偉大。先賢們稱讚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值得學習的樂觀精神呢?

讀畢《平凡的世界》一書才真正體味到其價值所在,它能讓我們在這個處處有挫折、處處存光明的平凡世界中,重拾信念,振作起來,做回當初那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世界變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我們生而平凡,卻不該甘於平凡,我們應當懷有樂觀之心與不甘不屈精神,在未來與最好的自己相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7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我人生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記憶深刻。

記得那是我在國小三年級,一個下雨的週末,爺爺喊我去放牛,然後我大概是在柴火堆裏撿了大半本沒有封面,也沒有封底紙質發黃的書。然後我在爺爺的催促下,左手牽着牛,右手舉着傘,腋下夾本書就往屋後的山上去了。

時間過去二十多年,我如今還記憶深刻。之所以記憶深刻,最根本原因不是小說,而是由於我看小說入迷了,忘記了看牛,結果牛跑到別人家地裏把莊稼吃了一大片,我被氣急敗壞的爺爺追着滿山打。

當時看到的全是苦難,是躲開人羣最後去領滴了雨水的菜湯和黑饃的孫少平和郝紅梅,是穿着破破爛爛的不合身的衣服的孫蘭香,是成績優秀考試總得第一卻因爲貧困的家境和苦難的生活被逼放棄學業投身黃土地的孫少安,是愛而不得的田潤葉,是爲救人不幸犧牲的田曉霞,是每天早出晚歸勤勤懇懇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的孫玉厚一家老小……

知道這個書書名是《平凡的世界》,並知道這邊書一共有三卷,那是國中時候的事情。那時國中的語文老師,經常給我們講一些他讀過的有意思的書,一次偶然間就講到這邊書,然後我就渴望有機會把《平凡的世界》完整的讀一遍。那個時候學校旁邊的書店流行借書,那年電視劇《還珠格格》風靡一時,然後同學們課間聊天看書都跟這個有關係,我好像不太熱衷。直到有一天,我去的一個同學家,她家客廳有一面大書櫃,上面擺滿了好多書,正當我驚訝的一排排書看過去的時候,那個土黃色封皮的三冊《平凡的世界》讓我的眼光自然就停下來,跟同學借好了書,我激動的好半沒說話。

接下來就開啓了我的閱讀之旅。我印象中,作者筆下刻畫的那些個性鮮明,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啊。書裏有缺愛又樸實的孫蘭花,有內斂沉穩精明的孫少安,有執着堅韌的田潤葉,有昂揚鬥志自強不息的孫少安,有俠肝義膽積極向上的田曉霞,有市儈又早熟的郝紅梅,有謙虛好學的顧養民,有義氣真誠的金波,有可愛又獨立的金秀,有自立自強的蘭香,有遊手好閒的王滿銀,有好心的曹書記夫婦,還有那個嘴噁心善的王師傅,那個被父親逼迫又無法逃脫的小翠……

還有很多人,我雖記不太清楚了,但他們的存在都深深淺淺的影響這我。他們讓我知道了善良是長在骨子裏的溫柔,人與人的情感有很多種,親情,友情,愛情,沒有一種感情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交互在一起,滋潤着這些生活在苦難生活裏平凡人。

一個生命也許會因爲出生,地位,財富各有不同,但人生而不同卻是平等的,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有價值的,我們應該敬畏生命。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8

平凡的世界,名副其實,這是一個很平凡的世界,卻有許多不平凡的人。這裏我想單講講其中的女性。

這部小說,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我非常同情蘭香。

蘭香出嫁後,生了兩個小孩,卻養不起,並不是因爲她的小孩金貴,而是他的丈夫無能。他的丈夫一直不務正業,又因販賣鼠藥被抓,最後在孫少安的四處奔波、求人幫忙下被放了出來,但還是碌碌無爲。如果不是被蘭香的父母接濟,她的小孩八成被餓死了。她的婚姻與人生因爲嫁給了這個男人而毀滅。他很不幸。

我最同情的女人是潤葉。她是少安的兒時玩伴。她倆一起上學、一起吃飯、一起睡覺。潤葉的家境很好,所以她一直幫助少安家。在他們讀到高小的時候,少安知道他家真得沒有任何資金再供他讀書了,況且他下面還有弟妹要讀書,他不能那麼自私。自此,他和潤葉分離了。後來潤葉嫁給了副書記的兒子。在政治方面,他們的婚姻是非常有利的。但潤葉偏偏不愛的她的丈夫。直到她的丈夫失去雙腿,她才決定接受他,照顧他。潤葉愛了少安十多年,卻眼睜睜看着他與別的女人結婚。她很可憐,她很不幸,她很不平凡。

雖然這是個苦難的時代,但也有積極、大膽的女孩。她是田曉霞――潤葉的堂妹。

田小霞與孫少平在同一所高中。她們都喜歡書籍,因爲小霞家境比較好,她總是拿書給孫少平看。精神的兮兮相惜,他們相愛了,終了卻天人永別。小霞在一次洪水時,出去報道,因救一個女孩,自己被猛虎呼嘯似的洪水淹沒了。她沒了,她走了,她消失了,消失在滾滾洪水中。

很感謝《平凡的世界》,讓我認識了這些不平凡的女性。她們告訴我,雖然這個世界很平凡,但總會有像她們這樣不平凡的人遺世獨立。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對生活充滿希望,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39

我仔仔細細地想着哪本書貫穿着我的少年、青年和現在?左思右想,曾經最喜愛閱讀的、如今還想再細細重讀的,仍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在我最難熬最珍貴最火熱的青春時光裏,賦予我奔涌的激情和堅韌的力量,使得我在心醉神迷的同時撫慰了隱痛,跨越了障礙,淨化了靈魂,激發了鬥志。身爲平凡之人,又讀《平凡的世界》,思索平凡的喜怒哀樂、聚散離合、得失成敗,頗多感悟,再次成長。

(一)守望平凡,超越平凡

《平凡的世界》起於平凡,終於平凡,告訴我們人的最大優點就是對平凡的認知和自知。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卻因不甘於平凡,通過自身的奮鬥最終成爲了他想要的自己和我們眼中的非凡的人——精神騎士。孫少平寫給妹妹蘭香的信展現了他超凡脫俗的一面:“我們出身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都帶來的好處將一身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要從自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苦難難道是白忍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

這段話,就好像是寫給我的一樣,極具治癒作用,對我的至深影響是:第一,靜心閱讀、充盈精神。每一個人都極具狹隘性,唯有在閱讀中,可以超越時空、超越階層、超越物質、超越庸俗,最大限度地戰勝自我、戰勝侷限。沉浸書香,寧靜閱讀,讓我在一個廣闊的精神海洋裏遨遊,詩意一般地學習、工作、生活,永不厭倦,激情滿滿。第二,感念鄉村、厚植淳樸。我這一生終將深深感激出生於農村、生長於農村的種種經歷。尤其是,自己具有了城鄉兩種生活體驗,對於迎接未來的各種機遇、挑戰、風險,都將是深厚的生活積澱,淨化了我心靈,增強了我的社會適應性。第三,全情工作、創造無限。對於工作,態度虔誠。工作的精神價值遠遠高於物質價值,不是說工作需要我,而是我真正地需要工作。通過工作,增加經驗值、歸屬感、幸福感,在一個個新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中體味探索奧妙世界的快樂。全身心工作,總能讓我感受到力量與充實,生活更有規律性和挑戰性。第四,理性思考、戰勝自卑。生於農村的孩子普遍都有濃重的自卑感,隱藏在骨子裏,發作起來很痛很無奈。自卑會讓我在很多人和事面前膽怯,喪失機會,自卑於我起初的負作用是比較大的。自卑無法根除,只能減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依靠認知水平提高和內心不斷強大轉變。當自卑靠着個人力量轉化爲自信時,整個人都會顯得生氣盎然、輕鬆自在。如今的我,不再盲目自卑,卻生長出一顆謙卑之心,溫潤圓融,與世界和解,與人和諧。

平凡的我,努力成爲一個真正的我、更好的我,過着屬於自己的平凡生活,走出一條兼具順流逆流、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平凡之路。

(二)熱愛勞動,享受勞動

“你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孫少平讀書多,書生稚氣按理說會比較強烈。但是,由於出生於農民家庭,他的身心都被勞動洗禮了,他成爲了特別能吃虧、特別能吃苦的人。孫少平對外面廣闊世界的強烈願望,成就了精神世界豐富、精神力量強大的自己。孫少平作爲一名挖煤工人,對自己的現實有着清醒的認識,他深知無論如何變遷,他都需要用勞動賺取他需要的一切。事實證明,孫少平可以用知識的力量轉化爲行動的動力,並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之需。孫少平對待感情的態度是真摯的,無論怎樣地百轉千回,但他依舊淳樸地去愛他所愛。孫少平有着非常可愛的一面,適度叛逆,理性迴歸。然而,從頭至尾,他都在勞動中自我改造、自我超越。

作爲父母的長女,從小就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田地勞動,勞動鍛鍊讓我有較強的耐力,性格比較堅韌,承受力較強。但小時候真實的內心是懼怕勞動的,且想逃避勞動,真的是勞動怕了,我甚至自己想盡一切辦法儘快脫離“苦海”。孫少平在勞動中鍛造自己,讓我對勞動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斷紮根,對我自己的父母也更加尊敬和感激。普通的勞動人民,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手腳勤快,生活忙碌,無暇庸人自擾。已經深刻爲我的品質的勤奮精神、早到精神、吃苦精神以及較強的執行力,都緣於少年時代和青年時代的勞動鍛鍊。如今人到中年,高度認同勞動的價值,將自己與勞動深度統一,能有健康的身心條件參與勞動是無比榮幸的事情,我願在勞動中度過餘生,不想讓身心清閒導致衰老加速,精神萎靡。

作爲教師,我採用“勞動教育”磨礪學生,讓學生養成勞動的習慣、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在勞動中完善人格、提高綜合素養。我的班級由於學生普遍熱愛勞動,且用正確的方式勞動,有着較高的勞動質量標準和參與的積極性,所以,教室、宿舍、書桌,還有學生自身都因勞動更加“整潔、優美”。讓學生信服於勞動教育,我以身作則、榜樣示範,當他們眼前的老師真正地熱愛勞動,在勞動中有着全情投入和喜悅神態,又因爲勞動的成果神采飛揚,學生耳濡目染,領會了勞動與學業、美好、幸福、自由之間的辯證關聯。班級裏的勞動之歌,嘹亮唱響,大家一起揮汗勞動的場面常常令人振奮。

勞動中揮汗如雨、廢寢忘食的樣子,真的會感動自己。在勞動中,我們實現天人合一、物我兩忘,勞動的樣子,就是我們最美的樣子。

(三)勇於擔責,樂於擔責

孫少安的妻子這樣評價他:“這人身上有一股很強的悍性,跟上這種男人,討吃要飯也是放心的。”孫少安對待他的感情是理性的,他成爲了妻子的驕傲,攜着妻子的手一起勤勞致富;孫少安的自我犧牲,成全了他弟弟孫少平,可以讀書、可以闖蕩世界;孫少安成了父母的依靠和榮耀,有這樣爭氣的兒子,在農村生活的父母面子十足,生活也越來越殷實;孫少安有着強烈的改革創新意識,率領大夥兒家庭聯產承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讓相親們看到了富裕的希望,走在脫貧致富的路上;孫少安還有一顆慈善之心,富起來之後懂得回報鄉村,建了一所象徵着希望的學校……孫少安的忍辱負重、剛柔相濟,是八十年代初鄉村振興的領頭羊,是我們心目中的英豪。

孫少安給我的啓示是,責任在身,說明你能闖蕩能幹事,說明你有溫度有情懷,說明你懂人情世故懂海闊天空。孫少安對父母、對弟弟、對妻子、對鄉親的態度與責任,塑造了他頂天立地的“陝北漢子”形象,深受讀者喜愛,並傳遞了正能量。任何人,都不僅僅是自己,需要從“小我”轉變成“大我”,在社會大舞臺中展示才華、實現價值。我的責任觀念因孫少安得到矯正,人性中的自私、小氣、狹隘等逐漸轉變爲無私、大方、開闊。第一,敢擔家庭責任。梳理清楚自己的家庭責任,讓家人因爲自己更加幸福和溫暖,這是一件非常踏實安心的事情。父母臉上的笑容、孩子們內心的安全感、愛人對家的眷戀,於我而言是生命裏的大事件,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第二,敢擔工作責任。作爲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不以報酬爲尺度來度量工作,而是盡心盡責,精益求精。努力成爲令各方滿意的人,積極營造和諧的工作關係,並且在工作中不斷進步,爭取更好的業績,不辜負每一個工作時光。第三,敢擔社會責任。我從堅持清掃家門前的大院子這種小事開始做起,爲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一點小辛苦換來了內心的愉悅和充盈。遇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告奮勇地去做,讓身邊的小世界因自己更美好。第四,敢擔健康責任。健康於任何人都是第一位的,但是,往往因工作、興趣、家務瑣事我們極易忽視健康,甚至以健康爲代價。我們缺乏終身健康的理念,沒有立足一生來正視健康問題。對於健康,我首先做到改正不良習慣,割捨部分興趣愛好,遵循作息規律,在點滴生活中守護健康生活。我時刻警告自己,不能因爲任何不必要的事情損害健康,努力成爲一個自律自愛、身心健康的人。

於人生長河而言,有責可擔,有人可愛,心存希望,無比榮幸。責任深化了我們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與世界的深刻關係,讓我們日漸強大而豐富。

《平凡的世界》已經活在了我的心中,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每一處細節,總能牽動我的神經末梢。我常常思索我最想要的生活會是怎樣一般景象?無非就是希望生命、生活的激情持久燃燒,探索、創新的精神永不停止,直到老去,生命都能呈現出向上躍跳的青春姿態。用勤勞的雙手、豐富的心靈,將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