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讀後感800字大綱

在《上下五千千年》這本書中,記載着數不勝數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到的上下五千年讀後感8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800字大綱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800字(一)

我讀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裏面有許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驚心動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無窮。在那麼多的小故事中,有幾個故事我印象最深。

讀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第四章:先秦重要歷史紀事,不得不動容於中國古代的文明與發展,以及那時古人的高尚品德,當然,還有對於昏君的那種無奈與氣憤。

你可以想像早在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能用獸牙,魚骨,石珠……製成漂亮的裝飾品嗎?你能想像的到原始藝術其實也是豐富多彩,歌舞樂器在氏族部落簡直就是一應俱全嗎?恐怕你們連做夢都不可能知道我們的老祖先,其實也有愛美的觀念和習俗。不要把他們想成全是一幫形似猿的,還沒進化完善的“大老粗”。你瞧!擺在我們面前的是隻紅底白花的彩陶盆。盆中畫着人頭像,兩旁繪有魚紋圖案。人像胖胖的圓臉,雙眼眯成一條細縫,“眯眯眼”,咧着嘴巴笑眯眯的樣子,足以叫你愛不釋手,非常惹人喜歡。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始藝術,叫人大開眼界,叫我們對原始人羣佩服得五體投地。它折射出我們祖先的無窮智慧,凝聚着中國史前社會的精神文明。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我想大家對它再是熟悉不過了吧!傳說堯舜時,黃河氾濫,洪水沖毀了房屋,淹沒了稻田,拔倒了大樹,捲走了人畜。叫老百姓們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於是,在舜主持的議事會上,人們一致選舉禹領導治水。禹不敢稍有一點怠慢,努力工作,勘察山川地勢。終於,禹不負衆望,用了十三年的時間,終於把洪水馴服,治理得地平天升了。從這個說小也小,說大也不過分的故事來看,我們可以深刻的體會到禹的品德是怎樣一種的高尚,“三顧家門而不入”傳進千家萬戶的俗語。依次禹經過家門口,妻子剛生了兒子不到十天,鄰里鄉親的去看看兒子,可他此時卻倔得像頭牛,說現在治水剛開始,沒有工夫回去看。這是怎樣的一種對自己工作負責的態度啊!我們也說,禹回去看一眼也費不了他多少時間,自個兒的親生兒子親骨肉啊!可禹爲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寧願放棄去看兒子的機會,還要惜時如金的去治水,不辜負老百姓對他的期望。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800字(二)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這個小書蟲前不久閱讀完了《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追隨着歷史的發展的跡象,觸摸五千年的脈搏,它講述了我國五千年來的巨大變化,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我翻開書冊,好像大海上波濤洶涌,歷史的浪潮滾滾而來。民族的文化,有了新的變化,古老而又文明的中華變換了新的面貌,走向新的未來,新的發展,新的開始,而原本的中華大不一樣,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從遠古時代到明清時代,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總共記錄了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內容裏,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文人志士在這漫長的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其實,在《上下五千千年》這本書中,記載着數不勝數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個故事要從司馬遷繼承他父親的.職位之後說起,當時,在朝上,司馬遷當着朝廷文武百官的面前,辯護一位將軍,以下犯上,熱的皇上大發雷霆,一氣之下,令人把司馬遷押下去,關進大牢,並遭受十分疼痛的酷刑,但司馬遷忍辱負重,悲憤交加,恨不得現在立刻就血濺牆頭,了此殘生,後來,不知不覺又想到了自己父親臨終時所叮囑他的話。“孩子啊,千萬不要忘記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書啊!”“嗯!”司馬遷一口答應了他的父親,想到這裏,司馬遷又有了重生的希望,他持之以恆,夜以繼日的發奮讀書,白天,他整理父親留下來的整料,晚上,他刻苦鑽研,終於有一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司馬遷終於完成了這部輝煌着作,啊,中華上下五千年,英雄有千千萬萬,我的祖先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都以他們的業績和成就的歷史畫卷增添了光彩,使我們每個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自豪。

讀完了這個故事後,我瞭解道,司馬遷是一個勇敢,頑強的人,他靠自己的努力來完成這部輝煌着作《史記》。我知道,夢想也是這樣,一個人不能沒有夢,中國也是這樣,凡是都要有動力,有夢想就要堅持下去,只要有夢在,就一定會實現的,因爲夢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夢想是火,點燃生命之燈,夢想是燈,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800字(三)

最近,我讀了《上下五千年》中的一個小故事——《清官包拯》,使我感觸良深。

故事中的主人公包拯,也就是衆所周知的包公,他是北宋時期的大清官,深受百姓愛戴。故事主要講了包公的兩件事:第一是當時有個轉運使王逵,他殘暴兇殘,拼命剝削壓迫百姓,卻沒人敢舉報。包拯堅持好幾次向朝廷上了好幾道奏摺,才免去了王逵的官職。第二,包拯曾在端州府做官時,不少大臣利用進貢皇上的名義,搜刮名貴的端硯,中飽私囊。而包公卻忠心耿耿地全部進貢皇上,自己不拿一塊。包公這種清廉剛直的品格從這一件件小事中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當我看到文中說道大官僚王逵逼得無辜的百姓直躲到山洞裏,並把自己胡作非爲的跡象推給百姓,而朝廷的官員卻官官相護,我心中不禁掀起了軒然大波。可後來僅僅包拯一個大臣去向朝廷上奏疏,朝廷卻並不在意。包拯爲了老百姓生活安康,一次又一次地彈劾,才成功地免去了王逵的官職,使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包公是多麼正直啊!他一心爲民,剛正不阿。

可當時這樣的好管卻鳳毛麟角,更多的是“貪官”!他們仗着自己的權勢,便爲非作歹,貪婪腐敗,無法無天。更令人可恨的是:他們的親戚都把他們當作靠山。因爲他們不會懲罰自己的親戚。而包拯不同,他一直以來執法如山,也不會讓皇親國戚、權貴大臣有辦法走門路,通關節。所以,民間流傳着這麼一句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進一步說明了包拯的鐵面無私。

我們現在生活中也有許多腐敗的“蛀蟲”,他們巧立名目,或搜刮,或貪污,官官相護,狼狽爲奸。像紅極時的“房叔”、“房姐”,“我的爸爸是李剛”……包公的那種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學習的,如果人人都做到了,我們的社會將更加純淨,生活將更加美好