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家背景

2、積累文言詞語

3、通過學習,查閱陶淵明資料,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重視通讀,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

2、學習抓住人物特點描寫人物的方法

3、瞭解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教學重點: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對下面兩句話的理解: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教學時數:計劃2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

瞭解作家及背景 熟讀課文 積累詞語 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兩首詩都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作品,它們向我們述說着陶淵明的人生態度,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表現他的高潔志趣的自傳文章——《五柳先生傳》。

二、檢查預習

1、文學常識:

(由學生交流所查資料)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的詩人、散文家。

出處:《陶淵明集》

“傳”是一種文體,是專門記錄某人生平事蹟的文字。

背景:他生活在東晉末年的黑暗社會,風氣污濁,許多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着虛僞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統治階級不滿,不願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污,辭官歸隱,躬耕農田,過着儉樸的歸隱生活。他的作品語言樸素,自然優美,看似平淡卻寓意深刻。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與志趣。作者正是通過五柳先生“頗示己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字音

輒(zhé) 嗜酒(shì) 吝情(lìn) 短褐(hè) 簞(dān)瓢 屢(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儔(chóu) 銜觴(shāng) 歟(yú)

三、誦讀課文

1、範讀課文,學生注意聽節奏

課文節奏劃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 “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2、學生自讀課文,讀準節奏

3、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四、疏通文意

1、參照書下注釋疏通文意,圈畫不理解的詞句

2、將疑問提交課堂,師生共同解決

補充: 因以爲號:因:就。以爲:以之爲,把它作爲。

性嗜酒:本性。

或置酒而招之: 或:有時。 置:準備。 招:邀請。

以此自終:結束。

以樂其志:以:來。 樂:使……快樂。 志:心意,志向。

3、再次疏通文意

五、作業

1、作業本:文學常識 解加點詞

2、熟讀並背誦課文

3、思考:反覆朗讀,體會五柳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第二教時

教學內容:

1、學習抓住人物特點描寫人物的方法

2、瞭解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3、學習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對這篇課文以經有了初步的.瞭解,若要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就要作進一步的探究。

二、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填寫下表,看看文章具體寫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

2、你認爲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用文章中的句子說明理由?

學生自由回答,明確:他是一個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者,他精神愉悅、安貧樂道、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理由略)

三、深入探究

1、寫人物傳記,首先要交代人物,本文交代人物爲什麼竟“不知何許人,亦不知其姓字”?

明確: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門第觀念盛行,作者有憤於此,故藉此表示叛逆。

2、陶淵明“好讀書”,爲什麼“不求甚解”呢?

明確:“好讀書,不求甚解”意思是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穿鑿字句。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你怎樣理解“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這句話?

明確:“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不僅寫出陶淵明安於貧困,而且含蓄地說明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謂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4、“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明確:“贊”語中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繫?

明確:文後的“讚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爲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爲鮮明。

6、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明確:“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這樣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衆不同擊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人勝。

四、總結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五、作業:以“淡泊名利”爲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六、板書設計:

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安貧樂道

傳 志趣: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 淡泊名利

環境:環堵蕭然……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贊: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會意、汲汲、慼慼”的詞義,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⑵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⑶熟讀、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

⑴指導學生重視誦讀,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⑵指導學生課外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學生自主分析資料,主動探究,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⑶體會文章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把握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3、德育目標:學習作者守志安貧、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風亮節、精神實質。

3、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鑑賞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關鍵語句的含意。

2、引導學生探究《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爲他人作傳,還是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

【教學方法】

1、文獻法。組織學生課前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如陶淵明簡介、作品介紹、陶淵明的思想、歷代文學家對陶的評價等等。在佔有資料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探究,力求有所發現。

2、朗讀法。這是陶淵明的一篇名作,文字平淡而富含真意,樸實而又凝練,需要在多次朗讀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要保證課上時時有琅琅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3、討論點撥法。對課文的翻譯、對文意的理解,可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討論交流中完成,通過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對於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作必要的點撥指導,師生互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翻譯課文,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指導學生背誦;資料匯演,設置開放性問題供學生探究思考,深層研討,突破難點;品味鑑賞,賞析課文個性鮮明的寫法和語言特色。

一、導語設計

設計1: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家,詩歌獨開一派,散文造詣也很高。以前我們學習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和《桃花源記》,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著名的文學傳記作品──《五柳先生傳》。

設計2:今天,我們學習《五柳先生傳》。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文章。作者故意隱去了傳主的家世、生平事蹟等一般傳記要素,而着重表現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語言樸素洗練,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蘊涵深刻。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讓我們去看個究竟。

二、明確學習目標

(多媒體顯示)

1、背誦課文。

2、體會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3、學習本文語言平淡而蘊藉、多用否定句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或播放示範朗讀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好語調。

教師抽查學生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⑴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嗜酒輒盡吝情短褐簞食汲汲歟黔儔

⑵給下列多音字組詞:

傳:chuán()號:háo()好:hǎo()

zhuàn()hào()hào()

樂:lè()期:qī()少:shǎo()

yuè()jī()shào()

教師任選幾位同學回答。明確:

⑴shì zhé lìn hè dān jí yú qián chóu

⑵傳說、傳記呼號、號召好壞、愛好快樂、智者樂山日期、期年年少、多少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查閱工具書,疏通詞句,自行翻譯課文,並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小組內交流,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步驟進行。如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提問其他組的同學,也可向老師請教。

3、教師把學生分爲兩大組,展開課堂比賽,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督促他們深入課文,理解詞句,把握文意。

競賽試題如下,多媒體逐題顯示,顯示一題完成一題。

⑴解釋句中加粗詞的含義。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②每有會意

③親舊知其如此

④造飲輒盡

⑤期在必醉

⑥短褐穿結

⑦銜觴賦詩

⑧以樂其志

⑨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⑩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⑵一詞多義。

之:或置酒南昌招之黔婁之妻有言

言:閒靜少言黔婁之妻有言

其:親舊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甚:不求甚解所欲有甚於生者

意: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目似瞑,意暇甚

得:家貧不能常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志:以樂其志頗示已志

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時去人近

⑶古今異義:

贊曰“亦不詳其姓字”

⑷翻譯下列句子:

①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②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③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④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每一組底分爲100分,每一道題單號題由第一組完成,雙號題由第二組完成,每一小題分值5分。由小組推選代表答題,每組不得少於5人答題,個人得分納入小組計分,最後決出優秀小組和優秀個人。

學生回答,明確:

⑴許:處所;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旨意;舊:舊交、舊友;造:往、到;期:希望、願望;穿結:打補丁;觴:酒杯;樂:以……爲樂;慼慼: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蕭然:空蕩、空寂。

⑵之(他,代詞;的,助詞)言(說,說話;言語、話)其(他,第三人稱代詞;其中的;語氣詞,表揣測、反問)甚(詳細;重要)

意(意旨;神情)得(得到;益處)志(標誌;志向;志趣)去(離開;距離)

⑶贊曰(傳記後附的評論性文字。今義指稱讚、讚美)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別名。今指文字)

⑷①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裏經常是空的。③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④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爲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

四、合作研討,理清思路,指導背誦

1、教師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理清思路,理解文意。(多媒體顯示)

⑴課文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這些語句刻畫了怎樣一個形象?從哪些方面入手刻畫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

⑵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榮利”?你喜歡五柳先生嗎?請說明理由。

⑶課文第二段中的“贊”如何理解?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麼?“贊”語和前文有什麼聯繫?

學生思考、交流,然後小組內討論,以達成共識。明確:

⑴文章表現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有:“閒靜少言……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這些語句刻畫了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下面集中描寫五柳先生在田園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態。分四個方面寫。“好讀書”四句,寫他讀書自娛;“性嗜酒”八句,寫他醉酒陶情;“環堵”五句寫他安貧樂道;“常著文章”四句,寫他著文娛志。通過這四個方面的刻畫,一個堅守節操、不隨流俗的“高人”形象便鮮活如生,風神宛然。

“好讀書”而“不求甚解”,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與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體現。“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污濁的世俗社會裏特立獨行,內心必有許多愁苦,寄情於酒,“期在必醉”,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娛”,著文不爲求取名利,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總之,全文突出反映了五柳先生悠閒自適、安貧樂道、守節不移的精神實質。

⑵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真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⑶“贊”是歷史傳記的一種體式,一般放在傳文之末。“贊”不是讚美,而是對史傳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本文利用這一體式,進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質,拓展了文章的境界。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文“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實質,傳贊一體,互爲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形成板書。

3、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複述課文,背誦課文。

五、深層探究,突破難點

1、《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爲他人作傳,還是借史傳的形式寫自傳,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出示課前收集的資料,如有圖片,交給老師投影顯示;如有文字資料,學生自己介紹或投影顯示。學生交流參考資料,實現資源共享,在廣泛佔有資料的基礎上,思考、討論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師也可提供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學生自由發言。

一種看法認爲:本文是作者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年代距陶淵明不算很遠的南朝人沈約和蕭統,都說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是用以“自況”,當時人視爲“實錄”。《五柳先生傳》所寫,都可以從史傳和作者的創作中得到印證。因此,可以說《五柳先生傳》就是作者的自畫像。

一種看法認爲,本文是作者爲他人作傳,只是其中融入了個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拘人物之跡而傳人物之神,是創作而非實錄。

教師不宜作評判,學生能自圓其說即可。

2、學生自由質疑問難,可請教別的同學,也可向老師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⑴陶淵明“好讀書”,爲什麼“不求甚解”呢?

⑵“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怎麼能“晏如”?

學生明確:

⑴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不求對書系統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己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榮利思想的反映。

⑵五柳先生吃穿住沒有一樣不困弊不堪,他卻能處之泰然,安之若素,與古代聖人先賢的激勵是分不開的。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

六、品味賞析,美點尋蹤

1、學生齊背課文一遍。

2、教師爲鑑賞定向:賞析本文語言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特點;學習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⑴本文的語言簡省凝練,試舉幾例談談。

學生明確。

生1:文章第一句講述了“五柳先生”這個名號的來歷。“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隨便起一個號,表現了先生不隨世俗的品性。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以五柳爲號顯示了他的志趣。寥寥幾筆,突出顯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又隱隱散發出一股田園氣息,映襯出一個田園幽居者的形象,語極平淡,味極深厚。

生2:本文對人物的描寫,大半是總結性的語言,沒有寫一件具體事實,但每一項又都包含大量的事實,寫他讀書、飲酒、著文,莫不如此,簡約中含着豐富的內容,不但有豐滿的生活意境,而且有詩一般的韻味。

生3:本文乍讀起來,發現作者只是不動聲色地勾勒人物形象,但細品起來,又包含了多少頌揚與自我肯定,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無懷氏之民歟?葛無氏之民歟?”敘事中有頌揚,頌揚中見傲世。

⑵本文多用否定句,試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學生背誦課文中的否定句。

明確:錢鍾書說:“‘不’字爲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錢鍾書說:“豈作自傳而並不曉己之姓名籍貫哉?正激於世之賣聲名、誇門第者而破除之爾。”下文的“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等,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衆不同擊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⑶體會課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並口頭作文,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性格特點,或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老師。

學生構思,發言。

七、課堂小結

本文語言樸素平淡,呈現出一種天然真色之美,純真可親而又意味雋永,我們都不禁陶醉其中。我們應該感謝陶淵明,是他用性靈,用良知爲中國士大夫在精神世界裏建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爲我們營造了平淡真淳的藝術境地。讓我們永遠地記住他,作爲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淨土,作爲時代塵囂中用尊嚴扛起的一面旗幟。

八、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寫出文中的一個成語,並解釋它的意思,然後用成語造句。

3、翻譯下面一段文字。

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蒼,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3

【教學目的】

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體會課文寫人方法。

3、品析詞句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揣摩平淡內容中的深刻寓意。

2、把握多層面速寫的記人方法。

【教學方法】

l、誦讀—品味—積累。

2、品讀—評析—習作。

3、設疑一點撥一釋疑。

【媒體設計】

1、放音機(配課文朗讀磁帶)。

2、投影儀(配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詩意畫膠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課前印發教師撰寫的《採菊東籬下──古詩新讀》。(見後“附”)

一、導語設計

(出示詩意畫投影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我國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飲酒》詩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達了詩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靜的心境。詩人爲何有此心境呢?主要與詩人生活際遇、性格志趣有關。現在,我們就通過他的著名散文《五柳先生傳》,來認識認識這一代名家。

(解說:詩丈、圖並舉,乃爲教學營造淳樸、寧靜的意境,讓學生迅速找到與課文諧和的振點。)

二、解題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時受家庭和儒經影響,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當時政治黑暗,社會不安,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歲纔出仕,但也不過幾任小官。由於他厭惡官場的污濁,不願“爲五斗米折腰”,41歲時決然從彭澤令任上退隱,歸田躬耕。歸田後的陶淵明寫下了100多首反映勞動生活的詩歌和多篇辭賦散文。《五柳先生傳》就是詩人自撰的.小傳,全篇不足200字,卻以精粹筆墨形象勾畫了詩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傳,傳記文的一種,是敘述作者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來說,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展等等。

三、研習課文

1、誦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⑴ 聽讀課文,認準字音。

學生邊聽課文朗讀錄音,邊看課文作圈注。

生疏字:嗜(shì) 輒(zhé) 吝(lìn) 褐(hè) 簞(dān) 汲(jí) 儔(chóu) 黔(qián) 觴(shāng) 歟(yú)

多音字:傳(zhuàn) 好(hào)

⑵ 和讀課文,明確節奏。

學生邊隨錄音輕聲誦讀課文邊標劃節奏。

如三字短句:好讀書晏如也

如四字短句: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如複雜長句: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⑶ 跟讀課文,掌握語調。

學生隨教師的範讀而讀。第1段應讀出舒緩陳述的語調;第2段應讀出讚歎抒情的語調。

⑷ 默讀課文,領會文意。

運用工具書和註釋,邊默讀課文邊理解字意、詞意、句意。

⑸ 分讀課文,總理全篇。

① 男生讀課文第1段,女生讀課文第2段,說說兩段的不同:

從內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蘊涵性格志趣);第2段主要是讚語(蘊涵精神風貌)。從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寫;第2段主要是評論,是總說。

② 女生讀課文第1段,男生讀課文第2段,說說兩段的聯繫:兩段以關鍵句相呼應。第1段“不慕榮利”,第2段“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③ 男女生齊讀課前“閱讀提示”,再次總體把握課文內容與形式,並明確學習重點。

(解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學習,貴在“讀”字。此環節設計五步誦讀,由淺入深,培養學生朗讀課文的習慣,並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品味──具體研習,突出重難點。

⑴ 品味“不”字,初識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用“不”字有九:

不知何許人 不詳其姓字──實不願說,非“不知”“不詳”,可見先生淡泊寧靜。

不慕榮利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忘懷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見先生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遠,不捨本求末,可見先生胸襟開闊。

不能常得 不蔽風日──安然自若,不爲境所困,可見先生開朗樂觀。

不吝情去留──去留無意,不裝模作樣,可見先生耿直率真。

⑵ 品味細節,再識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寫人物生活細節,突出有三: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先生專志樂學。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可見先生灑脫不羈。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可見先生高雅脫俗。

(解說:階段小結,順勢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確人物思想: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⑶ 既括態度,體會多面寫人法。

文中態度概括有六:對讀書的態度;對作客的態度;對家境的態度;對著文的態度;對得失的態度;對貧富的態度。如許種種態度,即從多層面表現人物。而每個層面所用筆墨都簡約洗練,正是點到即止,速寫傳神。

⑷ 抓取典故,體會類比寫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

“屢空”“黔婁”“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別以學者、隱士、百姓類比,烘托凸現人物。

(解說:⑴是文中的亮點、美點,9個“不”字幾乎網盡人物性格志趣;⑵是⑴的補充,讓學生進一步揣摩平淡內容中的深刻寓意,更全面認識人物。⑶既爲⑴⑵的總收,又是難點的突破;⑷是難點的進一步開掘。以上四環節重在培養學生閱讀的選點突破能力。)

3、積累──培養美感,豐富語彙。

⑴ 積累名言:

好讀書,不求甚解。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⑵ 積累精練雅緻的連用四字句:

課內的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短衣穿褐,簞瓢屢空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遷移聯想: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

滿座寂然,無敢譁者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愛蓮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是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陋室銘》)

(解說:古文中有很多名句,意蘊豐厚,哲理深透;古文中有大量連用四字句,句式整齊,音韻和諧,顯得精練、精緻、精美、精神。學生積累它們,既受美的薰染,又豐富語彙,受益無窮。)

4、課堂訓練。

⑴ 說的訓練: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有何看法?

⑵ 寫的訓練:學用課文多層面速寫的記人方法寫寫自己(100字左右)。

(解說:⑴要注意在時代背景、作者思想上予以點撥,不求學生有多麼深刻的認識。如:“不慕榮利”,其實是不願與醜惡的社會同流合污。⑵要注意提示學生寫出自己的性格志趣,同時語言要簡練。)

5、課堂小結。

本次課學習了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認識了這位隱逸者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並體會了多層面速寫和類比烘托的記人方法。相信同學們一定在做人、爲文方面有所領悟。

(解說:從課文人物和寫作方法兩方面收束新課,強化課文重點;從做人與爲文兩方面啓發學生,滲透德美教育。)

四、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課後練習三。

【附錄】

讀詩:

飲酒(之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聯想:經過幾李雨,東籬已殘了:幾桿枯竹斜插,幾縷老藤纏繞。就如此罷,反正雞已送給南山那個老翁了。昨天,他還送了壺酒來,不知對送雞的答謝,他只說耕事閒了,隨便聯幾句也算一樂。噫──籬下隨意補的幾簇菊,竟然開了,像昨夜展開經卷時,挑亮的燈焰。風來,香來,正好盈一袖回屋品酒,要是醉了,喝杯菊花茶,興許詩行裏也有餘芳。那就採一些回屋罷,要是老翁還來,也好送幾枝給他。“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哪裏來的歌呢?彷彿坡下長煙截斷的松林裏。是老翁來了吧?正好,昨天他留的聯句我已有對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的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

2、學習本文簡潔洗煉、畫龍點睛的語言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以幫助學生體會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爲重難點。

三、教學方法

以課文爲基礎,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展內容,加深理解。力求讓學生達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讀書境界。

四、教學內容及過程

1、營造氛圍,指導方法

今天上課的兩條要求:

第一,身心放鬆,平等相處,無拘無束,說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來,讀出自我,開動大腦,讀出困惑。

(做一個小遊戲,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鬆了。怎樣才叫讀出了自我,就是要讀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過讀書的四步驟。曰:“精取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們不妨照此方法來讀讀今天要學的課文《五柳先生傳》。)

2、初讀課文,疏通字詞(範讀、自由讀、重點讀、齊讀)

3、充分討論,體會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文章介紹了他哪些方面的特點?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嗜酒如命,讀書作文,不拘小節。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寫他哪方面特點?

寫他喝酒的篇幅最長,也最傳神(體會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c、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寫到了酒,大家還記得哪些,我們來共同回顧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將進酒》等)大家看看這些詩都不約而同的與一個字聯繫在一起,哪一個字——愁,那麼,我們來看看“五柳先生”爲什麼而愁呢?

d、這時候我們便可以討論一下《五柳先生傳》是不是作者的自傳?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須先簡要了解陶淵明的生平(陶淵明生平簡介)。

4、歸納特點、仿寫自我

a、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本文之美,不是一種誇飾之美,也不是一種拙樸之美,而是一種洗煉之美。楊延芝曾說:“金銀出於礦鉛,未洗煉者不足重也。”孫聯奎也說過:“不洗不淨,不煉不純。”本文正是簡潔洗煉的典範。寫人物、抓住特點,寥寥幾筆,栩栩如生。這麼有意義的方法,何不嘗試一下?

b、用極少的語言(一個段落,一句話)向全班同學介紹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個例子。

5、重溫課文,熟讀成誦

附錄一: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時代由於受家庭和儒經的影響,曾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二十九歲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參軍之類的小官。他早年便有愛慕自然,貪羨隱逸的思想。當仕途不得志時,就更懷念這種生活。所以,在這十多年裏,他一直“一心處兩端”,行動上也是仕隱不常。三十九歲時,他的思想有了很大變化,就在這一年,他親自參加了勞動,因“耕植不足以自給”,又一度爲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逢郡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解職而歸。從此,完全走向了歸田的道路。終年63歲。陶淵明的歸田是對污濁現實完全絕望之後,採取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在當時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陶淵明的`作品,現存詩120多首,散文6篇,辭賦3篇及其它韻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現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對污濁的現實表現出強烈不滿。還有大量的田園詩則表現了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勞動本身的讚美。如《飲酒》、《歸園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詩並記》,表現了他對理想社會的嚮往。

他的詩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寫來表現農村的日常生活和這種生活中的恬靜心境,使人感覺真象是從“胸中自然流出”一樣,沒有一點的痕跡。

附錄二: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餘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醉,古來聖賢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日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娛,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附錄三:

名家談讀書

朱熹:“凡讀書,須字字讀得響亮……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大抵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之於吾之口,繼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耳。”

陸象山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王富仁:“好的書,是讀過就‘懂’的,‘讀’同‘解’(理解)是同時完成的,在這個意義上,‘讀’就是‘解’,‘解’就是‘讀’,‘解’是在‘讀’的過程中或讀後自然發生的現象。不存在一個‘甚解’的問題。‘好讀書’,不求甚解纔是一種正常的讀書方法,接受方式。”

林語堂說:“興味到時,拿起書來便讀,這才叫做真正的讀書,這纔是不失讀書之本意。”

附錄四:

陶淵明詩選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所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園田居》(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滿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詠山海經》(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苦心,良辰詎可待。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品鑑五柳先生安貧樂道、不慕榮利、曠達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養高潔的志趣;

2、背誦課文,積累“晏如、蕭然、汲汲、慼慼、不求甚解”等文言詞語。

【教學思路】

導入新課誦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品鑑高趣賞析態度,品味五柳風致;

由人推己各抒己見,領略先生丰采;

知人論世以今鑑古,感受魏晉風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魏晉時代,有許多特立獨行的高人雅士,同學們想不想去見識一下?

我們今天就隨同陶淵明一同去拜訪魏晉時的一位高人——五柳先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體會感情基調,注意字音及停頓。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有滋有味地讀,有板有眼地讀,互譯課文,質疑字詞,同時思考: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五柳先生的?教師巡視指導。

三、研讀課文:由文及人,品評五柳先生的高情遠趣及精神氣質。

1、陶淵明是如何來寫五柳先生的呢?哪個同學能給我們說說他的.發現。

討論明確:想要了解一個人物,不妨研究一下他的興趣愛好。

2、你是如何評價五柳先生這些興趣愛好的?

明確:讀書適意,醉酒陶情,着文娛志。關注“會意”、“欣然”、“自娛”等詞。表現了他的高情遠趣。

3、五柳先生的“高”還表現在哪些地方,請你細讀課文,找出來予以品味。

明確:隱姓埋名,深藏避世;不慕榮利;安貧樂道……

關注“晏如”等詞語。

4、體會“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思想境界。

其實,五柳先生無論是讀書適意,還是醉酒陶情,無論是著文娛志,還是深藏避世,都緣於他的一種情懷,或者也可以說是他的思想境界——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板書)

請學生翻譯這兩句話,注意“慼慼”與“汲汲”的意思。

請學生仔細品讀這兩句話。

四、品讀課文:由人推己,與五柳先生對話。

學習文言文,不但要學習古代漢語的知識,還要學會與古人對話,從中汲取精神養分,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五柳先生已經有了較爲充分的瞭解,那麼,請問:你喜歡(欣賞)五柳先生嗎?爲什麼?

在充分聽取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

明確:投影——

無論同學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就是本真的陶淵明,他的一切性情都和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息息相關。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時代。這種精神上的大解放、大自由,造就了魏晉時代特有的一種人格魅力,他們蕭散、浪漫、曠達、真率,這就是魏晉風度,也叫魏晉風流。“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就是魏晉風流的代表人物,是讓許多人仰視的高士。

同學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陽光的時代裏,我們沒有必要再像五柳先生那樣消極避世,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激流勇進,建功立業,兼濟天下,同時,我們也不妨讓自己活得蕭散一些,曠達一些,真率一些,讓我們——

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教學反思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閱讀教學,當披文入情,挖掘語言背後豐富的人文思想。本課教學,將字詞教學融入對人物的品鑑過程中,力圖做到“言“文”合一。同時,這是一篇人物傳記,故將教學重點定位爲品鑑五柳先生這一人物形象,並沿着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思路,試圖體現出“人”“文”合一的閱讀教學理念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

1、瞭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

2、學習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我很高興能與同學們共度一段愉快的學習之旅。今天,讓我們從結識一位曾經做過官而後又辭官隱居農村的東晉大文人五柳先生開始吧。請翻開書第171頁《五柳先生傳》。(大屏幕顯示)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末期詩人,散文家。29歲入仕,因不耐煩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於41歲時,毅然辭去在任僅有80多天的彭澤縣令,回柴桑老家隱居。此後直到逝世的23年間,再未出仕,以耕讀自娛。(大屏幕顯示)

三、研讀課文

1、自讀勾畫:

教師提示:傳是一種文體,是一種專門記錄某人生平事蹟的文字。同學們以同桌爲小組自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介紹五柳先生的?體現五柳先生性格、愛好和生活的語句勾畫出來,看哪一組能很好地配合,做得又快又準確。(大屏幕顯示)

2、聽讀體會:

教師提示:同學們都讀過課文了,先別忙着回答剛纔的問題,我們先來聽聽課文錄音,感受一下課文的朗讀語氣。(放錄音)

3、學生齊讀:

教師提示:錄音聽完了,同學們也來讀一讀課文,看能否讀出感情來。

4、討論體會:

教師提示:剛纔我們已經把課文讀過幾遍了,同學們對五柳先生是否已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呢?大家能否根據自己的理解,適當引用剛纔勾畫語句,說說五柳先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大屏幕顯示)

5、小結明確:

通過討論可知,課文首先介紹了他的名號的來歷,接着介紹了他的性格特點閒靜少言,不慕名利,然後介紹了他的愛好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其間還介紹了他的生活狀況家貧環堵蕭然簞瓢屢空而依然晏如也,結尾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了個讚語,指出五柳先生的生活志向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表達了作者對這種高尚人格的讚賞。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可以把五柳先生界定這樣一個人,即:五柳先生是一個隱姓埋名、淡泊名利、安於貧困、悠然自得的隱士,他也有追求,只不過不是追名求利,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快樂、精神上的安慰。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可以認定,這位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本人陶淵明。

6、寫法體味:

教師提示:課文文字不多,卻能把一個有鮮明個性的'人寫得有血有肉,同學們仍以同桌爲小組一下,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課文最大的寫作特點是多用否定句,即多用含有不字的句子,如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不慕名利、不求甚比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等等,這些語句的運用,能夠很好地體現了他與別人的不同個性,突出了他與衆不同的高尚人格。其次,語言詼諧,充滿了自賞與自嘲,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四、重溫課文

學生再一次齊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和寫作特點。

五、能力延伸

用湖北省黎勝老師的文章《五同老師傳》作爲材料。

五同老師傳

聽母親說,我黎明出生,初來人間,哭聲震天。家人以爲生了個大胖小子,卻原來是一瘦小千金。父母盼我爭強好勝,故取名一小子之名曰黎勝。然爭強有餘,總不能勝:學唱歌,五音不全;學跳舞,步伐不健;亦追時尚趕新潮,卻不願改變自我、丟失自然於是拼命讀書,與莎士比亞交友,與太白唱吟,與魯老夫子對話,與五柳先生趣談。立三尺講臺,難守本分,不迷信於舊規,而有志於挑戰,不僅課內揭祕,而且課外探險源,每有所悟,便怡然自樂,得意洋洋也。

學生嘆曰:黎老師有童心之純真,無師道之尊嚴,與我們五同爲伴,戲稱爲五同老師。何謂五同?師生同讀、同寫、同講、同議、同評也。

教師提示:聽完了這篇充滿了自賞與自嘲的傳記文章,同學們也來介紹介紹自己吧,可以寫完整的小傳,也可以只抓某一個特點寫一兩句話,展示展示自己與衆不同的個性。

六、課堂收束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學習之旅只能到此爲止了,請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把這篇課文背誦下來。在這即將分別的時刻,我祝願大家,在未來的學習中收穫多多、快樂多多!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1、瞭解五柳先生的品性和情趣。

2、學習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敘寫人物的方法。

3、瞭解傳記文的特點。

【學習重點】

瞭解五柳先生的品性和情趣。

【學習難點】

學習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敘寫人物的方法。

【學習方法】

朗讀、討論、質疑。

【教學方法】

點撥、引導。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已學的陶詩導入。

二、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1、範讀 2、自由讀 3、正音 4、齊讀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四人小組,對照註釋,理解課文。

2、提出不懂的詞句。

3、詞句練習。

四、自主學習

1、研讀課文敘寫五柳先生的'語句,自由提問。

2、以“( )的五柳先生”的句式說一句話。

五、理解課文

你喜歡五柳先生嗎?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看法。

六、研讀課文

1、黔婁之妻的話對寫五柳先生有何作用?

2、本文與《桃花源記》相比,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何差別?

七、詞句積累

1、文中的四字句;

2、文中的名句。

八、寫作訓練

1、學習本文運用簡潔的語言寫一篇個人小傳,100字左右。

2、教師示範。

九、課堂小結

十、佈置作業

課後收集一些陶淵明的詩文作品與同學交流。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準確地解釋重點詞語,疏通文意。

2.依據課文語句,能概括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3.能在課文中找到否定句,並體會這種個性鮮明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2.概括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教學難點

1.瞭解傳記與自傳的基本特點。

2.體會用否定句表現人物鮮明個性的寫作特點。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藉助工具書、註釋掃除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多渠道查閱、收集有關陶淵明的資料:如生平簡介,歷史家對陶淵明的評價等等。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㈠導入新課

㈡釋題:“傳”

傳記,是介紹人物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介紹人物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等,記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時顯示出個人的品格特點。本文是作者託言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爲自傳。

㈢感知文意

1.課堂誦讀,初步感知

①小組活動: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朗讀練習,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讀出情感。

教師指導: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第一段:舒緩陳述;第二段:讚歎抒情。

②小組展示:形式多樣朗讀。教師及時點評指導。

③看大屏幕,依據籍貫姓名、思想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爲線索,全班齊讀。

2.分組交流,釋疑譯文

以四人爲一小組,按“讀文──釋詞──譯句”步驟釋疑解難

①自讀:藉助工具書,掌握課下注釋的重點字詞,初步疏通文意。

②合作:小組交流探討,解決疑難,難以統一的問題勾畫出來。

③質疑:小組將本組未解決的問題提交出來,全班討論釋疑。

④歸納整理:教師強化重點字詞、句式,整體梳理課文翻譯,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3.檢測學生對文意的理解程度

師出示詞句及一些難理解語句,由學生競答方式互相交流,教師糾正強化。

4.熟讀成誦。

①自我練習,教師指導背誦方法。

②藉助多媒體顯示籍貫姓名、思想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的`提示,全班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引入

二、複習檢查

1、課文背誦。

2、作者、背景情況回顧。

三、尋讀探究,小組合作學習。

1.文章介紹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況?請學生歸納、列表:

思想性格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生活狀況

環堵蕭然,不蔽風雨,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人生志趣

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2.這些語句讚美了五柳先生怎樣的思想品格?

隱者風範: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書中求樂:好讀書,不求甚解

率真放達: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安貧樂道: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自得其樂,淡泊名利: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

總結:五柳先生是一個不慕名利,率真放達,安貧樂道的隱士。

3.品味細節,再識人物性格志趣

⑴找出文中的“不”字句,仔細品讀。

①不知何許人,不詳其姓字:淡泊寧靜。

②不慕榮利,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淡泊名利。

③不求甚解:意存高遠,不捨本求末,胸襟開闊。

④不能常得,不蔽風日:安貧樂道

⑤不吝情去留:率真放達。

⑵教師小結: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四、課堂拓展

我們怎樣辯證的評價陶淵明,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什麼?摒棄他的什麼?

五、作業佈置

完成練習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後的作文“平庸與快樂”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9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迅速、準確地抓住文中的關鍵信息的能力。(基礎)

2、在老師的點撥下進行探究,啓發思維。(重點)

3、遷移訓練,激發學生超越作品的感悟。(難點)

教學理念

當今社會正處於一種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說到底也是一種信息的理解、辨別、篩選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礎的就是迅速、準確地抓住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題眼”、 “文眼”、 “字眼”、“詞眼”、 “句眼”、 “段眼”等。而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訓練的結果。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也是需要訓練的。一方面要有老師的指導(訓),另一方面要有學生的自主學習(練)。但訓練方式不是大搞題海戰術,而是要集中體現在三兩個精煉的課堂提問中,通過師生互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新課標”試行以後,語文教學中增加了對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國中生要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目前,打開學生的思維,已經成爲語文教師的共識。要打開學生的思維,就必須啓發學生,引導探究。落實到課堂教學上,就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活動中的主體,發現質疑,積極思維。最後結果是否與教師的預想吻合,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啓發思維探究的過程,答案可以豐富多彩。

迴歸“人文”是“新課標”的另一面重要旗幟。值得指出的是,人是社會的人,也是歷史的人,人文除了橫向的相通,還有縱向的傳承。而“文學即人學”,要深層探究一文章中人物的感情與風貌,就離不開從縱、橫兩方面進行印證。具體而言,就是在教學中要以教材爲觸發點,比較,遷移,打開一道口子,讓神祕的天光照進來,激發出學生超越教材的感悟,從而領悟文學作品的人文內涵,實現人格與情感的昇華。

教學時間

兩課時

實施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東晉末年,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着虛僞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統治階級不滿,“不爲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寫出了許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的優秀詩。

二、檢查預習情況。

解釋下列詞語:晏如 蕭然 汲汲 慼慼

三、尋讀探究。

教師引導:閱讀能力說到底是一種信息的理解、辨別、篩選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礎的就是迅速、準確地抓住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題眼”、 “文眼”、 “字眼”、“詞眼”、 “句眼”、 “段眼”等。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尋找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字眼”,並思考這個字與“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風貌有何關係?

課堂設想:通過朗讀和討論,明確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不”字。接着以填空的形式逐句分析。

1、讀“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我們看到一個自別於名門望族、不慕榮利的五柳先生。

2、讀“閒靜少言,不慕榮利”,我們看到一個五柳先生。

3、讀“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們看到一個在讀書中得到愉悅的五柳先生。

4、讀“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們看到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

5、讀“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晏如也”,我們看到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6、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我們看到一個卓爾不羣、不隨世俗的五柳先生。

:因爲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衆不同擊節讚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相關資料:①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現象,是士族門閥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稱世族、高門大族,其對立的稱呼是庶族、寒門。世族豪門形成了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他們之間的區別不是基於官職的高下或財富的多寡,而是基於宗族的血統。一代雄豪曹操也未能擺脫對豪門的依賴。②魏晉時期,統治階級的高壓政策與讀書人的自由個性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壓迫,往往借酒澆愁,在醉鄉中使波瀾的心靈獲平靜。這是他們在那種環境裏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

四、悟讀昇華。

教師設問:①伴聲自讀課文,思考陶淵明是怎樣自己的?(在否定中肯定;自賞自嘲)②假如同學們也來一下自己,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啓示?③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向哪些現象說“不”,向哪些現象說“好”?

課堂設想:通過學生們的自由朗讀,積極發言,從而領悟文章的內涵,昇華情感,培養健康個性、健全人格。

:對於很多事物我們要用一分爲二的眼光去看待。無論別人還是自己都應如此。特別是自己,一方面要“人貴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的缺點,另一方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陶淵明在否定中肯定、自賞自嘲式的自我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對於社會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們應該做到心明眼亮。

第二課時

五、比較閱讀:

老舍自傳(有改動)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兩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幼讀三百,不求甚解,繼學師範,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餬口四方,教書爲業。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爲榮。二十七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麼了不起。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閒時養花,不甚得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穫,並不着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後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思考題:

1、“三百”指的是我國古代哪一本典籍?本學期所學的那一句詩曾提到過它?

2、東晉以後,許多文人很欣賞陶淵明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以陶淵明自況,這正是文人張揚個性、自我欣賞的“風骨”。比較閱讀,想一想兩傳記在個性、語言風格上有什麼相似點?

3、《論語》上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上有老人需要照顧,下有小孩需要培養,中有沉重的工作壓力,所以有人把四十歲的人比喻成挑着雞蛋進城的鄉巴佬,東躲西閃,戰戰兢兢,生怕打翻擔子。仔細觀察你的一些長輩,看看他們在四十歲時的感情、狀態是怎樣的?(課後思考,並認真觀察,選擇其中的一位,結合年齡特徵,把他或她寫入你的。)

六、模仿遷移:

抓住特點,體現個性,抒發感情,以一種在否定中肯定、自賞自嘲的方式,寫一左右的自傳 。要求把“不慼慼於 ,不汲汲於 。”這個句子補充完整後,加入你的自傳中。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文言語句的基本內容。

2、有感情地反覆練習朗讀並熟練地背誦。

3、體會的寫人方法

4、體會作者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的思想性格。

教學設想

1、重點:能熟練地背誦全文,體會的寫人方法。

2、難點:體會作者“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思想感情。

3、課型及基本教學思路:通過誦讀來加深對學生對文言字、詞、句的理解。讓學生先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領會其寫人的方法和思想內涵。

教具學具準備

圖片(陶淵明畫像,一幅東晉末圖片)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

1、瞭解陶淵明生平及時代背景,瞭解的主要內容;

2、依靠註釋,藉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一、激情導入新課

1、導語:陶淵明歷來被稱爲“田園詩人”,因爲他人很多傑出的詩篇都是歸隱田園以後所作。他讚美勞動的生活與大自然的優美閒靜,幻想出現沒有貧困與壓榨的“世外桃源”。我們曾學過他的哪些詩文?(生答《桃花源記》 《歸園田居》其三)

2、齊背《歸園田居》其三(後投影在黑板上)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3、師: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一個心願?

生:隱居躬耕,種豆採菊,吟詩作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願望。

二、師生互動交流有關陶淵明的生平及社會背景

1、班上交流: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生1: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生於東晉。

生2:東晉末年,社會的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社會上充滿了虛僞與欺詐,這是陶淵明辭官歸隱的原因。

2、師:評價、補充。

三、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內容主要有哪些。學生交流後,教師概述。

師:是作者託言爲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爲自傳,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四、練習朗讀,理清思路

1、初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⑴範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節奏、讀音、標記生詞。

⑵多媒體展示下列詞句,先抽學生讀,其他學生評價,最後教師再打出正確讀音及詞義。

[投影]嗜(shì)簞(dān)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輒(zhé)汲(jí) 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

吝(lìn)儔(chóu)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褐(hè)觴(shāng) 慼慼:憂愁的樣子。

⑶學生朗讀課文,展示朗讀應注意的問題。

[投影]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師:第一段:舒緩陳述;第二段:讚歎抒情。

⑷跟讀課文,體會文中語速語調和感情。

2、設計表格,教師根據課文描寫內容,追問下列問題,同學齊答,教師板書,引導背誦。

⑴文中哪幾句話最能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

⑵五柳先生的生活境況如何?

⑶五柳先生有幾大愛好,哪些訓句顯示了她的志趣?

性 格生 活志 趣

閒情少言

不慕榮利

忘懷得失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家貧不能常得①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②性嗜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③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已志。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的】

1.瞭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其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2.學習作者樸素、洗練、自嘲、自賞的語言風格。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展示畫像 大家知道這個人是誰嗎?你是怎樣知道的?誰知道有關他的故事軼聞?今天我們學習陶淵明的一篇文章《五柳先生傳》。(師板書)

二、研讀課文

1.自讀質疑

教師引語:這位五柳先生可是個性格鮮明的人,同學們一讀就知道了,請先對照註釋和課後習題自讀課文,讀出聲來,邊讀邊圈點勾畫,有問題可以問老師。

學生自讀、自疑,學會自學。

2.聽讀體會

教師引語:看見同學們讀,老師也想吟讀一番,聽聽老師讀出了什麼語氣?

學生聽教師範讀,並初步體會作者自賞自嘲的語言風格。

3.齊讀感悟

教師引語:讓我們齊讀課文,讀出感情。

4.尋讀探究

教師引語:通過幾遍朗讀,我們對五柳先生有了個大體認識,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怎樣的人?儘可能依據文中的語言想像出來。帶着問題再讀課文,小組邊讀邊討論。

學生交流,教師只聽,不作評價,學生只要能說出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即可。

課堂設想:通過朗讀與討論,瞭解五柳名字的.來歷,陶淵明假託五柳先生爲自己立傳,好讀書、性嗜酒、家貧、著文自娛及東晉的歷史背景,能從中感受到陶淵明的性格及追求即可。

5.品讀交流

教師引語:陶淵明以自賞自嘲的語言寫出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語言特別有味。你最喜歡哪一句?找出來進行賞讀。

學生交流,師生共賞共品。

①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相關資料:很多文章引用好讀書,不求甚解一句,卻往往忽略每有會意,事實上,陶淵明強調的是看書要講究心領神會,求其真諦,不能死摳字句。陶淵明喜歡讀《山海經》,曾寫過13首關於讀《山海經》的詩,說有一次讀《山海圖》,他覺得自己彷彿穿越時間、空間,窺破了宇宙間的玄奧,興奮得手舞足蹈,無以復加。這便是會意的境界。

②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相關資料:東晉文人嗜酒,是一種逃避生活的方式。

③短褐穿結,革瓢屢空,晏如也。重點理解晏如。

④不慼慼於貧*,不汲汲於富貴。理解慼慼、汲汲。

6.熟讀成誦

教師引語:好句子就要背下來,師生同讀佳句及段落,當堂背誦。

三、能力拓展

教師引語:東晉以後,很多文人欣賞陶淵明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以陶淵明自況,這正是中國文人張揚個性、自我欣賞的風骨。下面,我們再看一篇《老舍自傳》。

老舍自傳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兩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地。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斷學師範,遙奠教書匠之基。及壯,湖口四方,教書爲業,繼學師範。每購獎券,以得未彩爲榮也。二十七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麼了不起。三十四歲結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閒時養花,不甚得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穫,並不着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後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請一生朗讀,想一想兩篇傳記在語言風格上有什麼相似點?

課堂設想:只要能體會到作者的自賞、自嘲、自得、自樂即可。

教師引語:其實,同學們也可以學習這種自賞自嘲的筆調,寫出自己的個性風采。同學們也來介紹一下自己吧,可以是完整的小傳,也可以只是一兩句抓住某個特點,表現自己的個性。

學生展示自我並交流。

如:生1:喜歡足球,卻被稱爲臭腳。

生2:每每遲到,總被老師恥笑,一笑了之。

生3:不慼慼於分數,不汲汲於名次。

四、課堂收束

這堂課即將結束了,相信大家在以後的語文學習之旅上會有更多收穫。網絡、書店、圖書館,都是學語文的好去處,有收穫,可以告訴我,有困惑,也可以告訴我。

五、作業:

整理自己的小傳,寫在作業本上。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翻譯語句,瞭解意思;品析語句,積累名句。

2、能力目標: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3、價值目標:瞭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瞭解陶淵明安貧樂道的思想。

【教學難點】

從正反兩方面來對照體會五柳先生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教學設想】

以課文爲基礎,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展內容,加深理解。力求讓學生達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讀書境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一學期,我們還學習了陶淵明的作品《桃花遊記》,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現在讓我們從作者寫的自傳《五柳先生傳》中,更直接的認識陶淵明。

師:爲了充分利用好這節課,首先我們來看學習目標:

(出示學習目標)哪位同學來朗讀一下。

生:(讀)

(出示馮友蘭讀書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按照我國在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的“讀其文、知其意、明其理。”的讀書方法來學習這篇古文。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劃出不會讀的生字詞,並把它寫到黑板上。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生:(自由朗讀,劃出生字詞)

師:剛纔同學們讀了文章,劃出了不會讀的字,好我們來看黑板上不會讀的字,誰來幫助解決。

生:(幫助正音)

嗜(shì) 輒(zhé) 吝(lìn) 褐(hè) 簞(dān) 頗(pō)

黔(qián)汲(jí) 儔(chóu) 觴(shāng) 賦(fù) 歟(yú)

師: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我們來聽一下文章的朗讀錄音,請同學們在難讀的句子上可以劃出節奏。

生:(聽朗讀,劃節奏)。

課文節奏劃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師:剛纔,我們通過糾正字音,聽節奏,初步學習了這篇短文的讀法。下面我們根據“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聲音響亮”的要求,一起來把文章朗讀一遍。

生:(生齊讀)

師:瞭解了課文怎樣讀後,我們來“知其意”,瞭解文章講了什麼。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互譯課文:首先劃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字詞和句子,然後,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解決。如果小組不能解決的,請小組長把不會的字詞寫到黑板上,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助解決。

生:(小組爲單位討論解決)

師:我們來看黑板上同學們不懂的字詞?

生:(回答)

古今異義

1.每有會意 古: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 今:指領會別人沒有明白的意思

2.親舊知其如此 古:舊交,舊友 今:過去的,過時的

3.好讀書,不求甚解 古: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 今: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貶義)

4.造飲輒盡 古:往,到 今:製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時 ; 有的人 今:或者

6. 因以爲號焉 古: 以之爲,把(它)當作 今:認爲,作爲/把,用

7.贊曰:黔(qián)婁之妻有言 古:常用於傳記體文章的結尾處,表示作傳人對傳主的評論。 今:誇獎,誇讚

8.頗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

一詞多義

1.以:因以爲號焉 【介詞,把、用 】 以此自終 【憑藉 或連詞,不翻譯】

2.之:或置酒而招之【代詞,他】 葛天氏之民歟 【助詞,的】

3.言:閒靜少言【說,說話】 黔婁之妻有言【言語,話】

4.如:晏如也 【......的樣子】親舊知其如此 【像】

5.許: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處所、地方】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 【表示約數,左右】

6.其:其言茲若人之儔乎【句首語氣詞,表推測】 親舊知其如此【代詞,他】

師:古文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積累。下面我們花5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背誦字詞解釋和句子的翻譯,做好古文的鞏固工作。一會接受檢測。

生:(朗讀)

三、充分討論,體會文意

師:下面,我們來看幾道題目,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作練習)

(出現學習任務)

1.五柳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文章介紹了他哪些方面的特點?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嗜酒如命,讀書作文,不拘小節。

2.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寫他哪方面特點?

寫他喝酒的篇幅最長,也最傳神(體會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3.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寫到了酒,大家還記得哪些,我們來共同回顧一下。

(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將進酒》等)大家

看看這些詩都不約而同的與一個字聯繫在一起,哪一個字——愁,那麼,我們來看看“五柳先生”爲什麼而愁呢?

4.這時候我們便可以討論一下《五柳先生傳》是不是作者的自傳?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須先簡要了解陶淵明的生平(陶淵明生平簡介)。

師:讀了文章,瞭解文章的大意後。我們來明其理,看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以小組爲單位,結合具體的題目來完成學習任務。

生:(小組爲單位討論學習任務)

師: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回答)

師:作者的這篇自傳正也是他追求的正是那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率真自然的生活的真實寫照。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呢,同學們找出來。其實不僅是陶淵明,很多古代文人都有過相似的追求。下面我們就蒐集相關的資料,作好積累。

師:我們請同學來說一下,相關的人和他們的作品。

師:老師也收集了幾個類似的人物。

(出現拓展資料)

總結

師:這節課,一方面,我們會讀了文章,瞭解講了什麼,同時瞭解了陶淵明等人的那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率真自然的品質,另一方面,我們也按照了“讀其文、知其意、明其理”方法來學習這篇古文。

四、歸納特點、仿寫自我

1.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本文之美,不是一種誇飾之美,也不是一種拙樸之美,而是一種洗煉之美。楊延芝曾說:“金銀出於礦鉛,未洗煉者不足重也。”孫聯奎也說過:“不洗不淨,不煉不純。”本文正是簡潔洗煉的典範。寫人物、抓住特點,寥寥幾筆,栩栩如生。這麼有意義的方法,何不嘗試一下?

2.用極少的語言(一個段落,一句話)向全班同學介紹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個例子。

五、重溫課文,熟讀成誦

六.作業

1、背誦文章

2、把拓展的內容收集到課外知識本上,並再收集2個。

拓展材料: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杜甫——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師:這些人都是,我們把他們積累下來。

生:(背)

七、板書設計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上午好!我是清水中學的參賽代表,很榮幸能在這裏爲大家解說我的一堂課,請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給予批評和指導。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內容是:新課標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22課《五柳先生傳》。下面我將從教材、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流程五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五柳先生傳》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而作的小傳。文章篇幅精短,僅208字,就從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榮利”“守志安貧”的隱士形象,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教學中應設法爲學生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和討論氛圍。指導學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不慕榮利”“守志安貧”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讀五柳先生獨特個性。

二、說目標。

課標要求,對文言文的教學要在多層次誦讀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爲此我設定的三維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能力:

⑴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白畫像,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⑵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

⑶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彙。

2、過程與方法:

採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師巧加點撥,讓學生了解人物誌趣、生活狀況、性格方面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說教學重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而我把本課的重點定爲: 一是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二是瞭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風貌。

說教學難點:語文學習是以認知基礎上的體驗、感悟、薰陶爲主的。《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 有益啓示”爲了引導學生整合資料、與文本對話,我設想通過探究《五柳先生傳》是不是陶淵明的自傳這一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閱讀體驗來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這就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誦讀:第一層次,範讀,疏通文意;第二層次,聽讀,探究文理;第三層次,誦讀,加深理解。在此過程中,我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運用啓發誘導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並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客觀辨證地認識事物的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由《桃花源記》導入新課,引出陶淵明,目的是讓學生溫故而知

新,然後引出陶淵明。並思考陶淵明筆下的五柳先生是個怎樣的人?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和熱情。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分爲四個層次:

1、作者介紹。(不爲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著名詩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園詩,故有“田園詩人”之稱。其詩多描寫自然風光,表達對田園的熱愛,揭露官場的黑暗。

2、檢查預習情況:

給下列字注音:

嗜(shì)輒(zhé)吝(lìn)褐(hè)

簞(dān)汲(jí)儔(chóu)觴(shāng)

3、聽錄音學生朗讀。目的'是給學生渲染一種優美的意境,聽完錄音,教師指導文言文的讀法。即根據詞語的意義把握句子的節奏,根據教師的讀法指導讓學生練讀。

4、指名讀課文、正音。

第三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合作翻譯課文,教師總結重點字詞。

在這裏我首先對課文前幾句做一翻譯,然後安排學生合作翻譯課文,讓學生邊自由讀邊將文中不懂的詞句找出來,向大家質疑問難,由學生互幫互助來完成,困難教大的由老師指點。藉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和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空間。

第四環節,合作探究,品析課文。

我主要通過設計五個問題,讓學生自主合作完成,從而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與方法目標。首先總結“不”是這篇文章的文眼,每一個“不”字都能體現“五柳先生”的品質,再引導學生逐步探究出五柳先生的生活態度,然後提出四個問題。

1、全文有九處用到了“不”字?找出來,說說它們有什麼作用?

(1)(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實爲不願說,而非“不知”“不詳”,可見先生的淡泊寧靜)

(2)不慕榮利,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忘懷得失,不追名逐利)

(3)不求甚解 (志存高遠,可見先生胸襟開闊)

(4)不能常得 不蔽風日(安然自若,不爲境所困,樂觀開朗)

(5)不吝情去留 (去留無意,可見先生耿直率真)

2、陶淵明“好讀書”,爲什麼“不求甚解”呢?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爲了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直性格的反映。)

3、作者常寫文章,目的是什麼?

(目的是爲了自得其樂,表現了先生開朗的性格。)

4、生活條件如此惡劣,作者爲何還能“晏如也”?全國人民都要學習他這種精神嗎?(不爲境所困,樂觀開朗)

5、何爲“贊”?讚語中的那一句話和“傳”中的語句照應?對作者的這種性格,該怎樣看待?(贊:傳記結尾的評論性文字。與“傳”中的“不慕榮利”相照應,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第五環節,小結五柳先生個人檔案。

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我打破了傳統的板書形式,採用了表格方式對五柳先生的性格特點做了一個總結,便於學生記憶

第六環節,設計課外延伸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對陶淵明有更深的認識,尤其更進一步理解作者那種歸隱山林,悠閒自得的生活態度,從而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風貌。

第七環節:總結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作者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以上便是我對這堂課的拙見,如有不妥,望各位同仁指正。謝謝大家!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4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人物小傳,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而作的。教學中應爲學生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和討論氛圍。指導學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獨立於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讀“不慕榮利”“守志安貧”的獨特個性。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⑴ 透過作品初步瞭解人物自傳的特點

⑵ 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鮮明的語言風格

⑶ 通過誦讀,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 藉助工具書,課文註釋,感知文意

⑵ 反覆誦讀,瞭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風貌

⑶ 指導學生課外收集陶淵明相關資料,培養探究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作者“不慕榮利”“守志安貧”的優秀品質,培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背景、材料,體悟作者情感。

2、鑑賞文章語言,學習用簡明語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質的寫法。

3、引導探究《五柳先生傳》是不是陶淵明的自傳?

【教學方法】

誦讀──探究法,討論──點撥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藉助工具書、註釋疏通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多渠道查閱、收集有關陶淵明的資料:如生平簡介,歷史家對陶淵明的評價等等

3、教師準備相關材料,製作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言設計(讓學生溫故而知新)

同學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處世態度都是不同的,有時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看法、追求,評定他的人生態度,如周敦頤獨愛蓮是由於他與蓮花一樣具有潔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愛牡丹則透視其追求榮華的心態,那麼大家知道陶淵明喜愛什麼嗎?──菊(追求高潔,隱世避俗的品性)

我們學過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個性?

──《桃花源記》《歸園田居》

今天我們將再次走近陶淵明,走近“五柳先生”(板書課題)

二、釋題:“傳”

傳記,是介紹人物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介紹人物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等,雖記述的是一個人的生平,但並不等於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歷,事無鉅細的寫進文章,而是記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時顯示出個人的品格特點。

三、感知文意

1、課堂誦讀,初步感知

⑴ 師範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語調,劃出不理解的語句

⑵ 生誦讀,要讀出語氣、重音,特別強調讀出層次

2、分組交流,釋疑譯文

以四人爲一小組,按“讀文──釋詞──譯句”步驟釋疑解難(讓學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識)

3、檢測學生對文意的理解程度

師多媒體顯示含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虛詞“之”的詞句及一些難理解語句,由學生竟答方式互相交流。(以此形式既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培養其在良性競爭中互動互進的.意識,又督促其更好把握文意,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

1、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迅速、準確抓住關鍵信息的能力)

⑴ 文章的結構模式有什麼特點?

明確:文章採用先敘後議方式結構全文(傳文+讚語)

⑵ 文章介紹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況?作者藉助哪些語句作勾畫?請學生歸納、列表:

思想性格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生活狀況

環堵蕭然,不蔽風雨,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人生志趣

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2、合作探究,評析人物形象(教師點撥,啓發思維)

⑴ 綜觀全文,你認爲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找出相關語句分析。

總結:五柳先生是一個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的隱士。

⑵ 你覺得五柳先生能成爲你學習的榜樣嗎?說說理由(激發學生超越教材感悟,領悟作品中的人文內涵,實現情感的昇華,暢述己見,言之有理即可,引導學生理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3、這是我們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作者又是如何評價他的?瞭解文中評述,加深對五柳先生的認識。

學生齊讀“贊曰”部分,理解贊句的實質。

交流理解:讚語主要概括五柳先生的精神風貌;“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讚賞其不愁貧賤,不求富貴,怡然自樂,返璞歸真的生活節趣。

五、課堂拓展

假如你是陶淵明的朋友,並對他的生活情況頗有了解,剛巧有人問你:《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的自傳嗎?你會如何回答?

學生根據所查的資料進行討論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

六、小結

1、語言特色:

⑴ 語言簡約凝練,勾畫鮮明形象

⑵ 多用否定句,突出與世俗格格不入的節趣

2、主旨表現:

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美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七、 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全文。

2、模仿本文寫法,用簡潔語言介紹自己的個性特點,題目自擬,字數300左右。

【板書設計】

五柳先生傳

閒靜少言 不慕名利-----隱者心情

好讀書 不求甚解-----讀書悅己

性嗜酒

期在必醉-----率真放達 處於貧困卻悠閒自適的隱士

環堵蕭然 宴如也-------安貧樂道 (人格高潔)

賞著文章自娛 忘懷得失—淡泊名利

【資料鏈接】

一、關於作者

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爲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爲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爲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

按:《歸去來兮辭》和《五柳先生傳》一向被視爲姊妹篇,前者作於405年作者棄官歸田之日,以樂天知命爲主旨;後者作於420年之後,以安貧樂道爲主旨,可以相互比較。

2.蕭統《(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爲跡焉。其文章不羣,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衆類。抑揚爽朗,莫與之京(大)。橫素波而傍流,幹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爲恥,不以無財爲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二、補充註釋

1.宅邊有五柳樹。

從“榆柳陰後檐,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其一》)的詩句可知陶宅邊確實有柳樹。

2.好讀書。

陶淵明讀書是在完成耕種之後,從“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可以看出。又常與友鄰討論,曾寫過:“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其二》),“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讀(山海經)》),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見。

4.簞瓢屢空。

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陶淵明亦常“簞瓢屢空”,如“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乞食》),就是寫他由於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貸的情況。

5.黔婁。

戰國時齊人。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鍾,想聘他任宰相,他堅持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爲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有言”,一本作“黔婁之妻有言”。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教學後記】

通過學習,學生基本理解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把握並體會了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掌握了一定的文言詞彙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5

一、說教材。

新課標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第22課《五柳先生傳》是作者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爲自傳。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內涵深刻。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是一篇略讀課文。

二、說目標。

新課標要求,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評價閱讀淺顯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大意;而評價略讀,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爲此我設定的三維教學目標是: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自主誦讀,識記重要文言字詞,掃清文字障礙,從而疏通文意,把握內容;

2、使學生了解相關傳記知識,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並形成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層四步讀書法,即通過初讀—誦讀—品讀—延讀的程序;

2、採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師巧加點撥,讓學生了解人物誌趣、生活狀況、性格方面的特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習陶淵明?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精神風貌;

2、教會學生辨證認識事物的能力。

三、說重點、難點

(一)、重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而我把本課的重點定爲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2、瞭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風貌。

(二)難點:語文學習是以認知基礎上的體驗、感悟、薰陶爲主的。《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爲了引導學生整合資料、與文本對話,我設想通過探究《五柳先生傳》是不是陶淵明的自傳這一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閱讀體驗來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這就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第一層次,初讀,疏通文意;第二層次,品讀,探究文理;第三層次,誦讀,加深理解;第四層次,延讀,寫個人小傳。在此過程中,我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運用啓發誘導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並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客觀辨證地認識事物的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由複習陶淵明相關文學常識及背誦、理解《桃花源記》和《歸園田居》(其三)導入新課。目的是讓學生溫故而知新,引出

陶淵明並進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和熱情。

第二環節,採用分層四步讀書法,全面學習課文內容,並從深度廣度兩方面拓展文本內容,力求讓學生達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讀書境界。

第一層次:初讀,疏通文意。

1、欣賞朗誦視頻,讓學生和自己預讀的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準確把握句子的節奏,同時渲染出一種優美的意境。

2、評價視頻朗誦,並激發學生向名家挑戰,同時指導學生練習文言文的讀法。

3、理解文意。安排學生開展活動?衆人拾柴火焰高?活動。讓學生分四組,第一組負責一詞多義現象的歸納,第二組負責古今異義的歸納,第三組負責文中難理解或容易出錯詞語的歸納,第四組負責可能會考查的句子的翻譯。邊默讀邊完成,如有疑難,先通過互幫互助來解決,困難教大的老師可請老師幫忙。

藉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和與他人緊密配合的優秀品質,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空間。

第二層次:品讀,探究文理。力求學生全面感知文本,並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拓展內容。爲達到這一目標,我安排了三個步驟,即三讀。

第一讀,以論壇的形式讓學生分組品讀課文,論壇的主題是千年‘五柳’大家談。

引導學生進逐步深入五柳先生的內心世界,體會在那個特定的時

代背景下五柳先生所特有的思想情懷,併力求在品讀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產生火花.在這一過程中,始終強化朗讀,在讀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同時引導學生客觀辨證地認識五柳先生,學習他精神、性格中進步的方面,樹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價值取向。

第二讀,開展?我當法官巧斷案?的活動,探究問題。讓學生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和我們瞭解的陶淵明的形象加以對比,明確本文實爲陶淵明的自傳。

第三讀,通過?睜‘眼’看世界?這個環節,讓學生學會抓住?文眼 ?、提綱挈領式的分析人物和理解主旨的方法;同時把課堂內容橫向延伸,引導學生對古詩文中的文人形象進行歸類,從而完成知識的遷移與拓展。

第三層次,誦讀,加深理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積累背誦經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也有助於學生在薰陶感染之中完成個人的'獨特體驗。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試背這一環節,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在背誦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第四層次:延讀,寫個人小傳。我把這個寫作訓練命名爲?猜猜我是誰?,即展示學生所寫小傳,讓大家猜猜寫的是誰。通過這個環節,既可以培養學生寫人物時要抓住特徵表現個性的能力,同時又讓學生達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讀書境界,進而產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識。不過由於時間關係,這個環節不能在課堂上完成,可留給學生作爲課後作業,但有效的評價不可省略。

第三環節:小結。在《青花瓷》的優美的音樂聲中,教師用優美的語言作結。

六、說板書

本文以自傳的形式,從籍貫姓字、思想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四方面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追求,這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觀照,也是教學本文的核心內容。爲了體現這一核心,我選擇的板書形式,以五柳先生的籍貫姓字、思想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爲切入點,以黔婁之妻的讚語爲重要支撐,將本文內容的豐富性和板書的直觀性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藉助板書這一窗口,形象解讀文本內容,深入感悟人物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最終完成學習目標,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八年級下冊《五柳先生傳》教學設計 16

一、教學理念

在教與學雙向信息交流中,改變“注入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活動的主體,發現疑難,積極思考。

二、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2、感受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3、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學習本文洗練的語言風格。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

2、瞭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風貌。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由“不爲五斗米折腰”故事引出陶淵明:

從前有一個人,生性淡泊,在家境貧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他關心百姓疾苦, 懷着“大濟蒼生”的願望先後幾次爲官,但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又先後幾次辭官。他的最後一次做官, 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他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遠近聞名,每年兩次以巡視爲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便栽贓陷害。縣吏說:“當束帶迎之。”就是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他卻嘆道:“我豈能爲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爲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說完,掛冠而去,辭職歸鄉。此後,他一面讀書爲文,一面躬耕隴畝。

同學們都猜到了故事的主角——陶淵明。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先生——五柳先生,給我們介紹這位先生的就是東晉詩人陶淵明。

(二)前置性作業

1、國中階段我們已經學過陶淵明寫的文章或者有關陶淵明的文章,想想看,有哪些是我們學過的?

2、說說你對陶淵明的瞭解。

(三)讀準課文,初知內容

1、指生朗誦課文,指另一生評價。

2、投放幻燈片,強調重難點詞語的讀音或寫法。

3、教師配樂朗讀。(學生注意體會節奏、語氣)

4、借鑑老師的讀法,每位同學大聲朗讀課文,爭取能讀出一點韻味。

(四)讀懂課文,理解內容

1、疏通文意

(1)指生介紹方法

(藉助書下的註釋;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聯繫已經學過的字詞來推斷。)

(2)翻譯課文。(師巡迴指導,排疑解難。)

(3)小組討論交流疑難字詞。

(4)師生共同解決重點詞句。

例如:

好讀書,不求甚解。沒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2、理解課文內容

(1)現在大家已經對“五柳先生”有了認識,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活動,請同學們扮演“五柳先生”來個“答記者問”。(要求:全班按座次位置分成甲乙兩大組,甲組扮演記者,乙組扮演鼎鼎大名的五柳先生。然後,兩大組內再以四人小組爲單位,甲組商討問題。乙組預猜問題及答案。問題的設計和回答都要以原文內容爲依據,不脫離原文內容。)

(2)學生活動:

教師相機調控氣氛,進行適時評價,並完成板書。

(3)師生結合板書小結。

文章先介紹了五柳先生的籍貫、名號來歷、性格志趣和生活狀況,再以“讚語”來評價其人物品格,敘議結合。

(五)品讀課文,賞析人物

1、默讀課文,勾畫出你認爲最能體現出五柳先生精神面貌、性格品質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在語氣上有什麼共同特點?(板書:不)

2、請找出文中帶“不”的所有句子,讀一讀,品一品,看看你能不能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一個與衆不同的五柳先生呢?大家可以大聲地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

3、全班交流,討論以“不”來貫穿全文的表達作用。

不知何許人 不詳其姓字——淡泊寧靜。

不慕榮利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遠,胸襟開闊

家貧不能常得 不蔽風日——安然自若

曾不吝情去留——先生耿直率真

點撥昇華:正因爲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才大聲言“不”!一個小小的“不”字,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衆不同擊節讚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那麼這位與世俗格格不入的五柳先生到底像誰呢?

4、教師出示陶淵明生平簡介。

陶淵明少時胸懷“大濟蒼生”的猛志,但是他生活在門閥士族把持朝政的東晉末年,社會風氣污濁,許多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着虛僞與欺詐。陶淵明二十九歲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參軍之類的小官,因對統治階級不滿,不願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污,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他的。理想壯志屢次碰壁。四十一歲時毅然辭官歸隱,留下了“不爲五斗米折腰”的傳世佳話。期間,多次拒絕朝廷和地方官府請他出仕的要求,臨終前,貧病交加,還是毅然拒絕江州刺史捐贈給他的糧肉。

教師明確:不慕榮利的陶淵明與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何其相似,五柳先生就是作者的一個影子。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作者正是通過五柳先生“頗示己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5、再次朗讀課文,爭取讀出陶淵明在否定中肯定,在自嘲中自賞的韻味。

(六)拓展延伸,評價其人——品頭論足說陶潛,由古到今話隱士

現在有很多人並不贊成他的那種思想,認爲1500多年過去了,他的思想已過時了。同學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生1:不追名逐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問時事,有消極的一面。

生2:不能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應該像蓮花一樣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

生3:天生我材必有用。

生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七)總結全文,積累經典

感動需要傳承,經典需要積累,請同學們以最快的速度記住文中你最想積累的句子。

(八)課堂檢測

1、解釋重點字詞並翻譯句子

亦不詳其姓字 因以爲號焉 不求甚解 造飲輒盡 既醉而退 環堵蕭然 銜觴賦詩 以樂其志

2、用文中的原句答題

“五柳先生”的字號來源於 . “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徵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 .“五柳先生”的生活境況是

3、用原文來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種人生態度:

對讀書——? 對作客——?

對家境——? 對著文——?

對得失——? 對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