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的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錯落有致的村落佈局,風景如畫的田園風光,猶如中國山水畫,極具古典意蘊。用充滿詩意的鏡頭語言將湘西的民族風情與自然風光呈現給觀衆,湘西的苗鼓、苗歌等原生態音樂,餐桌上的辣椒、酸魚等飲食文化,還有絕交酒、家族議事等民族習俗,散發出一種具有詩意的空靈韻致。以下是《十八洞村》的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十八洞村》的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十八洞村》的觀後感 篇1

影片中淳樸的自然民風和習俗與唯美的大自然風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讓人沉醉在如詩如畫的景色中不能自拔。碧空如雲、青山綠水、陡峭山岩,薄霧瀰漫,金黃有序的梯田,山崖邊的盤山公路,一道道、一條條,落落有致。藍色的、青色的、黃色額、強烈的視覺差衝擊着人的眼球,一下子把身處都市的人們深深的吸引住了,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

隨着影片的深入,與絕美景色不協調的是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卻過着貧窮落後的生活,年收入才兩千多。強烈的反差,呼應出了影片的主題“扶貧攻堅”。

楊英俊,一位樸實的農村漢子,性質剛烈而倔強,在被精準識別爲“貧困戶”後,不是一昧的坐着等國家的貧困救濟,而覺得是一種恥辱,曾經參過軍的他,不甘心就這樣被精準識別了,決定帶領“楊家班”裏的其他成員,打一場“扶貧攻堅”的硬仗,甩掉“貧困戶”的帽子,過上好日子。

楊懶、楊三金,影片中的另外兩個人物也是被精準識別的“貧困戶”。由於貧困,村外的女人不願意嫁到村裏來,楊懶也就成了標準的“老大難”,一直找不到老婆的他,生活過的渾渾噩噩,毫無目標,整天無所事事;楊三金,雖然有了老婆和孩子,但是也是因爲貧困,老婆不得不在外打工賺錢養家,一家人聚少離多,孩子沒人管,生活也是過的一塌糊塗,楊家班裏的另一位人物就是楊英連,由於天生有殘疾,女兒薇薇在外打工,生活過的也是窮困潦倒。寂靜的夜晚,坐在破舊的門檻上,一碗“包穀燒”合着夜晚空曠的山野裏傳來含糊不清的苗歌,細訴着他對女兒無盡思念和牽掛。

在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楊英俊帶領楊家班的兄弟抓住機遇,填尾礦造農田,憑着一股愚公移山、不屈不撓的精神,逐步擺脫了貧困戶的帽子。村裏的其他村民,有的開網店、織布匹、開展多種種植,發展多種產業並存,也都陸續的過上好日子。

雄雞一聲鳴,一條通往外界的“致富路”也修了起來。有了梧桐樹,纔會招來金鳳凰,“老大難”楊懶找到了心儀的姑娘;楊三金一家也團團圓圓,過上了幸福的日子;楊英連的女兒和女婿也回到了村裏,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智慧,與時俱進,走上致富的道路。

如果說這場“扶貧攻堅”戰改變的是村民生活上的貧困,倒不如說是改變了勞動人民思想上的貧困,轉變了觀念,激發了內心的力量。這是一場人與自然,傳統與現代的較量,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的中國農民,不甘落後,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們是中國當代農民的典型。

這部影片是中國現在很多偏遠山村生活的一個集中體現,影片的播出是對黨的《十八洞村》召開的一份賀禮。在影片中,村民們的思想轉變離不開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他們轉換思想,下到最基層,根據村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實際困難,依照國家“扶貧攻堅”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爲他們出謀劃策;他們走村竄寨,把扶貧工作當做“重中之重”,帶領村民們走向致富路。作爲當代青年人,他們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農村,唱響一曲青春勵志之歌,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時光悠悠,改革春風吹遍中華大地,紅旗迎風飄揚,在充滿變革的大潮中,中國農民正逐步轉換思想觀念,擺脫物質與精神的雙層貧困,昂首挺胸,打不走向未來!

《十八洞村》的觀後感 篇2

有幸,參加了獻禮《十八洞村》優秀影片展,觀看了這部出自湘西花垣取景的史詩巨片,在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留給我的`是唯美的畫面,是滿滿的感動,爲十八洞村村民戰天鬥地奔幸福生活而感動,爲苗族文化的博大而感動,爲演員們精湛的演繹而感動。

或許是在湘西生活了四年的原因,看到影片開頭水光瀲灩的水田,裊裊炊煙中的村落,隨風起伏的金黃稻田,霧靄中隱現的綠水青山很是熟悉和感動。

但更讓我感動的是影片中所講的故事。影片以國家實施"精準扶貧"爲大背景,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真實故事爲原型,講述了在扶貧政策實施過程中,由王學圻扮演的十八洞村退伍老兵楊英俊和幾個堂兄弟家均爲精準識別的貧困戶,面對現狀,他們雖心態各異,但是內心深處都有改變命運的期盼。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楊英俊帶領楊家兄弟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打了一場脫貧攻堅戰,在追求物質脫貧的同時,用雙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實現了精神上的脫貧與超越。

影片的結尾,許多外出打工的人們行進在回家鄉的路途上。父老鄉親在展開雙臂迎候着他們。這是或許是電影給予我們的一個詩意的暗示,農村需要變化,土地需要農民的呵護。但這已不是歷史的簡單重複,而是富裕起來的新農村新生活的開始。

《十八洞村》的觀後感 篇3

《十八洞村》講述了軍人楊英俊在退伍後沒有和戰友一起出去打拼,也沒有像村裏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而是緊緊守護着自己家鄉的那片故土,守護着自己的妻子和智障的孫女小南瓜,用祖輩留下來的田地和插秧經驗,在家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務農的故事。

楊英俊爲了給孫女治病而返貧,當被識別爲貧困戶時,相比於其他人的開心,他卻顯得格外的焦慮,他回到家中重新認識自己,不甘心當貧困戶,甚至想把貧困戶的牌子摘掉,認爲自己務農一輩子,最終還被識別爲貧困戶,這是一件可恥的事。秋林鎮顯頭村第一書記張少華說:“當我看到這裏時,由衷的欽佩這位老戰士,因爲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甘願做貧困戶等待國家的救濟而不願自己去努力,甚至把黨的好政策錯誤的當成了養懶人的政策,爭着當貧困戶、低保戶等,但是國家的幫助只是暫時的,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認爲楊英俊的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雖然貧困、艱苦,但他不甘落後,不想拖國家的後腿。”“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困難羣衆樹立起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爲此,扶貧工作隊的小王認爲楊英俊正是有這種鬥志和勇氣,讓他當他們楊家族的班長,帶領楊家班立志、立身、立行,一起與“窮”打一場脫貧攻堅戰。

在與楊家班一起商討下,找到了真正貧窮的首要原因是沒有土地。於是,扶貧工作的小王在網上找到了一片上百畝的煤礦地,這讓扶貧工作隊看到了希望,讓楊家班看到了希望,因爲很少人會覺得礦地可以用來種地,即使知道能作爲耕地的時候,也很少有人願意去利用它,但是楊家班的人做到了,他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楊英俊帶領楊家班在荒地上一起填土造田,改造尾礦,解決了地少人多的矛盾,人工造出大片人工田,吸引了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員都回家,造福家鄉。他既改變了自己的境遇,更改變了楊懶、楊三金的精神面貌,讓他們當回了"農民的樣子"。

不管是貧困戶還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首先要重視的是精神脫貧,沒有誰生下來就要不如別人,不要放棄向上的希望,使貧困戶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摘掉貧困的帽子,創造幸福生活。我們作爲基層工作者也應當像小王一樣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爲社會創造價值,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和片中的主人公一樣有不懼怕任何問題的決心和毅力,要像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雄雞一樣,永遠志氣高昂,永遠朝氣蓬勃,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奮勇向前,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八洞村》的觀後感 篇4

瀰漫山間的薄霧、航拍下呈鏡面的梯田、旋轉在盤山公路上的黃色小車、飄浮雲間的矮寨大橋,一隻威武帥氣的公雞站在屋檐上抖擻羽毛,下過雨後乾淨窄巷——清新,就像清明過後,大地變得翠綠,空山新雨後的純淨。

近期,單位組織收看了《十八洞村》,還未收看時,想應該是一部“政治色彩濃厚的教育片”。但是當屏幕中的美景出現時,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一位永遠在田間插秧的主角、一位每當想女兒時就喝酒“唱歌”的啞叔、一位張口閉口“娶媳婦”的年輕漢子、一位整天坐在門欄上望天“想要兒子”的落魄男子、一位吃了一段時間苞谷飯的護林員,這樣一羣楊家班的精準識別貧困戶,在駐村幹部的帶領下,組成了一支脫貧攻堅隊伍,也是影片的主人公。

整部片子,看到的是人間溫暖和大愛,溫暖而感動。很多鏡頭是在路上奔跑,沾滿稻田裏泥土的膠鞋在山間的小路上急切奔跑——只爲攔截拉着菜刀去找拐走女兒的男子的楊英蓮,只爲追趕怕因自己被氣走的駐村幹部……兒子多年前帶走的母親陪嫁的三把板凳,在多年後依舊完好無損地帶了回來;麻妹重複了三遍臺詞:“小南瓜,我們永遠守着你。你活一歲,我們活五十歲;你活五十歲,我們活一百歲;你活一百歲,我們活一百五十歲”,既是搖籃曲,又是祖父母愛的誓言。

整部片子,帶着農村的質樸感,多出了很多不用硬凹就浮出來的萌點,充滿着詼諧:駐村幹部小王第一次進村,並不認識路,直衝衝地開着車來了,至山前,沒路了,遇見一拉着牛的大叔,問大叔如何進村,大叔淡淡地說了一句“揹着車進去”;主角楊英俊鬥志昂揚,帶着隊伍脫貧時,妻子麻妹難得幽默地說“你自封爲班長,爲什麼不封個連長噹噹”;小王到楊懶家去,說“這是我見過的單身狗裏最亂的家”,楊懶似夢似醒地反駁“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麻妹給小王講述火屋上的板凳經過多年的煙燻結實得很,楊英俊說了一句“擠火車會擠壞”……諸如此類,忍俊不禁。

整部片子,看到是尊重。導演並沒有去渲染楊家班的貧困戶生活的“窮困”,反而更多筆墨去描寫他們從一開始的不認同、不配合,到後來的反思,積極響應,感受到了導演給予被幫扶的對象尊重;楊英俊帶着楊家班的貧困戶們愚公移山、填土造田,讓他們當回“農民的樣子”,是對中國8億多農民的尊重;鏡頭裏的智障小姑娘永遠穿着一身乾乾淨淨、粉粉嫩嫩的衣服,是給予特殊家庭的尊重;鏡頭裏楊英俊最多的場景就是插秧,楊懶面對修路佔了自己的田土時的流淚,是對於土地的尊重。

整部片子,流露的是淳樸的生活氣息。十八洞村裏的人自給自足,每頓一碗酸魚、一碗辣椒、一碗酸面、一碗苞谷燒,一口架在柴火上的鍋,這就是生活;偷樹人看上好的樹材,可以做屋樑的那種,不經主人同意伐去,然而禮性不能少——一瓶酒、一塊紅布包裹幾張鈔票,就放在樹根那兒,這是流傳的“砍屋樑”習俗;對於楊懶和村裏人舉行絕交酒的場景“反光的地面倒映着藍天,中間一張長桌一隻雞,村裏的長老們以一種凝固的姿態佔據着長桌的周圍”,這是流下來的規矩。

整部片子,展示的是一種包容。鏡頭裏的十八洞村既有白色的小樓房、也有木製的老房,整體構成一副和平安寧的小村;施又成提着兩大桶酒——請鄉親們喝酒來彌補曾經欠鄉親們的水,鄉親們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唱歌,給予其冰釋前嫌後最真摯的祝福;當村裏只剩下老弱病殘的時候,留守鄉村的人們更多的不是怨念,而是對一方水土割捨不下的鄉情,還有對兒女們越飛越高,越過越好的期盼。導演並沒有帶着批判的眼光去審視鄉村被城市蠶食的失落,沒有刻意煽情,而是以剋制、包容的情緒客觀的展示真實發生的故事。

看完這部這部電影,記憶最深刻的是,主角楊英俊說的那句話:“我楊英俊辛辛苦苦種地幾十年,到頭來還是貧困戶”。他安分守己種了幾十年,除了自家3畝田,還爲村民種了7畝多田,卻種成了貧困戶。駐村幹部小王說“誰說種地不能脫貧”。不由自主地想起了 “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種地是一份職業,老百姓將此作爲自己的終身職業,我們所選擇的工作同樣也是自己的終身職業。選擇做什麼其實並不難,難的卻是一輩子的執念,腳踏實地,執着地堅守着同一份事業,唯有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每一件事情盡力而爲、量力而行,方得始終。

這部片子,看到的是希望。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老一輩的楊家班不忘對土地的熱愛,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新一代的楊家人通過開網店、組織刺繡培訓,借鑑外來經驗,將本土文化和特色廣泛傳播;十八洞村在追求物質脫貧的同時,用雙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實現了精神上的脫貧與超越。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他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我想電影就是生活本身,一如電影最後,年輕人回到鄉村,帶着離家時帶走的母親陪嫁的三把板凳,薪火相傳,自強不息。

《十八洞村》的觀後感 篇5

根據安排,發改局組織幹部到時代風影城,集體觀看電影《十八洞村》。這部電影緊扣扶貧主題,素材真實,貼近生活工作實際,本人觀後感慨頗深,下面具體談一下觀後感。

影片中的主人翁楊英俊,勤勞踏實,雖然家中溫飽不愁,但是由於小桃花的“老殼”病,家中欠下鉅債,家中老底兒翻了個遍也達不到脫貧標準。但是,在楊英俊“被識別”以後,他認爲自己拖了國家後腿,於是焦急如焚、惴惴不安,想方設法的致力脫貧。

影片中的扶貧幹部小王,主動請纓到十八洞村幹扶貧工作。別人說他的想法太過“文藝”,甚至認爲留在原來的單位更有機會提拔,直接說他的這種行爲是“傻子”的表現,起初的時候,就連楊英俊都說“你有車,你可能跑得更快”,但是,這位年輕幹部沒有被十八洞村的貧困現狀打倒,和楊英俊約定“和窮打一場硬仗”,跑遍田間地頭去考察老稻穀的種植情況,促膝長談的和村裏的村民楊懶作思想工作,希望他讓出耕地供村裏修路,同時勸阻他不要喝“絕交酒”,還身體力行的和村民一道填土還田。他的舉動深深的觸動了我,讓我更加堅定“爲官發財,應爲兩道”的正確觀念,作爲一名國家幹部,就應該淡薄名利,一心爲羣衆辦好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