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大綱版七年級語文會考練習題

  一、閱讀(60分)

人教大綱版七年級語文會考練習題

  (一)名句積累與運用(15分)

1.念天地之悠悠,□□□ □□□。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2.□□□□□,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張九齡《望月懷遠》)

3.□□□□□,天寒白屋貧。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海內存知己,□□□□□。

無爲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子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論語十則》)

6.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

7.晏殊在《浣溪沙》一詞中表達對春光逝去的惋惜、悵惘之情的名句是:□□□□□□□,□□□□□□□。

8.劉禹錫在《陋室銘》一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閱讀(15分)

(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 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9.本文作者是北宋哲學家 。(1分)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可愛者甚蕃( ) ②世人盛愛牡丹( )

③陶後鮮有聞( ) ④濯清漣而不妖( )

11.用現代漢語翻譯 文中“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一句。(2分)

12.從作者對蓮的讚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2分)

13.文中愛菊、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度分別是什麼?(4分)

14.文中結尾一句“牡丹之愛,宜乎衆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三)現代文閱讀(25分)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家徽

⑴國有國徽,校有校徽,廠有廠徽。奇怪嗎?我 家竟有家徽。我們家的家徽是一條魚,一條畫在門板上的魚。那條魚畫得很笨拙,線條零亂而粗糙,只能讓人意會到是條魚而已。這圖案對於本地油漆名匠的我們家極不相宜,到了我進省美術學院學習後,簡直不能容忍這粗劣的藝術造型的存在,並且還堂而皇之作爲家徽的圖案。

⑵這天我調好一桶荸薺色油漆,決心要將門板油漆一新,再在上面重新勾畫出新的家徽,就在我提着刷子構思着家徽圖案時,父親來了。

⑶“你幹什麼?”父親語音甚爲沉悶。

⑷“幹什麼,重新畫一個好的家徽唄。”我漫不經心地拿起了刷子。

⑸“等等,讓我跟你講講這條魚的來歷。”父親深深地吸了口氣,點着了煙,我多次企求探討的家徽的祕密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向我敞開了。

⑹祖父在世時,膝下有父親他們弟兄四個,個個都是身高馬 大的男子漢。民國初年,戰亂頻繁,家庭仗着幾個男人下死力氣勉強維持溫飽。

⑺一天夜半,父親起來小解,發現一個人影竄進了廚房,他便喊叫起來,同時馬上守住廚房門口。不一會兒,父親弟兄幾個都起來了,他們點着燈,拿着大木棒子和斧頭,仔細地搜索着廚房的每一個角落,那時糧食就是性命,大家決心不把這竊賊打死,也得讓他殘廢,廚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卻沒發現人。父親弟兄幾個說父親定是半夜眼花,父親賭咒發誓說肯定有人,還在爭辯時祖父來了,祖父讓兒子們都去睡覺。等他們走後,祖父走到水缸邊,敲敲蓋子,說:“你不用躲了,出來吧。”只見水缸裏水淋淋地站起一個人來,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蓋,渾身顫抖,面無人色,另一隻手裏,還攥着一布袋米哩。

⑻祖父望着竊賊,嘆口氣說:“算了,你走吧,要是讓我的兒子們看見了,你今天非殘廢不可。”

⑼賊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 就這樣輕易地讓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靜地揮了揮手,賊便從水缸裏爬出來,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給他說:“帶上它吧,它可幫你家度幾天日子。”賊要說什麼,卻眼眶紅了,低着頭,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門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給他一串銅錢:“你拿這錢去做個小生意,再 也不要幹這傷天害理的勾當了。”

⑽賊“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給祖父磕了幾個響頭,便走了。

⑾不知過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開門,便在門環上發現了一條兩斤多的鮮魚,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馬上他猜到是那賊送來的,那人大約是做了販魚的生意。

⑿自此以後,我家門環經常出現鮮魚,家裏便經常可以改善生活。父親他們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緩地向父親弟兄們講起魚的來歷。

⒀大約吃了幾十條魚後,祖父感到不安,說人家是小本經營,別吃垮了人家。於是連着幾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個夜,終於讓祖父遇見了那送魚人,誰知不是那個賊,卻是一個年輕漁人。這漁人是那賊的兒子,賊在臨終前囑咐他要堅持送魚到我家來。祖父和父親他們聽得連連點頭。爲了不違亡人遺願,祖父拿過一把刀子,讓年輕人在我家門上刻一條魚,並說從此不許他再送魚,就用這條刻下的魚替代好了。 於是,我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換 門時,都保留這魚的圖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⒁我放下了油漆刷,久久凝望着這條刀刻的魚。

15.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①家徽 ( ) ②笨拙 ( ) ③擎着 ( ) ④守候 ( )

16.有關“家徽是一條魚”的來歷,作者爲我們敘寫了哪幾件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寫出兩件事情即可)。(4分)

17.文中第⑺段“只見水缸裏水淋淋地站起一個人來,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蓋,渾身顫抖,面無人色,另一隻手裏,還攥着一布袋米哩”一句,運用了什麼人物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18.文中第⒀段畫線句子呼應上文哪一句?請將這一句抄寫下來。(3分)

19.文章以“我放下了油漆刷,久久凝望着這條刀刻的魚”結尾,意蘊深厚。請你從結構或內容方面談談你的理解。(4分)

20.祖父在你的眼裏是個怎樣的人?你同意祖父將入室的竊賊放走的做法嗎?說說你的理由。(4分)

21.從家徽的來歷中,你一定明 白了許多道理,請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簡要地寫出來。(4分)

  (四)名著閱讀(5分)

閱讀選文,回答問題。

行者認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那怪見棍子起時,依然抖擻,又出化了元神,脫真兒去了,把個假屍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見,驚下馬來,睡在路旁,更無二話,只是把《緊箍兒咒》顛倒足足唸了二十遍。可憐把個行者頭,勒得似個亞腰兒葫蘆,十分疼痛難忍,滾將來哀告道:“師父莫唸了!有甚話說了罷!”唐僧道:“有甚話說!出家人耳聽善言,不墮地獄。我這般勸化你,你怎麼只是行兇?把平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此是何說?”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這個猴子胡說!就有這許多妖怪!你是個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

22.選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朝小說家 。(l分)

23.選文是這部作品中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2分)

24.唐僧爲什麼要念緊箍咒?(2分)

  二、綜合實踐與作文(60分)

(一)綜合實踐(10分)

25.閱讀下面材料,完成語言表達。

張瑩瑩艱難地脫下跑鞋,腳趾上的傷口皮膚已經撕裂,被雨水泡得發白。她的教練田鑫看得眼圈都紅了:“帶着這樣的傷,如果是普通人,別說跑步,連走路都不可能,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疼痛,她卻忍着跑完了21公里…… ” 這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子半程馬拉松結束後的一幕。參賽的中國選手張瑩瑩繼此前10000米比賽中帶傷奪牌後,今天再度帶着傷痛在陰雨與大風中參賽,比賽過程中,張瑩瑩被踩掉了跑鞋,拖着傷腳的她超越包圍自己的3名日本選手,最終奪得冠軍!

“得了冠軍就忘了腳疼了!”張瑩瑩高舉五星紅旗,驕傲地 站上領獎臺,一張娃娃臉上綻放開燦爛的笑容。

穿上被踩掉的跑鞋只需十秒,但張瑩瑩不願這十秒阻礙她夢想的實現,面對把傷痛踩在腳下的張瑩瑩,你一定有很多感觸,請將你的所思所感表達出來。(不少於80字)

  (二)作文(50分)

26.以下作文,任選其一。

作文(1)題目:記憶中的溫暖

作文(2)閱讀下面材料,選擇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開學第一天,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兒。每個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盡力往後甩。”說着,蘇格拉底示範做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 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爲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作文要求:①選擇你最擅長的文體,結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發你最真摯的情感;

②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③不少於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