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書感悟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因不同的人和事內心會有所觸動,產生不同的想法,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寫一篇感悟,把自己的感觸都記錄下來。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麼寫感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傅雷家書讀書感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1

讀《傅雷家書》,給我的感受是這不僅僅是家書,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書。在這裏,傅雷不只是一個父親,同時也是兒子的良師益友。書中的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他對兒子的愛,像朋友的關心勉勵,像老師的諄諄教誨。

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傅雷在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爲此,他不斷寄送大量中國本土文化的學習資料,生怕兒子離開故土後把本土文化淡忘。

《傅雷家書》凝聚着傳雷對黨和國家的愛以及對兒子的深切期望。信中,傳雷告訴兒子一個年輕人要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對兒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如在學習上應該勞逸結合,先學習樂理,切不可操之過急。還有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心,如在婚戀方面,都像是良師益友一樣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從“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就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後,處處要依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傅雷希望兒子少走彎路,避免重蹈覆轍,體現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都是爲了我們好,希望我們有所成就,長大後有所建樹。傅雷對兒子的理解和希望也是天下父母所想的。家書涉及各個方面,內容富含哲理。告訴年輕的一代做人做事要有條有理,不能激進,要學會如何做人,在學習上更要刻苦下功夫,不負衆望!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2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傅雷夫人朱梅馥及傅雷大兒子傅聰的信件編輯整理而成的一本書。普通的信件能集結成冊嗎?能引人深思嗎?不能。《傅雷家書》,看似平常家信,卻飽含無限價值。從書中,我們讀到了傅雷對傅聰的教育與引導,既嚴厲,又深遠。字裏行間滲透出來的親子之愛,既偉大,又深沉。

尤其特殊而獨特的`傅雷式教育,讓我看到爲人父母與爲人子女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比如傅雷,他爲人正直,且知識淵博,在文學、藝術上的造詣非同尋常,他對祖國懷有一腔熱血,對人生和生活理解非常透徹,他毫無保留的把他的人生經驗和對藝術、生活的見解,通過書信,一一告誡給自己的孩子,他說:“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而傅聰,也不負所望地成爲父親引以爲傲的藝術家。同時,傅雷的妻子,這位偉大溫柔的女性,在傅聰的成長路上,也功不可沒。

讀完此書,我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我感懷他們對我無微不至的付出,更感恩他們在我成長過程中所呈現的點點滴滴的愛。我甚至想到未來,我的孩子與我,倘若能以“傅雷家書”式的親密方式,來進行溝通和聯結,這不失是一種智慧而又完美的教育。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3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於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爲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爲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而所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的,這不只是一個願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於兒子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讀者印象深刻,頗有感言.

母親在那個險惡的年代,在個人安危毫無保障的日子裏,她心繫遠方的兒子和孫子,她剋制着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把堅強、安詳、無微不至的關懷傳送給漂泊異國他鄉的親人.一件爲孫兒一針又一針織出來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卻爲“禮薄”而不安,爲了讓兒子在異國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她一絲不苟地寫下菜餚的製作程序,惟恐疏漏一個細節.她愛夫愛子,一生爲這個家奉獻,然而,她同樣爲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嚴的踐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將生命融合,邁向永恆,或許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個結束.然而這個結束卻從沒讓人把他們夫婦倆分開過.

夫婦二人作爲中國人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兩個兒子成材,大兒子傅聰成爲著名的鋼琴大師,小兒子傅敏成爲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教兒子先做“人”,後成“家”,在他們的人生的句號中,就用“人”字結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憶不願讓自己屈辱,不願再讓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們寧肯拋棄自己而獲一個解脫,來完成人的詮釋.

他們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輕時那樣爲他們痛楚,只求半個世紀來他們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們嚴格的家教陶冶出一個世界級的藝術大師.正如好友樓適夷面對傅雷對兒子傅聰的家教的過嚴過細卻“不以爲然”.然而就是這樣嚴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並給千千萬萬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寶鏡,照一照我們給了孩子一些什麼吧?爲了孩子我們自己怎樣做事做人?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戒子而又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的音樂譯著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展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心力,在對社會祖國和人類世界儘自己的責任.兒子傅聰,在異國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麼豐富的養料,但父親使他在海外孤兒似的處境裏,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邊,時時給他指導、鼓勵和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各樣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當成長的道路,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裏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這種關愛不是意識一個階段,而是伴 父愛而來.這位嚴肅的父親,從來就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圍成孤島時,他就把孩子關在家中,而且很早發現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養成爲音樂工作者的素質,正如他對自己對人對工作對生活各方面都要求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一樣,對待幼小的孩子一樣,他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制定日課,一一以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行,他規定孩子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兒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爲人間的這一遭父子情驚歎,對,是朋友,是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創作上甚豐的翻譯作品,驕人的成績,還爲他是這樣一個集藝術與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個近乎完美的人.他的生活有規律,人生就是優美的弧線,那留給我們的點點滴滴那樣溫暖每個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對待兒子,他說:“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而且,他謙虛誠懇地說:“我與兒子的相處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以怎樣的一種姿態交往.”孩子經受痛苦時,他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爲孩子包辦,而爲孩子這種蛻變的過程而高興,並且鼓勵他藝術要有更誠摯的心,“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

爲了指導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習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他說“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面對現在大學生郵給父母的待寄匯款單,沒有其餘的問候,而這位父親告誡兒子寫信就是強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極好的訓練.在如今是多麼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爲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我覺的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這樣嚴於律己教子的人,他卻說:“身外之名,只是爲社會上一般人所追求,驚歎;對個人本身的渺小與偉大卻沒有相干.孔子說的‘富貴於我如浮雲’,現代的‘名’也屬於精神上‘富貴’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們不因該受羈於貪念和慾望”.對成名成家的兒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當成年後,兒子面對感情的選擇,他竟也不失時機的幫助:“要找一個雙方缺點各自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願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這一點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侶,也得用理智考慮,勿被感情矇蔽,服人的眼光---結婚就會變,變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這一着,必遭後來的無窮痛苦.”而當他們成家後,他有叮囑切勿錢在手頭,撒漫使花,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制物質.

隨處讀來,有反覆叮嚀,有溫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連點重重的着重號,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句句話語,難道只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這是千年修來的服氣.翻動着每一頁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總能被染的金燦燦的.

隨書還附錄了兒子傅聰,傅敏給父親的信,看來這些信並非一去不復返,並有幸被我們讀者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比起其餘誡子書更增添幾分民主平等.不幸的是這樣幸福一家被時代過早的拆散,作爲一名教育者,一位家長,我力推這本書,或許你從中可以領略的更多,不妨親自拜讀.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4

我國中是在另一個城市上的,離裏上百公里,只能住校。幾乎美半個學期纔回家一次,偶爾會主動和家裏通電話,卻從來沒有寫過一封家書。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開始,我並沒有在意這句詩的妙處。等讀了《傅雷家書》後,才覺得這句詩的深刻含義。

《傅雷家書》是由傅家的185封家書組成,大部分是傅雷暨夫人寫給遠在大洋彼岸的兒子傅聰的信。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爲人父母的能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能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些家書簡短,有些家書洋洋灑灑上萬字,可是無不體現了傅雷的對兒子、女兒鼓勵、信賴、表揚、建議、關心和愛。通過書信,和兒子女兒交流感情,暢談天下事。而反觀自己,連電話都懶得打,更何況是寫信了,好像自己也從來沒有想父母,主動關心父母。

讀完後,我默默流淚,不僅是被傅家的書信感動,更是爲自己疏忽父母的感情而留下了愧疚的淚水。我立刻拿起筆,給爸爸媽媽寫上一封家書。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5

暑假,我看了《傅雷家書》,卻沒想到一本書能讓我懂得那麼多的道理。是這本書,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是這本書,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是這本書,教會了我們怎樣對待人生。

打開《傅雷家書》,便看到傅雷給傅聰的信,是這樣說的:“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讀着讀着,我感到了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於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

在《傅雷家書》中,隨處讀來,有反覆叮嚀,有溫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句句話語,難道只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嗎?翻動着每一頁字,沁人心脾,我的心總是被染的金燦燦的。

正是這一封封家書,才能時時給傅聰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困難。正是這一封封家書,爲傅聰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導傅聰走向光明的未來。這是一本不平凡的家書,是一本真正的愛之書!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6

在一座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大園林中,靜靜地躺着一座挺拔的墓碑————傅雷之墓。今天我們通過《傅雷家書》來重現了傅雷悲慘而又偉大的一生。

“哇。”一聲啼哭響徹了這個山莊。父母憐愛地看着孩子,孩子哭得越來越響,於是父母決定給他取名爲傅雷。

七歲的傅雷愛玩耍打鬧。一天,父親不幸被冤入獄。從此以後,傅雷的母親開始爲傅雷的未來作打算,用逼迫、自殺,不擇手段讓傅雷收起兒童愛玩的天性,把時間都花在學習上,這給傅雷造成了一個有缺憾的童年,但也讓傅雷的未來生活少了許多挫折。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的信中這樣寫道。傅雷愛子,但更多是以他母親的方式愛孩子。嚴厲的'家規讓傅聰傅敏從小就懂禮節、講禮貌。在傅聰去波蘭留學後,父親纔在信中對他展現父親深沉的愛與期望。整整一本傅雷家書,傅雷不僅在教給兒子知識,更多是讓兒子學會做人。

文化G時期,知識分子開始受到紅衛兵的XX傅雷先生也未倖免於難。瘋狂的“紅色積極分子”衝入傅雷的家門,搜出了所謂的“罪證”————一面小鏡子與發舊的蔣介石畫報。於是傅雷先生被監押了三天三夜。傅雷先生只有兩個選擇:被紅衛兵折磨或者莊嚴地用那化學藥物結束生命。他終於做出了選擇,以一個高尚的知識分子的身份優雅地保住了自尊。

傅雷死前幾天,還在與兒子傅聰在信中交談。這份愛子之心,天地昭見。當XX束後,兒子傅聰用盡心力還了父母一個清白。

傅雷,一代文學巨匠的故事,還在被我輕輕翻閱。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7

《目送》中有這樣一句話:“中年人的滄桑中,總有一種無言的傷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遠行,卻只能目送,無法挽留。”讀《傅雷家書》,彷彿穿越千山萬水——遠行的人漸漸消失,原路返回的`人,眼中有忍住的淚水。

251篇家書,如同父母與兒子的竊竊私語,從時間的縫隙中重疊下來,累積成獨特的傅雷家風——“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無論是爲人還是從藝,傅雷夫婦給予孩子的,無疑是他們最寶貴的見識和經驗。還有什麼能抵的過這家書中的殷殷教誨?每一字每一句都飽含深情,在告誡成長中的孩子要“先做人”。每一言每一行都微妙且率直,在坦言生命中的爲與不可爲。

所謂父母,無疑是需要用能量和力量來推動孩子的成長。視他們爲獨立而自尊的個體,給予強烈的親密、關注和引導,形成平等而良好的關係,在他們長大之後,學會放手和退出,這纔是樸實而開闊的智慧之道。

時間太快,我們都害怕在匆忙之中辜負彼此,“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份。”爲此,給予和付出,並非需要回報,而是需要轉化成生命的營養,去有力的愛自己和他人,同時獲得更多豐厚的愛。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8

傅聰,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家,隻身馳聘國際樂壇五十年,有“鋼琴詩人”之美譽。《傅雷家書》側重於表現傅聰的父親傅雷與傅聰的母親朱梅馥對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關心。

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夫婦關心的不僅僅是兒子所取得的.成績,而更多的是對兒子衣食住行的關心和對兒子性格的培養。當傅聰因音樂會而影響他的學習與休息時,父親傅雷會讓兒子注意身體,加強學習,少受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的影響;當傅聰因兒時的初戀而困擾時,傅雷會給兒子寄一些精神食糧,讓他在書中忘掉煩惱;當傅聰將錄好的片子寄給父母時,傅雷會聽一遍又一遍,記錄下優點和缺點,寄信給兒子;當傅聰成家生子時,傅雷夫婦滿心歡喜,只可惜見不到兒媳彌拉和孫子凌霄,只能通過照片認識他們。

讀《傅雷家書》,不像在讀一本本家書,而是腦海中出現一個個場景,每個場景好像都在生活中發生過。

我國小時也練鋼琴,爸爸雖然不懂音樂,但他每天會催我練琴;爸爸單位離書店很近,他經常去那裏讀書,然後給我推薦。當我努力學習時,他會很開心;當我自暴自棄時,他會生氣,但又要我堅持。

傅雷的母親朱梅馥和其他人的母親一樣比較關心孩子的吃穿。《傅雷家書》中母親給兒子的信不多,但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中國母親的慈愛。

我的媽媽也一樣,每天辛勤工作,回到家裏還要做飯、洗衣服,休息的時間幾乎沒有,她雖然很累,但爲了孩子都心甘情願。

《傅雷家書》向我們詮釋的就是中國父親對孩子的嚴愛與母親對孩子的慈愛,我們一定要像傅聰一樣做一個孝順、上進的人。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9

“一個人唯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這是《傅雷家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這個寒假,我拜讀了這本蘊含着傅雷真情與智慧的家書。初讀這本書,我就被傅雷先生平實卻真摯的語言吸引了。或長或短的書信,字裏行間是傅雷對兒子的深情、用一生的經驗與智慧凝結成的諄諄教誨和那顆充滿愛國之情的赤子之心。

都說父愛是深沉的,相比深厚的舐犢之情,傅雷更重視兒子的道德與藝術培養。傅聰遠渡重洋,出國留學,傅雷難免有不捨,但他理智地把傅聰的學習與前途放在了第一位,選擇在信中向兒子表達思念之情。相比不善表達的傳統父母,他在信中毫不掩飾對兒子的思念和愧疚之情,這份愛子之情,令人動容!

儘管遠隔重洋,傅雷卻一點也沒有降低對傅聰的要求。在對傅聰的教育上,傅雷一直秉持“先成人,再成藝術家”的理念,以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的高度來培養兒子。在信中,他不僅時時督促傅聰刻苦練琴,與他討論藝術心得,摘錄音樂筆記,而且教導他,希望他擁有卓越的人格。傅雷告訴傅聰,“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會落伍”“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還有一個‘愛’字”……如此種種,不勝枚舉。這些傅雷的肺腑之言,不僅讓傅聰受益匪淺,也讓我頗受啓發。

“家書抵萬金。”一封封充滿溫情的家書,承載的是傅雷夫婦思念的眼淚,孩子進步時的欣喜,瑣碎的`叮嚀,不得孩子音訊時的痛苦,對兒子工作和身體健康的關懷……透過這些書信,我們也看見了一位深深地愛着子女、希望以身作則的父親,一位真誠地愛着生活、愛着藝術的藝術家,一位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精神偉人!

《傅雷家書》,是“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父母與子女之間親情的體現,更是所有青年人成長道路上道德、思想、自身修養的導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這本凝聚着傅雷心血與智慧的著作,在閱讀中思考、感悟、成長。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10

這個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叫《傅雷家書》,我被他給深深吸引到了。

這本書是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在其留學波蘭期間的往來家信。在這本書中,底下會有插敘當時的情況和背景來更好的輔助你來閱讀,還會有一些插圖,傅雷先生的英文也會有翻譯,可以說是很細膩了。在此書中內容簡單又有趣,還給我普及了許多在音樂和成長上的知識。在他們來往的信中最醒目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思念。文章好似在講述着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奇的故事,感情上的挫折,對音樂的困惑,傅雷先生的大病,對音樂的理解等等都使人感受其深。在其中,我覺得傅雷先生十分博學,他懂很多東西,也懂得把這些東西傳給傅聰。例如會英文,懂音樂,有出國經驗,人生的道理,而他也是一名著名的文學翻譯家,他對傅聰不要求多才多藝,只希望他全心全意投入在音樂之中,希望在音樂上能有所深造,要到達一片領域的巔峯,是需要全心投入的。傅雷夫婦不僅關注傅聰的音樂,更是關注他的人格,信中時時刻刻都會有父親和母親對他的.警鐘。在此書中後半部分基本爲母親寫,因爲父親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但心中所掛還是傅聰。

《傅雷家書》寫的都是看似日常的家常話,卻是字中有真情,文中有真理,不僅在文學、藝術、哲學方面幫助傅聰答疑解惑,也幫助傅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真實體現了家書中“父親如山,母親如水”的形象,表達了中國傳統家庭“嚴父慈母”的主題。

合上書本,情景在腦海中浮現,傅雷夫婦的那種思念,回味無窮。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11

“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證明你的心跡。”這是我在《傅雷家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

讀完這本書,我在傅雷先生的一字一句,字裏行間,感受到了一位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以及對孩子無限的期待。傅聰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成爲了一位著名的鋼琴家。

在信中,傅雷先生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尊重。孩子在追逐夢想,離開家鄉,去更遠的地方培養自己,哪個父親會不思念自己的兒子,但在傅雷先生的一封封信中看不出一點約束,更多的是對孩子的鼓勵,建議。傅雷先生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爲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爲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先生對傅聰說:“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等過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要離開世界了。”是啊,人生就是在接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這樣的人生纔有意義。“如果你瞄準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璀璨星辰之間”,所以,何必在乎那一次兩次的得與失,看向前方,那纔是你應該在乎的一個一個未知的挑戰。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親子教育的典範,還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一本好書,可以教給你好多道理,《傅雷家書》就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在傅雷先生的指引中下,學會成長。

傅雷家書讀書感悟12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這樣的教育方法在我們現在還是十分適用的。

傅雷的教育方法同時也讓我回想我自己所受的教育。在兩種不一樣的家庭教育下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結果,就是傅雷的家庭整天和和睦睦,相親相愛。但是在我們家就沒有這種氣氛,原因在哪裏呢?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爲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我們家正是缺少這種溝通,我的父親是一個十分傳統的人,正是這樣,他說的話我不能反駁。導致了我們的感情變得陌生,從這裏可以想到,溝通是一個家庭的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傅雷家書》給了我許多影響,傅雷的嚴謹作風和深遂的思想潛移默化地教導了我;我喜愛這本書,敬佩傅雷爲人與學識,羨慕他和一家的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